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兴业银行(60116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1166 兴业银行 更新日期:2024-04-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零售业务四大类,电子银行为上述各类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渠道。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总行(地区) 811.37亿 38.48 381.64亿 45.36 47.04 福建(地区) 303.59亿 14.40 99.10亿 11.78 32.64 东北部及其他(地区) 190.23亿 9.02 103.12亿 12.26 54.21 中部(地区) 189.26亿 8.98 63.59亿 7.56 33.60 西部(地区) 140.62亿 6.67 -1.34亿 -0.16 -0.95 江苏(地区) 123.90亿 5.88 64.47亿 7.66 52.03 浙江(地区) 105.80亿 5.02 54.47亿 6.47 51.48 广东(地区) 103.50亿 4.91 32.27亿 3.84 31.18 上海(地区) 78.39亿 3.72 30.97亿 3.68 39.51 北京(地区) 61.65亿 2.92 13.11亿 1.56 21.27 ─────────────────────────────────────────────── 贷款利息收入(业务) 2362.81亿 112.07 --- --- ---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业务) 1121.49亿 53.19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业务) 331.19亿 15.71 --- --- --- 拆借利息收入(业务) 135.92亿 6.45 --- --- --- 其他收入(业务) 60.55亿 2.87 --- --- ---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业务) 57.95亿 2.75 --- ---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业务) 49.76亿 2.36 --- --- ---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业务) 37.81亿 1.79 --- ---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利息收入 30.23亿 1.43 --- --- --- (业务)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总行(地区) 463.39亿 41.73 174.47亿 35.58 37.65 福建(地区) 155.63亿 14.01 78.66亿 16.04 50.54 东北部及其他(地区) 95.00亿 8.55 52.68亿 10.74 55.45 中部(地区) 94.01亿 8.47 44.03亿 8.98 46.84 西部(地区) 70.95亿 6.39 19.46亿 3.97 27.43 江苏(地区) 59.65亿 5.37 39.83亿 8.12 66.77 浙江(地区) 52.56亿 4.73 29.39亿 5.99 55.92 广东(地区) 52.19亿 4.70 25.63亿 5.23 49.11 上海(地区) 38.21亿 3.44 20.74亿 4.23 54.28 北京(地区) 28.88亿 2.60 5.50亿 1.12 19.04 ─────────────────────────────────────────────── 贷款利息收入(业务) 1160.61亿 104.52 --- --- ---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业务) 571.36亿 51.45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业务) 182.33亿 16.42 --- --- --- 其他收入(业务) 65.40亿 5.89 --- --- --- 拆借利息收入(业务) 63.09亿 5.68 --- --- ---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业务) 28.30亿 2.55 --- ---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业务) 23.76亿 2.14 --- --- ---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业务) 18.36亿 1.65 --- ---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利息收入 14.68亿 1.32 --- --- --- (业务)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总行(地区) 937.17亿 42.14 391.29亿 36.86 41.75 福建(地区) 297.60亿 13.38 126.94亿 11.96 42.65 中部(地区) 193.82亿 8.72 115.60亿 10.89 59.64 东北部及其他(地区) 193.63亿 8.71 117.99亿 11.11 60.94 西部(地区) 139.09亿 6.25 72.24亿 6.80 51.94 江苏(地区) 118.18亿 5.31 75.17亿 7.08 63.61 广东(地区) 105.39亿 4.74 28.09亿 2.65 26.65 浙江(地区) 101.58亿 4.57 59.80亿 5.63 58.87 上海(地区) 72.75亿 3.27 37.24亿 3.51 51.19 北京(地区) 64.53亿 2.90 37.26亿 3.51 57.74 ─────────────────────────────────────────────── 贷款利息收入(业务) 2254.68亿 101.39 --- --- ---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业务) 1064.80亿 47.88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业务) 494.62亿 22.24 --- --- --- 拆借利息收入(业务) 107.61亿 4.84 --- --- ---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业务) 56.56亿 2.54 --- ---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业务) 50.34亿 2.26 --- --- ---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业务) 39.71亿 1.79 --- --- --- 其他收入(业务) 20.10亿 