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108 润达医疗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向各类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及专业技术支持的综合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业(行业) 78.64亿 94.61 18.30亿 86.81 23.27
工业(行业) 4.42亿 5.32 2.75亿 13.02 62.12
其他业务(行业) 584.70万 0.07 347.52万 0.16 59.44
─────────────────────────────────────────────────
试剂及其他耗材(产品) 77.78亿 93.57 19.89亿 94.34 25.57
仪器(产品) 3.96亿 4.76 4253.12万 2.02 10.74
软件开发及服务(产品) 1.32亿 1.59 7322.56万 3.47 55.30
其他业务(产品) 584.70万 0.07 347.52万 0.16 59.44
─────────────────────────────────────────────────
华东地区(地区) 45.97亿 55.31 10.93亿 51.85 23.78
华北地区(地区) 12.10亿 14.56 2.88亿 13.66 23.79
东北地区(地区) 11.48亿 13.82 3.65亿 17.33 31.82
华中地区(地区) 7.03亿 8.46 1.99亿 9.44 28.29
西南地区(地区) 3.33亿 4.00 6778.76万 3.22 20.37
其他(地区) 3.20亿 3.85 9503.41万 4.51 29.73
─────────────────────────────────────────────────
传统代理(销售模式) 55.95亿 67.31 15.33亿 72.72 27.40
集成及区检(销售模式) 24.45亿 29.41 4.48亿 21.26 18.34
医疗信息化(销售模式) 1.34亿 1.61 7379.75万 3.50 55.01
第三方实验室(销售模式) 1.32亿 1.59 4958.73万 2.35 37.5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84.70万 0.07 347.52万 0.16 59.4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业(行业) 39.07亿 94.47 9.80亿 87.44 25.08
工业(行业) 2.26亿 5.46 1.39亿 12.41 61.55
其他业务(行业) 281.64万 0.07 175.90万 0.16 62.45
─────────────────────────────────────────────────
试剂及其他耗材(产品) 39.03亿 94.37 10.63亿 94.85 27.24
仪器(产品) 1.65亿 3.98 1989.07万 1.77 12.08
软件开发及服务(产品) 6531.25万 1.58 3601.84万 3.21 55.15
其他业务(产品) 281.64万 0.07 175.90万 0.16 62.45
─────────────────────────────────────────────────
华东地区(地区) 22.12亿 53.49 5.69亿 50.73 25.71
华北地区(地区) 6.27亿 15.15 1.48亿 13.21 23.63
东北地区(地区) 6.15亿 14.88 1.98亿 17.63 32.11
华中地区(地区) 3.63亿 8.79 1.14亿 10.16 31.35
西南地区(地区) 1.72亿 4.16 4229.99万 3.77 24.56
其他(地区) 1.46亿 3.53 5025.60万 4.48 34.40
─────────────────────────────────────────────────
销售商品(业务) 38.66亿 93.49 --- --- ---
提供服务(业务) 2.66亿 6.44 1.55亿 13.82 58.18
房屋租赁(业务) 281.64万 0.07 175.90万 0.16 62.45
─────────────────────────────────────────────────
传统供应链服务(销售模式) 27.56亿 66.65 7.95亿 70.96 28.85
集约化及区检(销售模式) 12.35亿 29.88 2.47亿 22.01 19.96
第三方实验室(销售模式) 7413.27万 1.79 4063.47万 3.63 54.81
医疗信息化(销售模式) 6650.65万 1.61 3638.66万 3.25 54.7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81.64万 0.07 175.90万 0.16 62.4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业(行业) 85.79亿 93.79 21.05亿 86.58 24.54
工业(行业) 5.61亿 6.13 3.22亿 13.23 57.37
其他业务(行业) 715.10万 0.08 451.76万 0.19 63.17
─────────────────────────────────────────────────
试剂及其他耗材(产品) 85.61亿 93.59 22.96亿 94.42 26.82
仪器(产品) 4.47亿 4.89 4362.61万 1.79 9.75
软件开发及服务(产品) 1.32亿 1.44 8762.63万 3.60 66.63
其他业务(产品) 715.10万 0.08 451.76万 0.19 63.17
─────────────────────────────────────────────────
华东地区(地区) 50.02亿 54.68 12.97亿 53.34 25.93
东北地区(地区) 13.48亿 14.74 4.23亿 17.40 31.37
华北地区(地区) 12.90亿 14.10 2.79亿 11.47 21.63
华中地区(地区) 8.45亿 9.24 2.45亿 10.07 28.95
西南地区(地区) 3.66亿 4.00 9150.80万 3.76 25.03
其他(地区) 2.96亿 3.24 9630.09万 3.96 32.52
─────────────────────────────────────────────────
传统代理(销售模式) 60.79亿 66.45 16.95亿 69.70 27.88
集成及区检(销售模式) 26.33亿 28.79 5.22亿 21.46 19.81
第三方实验室(销售模式) 2.96亿 3.23 1.20亿 4.95 40.70
医疗信息化(销售模式) 1.33亿 1.45 9012.65万 3.71 67.9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15.10万 0.08 451.76万 0.19 63.1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业(行业) 42.29亿 93.54 10.42亿 85.40 24.65
工业(行业) 2.89亿 6.38 1.76亿 14.41 60.93
其他(补充)(行业) 350.18万 0.08 231.43万 0.19 66.09
─────────────────────────────────────────────────
试剂及其他耗材(产品) 42.12亿 93.17 11.55亿 94.64 27.42
仪器(产品) 2.44亿 5.39 2307.73万 1.89 9.46
软件开发及服务(产品) 6155.26万 1.36 3998.23万 3.28 64.96
其他(补充)(产品) 350.18万 0.08 231.43万 0.19 66.09
─────────────────────────────────────────────────
华东地区(地区) 24.77亿 54.78 6.43亿 52.70 25.97
华北地区(地区) 6.48亿 14.32 1.54亿 12.64 23.82
东北地区(地区) 6.40亿 14.16 1.82亿 14.91 28.44
