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春风动力(60312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3129 春风动力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全地形车、摩托车、游艇及后市场用品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车制造业(行业) 146.80亿 97.62 45.03亿 99.61 30.67 其他业务(行业) 3.58亿 2.38 1768.15万 0.39 4.94 ───────────────────────────────────────────────── 四轮车(产品) 72.10亿 47.95 26.32亿 58.23 36.51 两轮车(产品) 64.35亿 42.79 13.95亿 30.86 21.68 配件及其他(产品) 10.35亿 6.89 4.75亿 10.52 45.92 其他业务(产品) 3.58亿 2.38 1768.15万 0.39 4.94 ───────────────────────────────────────────────── 北美洲(地区) 45.35亿 30.16 16.65亿 36.82 36.71 欧洲(地区) 40.05亿 26.63 13.33亿 29.49 33.29 国内(地区) 38.74亿 25.76 8.24亿 18.23 21.28 亚洲(不含中国)(地区) 13.54亿 9.00 3.88亿 8.58 28.66 大洋洲(地区) 4.29亿 2.85 1.45亿 3.22 33.91 南美洲(地区) 4.06亿 2.70 1.21亿 2.67 29.68 其他业务(地区) 3.58亿 2.38 1768.15万 0.39 4.94 非洲(地区) 7766.11万 0.52 2701.21万 0.60 34.7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车制造业(行业) 117.77亿 97.25 40.14亿 98.93 34.09 其他业务(行业) 3.33亿 2.75 4321.72万 1.07 12.97 ───────────────────────────────────────────────── 四轮车(产品) 65.04亿 53.71 25.70亿 63.35 39.52 两轮车(产品) 44.79亿 36.99 11.04亿 27.21 24.64 配件及其他(产品) 7.93亿 6.55 3.40亿 8.38 42.83 其他业务(产品) 3.33亿 2.75 4321.72万 1.07 12.97 ───────────────────────────────────────────────── 北美洲(地区) 47.54亿 39.25 20.75亿 51.15 43.65 国内(地区) 25.84亿 21.33 6.78亿 16.71 26.25 欧洲(地区) 25.27亿 20.87 7.22亿 17.79 28.56 亚洲(不含中国)(地区) 10.27亿 8.48 2.81亿 6.92 27.34 南美洲(地区) 4.58亿 3.78 1.19亿 2.93 26.00 大洋洲(地区) 3.75亿 3.09 1.22亿 3.00 32.48 其他业务(地区) 3.33亿 2.75 4321.72万 1.07 12.97 非洲(地区) 5318.11万 0.44 1754.84万 0.43 33.00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车制造业(行业) 110.45亿 97.07 28.24亿 97.81 25.57 其他(补充)(行业) 3.33亿 2.93 6335.63万 2.19 19.01 ───────────────────────────────────────────────── 四轮车(产品) 68.38亿 60.10 18.78亿 65.04 27.46 两轮车(产品) 33.72亿 29.63 6.92亿 23.97 20.53 配件及其他(产品) 8.35亿 7.34 2.54亿 8.79 30.40 其他(补充)(产品) 3.33亿 2.93 6335.63万 2.19 19.01 ───────────────────────────────────────────────── 北美洲(地区) 49.03亿 43.09 13.79亿 47.78 28.13 国内(地区) 25.84亿 22.71 6.07亿 21.02 23.49 欧洲(地区) 22.68亿 19.94 5.65亿 19.58 24.92 亚洲(不含中国)(地区) 5.21亿 4.58 1.09亿 3.79 21.01 大洋洲(地区) 4.33亿 3.81 1.08亿 3.73 24.87 其他(补充)(地区) 3.33亿 2.93 6335.63万 2.19 19.01 南美洲(地区) 3.01亿 2.64 4555.57万 1.58 15.15 非洲(地区) 3515.62万 0.31 961.30万 0.33 27.34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车制造业(行业) 76.81亿 97.70 16.91亿 99.89 22.01 其他(补充)(行业) 1.81亿 2.30 189.61万 0.11 1.05 ───────────────────────────────────────────────── 四轮车(产品) 48.79亿 62.07 10.68亿 63.12 21.89 两轮车(产品) 22.98亿 29.24 4.53亿 26.77 19.71 配件(产品) 4.26亿 5.42 1.46亿 8.62 34.26 其他(补充)(产品) 1.81亿 2.30 189.61万 0.11 1.05 发动机(产品) 7677.20万 0.98 2342.82万 1.38 30.52 ───────────────────────────────────────────────── 北美洲(地区) 23.11亿 29.39 5.68亿 33.56 24.59 国内(地区) 22.84亿 29.05 5.54亿 32.74 24.26 欧洲(地区) 21.93亿 27.90 4.34亿 25.67 19.81 亚洲(不含中国)(地区) 3.70亿 4.70 5966.48万 3.53 16.13 南美洲(地区) 2.81亿 3.57 3130.79万 1.85 11.15 大洋洲(地区) 2.27亿 2.88 3983.74万 2.35 17.59 其他(补充)(地区) 1.81亿 2.30 189.61万 0.11 1.05 非洲(地区) 1576.69万 0.20 307.56万 0.18 19.5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7.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1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72264.34│ 18.1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0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36890.69│ 13.0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以“让生命享受更多运动乐趣”为企业使命,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动力运动品牌”为企业愿景,秉 持“专注、进取、快乐”的企业价值观,深耕动力运动产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 公司产品精准聚焦运动、休闲领域,核心布局全地形车、中大排量摩托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作为 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四轮交通载具,具备卓越越野性能,集方便实用和休闲娱乐为一体,适合在沙滩、山路、 丛林等复杂地形驾驶,广泛应用于户外作业、运动休闲、抢险救援、地质勘探等领域。