0.90 --- ---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利息收入 14.26亿 0.64 --- --- --- (业务)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总行(地区) 512.58亿 44.24 279.47亿 53.59 54.52 福建(地区) 148.32亿 12.80 68.33亿 13.10 46.07 中部(地区) 98.82亿 8.53 59.61亿 11.43 60.32 东北部及其他(地区) 94.58亿 8.16 47.91亿 9.19 50.66 西部(地区) 71.13亿 6.14 15.17亿 2.91 21.33 江苏(地区) 60.78亿 5.25 35.75亿 6.86 58.82 广东(地区) 52.55亿 4.54 -31.19亿 -5.98 -59.35 浙江(地区) 49.50亿 4.27 24.84亿 4.76 50.18 上海(地区) 37.23亿 3.21 5.44亿 1.04 14.61 北京(地区) 33.04亿 2.85 16.16亿 3.10 48.91 ─────────────────────────────────────────────── 贷款利息收入(业务) 1106.74亿 95.53 --- --- ---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业务) 539.87亿 46.60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业务) 247.87亿 21.40 --- --- --- 拆借利息收入(业务) 52.87亿 4.56 --- --- --- 其他收入(业务) 48.78亿 4.21 --- --- ---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业务) 27.29亿 2.36 --- ---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业务) 25.27亿 2.18 --- --- ---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业务) 20.02亿 1.73 --- ---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利息收入 7.23亿 0.62 --- --- --- (业务)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2月5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金融租赁、基金、银行理财、消 费金融、期货、资产管理、研究咨询、数字金融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不断完善覆盖境内境外、 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服务网络,已成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公司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 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 券;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买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资产托管业务;从事同业拆借; 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结汇、售汇业务;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 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财务顾问、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保险兼业 代理业务;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证券投资基金托管。 (二)报告期内行业情况和发展态势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 部困难,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从国际形势看,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地缘政治 博弈加剧,能源粮食危机深化,地缘冲突频发,世界经济“碎片化”迹象增多,逆全球化愈演愈烈;同时,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美经济体通胀高企不下、多次加息,叠加国际资本市场持续动荡,全球银行业经营环 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运行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全年经济同比增速呈现前低、 中高、后稳的态势。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正在从“房地产—基建—金融”旧三角循 环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双碳”战略加快实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梯式区域经 济布局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疤痕效应”下微观 主体信心未完全修复,经济回升向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业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 等困难和问题。 各项政策协同发力。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国家加快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总量、 结构、价格方面齐发力,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商业银行减费让利,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普惠小微、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强监 管严监管态势进一步延续,金融监管新格局加快形成,引导银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更加注重资本约束 、优化资产结构、重塑业务模式。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号角,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举旗定 向,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上指明方向。 