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288 农业银行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1760.47亿 24.78 --- --- ---
西部地区(地区) 1659.80亿 23.36 --- --- ---
中部地区(地区) 1318.85亿 18.56 --- ---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1158.10亿 16.30 --- --- ---
环渤海地区(地区) 1121.85亿 15.79 --- --- ---
境外及其他(地区) 291.94亿 4.11 --- --- ---
东北地区(地区) 274.71亿 3.87 --- --- ---
总行(地区) -480.17亿 -6.76 --- --- ---
─────────────────────────────────────────────────
个人银行业务(业务) 3895.53亿 54.82 --- --- ---
公司银行业务(业务) 2783.43亿 39.17 --- --- ---
其他业务(业务) 237.35亿 3.34 --- --- ---
资金运营业务(业务) 189.24亿 2.66 --- --- ---
─────────────────────────────────────────────────
城市金融业务(其他) 3613.37亿 50.85 --- --- ---
县域金融业务(其他) 3492.18亿 49.15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924.05亿 25.19 --- --- ---
西部地区(地区) 856.92亿 23.36 --- --- ---
中部地区(地区) 684.97亿 18.67 --- ---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606.15亿 16.52 --- --- ---
环渤海地区(地区) 593.25亿 16.17 --- --- ---
东北地区(地区) 140.83亿 3.84 --- --- ---
境外及其他(地区) 136.31亿 3.72 --- --- ---
总行(地区) -274.13亿 -7.47 --- --- ---
─────────────────────────────────────────────────
个人银行业务(业务) 2036.44亿 55.51 --- --- ---
公司银行业务(业务) 1519.30亿 41.42 --- --- ---
其他业务(业务) 110.94亿 3.02 --- --- ---
资金运营业务(业务) 1.67亿 0.05 --- --- ---
─────────────────────────────────────────────────
城市金融业务(其他) 1840.38亿 50.17 --- --- ---
县域金融业务(其他) 1827.97亿 49.83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1617.02亿 23.27 --- --- ---
西部地区(地区) 1581.86亿 22.77 --- --- ---
中部地区(地区) 1236.24亿 17.79 --- ---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1116.67亿 16.07 --- --- ---
环渤海地区(地区) 1052.96亿 15.15 --- --- ---
东北地区(地区) 251.94亿 3.63 --- --- ---
境外及其他(地区) 246.94亿 3.55 --- --- ---
总行(地区) -155.35亿 -2.24 --- --- ---
─────────────────────────────────────────────────
个人银行业务(业务) 3645.59亿 52.47 --- --- ---
公司银行业务(业务) 2710.23亿 39.01 --- --- ---
资金运营业务(业务) 391.69亿 5.64 --- --- ---
其他业务(业务) 200.77亿 2.89 --- --- ---
─────────────────────────────────────────────────
城市金融业务(其他) 3635.27亿 52.32 --- --- ---
县域金融业务(其他) 3313.01亿 47.68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904.53亿 24.73 --- --- ---
西部地区(地区) 860.07亿 23.51 --- --- ---
中部地区(地区) 676.66亿 18.50 --- ---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区) 628.45亿 17.18 --- --- ---
环渤海地区(地区) 577.50亿 15.79 --- --- ---
东北地区(地区) 136.93亿 3.74 --- --- ---
境外及其他(地区) 133.24亿 3.64 --- --- ---
总行(地区) -259.80亿 -7.10 --- --- ---
─────────────────────────────────────────────────
个人银行业务(业务) 1953.65亿 53.41 --- --- ---
公司银行业务(业务) 1509.63亿 41.27 --- --- ---
其他业务(业务) 119.02亿 3.25 --- --- ---
资金运营业务(业务) 75.28亿 2.06 --- --- ---
─────────────────────────────────────────────────
城市金融业务(其他) 1864.39亿 50.97 --- --- ---
县域金融业务(其他) 1793.19亿 49.0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GDP增速为5.0%。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3.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增速为3.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2%。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增速为5.
