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700 风范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输电线路铁塔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变电构支架和通讯铁塔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28.82亿 89.30 4675.25万 31.81 1.62
其它(行业) 3.45亿 10.70 1.00亿 68.19 29.04
─────────────────────────────────────────────────
角钢塔(产品) 12.52亿 38.80 1.42亿 96.81 11.36
钢管塔及直缝焊管(产品) 5.44亿 16.85 4924.08万 33.50 9.05
成方焊管及钢结构(产品) 5.18亿 16.04 2990.60万 20.35 5.78
单晶电池片(产品) 4.39亿 13.60 -1.64亿 -111.42 -37.30
其他(产品) 3.45亿 10.70 1.00亿 68.19 29.04
单晶硅片(产品) 1.29亿 4.00 -1091.96万 -7.43 -8.45
─────────────────────────────────────────────────
国内(地区) 24.24亿 75.11 2.82亿 191.70 11.63
国外(地区) 5.16亿 15.98 -2.32亿 -157.54 -44.90
其他业务(地区) 2.87亿 8.90 9677.66万 65.84 33.69
─────────────────────────────────────────────────
供货(销售模式) 28.82亿 89.30 4675.25万 31.81 1.62
其它(销售模式) 3.37亿 10.44 9893.81万 67.31 29.36
EPC(销售模式) 819.82万 0.25 128.97万 0.88 15.7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角钢塔(产品) 7.19亿 38.71 7249.27万 23.62 10.09
单晶电池片(产品) 4.23亿 22.78 1.38亿 44.82 32.52
成方焊管及钢结构(产品) 2.40亿 12.93 2136.29万 6.96 8.90
钢管塔(产品) 2.38亿 12.84 2040.78万 6.65 8.56
单晶硅片(产品) 1.20亿 6.48 2164.77万 7.05 18.00
其他业务(产品) 6860.31万 3.69 3176.41万 10.35 46.30
电力铁塔及钢结构业务其他(产品) 2884.21万 1.55 602.76万 1.96 20.90
光伏业务其他(产品) 1840.18万 0.99 -381.02万 -1.24 -20.71
光伏组件(产品) 47.74万 0.03 -51.93万 -0.17 -108.79
─────────────────────────────────────────────────
国内(地区) 12.74亿 68.62 1.08亿 35.30 8.50
国外(地区) 5.14亿 27.68 1.67亿 54.35 32.46
其他业务(地区) 6860.31万 3.69 3176.41万 10.35 46.3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29.81亿 87.05 2.32亿 62.57 7.77
其它(行业) 4.43亿 12.95 1.39亿 37.43 31.25
─────────────────────────────────────────────────
角钢塔(产品) 11.97亿 34.97 9510.73万 25.70 7.94
钢管塔(产品) 7.43亿 21.70 7498.77万 20.26 10.09
成方焊管及钢结构(产品) 4.94亿 14.44 3332.50万 9.01 6.74
其他(产品) 4.94亿 14.43 1.10亿 29.71 22.25
单晶电池片(产品) 2.61亿 7.61 -343.32万 -0.93 -1.32
单晶硅片(产品) 2.05亿 5.99 5579.12万 15.08 27.19
光伏组件(产品) 2894.21万 0.85 432.90万 1.17 14.96
─────────────────────────────────────────────────
国内(地区) 26.15亿 76.38 2.05亿 55.31 7.83
国外(地区) 4.77亿 13.93 4323.71万 11.68 9.07
其他业务(地区) 3.32亿 9.69 1.22亿 33.00 36.80
─────────────────────────────────────────────────
供货(销售模式) 29.33亿 85.67 2.45亿 66.18 8.35
其它(销售模式) 4.08亿 11.91 1.29亿 34.86 31.63
加工业务(销售模式) 4748.93万 1.39 -1335.98万 -3.61 -28.13
EPC(销售模式) 3546.82万 1.04 951.54万 2.57 26.8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角钢塔(产品) 5.06亿 43.33 --- --- ---
钢管塔及直缝焊管(产品) 3.37亿 28.84 --- --- ---
成方焊管及钢结构(产品) 2.38亿 20.34 --- --- ---
其他(补充)(产品) 5007.03万 4.29 --- --- ---
其他(产品) 3736.10万 3.20 --- --- ---
─────────────────────────────────────────────────
国内(地区) 10.47亿 89.66 --- --- ---
国外(地区) 7064.89万 6.05 --- --- ---
其他(补充)(地区) 5007.03万 4.29 --- --- ---
─────────────────────────────────────────────────
输电铁塔业务(业务) 11.18亿 95.71 1.14亿 86.18 10.20
其他(补充)(业务) 5007.03万 4.29 1828.44万 13.82 36.5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6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47275.74│ 45.6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6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8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86118.52│ 33.8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672.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为9,128.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7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99,530.20万元,较上年
