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688 华泰证券 更新日期:2025-02-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基金管理、证券自营、证券投资管理、直接投资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财富管理业务(行业) 72.86亿 41.78 38.91亿 69.77 53.40
国际业务(行业) 64.91亿 37.22 10.17亿 18.23 15.66
其他(行业) 20.21亿 11.59 7.03亿 12.61 34.80
机构服务业务(行业) 16.13亿 9.25 3.42亿 6.14 21.22
投资管理业务(行业) 2927.21万 0.17 -3.76亿 -6.74 -1284.92
─────────────────────────────────────────────────
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 64.91亿 37.22 10.17亿 18.23 15.66
江苏地区(地区) 58.51亿 33.55 36.24亿 64.99 61.94
广东地区(地区) 33.21亿 19.04 1.53亿 2.75 4.62
上海地区(地区) 11.61亿 6.66 6.58亿 11.80 56.69
其他地区(地区) 3.96亿 2.27 9272.49万 1.66 23.43
北京地区(地区) 1.23亿 0.71 878.73万 0.16 7.13
湖北地区(地区) 9782.31万 0.56 2306.89万 0.41 23.5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财富管理业务(行业) 157.21亿 42.98 66.98亿 45.60 42.61
国际业务(行业) 79.26亿 21.67 24.09亿 16.40 30.40
机构服务业务(行业) 67.89亿 18.56 32.07亿 21.83 47.24
其他(行业) 32.56亿 8.90 5.73亿 3.90 17.60
投资管理业务(行业) 28.86亿 7.89 18.00亿 12.25 62.37
─────────────────────────────────────────────────
江苏地区(地区) 162.70亿 44.48 96.06亿 65.40 59.04
广东地区(地区) 83.51亿 22.83 11.34亿 7.72 13.58
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 79.26亿 21.67 24.09亿 16.40 30.40
上海地区(地区) 25.61亿 7.00 14.55亿 9.90 56.80
其他地区(地区) 8.07亿 2.21 3987.19万 0.27 4.94
北京地区(地区) 4.71亿 1.29 3981.06万 0.27 8.45
湖北地区(地区) 1.91亿 0.52 395.32万 0.03 2.0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财富管理业务(行业) 68.02亿 37.03 40.26亿 46.35 59.19
机构服务业务(行业) 40.79亿 22.20 21.60亿 24.87 52.97
国际业务(行业) 38.75亿 21.10 9.48亿 10.91 24.46
其他(行业) 20.74亿 11.29 5.51亿 6.34 26.56
投资管理业务(行业) 15.40亿 8.38 10.02亿 11.53 65.06
─────────────────────────────────────────────────
江苏地区(地区) 90.63亿 49.34 57.76亿 66.49 63.73
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 38.75亿 21.10 9.48亿 10.91 24.46
广东地区(地区) 31.68亿 17.25 8.37亿 9.64 26.43
上海地区(地区) 15.87亿 8.64 9.88亿 11.37 62.23
其他地区(地区) 4.24亿 2.31 9738.09万 1.12 22.96
北京地区(地区) 1.51亿 0.82 1892.14万 0.22 12.55
湖北地区(地区) 1.01亿 0.55 2194.26万 0.25 21.82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财富管理业务(行业) 156.29亿 48.79 84.37亿 69.49 53.98
国际业务(行业) 66.33亿 20.71 19.00亿 15.65 28.64
机构服务业务(行业) 48.92亿 15.27 7.00亿 5.76 14.30
其他(行业) 40.35亿 12.60 11.52亿 9.49 28.54
投资管理业务(行业) 8.42亿 2.63 -4635.12万 -0.38 -5.50
─────────────────────────────────────────────────
江苏地区(地区) 129.22亿 40.34 70.12亿 57.75 54.26
广东地区(地区) 81.28亿 25.37 12.48亿 10.28 15.36
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 66.33亿 20.71 19.00亿 15.65 28.64
上海地区(地区) 27.31亿 8.53 17.42亿 14.35 63.81
其他地区(地区) 9.70亿 3.03 1.85亿 1.52 19.05
北京地区(地区) 4.38亿 1.37 2914.56万 0.24 6.66
湖北地区(地区) 2.11亿 0.66 2583.12万 0.21 12.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11-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01154.40│ 7.1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
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同时,《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我国资本市场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方向,为证券公司经营发展带来
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本集团继续秉持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坚守功
能性定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完善全业务链联动的客户
服务体系,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举措包括:在财富管理领域,
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深入推进分类分层的一体化客户经营体系建设,夯实筑牢金融中台,着力提
升专业化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在机构服务领域,适应政策与市场变化,围绕机构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依托平
台化赋能,着力提升多产品、全链条和全周期的客户综合价值运营能力;在企业客户服务领域,聚焦国家战
略性新兴产业,充分整合全业务链服务资源,以专业服务推动企业不断提升治理与经营质量,积极赋能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国际化发展领域,继续深化国际布局,以跨境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助力中国客户“
走出去”与境外客户“走进来”,更好服务金融高水平开放;在数字金融领域,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平台能力
建设,依托科技赋能持续拓展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构建开放的科技合作生态,积极探索AI技术在专业金融
服务场景的应用,释放“业务+科技”融合共创的新动能。同时,本集团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
管理,实施集约化、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夯实提质增效、稳健发展的基础。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经营业绩