0%(以人民币计)。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2%。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7.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8%。
2024年,我国政府加强逆周期调节,聚焦突出问题针对性施策,紧抓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实,推动需求较
快回升,生产增长加快,市场预期明显改善。有力实施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支出规模,加强重点领域财力保
障,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积极稳定资本市场,加快完善基础性制
度,创设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市场活跃度上升。
2024年,我国银行业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总资产保持增长,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
整体充足。12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380.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不良贷款率1.50%,拨备覆盖
率211.19%;资本充足率15.74%。
2024年,本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对《中国农业银行“十四五”规
划》进行了修订。全行上下有效推动战略规划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重点指标总体符合序时进度。紧紧围
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服务乡村振兴
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两大定位不断强化,“三农”普惠、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
大战略”稳步实施。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
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日益丰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养老金融业务加快发展
,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管理效能和经营活力不断释放,整体市
场竞争实力稳步增强,新时代人才强行战略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进一步夯实。
“三农”金融
本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部署,持续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锚定服务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和“三农”金
融服务,突出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战略定位,持续加大农业农村信贷投入,深化特色产品和数字金融创新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三农”体制机制保障,全力服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
振兴、支持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在开拓中国特色农村金融之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中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2024年末,县域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15万亿元、9.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
%、12.3%;连续四年在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核评估中获评最高等级“优秀”,是20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中的唯
一一家。
科技金融
本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加快打造和持
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职团队—科技金融专业支行”三个梯度的立体化专业服务
网络。针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轻资产等特征,建立并持续优化专属信贷服务体系,匹配
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积极研发专属信贷产品
,力争生命周期、额度需求、典型客群全覆盖。创新推出新兴产业赋能贷,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模
式。筹组股权投资试点基金,与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城市签署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储备了一
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打造科技金融“政金企、产学研、投服创”生态圈。开展高频次银政企
对接、科研机构营销服务等,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全方位支持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
发展。截至2024年末,本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22亿元,增长22.4%。
绿色金融
本行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部署,深入实施绿色金融战略,不断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
发展要求的治理架构、服务体系和风控机制,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完善多层次政策体系,持续将绿色
低碳要求纳入信贷政策指引,优化行业信贷政策,引导绿色资金投向。完善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机制,聚焦
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三农”绿色融合发展,优
化推广智慧畜牧、智慧林业等场景,提升“三农”绿色金融服务力度。丰富绿色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承销
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债券投资,创新ESG主题理财产品。稳步推进自身节能降碳,绿色银行品牌形象持
续彰显。截至2024年末,绿色信贷业务余额4.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9%。
普惠金融
本行持续深化“三农”普惠发展战略,着力增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适应性和普惠性,做深
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构建重塑具有本行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双向赋能发展模式,全面打
造覆盖信用类、抵质押类、政府增信类和供应链类等多场景信贷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普惠金融发展体制机制
,切实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经营主体等普惠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推动实现普惠金融信
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截至2024年末,本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3%,信贷支持458.18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普惠
金融供给总量最大、服务覆盖面最广、可持续发展能力领先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
养老金融
本行主动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满足客户养老金融需求为中心,以提升养老金融覆盖面
、体验感和精细度为主线,打造人民满意的养老金融特色银行。持续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截至2024年末,本行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码用户数分别达2.75亿、1.65亿、7476万,均居行业
领先地位;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达3166.93亿元,客户数量及业务发展保持较高增速;积极服务个人养老金
制度全国推广,上线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线上购买免“双录”等便民惠民功能。优化养老服务金融,打造30
0家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建成掌银“养老社区”,为60岁以上客户提供客服热线“一键通”服务;不断充
实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新增养老金融产品147只。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快速加强,截至2024年末,养老产
业贷款余额109.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
数字金融
本行全面推进数字化时代下的智慧银行建设,持续深化数据应用,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水平,为业务
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基础。充分应用“数据+算法”开展产品创新,升级推出商户e贷、微
捷贷3.0等数字化产品,统筹多渠道协同发展,强化线上线下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发布掌银10.0版,金融
服务半径不断扩展。加速推进数据层企业级宽表架构与数据工具建设,用数门槛不断降低,为金融服务提质
、产品服务创新提供底层数据支撑。分布式核心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信息系统在业务快速发展和分布
式架构技术转型等多重挑战下保持平稳运行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末,“农银e贷”贷款余额5.7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4.8%;个人掌银月活客户数突破2.5亿户。
●未来展望:
2025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消费有
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投资增速整体改善,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获得支撑;房地产
市场继续改善。出口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但仍将保持韧性。
2025年,我国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
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
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
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
保、监管等政策协同以及与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行将紧紧围绕防风险促发展工作主线,进一步优化提升金融供给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一是坚守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大县域农村金融供给。持续倾斜信贷资源,确保县域和涉农贷款占比稳步
提升。加大重点帮扶县和“三区三州”地区信贷投放,着力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等重点领域融资供给。二是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做优做实“五篇大文章”。聚焦“两
重”、“两新”、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保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贷
款良好增长势头,更加有力落实好城市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投放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是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底线思维,压实风险防控责任,
持续抓好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化解,保持资产质量稳定。不断筑牢境外机构、科技网络安全屏障。四是以客户
满意、员工满意为标准,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持续推动流程优化,精简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深入推
进智慧银行建设,更多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服务提质、业务赋能和管理增效。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