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上海电气(60172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1727 上海电气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能源及环保设备、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工业装备、现代服务业。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装备(行业) 246.54亿 49.44 49.65亿 51.49 20.14 工业装备(行业) 189.59亿 38.02 32.94亿 34.17 17.38 集成服务(行业) 79.61亿 15.96 13.24亿 13.73 16.64 其他(行业) 4449.90万 0.09 1487.90万 0.15 33.44 未分配的金额(行业) 83.30万 0.00 66.90万 0.01 80.31 分部间抵销(行业) -17.51亿 -3.51 -713.10万 -0.07 0.41 ───────────────────────────────────────────────── 销售商品(产品) 379.54亿 76.11 --- --- --- 提供劳务(产品) 53.72亿 10.77 --- --- --- 工程建造(产品) 32.68亿 6.55 --- --- --- 销售商品及材料(产品) 23.66亿 4.74 --- --- --- 其他(产品) 3.62亿 0.72 --- --- --- 利息(产品) 3.14亿 0.63 --- --- --- 出租固定资产(产品) 1.96亿 0.39 --- --- --- 融资租赁收入(产品) 3731.70万 0.07 --- --- --- 手续费及佣金(产品) 43.90万 0.00 --- --- --- ───────────────────────────────────────────────── 中国大陆(地区) 420.82亿 84.39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77.86亿 15.61 --- --- --- ───────────────────────────────────────────────── 销售商品:中国地区 (业务) 340.15亿 68.21 --- --- --- 销售商品:其他地区(业务) 57.20亿 11.47 --- --- --- 劳务(业务) 53.80亿 10.79 --- --- --- 工程建造:中国地区(业务) 17.86亿 3.58 --- --- --- 工程建造: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 (业务) 11.52亿 2.31 --- --- --- 其他(业务) 5.87亿 1.18 --- --- --- 销售商品: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业务) 5.85亿 1.17 --- --- --- 工程建造:其他地区(业务) 3.30亿 0.66 --- --- --- 利息(业务) 3.14亿 0.63 --- --- --- 手续费及佣金(业务) 43.90万 0.00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装备(行业) 586.48亿 51.09 115.34亿 53.20 19.67 工业装备(行业) 404.02亿 35.19 67.72亿 31.24 16.76 集成服务(行业) 213.87亿 18.63 29.20亿 13.47 13.65 未分配的金额(行业) 1.90亿 0.17 1.89亿 0.87 99.63 其他(行业) 1.01亿 0.09 3348.80万 0.15 33.07 分部间抵销(行业) -59.32亿 -5.17 1.44亿 0.66 -2.42 ───────────────────────────────────────────────── 中国大陆(地区) 946.95亿 82.49 182.52亿 84.19 19.27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201.02亿 17.51 33.40亿 15.41 16.6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行业) 389.81亿 73.44 --- --- --- 提供劳务(行业) 61.84亿 11.65 --- --- --- 工程建造(行业) 52.49亿 9.89 --- --- --- 其他(补充)(行业) 26.64亿 5.02 --- --- --- ───────────────────────────────────────────────── 能源装备(产品) 256.77亿 48.38 49.71亿 52.29 19.36 工业装备(产品) 196.09亿 36.94 32.98亿 34.69 16.82 集成服务(产品) 102.65亿 19.34 12.95亿 13.62 12.62 其他(产品) 4389.00万 0.08 1707.30万 0.18 38.90 未分配的金额(产品) 1304.80万 0.02 1287.00万 0.14 98.64 分部间抵销(产品) -25.29亿 -4.77 -8855.60万 -0.93 3.50 ───────────────────────────────────────────────── 中国大陆(地区) 451.96亿 85.15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78.82亿 14.85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装备(行业) 560.93亿 47.69 101.22亿 52.92 18.05 工业装备(行业) 405.33亿 34.46 63.17亿 33.03 15.58 集成服务(行业) 267.08亿 22.71 22.34亿 11.68 8.36 ───────────────────────────────────────────────── 能源装备(产品) 560.93亿 47.69 101.22亿 52.92 18.05 工业装备(产品) 405.33亿 34.46 63.17亿 33.03 15.58 集成服务(产品) 267.08亿 22.71 22.34亿 11.68 8.36 其他(产品) 1.29亿 0.11 4354.30万 0.23 33.66 未分配的金额(产品) 7563.80万 0.06 7498.80万 0.39 99.14 分部间抵销(产品) -59.16亿 -5.03 2.47亿 1.29 -4.17 ───────────────────────────────────────────────── 中国大陆(地区) 992.04亿 84.34 189.16亿 98.90 19.07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184.19亿 15.66 2.10亿 1.10 1.1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7.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873700.00│ 7.6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5.