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988 中国银行 更新日期:2025-09-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等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境内(地区) 2514.55亿 76.43 1073.60亿 70.42 42.70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中银香港集团(地区 422.01亿 12.83 257.91亿 16.92 61.11
)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其他(地区) 208.59亿 6.34 86.67亿 5.68 41.55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152.53亿 4.64 107.41亿 7.05 70.42
抵销(地区) -7.65亿 -0.23 -9800.00万 -0.06 12.81
─────────────────────────────────────────────────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1298.48亿 39.47 394.57亿 25.88 30.39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1193.93亿 36.29 592.54亿 38.87 49.63
资金业务(业务) 488.17亿 14.84 424.77亿 27.86 87.01
保险业务(业务) 160.57亿 4.88 22.97亿 1.51 14.31
其他业务(业务) 121.94亿 3.71 54.05亿 3.55 44.33
投资银行业务(业务) 50.05亿 1.52 34.13亿 2.24 68.19
抵销(业务) -23.11亿 -0.70 1.58亿 0.10 -6.8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境内(地区) 4931.49亿 78.27 2164.03亿 73.99 43.88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中银香港集团(地区 672.79亿 10.68 440.57亿 15.06 65.48
)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其他(地区) 426.99亿 6.78 144.12亿 4.93 33.75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299.24亿 4.75 182.98亿 6.26 61.15
抵销(地区) -29.61亿 -0.47 -7.07亿 -0.24 23.88
─────────────────────────────────────────────────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2582.02亿 40.98 804.44亿 27.51 31.16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2387.39亿 37.89 1274.50亿 43.58 53.38
资金业务(业务) 773.27亿 12.27 601.48亿 20.57 77.78
其他业务(业务) 291.26亿 4.62 154.33亿 5.28 52.99
保险业务(业务) 240.51亿 3.82 47.84亿 1.64 19.89
投资银行业务(业务) 79.63亿 1.26 49.43亿 1.69 62.07
抵销(业务) -53.18亿 -0.84 -7.39亿 -0.25 13.9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中国内地(地区) 2505.35亿 79.01 1079.01亿 72.70 43.07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中银香港集团(地区 332.89亿 10.50 229.14亿 15.44 68.83
)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其他(地区) 198.43亿 6.26 77.79亿 5.24 39.20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148.22亿 4.67 100.54亿 6.77 67.83
抵销(地区) -14.13亿 -0.45 -2.29亿 -0.15 16.21
─────────────────────────────────────────────────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1323.64亿 41.75 371.18亿 25.01 28.04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1239.70亿 39.10 724.33亿 48.80 58.43
资金业务(业务) 352.72亿 11.12 265.65亿 17.90 75.31
其他业务(业务) 127.95亿 4.04 69.15亿 4.66 54.04
保险业务(业务) 116.75亿 3.68 30.35亿 2.04 26.00
投资银行业务(业务) 40.93亿 1.29 26.56亿 1.79 64.89
抵销(业务) -30.93亿 -0.98 -3.03亿 -0.20 9.8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中国内地(地区) 4931.00亿 79.16 2289.37亿 77.85 46.43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中银香港集团(地区 639.23亿 10.26 382.48亿 13.01 59.83
)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其他(地区) 405.88亿 6.52 148.03亿 5.03 36.47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297.55亿 4.78 135.87亿 4.62 45.66
抵销 (地区) -44.77亿 -0.72 -15.02亿 -0.51 33.55
─────────────────────────────────────────────────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2715.76亿 43.60 1404.59亿 47.76 51.72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2545.07亿 40.86 1056.55亿 35.93 41.51
资金业务(业务) 505.44亿 8.11 289.47亿 9.84 57.27
其他业务(业务) 243.42亿 3.91 119.54亿 4.06 49.11
保险业务(业务) 209.29亿 3.36 39.07亿 1.33 18.67
投资银行业务(业务) 76.12亿 1.22 45.32亿 1.54 59.54
抵销 (业务) -66.21亿 -1.06 -13.81亿 -0.47 20.8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经营情况概览
今年以来,本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积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扎
实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上半年,集团业务平稳发展,资产负债稳步增长,财务效益表现稳健,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6月末
,集团资产总计367906.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3%,负债合计336649.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5%。上半
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净利润1261.38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0%,净资产收益率(R
OE)9.11%,净息差1.26%,成本收入比25.11%。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落实宏观政策有力有效,信贷投放稳中提质。6月末,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41万亿元,
增长7.72%。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个人消费类贷款市场份额实现提升。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投
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3%。支持房
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信贷服务上市公司股票