华中地区(地区) 4.22亿 9.32 1.27亿 10.42 30.18
西南地区(地区) 1.96亿 4.34 5685.33万 4.66 28.94
其他(地区) 1.36亿 3.00 5457.59万 4.47 40.26
其他(补充)(地区) 350.18万 0.08 231.43万 0.19 66.09
─────────────────────────────────────────────────
传统供应链服务(销售模式) 31.43亿 69.53 8.68亿 71.15 27.63
集约化及区检(销售模式) 12.37亿 27.36 2.74亿 22.43 22.13
第三方实验室(销售模式) 7466.41万 1.65 3584.79万 2.94 48.01
医疗信息化(销售模式) 6253.24万 1.38 4014.49万 3.29 64.2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50.18万 0.08 231.43万 0.19 66.0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2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2693.15│ 6.34│
│第二名 │ 14860.12│ 1.79│
│第三名 │ 13536.95│ 1.63│
│第四名 │ 11329.49│ 1.36│
│第五名 │ 9239.15│ 1.11│
│合计 │ 101658.86│ 12.2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2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2.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52277.30│ 42.0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作为国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国家医改政策方向,坚持“稳基础、谋创新”的双
轮驱动战略,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一方面继续夯实核心服务业务与自产产品业务基础,通过加强精细化
管理和业务结构优化,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
一方面,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公司加大在AI医疗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布局,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引领数智化转型,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医疗垂直领域的深厚积累、AI应用等领先优势,成功打造了行业领
先的医疗垂域大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积极与医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医疗机构
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医疗全场景应用的开发与落地,为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AI解
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受外部宏观环境和医疗政策影响,整体收入和利润有所下降,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28.0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77%。
(一)经营业绩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
28.06万元,同比下降79.77%。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国内宏观环境及集中采购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医疗机构
客户收入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公司相关业务拓展亦受到影响,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降。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
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大,主要系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但公司服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开支未减少,
边际成本费用增加;同时公司在AI医疗等新业务拓展力度加大,相关费用投入增加。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好
转及医疗政策环境的改善,医院客户将逐步回归到常态化增长轨道,公司各项业务亦将恢复稳步增长态势,
回到合理的利润率水平。
(1)分地区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全国各地区业务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系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及医疗政策
环境变化,各地区医疗机构客户增长均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各项业务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报告期
内公司各地区业务毛利率保持平稳。后续随着医疗政策环境改善,各地区业务将逐步恢复常态化增长。
(2)分业务类型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立足于院内检测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服务型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保持较稳定,工业板块业务实现较快速的恢复增长。
(A)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系
报告期内受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医疗机构客户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后续随着医疗政策环境影响消除,公司集
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将恢复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集约化/区检中心客户数为432家,较去年新
增23家。
(B)工业板块
工业板块包括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和数字信息化系统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42亿元,较去年同期
下降21.18%,主要系原质控系列产品不再纳入并表范围,公司其他自产产品如糖化血红蛋白产品、信息化产
品等业务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16亿元,剔除对原质控产品的研发投入变动影响外,公
司对IVD产品、信息数字化等产品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提升公司综合研发能力。
