经营分析☆ ◇601137 博威合金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性能、高精度有色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光伏电站的
建设运营。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79.35亿 77.63 9.26亿 63.98 11.67
新能源(行业) 21.70亿 21.23 5.30亿 36.62 24.42
其他业务(行业) 1.17亿 1.14 -871.79万 -0.60 -7.4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139.20亿 74.62 13.36亿 39.86 9.60
新能源(行业) 45.45亿 24.36 20.27亿 60.48 44.60
其他业务(行业) 1.90亿 1.02 -1119.26万 -0.33 -5.89
─────────────────────────────────────────────────
合金材料(产品) 139.20亿 74.62 13.36亿 39.86 9.60
光伏组件/电站(产品) 45.45亿 24.36 20.27亿 60.48 44.60
其他业务(产品) 1.90亿 1.02 -1119.26万 -0.33 -5.89
─────────────────────────────────────────────────
国内(地区) 96.78亿 51.88 6.63亿 19.79 6.86
国外(地区) 87.87亿 47.10 27.00亿 80.54 30.72
其他业务(地区) 1.90亿 1.02 -1119.26万 -0.33 -5.8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产品(行业) 64.08亿 72.23 7.73亿 57.04 12.06
新能源产品(行业) 24.14亿 27.21 5.78亿 42.67 23.96
其他(行业) 5046.10万 0.57 392.48万 0.29 7.7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109.05亿 61.42 10.67亿 34.83 9.78
新能源(行业) 65.45亿 36.86 19.88亿 64.90 30.38
其他业务(行业) 3.06亿 1.72 816.42万 0.27 2.67
─────────────────────────────────────────────────
合金材料(产品) 109.05亿 61.42 10.67亿 34.83 9.78
光伏组件/电站(产品) 65.45亿 36.86 19.88亿 64.90 30.38
其他业务(产品) 3.06亿 1.72 816.42万 0.27 2.67
─────────────────────────────────────────────────
国外(地区) 99.06亿 55.79 23.45亿 76.57 23.68
国内(地区) 75.44亿 42.48 7.09亿 23.16 9.41
其他业务(地区) 3.06亿 1.72 816.42万 0.27 2.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9.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2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97049.82│ 21.2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6.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9.1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65184.76│ 49.1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属行业及市场地位:
公司所属的行业按照业务可分为有色金属新材料及新能源行业,报告期内新材料和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
占比分别为78.53%,21.47%。新材料业务:公司所生产的有色金属特殊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半
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为了满足下游行业技术进步对新材料提出的新一代的更高性能要求,公司通过
数字化研发平台及生态圈不断地研发综合性能优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合金化、微观组织重构及专用装备
三个方面,具备研发、工艺技术及专用装备的技术壁垒,因此应属于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在国内铜基特殊
合金材料行业处于引领者的地位;新能源业务:公司在美国投资建设的2GWN型组件项目4月末已经正式试产
,扩产的1GW组件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8月份开始试产。产品全部在美国本土销售,越南基地的3GW电池片
项目由于关税及宏观环境,正在考虑市场开发及经营方案优化。在新能源行业处于跟随者的地位。
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新材料方面:
当前,我国的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依然处于由中级向高级升级发展的阶段,随着科技进步、人工
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势态,研发能力强大的企业在一些重点、
关键新材料的研发、制造技术与工艺及产品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多方面的突破,有力地支撑了中国企业的技
术进步,给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及核心工业设施等领域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更加彰显了新材料的重要性,新
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更是科技进步的基石,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相比于基础材料,新材料具备性能
优异、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行业景气周期长等多重特点,对于人工智能、6G通讯、半导体芯片、智
能终端及装备、汽车电子、人形机器人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实施双循环战略的企业,在国内基地主要以研发新产品、实施新技术的转化落地、生产高精尖产品为主
。海外基地的建设靠近客户,以生产成熟产品为主,以此来服务全球客户。公司作为铜基有色金属合金材料
行业的引领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研究开发特殊合金材料,在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领域不断地取得突破
。未来公司不断地迭代提升数字化技术,推动数字化企业的全面实现,为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国际新能源方面: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了世界各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共识,当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
进碳减排,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高效、稳定、可再生、便利且具有价格优势的清
洁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已成
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产业。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24年发布的《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报告,尽管2023年可再生能
源部署创下新纪录,但全球能源转型仍未能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1.5°C气候目标。到2050年,与能源相
