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728 中国电信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个人(To C)、家庭(To H)和政企(To B/G)客户提供灵活多样、融合便捷、品质体验、安全可靠的综合智
能信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收入: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产品) 1065.72亿 39.56 --- --- ---
服务收入:产业数字化服务收入(产品) 748.53亿 27.78 --- --- ---
服务收入: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产 641.33亿 23.80 --- --- ---
品)
出售商品及其他收入(产品) 203.10亿 7.54 --- --- ---
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产品) 35.54亿 1.32 --- --- ---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业(行业) 5235.69亿 100.00 1500.71亿 100.00 28.66
─────────────────────────────────────────────────
电信服务(产品) 5235.69亿 100.00 1500.71亿 100.00 28.66
─────────────────────────────────────────────────
全国范围内(地区) 5235.69亿 100.00 1500.71亿 100.00 28.66
─────────────────────────────────────────────────
服务收入-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业务) 2025.24亿 38.68 --- --- ---
服务收入-产业数字化服务收入(业务) 1465.88亿 28.00 --- --- ---
服务收入-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业 1256.80亿 24.00 --- --- ---
务)
出售商品及其他收入(业务) 415.36亿 7.93 --- --- ---
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业务) 72.42亿 1.38 --- --- ---
─────────────────────────────────────────────────
全业务运营销售模式(销售模式) 5235.69亿 100.00 1500.71亿 100.00 28.6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收入: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产品) 1052.17亿 39.56 --- --- ---
服务收入:产业数字化服务收入(产品) 737.50亿 27.73 --- --- ---
服务收入: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产 639.93亿 24.06 --- --- ---
品)
出售商品及其他收入(产品) 197.38亿 7.42 --- --- ---
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产品) 32.75亿 1.23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业(行业) 5078.43亿 100.00 1464.20亿 100.00 28.83
─────────────────────────────────────────────────
电信服务(产品) 5078.43亿 100.00 1464.20亿 100.00 28.83
─────────────────────────────────────────────────
全国范围内(地区) 5078.43亿 100.00 1464.20亿 100.00 28.83
─────────────────────────────────────────────────
服务收入: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业务) 1956.60亿 38.53 --- --- ---
服务收入:产业数字化服务收入(业务) 1388.90亿 27.35 --- --- ---
服务收入: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业 1230.63亿 24.23 --- --- ---
务)
出售商品及其他收入(业务) 428.77亿 8.44 --- --- ---
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业务) 73.53亿 1.45 --- --- ---
─────────────────────────────────────────────────
全业务运营销售模式(销售模式) 5078.43亿 100.00 1464.20亿 100.00 28.8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72.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224616.61│ 0.43│
│合计 │ 2722110.32│ 5.2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93.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9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2934413.96│ 56.9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5年上半年,通信业运行基本平稳。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
增长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4亿个,光
缆线路总长度达到7377万公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亿户,5G用户达11.18亿户,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4亿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GB。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紧跟数字消费新场景新趋势,不断丰富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以战新业务为引
领,扎实推进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基础业务创新发展,加快连接提速升级,
加速推进移动网络向5G-A升级、家庭宽带向千兆和FTTR升级,并不断加大直连卫星业务、量子密话密信规模
拓展。加快终端融智升级,率先发布自研星小辰智能体,赋能终端升级,加快推进AI手机、AI中屏、AI摄像
头等终端规模发展,积极探索AI眼镜、AI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加快应用融智升级,不断通过AI升级推动通信
助理、云盘、云电脑、视频彩铃等业务智能焕新,并推出AI文创等新智能应用;进一步升级“美好家”产品
体系,让用户畅享安全家、健康家、娱乐家、低碳家、智能家等多场景智慧家庭应用。加快平台融智升级,
在持续推动数字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平台融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以AI视联、AI物联为抓手,加快推
进平台智能升级,推动基础业务规模与价值稳步提升。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业务创新发展,加快打造业内领
先的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累计推出80余个行业大模型、30余个行业智能体,上线星辰MaaS平台和星辰行业
Agent平台,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在政务、应急、工业、能源化工、住建等领域形成成熟商业模式。
加快行业数字平台能力升级,围绕智慧城市、社会民生、应急安全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揽子行业解决方案,12
0余个数字平台持续赋能各类行业客户。
