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328 交通银行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 953.52亿 36.70 413.78亿 40.04 43.40
中部地区(地区) 370.20亿 14.25 211.46亿 20.46 57.12
环渤海地区(地区) 333.76亿 12.85 207.45亿 20.07 62.16
珠江三角洲(地区) 252.38亿 9.71 91.33亿 8.84 36.19
西部地区(地区) 233.42亿 8.98 160.29亿 15.51 68.67
总行(地区) 189.57亿 7.30 -222.21亿 -21.50 -117.22
境外(地区) 187.07亿 7.20 115.27亿 11.15 61.62
东北地区(地区) 78.34亿 3.02 56.14亿 5.43 71.66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1257.19亿 48.39 605.41亿 58.58 48.16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1025.96亿 39.49 191.93亿 18.57 18.71
资金业务(业务) 305.59亿 11.76 231.43亿 22.39 75.73
其他业务(业务) 9.52亿 0.37 4.74亿 0.46 49.7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 468.30亿 35.38 209.50亿 44.03 44.74
中部地区(地区) 193.52亿 14.62 111.50亿 23.43 57.62
环渤海地区(地区) 171.32亿 12.94 91.60亿 19.25 53.47
珠江三角洲(地区) 123.99亿 9.37 33.89亿 7.12 27.33
西部地区(地区) 121.28亿 9.16 65.63亿 13.79 54.11
境外(地区) 102.22亿 7.72 68.42亿 14.38 66.93
总行(地区) 100.87亿 7.62 -118.12亿 -24.82 -117.10
东北地区(地区) 41.97亿 3.17 13.42亿 2.82 31.98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633.07亿 47.83 196.23亿 41.24 31.00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521.33亿 39.39 142.48亿 29.94 27.33
资金业务(业务) 163.83亿 12.38 135.01亿 28.37 82.41
其他业务(业务) 5.24亿 0.40 2.12亿 0.45 40.4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 914.74亿 35.51 475.44亿 47.82 51.98
中部地区(地区) 368.43亿 14.30 207.88亿 20.91 56.42
环渤海地区(地区) 308.20亿 11.96 207.30亿 20.85 67.26
总行(地区) 263.57亿 10.23 -150.86亿 -15.17 -57.24
珠江三角洲(地区) 244.71亿 9.50 78.42亿 7.89 32.05
西部地区(地区) 227.63亿 8.84 88.04亿 8.85 38.68
境外(地区) 176.83亿 6.86 58.73亿 5.91 33.21
东北地区(地区) 71.84亿 2.79 29.36亿 2.95 40.87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1273.99亿 49.46 505.61亿 50.85 39.69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1067.46亿 41.44 334.77亿 33.67 31.36
资金业务(业务) 228.15亿 8.86 156.07亿 15.70 68.41
其他业务(业务) 6.35亿 0.25 -2.14亿 -0.22 -33.7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长江三角洲(地区) 482.81亿 35.20 250.66亿 50.59 51.92
中部地区(地区) 194.87亿 14.21 100.47亿 20.28 51.56
总行(地区) 165.96亿 12.10 -55.33亿 -11.17 -33.34
环渤海地区(地区) 156.42亿 11.40 76.35亿 15.41 48.81
珠江三角洲(地区) 127.46亿 9.29 34.55亿 6.97 27.11
西部地区(地区) 115.48亿 8.42 42.37亿 8.55 36.69
境外(地区) 91.96亿 6.70 40.25亿 8.12 43.77
东北地区(地区) 36.59亿 2.67 6.14亿 1.24 16.78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667.45亿 48.66 205.67亿 41.51 30.81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543.41亿 39.62 171.26亿 34.57 31.52
资金业务(业务) 159.58亿 11.64 120.71亿 24.36 75.64
其他业务(业务) 1.11亿 0.08 -2.18亿 -0.44 -196.4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10-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49.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324500.00│ 0.59│
│第二名 │ 1000000.00│ 0.45│
│第三名 │ 751900.00│ 0.34│
│第四名 │ 724400.00│ 0.32│
│第五名 │ 690800.00│ 0.31│
│合计 │ 4491600.00│ 2.0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济金融形势
2024年,全球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各主要经济体表现分化。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向
好态势不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内循环主导作用明显增强,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
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延续和优化相关税费政策,支
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
带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新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提振市场信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优化房地产金融、汽车贷款等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监管持续强化,促进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风险方面,监管部门针对房地产风险抓存量政策落
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组合拳”;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强监管方面,引导金融机构优化
布局,积极应对净息差收窄风险;完善普惠小微等协调工作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促发展方面,
相继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或
方案,将“五篇大文章”做实做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障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融资需求,信贷投放继续向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产业、普惠型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倾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实体
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二、财务报表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细做实“五篇大文章”,
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力军、压舱石职责,业务经营整体保持稳健。
业务规模稳步提升。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其中客户贷款余额8.