与综合实力继续保持行业前列,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
(二)财富管理业务
1、市场环境
受宏观经济及市场运行环境变迁的影响,大类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居民财富配置需
求不断跃迁升级,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以规范运营、专业化管理和客户体验升级为发展方向,为居民
资产配置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长期稳定的回报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使命。在证券市场阶段性波动加大
的环境下,财富管理机构更需要围绕客户差异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基于买方服务逻辑和自身资源禀
赋,构建分类分层的客户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资产配置能力,加强客户精细化运营,提供全流程的陪伴服
务和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调整,市场成交金额有所下滑,根据Wind资
讯统计数据,A股市场总成交额人民币100.94万亿元,同比减少9.26%;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日趋规范,根据Wi
nd资讯统计数据,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人民币14,808.99亿元,同比减少6.77%;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
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展业模式日趋多元,业务发展潜力可观,致力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买方资产配置服务
;国内期货市场活跃度整体稳定,市场工具以及策略不断丰富,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数据,全国期货市
场累计成交额人民币281.51万亿元,同比增加7.40%。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及更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依
托先进的数字化平台,专注于打造精细化的客户经营体系、品牌化的产品运营体系以及专业化的投顾服务体
系,不断提升交易与理财专业能力及持续陪伴客户的价值创造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资产、全周期综
合服务的财富管理机构将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证券期货期权经纪及财富管理服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构建完善总部驱动、总分联动、一体运营的财富管理业务体系,
着力搭建基于客户分类分层的经营体系,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体验,致力以深度
客户经营形成内生性业务增长机制,积蓄业务发展新动能,塑造普惠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优势。实施客户增长
一体化运营服务,以综合金融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覆盖,深度挖掘和转化客户价值,积极推动客
户规模可持续增长。充分发挥金融专业能力和金融科技优势,构建完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底座,不断优化
平台化运营策略与服务体系;依托“涨乐财富通”和“聊TA”的双平台运营,通过加强投资研究、运营管理
、内容能力等金融中台建设,持续赋能客户与投资顾问,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专业能力,加强客户的服务
感知和品牌依赖。建立健全投资顾问专业能力培训体系和评估认证体系,构建完善一体化队伍机制,打造职
业化、高素质的投资顾问队伍,推动客户升级与员工成长互促并进。根据内部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投资顾问)业务类别的人员数量为3,311人。
本集团持续推进“涨乐财富通”平台产品及服务创新,以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为依托,不断扩展特
色交易工具,完善账户核心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打造品牌化的“i看”财经内容平台,搭建交易
理财内容矩阵,升级精细化运营模式。同时,本集团不断优化“涨乐全球通”平台功能及运营能力,致力于
提供全球资产一站式投资管理服务。
本集团继续保持基于先进平台的交易服务优势,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不断提升交易支持能力,持续培育合
格投资者,加强风险防范,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ETF业务持续丰富交易策略及交易工具,依托公司投研
能力及平台化运营体系,切实满足客户差异化投资需求。
期货经纪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期货共有9家期货分公司、42家期货营业部,遍及国内4个直辖
市和17个省份,代理交易品种133个。报告期内,华泰期货实现代理成交量24,427.45万手,成交金额人民币
212,992.17亿元。证期业务高效协同,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获准从事期货IB业务的证券营业部共241家、
期货IB业务总客户数6.03万户。
(2)金融产品销售与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以资产配置和金融产品投研为核心业务驱动,以平台化与专业化为牵引,积极构建基
于买方视角的一体化资产配置服务体系,协同推动金融产品销售、配置与基金投资顾问等业务发展,为客户
提供多样化的组合策略及配置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根据内部统计数据,报告期内,
金融产品保有数量(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发”外)14,190只,金融产品销售规模(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
发”外)人民币2,277.48亿元。
报告期内,本集团围绕分类分层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买方投资顾问业务为核心,持续丰富和完善金融
产品供给体系,基于多重维度构建产品供给矩阵,提供从单产品优选到策略配置、定制配置的多维度解决方
案,持续提升产品优选和风险防控能力,满足客户多层次资产配置需求。进一步完善买方投顾策略体系,优
化“省心家族”配置服务,通过“省心选”提供白盒化的公募产品优选服务,通过“省心投”提供基于公募
基金的策略服务,通过“省心享”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配置方案。持续优化买方投顾的顾问服务体系,以资
产配置服务平台为底座提供专业支持,不断提高全业务周期的立体式陪伴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体验。加强数
字化平台能力建设,持续打造金融产品核心中台系统,增强研究模块功能和策略支持能力,不断优化量化因
子研究体系,有效提升专业投资研究能力,赋能基金投资顾问策略投资生产和运营,增强业务整体效率与能
力。
(3)资本中介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资本中介业务积极应对业务规则和市场环境变化,前瞻性调整策略布局,深化全业务
链合作与联动,优化风险监控机制,合规审慎展业;积极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客户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服
务内涵,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融资业务以产品创新、数字转型驱动业务增长,通过产品迭代提升差异化竞