其排量覆盖400CC-10 00CC,涵盖ATV、UTV、SSV等品类,为用户带来丰富驾乘乐趣;摩托车排量段覆盖125CC-1250CC,品类覆盖 街车、复古、旅行、仿赛、越野、太子、踏板等细分市场,满足用户运动、竞技、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需求 ,同时覆盖公务车市场。此外,公司顺应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新能源系列产品的研发,并 单独设立电动品牌ZEEHO,深度布局新能源赛道,为动力运动领域注入绿色新活力,推动行业向可持续方向 发展。 (二)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致力于全球化营销布局,建立了以工厂总部为核心,内销外销共发展,销售服务、经销直销、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一核两销三结合”营销模式。公司拥有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国际市场通过代理商或子公司 将产品销往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球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目前,公司全球零售终端已突破7,000 家,产品遍布北美洲、欧洲、南美洲、东南亚及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通过持续优化经 销商网络,实现了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100%全覆盖,地级市覆盖率达90%以上,并逐渐向更广泛的城市拓展 。目前,公司已形成密集的线上、线下销售和服务网络,通过经销网点对终端消费者进行产品交付和售后服 务;公务车通过直销或代理模式,向公务客户开展产品交付和售后保障服务。 2、采购模式 公司秉持“长期合作、互利双赢”的经营理念,遵循“比质比价,货比三家”的原则,实施统一及标准 化的全球化采购策略,确保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质量优良、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和货源稳定,为产品生产提供 了坚实的保障。公司以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为依托,从供应商管理、采购业务过程和进货检验等三方 面对采购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公司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与稳定,确 保了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高质量供应。同时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甄选标准,综合考虑供货质量可靠性、交 货及时性以及供货价格合理性等因素,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和选择。同时,公司定期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 ,通过优胜劣汰机制,积极打造高效、优质的供应链体系。 3、生产模式 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在中国、泰国和墨西哥均建立了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适应自身发展需 求的柔性化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作为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 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构建了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和生产制造物联网 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灵活和透明,整体生产柔性程度高,产线切换灵活、产能变动灵活,根据客户 订单实行按单生产。 4、研发模式 公司以客户价值为核心,依托高性能发动机平台和新能源动力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打造适应多元化使用 场景的动力运动和个性化出行系列产品。秉持“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公司 稳步推进新品研发,持续丰富与拓展产品线,构建更加多元、充满运动激情的产品世界,让生命享受更多运 动的乐趣。 (三)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 【2012】31号),公司所处行业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报告期内行业总体处 于向上发展态势。 1、全地形车 全地形车是一种被设计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四个或以上低压轮胎、且可在非道路上行驶的轻型车 辆,集实用、娱乐、体育运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因其宽大的轮胎可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地 面的摩擦力并降低车辆对地面的压强,结合其独特的胎纹使轮胎不易空转打滑,使其可在沙滩、草地、山路 、农场、旅游景区等多种复杂路况行驶,因此,全地形车被广泛应用于场地赛事、户外作业、运动休闲、代 步工具、消防巡逻等众多场景。 根据动力来源分类,全地形车可分为内燃机式全地形车和电动全地形车;根据车辆结构分类,全地形车 可分为ATV(AllTerrainVehicle)、UTV(UtilityVehicle)和SSV(SidebysideVehicle),其中ATV表现为 手把式四轮越野车型,用于娱乐骑行和简单的工作;UTV和SSV表现为方向盘式四轮越野车型,分别用于复杂 的货物装载和运动竞技等;根据排量大小并结合车辆的外部特征分类,全地形车可分为少儿型全地形车、实 用型全地形车、运动型全地形车。 当前全地形车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2024年,北美市场延续强势表现,以83.85%的高占比领跑 全球。其中,美国凭借庞大的户外休闲需求、完善的消费配套体系,稳居全球最大全地形车消费市场之位。 随着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成熟,拉美和亚太地区的消费需求上升迅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寻找户外的乐 趣。全地形车型的主要厂家有:Polaris、BRP、Honda、CFMOTO、kawasaki、Yamaha、Deere、Kubota等,其 中北美占据市场份额首位的是Polaris,在欧洲多个国家占据市场份额首位的是CFMOTO(春风动力)。 (1)全球全地形车市场概况 1)全地形车市场需求预期将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全地形车市场需求变化与全球宏观经济、消费地区微观经济的变化密切相关,全地形车市场规模自其兴 起后高速增长,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销量有所下滑。