5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80.37亿元,增幅7.52%;客户存款余额8.8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91.20亿元
,增幅2.91%。
盈利增长保持韧性。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
实现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同比增长0.87%。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9
4%,较上年末上升6.73个百分点。
三、业务回顾
(一)发展战略及推进情况
本集团以“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世界一流银行集团”战略目标为引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
民性,充分发挥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五篇大文章”体制机制,优化“五篇大文章
”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落实落细“五篇大文章”中深化业务特色,发挥上海主场优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科技金融 本行四大业务特色之一,报告期内,完善顶层设计,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初步建成“总分
辖支”四级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总分联合、母行与子公司协同的推进机制。优化信贷产品体系,结合
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不同特点,打造专属产品,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信贷融资需求。“主动授信”
模式推广至全行。“股贷债租托”全面发力,引导集团资源向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领域聚集,落实“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覆盖18个试点城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充
分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做好精准支持。报告期末,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5.37%;战
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9.05%、64.5%和59.59%。
绿色金融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目标,加快完善绿色
金融体系。健全绿色金融治理架构,统筹协调推进绿色金融相关工作。积极支持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服
务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发展,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清洁能源、绿色低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绿色金融
产品和服务,推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CCER质押融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融资等创新业务落地。
将ESG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开展动态评估。探索发展转型金融,牵头制定上海地区水上
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58%。绿色金融工作获“2024年度GF60绿色
金融案例最佳金融机构”奖项;被授予浦东新区金融机构碳排放信息披露试点单位,成为唯一入选的国有大
行。
普惠金融 本行四大业务特色之一,报告期内,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
展。深化普惠金融架构改革,以专班形式组建“普惠金融数字化经营中心”,围绕“直接经营、数字赋能、
基层减负”,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数字化经营模式,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总、分、辖、支行四级
工作专班,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增加首贷
、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强三农服务,强化对粮食、种业领域龙头及链属企业的金融支持。依
托数字赋能打造服务特色,灵活定制40款涉农场景特色产品。履行定点帮扶责任,连续6年获得“好”的评
价。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9.10%、15.72%。
养老金融 积极支持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管理、
养老消费金融和适老化金融服务五大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优化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领域信贷政策
,支持“政府+担保+银行”融资服务模式,在上海创新推出“养老批次贷”,用好用足普惠养老再贷款政策
工具。构建“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综合服务”一站式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账户规模快速增长。
强化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的账户管理和托管服务,养老金托管规模居行业
前列。推出“颐养优选”产品系列,累计上线323款适老化财富管理产品,覆盖养老储蓄、基金、保险和理
财等全品类,产品总数居行业前列。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在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规模、养老理财产品收益率
等细分领域保持优势。打造敬老服务示范网点,推出“关爱版”云上交行,放宽老年人车贷和信用卡办理年
龄限制,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报告期末,养老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38.84%。
数字金融 将数字化新交行建设作为战略推进的重要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级管理层下原金融
科技与产品创新委员会、数据治理(金融统计标准化)委员会整合为数字金融委员会,加强对数字金融重大
事项的决策和组织统筹。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大数据拓源与融合应用,赋能精准获客、融资增信、风险
计量。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体系化,在反洗钱反电诈、客户服务、集中运营等领域加速释放人力工作
量。应用虚拟数字人技术,通过人机协同提升线上渠道服务水平。丰富数字金融产品供给,迭代创新“交银
科创”“惠民贷”“惠商贷”“云上交行”等产品服务。加强场景生态建设,打造G-B-C多元联动的生态平