(C)第三方实验室业务
公司第三方实验室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下降55.32%,上年同期收入中包含了
确认的部分之前年度的核酸检测收入,报告期实验室常规检测业务恢复到正常水平。
(3)盈利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受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同时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但为保
持对客户的服务管理水平,相关服务人员等固定成本并未减少,边际成本费用有所提升,同时在智慧医疗等
新业务拓展力度加大,对公司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净利率及ROE水平出现阶段性下降。未来
,随着医疗政策环境改善,公司各项业务恢复稳步增长态势,同时智慧医疗等新业务商业化速度加快,公司
利润率将回到合理正常水平。
(4)期间费用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除研发费用,其他费用较上年均有小幅提升,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较去
年同期略有下降,而公司继续保持对医疗机构客户的服务质量,相关固定服务成本开支保持不变,导致边际
成本费用均有所提升。
(5)经营性净现金流分析
近年来公司不断增强各地区业务整合和发展,提升了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经营性净现金流得到持续改
善。公司多举措改善经营性现金,建立应收账款的追踪制度,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报告期内,公
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6.47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医院客户应收账款回款工
作,经营性现金流保持较健康的状态。
(二)运营管理情况分析
1、夯实核心服务型业务,提升经营质量,实现稳健发展
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及医疗政策环境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战略聚焦,深化核心服务型业务布局,通
过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创新双向驱动,实现稳健发展。依托AI技术赋能,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服务的解
决方案,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公司内部组织协同能力,提升工作效率,进
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共计432家,较上年同
期净增加23家。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区域病理中心新业务,推动县市级医院病理科的区域化、专业化
、信息化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2、强化特色自主品牌产品推广,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领域,对IVD部分特色技术领域产品进行差异化布局,自主品牌产品领域
覆盖糖化、临床质谱仪、分子诊断、POCT、数字信息化系统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
,同时对原有产品技术进行升级,保持了自研产品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公司的拳头产品-惠中糖化血红蛋
白检测产品线,已推出MQ-3000,MQ-2000T,MQ-6000和MQ-8000等系列产品及MQ-8000糖化流水线,在国内糖
化血红蛋白检测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凭借优异的口碑,惠中糖化产品不仅巩固了国内市场地位,还成功实现
出海。报告期内,惠中新推出五分类血球分析仪系列产品MH-60、MH-120,其中MH-120可与公司糖化血红蛋
白分析仪MQ-8000形成高效的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从血液学检测到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的全方位集成检测方案
。子公司润达榕嘉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临床质谱仪—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谱易快萃取柱、谱方
达全自动前处理仪等一站式极简质谱临床应用解决方案;同时新推出了CytoPro流式细胞前处理仪与CytoSel
ect细胞分选仪,助力免疫表型鉴定与细胞功能研究。
3、深化AI医疗生态布局,加速落地AI数智化产品
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发挥自身在医疗垂直领域的深厚积累、AI应用等领先优势,积极与医疗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及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AI医疗全场景应用落地,为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精准
、安全的AI解决方案。在医院端,公司已先后为长海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西医院、齐鲁医
院、山东省立医院等80余家医院提供AI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基于华为轻量化AI训推底座LightDCAI
和DeepSeek大模型发布“华擎智医”训推一体机,为客户提供全栈国产化、医疗全场景应用覆盖、轻量化部
署以及数据安全保障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数据智能闭环、业务效率跃升和服务质量突破。
在医疗数据要素方面,公司携手多方联合推出的《基于数据与能力双轮驱动构建医疗AI服务新模式》项
目,旨在通过构建MaaS(模型即服务)模式的区域医学AI集成平台,整合属地医疗资源,实现数据高效管理
与应用,该项目获得国家数据局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浙江赛区一等奖。近
期,公司发布了杭州市拱墅区“墅智健康”大模型1.0,为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开
创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全新范式。
报告期内,公司开启“繁星行动”,旨在利用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全国顶尖医院专家团队合作,赋
能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共同开发专病Agent,推动AI专科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目前公司已联合华为与华
西医院成功推出消化科领域“睿兵Agent”、与齐鲁医院发布“齐鲁
心擎-急性胸痛大模型”。通过专病Agent开发,进一步提升AI医疗大模型的可信度,同时将顶级医院先
进的诊疗能力下沉到基层,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标准化、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产业链合作方面,公司稳步推进各类应用场景落地。在保险场景,公司与太平保险共同推出数智化乳腺
