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035 常熟汽饰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和销售乘用车内饰件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品) 23.87亿 85.88 3.56亿 83.12 14.91
模检具开发费等(产品) 3.93亿 14.12 7228.68万 16.88 18.41
─────────────────────────────────────────────────
国内(地区) 27.14亿 97.62 4.21亿 98.44 15.53
国外(地区) 6603.59万 2.38 667.64万 1.56 10.1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行业) 55.89亿 98.61 8.22亿 94.59 14.70
其他业务(行业) 7855.24万 1.39 4697.83万 5.41 59.81
─────────────────────────────────────────────────
汽车饰件(产品) 55.89亿 98.61 8.22亿 94.59 14.70
其他业务(产品) 7855.24万 1.39 4697.83万 5.41 59.81
─────────────────────────────────────────────────
国内(地区) 54.43亿 96.04 8.15亿 93.83 14.97
国外(地区) 1.46亿 2.57 657.74万 0.76 4.51
其他业务(地区) 7855.24万 1.39 4697.83万 5.41 59.81
─────────────────────────────────────────────────
直销(销售模式) 55.89亿 98.61 8.22亿 94.59 14.7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855.24万 1.39 4697.83万 5.41 59.8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品) 18.01亿 75.90 2.90亿 67.29 16.10
模检具开发费等(产品) 4.51亿 19.01 7674.06万 17.81 17.02
其他业务(产品) 1.21亿 5.09 6418.41万 14.90 53.13
─────────────────────────────────────────────────
国内(地区) 21.71亿 91.49 3.53亿 81.97 16.27
其他业务(地区) 1.21亿 5.09 6418.41万 14.90 53.13
国外(地区) 8110.94万 3.42 1351.72万 3.14 16.6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行业) 45.00亿 97.85 8.67亿 92.16 19.26
其他业务(行业) 9897.91万 2.15 7373.65万 7.84 74.50
─────────────────────────────────────────────────
汽车饰件(产品) 45.00亿 97.85 8.67亿 92.16 19.26
其他业务(产品) 9897.91万 2.15 7373.65万 7.84 74.50
─────────────────────────────────────────────────
国内(地区) 43.75亿 95.14 8.59亿 91.31 19.62
国外(地区) 1.24亿 2.71 802.69万 0.85 6.45
其他业务(地区) 9897.91万 2.15 7373.65万 7.84 74.50
─────────────────────────────────────────────────
直销(销售模式) 45.00亿 97.85 8.67亿 92.16 19.2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897.91万 2.15 7373.65万 7.84 74.5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8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33584.00│ 58.8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7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6936.00│ 23.7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饰件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汽车内饰件行业处在
“C3725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的子行业位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
修订),公司归属于“C36汽车制造业”下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具体细分为汽车饰件行业。
(二)报告期内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与消费升级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新能源与
全球化成为核心发展方向。随着各大车企陆续公布销量数据,市场格局清晰浮现:传统车企中比亚迪与上汽
形成“双雄争霸”,呈现“双雄引领、多强追赶”的格局,新能源与海外市场成为增长核心动力;与传统车
企的稳健不同,新势力阵营呈现“扩容”与“分化”特征,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持续上演排位
赛,零跑汽车堪称最大“黑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
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1至6月,汽车国
内销量达到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汽车出口继续保持增长。1至6月,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
.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
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等,将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持续增长。”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接下来需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政策引领与监督,助力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2025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既是新能源渗透率突破的里程碑,更是技术竞争与全球化布局的新起点。从
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到底层供应链的技术突围,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对于供应链企业