台,“交政通”服务品牌已接入2000余项政务服务。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输出技术、平台等服务资源,服务
企业和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
此外,本行持续打造贸易金融与财富金融特色。贸易金融方面,积极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和高水平对
外开放,做优做强贸易金融产品,增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报告期内,贸易融资发生额同比
增长31.76%,跨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46%,产业链金融业务量同比增长6.73%。财富金融方面,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财富金融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提升财富管理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面,让兼具安全
性、收益性、流动性的产品惠及广大客户,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财富管理需求。报告期末,集团理财产
品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7.65%,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较上年末提升2.77个百分点。
发挥上海主场优势 深度融入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连续三年作为“核心支持企业”支持进博
会。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揭牌成立交行科技金融中心(张江),持续丰富科创产品体系。作为上海市
区块链金融领域链主企业,落地区块链技术在科技型企业信贷、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场景的应用。全力
服务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建设,银行间市场代理清算量、证券期货市场结算量保持市场前列,银行间各细分市
场交易排名保持同业前列。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立专业托管中心。连续三年参与上海市政府“一
网通办”工作,进一步深化政银项目合作,在上海先行先试的“交政通”服务、线上抵押登记已在多家分行
复制推广。积极助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发布上海市浦东新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首单,持续创新转型金
融产品,落地水上运输业、钢铁业、化工业等行业转型贷款首单。
(二)公司金融业务
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推动信贷投放总量增、结构优。报告期末,集
团公司类贷款较上年末增加3870.45亿元,增幅7.47%。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涉农
贷款增幅分别为64.50%、8.58%、15.72%,均高于集团贷款平均增幅。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重点区域发展。报告期末,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余额较上
年末增长7.85%,增幅较集团贷款平均增幅高0.33个百分点;三大区域贷款余额占比54.01%,较上年末提升0
.17个百分点。
1.客户发展
持续开展对公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搭建精细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报告期末,境内行对公客户总数较上
年末增长6.68%。
集团客户方面,加大对科技金融、制造强国、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农业强国等国家战略领域重点客户
的服务与支持力度,建立全集团一体化协同服务机制,持续优化集团客户服务政策和授信流程,提高服务水
平和经营合力。报告期末,集团客户成员11.1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43万户。政府机构客户方面,积极参
与数字政府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提供便捷化政务服务,打造智慧政务产品体系。报告期末,政
府机构客户8.0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725户。小微基础客户方面,进一步推行“网点管、线上管、远程管”
,搭建新一代外呼系统,强化数字化批量金融服务支持,提升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质效。报告期末,小微基础
客户256.0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1.6万户。
2.场景建设
以数字化思维深耕场景建设,在医疗、园区、资金监管、跨行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成效显现。信用就医
已先后在上海、大连、广州、厦门、淄博等97个城市上线,通过“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解决人民群众就
医排队难题。运用智慧金服“收款+对账”特色,在电力缴费、批发制造、物流租赁等行业形成规模效应,
服务企业客户突破14万户,收款金额超2.5万亿元,同比增长27.39%。针对政务、民生等场景的资金监管需
求,推出交银e监管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灵活、精准、高效的全周期资金监管服务。推
出“交银电网通”一站式场景方案,以“融资+结算”全面服务电网集团及上下游客群在售电、电工、电建
、用电环节的金融需求,新增客户1850户,同比增长43.19%;当年融资新发放同比增长89.18%。
3.普惠型小微企业服务
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首贷户、科技型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投放力度,普惠信贷
继续扩量增面、提质增效。丰富交银展业通、交银益农通的品牌内涵,提升“普惠e贷”和“兴农e贷”系列
产品的线上化水平,实现标准化产品与场景定制产品双轮驱动。推进全员做普惠,提升小微客群综合服务,
创新推出“企业手机银行普惠专版2.0”。持续做好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两篇大文章的融合发展,打造“科
创易贷”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属产品体系,推广主动授信服务模式。加快数据赋能,健全数字化风控体系,加
强贷后管理和合规经营,严守风险合规底线。
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20.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0%;有贷款额的客户数41.62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1.8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平均利率3.23%,同比下降20个基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