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5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55200.00│ 5.5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上海电气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核心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 集成服务三大板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装备系统,为众多高端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引领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环保、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技术集成和 系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板块为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主要从事如下业务: 能源装备业务板块:设计、制造和销售核电设备、储能设备、燃煤发电及配套设备、燃气发电设备、风 电设备、氢能设备、光伏设备、高端化工设备;提供电网及工业智能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装备业务板块:设计、制造和销售电梯、大中型电机、智能制造设备、工业基础件、建筑工业化设 备; 集成服务业务板块:提供能源、环保及自动化工程及服务,包括各类传统能源及新能源、固体废弃物综 合利用、污水处理、烟气处理、轨道交通等;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融资租赁、保理、 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提供产业地产为主的园区及物业管理服务等。 (一)电力行业的市场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的主要特征如下: 1、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推动煤炭和新 能源优化组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 体系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加快发展风电、 太阳能发电产业,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 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3亿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6亿千瓦, 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89%。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其中,煤电 11.7亿千瓦,同比增长2.5%,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1%,同比降低4.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 机容量17.1亿千瓦,同比增长24.2%,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5.7%,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电力装机延续绿 色低碳发展趋势。分类型看,水电4.3亿千瓦;核电5808万千瓦;并网风电4.7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7.1 亿千瓦。2024年6月末,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1.8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同 比增长37.2%。在水电等传统非化石能源受站址资源约束增速放缓、核电建设向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过渡的 情况下,新能源正逐步成为绿色新型电力供应的主力军。 新型电力系统具备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广泛接入。发展储能、交直流组网与多场景融合应用,能够提升智能灵活性; 发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能够提升新能源友好并网与主动支撑性能;发展灵活性火电机组、气电、光 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的融合应用,能够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实现智能 灵活、友好并网和高效环保。 二是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未来电网将呈现出交直流远距离输电、区域电网互联、主网与微电 网互动的形态。在配电网改造升级、智能配电网建设、发展智能微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等领域有广阔市场空 间。 三是电力终端用能的多元化。未来终端用能结构中,电能将逐步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电力服务 的形态将发生变化,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及分布式交易将成为多元化用户的选择,将产生绿色电力、合同 能源管理、电力交易、碳资产管理、数据增值服务等新需求。 2、立足资源禀赋,煤电实现低碳转型 基于我国资源禀赋条件,煤电是电源供应和电网安全的压舱石。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明确提出,“要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统筹电力保供和减污降碳,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 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为支撑“双碳”战略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煤电机组 通过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实现向清洁、高效、灵活转型。煤电机组改造升 级已成为提高电煤利用效率,减少电煤消耗,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对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业行业的市场情况 数智化、绿色化、服务化是工业发展主要趋势。 一是工业数智化趋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促使工业设备之间、设备和用户之间形 成广泛的信息流,这些技术正不断渗透、融合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推动实现 智能制造。 二是制造绿色化趋势,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工业领域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力争率先实现碳 达峰,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重点行业的绿色改造,加大绿色技术装备产品的供给,积极推进工业资 源的循环利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三是服务化趋势,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上海电气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布局新赛道,不断壮大新动能,争做实现“双碳”目标的排头兵 。在能源领域,我们立足传统清洁能源装备,大力发展“风光储氢网”等新兴能源装备,构建“全方位”新 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在工业领域,我们依托自身多元产业优势,助力产业园区实现全栈式低碳化,打造“ 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能源和工业协同降碳。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海电气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主要拥有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流程贯通工艺技术支撑下的极限制造能力。