癌健康管理产品Lumisense,旨在通过基因筛查+大模型技术,为女性提供集精准检测、医疗级AI健康助理、
临床诊疗、保险以及患者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平台。在体检应用场景,公司与美年健康合作打造AI
机器人“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目前已在美年健康旗下60余家体检中心上线。在药店应用场景,公司和广
西柳药在智慧药房、智慧医院、智慧医疗云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利用AI大模型技术赋能药店,推出AI
药师助手“阿桂药师”,为药店客户提供检测报告辅助分析,数字化陪护疗养,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
,实现一体化智慧管理。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IVD流通与服务行业,IVD流通服务商是连接上游IVD生产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的重要
环节,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体外诊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工作主要通过检验系统完成,检验系
统除了检验设备、试剂、标准品、质控品等生产资料和检验人员等构成生产要素外,还需要配合全面的质量
管理、实验室环境、标本采集输送、技术维修服务等工作最终产出检验结果。医学实验室的本质为通过各种
仪器、试剂,将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生产成为检验数据与结果的“工厂”。
作为服务于公立医疗机构检验科的中间渠道服务商,公司一方面需要承担起实验室诊断试剂/设备等生
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同时为提高医学实验室检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设备产品选择、技术应用培
训、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试剂耗材管理存储、设备维修养护等方面还需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
务和管理服务。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企业获取的毛利来自于试剂冷链运输配送、仪器设备售后维修、
技术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服务、新项目推广教育培训服务等。未来随着医保控费、集中采购等政策推进,
将推动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开源节流,同时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帮助实验室达到
降本增效的目的。
1、需求端: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结构性机遇凸显
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22年国内公立医院检验收入为4520亿元,
同比增长10.4%。对应于中间渠道检测服务商市场规模约1500-1800亿元,总体上IVD中间渠道服务行业市场
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国内检验行业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患者基数增大,
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9.8%(2023年),慢性病与早筛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医保体系不断健全、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医疗消费理念得到提升,新的检验需求持续增加,院内检验项目不断扩容。目前我国
纳入医保目录的检测项目约1800项,普通的大型三甲医院开展检测项目约800-1000项,而欧美等医疗体系较
成熟的发达国家大型医院检测项目在3000-4000项,国内检验费用支出占医保整体支出比例较国外成熟医疗
体系国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借鉴国外体外诊断产品成熟的流通与服务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
革现状,国内的专业综合服务商将在体外诊断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供给端:政策重塑格局,集中化与专业化并行
目前我国IVD流通服务市场呈现出整体分散的竞争格局,IVD中小代理商多达2万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
。随着两票制、阳光平台采购、医保控费、集中采购、医疗反腐等政策的深入推进,供给格局会发生明显变
化,中小经销商代理模式将逐步淘汰消失,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10占比从2021年15%升至2023年28%)。
未来拥有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供应链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技术服务及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规模型IVD
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将受益于医改政策的执行。
3、降本增效刚性需求,驱动服务模式创新
根据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2021年8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都提到了要加
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要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
理,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医保控费、按病种付费(DRGs)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院药
品及高低值耗材加成逐步取消,进一步驱动医疗机构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目前医疗机构主要收
入利润来自于检验、影像、手术等医技服务领域,医院对于检验科室的盈利和成本控制更重视,需要具备专
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服务企业来帮助科室和医院提升实验室自身诊断服务能
力和运营效率,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的目的。例如通过规模化的集约化检测降
低单检成本;通过AI辅助试剂耗材库存预测、设备预防性维护等智能化管理减少浪费;通过LIS系统与自动
化流水线整合精益化流程提升检测效率。
4、服务属性升维,价值向全生态延伸
IVD流通服务从“产品分销”向“数据+服务+解决方案”转型。在技术赋能上能提供LDT项目开发支持、
POCT场景定制方案等新技术支持;在数据增值方面能依托检验大数据反哺临床科研与公共卫生决策;在生态
协同上与AI企业合作开发智能诊断模型,如辅助检验检查报告解读,自动生成电子病历报告等。未来,拥有