款不良率0.98%,较上年末上升0.28个百分点。全行2777家营业网点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产业链融资服务
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需要,聚焦央国企、战略客户、地方龙头企业等重点客群,加大制造业、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助力实体经济强链补链延链。加大本行自建“智慧交易链”平台
迭代优化和市场推广,持续推进与核心企业及第三方供应链平台系统对接,打造产业链金融数字化场景化服
务特色。创新“秒级”融资产品线,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增强产业链金融数字化水平。
报告期内,产业链金融业务量6165.78亿元,同比增长6.73%。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59万户,同比增长17
.94%。
5.科技型企业服务
积极对接科技强国战略,统筹运用好债权、股权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
务,助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客户结构和资
产结构。聚焦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重点客群,健全“总分辖支”四级组织架构,创新研发“1+N”科技型企业
专属评价模型,丰富健全产品服务体系。报告期末,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5.37%;战略性新兴
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05%;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54户,市场覆盖度43.94%,贷款余额较
上年末增长55.12%。
6.投资银行
集成境内外债券、股权、并购等多元化投融资产品,积极服务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高水平对外开放和
区域发展战略。报告期内,承销NAFMII口径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988.67亿元。为科技型企业
提供债券承销、并购、股权投资、租赁等投融资服务413.46亿元。积极把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
试点政策机遇,实现18个试点城市签约全覆盖。参与投资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
,认缴出资人民币200亿元,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发挥集团股权投资平台优势,新增集成电路行业
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18%。
(三)个人金融业务
个人存款稳步增长,存款成本持续下降。报告期末,个人存款余额37295.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6%
。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加强定价管控,报告期内,境内银行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付息成本率2.07%,同比下
降21个基点。
消费贷款保持高速发展。加大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信贷支持,注重“量、价、险”平衡发展。报告期末
,个人贷款余额2752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9%。其中,境内银行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幅连续四年
行业领先,市场份额2较上年末提升2.92个百分点。
零售客户规模持续增长。加强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推进“线上+线下”全场景获客、活客,报告期末,
境内银行机构零售客户数1.99亿户,其中中高端客户数275.0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86%。
1.零售客户及AUM
深化客户分层分类经营,强化数字化营销工具赋能,精准识别并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实现全
渠道、全链路、全旅程的营销服务。持续提升客户服务的便利性、满意度和覆盖率,优化客户结构,零售AU
M规模增幅创近三年新高。报告期末,境内银行机构零售客户数1.99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
年末增长3.68%,沃德客户265.6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77%。报告期末,AUM规模54893.25亿元,较上年末
增长9.74%。
2.财富管理
聚焦客户投资体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化产品评审机制和动态上下架调整机制,提升财富产
品选品能力,持续打造“沃德优选”产品品牌。完善产品体系,增加符合客户需求的稳健低波类产品、指数
类产品,在国有大行中率先推出商业养老金保险、家庭服务信托。加强系统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优化手机银
行财富频道,建设个人财富管理系统,完善个金产品售后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客户财富旅程体验。2024年,
“沃德优选”系列产品业绩表现优于市场同类。报告期末,代销个人公募基金产品余额2160.04亿元,代销
个人理财产品余额9607.69亿元,代销个人保险产品余额3263.31亿元。
3.支付与场景
落实国家促消费有关工作部署,联动各大头部线上平台高频组织开展文旅、以旧换新、商超、餐饮等场
景营销活动。持续为新市民群体配备新市民借贷记双卡、用卡相关权益及相关专属产品。报告期末,新市民
主题借记卡累计发卡量199.8万张。
持续提升支付便利性,优化外卡受理环境,全面提升外籍人士支付体验。报告期内,可受理外卡商户数
同比提升287.14%。聚焦交通出行场景,支持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等大型航空公司外卡支付线上
订票、机上离线购物等交易,支持上海、常州等地区地铁外卡受理,与头部网约车平台、新能源平台合作,
持续为车主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围绕医疗健康场景,与支付平台合作优化信用就医产品服务渠道,持续提
供便民支付服务,覆盖97个城市、近1200家医疗机构。围绕教育场景,实现多所高校外籍学生使用外卡缴纳
学费功能,持续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校贫困学生提供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代理结算服务及相
关增值服务,两年累计服务学生超100万人。
4.个人贷款
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一二手房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不断丰富房贷全流程线上化、
数字化功能。报告期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666.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7%。
服务国家促消费扩内需战略,创新迭代家居贷等消费金融产品,推进个人消费贷增量扩面。扩展新能源
汽车品牌总对总合作,加大贷款投放,助力绿色低碳消费。报告期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302.60亿元,较