行业趋势发生变化。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同业竞争加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滑,步入“1时代”,非息收入增长乏力,营业收入、盈利水平持续放缓,银行业 轻型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银行等风险相互关联,银行风险防控面临挑战;数字化转 型在提升银行内部运营效率、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模型、数据、网络、科技等新型风险,对 银行风险合规管理提出更多更高要求。 在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总资产和主要业务平稳增长,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筑牢。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 .9%;不良贷款率1.62%,拨备覆盖率205.1%。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2023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 币贷款余额23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普惠金融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 色贷款的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房贷利率下 限和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等。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为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银行业关注市场动能、价值创 造,重视内部管理效能和风控水平提升。抢滩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深挖行业趋势,构建相应体制机制,改进经营模式,确保提升自身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持续 加速,面向前沿领域纵深推进数字技术探索,不断提升数字资产价值挖掘深度,数字货币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数字化转型领域进一步拓宽,从专注客户、产品、渠道、体验的数字化,向包括运营、财务、风险等经营 管理的全面数智化转型。贯彻落实资本新规、风险分类新规、预期信用损失法等监管政策要求,调整优化风 险管理政策和资本管理策略,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等重点领域风险,加大不良资产 处置力度,提升风控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对兴业银行的寄语,以“从严治行、专家办 行、科技兴行”为基本方略,以“服务能力突出、经营与管理特色突出、市场与品牌形象突出”为发展目标 ,朝着“一流银行、百年兴业”的愿景,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价值银行的总要求,继承和发扬善于创 新、爱拼会赢的优良基因,努力建设成为战略目标清晰、经营特色鲜明、专业能力突出、科技创新领先、综 合实力雄厚的主流银行集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目标清晰,措施有力 公司坚持“1234”战略久久为功,按照“轻资产、轻资本、高效率”转型方向,以“商行+投行”为抓 手,不断增强“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三型银行智慧内核,着力提升“重点分行、重点行业、重点客户 、重点产品”价值贡献。同时,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不断丰富战略内涵。2021年,公司提出树牢擦亮绿色 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加快数字化转型。2022年,提出“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 加快科创金融、普惠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五大新赛道”发展,加速构建“数字兴业”。 “三张名片”“五大新赛道”“数字兴业”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 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高度契合,体现了公司前瞻性的战略把握能力。执行方面,公司不断强化 战略执行,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组织活力、增强专业能力、提升响应速度,更好、更快满足客户需求,持 续推动资产负债表再重构,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公司战略落 地成效持续显现,在“五篇大文章”的细分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为下阶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管理层凝心聚力,作风务实 公司经营管理层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具备突出的形势 研判、战略执行、策略制定、风险管理等专业能力,保持高度团结,作风务实高效,共同致力于公司战略目 标实现。在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带领下,全集团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凝聚力和向心力显 著增强,展现出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各项战略、决策和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为公司高质 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经营特色鲜明,功能完备 公司坚持走市场化、差异化、综合化经营发展道路,在多个细分业务领域打造新产品、新业务,开辟属 于自己的蓝海,形成鲜明的经营特色。