我们在冶炼、铸锻、热处理、精加工、检测等工艺流程 积累了独到的工艺技术,使得我们可以进行550吨重的产品加工和毫米级轴承的加工;可以进行零上200度的 产品加工,也可以进行零下200度的制造,在极限制造领域独树一帜,难以模仿和复制。 二是集成创新技术支撑下的首台套装备实现能力。我们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并进行二次开发和二 次创新,形成一大批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创新技术。例如二次再热火电技术,在引进西门子超临界技术后进 行二次创新,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世界煤耗最低、技术最先进的火电机组。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 发电机、中国首台万吨水压机、中国第一套核电机组等都是集成创新的代表。 三是工业与能源协同技术支撑下的综合方案解决能力。我们长期深耕工业和能源两大领域,在工业与能 源方面实现工业产线与能源优化设计协同、零碳园区与核心装备设计协同、能效提升与能源替代、资源循环 协同,可以形成覆盖工业、能源设计、装备集成、施工建设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如下: 能源装备 上海电气以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能源装备产业优势,以打造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 新格局为发展方向。 围绕高效清洁能源领域,我们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在核电设备领域,我们始终秉持“共铸核心力、同护核安全”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受行 业尊敬的具备核岛集成供货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和核安全文化示范基地。经过50余年的发展 ,我们在核电装备制造领域已形成从核岛设备(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控制棒 驱动机构、核主泵、核二三级泵、核二三级容器、燃料输送设备等)到常规岛设备(汽轮机、汽轮发电机、 辅机等)以及大型铸锻件、核级风机、配套电机、备品备件等完整的核能装备制造产业链,技术路线涵盖二 代及二代加、三代压水堆(包括华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及CAP1000、EPR等)、四代核电技术(包括高 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铅基快堆),以及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全面覆盖国内现有核电技术路线 ,核岛主设备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持续居于行业第一。 在燃煤发电设备领域,我们坚持技术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服务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煤电机组升级 改造、加快推进煤电低碳转型。我们已形成10MW-1350MW等级齐全的产品体系,其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 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响应煤电清洁低碳化发展的市场需求,我们全面切入煤电低碳化转型的“三 改联动”市场,打造多个煤电改造行业标杆项目,保持煤电机组全球最低煤耗纪录,激活煤电高效清洁发展 新活力。同时,我们发挥综合性能源装备产业优势,瞄准“火电+调频”市场,增强电网灵活性调节能力。 在燃机领域,我们拥有丰富的联合循环设备成套设计能力、技术积淀和工程经验,持续提升国产化率,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完整产业链、重型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设备成套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低排放 燃烧器,已在张家港、奉贤、四会、长兴等电厂得到了商业化验证,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至3<30mg/Nm。 我们实施的燃机掺氢燃烧改造项目,成功实现大F重型燃机掺氢技术自主升级及示范验证,标志着上海电气 在国内重型燃机掺氢燃烧领域实现从“0到1”的重大技术突破。我们的燃机长协服务业务具备全面服务本地 化的能力,已经承接国内51台各型燃机长协服务订单,领跑国内燃机长协服务市场。 围绕新能源领域,我们重点聚焦新能源装备,积极拓展“风光储氢”等多能互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 业务,致力于打造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并积极成为新能源装备的引领者: 在储能领域,我们积极开发新型储能技术,面向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应用场景和个性化客户需求 ,提供多元化的储能解决方案。锂电池储能领域,我们依托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系统集成 等技术和产品,提供储能微网、工商业储能、电网侧储能、5G备用电源、光伏共享储能、储能+充电等解决 方案,实现了源网荷应用场景的全覆盖;全钒液流电池领域,我们具备系列电堆、电解液及系统模块化设计 制造及工程交付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私人订制”化的需求,已在欧洲市场上实现首次批量化储能产品出口 ;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我们已掌握从10MW至660MW等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化装备方案,能够全面满足 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空气储能项目。 在氢能领域,上海电气聚焦氢能“制、储、加、用”四大环节关键核心装备,以电解水制氢为产业突破 点,积极布局储氢、氢气压缩、氢燃机/锅炉、绿色氢化工、氢能装备材料检测等核心技术及产品装备,打 造氢能全产业链关键装备供应的核心竞争力。在制氢环节,我们自主研发的QQSD-Z系列新型3碱性电解槽的 单体制氢规模覆盖50-3000Nm/h,另一款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单体制氢规模覆盖310-400Nm/h,两款 产品可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需求。其中,Z系列新一代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破万,直流电耗低至3.77度/标准 立方米,能效提升水平领跑行业。此外,我们建有国内一流的研发中心以及全功率碱性及PEM电解槽测试验 证平台,为提供安全可靠、质量优异的电解槽产品保驾护航。我们持续推进碳捕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 化应用,将碳捕集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融合发展,为实现能源与工业“安全、深度降碳”探索经济可行的实 施路径。 在风电领域,我们基于不断积累的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案例库,对“Poseidon”海神平台进行优化迭代 ,并推出了海神平台第三代产品,包括针对国内低风速市场的EW14.0-270和高风速市场的EW18.0-260机型。 我们基于双馈路线与半直驱路线的成本变化趋势对比,陆上产品全面切换成双馈技术路线并全速推进,采取 双馈路线的卓越平台部分产品在报告期内开始批量交付,针对沙戈荒市场开发的产品亦完成样机下线。