而言,唯有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强化技术研发与认证体系,紧跟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增强
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的浪潮中,成为连接“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关键纽带,助
力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内饰件总成产品,作为国内汽车内饰件行业主要供应商之
一,可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工程开发和设计,到模检具设计和制造、设备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试验和验证
以及成本优化方案”的一体化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门内护板总成、仪表板总成、副仪表板总成、立柱总
成、行李箱总成、衣帽架总成、塑料尾门、地毯以及模检具、设备自动化设计制造等。
公司拥有十六个生产基地:常熟、长春、沈阳、北京、芜湖、成都、佛山、天津、余姚、上饶、宜宾、
大连、合肥、肇庆、安庆、金华。公司核心产品“CAIP牌轿车门内护板”、“CAIP牌轿车天窗板”获江苏省
名牌产品称号,公司先后被授予:江苏省重点培育发展企业、江苏省汽车饰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科
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两化融合管
理体系贯标单位、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等荣誉。
(四)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具体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
1、研发模式
公司拥有全球化协同设计+模具+自动化的复合型人才,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技术团队,以造型、
工程设计、项目开发、试验、模检具、自动化开发为一体的自主研发模式,具备面向未来智能化、电子化、
模块一体化、环保绿色、轻量化、碳中和的智能化内饰座舱开发能力,为主机厂提供全球化的设计、开发服
务,并以不断开拓创新为主机厂提供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为己任。
公司的研发模式采用了同步开发,这需要从概念设计到零件交付的并行和集成开发,确保使用最精简和
最环保的选项,缩短工具的开发时间并最终提高零件质量。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测试和验证,
并根据OEM要求定制。公司具备2D、3D产品分析设计能力,使用Catia、UG等3D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GD&T
工程制图;根据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进行参数化设计,软件用于DMU空间仿真标定。同时在设计过程中
,CAE仿真对产品的数字模型进行结构、模态、耐久性和碰撞性能,愿景是最终可以使用CAE签名替代许多物
理测试。Moldflow分析和计算在DFM设计过程的早期使用,能确保产品满足尺寸性能和制造过程,缩短工具
设计时间,减少调整循环。
在同步开发模式下,公司严格按照计划配合整车开发进度,第一时间推出相应的设计和产品。为响应客
户进一步的设计要求,公司可根据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定位和成本控制要求,设计基于不同材料优化组合
和高效经济生产工艺的内饰系统产品,达到最佳性价比,为OEM节省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公司天津蔚春技术国家级研发、测试中心的落成及德国WAY的加入和北航校企合作的开展,公司将
紧跟汽车内饰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对整车内饰的设计需求,依托各方团队的资源、技术等互补
优势,打造高品质内饰部件系统,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采购模式
公司及子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配件采购由采购部统一进行管理。目前,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原辅材
料采购体系,包括合格供应商的选择、日常采购控制以及供应商的监督考核等,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的月
度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予以具体实施。
公司的采购模式可分为指定采购和自行采购:公司部分原材料系向下游客户指定的供应商采购,对于部
分材料倾向于选择外方股东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自行采购模式下,采购部根据客户需求、产品规划、
技术标准等目标寻找潜在供应商,由采购部、质保部、技术中心联合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综合考察其研
发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性价比等,评估通过后该供应商进入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名单。
3、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八化”为导向的管理战略,持续夯实财务核算精细化、人力资源制度化、生产物流数字化
、商务信息多元化、质量标准化、采购成本化、设备自动化、项目一体化等措施,提升公司从人财物,到采
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售后服务各环节的精益求精。
公司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即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按照其产品规格、数量和供货时间制
定生产计划,由车间组织生产。公司也会根据最高日产量、客户临时需求、运输风险等因素对产成品保持一
定的安全库存量,确保供货的连续性以及应对突发状况。客户按照在管理平台系统中发布的订单计划来提货
或由公司将相应产品准时送达客户。
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负责产品检验和状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防止不良品的流
出。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通过保障设备工装的防护措施,做到安全生产,精益生产。公