坚定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战略核心业务,并前瞻性升级为ESG理念, 率先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层面,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打造和贯通 “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价值链,推动三位一体协同纵深,不断探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 创新,引领FICC、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业务发展;各子公司深度融入集团战略体系,聚焦主业 、做精专业、功能互补、差异发展,形成横跨境内境外、融合线上线下,涵盖信托、金融租赁、基金、银行 理财、消费金融、期货、资产管理、研究咨询、数字金融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四)运作体系规范,专业高效 公司持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 治理机制。坚持从严治行、合规经营,不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在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 ,为业务发展有效赋能,形成穿越新的经济周期的核心能力。深入开展支行管理标准化、营销体系化和运营 规范化“三化”建设,以及以基层员工、基本制度、基础管理为核心的“三基”管理提升活动,推进实现“ 为基层减负、向基层赋能”的目标,持续夯实公司基础管理和发展根基。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加快数字化转 型,重塑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经营形态,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深化科技、数据、 业务融合,实施营销、财富、投行、运营、风控“五大企架工程”,推进流程、数据、模型、开发、运营“ 五个标准化”,科技赋能水平提升,“数字兴业”步入新阶段。 (五)文化底蕴深厚,行稳致远 公司始终坚守真诚服务、共同兴业的使命,追求理性、创新、人本、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兴业特色的文化底蕴。传承尽职履责的敬 业文化、敢拼会赢的拼搏文化、务实担当的协作文化、协同奋进的家园文化,坚守稳健发展、合法合规、以 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文化,凝聚为全集团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司在经营发展 中稳扎稳打、锐意进取,各级机构协同发力、前中后台协同并进,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统筹发展与安 全,保障公司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近三年来看,公司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深化战略内涵、强化战略执行,在稳定经营大盘的基 础上,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一是规模增长稳中有进,在加大服务实体 经济力度的同时,将更多发展红利惠及人民,突出表现为“3个2万亿”和“3个1万亿”。总资产、总负债、 对公融资余额(FPA)较2020年末增长超2万亿元,分别达到10万亿元、9万亿元、8.6万亿元,贷款规模、存 款规模、集团零售AUM规模(含三方存管市值)较2020年末增长超1万亿元,分别达到5.46万亿元、5.14万亿 元、4.79万亿元。同时,企金客户数、零售客户数较2020年末分别增长51%和27%。二是资产结构稳中向好, 积极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各项贷款在总 资产中的占比较2020年末上升3.52个百分点至53.76%。基本盘中,绿色金融贷款、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 期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占企金贷款比重分别提升9.93个百分点、4.73个百分点、6.74个百分点、6.22个 百分点至25.56%、23.01%、12.04%、12.84%,房地产贷款占企金贷款比重下降至13.8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资产规模压降超50%。新赛道中,科创、普惠、能源、汽车、园区“五大新赛道”贷款近两年(较2021年末 )增幅达到92.3%、67.68%、54.81%、56.16%、63.65%,显著高于整体贷款增速。零售贷款中的非按揭类贷 款占比较2020年末提升6.98个百分点至45.56%。三是负债结构稳中有优,以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场景生 态平台、代发、收单业务为抓手,持续推进“织网工程”,提升结算性资金规模与零售存款占比,有序压降 高成本存款,调降存款挂牌利率,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2020年度下降13个BP。四是经营效益稳中有新,全力 “增收节支”,稳定营收表现。通过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有效稳定息差,并通过以量补价,保持利息净收入 稳定。发挥金融市场强项,增厚投资收益,其他非息收入占营收比重较2020年度提升6.56个百分点至17.35% 。虽然受理财老产品一次性收益确认影响,手续费佣金净收入有所波动,但公司积极拓展理财、财富代销、 投行咨询顾问类等轻资本业务。五是资产质量稳中向实,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大力扭转信用卡业务风险暴露趋势,不良贷款率由2020年末的1.25%下降至1.07%,拨备覆盖率由2020年末 的218.83%提升至245.21%,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稳中向好。六是优势强项稳中向上,绿色金融业务、资 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继续保持市场第一梯队。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由2020年末的1.16万亿元增长至1.89 万亿元,增幅63.78%,年复合增长率17.87%,其中,降碳领域资产占比提升14.29个百分点至56.26%。理财 规模由1.48万亿元增长至2.26万亿元,增幅53.43%,年复合增长率15.34%,市场排名提升3位。大投行FPA规 模由2020年末的3.2万亿元增长至4.3万亿元,增幅33.54%,年复合增长率10.12%。七是数字化赋能显著,科 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较2020年度提升1.59个百分点至3.98%,科技人才占比较2020年末提升9.09个百分点至13. 