同期增长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为267,869.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5%。2024年度,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80.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25.68%。
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回顾
1、携手创未来、启航新征程
本年度,公司完成了控制权转让事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唐山市国资委,这一重大变更标志着公司
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控制权转让后,公司依托国资平台的优
势资源,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企业战略的全面升级。公司不断优化业
务结构,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2、市场再拓展、产业新布局
(1)输电线路铁塔及钢结构板块
本年度,我们以坚定的决心,进一步加强市场拓展力度。在国外市场上,我们积极布局,全面出击,本
年度共签署3个海外EPC工程项目合同、4个海外间接出口铁塔供货项目,以及6个海外直接出口铁塔供货项目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功吸引了众多新客户。
我们的海外EPC工程项目涵盖了从设计、采购到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展现了我们在项目管理和技术实施
方面的综合能力。在间接和直接出口铁塔供货项目中,我们严格把控生产环节,确保每一座铁塔都符合国际
标准和客户要求。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客户群体也更加多元化。未来,我们将继续秉
持创新和优质服务的理念,不断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内市场上,我们用心呵护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扎实做好国网、南网、地方电网公司的每一项工
程,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2)光伏板块
本年度光伏板块业务同样贯彻公司“走出去”的方针战略,不仅产品出口境外,还积极布局境外工厂,
公司首个境外基地落地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目前,柬埔寨基地的单晶溯源硅片项目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设
备调试工作,即将投入试运行。这将是公司积极拓展光伏海外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国内业务方面,公司全国产业布局的重要环节湖南岳阳组件基地已于2024年9月投产,该基地对于公司
在清洁能源领域华中市场的业务拓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同时光伏板块坚持业务多元化,在做好硅片制造这一核心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电池片代工和组件代
工等业务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不仅能够分散市场风险,还能够更紧密地与电站业务形成联动效应。
通过精准把握电站需求,能够有效拉动前端制造业务的优化与升级,进而进一步降低成本。这种协同发展战
略不仅提高了整体业务的抗风险能力,还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优势和主动权。
3、抢险做贡献、行业新标杆
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抢险救灾工作,参与并完成了湖南500KV连浏II回、黎桂甲乙线、贵广交流、南
通吴江台风抢修等7条线路的抢修任务,为抗冰救灾、抗风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
网的一致好评。
此外,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推动绿色哑光铁塔在行业内的应用,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的哑光杆塔
和绿色哑光杆塔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其中哑光项目交付2000吨,绿色哑光项目交付5000吨,公司作为唯一
供应商,在电力行业内打响了绿色哑光铁塔知名度。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金属结构制造业和光伏行业。
(一)金属结构制造业方面
铁塔制造业属于金属结构制造业的一个分支,铁塔制造是指以铁、钢等金属为主要材料,制造用于电力
、通信、运输和建筑装饰等领域产品的生产活动;我国庞大的电力投资规模是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发展的基础
。
一、新能源转型下电力资源负荷不均衡矛盾突出,特高压建设势在必行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而相关资源分布距东部较远,电力资源矛盾
进一步加剧。特高压输电是解决远距离大规模输电的主要手段,其投资额增长基本领先跨区域输电量2年,
与项目建设周期一致;结构上西北、西南外送规模占比提升也与特高压建设项目规划重合。特高压建设也提
升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现象。不过从新能源装机量与发电量的比值看,目前新能源有效利用
程度再度下行,亟需新一轮特高压建设发力。
二、特高压建设加速,助力稳增长目标实现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电源成为装机主体,电网建设转型升级是我国成功构建新型电
力系统的重要一环,而特高压建设更是优化新能源配置和消纳的关键。国家电网在2021-2030年重点任务中
提出要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到2025年实现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特高压网架全面建成。具体规划层面,
十四五期间将新建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总投资3800亿元。相较“十三五”结束
时国网“14交12直”共3.59万公里的规模翻倍。从两网投资看,“十四五”期间规模约2.9万亿元,相比“
十三五”期间2.82万亿元水平增长不大,总量增长维稳背景下特高压结构性高增亮点突出。
三、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中枢分布不均衡矛盾突出,跨区域调度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我国在发电和用电上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均衡现象,从各省发电量与用电量的差值看,西南、西北等省份