此外 ,在风电向深远海发展、与多种能源及多种产业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我们不断推动应用场景创新,参建的全 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已正式投产发电,积极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围绕先进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生产等核心制造环节,我们成立了上海恒羲光伏科技有 限公司,并与理想万里晖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攻关推出600MW异质结光伏整线装备 。我们积极与产业链优势企业建立开放合作联盟,结合我们已有的泛半导体智能制造基础优势以及“光伏+ ”集成解决方案综合市场优势,推动构建在光伏装备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在智能电网领域,我们正在加快产业“数智化、低碳化”转型,通过打造“数智输配电生态圈”,支撑 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集成化、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在电力电子领域深耕多年,先后研制并 量产多款电力电子产品,包括风电变流器、有源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电压暂降补偿装 置(AVC)及储能变流器(PCS)等。通过簇均衡优化、高功率模块化、柔性并离网切换、空液冷散热、构网 等核心技术开发及应用,形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我 们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LongSan(龙山)离网型微电网项目由光伏和储能作为系统主电源,实现不间断供 电,柴油发动机作为后备电源,可无缝切换实现供电不停顿,该项目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EMS能源管理系统 对光伏、储能、柴油发动机三大系统进行综合协调控制,有效保障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工业装备 在电梯设备领域,公司下属上海三菱电梯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平台,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基于智能 、安全、高效理念的菱云PRO、SmartK-II等新产品和LNK智慧电梯数字化解决方案,持续助力自主研发产品 创新迭代,累计专利授权1000多件。上海三菱电梯在“技术引领、质量为先、以用户为中心、产品服务双轮 驱动、创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最大化”方针的指引下,全面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推出了以LNK智慧 电梯和十年质保3.0为标志的高质量产品和高质量服务。上海三菱电梯积极探索生产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 、数字化发展的路径,在多个应用场景建设了基于工业机器人+AGV+5G技术的先进制造装备和自动化柔性化 生产线,通过视觉识别、先进传感、自动化调试等智能制造技术,形成全闭环的质控体系,为保障产品的高 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上海三菱电梯已建立九大营销区域和95家分公司,成立770家销售代理 网点、600余个维保站点,营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旧梯改造、旧楼加装、家用电梯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在工业基础件领域,我们持续深耕叶片、轴承、紧固件、工具四大业务,致力于提供行业一流的工业基 础件解决方案,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基础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国内中高端基础件进口替代主力军。 我们持续推进业务整合和产业协同,建设高质量的“专精特新”业务集群,重点布局发展“两机”叶片、高 端轴承、新能源车用紧固件、航空级紧固件、高端刀具等业务,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紧固件领域,新能源 汽车市场获得多个项目订单,制氢设备螺栓批量生产,完成国产锌粉制备热扩散渗锌涂层项目研究。轴承领 域,完成燃气轮机滑动轴承研制与试验项目,积极推进工业轴承国产替代进程,全面进入航空航天、轨道交 通、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叶片领域,成功应用新的有色金属叶片小余 量锻造技术,推动航空零部件材料迭代升级及工艺优化,实现首个出口钛合金汽轮机末级大叶片批产。工具 领域,自主开发的钛合金专用整体硬质合金强力钻、钛合金专用螺旋槽丝锥在航天领域成功应用。 在自动化装备领域,我们提供自动化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我们拥有大型精密磨床及中高档数控机床设 计和制造能力,可提供涵盖高精度数控磨床、智能机床、柔性加工单元、智能制造单元等200多个品种、6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面向航空行业,我们提供自动化装配流水线以及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用于金 属或碳纤维飞机机身及部件的铆接与装配;在航空装配制造线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其中重型自动化钻铆 设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集成服务 在能源工程服务领域,我们从过去单一以火电市场为主,向新能源及分布式能源领域扩展。我们从区域 市场转向全球市场,加强海外网点建设,加快推进适应海外市场需要的技术布局,加快海外服务市场开拓。 我们立足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打造供应链协同、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产业服务能力,持 续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 我们依托优势产业,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开展 了多层次、多场景的智能制造实践。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我们稳步推进“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不断提升共性底座能力,着力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业务构架,全面覆盖“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 氢”等多能互补型能源装备。“星云智汇”目前已接入风机、电梯、光伏、储能、机床等48万余台主设备, 并基于平台打造了新能源风光集控、综合能源服务、低碳园区、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碳管理等40多个行业解 决方案和案例。我们加速数字技术在工业及能源领域的深度应用,为设备效能的提升、产品的运维服务以及 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金融服务领域,我们搭建了支撑集团产业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不断强化产融协同和融融协同的 核心竞争力。