2010年以来,全球全地形车市场保持 平稳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自2010年的66.5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96万辆。近年来,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局部 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海外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回调态势。受益于国外持续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全球全 地形车市场预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TheBrainyInsights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额150亿 美元,预计2033年销额提升至295亿美元,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 2)UTV/SSV产品(UZ系列)为全地形车行业主要增量市场 受经济环境、供应链、消费场景和消费者喜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地形车市场由“速度型”向“质量型 ”转变,呈现出整体市场销量平稳、UTV/SSV产品(UZ系列)占比提升的结构性升级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 ,2010年以来,全球ATV产品市场规模稳定在年均40万辆左右;UTV/SSV产品(UZ系列)因其具有较强的性能 可拓展特点,逐渐获得市场青睐,成为全地形车行业主要增量市场。2024年,全球UTV/SSV产品(UZ系列) 销量达62万辆,占比达64.58%。凭借其多功能性与舒适性优势,未来在休闲娱乐、农林作业等领域UTV/SSV 产品(UZ系列)仍具备广阔的增长潜力。 (2)中国全地形车行业概况 中国全地形车行业起步较晚,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我国全地形车产品从小排量全地形车更新迭代形成多 层次、多品种的产品体系,行业也逐渐规模化、规范化。近十年来,我国全地形车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且 呈现明显的出口导向型特征,出口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北美、欧洲两个全地形车主要消费区域是我国 主要的出口市场。 从国内需求来看,全地形车所代表的竞技运动、时尚潮流、生活方式和运动文化正在向居民生活渗透, 随着国内户外休闲运动热度攀升、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地形车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根据华经产业研究 院的统计,2024年度中国全地形车行业需求量达到4.19万辆。随着我国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全地 形车作为兼具实用与娱乐的动力运动产品正逐渐被国内消费者认识和接纳。 2025年,我国全地形车行业在全球市场格局变动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稳步前行。凭借成熟的制 造业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全地形车行业的市场规模较为平稳,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在逐年提高。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地形车出口22.73万辆,同比下滑0.22%;出口金额累计6 .61亿美金,同比增长18.46%。中国全地形车行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为未来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厂商的出口销量看,春风动力、涛涛车业、重庆润通排名 前三,出口数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6.29%,出口金额占全国出口总金额的83.61%,其中春风动力全地形车出 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74.05%,继续蝉联行业龙头地位。 2、摩托车 摩托车按排量结构一般划分为小排量(<250cc)、中等排量(250-500cc)、大排量(>500cc),消费 型摩托以中大排量为主。摩托车也可以分为两轮摩托、三轮摩托、全地形摩托、水上摩托和雪地摩托,其中 两轮摩托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大众的摩托车类别,按照结构两轮摩托可以划分为踏板车、弯梁车和跨骑车,其 中跨骑车可以通过用途进一步划分为街车、越野车、巡航车、拉力车等8种类型。 全球两轮摩托车市场行业高度分散,主要由美国Harley-Davidson、意大利Ducati、奥地利KTM、日本Ho nda、SUZUKI、Yamaha、Kawasaki等知名品牌占据。国内两轮摩托车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适中,根据中国摩托 车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长江集团、重庆隆鑫和宗申动力占据市场份额前三,行业销量CR3近30% ,CR10超55%。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摩托车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渐 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象征。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消费升级,摩托车市场需求将 持续增长。 全球摩托车市场蓬勃发展,欧美发达国家需求以中、大排量的摩托车为主,保有量高且用户成熟,市场 空间大。拉美及东南亚地区以小排量摩托车为主,多为代步工具,市场呈上升趋势。国内玩乐需求不减,成 熟用户增加,对于中大排量车型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细分领域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宏观企稳”与“结构优化”的双重作用下,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强大 韧性。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双双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61 .41万辆和1,061.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3%和11.54%;其中燃油摩托车产销901.28万辆和904.01万辆, 同比增长14.14%和14.67%。国内市场结构分化加剧,娱乐化、高端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 车(250cc以上,不含250cc)表现尤为亮眼,1-6月产销分别为51.05万辆和50.20万辆,同比增长44.74%和4 1.21%;其中6月单月产销突破10万辆,同比增速超20%,渗透率持续攀升。