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226 华电科工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热能工程和高端钢结构工程。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38.52亿 99.85 4.60亿 99.08 11.94
其他业务(行业) 564.23万 0.15 428.90万 0.92 76.02
─────────────────────────────────────────────────
高端钢结构工程(产品) 13.03亿 33.77 1.97亿 42.51 15.15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产品) 9.55亿 24.76 1.21亿 26.11 12.69
热能工程(产品) 8.92亿 23.13 1.31亿 28.21 14.68
海洋工程(产品) 6.89亿 17.87 2995.26万 6.45 4.35
氢能工程(产品) 1306.04万 0.34 -1951.97万 -4.21 -149.46
其他业务(产品) 564.23万 0.15 428.90万 0.92 76.02
─────────────────────────────────────────────────
华东(地区) 9.23亿 23.93 1.73亿 37.27 18.74
华北(地区) 6.74亿 17.47 3465.32万 7.47 5.14
华南(地区) 6.53亿 16.94 4682.98万 10.09 7.17
西北(地区) 5.01亿 12.99 4181.64万 9.01 8.35
华中(地区) 3.53亿 9.14 6852.23万 14.76 19.42
西南(地区) 3.25亿 8.44 3924.06万 8.45 12.06
东北(地区) 2.89亿 7.49 2130.34万 4.59 7.37
海外(地区) 1.33亿 3.46 3451.61万 7.44 25.89
其他业务(地区) 564.23万 0.15 428.90万 0.92 76.0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75.18亿 99.70 8.33亿 97.72 11.09
其他业务(行业) 2273.67万 0.30 1942.10万 2.28 85.42
─────────────────────────────────────────────────
高端钢结构工程(产品) 29.07亿 38.55 3.70亿 43.33 12.71
热能工程(产品) 18.19亿 24.12 2.07亿 24.24 11.37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产品) 14.70亿 19.49 2.02亿 23.65 13.72
海洋工程(产品) 12.43亿 16.48 2733.58万 3.21 2.20
氢能业务(产品) 7884.70万 1.05 2802.45万 3.29 35.54
其他业务(产品) 2273.67万 0.30 1942.10万 2.28 85.42
─────────────────────────────────────────────────
华东(地区) 28.50亿 37.79 5.33亿 62.55 18.72
西北(地区) 13.66亿 18.11 1.76亿 20.60 12.86
华北(地区) 11.48亿 15.22 -9703.04万 -11.38 -8.45
华南(地区) 8.24亿 10.93 3638.60万 4.27 4.42
华中(地区) 6.59亿 8.74 1.04亿 12.15 15.72
西南(地区) 3.70亿 4.91 4035.91万 4.73 10.91
东北(地区) 2.26亿 3.00 827.39万 0.97 3.66
海外(地区) 7639.34万 1.01 3268.64万 3.83 42.79
其他业务(地区) 2273.67万 0.30 1942.10万 2.28 85.42
─────────────────────────────────────────────────
直销(销售模式) 75.18亿 99.70 8.33亿 97.72 11.0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273.67万 0.30 1942.10万 2.28 85.4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29.22亿 99.67 3.80亿 97.79 13.01
其他业务(行业) 973.55万 0.33 860.54万 2.21 88.39
─────────────────────────────────────────────────
高端钢结构工程(产品) 10.69亿 36.45 1.61亿 41.46 15.08
热能工程(产品) 8.11亿 27.68 9601.86万 24.71 11.83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产品) 7.26亿 24.78 1.10亿 28.38 15.18
海洋工程(产品) 2.86亿 9.75 -1125.81万 -2.90 -3.94
氢能工程(产品) 2979.09万 1.02 2386.17万 6.14 80.10
物资材料收入(产品) 807.49万 0.28 720.69万 1.85 89.25
资产租赁收入(产品) 166.06万 0.06 139.85万 0.36 84.22
─────────────────────────────────────────────────
华东(地区) 10.81亿 36.86 1.80亿 46.36 16.67
西北(地区) 5.05亿 17.21 7426.82万 19.11 14.72
华中(地区) 4.75亿 16.19 6865.83万 17.67 14.47
华北(地区) 3.95亿 13.48 -1843.93万 -4.75 -4.67
西南(地区) 2.40亿 8.20 2739.43万 7.05 11.39
华南(地区) 1.49亿 5.09 2698.90万 6.95 18.10
海外(地区) 3884.85万 1.33 1614.32万 4.15 41.55
东北(地区) 3853.84万 1.31 481.37万 1.24 12.49
其他业务(地区) 973.55万 0.33 860.54万 2.21 88.3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71.53亿 99.70 7.49亿 97.32 10.48
其他业务(行业) 2161.80万 0.30 2060.24万 2.68 95.30
─────────────────────────────────────────────────
高端钢结构工程(产品) 24.23亿 33.77 3.33亿 43.19 13.73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产品) 15.09亿 21.03 2.20亿 28.62 14.61
海洋工程(产品) 15.04亿 20.96 -3525.75万 -4.58 -2.34
热能工程(产品) 12.03亿 16.77 1.65亿 21.38 13.68
氢能业务(产品) 5.14亿 7.16 6709.63万 8.71 13.06
其他业务(产品) 2161.80万 0.30 2060.24万 2.68 95.30
─────────────────────────────────────────────────
华东(地区) 21.34亿 29.74 2.02亿 26.24 9.47
华北(地区) 18.52亿 25.81 -465.05万 -0.60 -0.25
华南(地区) 10.84亿 15.11 2.52亿 32.67 23.20
西北(地区) 8.88亿 12.38 9508.63万 12.35 10.71
华中(地区) 5.01亿 6.98 7510.23万 9.75 15.00
西南(地区) 3.56亿 4.96 5086.72万 6.61 14.30
东北(地区) 2.10亿 2.93 1934.21万 2.51 9.19
海外(地区) 1.28亿 1.79 6008.05万 7.80 46.87
其他业务(地区) 2161.80万 0.30 2060.24万 2.68 95.30