上年末增长90.44%。
全面升级个人经营贷产品体系,以数字化方式打造线上信用经营性贷款产品,加大个人经营贷重点领域
拓展力度,助力经营业主“扩经营,解困境,降成本,享实惠”。报告期末,个人经营贷款余额4136.26亿
元,较上年末增长20.39%。
不断夯实个人贷款数字化经营基础,持续夯实企业级架构、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能力底座,助力打
破产品壁垒,建立自然人一体化授信模式,不断提升小微商户、农户、新市民群体及民生场景服务能力,推
进风险联防联控,提高审查审批、贷后催收等集中风险运营效率,数字化转型效果持续显现。
5.私人银行
完善投研驱动机制,投资策略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产品货架持续丰富,产品遴选能力持续增强,资产
配置服务能力提升。组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为主题的私银客户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
求,“文贯古今”“走进名校”“书香交行”等客户活动广受好评。推动“金融+慈善”融合发展,举办慈
善论坛,深化慈善服务生态圈,引导财富向善。家族信托、家庭信托、养老信托、慈善信托等特色服务体系
日益完善,家族财富业务规模年内增长43.56%。报告期末,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9.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
.71%;集团管理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29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7%。
6.信用卡
以“回馈客户、树立品牌、拉动消费”为目标,推出“惠民尝现、共振消费”“分享乐趣”分期活动、
“就是这么惠”消费赢返现活动。持续打造“最红星期五”活动品牌,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刚需消费场景,全
年优惠客户超过180万户。报告期末,境内银行机构信用卡贷款余额5384.04亿元,较上年末增幅9.94%。其
中,汽车分期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74.16亿元,增幅240.10%。境内银行机构信用卡在册卡量6300.94万张。报
告期内,信用卡累计消费额24513.35亿元。
(四)同业与金融市场业务
积极服务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深度参与我国债券、货币、外汇等金融市场发展,提升做市报价
能力,深化金融要素市场业务合作,做优托管专业服务,将金融市场产品转化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客
户需求的优质金融服务,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同业业务
携手金融同业合力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生态圈。持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质效,银行间市场代理清算量
、证券期货市场结算量保持市场前列。大力提升证券市场对客服务能力,与108家证券公司开展第三方存管
业务合作,第三方存管客户增幅居国有大行前列。加强数字人民币合作银行对接,实现在政务医疗、交通出
行、购物消费等民生领域落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积极服务金融市场创新发展。首家开展外汇交易结算银行业务,助力银行间外汇市场提升运行效率。首
家开展标准利率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助力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加强与债券通境内投资者及做市报价机构合
作,做优债券通代理清算服务,支持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2.金融市场业务
围绕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求,综合运用投资及交易等手段,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
需求给予支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功能,积极开展做市报价和市场交易,助力“上海价格”形成。报告期内,境内银行
机构人民币货币市场交易量115.98万亿元,外币货币市场交易量7388亿美元,人民币债券交易量6.44万亿元
,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交易量4.20万亿美元,黄金自营交易量5880吨,继续保持市场活跃交易银行地位。
紧密支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首批开展“北向互换通”新功能、银行间市场自贸区人民币外汇交易,
首批参与交易中心美元对印尼卢比、韩元、巴西雷亚尔等差额交割远期交易,在柜台市场推出巴西雷亚尔、
匈牙利福林、波兰兹罗提等币种对客结售汇交易。
3.资产托管
把握市场趋势,深化优秀基金公司合作,做好公募基金托管产品布局,满足居民财富管理及资产配置需
要。巩固和发挥养老金托管优势,持续拓宽养老金托管覆盖面,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聚焦重点领域、重点
客户,丰富私募股权基金托管服务链,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推进托管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打造托管核心竞
争力。报告期末,资产托管规模15.57万亿元。
(五)综合化经营
本集团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金融租赁、基金、理财、信托、保险、境外证券、债转股等业务
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报告期内,子公司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2.05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例9.84%。报告期末,子
公司资产总额7478.15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5.02%。
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本行全资子公司,2007年12月开业,注册资本200亿元。主要经营航运、航
空及交通基建、能源电力、装备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业务,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
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以及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专
业化、国际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深耕航运、航空、设备租赁等业务板块。报告期末,公司总资
产4436.00亿元,租赁资产3977.52亿元,净资产492.04亿元。公司总资产、租赁资产规模均位居行业首位。
公司船队规模471艘,航运租赁资产余额1570.56亿元,保持全球最大金融船东地位;机队规模298架,航空
租赁资产余额1005.80亿元。报告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