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766 中国中车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
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
理;进出口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延伸产业(行业) 1197.58亿 100.00 261.24亿 100.00 21.81
─────────────────────────────────────────────────
铁路装备(产品) 597.06亿 49.86 150.27亿 57.52 25.17
新产业(产品) 407.33亿 34.01 72.24亿 27.65 17.74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产品) 174.02亿 14.53 32.82亿 12.56 18.86
现代服务(产品) 19.17亿 1.60 5.92亿 2.26 30.86
─────────────────────────────────────────────────
中国大陆(地区) 1065.24亿 88.95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132.34亿 11.05 --- --- ---
─────────────────────────────────────────────────
销售商品(业务) 915.99亿 76.49 190.58亿 72.95 20.81
提供劳务(业务) 276.90亿 23.12 69.11亿 26.46 24.96
利息收入(业务) 3.52亿 0.29 1.25亿 0.48 35.47
租赁收入(业务) 1.17亿 0.10 2928.90万 0.11 25.0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延伸产业(行业) 2464.57亿 100.00 526.94亿 100.00 21.38
─────────────────────────────────────────────────
铁路装备(产品) 1104.61亿 44.82 273.08亿 51.82 24.72
新产业(产品) 863.75亿 35.05 151.32亿 28.72 17.52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产品) 454.40亿 18.44 90.66亿 17.20 19.95
现代服务(产品) 41.81亿 1.70 11.88亿 2.25 28.42
─────────────────────────────────────────────────
中国大陆(地区) 2181.20亿 88.50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283.37亿 11.50 --- --- ---
─────────────────────────────────────────────────
销售商品(业务) 1896.64亿 76.96 390.83亿 74.17 20.61
提供劳务(业务) 558.85亿 22.68 129.93亿 24.66 23.25
利息收入(业务) 6.40亿 0.26 5.10亿 0.97 79.65
租赁收入(业务) 2.67亿 0.11 1.08亿 0.21 40.51
─────────────────────────────────────────────────
按订单销售(销售模式) 2464.57亿 100.00 526.94亿 100.00 21.38
─────────────────────────────────────────────────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装备(业务) 717.65亿 47.03 --- --- ---
新产业(业务) 501.06亿 32.84 --- ---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 284.21亿 18.63 --- --- ---
现代服务(业务) 22.91亿 1.5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延伸产业(行业) 900.39亿 100.00 192.75亿 100.00 21.41
─────────────────────────────────────────────────
铁路装备(产品) 419.85亿 46.63 95.36亿 49.47 22.71
新产业(产品) 300.42亿 33.37 62.33亿 32.34 20.75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产品) 163.75亿 18.19 29.56亿 15.33 18.05
现代服务(产品) 16.38亿 1.82 5.50亿 2.86 33.60
─────────────────────────────────────────────────
中国大陆(地区) 778.35亿 86.44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122.05亿 13.56 --- --- ---
─────────────────────────────────────────────────
销售商品(业务) 645.18亿 71.66 140.94亿 73.12 21.85
提供劳务(业务) 251.32亿 27.91 49.33亿 25.59 19.63
利息收入(业务) 3.01亿 0.33 2.20亿 1.14 73.03
租赁收入(业务) 8754.00万 0.10 2801.30万 0.15 32.0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658.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9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580700.00│ 54.9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3.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9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33400.00│ 7.9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国际上,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绿色能源转型不断加速,为产业发展带来新
变化,行业格局带来新调整,市场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市场竞争呈现新特点。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外
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各类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部分区域和一
些企业持续加快布局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并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轨道交通行业新业态竞争态势日益凸
显。报告期中国铁路客运货运持续增长,均创新高。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逐步实施,国家铁路集团正在推
进“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对干线铁路装备的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需求更加强烈
,城市轨道车辆需求多样化,用户对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双碳”战略的实施,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和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
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和重要的清
洁能源装备供应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结构,建立和完善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
向“制造+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建设制造强国、交通
强国贡献“中车智慧”和“中车力量”。
(一)主要业务
1.铁路装备业务
铁路装备业务主要包括:(1)机车业务;(2)动车组(含城际动车组)和客车业务;(3)货车业务
;(4)轨道工程机械业务。
面向全球市场,把握国内外铁路运输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解
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
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不断满足铁路先进适用和智能绿色安全发展需要,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铁路装备
业务平稳发展。持续深化中国中车与国铁集团等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国铁修程修制改革和机辆系
统数智化建设,充分发挥造、修、服务一体化优势,深耕检修服务后市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支
撑下的铁路装备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完善和提升。
2.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主要包括:(1)城市轨道车辆;(2)城市交通规划设计;(3)城市交通工
程总包。
面向全球市场,抓住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机遇,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核
心竞争力,打造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绿色化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巩
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整体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供应链管控优势、
成本优势,大力开拓城市交通业务的前伸后延市场,不断向服务领域、机电总包领域、运维领域拓展;推动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撑下的“产品+”“系统+”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性价比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提升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3.新产业业务
新产业业务主要包括:(1)机电业务;(2)新兴产业业务;(3)数智业务。
机电业务,以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完善技术平台和产业链建设,促
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核心业务技术升级,并面向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聚焦关键系统、重要零部件等,加
快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按照“相关多元、高端定位、行业领先”原则,强化资源配置,发挥核
心技术优势,建设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已形成以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为重要增长极,光伏、储能、