─────────────────────────────────────────────────
直销(销售模式) 71.53亿 99.70 7.49亿 97.32 10.4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161.80万 0.30 2060.24万 2.68 95.3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9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 78959.66│ 20.47│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38482.14│ 9.98│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8648.08│ 7.43│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24986.85│ 6.4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1664.82│ 5.61│
│合计 │ 192741.55│ 49.9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0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7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北京神锋贸易有限公司 │ 26020.18│ 7.6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1527.21│ 3.40│
│天津市汇鑫贸易有限公司 │ 11230.22│ 3.30│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11049.36│ 3.26│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10685.17│ 3.15│
│合计 │ 70512.14│ 20.7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所处行业地位
1、物料输送行业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适用于有大宗散货装卸、储存、输送需求的行业,涉及工程设计服务、机械制造、工
程建设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工程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系统化集成高端研发设计服务,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
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该行业兼具工程设计服务业和重型机械制造业的诸多基本特征,与国民经济增长和
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具有周期性特点,不过因下游行业众多,其周期性不利影响相对较小。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行业与电力、港口、煤炭、冶金、化工、建材、采矿等下游行业密切相关。2018年以
来,物料输送系统工程在上述行业的应用,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节能环保转型升级。“双碳”目标对国
家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紧迫要求,煤电、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面临低碳工艺革
新和数字化转型,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物
料输送系统及智能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港口机械为例,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不
断增长,对港口码头装卸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智能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已发展到人工远程操控的半自
动化阶段,逐步向全自动化、无人值守迈进,针对港口行业需求,公司已研发出环保、高效的新型岸桥等智
慧港口产品,取得授权专利19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55项,国际发明专利12项。
在物料输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管状带式输送机、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环保圆形料场都是市
场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依托科技创新和应用,公司始终保持细分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同时具备技术研发、
系统设计、核心装备制造和大型项目管理能力,在电力、港口、冶金、石油、化工、煤炭、建材及采矿等多
个行业具有众多良好的项目总承包业绩,业务体系完整、一体化程度高,在物料输送行业表现出领先的整体
服务实力。
除本公司外,物料输送系统工程行业主要还有三类参与者:第一类为设计院,如电力、钢铁、冶金、港
口等行业的各类专业设计院,该类参与者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第二类为设备
制造商,该类参与者根据设计和合同标准进行各部件设备生产并组装,主要作为物料输送系统设备提供商;
第三类为建设施工企业,主要提供物料输送系统的建设施工安装服务。一般而言,同时具备系统设计能力、
大型项目管理能力、关键设备供应能力的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热能工程行业
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三大主机以外的电站配套设备均为辅机,这些设备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的稳
定运行,具有可靠性要求高、制造难度大等特点。公司的热能工程业务为电站提供四大管道系统、直接/间
接空冷系统以及电厂综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服务。电站四大管道系统行业、电站空冷系统行业、电厂综
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行业的发展受火电增量投资及存量改造的规模和增长幅度影响较大,而电厂增量投
资和存量改造规模又与国家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热能工程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基本一致。
(1)电站四大管道系统行业
四大管道在国内火电厂的大规模应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2021年以来,风、光、火、储新能源大
基地建设兴起,百万千瓦级高效超超临界煤电调峰机组建设有所增加。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
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火电装机容量约为14
.75亿千瓦,同比增长4.7%,占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0.42%。
电站四大管道业务已形成国有龙头主导、材料国产替代的市场格局。目前主要由本公司、上海电投电能