关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需要比现在的水平下降70%。在许多市场中,光伏发电越来越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
之一。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可达86%,其中光伏发电量占比达25%,截至2050年光伏累积安装量
可达8519GW。未来30年,光伏发电将引领全球能源革命,成为全球电力来源的重要能源之一。
伴随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的落实,制造业用电需求将快速增长。同时,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
也在稳步提升。叠加大型燃气轮机的供应链瓶颈,光伏发电被定位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首选技术。
光伏发电与储能相结合,将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根据BloombergNEF(BNEF)预测,在中性情境下,预计美
国市场2025年新增装机量约53GW,2026年约61GW,2027年约60GW,未来三年累计新增需求约174GW,年均增
长约6%。
美国“大而美”法案在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投票通过后,于2025年7月4日,由美国总统签署,正式
生效。法案保留了美国光伏组件和电池片项目的IRA联邦补贴,美国政府依然坚定地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发
展。
公司在美国本土建设的N型电池片项目,在目标市场占领先机,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并不断地通过研发来提高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的转换效率,持续降低客户系统端的发电成本,用一流的技术
和服务满足客户现有及未来的需求。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0,473.18万元,同比增长14.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67,615.34万元,同比增加了3,855.81万元,同比增长6.05%。
新材料: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销售量增长所致。数字化赋能业务的能力逐步发挥
作用,公司储备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人工智能行业的客户销量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使
得净利润稳步提升,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新能源:报告期内,虽然美国新建项目在4月底才试产,越南基地尚处在市场开发及经营方案进一步优
化之中,但因公司差异化的精准服务,在美国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价值,并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客
户战略合作关系,新能源业务销售量同比仍有增长。报告期内,因美国组件终端价格有所下降,主营业务收
入同比降低,但公司良好的经营,使得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工作:
1、打造持续学习,具备数字化、人工智能、国际化的经营能力
当下,第四次科技革命引领下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
竞争,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具备勇于挑战并突破自我的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管理团队
。管理层将带领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管理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与
综合能力,全面融入公司的数字化、人工智能管理体系,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引领行业发展。
2、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引领行业发展
公司通过六年多的数字化变革,基于公司全流程知识图谱,应用AI模型、仿真模拟、生成式AI等前沿的
数字化技术,持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为营销、研发、制造和供应链业务赋能,提高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引领行业发展。
(1)在数字化营销方面:充分运用博威特色数字化大模型迭代升级数字化营销系统,升级CRM+AI销售
预测、CRM+AI情景对话智能体,搭建营销决策、营销数据分析、智能陪练智能体。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智能
输出针对不同市场、客户、产品的营销策略,实现企业的差异化营销,提升市场占有率,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
(2)在数字化研发方面:通过数字化研发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市场,建立数字化的竞争壁垒。充分
利用已建成的数字化研发生态圈,加大与全球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突破
核心关键技术,开发新一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6G通讯等行业所需特殊合金材料,实现研发项目的快速产
业化。
公司将加快产品创新与市场响应,优化产品开发流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并引领市场趋
势;充分发挥数字化研发平台的优势,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化技术,持续构建博威特色的数字化大模型
和研发智能体应用,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扩大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促进技术跨界融合,实现产品和技术的
创新引领。
(3)在数字化制造方面:持续推进公司的5大数字化专业制造模型的应用,运用有色合金全流程知识图
谱和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生成式AI等前沿的数字化技术,持续推进关键工序的专业制造模型建设,实现关
键工序的自适应的制造运营闭环管理和自进化的制造能力迭代提升。从生产全流程全工序的维度出发,对计
划、工艺、生产、质量、成本维度对关键工序的数字孪生场景模型进行集成拉通,基于博威特色的数字化大
模型,构建计划智能体、工艺智能体、生产智能体、质量智能体、成本智能体,实现整体资源最优配置,稳
定质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数字化制造能力。
3、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
(1)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在2025年6月底正式投产,公司将持续提高产线的产能利
用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2)3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扩产项目:已完成工厂设计规划、主体设备合同签订等工作,受国际
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正在调整并优化项目建设方案,最终建设方案优化落地后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3)美国2GWN型组件项目:该项目在4月底已经正式试产,产能利用率正在逐月提升之中。新增1GWN型
组件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到8月份开始试产,届时组件产能将达到3GW。
(4)美国2GWN型电池片项目:基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制造装备已经到项目建设仓库,新增的1GWN型
电池片产能,也在同步建设之中,本项目争取在2026年年底投产。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