在电力资源上存在明显富余,而以广东、山东、江浙为代表的东南省市则严重依仗外省电力输送。在向“双
碳”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通过在东部兴建传统能源发电厂并不现实,核电选址的稀缺性和安全风险也难短期
大面积推广,未来我国电力供给向风能、太阳能倾斜的趋势十分明确,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
到20%(2020年国网为10.2%),至2035年新能源将取代传统能源成供给主体。而从“十四五”规划看,风光
大基地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与华北等地,与东部相距较远。如此一来,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分布不均的现
象将进一步加剧,跨区域电力调度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二)光伏行业
光伏行业“马太效应”明显,行业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使得市场格局持续分化,行业龙头企业凭
借资金、技术、规模、品牌等优势,能够保持较高的经营和利润水平,从而保障其持续研发投入和设备升级
的能力,扩大竞争优势、提高市场份额,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而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则因无法跟上行业技术
进步的脚步,逐步丧失竞争力、被迫退出市场。因此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光伏行业于最早受欧洲市场需求拉动起步,发展十几年来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进步,如今在技术以
及市场份额上已处于全球绝对领先地位。光伏行业在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引导下,形成了从上游多晶硅原料
的采集生产,到硅棒/硅锭、硅片的加工制造,再到中游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的制造,最后到下游光伏电站系
统运营的完整产业链。并且随着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明显,光伏发电正逐步
实现平价上网。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光伏制造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硅片是生产太阳能晶硅电池的基础材料,多晶硅料通过铸锭、拉棒技术被加工成多晶硅锭或单晶硅棒,
再通过切片技术生产成多晶或单晶硅片。目前市场单晶硅片市场份额远超多晶硅片份额。硅片是光伏产业链
中集中度最高的环节之一,而全球绝大部分硅片产能布局在中国。
硅片环节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行业集中度也较高,头部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能够将原料端产生的成本
压力传导至下游电池片环节。目前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在单晶硅片市场的占有率合计达50%以上,硅片行业呈
现双寡头竞争格局。同时,由于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技术快速进步,其他拥有客户、技术、资金等
优势的硅片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硅片市场格局仍处于动态变化中。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布局多元化产业结构,形成“输电+光伏”的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持续
经营能力。
(一)金属结构制造业方面
公司主要从事1100kV及以下各类超高压输电线路角塔、钢管组合塔、各类管道、变电站构支架、220kV
以下钢管及各类钢结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几家能生产最高电压等级1100kV输电线路
铁塔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生产复合材料绝缘杆塔的企业,公司在超高压和特高压
输电线路铁塔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完成了诸多重大工程,主要包括:昌吉-古
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世界上塔高最高的500kV角钢输电线路铁塔-江阴大跨越塔、国内首条
750kV输电线路示范工程、国内首条500kV同塔四回路示范工程、国内首条交流1000kV输电线路试验示范工程
、国内首条绝缘复合材料高压杆塔改造工程等,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公司铁塔设计研发能力和高端
制造能力。
(二)光伏行业
报告期内,苏州晶樱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单晶硅片、提纯锭、多晶硅片及多晶硅锭,并提供单
晶硅片的受托加工服务,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大类下的“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
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修正)》有关条款的决定,公司业务属于“二十八、信息产业”之“51、先进的各类太阳能光
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公司是优质的光伏硅片制造商,坚持生产专业化、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光伏行业发展趋势,主动将自身的产品由多晶产品线转向单晶产品线,并逐步退出
多晶硅片、多晶硅锭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金属结构制造业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在金属结构制造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能生产最高电压等级11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各类超高压输电线路角钢塔、钢管
组合塔、各类管道、变电站构支架、220千伏及以下钢管杆及各类钢结构件等产品的专业公司,也是国内少
数几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复合材料绝缘杆塔的企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1环境