成套、江苏电力装备、天津电建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规模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三大动力集团(东
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通过旗下锅炉厂凭借系统集成优势近年来开始深度参与四大管道采购与系
统集成项目。
本公司掌握了四大管道系统的设计、工厂化配制的全套工艺流程和超超临界机组管道用钢焊接技术等核
心技术,打造了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四大管道领域的品牌优势,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公司管道业绩
领先于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在质量方面得到业内普遍认可,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2)电站空冷系统行业
电站空冷技术是为解决“富煤缺水”地区建设火电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技术,其应
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目前国内最大的空冷机组单机容量已达到1,000MW级。我国投产使用的电站空冷
系统占全球总量的60%。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站空冷系统市场。近年来“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的新建
煤电机组成为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
本公司同时具备工程总包、系统设计、核心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先后为多个电厂提供了空冷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国能中卫4×660MW超超临界机组、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华电金昌
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华电喀什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煤电机组、华电锦兴
兴县2×350MW低热值煤发电机组、喀什能源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等空冷岛项目,公司电站空冷系统业
务发展至今,已成为行业有力的竞争者。
(3)电厂综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行业
火电机组作为我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正转变为在提供电力、电量的同时,
具备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性、调节性电源。公司电厂综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业务
主要是通过对热力系统、主辅机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降低机组发电煤耗,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充分响应电
力系统的波动性变化,增加机组的调峰能力。
公司具备改造技术方案制定、系统集成及工程总承包能力,已先后为多个电厂提供了机组改造总包服务
,包括可门电厂1、2号机组综合能效提升、土右电厂1、2号机组灵活性改造、河西电厂1、2号机组灵活性改
造、红雁池电厂1、2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华电哈密高低旁供热、华润锦州供热等多个能效提升、灵活性改造
项目,是除三大主机厂外优秀的火电机组改造项目的实施方,逐步成长为火电机组改造项目的重点承包商。
2021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已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并会同有关方面制
定了《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委发布《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明确给燃煤发电机组、燃煤供热锅炉等划定各类指
标基准线。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
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建煤电机组全部实现灵活性制造,现役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2023年11月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提出,容量电价机制适用于合规在运的公
用煤电机组,不满足国家对于能耗、环保和灵活调节能力等要求的煤电机组,不执行容量电价机制。2024年
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年7月,国务院
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
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深度调峰期间
安全管理的通知》,这四份文件从体系建设、技术路线、行动方案以及安全事项等不同方面对与煤电相关的
碳减排工作进行了指导与规定,再次将我国煤电的产业政策顶层设计推向焦点。2024年8月,国务院《中国
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要发挥好传统能源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同发展,积极
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2025年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家能源局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
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项政策延续了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兜底保障和灵活调峰的
定位,积极推动煤电行业绿色转型,促进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高端钢结构工程行业
公司的钢结构业务主要为电力、港口、码头、矿山、石化等工业企业提供承受大载荷的钢结构产品及工
程总承包服务,按照服务领域划分,属于重型钢结构行业。本公司钢结构业务发展历史早,汇聚了一批经验
丰富的专家团队,并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在钢结构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重型钢结构领域得到了客户广泛认
可。
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领域,公司率先将超大跨度预应力管桁架结构引入电厂煤场封闭改造治理行业,建
成当时国内最大单跨(197米)封闭料场,目前以总包方式建成同类料场封闭项目70余个,实现五大发电集
团全部覆盖,行业内业绩领先。
在钢结构冷却塔领域,国家积极倡导用钢结构建筑代替混凝土建筑,这为公司钢结构冷却塔业务创造了
有利的契机。公司建成的华电土右电厂钢结构冷却塔是国内第一座钢结构冷却塔,获得了业界的好评,后续
又建成新疆哈密电厂钢结构冷却塔等项目,奠定了钢结构冷却塔业务在国内的市场地位。