91%。自2022年公司焕新升级手机银行和“五大线上平台”以来,手机银行月活跃用户数(MAU)增长44.11% 至2,252.62万户;兴业普惠线上平台融资余额近两年增长646.44%至691.95亿元;兴业管家客户数近两年增 长43.56%至119.23万户,兴业生活、钱大掌柜月均MAU近两年分别增长43.54%、220.09%;银银平台机构投资 保有规模近两年增长619.71%。“五大企架工程”“五个标准化”、企业级数据字典等一批数字化基础工作 深入实施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三、战略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深刻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工作的新要求,立足实体经济转型方向,发挥自身资源 禀赋,助力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变。一是锚定经济转型方向。商业银行的 资产负债结构,需要动态匹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的动能往往是商业银行优质客户、优质资产的 布局方向,是银行产品体系、专业能力提升的重点领域。公司前瞻性谋划提出“三张名片”“数字兴业”“ 五大新赛道”,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高度契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价值银行提 供了抓手与方向。二是将“三张名片”“数字兴业”与“五大新赛道”有机结合。发挥绿色银行、财富银行 、投资银行“三张名片”的专业能力,依靠数字化转型支撑,不断创新优化产品体系,加大对科创金融、普 惠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五大新赛道”客户的服务力度,并与“五篇大文章”有机结合、 一体推进,以产品服务优质客群,以优质客群带动银行客户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在为客 户、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增强“研究、风险、科技、协同”赋能业务发展。 针对“五大新赛道”客户的特点,以研究分析选取行业细分赛道与目标客户,识别风险、制定策略,增强客 户服务能力;以“技术流”“链长制”“一城一策”等风控模式创新提高风险政策针对性和前瞻性,促进业 务发展;以科技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线上平台,优化内部流程,完善风控模型,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 体验,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以打造“投承、投贷、投私、投研”四大协同机制,纵深推进实施“商 行+投行”战略2.0版,打通“企业融资需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居民投资需求”的投融资全链条 ,将客户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高效对接。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战略实施,通过干部交流任职、竞赛 活动选拔、针对性培训等举措,提升员工对战略的理解,增强战略执行力和专业能力,支撑战略更好落地。 (一)经营成果符合预期 1.业务规模实现突破 报告期末,总资产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2%至10.16万亿元。存款和贷款双双突破5万亿 元,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59%至5.46万亿元,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45%至5.14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均 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 2.经营业绩保持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增收节支”。营收整体保持稳定,实现营业收入2,108.31亿元,同比下降5.19% ,主要受2022年理财老产品一次性收益确认抬高基数影响,若扣除该因素,按可比口径,公司营业收入同比 基本持平。利息净收入实现正增长,达到1,465.03亿元,同比增长0.85%;其他非息收入稳健增长,达到365 .73亿元,同比增长14.08%;手续费收入展现结构亮点,财富代理业务收入、投行咨询顾问类收入、理财新 产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9%、7.94%和1.86%。压降行政费用,业务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5%。 3.资产质量继续夯实 报告期末,主要风险指标稳步向好,不良贷款率1.0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36% ,较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进一步做实,逾期90天以上贷款、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 比值分别为68.30%、77.33%,处于近三年最好水平。对个人贷款实行更加严格的交叉违约认定,将部分未逾 期的个人贷款风险分类下迁至关注类,推动经营机构前瞻性处置零售风险。风险抵补能力提升,拨备覆盖率 245.21%,拨贷比2.63%,分别较上年末上升8.77个和0.04个百分点。清收表现突出,报告期内,实现账销案 存清收142.22亿元,同比增长27%,创近年新高。 4.外部评价持续向好 公司稳居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前20强、《财富》世界500强,荣膺英国《银行家》杂志“202 3中国年度银行”大奖。在最新公布的明晟(MSCI)ESG评级中,公司由A级升为AA级,在中国境内银行业中 是唯一一家连续5年获得最高评级的银行。 (二)资产负债稳步优化 1.资产转型步伐加快 立足“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的经营策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并持续增强“研究、风险、科 技、协同”赋能业务发展,提升服务专业性水平,高效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信贷资产量升、价稳、结构优。 对公贷款量价突出,对公贷款(不含票据)较上年末增加5,334.01亿元,新投放贷款平均利率4.30%,增量 和价格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好水平。