回购增持计划的金额保持市场领先。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金融提质增效,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授信户数16.11万户,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800亿
元。绿色金融保持领先,绿色贷款余额(中国人民银行口径)比上年末增长16.95%,承销境内、境外绿色债
券规模保持中资同业市场首位。普惠金融增量扩面,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贷款户数突破172万户,国
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授信户数和覆盖率领先同业。养老金融稳步提升,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企业
年金托管资金规模市场排名前列。数字金融加速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强化交易集约、提升服
务效能,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保持市场前列。
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更好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球化优势进一步夯实,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提升,境外商行营业收入贡献度稳中有升。“
稳外贸”金融供给进一步加大,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51%,国际贸易结算市
场份额保持同业首位;跨境电商总交易额同比增长42.10%。跨境人民币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
系统(CIPS)直参行与间参行数量、人民银行授权的人民币清算行数量保持同业第一,跨境人民币清算量保持
全球领先。积极服务“走出去”“引进来”,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助力推进重大标
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熊猫债、中国离岸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量市场排名第一;跨境
托管全市场份额继续位列中资同业第一。综合化经营质效提升,多家公司核心业务指标实现争先进位。
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更高标准统筹发展与安全
持续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防控系统性风险的机制流程,前瞻做好各类风险管控。强化
境内外风险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金融市场波动,主动开展重点领域专项压力测试,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整
体可控。强化资产质量管控,稳步推进不良化解,提高清收处置质效,风险抵补合理充足。6月末集团不良
贷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7.39%。以国家增资为契机,进一步提升
资本管理质效,6月末资本充足率达到18.67%。持续强化内控和反洗钱管理,扎实推进合规体系建设,集团
合规经营水平有效提升。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提升集团科技运营质效
夯实科技基础能力,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集团云平台服务器总量达4万台。深化新技术创新应用,
发布人工智能应用与推广工作方案,使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全行100余个场景。深入推进基层减负,企业级机
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覆盖超3300个场景。大力推进分行数字化转型成果复制推广,着力孵化优秀数字化转
型新成果,以局部先行先试牵引全局迭代优化,提升全行数字化经营管理质效。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财务回顾
经济与金融环境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总体偏弱,复苏进程仍有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金融
稳定,全球通胀下降速度放缓。美国经济出现反弹,欧洲经济增长稳中有升,日本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新兴
经济体表现分化。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降息并释放宽松信号,日本央行加息后维持
利率水平。美元指数走弱,全球外汇市场调整。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证券投资避险情绪上升,大宗商品价格
中枢震荡。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共同显效,生产需求保持增
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国内生产
总值(GDP)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全
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贸易顺差4.21万亿元,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
中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
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25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
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上证综合指数3444
.43点,比上年末上涨2.7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586,比上年末升值0.42%。
中国银行业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切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因地制宜培育新质
生产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十四五”顺利收官保驾护航。加大对战略性
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壮大。兼顾绿色金融
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大对普惠小微、民营企业的信
贷投放,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养老金融加快发展,提振银发经济增长活力。统筹
推进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主要风险监管指标
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充足。6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467.3万亿元,总负债429.3万亿元
。商业银行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49%,拨备覆盖
率211.97%,资本充足率15.58%。
业务回顾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今年以来,本行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
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
章,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集团“十四五”规划实施,战略执行情况整体良好。
科技金融
本行高度重视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高站位规划、高标准服务和高质量发展
,为科技型企业成长与科技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支持科技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授信户数16.11万户,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800亿元。
构建全层级科技金融组织架构。持续强化总分行科技金融中心专业能力与职能发挥,在科技资源集聚区