在风电塔架领域,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塔架肩负着承载与支撑风力发电机的关键使命。这类
塔架一般由钢板经卷制、焊接加工而成,多采用柱状或锥状设计,以此保障结构所需的强度与稳定性。相较
于产业链其他环节,在风机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下,风电塔架是单吨盈利表现较为稳健的产品。报告期内,
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签订了华电天山北麓新能源项目1标段、华电喀什2×66万千瓦煤电与新能源联营一体化项
目264万千瓦风电塔筒供货项目、新疆昌吉木垒县新疆木垒国家电投风电场项目、四川华电凉山木里沙湾一
期256.25MW风电项目、四川华电凉山盐源383.75MW风电项目、中核汇能南宁兴宁坛勒150MW风电塔筒项目、
中广核新能源广西兴宾七洞100MW陆上风电项目等风电塔架合同。
在电站钢结构领域,重型钢结构业务涉及众多特殊结构部件和超大型结构部件的制造,相关工程关系到
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对设计、制造工艺、项目管理等能力的要求较高。经过长期市场
竞争,形成少数处于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以及大量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报告期内,公司所属子公司签订了
中煤鄂州电厂2#锅炉钢结构项目、大别山锅炉钢结构项目、南阳电厂锅炉钢结构项目、印尼华友1#锅炉钢结
构项目等合同。
在光伏领域,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正式超越水电装机规模,成为全国装机量第二大电源形式,仅次于
煤电,在电力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解决项目土地资源匮乏、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方面,大跨度高
净空的柔性支架方案,可以在光伏区下部任意进行农林种植,实现了光伏发电和农林种植的综合利用,逐渐
获得市场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签订了内蒙古能源达拉特旗100万千瓦矿区光伏+储能项目EPC
总承包工程柔性支架建筑安装施工总承包工程、六枝梭戛柔性支架光伏项目、重庆华电綦江三江20MW、通惠
光伏发电项目前期管理专业技术咨询委托服务、内蒙古华电阿拉善盟高新区防沙治沙400MW光伏支架项目、
木垒250MW光伏项目固定光架采购、重庆华电潼南别口35MW复合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支架采购、湖北洪湖峰口
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支架增补件采购合同、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临河区20万千瓦光伏项
目光伏支架采购等光伏项目。
4、海上风电工程行业
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域面积广阔,近海海上风电可开发量超过1亿千瓦,深远海风电理论可开
发量约45亿千瓦,综合考虑通航安全、海底管线、海洋油气、生态环境、军事等影响因素后,深远海风电技
术可开发量约15亿千瓦,行业发展空间较大。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我国将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
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推进一批百万千瓦级的重点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完善深远海海
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推动一批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国内海上风电逐步呈现“大
型化”“深远海”“漂浮式”“融合发展”“智能化”“集群化”发展特点。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
7,982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04万千瓦,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量达到4,127万千瓦。“十四
五”期间,我国广东、山东、浙江、海南、江苏、广西等沿海省份陆续出台海上风电规划,规划并网规模超
65GW,开工规模超85GW。自然资源部2024年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对
海上风电项目空间布局、节约集约、用海审批、生态用海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深远海基地化开
发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长期来看,海上风电临近沿海负荷中
心,在推动整个能源供应结构改善方面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海上风电建设投资大、风险高,业主高度重视参建单位的综合实力,市场门槛要求较高。公司海上风电
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参与多个项目的建设实践,已储备了一支与海上风电业务发展匹配的员工队伍,充分
利用子公司海上风电桩基基础、塔筒等装备制造优势和临港出运的便利条件,形成了从设计,装备制造,到
安装施工及运维的完整服务范围。目前,海上风电业务已成为公司极为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在研发、设计
、制造、施工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绩,工程建设能力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近年来,公司同国内外
多家优秀单位进行合作,有效整合设计、制造及施工等相关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竞争
力。先后签订了国家电投滨海北H1、滨海北H2、华电福建海坛海峡、华能射阳大丰H1、龙源射阳等一系列海
上风电工程。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共参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建设项目40余个,承建范围风
场装机容量超过350万千瓦,其中以施工总包模式承建的项目超过300万千瓦,以EPC总承包模式承揽20万千
瓦,完成了600余套基础施工、640余台风机安装,累计敷设海底电缆1,000余公里。业务分布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10余个省份及越南金瓯。其中,中电投滨海北H1项目
为国内首个以“四合一”总包模式招标的项目,并荣获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同时是国
内风电领域(陆上、海上)首个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的项目,提升了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影响力和品牌形
象。承建的河北建投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300MW项目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
之星);施工总承包的福建华电福清海坛海峡300MW海上风电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承建