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摩托车出口表现优异,2025年上半年实现量价齐升。根据中国 摩托车商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总额5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6.71%。整车 出口量666.11万辆,同比增长25.44%,出口金额4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06%;其中燃油两轮车整车出口 量612.02万辆,同比增长24.31%,出口金额39.89亿美元,同比增长28.21%。出口结构也呈现持续升级趋势 ,125-200cc主力排量车型国际竞争力凸显,其中125系列出口207.78万辆,增长30.86%;200系列出口63.42 万辆,增速领先,达41.31%。展望下半年,随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消费信心逐步回暖以及技术迭代加速推 进,中国摩托车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奏响更强劲的引擎轰鸣。 3、电动两轮车 电动两轮车是以车载蓄电池为辅助能源,配备电机与控制系统的两轮交通工具,根据时速、功率等参数 可以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别。作为出行工具,电动两轮车的经济性和便利 性优势明显,可满足个性、社交等需求,部分电动两轮车已超越出行功能,进阶为休闲娱乐、绿色时尚的新 出行工具。 2024年电动两轮车行业政策以“规范化+促消费”为核心,通过新国标修订、以旧换新补贴及白名单制 度加速行业整合。2025年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在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的 推动下,正经历技术升级与市场格局重塑。新国标通过提高产品安全准入门槛(如电池管理系统、唯一性编 码、塑料件限用等),加速了行业向安全性、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北斗定位、通信及动态安全检测等 高端配置在产业链协同下逐渐普及,整体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电动自行车市场格局逐步重塑 。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受新国标全面落地及消费需求变化影响,市场短暂回调,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行 业销量4,920万台;随着新国标政策红利释放及以旧换新补贴推动,预计2025年行业销量将回升至5,200万台 ,行业仍保持增长趋势。受政策倒逼,行业竞争转向技术和服务维度,行业将围绕安全升级、智能化渗透及 电池技术创新持续演进,政策驱动与用户需求共振,推动市场向高质量、差异化方向发展。 在中国四亿存量市场构筑的竞争中,“材料堆砌主义”的创新疲态逐渐展现,而情感连接、潮玩生态等 创新思路成为新趋势,这种转变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出行体验,也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与此同 时,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市场分化日益加剧,领先品牌依靠技术壁垒来巩固其市场地位,而中小品牌则需在性 价比或区域化服务上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基于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的全球需求,以及国内市场的饱和竞争,作为全球电动车生产大国,中国 电动两轮车厂商的出海战略已按下加速键。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国“两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 车)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产能在全球占比超过80%。据海外研究机构MRFR报告数据,2022年到2030年全 球两轮电动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57%,2030年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归功于 技术、渠道以及全球化等多方面的推动,高性能、长续航能力以及智能化系统等技术上的突破,已成为各品 牌长期竞争的核心。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全地形车:深耕高端赛道 公司全地形车系列产品以自主品牌“CFMOTO”走向世界,自2006年发布首款全地形车CFMOTOATV500,成 功迈出国际化第一步以来,公司全地形车产品便不断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美、 欧洲等国际市场,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与精准的市场布局,赢得海外消费者的广泛赞誉与深度信赖。 公司始终秉持全球化战略视野,深度聚焦重点市场,通过持续的品牌深耕与市场拓展,在全球范围内树 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公司常年稳居中国品牌全地形车出口额第一,2014年至2024年,公司全地形车出口额 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占比分别为73.33%、67.76%、65.70%、68.96%、72.68%、74.38%、64.55%、72.62%、74.2 8%、70.79%和71.89%,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全地形车市场,公司 成功跻身主流品牌行列,与北极星(Polaris)、庞巴迪(BRP)、本田(Honda)等国际行业巨头同场竞技 ,市场份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欧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连续十年以上在欧洲市场全地形车占有率位列第 一,公司不断推出满足欧洲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针对欧洲多样化使用场景,研发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特点 的全地形车。2024年公司战略收购GOES品牌后,积极构建双品牌协同矩阵,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产品的 多元化布局,2025年公司产品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仍独树一帜,销售强劲。 2、摩托车:内外销协同发力 作为中国动力运动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深耕水冷大排量发动机多年,以“技术驱动+市场引领” 为核心,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质管控及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完整产业价值链。 