域打造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构建“总—分—支”科技金融多层次组织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升级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专属授信模式,探索完善尽职免责制度,
规划搭建科技金融数据基座,完善客户评价体系。落地一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在杭州、宁波、成
都等多地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并购交易融资支持,贷款投放超30亿元。积极发挥全球化传统优势,支持科技
型企业出海需求,聚焦解决跨境资金管理痛点,提供优质跨境金融服务。
持续丰富科技相关产业金融服务供给。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持续强化研究赋能导向,因地制
宜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工智能创新活
跃地区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授信服务,加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截至6月末,已与2300多家人工
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合作,授信余额超4000亿元,股债保租等综合化金融服务供给规模约820亿元。
打造全方位科技金融生态服务体系。成功完成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专项支持科技创新。深入推
进中银科创伙伴计划,搭平台、强协同、促联动,引入多方资源服务科技创新。将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作为综
合经营公司重点业务策略,提升对科技投资、科技债券、科技保险、科技租赁等业务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
为科技创新一级市场注入“耐心资本”,设立科创母基金,通过“子基金+直投”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
企业;AIC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政策发布以来,已完成15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注册,
合计认缴规模超110亿元,在商业航天等领域落地项目投资。推出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保险等产品,为科技
企业提供优质保险保障。加大科技租赁产品开发力度,强化对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
域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
本行始终以成为“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集团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
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中坚力量。
绿色贷款和债券保持市场领先。绿色贷款实现较快发展,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中国人民银行口径)
折合人民币45391.45亿元,比上年末同口径增长16.95%。境外绿色贷款位居前列,授信规模居彭博“全球绿
色UoP贷款”“全球可持续性挂钩贷款”“全球绿色贷款原则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第一。绿色债券承销保
持市场领先,承销境内、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2109.81亿元、149.01亿美元,分别位列银行间市场
第一和彭博“全球离岸绿色债券”中资同业第一。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位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
协会(NAFMII)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第一。
绿色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持续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推出五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覆盖贷款、债券、消费、综合化服务等领域。上半年,为全球在建单体最大光伏电站项目、波兰单体最大
风力发电项目提供授信支持;为某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提供绿色保理融资,该项目是中东欧地区首笔人民币信
保保理融资;协助财政部在英国伦敦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
架》发布后财政部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协助客户成功发行2025年全国首笔绿色信用
债券;作为主承销商协助客户发行全球首只同时符合《欧盟绿色债券标准》(EUGBS)和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
MA)《绿色债券原则》要求的绿色债券。
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在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中积极履职,并深度参与第14号工作组
(自然相关机遇识别)的相关任务。积极参与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相关工作,担任下设“中英自然与生物多
样性金融工作组”中方牵头机构。积极参加“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会议、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等
。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荣获北京绿色交易所2024年度“特别贡献奖”。
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投产绿色金融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实现客户碳排放数据管理、环保信用评级黑
色红色企业管控、同一合同下绿贷打标一致性校验、环保处罚情况推送等功能。举办面向新员工和不同层级
专业人员的绿色金融主题培训班,提升员工服务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多层次推动境内机构提
升绿色金融竞争力,完成境内分行第四届绿色金融示范机构评价与网点“绿色金融特色发展奖”评选,累计
建成绿色金融特色网点500余家。
普惠金融
本行坚守金融本源,持续加强对小微市场主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力度,持续升级服务模式,不断加大资
源投入,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推动普惠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
信贷服务持续增量扩面提质。持续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有效惠及更
多市场主体。截至6月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余额26533.64亿元,比
上年末增长16.39%,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客户数突破17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58%;持续让利小
微企业,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2.94%,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小微企业
贷款资产质量整体可控。
坚持金融惠民,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加
大对科创型小微企业授信支持力度,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6月末,为超过5万户国家级、省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亿元。服务稳岗就业,连续4年开展“千岗万家”专项活动,上半年向
稳岗扩岗企业发放专项贷款超3000亿元,以金融之力稳企业稳就业。