的盐城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工程荣获2024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超大直径
单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9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上风电新型筒型基础与
高效安装成套技术》荣获2020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发明特等奖;《海上风电建设全过程管理创新与实践》荣获
2021年度电力创新大奖;《坐底式风电安装船风机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22年电力建设科学
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海上自升式作业平台半浮态作业方法》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5、工业噪声治理工程行业
我国高污染行业(煤电、石油、化工等)已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期、过渡期和退化期。2015年后,煤电
建设放缓,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将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
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
绿色化改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
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这为环保行业中的噪声治理细分行业带来较好的发展
机遇。
随着噪声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多种降噪技术如吸声技术、隔声技术、消声技术及隔振技术综合应
用与降噪项目成为主导。当前的降噪产品和材料有各类结构消声器、吸声材料、阻尼材料、隔声门窗、隔声
罩、声屏障等,虽然还不尽完善,但已经发挥了作用,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降噪设备和材料的性能质量提升
。未来,噪声治理行业将向以下几个趋势发展:一是研发提高用于吸声、消声等专用材料的性能,以适应通
风散热、防尘防爆、耐腐蚀等技术要求;二是提高噪声治理预测评价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节省治理工程的费
用;三是加强噪声源头控制技术研发工作,噪声源头治理技术具有噪声源头治理、系统解决、高效节能等特
点,可降低建设投资,减少设备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国内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的生产、科研单位
约有500家,主要包括北京绿创、四川正升、四川三元、哈尔滨城林等噪声治理公司。公司噪声治理业务在
电力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燃气电厂噪声源头控制技术”及“燃气电厂低频消声技术”等方面具有竞争
优势,独创的噪声治理与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厂房建筑结构一体化相结合的模式已在杭州半山公司去工
业化改造项目上实施。
6、氢能行业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
界各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发展绿氢是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需
要。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能源法》明确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氢能的能源地
位,并明确国家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
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5〕91号),旨在进一步推动创新氢
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
展。
从国际看,绿氢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4年,美国、欧盟、日韩等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
区(GDP占全球总GDP的8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6%)发布了绿氢发展战略,出台了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
政策,努力推动绿氢产业发展。绿氢发展明显提速但占比仍然较低,2024年,全球氢能(含灰氢、蓝氢和绿
氢,下同)新增产能315万吨,其中绿氢新增7万吨,同比增长约42%;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
亚太、欧洲、北美及拉美地区),但仅占全球氢能产能1.05亿吨的0.24%,替代市场空间巨大。绿氢技术装
备不断创新,美国建成15吨/天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规模化制氢和液氢工厂,葡萄牙完成国家天然气运输网络(
RNTG)10%-20%掺氢天然气运输和分配能力认证,德国完成为期五年的500立方米地下盐穴储氢测试、对地下
储氢技术的安全可靠性进行验证,日本氨燃料商船完成“卡车对船”燃料加注作业,为未来氨燃料船舶商业
化奠定基础。
从国内看,绿氢战略定位日益凸显,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立法方式将氢能
纳入能源管理体系,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先后发布专项政策超560项,30个省级行政单位已出台氢能产业发
展相关规划,积极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绿氢产业发展提档加速,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
设绿氢项目超600个,建成绿氢产能达到12.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占我国氢产能5000万吨
的0.25%),其中2024年新增产能4.8万吨,同比增长约62%,占全球新增产能的70%。绿氢创新应用成效显著
,制备方面,单堆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实现了在光储氢领域的商业运行,兆瓦级阴离子交换膜
电解槽下线,规模化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实现商业运行,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试运行;储运方面,已
建成运营纯氢管道超过150千米,包头—临河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长距离高压管道项目竣工,中集
安瑞科研制的30MPa管束车下线,车载70MPaⅢ瓶得到应用、Ⅳ瓶已完成研制,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的5吨/天氢
膨胀氢液化系统成功产出液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