争力,通过运营分析深化客户服务能力,业务市场份额平稳增长;融券业务全面贯彻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强
化业务全过程、各环节的合规意识,不断健全内控机制,严守合规底线。根据监管报表数据口径,截至报告
期末,母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为人民币1,055.54亿元,市场份额达7.13%,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44.30%;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待购回余额为人民币216.17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22.81%,其中,表内业务待购
回余额为人民币44.72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37.07%,表外业务待购回余额为人民币171.45亿元。
(三)机构服务业务
1、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不一,万得全A下跌8.01%、沪深300上涨0.89%、上证指数下
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0%;债券市场延续震荡上行趋势,中证全债指数上涨4.30%、中债-综合全价(总
值)指数上涨2.42%。面对市场环境的全新变化,随着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见效
、耐心资本的发展壮大及中长期资金的推动入市,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持续健全,市场发展生态重塑优化
,机构化程度不断提升,机构服务业务发展空间可观,同时,综合化、差异化及跨境化的客户需求也对机构
服务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
2024年上半年,我国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延续放缓态势,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包含首发、增发、
配股在内全口径募集资金合计人民币1,353.85亿元,同比减少78.28%,其中:首发募集资金人民币302.72亿
元,同比减少86.16%,再融资募集资金人民币1,051.13亿元,同比减少74.02%;债券融资市场发行增势不减
,债券发行总额人民币383,264.03亿元,同比增加10.82%,其中:中期票据发行规模人民币23,314.61亿元
,同比增加71.97%;并购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下滑,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统计数据,中国并购市场并购
案例数量952起,同比减少29.06%,交易金额人民币2,804.50亿元,同比减少42.64%。在新的政策和市场环
境下,把握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业务和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向具有完整业务
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充分发挥全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新质
生产力发展的证券公司将具备更显著的竞争优势。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将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为自身的使命担当,积极推
动并参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优质资产流量入口的牵引作用,加强各业务
条线的协同配合,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全链条化、产品全周期化,全方位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积极打造兼具
本土优势和国际化视野的一流投资银行服务体系。
①股权融资业务
报告期内,股权融资业务坚持行业聚焦、区域布局和客户深耕的全业务链战略,行业排名与市场占有率
保持领先地位;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完成多单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融资项目,全市场前十大IP
O项目参与3单、前十大再融资项目参与3单。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本集团股权主承销金额(含首次公开
发行、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人民币195.45亿元,行业排名第二;IPO保荐项目数量4单
,行业排名第一。
②债券融资业务
报告期内,债券融资业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全牌照优势,积极培养核心客户群体,行
业地位保持稳定;积极践行国家战略,聚焦龙头优质客户,推进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累计承销24
单人民币63.07亿元绿色债券、41单人民币100.1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本集团全品
种债券主承销金额人民币5,360.99亿元,行业排名第三。
③财务顾问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把握产业整合机遇,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
产力,切实开展多元化财务顾问业务,服务龙头企业利用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提升投资价值。根据上市公司
公开披露信息统计,本集团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审核类重组项目首次披露数量3单,行业排名第一。报告期
内,本集团担任独立财务顾问服务芯联集成注入优质资产,成为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发布后科创板首单
发股并购预案披露项目。
④场外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利用新三板与北交所的衔接路径,充分发挥大投行一体化优势,持续为科技创新
型成长企业提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报告期内,本集团完成新三板挂牌项目1单、获同意挂牌函项目1单
、挂牌在审项目4单。控股子公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持续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积极打造综合投融资服务平
台,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专板建设,获批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
投资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创新业务,业务体系和服务场景不断完善,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
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挂牌展示企业16,402家(其中“专精特新”专板630家),各类投资者81,137户,报
告期内为企业新增融资人民币108.48亿元。
(2)主经纪商(PB)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高效整合全业务链资源,依托数字化、平台化发展战略增强科技赋能,为机构客群提
供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致力打造“运营服务,合规风控”的核心竞争力。截至报告期末,基
金托管业务累计上线产品12,759只,托管业务规模人民币3,998.65亿元;基金服务业务累计上线产品18,210