加快打造“5G+AI+云+应用”的5G定制网一体化产品体系,推出5G工控智能体等产品,助力客户提升生
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生产质量,广泛应用于矿山、制造、电力等领域。加快打造“5个1”1创新标
准ICT能力体系,提供满足中小企业客户办公及生产等通用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首创集全光组网、通用
算力、智算于一体的算网一体化服务器,新型融合网关累计发展近50万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491亿元,同
比增长1.2%。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达到人民币1066亿元,同比增长1.3%,5G网络用户
渗透率较去年底提升6.1p.p.,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46.0元;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41亿
元,同比增长0.2%,宽带综合ARPU达到人民币48.3元;产业数字化保持良好发展趋势,收入达到人民币749
亿元。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迈入规模应用的元年,大模型、智能体等人工智能应用在各领
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行业发展迎
来广阔空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
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责任,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由
“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1.总体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491亿元,同
比增长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0亿元,同比增长5.5%,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5
元。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42亿元。
公司持续推动创新引领的基础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基础业务稳健增长,战略新兴业务快速发
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066亿元,同比增长1.3%;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
达到人民币641亿元,同比增长0.2%;移动用户达到4.33亿户,宽带用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用户ARPU2达到
人民币46.0元,宽带综合ARPU3达到人民币48.3元。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人民币749亿元,AIDC收入同比增长
7.4%。战新重点产品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573亿元;智能收入4达到人民币63亿元,同
比增长89.4%;安全收入达到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18.2%;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卫星收入同比增
长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不断强化市值管理,持续推进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增长,努力提升盈利和现金
流创造能力。董事会决定2025年继续派发中期股息,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为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2%,即每股人民币0.1812元(含税),同比增长8.4%,拟将2025年度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股东应
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度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抢抓机遇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1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公司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
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在IaaS层,持续优化算力供给结构,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提供覆
盖通算、智算、超算及量子计算的异构算力服务。在PaaS层,加快智算平台升级,提供一站式算力调度与AI
开发服务,高效满足客户训练和推理场景需求。在DaaS层,打造“星海”数据智能中台,推进自有数据集、
开源数据集和第三方数据集深度融合,汇集超10万亿token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和14个行业数据集,总量
超350TB。在MaaS层,打造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星辰大模型,积极引入第三方基础大模型和各类行业大
模型,满足大模型选配、应用场景创新等多样化需求。在SaaS层,聚焦生产、生活和治理数智化需求,打造
AI标准化产品,推出面向场景需求的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服务,服务个人家庭用户智慧生活,赋能企业生产
和治理数智化转型。发布智能体即服务体系(AaaS)和终端即服务体系(TaaS),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繁荣。
公司加速推动业务融智升级,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AI需求。面向政企客户,加速智能
云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持续助力产业升级;加快推进IDC向AIDC转型,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智
能敏捷、绿色低碳的算力服务;打造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持续推进
“央企AI+”专项拓展,联合30多家央企打造AI+应用标杆,在天津揭牌成立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
;加快5G定制网融智,自研5G工控智能体等应用,满足企业AI节能、AI质检等需求;加快行业数字平台建设
,120余个数字平台持续赋能重点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面向个人和家庭客户,加快终端智能升级,发布自
研星小辰智能体,赋能终端融智升级,加快推进AI反诈手机、AI中屏等智能终端规模发展,围绕前沿领域积
极开发更多种类的智能终端;加快应用创新升级,通过AI升级推动视频彩铃等个人应用智能焕新,进一步升
级“美好家”产品体系,为客户开启智慧新体验,让用户畅享安全家、健康家、娱乐家、低碳家、智能家等
多场景智慧家庭应用;加快平台融智升级,在持续推动数字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平台融通的基础上
,进一步以AI视联、AI物联为抓手,加快推进平台智能升级和内容填充,不断丰富智能化生活新场景。
公司深入推进AI技术赋能,围绕21个重点领域,打造160余个AI应用,有力促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在
客户经营环节,以AI驱动精准营销全链路升级,基于客户经营大模型构建营销智能体,覆盖AI商机挖掘、客
户洞察、智慧推荐等场景,服务约6万名一线员工,月调用量超2000万次。在客户服务方面,推动智能化服
务能力嵌入10000号,持续迭代升级客服大模型应用场景,智能客服占比达到87.5%,有效提升客户感知,综
合满意度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在渠道运营方面,“AI+全业务数字门店”覆盖1.2万自有营业厅,加速线下厅