深耕重点领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三农”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6月
末,涉农贷款余额28683.23亿元,增长14.69%。加强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加大对粮食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助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稳步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重点帮扶县金融资源投入,
优化机构布局,丰富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渗透度。
加快数字转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持续丰富普惠产品功能,推进流程优化,升级“惠如愿”APP功能
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场景,提升普惠客户体验。优化普惠“智能管理平台”,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智能管理平台”荣获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成果”奖。
养老金融
本行全力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
领域,服务政府、企业、个人三大客群,持续打造高质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全面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充分发挥银行专业能力,为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企
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提供全面优质服务。截至6月末,社保卡累计总有效卡量1.26亿张,企业年
金个人账户管理数452.64万户,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2828.88亿元,养老金托管运营资金规模1.23万亿元,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和企业年金托管资金规模分别排名全市场第二、第三;作为个人养老金服务首批试点银
行,全力支持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实施,为超千万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管理服务。
全力构建一站式养老个人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丰富包括储蓄、理财、基金、保险在内的养老个人金融产
品供给,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上半年新上线养老理财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含个人养老金产品)共
8只,6月末管理规模合计439.29亿元。手机银行APP养老金融专区全新面客,提供养老资产视图、养老筹划
及养老投资服务。线下持续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截至6月末,对外营业网点均提供适老化服务,已建成养
老服务示范网点1000余家。
支持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
造、智能助老设备设计研发等领域的信贷支持;主动做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的传导落实,进一步加
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数字金融
本行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强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核心驱动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数字化、智
能化水平,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不断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推进“业务数据化”,持续深化数据治理,加快推进数据“颗粒归仓”工程,
实现“中行一表通”。推进“数据业务化”,开展数据宽表建设,深化数据分析在精准营销、风险防控、运
营优化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据标签”服务落地,提升业务数据分类统计和特征分析便捷化、自动化水平
。
加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持续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和产业链沿链拓客
,推进对公业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投产绿色金融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完善“中银速贷”线上产品服务体系,
完成新线养老金业务系统建设,提升受托账管一体化核心服务能力。支持公司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大人工智
能应用和推广,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贷后管理,推动大模型、OCR(图像字符识别)等技术落地。基于中
银司库、中银园区服务平台开展场景生态服务与客户触达。推动对公客户线上触达渠道建设,加快推广企业
微信在客户营销中的应用,助力客户建立密切连接。正式发布企业手机银行鸿蒙版,新增外汇专区服务,不
断迭代优化境内企业网银,提升企业网银高频服务客户体验。支持个人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动个人账户开户
、变更、销户流程优化,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9759万户,同比提升8.59%,上半年交易额达26.12万亿
元。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建设“来华通”APP,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吃、住、行、游、购等一站
式服务。
深化跨境业务数字化转型。正式上线跨境支付通业务,实现境内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日双
向交易业务量均破万笔。持续完善跨境电商结算产品“中银跨境e商通”,为外贸新业态提供全流程一站式
数字金融服务,上半年跨境电商总交易额5364.08亿元,同比增长42.10%。
稳妥推进数币创新应用。积极促进消费,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保持市场前列。创新探索数币智能合约赋
能产业链金融,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企业级智能合约能力。打造
“幂方卡”等数币创新应用,提升境外游客来华等场景便利体验。
境内商业银行业务
本行聚焦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持续推
进。上半年,境内商业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1.94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增长0.10%。
公司金融业务
本行紧密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持续推进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升级。加力支持科技金融、普惠小微、养老金
融等领域,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设服务水平,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金融力量
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持续完善客户
分层营销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依托综合化经营特色,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提供信贷、直接
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全方位定制化金融服务。上半年,境内公司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8.73亿元。
公司存款业务