氢能、环保、工业数字、汽车电驱系统及零部件、船舶电驱动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业务为重要增长点的新兴业
态。新产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业务,设置数智事业部和中车数智科技公司,
制定数智产业发展规划,将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工业人工智能、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服务
、数智转型咨询及服务等业务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重要增长点。
4.现代服务业务
现代服务业务主要包括:(1)金融类业务;(2)物流、贸易类业务;(3)其他业务。坚持“产融结
合、以融促产”,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开展金融业务优化整合,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金融服务平台、投融资
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产融平台持续发力,综合利用产业基金、境内外资金管理平台,
为产业拓展和结构优化提供系统化金融解决方案,促进主业实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发展工业智慧物流业务
,拓展工业智慧物流在中车产业链企业推广应用,打造离散型制造业物流标杆。持续推进“中车购”2.0平
台和中车电商平台业务优化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宜企拍”交易平台的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5.国际业务
加快平台公司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子企业和境外公司的作用和积极性。坚持市场为王、业务
先行,稳增长、强效益、促改革、优结构、激活力、增动力,积极拓展轨道交通和新产业业务国际市场领域
。按照“轻资产、重效益、可持续”理念,推进境外绿地投资、合资合作等各项工作开展,完成了“五个转
变”,一是从市场营销理念向为用户创造价值理念转变;二是从单一子企业营销产品向总部组织子企业营销
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三是从事中、事后营销产品向事前营销方案转变;四是从营销部件向营销子系统、营销
模块转变;五是从单纯的营销产品向营销“产品+”转变。践行“本地化制造、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
本地化维保、本地化营销”的“五本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充分发挥海外研发中心作用,不断提升
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主要产品
(三)经营模式主要经营模式:依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工艺、生产能力、生产资质,独立完成轨
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产品的制造、修理、研发生产及交付。
1.生产模式:由于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品的价值较高,其生产组织模式为“以销
定产”,即根据客户的订货合同来安排、组织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既可以保证避免成品积压,又可以根据订
单适当安排生产满足客户需求。
2.采购模式:一般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主要采取“统一管理、两级
集中”管理模式,即大宗物料和关键零部件由公司汇集各子公司的采购申请,形成集中采购计划,由公司进
行统一集中的供应商管理评估、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并进行集中订购和集中结算。其他物料等
,由子公司根据生产要求制定采购计划,通过集中组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合同,
实现集中采购。无论是公司还是子公司的集中采购要统一在“中车购”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上完成,实现中车
采购业务公开、透明以及可追溯性管理,确保生产原料供应及时,降低采购成本。
3.销售模式: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构建和完善各种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
以响应用户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产品和服务为宗旨,积极参与国内外用户招标或议标活动,通过
投标和严格的商务谈判签订供货合同并形成订单,保质保量按期生产,最终实现销售。
4.产业链分布情况: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研发基地;
具备以高速动车组、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通客车、货车等主机企业和清洁能源装备整机企业为核心
、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完整产业链和生产体系。
5.价值链分布情况:公司产品价值主要分布在以生产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
通客车、货车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修理和清洁能源装备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为核心价值,以金融、类金融、
融资租赁产品为补充的全方位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价值链分布体系。
6.科技创新模式:公司坚持“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创新思路,明确了“一核
两商一流”战略定位,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技术集中
研究、产品联合开发、能力共建共享”的两级研发管理模式,建成“开放、协同、一体化、全球布局、自主
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两纵两横一贯通”的创新格局。
(四)行业地位
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连续多年轨道交通装备业务
销售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中车积极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服务并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新变化,抢抓市场机遇,加快结构改革和转型升
级,努力在业务布局、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改革创新、管理提升、产融结合、党建“金名片”等方面实现
新突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地位更加巩固。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增幅为32.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
.46亿元,增幅为72.48%。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
自成立以来,中国中车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引领,深刻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已发展成为全球
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重视,以“复兴号
”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金名片”。2025年上半年,
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聚焦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地位持续巩固,清洁能源发电装
备和低碳零碳交通装备业务快速增长,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以及产融结合、两化融合等水平进一步提升。
公司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
、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
(二)创新驱动的科技能力
中国中车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
地,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快推
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制定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大创新
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产品研发管理办法、研发数字化体系“一指南四规范”等系列制度文件,推动公司科技
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立重大专项统筹推进机制,优化协同办公平台功能,制定量化评价指标,推
进重大专项落地实施。CR450动车组样车、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等22款实车在高铁大会
惊艳亮相。“赤霄”光伏逆变器、聚氨酯复合材料光伏边框、构网型PCS等产品亮相国际光伏与储能大会,
全面展示光伏、储能,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氢春号”氢能源有轨电车正式运行,为现代化城市交通出行提
供绿色经济的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启航号”漂浮式风机完成了风机构网模式下试运行。强化专利布局,
新增专利申请1630项,其中发明专利1216项、海外专利37项。
(三)跨国经营的发展方向
中国中车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紧抓多双边区
域投资贸易合作新趋势,努力拓宽国际市场空间,积极应对全球化新态势、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全力推动
全产业链“走出去”,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实现了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和稳步健康发展。2025年上
半年,国际业务协同并进。持续推进“平台公司+优势企业”DLS业务拓展模式,2月新签的迪拜地铁蓝线项
目,实现GCC(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地区高端市场重大突破,标志着DLS业务已经成长为国际业务版
图重要一极。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雅万高铁、中老铁路运维服务赢得赞誉。雅万高铁开
通运营20个月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990万人次,跑出印尼民众幸福“加速度”,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
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安全运行超320万公里,运送旅客超970万人次,
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积极的示范效果;匈塞高铁项目试验及生产按计划顺利推进,获得塞方积极评价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