资产布局与实体经济转型方向更加契合,基本盘中,住房租赁、城市 更新、产业园区等房地产新领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84.65%、人行口径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6.99%、制造业 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4.43%。新赛道中,科创、普惠、能源、汽车、园区领域的贷款也较上年末实现双位数增 长,分别是31.88%、23.95%、16.16%、26.14%、27.40%。零售贷款发展稳健,持续推进生态场景建设和公私 联动,个人经营贷、个人消费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6.22%、20.57%,按揭贷款投放量同比增长30%。投资业 务表现稳定,结合市场利率走势灵活制定业务策略,增加国债、地方债、公司债等投资力度,有力支持发债 融资,并储备优质流动性资产,把握市场交易机会,有效增厚投资收益。 2.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坚持把控制负债成本作为稳定息差的关键抓手。低成本负债稳步增长,推进“织网工程”,以财资管理 、供应链金融、场景生态平台为抓手,企金低成本存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12.92%,零售代发和收单业务的结 算性存款较上年末增长12.6%。充分把握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以较低利率发行500亿元绿色金融 债和250亿元小微金融债。高成本负债有序压降,加大低成本存款置换高成本协定存款、社保存款力度,并 有序调降存款挂牌利率。负债成本持续下降,人民币存款、同业存款和发行债券的付息率同比下降11个BP、 1个BP和10个BP,本外币存款付息率与同业中位数的差距由2022年的15个BP缩窄至4个BP。息差降幅有效收窄 ,通过负债量的增长与成本的优化,有效支撑信贷资产投放,对冲息差收窄影响,公司净息差同比下降17个 BP,降幅较上年收窄2个BP。 3.客户发展量质齐升 通过提升专业化水平、响应速度、数字化运营水平,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客户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企 业金融客户数突破14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27%至140.14万户,其中,有效及以上客户数增长10.80%至56. 66万户。零售金融客户数突破1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0.38%至1.01亿户,其中,贵宾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9.0 9%至442.16万户,私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9.76%至6.92万户。同业合作客户超3,300家,主要类型同业客户 覆盖率超过97%,价值客户数升至1,973家,聚焦客户覆盖率、产品使用率、营收增长率“三率提升”,以及 主结算、主托管、主交易、主投行“四个主办”,加深客户粘性。 (三)风险管控有效夯实 1.房地产风险化解有效 公司坚持“三分类”风险化解策略和房地产风险防控敏捷小组工作机制,集中全集团专业力量,深入分 行逐个项目制定风险化解方案,通过引入代建方、项目管理方、发放“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等方式推 动项目开发销售,盘活项目货值。整体化解举措有效,对公房地产业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54%。存量资产 风险稳定,公司境内自营贷款、债券、非标等业务项下投向房地产领域业务余额17,660.61亿元,不良资产 率1.53%,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抵押物足值,余额10,75 9.15亿元,住房按揭贷款抵押率(LTV值)43.63%。对公房地产融资业务风险可控,余额6,901.46亿元,其 中,6,260.13亿元有对应的房地产项目及抵押物,且项目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以及GDP万亿以上 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稳定城市的余额占比超80%,其余项目也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 的主城区,项目开发前景较好,抵押物充足。剩余房企债券78.36亿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562.97亿 元,整体风险可控。涉及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规模很小。公司境内非保本理财、代销、债券承销等不 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投向房地产领域合计1,087.75亿元。理财产品底层融资人主要为公司的授信客户,均在 公司自营业务的房地产企业准入白名单内,并且理财产品底层融资人以资质较高的国有房地产企业为主。以 房地产作为抵押的贷款安全边际较高。针对部分地区房价波动,公司开展多轮抵押物价值的全面重估排查和 压力测试工作。总体上看,目前房地产下跌对公司债权保障造成的风险基本可控。截至报告期末,以房地产 作为抵押品的贷款,平均抵押率为43.41%,其中企金业务房地产抵押率(LTV值)41.76%,零售业务房地产 抵押率(LTV值)43.97%。 2.融资平台风险逐步收敛 公司贯彻落实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相关政策要求,把握中央化债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特殊再融 资债券置换资源,推进存量业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遏制重点区域风险暴露趋势。风险暴露已有所收敛,地 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压降55%。存量风险趋于稳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1,615.91 亿元(含实有及或有信贷、债券投资、自营及理财资金投资等业务),较上年末减少592.87亿元,不良资产 余额40.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49亿元,不良资产率2.52%,较上年末上升1.29个百分点。区域分布合理 ,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主要分布在江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