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内外部金融资源,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集团产业 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助推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支撑集团高质量发展。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以来,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报告期内,面对外部 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等挑战,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 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集团“十四五”战略 全面落地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498.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9.2 %,较上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2.0%;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3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增订单人民币836.6亿元。公司新增订单中,能源装备人民币484.5亿元(其中: 核电设备人民币43.3亿元,燃煤发电设备人民币219.9亿元,储能设备人民币53.9亿元,风电设备人民币60. 1亿元),工业装备人民币225.8亿元,集成服务人民币126.3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引领,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力 我们以“坚定不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为科技创新基本原则,从国家战略需求、上海市重大布局着眼,围绕集团战略目标,整合创新资源,优化 创新布局,构建“2+X”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投入产 出效率。报告期内,我们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还将继续与国内具有专 业特长的高校、研究机构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延伸创新链,打造创新生态圈,积极践行内涵式 发展理念。我们发布了上海电气科技创新若干意见(2024版),旨在进一步加快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报告期内,由公司下属赢 合科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们与清华大学联合申报的《600MW高温气冷堆主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 度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特等奖。 我们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装备产业格局,在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我们作为核心供应商之一的全 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实现等离子体放电,顺利完成工程可行性验证,标志着我国在高 温超导磁约束聚变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我们承担了该装置主机系统的三大核心部件外真空杜瓦、真空室以及 内外冷屏的制造工作,为装置的成功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已实现华龙系列轴封型核主泵的100%国产化, 实现了F级G50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批产加工,初步实现了国产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精密加工技术的工 程化应用。由我们参与联合自主研发的660MW超超临界机组首根国产FB2中压转子锻件产成,标志着我们在高 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发布了全球最大海上浮式平台用发电机,充分考虑了海上 浮式发电平台的特殊运行环境,填补了国内浮式电站领域大容量发电机应用的空白。上海三菱电梯借助数字 化仿真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评价与测试技术三大支撑技术,围绕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的突破展开攻关,发 布了12.5米/秒超高速电梯,创造了中国制造电梯运行速度的新纪录,全面覆盖当前超高层建筑对电梯的需 求。 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我们积极推进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快新 赛道产业链能力布局。在储能技术领域,我们已在锂电池储能、钒液流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光热熔盐储能 、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领域形成系列化产品开发制造能力。在氢能技术领域,我们全面切入“制、储、加、 用”全产业链主要装备,推进电解槽及制氢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报告期内,我们发3布了新一代Z系列碱 性电解槽产品,单体制氢规模覆盖50-3000Nm/h,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电解水制氢产品 。在风电技术领域,我们坚持前瞻性布局,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报告期内,我们发布了全球最 大的16MW低频海上风电机组,打造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风电试验平台。在光伏技术领域,我们推出了具备多功 能智能控制的“思考”系列智慧组件和针对积水、积雪、积灰等问题的“无界”系列组件,有效提升了组件 的发电量。 在科技人才引领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以引进、培养和锻造能够支撑上海电气 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作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结合“科技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聚焦经营管理者、卓越工程师、工匠三支人才队伍,培养优秀人才,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报告期内, 公司下属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在首届“国家工程师奖”上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我们通过 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装备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报告期内,我们成立 了智能制造工匠学院,围绕集团发展方向,积极培养紧缺型、复合型工匠人才。我们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培养成体系、懂专业、知领域、能应用的科技人才队伍。我们进一步优 化集团科技专家选聘机制,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