只(含华泰资管公司产品1,115只),服务业务规模人民币11,124.60亿元(含华泰资管公司业务规模人民币
3,951.62亿元)。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至2024年二季度的统计,本集团私募基金托管业务备案存
续产品数量排名行业第四。
(3)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研究业务坚定推进业务模式转型,持续完善研究团队配置与研究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全业务
链协同效能,多维度推动海外研究服务布局,致力打造研究业务新竞争优势。聚焦头部机构客户,通过加强
多行业研究联动、海内外行业比较研究,深入研究价值挖掘,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开展研究服务活动,
满足内外部客户专业化的研究服务需求。继续升级迭代数字化平台,夯实投研底座应用并更好向多业务线输
出研究能力,通过智能研报功能不断提升研究工作质效,持续完善产品生产和管理流程,着力提升平台生产
效率和数字化运营能力。本集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服务活动,发布研究报告5,656篇,组织研究路演
服务24,698场、专题电话会议420场,并举办春季投资策略峰会、中期投资策略峰会等多场特色专题会议。
机构销售业务深入对接机构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持续推进机构投资者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功能迭代
,优化完善分类分层、全业务链一体化的机构服务体系,不断丰富机构服务产品和内容,在主流机构客群服
务上取得持续性进步,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募基金分仓交易量人民币5,986.33亿
元。
(4)投资交易业务
①权益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适应市场和监管环境变化,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机制,致力打造多层次、专业化、
多策略的绝对收益投资交易体系;以大数据交易、宏观对冲和创新投资为核心,迭代升级平台化业务模式,
有效提升一体化的专业投资交易能力。适时调整完善投资策略体系,增强策略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积极
把握市场投资交易机会;通过“基本面研究+交易能力+平台建设”多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持续打磨核心投研
能力。继续提升投资交易业务平台效能,优化完善投资交易链路,强化动态监控与分析能力,助力投研能力
的沉淀和过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市交易业务注重优化迭代做市交易策略与系统,积极探索业务协同模式,
持续完备风控体系,业务运营稳健,业务规模有序扩张。截至报告期末,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累计报备
做市股票123只,上市基金做市业务累计为556只基金提供流动性服务,均位居市场前列。
②FICC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搭建FICC全品种投资管理与综合交易平台,持续探索业务模式并丰富产品发行体
系,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践行去方向化的大类资产轮动下的对冲基金组合管理模
式,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并有效控制风险敞口暴露,以领先的定价能力和平台赋能,获取低波动、低回撤的稳
定收益率,实现良好投资业绩。做市业务着力打造“体系化、自动化、策略化”的现券做市系统,现券做市
报价策略不断丰富,获得iDeal优选报价商和Xbond现券匿名点击自动做市资格,做市交易量、品种覆盖等维
度实现突破,主要品种做市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大宗商品和外汇业务继续加强策略交易研究,持续推进结售
汇客需业务,稳步开展碳金融产品交易服务,多元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持续精细化打磨FICC大象交易平台
,积极搭建集研究、模型策略、交易风控、对客服务的一体化框架,策略研发效率不断提升,FICC交易模式
重塑优化。
③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客户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业
务,稳步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交易定价能力;不断扩展客户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以更加
多元化的投资与风险管理工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衍生品交易服务。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本源,持续深耕对冲
交易、产品设计及定价、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不断夯实主责主业基础。持续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实
现核心业务能力的沉淀、升级与转化,全面提升客户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根据监管报表SAC协议数据口径,
截至报告期末,收益互换业务存续合约笔数9,326笔,存续规模人民币869.06亿元;场外期权业务存续合约
笔数1,872笔,存续规模人民币1,425.45亿元。报告期内,本集团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
私募产品1,707只,合计规模人民币114.70亿元。
(四)投资管理业务
1、市场环境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全面深化、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资管业务配套制度持续健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深入推进以及养老金体系逐步优化,资管业务生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深度竞合、提质增效的业务发展新格
局加速形成。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
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人民币68.10万亿元,
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人民币29.20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人民币5.98万亿元。
在资产管理市场专业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聚焦主动管理能力和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借助多元化的投资
策略、完善的产品线布局和专业的投资者服务,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提供风险配置更全面、品类更丰富的优
质产品及组合,对资管机构而言更为重要。
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监管日益趋严等背景下,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募资市场整体体
量收缩,投资市场节奏延续减缓,退出市场交易数量减少,市场整体活跃度下降,资金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等领域聚集。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
基金数量1,817只、新募基金规模人民币6,229.39亿元,同比减少22.63%;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剔除极值案例