店由传统经验式营销向AI智能营销的转变,以“AI+直播”升级线上销售模式,AI直播数字人提供7×24小时
无间断直播服务。在网络运营方面,全面提升云网运营自智水平,启动29个高价值场景L4先锋行动,基于网
络大模型打造23类数字员工,故障工单量压降9.8%,工单处理时长压降13%,家宽装维智能体故障处置时长
压降8.7%。
公司持续优化“量子+”产品能力供给,持续推动“量子+”赋能千行百业,保持量子产业市场领军地位
。量子通信方面,量子密信实现六大主流系统全覆盖,率先通过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软件平台网络安全
防护能力完备性评测,量子密话、量子对讲持续丰富应用生态,全面适配主流终端,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
600万,服务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超3000家行业客户。
量子计算方面,实现量子计算真机部署、云平台应用、量子信息教育三大应用场景产品化,落地多个重
大项目。量子测量方面,加速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产品化市场化应用,低空探测、勘探等典型场景应用需求旺
盛。
2.2矢志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
公司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连续两年入选中央
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全方位推进面向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自研天翼云
服务器操作系统通过国家安全可靠测评;突破算力融合调度、训练推理加速等关键技术,创新提出Triless
架构,实现资源、框架与工具三重解耦,推动跨服务商、跨地区、跨架构的多元算力互联互通,蝉联中国算
力互联调度市场第一,稳居中国智算云服务市场领导者象限5;持续升级星辰多模态大模型,打造拟真人自
然对话能力,创新提出全模态、可解释性鉴伪能力,获得ICCV2025、IJCAI2025AI鉴伪赛道冠军;创新构建
智传网(AIFlow)技术体系,攻关生成式智能传输、家族式同源模型、基于连接和交互的智能涌现三大关键
技术,推动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自主实现高性能隐私计算协议簇,突破百亿级海量数据联合
计算性能瓶颈,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攻关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与治理关键技术,“网络大模
型”和“城市治理”数据集入选“中央企业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发布全球首个融合
QKD6和PQC7的分布式密码系统;行业首创云网端协同的抗DDoS技术,推出国内首个开源大模型基础安全护栏
,防护能力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公司不断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基于扩散模型的生成式编码图像新框架研究获
得ICME2025唯一“最佳论文奖”;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入选中央企业中试验
证平台;持续打造高质量标准专利,5G专利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荣获专利银奖。
2.3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公司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特别是适应AI时代流量
、流向对网络的要求,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基础。适度超前布局算
力基础设施,围绕市场需求,滚动推进推理池建设,在京津冀、长三角万卡集群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
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超节点形态集群,实现智算供给量与质的双重跨越,自有智能算力达到43EFLO
PS,同时广泛接入合作伙伴算力。构建中心+边缘梯次布局,空间/制冷/供电三重弹性升级的新一代AIDC,
有效适配智算业务功能分区和功率宽幅变化需求,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八大枢纽节点占比达85%。构建
云边端一体、入算/算间/算内协同的智算网络体系,开通全国首条400G量子安全OTN加密入算专线,加快新
型城域网建设,推进干线光缆焕新升级和空芯光缆试商用,高效满足实时推理、大规模训练等多样化智算需
求。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升级演进,千兆光网10GPON端口超988万个,城镇千兆住宅覆盖率超96%。全
面深化共建共享,不断提升行业价值,打造高中低频协同、4G/5G融合的高质量网络,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
达149万站,低频基站达88万站,持续推进5G-A网络能力升级,已在超300个城市规模部署5G-A载波聚合10万
站和Redcap60万站。
2.4绿色赋能,安全护航,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安全发展
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碳排放双位数下降,在“中央企业绿色发展评价”中位
居前列。加快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实施机楼绿色焕新和基站绿色升级,深化液冷、AI等绿色节
能技术创新应用,AI节能覆盖超596万基站扇区和3400个机房,年化节电约11亿度。深入推进用能结构转型
,绿电应用超14亿度,创新推进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能源利用模式。
强化绿色产品与服务赋能,推进环保云、绿色照明等重点产品拓展,绿色ICT服务覆盖环境监测、智慧制造
等多个领域,提供节能改造、新能源一体化服务等绿色解决方案。
公司不断挖掘安全与AI融合创新、双向赋能潜力。加快“安全融智”,打造安全语料集“阡陌数聚”,
建立风险分类标签体系,运用内容解读、自动分析处置等多项AI通用技术,持续迭代“星辰·见微”安全大
模型,加速覆盖“端、边、网、云、数”的安全能力智能化升级,对内提升关键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对外推
进更加智能化的安全产品落地;云堤抗D清洗能力超18Tbps,防护能力和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云堤安全
托管服务(MSSP)提供智能化、多品类安全托管服务,累计接入客户总数超过7000家。强化“安全护智”,
针对AI产业发展衍生出的共性安全问题,构建大模型基础安全护栏,加强AI安全治理,推动人工智能更加安
全、可靠、可控;将量子技术与新一代网络、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运用QKD技术保障AI训练数据、跨集
群数据安全传输,为AI筑起量子级安全防线。
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公司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不断激发企业高
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积极营造有利于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环境,扎
实推进“珠峰”“昆仑”“五岳”计划,落实“一人一策”顶尖人才培养支持方案,加强顶尖人才、科技领
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坚持实战实绩导向,选拔新增24名首席专家,由5名领军人才、约千名首席专家/高级专
家、约万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人才雁阵格局不断完善。持续优化RDO8研发组织体系,健全创新评价激励机
制,推出一系列原创型、探索型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深化总部改革,推动生产要
素创新性配置,完善省公司与专业公司、专业公司之间的协同机制,有效形成发展合力。深化专业公司改革
,强化市场主体地位,设立人工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全力支撑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云公司、数智公司连续三年获国资委“科改行动”考核标杆企业。深化省市公司改革,持续深化以云中台为