管理体系和BS-OHSAS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通过了加拿大CWB产品焊接、欧标EN1090产品及ISO3834国际
焊接体系的认证。
2、品牌影响优势
在铁塔行业中,公司曾创造多个“世界第一”和“国内第一”,(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
最大的昌吉-吉泉工程,世界上塔高最高的江阴大跨越塔、国内首条750千伏输电线路示范工程等)。2018年
,与南网签订的乌东德工程,是我国首个三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也是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
。
3、装备保障优势
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自动化铁塔加工生产线、热镀锌生产线、金属切削设备等,公司斥巨资不断引进国
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具备灵活高效的生产能力,全力保障40万吨/年综合产能
,不仅确保了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更保证了产品品质的卓越与优异。
4、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以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不断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业务覆盖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
治区,成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力龙头及其下属各省网、地区电网的优秀合格供应商。根据行业调查
报告显示,在两大电网铁塔产品招标中公司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列。在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方面处
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海外业务方面,公司产品并出口至澳洲、美洲、欧洲、非洲、亚洲以及“一带一路”国
家和地区。
5、放样技术优势
放样技术在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对本行业企业至关重要。公司目前现采用先进的三维铁塔设计
放样计算机程序,自行开发并引进了先进的铁塔结构尺寸计算与校核程序和材料管理数据系统,在铁塔结构
计算放样领域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
6、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持续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贯主流价值观,坚定弘扬“严、实、真、诚”企业精神和“推动国家电
力行业大发展”的愿景使命,使各级干部牢记使命担当,团结一致。
(二)光伏行业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在光伏行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技术门槛及竞争力水平
(1)单晶硅片
单晶硅片的技术门槛体现在硅片切割薄片化、金刚线细线化。公司选用的切片机具备切割线速高、硅棒
加载长、细线化的特点,可针对不同尺寸规格的晶体进行高精度加工。公司采用细线化、窄槽距、薄片化切
割和超长加载量切割工艺,可提升单晶硅片的出片率及产出效能。
公司的硅片切割薄片化、金刚线母线细线化切割技术具备一定优势,单晶硅片切片成本、单位出片量总
体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具备上述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公司的单晶硅片产品能够在品质上与同行业公司保持
相近的水平,因此单晶硅片产品在行业中具备核心竞争力。
(2)提纯锭
提纯锭系对硅棒、硅片以及电池片等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废料回收后进行合理配比,再通过铸锭炉提纯生
产的可用于制作单晶硅棒的多晶硅料替代产品。在当前海外溯源硅料紧缺且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可以通
过对溯源废料的再利用实现降低原料成本的目的。经铸锭炉提纯后的提纯锭能够满足单晶拉棒生产的需要。
公司提纯锭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成本端,相较于原生多晶硅投炉料,以提纯锭作为单晶拉棒的原料大幅降低
了生产成本。
此外,公司在提纯锭市场具备一定护城河。这也保障了公司在提纯锭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
技术层面上,由于不同废料之间的质量参差不齐,提纯锭要求更加合理地配比各类废料,铸锭装料难度
也有所增加,进而影响整体装料量。同时,在生产提纯锭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除硼工序,也对生产工艺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2、人才团队优势
作为一家专注于硅片研发及生产厂商,晶樱光电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培养,对不同岗
位员工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公司核心团队稳定,技术团队人员大多拥有15年以上光伏行业从业经历,具备丰
富的生产管理及技术研发经验。管理团队建立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质控指标以保证产品质量符
合客户的需求。
3、专利技术及资质优势
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晶樱光电及其子公司拥有近百项已授权的专利,具有较丰富的专利技术储备。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672.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为9128.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7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99530.20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为267869.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5%。2024年度,经营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80.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25.68%。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一)金属结构制造业
