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336 新华保险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人身保险;为境内外的保险机构代理保险、检验、理赔;保险咨询;依照有关法规从事资金运用。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传统型保险(产品) 769.08亿 58.02 250.95亿 88.94 32.63
分红型保险(产品) 486.81亿 36.73 36.48亿 12.93 7.49
其他业务(产品) 78.49亿 5.92 -5.26亿 -1.86 -6.70
抵销(产品) -8.83亿 -0.67 0.00 0.00 0.0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传统型保险(产品) 330.60亿 59.47 114.71亿 95.97 34.70
分红型保险(产品) 196.61亿 35.37 7.44亿 6.22 3.78
其他业务(产品) 32.72亿 5.89 -2.62亿 -2.19 -8.01
抵销(产品) -4.02亿 -0.72 0.00 0.00 0.0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传统型保险(产品) 495.98亿 69.32 58.46亿 105.45 11.79
分红型保险(产品) 186.98亿 26.13 15.31亿 27.62 8.19
其他业务(产品) 39.86亿 5.57 -18.33亿 -33.06 -45.99
抵销(产品) -7.35亿 -1.03 0.00 0.00 0.0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传统型保险(产品) 328.40亿 67.10 93.55亿 87.14 28.49
分红型保险(产品) 141.00亿 28.81 10.89亿 10.14 7.72
其他业务(产品) 24.57亿 5.02 2.91亿 2.71 11.84
抵销(产品) -4.54亿 -0.93 0.00 0.00 0.0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业务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市
场需求逐步恢复,利好保险业务发展;同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利影响加深,保险市场需求仍然偏弱,
资产端持续承压。国务院于2024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为我国保险业发展做出了新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监管始终坚持“
从严从紧,有棱有角”,人身险行业发展不断规范,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市场整
体实现较好增长。
(二)公司保险业务
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把握业务有利发展机遇,坚持以价值为核心,聚焦
期交业务发展,加强绩优队伍建设,推动产品向多元化、长期化转型,严格业务品质管理,深化财富和康养
生态构建与寿险主业融合,推动核心业务快速增长。
业务规模
2024年,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72.20亿
元,同比增长15.6%;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34.43亿元,同比增长19.2%;续期保费1279.25亿元,同比增长
5.5%。
新业务价值
2024年,公司审慎下调用于内含价值评估的非投连账户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0%、风险贴现率假设至
8.5%,公司2024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14.6%,较2023年
的6.7%提高7.9个百分点。
业务结构
2024年,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为70.1%,较上年同期提
升12.6个百分点;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比例为12.6%,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续期
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5.0%,“压舱石”作用稳固。传统险和分红险长期险首年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
例合计96.5%,占比保持稳定。
业务品质
2024年,公司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同时通过“XIN一代”计划推动代理
人队伍专业化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黏性,业务品质得到较大改善。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
%,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5个月继续率为86.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2024年退保率为1.9%,与上年持
平。
1、按渠道分析
(1)个人寿险业务
①个险渠道
个险渠道聚焦价值增长,坚持“多元化、长年期、高价值”转型策略,坚持以绩优为核心、以优增为重
点,完善绩优荣耀体系,依托“XIN一代”计划的落地与实施,加快高质量营销队伍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
客户服务水平,加强与生态圈协同,赋能渠道销售能力;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筑牢合规底线,实现核心
业务稳健增长。
XIN一代”计划是全局性、系统化、跨越式,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在制度升级方面,坚定长期主义的
队伍建设理念,以重管理、提绩优、强主管为核心,持续优化基本法及配套制度,并将于2025年改版实施“
XIN一代”荣誉体系,在拓宽优增优育路径的同时,引领绩优垂直成长;在模式创新方面,通过试点机构先
行,完成优增XIN流程试运行及“顾问式优增课程”技能安装,完善系统及各项配套支持,探索可复制的发
展模式;在队伍培养方面,推出“全生命周期规划师(WLP)”培训体系,搭建成长板块、认证板块、专项
板块内容,使之围绕客户及其家庭的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及金融需求,具备跨学科、广融合的知识结构,为
客户提供人身保障、健康、养老、财富管理和子女教育的贴心服务;在平台赋能方面,公司打造全流程数字
化招募平台,从前端智能人才测评到后端活动量智能管理,全链条赋能代理人招募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并配
套“医康养财税法商教乐文”一系列生态资源,全方位赋能队伍成长。
2024年,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59.70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2.35亿元
,同比增长19.7%。个险代理人规模人力13.64万人,月均绩优人力(1)1.55万人,同比增长4%,月均绩优率(
2)10.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月均万C人力(1)0.35万人,同比增长28%,月均万C人力占比(2)2.5%,同
比提升0.9个百分点;月均人均综合产能(3)0.81万元,同比增长41%。
②银保渠道