后投资案例数3,032起、投资总金额人民币1,967.03亿元,同比减少38.66%。随着私募基金监管规则体系不
断完善,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全流程要求全面规范,投研能力优秀、内控治理完善、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的机构将迎来发展机遇。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泰资管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和高
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行业使命,以投资资管和投行资管服务为抓手,一站式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资产配
置及整体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需求,培育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坚定推进业
务平台化与差异化发展战略,紧扣集团客户资源优势,投资资管业务持续丰富产品布局,不断深化投研体系
建设,赋能全业务链客户价值挖掘与转化;投行资管业务健全业务联动机制,全产业链协同构建服务能力,
为客户提供综合配置解决方案。根据监管报表数据口径,截至报告期末,华泰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
5,059.83亿元。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报告期内,华泰资管公司企业ABS(资产证券化)发行数量60单,
排名行业第二;发行规模人民币424.28亿元,排名行业第三。
报告期内,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严格控制风险,不断提升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打
磨平台运营、一体联动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构建规模化、差异化且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体系。集合
资产管理业务合计管理集合资管计划235只,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591.33亿元;单一资产管理业务合计管理
单一资管计划628只,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1,603.36亿元;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合计管理专项资管计划252只,
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1,756.93亿元;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合计管理公募基金产品44只,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1,
108.21亿元。
(2)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围绕优势赛道,专注重点行业研究,适时调整基金配置原则,提高项
目选择标准,积极寻求已投企业多元化退出路径,同时继续挖掘生态圈内合作机会,加强与大型国有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等开展合作,稳健扩大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
集聚。截至报告期末,华泰紫金投资及其二级子公司作为管理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存续的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合计30只,合计认缴规模人民币621.78亿元,合计实缴规模人民币462.62亿元。报告期内,上
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施投资项目合计15个,投资金额合计人民币3.17亿元。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截至2024年二季度的统计,华泰紫金投资私募基金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四。
(3)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旗下基金公司坚持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持续发力产品研究和业务创新,强化特
色产品前瞻布局,优化客户洞察和响应,充分发挥投研系统全业务一体化优势,不断提升多类别、跨周期的
综合资产管理能力,资产管理总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南方基金持续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
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21,724.29亿元,其中,公募
业务管理基金数量合计370个,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12,403.81亿元;非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
币9,320.48亿元。华泰柏瑞坚持特色化发展,产品线品类日益丰富,指数类基金和货币类基金规模增长明显
,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5,045.12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基金数量合计156个,管理资
产规模合计人民币4,849.20亿元;非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195.92亿元。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数
据,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柏瑞旗下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ETF规模为人民币2,117.99亿元,位居沪深两市非货
币ETF规模市场第一。报告期内,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均获批境内首批发行沙特ETF,以ETF互挂形式跟踪富
时沙特阿拉伯指数。(南方基金以及华泰柏瑞的股权投资损益计入在分部报告中的其他分部中)
(4)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泰期货持续提升合规风控管理有效性水平,积极推进科技引领的数字化
转型及创新引领的业务转型,不断丰富产品布局和客户群体,重点打造具有衍生品特色的投研团队核心竞争
力,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需求,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报告期末,存续期内资
产管理计划合计27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88,647.46万元,期货端权益规模人民币55,168.38万元。
(5)另类投资业务
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泰创新投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根据监管政策及集团业务布局,华
泰创新投资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能,着力发展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和科创板跟投业务,稳步探索创业板跟投业
务和北交所战略配售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存续投资项目38个,投资规模人民币169,501.21万元,投资性质
主要包括科创板跟投、股权投资等。
(五)国际业务
1、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