铁塔制造业属于金属结构制造业的一个分支,铁塔制造是指以铁、钢等金属为主要材料,制造用于电力
、通信、运输和建筑装饰等领域产品的生产活动;我国庞大的电力投资规模是输电线路铁塔行业发展的基础
。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规划电网投资额约6700亿元,据国家电网披露,“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
3500亿美元来推动整个电网转型升级。因此整个“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总额有望超3万亿元,较“十三
五”期间电网投资额2.6万亿元增长120%。而2021/2022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各为4951/5006万元,剩余3年电网
投资额CAGR达18%,电网投资额高增长,驱动上游电网设备需求高增长。
我国西部、北部地区拥有80%以上陆地风能、60%以上太阳能和70%以上水能资源,而全国70%的负荷集中
在中、东部地区。据电规总院预测,2023/2024年我国电力供需紧张分别达6/7省份,国内市场整体电力供需
程度加紧发展。而目前我国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大量电力的跨省输送会相应为电压带来了
较大的负荷。目前我国的跨省跨区域送电量正处于逐步增长的状态,2018~2022年我国跨区域输送量平均值
为6174亿千瓦,跨省输送电量为15288亿千瓦。2023年1-5月跨区域/省输送量均呈现大幅增长,增长率分别
为15.8%/8.4%。随着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加速建设,叠加原有的资源与用电负荷逆向分布情况影响,我国电力
外送通道建设需求更加迫切。
据国家能源局披露,截至目前,第一批97.05GW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项目并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力
争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4月7日,《关于印发第三批以沙漠、
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已正式印发实施。整体规模看,第一批总计规划风电+光
伏97.05GW;第二批455GW;第三批,据统计,现有规模合计47.83GW。从目前规划看,“十四五”风光大基
地绝大部分以外送为主,而由于风光出力特性不能单独外送,因此需要解决风光大基地解决消纳问题,则驱
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
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
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输电能力可达到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的2.4倍-5倍,被称为
“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是远距离输电最优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7条“20直17交”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已经初步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
”的局面,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了3亿千瓦,增量方面,风光大基地能源消纳需求催动跨省跨区特高压外
输通道需求增长;存量方面,2021年全部17条直流特高压线路中可再生能源输送电量占总输送电量的58.7%
,其中仅有9条线路基本达到全额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当前外送通道资源趋紧的情况下,围绕存量特高
压线路建设,提升存量线路利用率成为部分风光大基地选址逻辑。而当前在建和已投运的线路无法满足第二
批大基地外送需求,因此“十四五”期间相关线路规划与投资有望增加。
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假设将110KV及以下交流工程投资均视为配网投资,则自“十二五”以来我国配网
建设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
,提出要有效加大配网资金投入,从2016年起,配网投资额占比相应提升至年均62%左右。2021年8月,国家
电网发布《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提出“十四五”配电网建设
投资将超过1.2万亿元,占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以上。南方电网也将配电网建设列入“十四五”工作重点,
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配网端投资占比约为48%。因此,我国“十四五”期间配网投资额预计将达到1.52
亿元。
(二)光伏行业
1、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清洁能源发展机遇
工业革命以来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使用量日益增加,而因其有限性,
传统能源的储量会随着人类的使用大量减少直至枯竭。在此过程中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
恶化,替代性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
。而新能源领域的革命正为光伏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关键攻坚期、能源低碳转型进入重要
窗口期。“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十四五”时期是为力争在2030年
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加快能
源系统调整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2)优秀的资源禀赋
光伏在各类清洁能源中综合优势明显,逐步成为“碳中和”主力。光伏具有能量密度大、安全系数高、
生态友好等特点。在综合考虑成本、安全性、生态影响、发电效率等因素后,相较于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
源,光伏比较优势明显。
(3)行业技术进步
过去制约光伏发电大范围推广的度电成本过高因素渐渐消失,伴随着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逐步实现
,光伏度电成本在过去十几年间已然大幅下降。而且,光伏产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开发,实现了全行业整
体的技术进步。太阳能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