司利用“八化”管理体系无缝衔接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对质量成本、采购成本、呆滞品等实施有效管控。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主要以南北两部+德国北美+总部配合,由各大板块协调管辖各个生产基地的高效模式,对主机
厂的区域板块、公司总部双向联动服务机制,实现销售服务的快速沟通、及时响应。公司客户部负责市场开
发工作,主要完成新项目的报价及获取、新市场开发、内外的项目协调、与客户进行商务事宜的沟通与确认
等工作。
公司生产的内饰件产品为整车厂配套或向一级供应商供货,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整车厂在新车型开
发阶段,会向其供应商名单中的潜在供应商发布询价信息,通过多轮的技术交流及价格谈判,最后以价格、
开发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选择相对有优势的供应商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加快客
户响应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公司实施贴近化服务,在全国主要整车生产区域完成了布局规划。
5、售后服务
在售后服务环节,公司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确定产品售后服务标准。公司有专门的售后服务部
门和售后服务人员,同时配备了在线服务人员,提供24小时在线售后服务,及时响应客户的各项需求、解决
出现的产品售后问题。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8,101.43万元,同比增长17.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人民币21,623.55万元,同比下降15.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人民币17,372.71万元,同比下降29.71%。2025年1-6月公司新能源销售占总销售比例达51.15%,与2024年同
期新能源销售占总销售比例32.50%相比有较大提升。
2025年1-6月份,公司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提供一体化方案,加快战略转型升级
公司始终秉持初心,瞄准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发挥智能座舱技术开发、集团项目一体化管控等
核心优势,全面满足环保、轻量化、智能化和安全性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工程开发和设计,到模检
具设计和制造、设备自动化解决方案、试验和验证以及成本优化方案”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始终想客户
之所想,提供模块化研发、制造方案,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公司在乘用车内外饰行业的领先地位,并发掘拓
展新兴业务增长点。
2、新建基地积极开拓市场,海外基地实现从0到1
随着2024年新基地肇庆、合肥、安庆等工厂的逐步完工,到2025年金华、芜湖江北新基地的投产而带来
的产能的提升,公司各新建基地也将逐步实现扭亏为盈。另外,荣获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红点奖的智
能座舱“ix-2024”进行多轮海外技术交流,并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开启了崭新的
局面。公司以此契机进一步完善欧洲基地的布局,匈牙利基地、西班牙基地的建设先后启动,潜在客户的报
价也在陆续的推进中。为提高就近配套欧洲主机厂商的服务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3、持续创新研发,引领模块发展新趋势
公司将加强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与国内研发中心的互动与合作,通过设计与项目一体化把技术人员培养
成综合性项目人才,有效降低项目研发成本;同时,以智能座舱为新起点,加快集成模块的开发及应用,加
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全面满足环保、轻量化、智能化和安全性的要求,引领行业集成模块的发展新趋势。至
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473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8项。
4、实施精益管理,促企业经营提质增效
公司将通过SAP系统升级、数字化等优化内控流程,从细节入手,全面实行均衡生产计划,以八化四平
为目标,以流程管控为抓手,将质量合格率、日损益表等落到实处,精益求精练内功;从源头抓品质,充分
挖掘管理团队的潜能,围绕生产排忧解难,从项目成本控制、生产合格率、库存、呆滞品、现金流管理、供
应商管理等多维度减少损失、实施提质增效,以保障公司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5、提质增效重回报,积极回购维护股东利益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提案,切实维护广大股东利益
,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使公司股价与公司价值相匹配,并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
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自2024年11月18日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回
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
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含)。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1,086,05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9171%,购买的最高
价为14.90元/股、最低价为12.91元/股,支付的金额为15,998.8341万元,公司将提案内容落实到位,积极
回购维护股东利益。
6、规范公司治理,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规范运作意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公司董监高积极参与证监
局、交易所等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保障投资者的股
东权益。
公司根据《未来三年(2022-2024)股东分红回报规划》,积极回报股东、充分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2
025年6月公司已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方案,以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
金股利3.4604元(含税),全体股东共同分享了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