银保渠道严格落实“报行合一”要求,坚定推动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积极构建银保合作新生态;
丰富产品供给,聚焦期交规模,提升价值贡献,保费及价值率双增长;秉持“一行一策”差异化策略,优化
渠道布局,拓宽合作范围,深耕网点经营,主渠道业务量显著增长;加强绩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赋能支持
,队伍产能大幅提升。
2024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16.7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达到历史新高
,为138.73亿元,同比增长11.5%;续期保费267.55亿元,同比增长42.8%。
(2)团体保险业务
团体渠道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推动改革转型,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同时积极落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要求,持续加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金融等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客户承保力度,为服务国家战
略相关企业客户提供风险保障额度超过3万亿元。公司持续加大政策性业务推动力度,助力国家多层次医疗
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服务群体;参与承保18个省市、36个惠民保项目,为参保人群提供更丰富的医疗保障。
2024年,团体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8.67亿元,同比提升14.5%,长期险首年保费1.88亿元,同比增长56.7
%;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1)实现保费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29.3%,覆盖客户1931万人。
2、按险种分析
1.分红型健康险计入分红型保险,万能型健康险计入万能型保险。
2024年,在经济环境、消费需求、渠道发展等诸多因素变化下,公司传统型保险及健康保险长期险首年
保费收入同比减少;同时,公司积极抢抓行业复苏发展机遇,优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步伐,分红型保险长
期险首年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3、按机构分析
2024年,本公司约57.1%的保费收入来自山东、河南、北京等人口较多或经济较发达区域的10家分公司
。
4、保险产品经营信息
(1)产品经营亮点
2024年,公司新上市产品共58款,为客户提供覆盖疾病、养老、意外、医疗、财富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
保险保障。健康保障方面,持续迭代升级多倍保、健康无忧等主力产品系列,通过模块化设计满足不同客群
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推出金福满堂组合计划、康健吉顺智赢版等多款创新产品;财富管理方面,丰富各
个保险期限的资金规划类产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积极推出浮动收益型产品;养
老规划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丰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等产品供给,支持多层次、多
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普惠体系方面,为新业态新市民、中老年人客户群体提供专属保险保障,并在乡村
振兴、老幼特殊群体等重点领域加强产品供给,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5、前五大客户
报告期内,来自本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本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约为0.58%,无本
公司关联方。鉴于本公司业务性质,本公司无与业务直接相关的供应商。
6、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分析
2024年,原保险合同保险服务业绩较上年增长9.8%,其中保险服务收入较上年下降0.5%;保险服务费用
较上年下降5.0%。
7、保险合同负债分析
2024年,保险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长19.2%,其中未到期责任负债较上年末增长19.3%,采用一般模型计
量的保险合同较上年末增长32.8%。
8、分出再保险合同资产分析
2024年,分出再保险合同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0.3%。
(三)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2024年,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优势,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遵循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基本理念,在资产配置层面以久期
长、现金流稳定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压舱石,满足资产负债匹配要求,同时辅以均衡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以
提高长期投资回报。
在固定收益方面,以十年期国债为代表的利率中枢水平继续下行,高收益资产依旧稀缺,公司一方面通
过配置长久期利率债,有效承接大规模资金配置,缓解资金配置压力,并适度拉长资产端久期,收窄资产负
债久期缺口;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优质项目的配置机会,同时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在权益投资方面,坚持稳扎稳打,发挥好险资耐心资本优势,向高股息OCI类等持有型权益资产进行策
略迁移,同时把握好阶段性、结构性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市场下行风险。截至2024年底,公司高股息OC
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的53.70亿元增长至306.40亿元,增长470.6%。
2024年,公司投资组合综合投资收益率为8.5%,总投资收益率为5.8%,净投资收益率为3.2%。
1、非标资产投资情况
本公司目前持有的非标项目的基础资产多数为贷款类债权,涵盖各类融资领域,包括非银机构融资、基
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商业地产项目融资以及消费类信贷产品融资。所有涉及的企业均为各行业中的佼佼者
,包括大型金融机构、中央企业以及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核心国有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标资产投资
金额为951.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18.20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5.8%,较上年末下降5.9个百分点。
本公司所持非标资产均具备有效的增信措施。除满足监管机构免增信资质的融资主体外,公司对大部分非标