枢纽的主流程建设,提升端到端集成交付和运营服务水平。
公司全面提升系统性开放合作能力,主动引领在各领域的深层次开放合作,积极构建更加繁荣的合作生
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加快算力、数据等要素内部开放共享,助力提升科研效率;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合作,深度参与DeepLink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的应用落地,打造万卡智算集群,推动人工智能惠及更多领
域。加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开放合作,在卫星网络、低空通信等领域积极推动行业间全面共享和跨行业、跨
领域协同共享,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开放合作,实现控股国盾量子,全面布局量子信息产业三大领
域。加强国际开放合作,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老挝正式落地商用,服务扩大至东南亚国家;正式发布天翼视
联国际平台,携手产业生态为全球市场提供开放共创的智能视频服务。
公司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破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深入洞察客户需求,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坚持向下
扎根和向上赋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提升云网安全防护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不断提升风险防范
能力;依托数据资源、智能化平台与应用,提升企业经营效能和产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数智化能力;充
分发挥人才队伍作为企业治理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战略执行力。
4.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获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
公司圆满完成哈尔滨亚冬会、博鳌亚洲论坛、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等重要活动的通信保障,在抢险
救灾中运用天通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架起畅通无阻的“通信生命线”。用数赋智推进乡村振兴,激发
乡村数字经济活力,持续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爱心翼站普惠服务加载8万家城乡营业厅,组织关爱活动超8万
场,服务惠及超860万人次。打造“翼安反诈”平台,用科技助力反诈防线。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持续
优化员工关爱体系,提供多元化成长平台,助力员工职业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高水平公司治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透明度,不断构建科学完
善的合规管理体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规范运作、决策高效、监督有力,确保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业绩发布会、投资者沟通会和路演等形式,积极搭建与投资者、分析师及媒
体的沟通桥梁,多维度展示公司战略布局和经营成效,增强市场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
公司的表现获得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高度评价,在《CorporateGovernanceAsia》“2025年度亚洲卓越企
业奖项”评选中,连续第六年荣获“亚洲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大奖;在《证券时报》举办的第十六届上市公
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评选中,荣获“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东回报奖”;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
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获得2025年华证指数ESG综合评级A级。
5.乘势而上,把握方向,推动企业战略升级
近年来,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持续推动企业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
转型,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服务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行业平均。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确定四大技术方向,
完成七大战略新兴业务布局,在云、AI、量子、卫星、网络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中国电信第一
科技“息壤”,形成“1+1+1+M+N”
9的人工智能发展布局;以云网
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天翼云作为国云框架全面成型,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
段;企业改革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深入开展,连续4年获中央企业改革重点任务考核A级;不断探索走出具有
中国电信特色的运营商转型发展新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企业赢得战略主动、增强发展信心。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
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颠覆性、重塑性影响,企业发展进入关键期。公司乘势而上,推动企业战略向云
改数转智惠升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满足广大客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革
开放为动力,不断打破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
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以云网融合为基础,加快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坚持以
绿色安全为底色,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安全发展;坚持以数智化平台为枢纽,广泛汇聚企业内外部各类资源和
能力;坚持以人才队伍为根本,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公司
将持续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推动战略落地执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创新引领的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让智能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加快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
化演进升级,让智能服务更加触手可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
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勇担当、作表率!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