专业化综合服务优势及综合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型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更强的客户粘性。
5、区域医疗一体化加速,检验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
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推广,是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情况开拓的一条发展新路径。近年来我国有关推动区域
医学检验中心建设的政策频发,2023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同年6月,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
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是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实现分级诊疗、推
动医改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
财政重复投入、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及区域医学检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紧密型医
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大幅度提高区域内医学检验资源的利用水平和
效率,通过规模化检测实现成本控制,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诊断能力和水平。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各
类实验室(主要为医院的检验科,又称临床实验室,还包括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体检中心、疾控中心和血站
等其他医疗单位所属的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技术服务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服
务。同时以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开发、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等产业链延伸业务为补充,构
建覆盖医学实验室全场景的智慧化服务体系。依托公司强大的数据资源平台,以AI与大模型技术为引擎,深
度重构医学实验室服务模式,发展新质医疗服务,实现数智化转型,形成"服务+制造+数字生态"协同发展的
创新格局。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板块:综合服务板块(IVD传统供应链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第
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和工业板块(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数字化信息系统业务)。作为一家IVD平台型综
合服务商,公司两大板块业务互为补充,有效地满足了各级实验室的综合服务需求。
1、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
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系公司基于下游医疗机构客户的检测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系列全方位综合服务
,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客户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服务水平
,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按照为客户提供的不同服务内容,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分为:传统的供应链服务业务,创新集约化业
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
传统供应链服务业务
作为公司传统的业务类型,主要以IVD产品的流通配送及售后维修技术支持为基础,为各类医学实验室
提供包括丰富的多品牌产品组合服务、先进的冷链仓储物流、仪器定期维护保养及属地化快速响应维修服务
在内的全产业供应链服务。
创新的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
针对较大型的院内医学实验室对成本管控,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强,公司顺应国家医改及产业发展趋
势,不断升级服务内容,开创新的商业模式—集约化服务模式,该创新业务模式是在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基础
上,一方面通过试剂等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降低物料成本,另一方面根据各医疗机构的运营现况和发展规划
,结合科技化管理理念,从构建实验室整体检验系统和提升运营管理综合服务入手,综合提升实验室诊断能
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降低实验室运营管理、质量控制等综合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针对实验室精
细化管理,实现实验流程优化、设备选择合理化、试剂管理信息化、运营成本精细化、检测标准化,提供包
括仪器设备维修等基础技术支持、实验室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服务。针对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
,提供了包括临床教育培训、实验报告解读服务、既有检测项目临床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临床培训服务、学
术交流及提供学科建设支持等系列增值服务。同时公司还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特色专科建设整体化服务,如
为微生物、病理、分子诊断、影像、透析等专科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以上综合服务,提
升大型IVD渠道综合服务商的服务价值属性,帮助医院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
信息整合,公司顺应国家相关医疗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将集约化业务进行升级,将现有成熟的服
务经验和模式由单体医院延伸到区域医联体所有医院,将区域医联体医院标本集中在中心实验室检测,实现
规模化检测。
一方面,通过中心实验室升级、区域样本物流平台及区域信息平台搭建、健全区域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中心实验室整体诊断能力及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建立标准,依据标准提供线上与线下的基
层医生临床培训教育,依据病种及临床路径制订对应检测项目,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增加基层标本外送
,实现中心实验室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