资产都采取了多重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抵质押担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回购协议以及资金监
管等,旨在确保非标资产的质量优良且风险可控。
(1)评级情况
扣除无需外部评级的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和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存
量的非标资产AAA级占比达99.9%,整体信用风险较小,安全性高。
二、专项分析
(一)偿付能力状况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等规定计算和披露核心资本、实际
资本、最低资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中国境内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必须达
到监管规定的水平。
(二)流动性分析
1、现金流量表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额较上年增加5.2%,主要原因是收到签发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同
比增加。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额较上年减少9.5%,主要原因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额较上年减少10.5%,主要原因是吸收结构化主体少数股东投资收到
的现金同比减少。
2、流动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本公司的主要现金收入来自保费收入、投资资产出售及到期收到的现金和投资收益。这些现金的流动性
风险主要是保户和合同持有人的退保,以及债务人违约、利率风险和其他市场波动风险。本公司密切监控这
些风险。
本公司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为公司提供了流动性资源,以满足现金支出需求。在承担利息损失的情况下,
本公司几乎所有的定期银行存款均可动用。截至本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4.32亿元,定期存款为
2824.58亿元。此外,本公司的投资组合也为公司提供了流动性资源,以满足无法预期的现金支出需求。截
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债券及债务、股票和基金类金融资产投资11566.12亿元。
本公司的主要现金支出涉及支付与各类人寿保险、年金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产品的相关负债、营业支出
、税金的支付和向股东分配的现金股利。源于保险业务的现金支出主要涉及保险产品的给付及退保付款和保
户质押贷款。
本公司流动资金能够充分满足当前的现金需求。
(三)保险保障基金的计提情况
保险保障基金的计提依据及金额请参见本报告第十二节财务报告附注45。
(四)再保险业务情况
本公司采用的分保形式主要有成数分保、溢额分保以及巨灾事故超赔分保,现有的分保合同涵盖了大部
分有风险责任的产品。本公司根据相关法规、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需要,合理确定自留额和分保比例。本公
司审慎选择再保险接受人,以保证再保业务安全性的同时获得优质的保障和服务。再保险接受人的选择标准
是在满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其财务实力、资信状况、价格水平、技术实力、核保理赔政策的一致
性及服务水平等因素。目前本公司分保业务的主要合作伙伴有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人
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德国通用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及慕尼黑再保险
公司北京分公司等。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持续巩固,市场韧性与潜力纵深释放,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为保险
行业向上向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新国十条”明确提出“严监管、防风险、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大中心任
务,要求保险业充分发挥“两器三网”功能和作用,为行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保险企业将与时俱
进树立“大保险观”,深入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发展,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
能力,将助力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服务科技创新的使命要求贯穿于金融实践的全过程中,为建设金融
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行业动能。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刻把握新时代广大居民健康、养老、财富管理等发展机遇,着力构
建完善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体系;提升保险供给、服务赋能、投资管理等核心能力;聚焦区域发展、
人才发展、渠道专业化建设、客户经营、科技赋能等战略性重点工作;推进各领域创新驱动,做好产品创新
、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加强资产负债协同联动;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中不断做大做优做强保险主业,更好发挥服务民生保障和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化
、市场化、体系化改革;坚持以价值为核心,推动业务转型与产业协同;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重点领
域创新改革和风险防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保障支持,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举措
1.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5年,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仍
一定程度存在。近年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结构和客户需求都发生较大变化,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期,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仍需持续关注。
2.应对举措
公司将结合行业监管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推动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
风险管理基础、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及制度执行,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