本行坚持量价协同发展策略,持续提升存款业务发展质量。积极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存款定价管理,平
衡防风险与促发展,进一步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持续完善客户分层营销管理体系,强化“以
客户为中心”理念,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服务场景体系化、多元化;突出行政事业业务战略定位,
围绕政府核心关切,持续提升政府金融服务水平。6月末,本行境内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存款90573.78亿元
;外币公司存款折合1033.20亿美元,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同业。
公司贷款业务
本行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全方位赋能公司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持续
推进科技贷款拓客上量,通过科技金融数据基座建设、重点客户专属授信等多措并举拓展客户基础,加强对
企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跃升的授信衔接,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持续强化金融供给、深化服务创
新,全面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强能力、促发展,扎实发挥外贸金融服务主渠道作用;密切跟进国
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等重点绿色项目清单,加大对绿色公路、绿色物流、水资源
循环利用等潜力行业的授信支持力度,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定价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定价表现
跟踪后评价,实现贷款总量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强化贷款业务全流程管理,做好临期管理,加
强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潜在风险监控分析,跨周期管理能力持续增强。6月末,本行境内商业银行
人民币公司贷款135215.10亿元,外币公司贷款折合309.28亿美元。对公绿色贷款、民营企业贷款、投向制
造业的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7.21%、12.93%、12.99%。
投资银行业务
本行为客户提供债券承分销、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助力国内多层次资本
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客户开展直接融资,信用债主承销整体规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领先,交易商协会信
用债配售量位居市场第一;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创新产品推广,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市场领先;资产证券化业务
承销规模同业领先;持续打造跨境竞争优势,熊猫债、中国离岸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量市场排名第一
;综合服务客户兼并收购、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债务重组、资产剥离、跨境投融资、市场分析、行业研究
、政策解读等需求,提供专业化财务顾问服务;稳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上半年共发行4单不良信贷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30.46亿元。
金融机构业务
本行依托全球化、综合化经营平台,为全球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深化与各类金融
机构的全方位合作,与全球近1200家机构保持代理行关系,为1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理行客户开立跨境人民
币同业往来账户1568户,保持国内同业领先;加大CIPS推广力度,与700余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建立间接参与
行合作关系,市场覆盖率第一;合格境外投资者(QFI)托管服务和境外央行类机构代理服务的客户数量及业
务规模居同业前列;代理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债券托管量全市场排名第一。积极推进人
民币国际化,参展首届CIPS跨境银企合作专场活动,参与CIPS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业务全球开通仪式,是活动
上唯一与CIPS公司签约备忘录的银行。开展与主权机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多层次合作,为客户提供覆盖主
要币种的全球清算支付服务,持续提供清算账户透支便利;作为主承销商协助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开
发银行成功发行熊猫债,协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功定价可持续开发债券。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
服务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批保险机构参与黄金业务试点,业务上线首日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首批保险机构提供交易报价、托管、保证金存管银行服务。
交易银行业务
本行依托境内机构网络与数字化服务能力,持续深化交易银行业务布局,推动提升业务模式创新与企业
服务能力。落实国家稳外贸政策,推出《中国银行支持稳定外贸发展工作措施》等系统性工作方案,优化升
级“跨境汇款直通车”“航运直通车”“航运在线通”等结算产品,加大对稳订单、拓市场的外贸企业金融
支持力度,国际贸易结算、跨境电商结算、跨境保函等优势业务规模稳步提升,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充
分发挥重大展会外溢效应,成功支持春季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消博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
会)等展会举办,积极服务进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贸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秋季广
交会筹备工作,依托重大展会平台助力企业扩展国际“朋友圈”;深化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成功举办“
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论坛”,推动大宗商品等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扩围上量,市场与专业影响力持续提
升,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步增长;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效能,对公账户综合开立流程持续优化,先后实现
表单优化、丰富签约产品等功能,进一步降低企业开户时间成本;积极响应客户服务诉求,优化OCR识别汇
款申请书,提升自动识别精准度,为企业办理跨境汇款业务提速增效;围绕客户短期资金需求,灵活运用“
票据、信用证、保理”等交易银行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产品服务。
普惠金融业务
本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支持力度,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全力打造与市场主体
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赋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科创客群发展
,制定《“一月一链”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截至6月末,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累计发放187.80亿元,服务客户超过2400户;保障民生就业,聚焦就业创业需求,服
务广大个体工商户、新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