公司以差异化、玩乐类产品起家,精准卡位消费升级,聚焦玩乐类细分市场,打造以运动性能为核心、 兼具竞技属性和休闲功能的高端产品矩阵。产品线涵盖街车、仿赛、巡航、拉力、踏板等多元品类,代表性 车型有250SR、450SR、450CLC、675SR、800NK、800MT等,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在玩乐类大排量摩托车细分 市场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国内大于200CC跨骑摩托车市场,公司销量位居行业第一,龙头地 位稳固。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在大排量细分市场的领先地 位,成为消费者信赖的首选品牌。 近年来,公司持续完善产品矩阵,形成了多层次的竞争优势,产品覆盖125cc至1250cc的全系列高性能 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入门级车型250NK与250SR凭借同级领先的动力性能和操控体验,一经推出 便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长期保持热销态势;中高端产品线450系列精心打造超级平台,凭借卓越的产品 力引领市场热潮,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驾驶乐趣;旗舰车型CF650G和1250G更是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强大的 性能以及高端大气的设计,成功担纲国宾车队唯一指定用车,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魅力的移动名片,在 重要场合中展现中国摩托车风采,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 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春风动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年来取得良好成效。公司以优良的产品性能和 可靠的品质保障,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 网络持续拓展、完善。在摩托车文化底蕴深厚、消费者对品质和性能要求严苛的欧美成熟市场,公司表现亮 眼,推出的450SR、675SR、800NK等高性能车型,与国际大牌比肩,凭借出色动力调校、先进科技配置和时 尚外观,获得专业媒体和用户高度赞誉,树立起中国品牌在国际高端市场的良好形象;在新兴市场,公司精 准切入日常出行市场,推出兼具性价比和耐用性的系列产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从高端玩乐市场 向大众出行领域的战略延伸。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中国摩托 车行业走向世界的核心代表。 3、极核:硬核实力“出圈”,开启电动新纪元 作为电动两轮车行业的科技先锋,极核依托公司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前瞻性产业布局,正快速崛起为行业 新锐力量,展现出显著的成长性与市场竞争力。 极核以高性能电机和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为核心,专注于电动两轮车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 供高效、环保、智能的出行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在动力系统、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处于 行业领先水平,成为电动两轮车技术创新的代表型企业。 在产品设计上,极核以“高颜值”“高性能”“高安全性”为核心理念,融合前沿设计语言与科技美学 ,打造兼具时尚感与未来感的电动两轮车。其产品不仅外观设计出众,更凭借卓越性能迅速占领市场,覆盖 城市通勤、运动骑行等多个细分领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极核依托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搭载高效 电机与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强劲动力;同时以智能互联、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为核心,为用户带 来便捷、智能的骑行体验,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差异化战略,极核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国内电动两轮车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极核有望在电动两轮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成 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动两轮车品牌走向全球舞台。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春风动力围绕“全球化、电动化、智能化”战略方向,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及 产业升级,通过产能扩张、技术迭代、市场拓展与治理优化,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3 0.90%;归母净利润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5%;扣非净利润为9.51亿元,同比增长38.38%。经营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00亿元,同比增长60.84%,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与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全年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营业务多线发力,核心领域持续突破 (一)全地形车业务:巩固龙头地位,持续创新升级 2025年上半年,四轮全地形车领域持续发力、纵深推进,通过精准实施产品结构优化与产业布局调整, 有效抵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高端化战略为核心,夯实经营韧性与盈利质量。 报告期内,凭借全球化布局的纵深优势、技术创新的硬核支撑以及运营优化的精细效能,公司针对性地 推出系列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核心新品U10PRO凭借性能与品质 升级迅速出圈,零售端表现抢眼;欧洲市场“CFMOTO+GOES”双品牌战略构建起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通过 精准的产品定位与渠道深耕,CFMOTO品牌持续稳居市场占有率榜首,GOES品牌凭借400、500等主力车型成功 跻身市场前六,为业务版图的持续扩张筑牢根基,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在区域市场的深度渗透与影响力,夯实 欧洲第一地位。 为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强化品牌影响力,公司持续深化市场拓展,经销网络稳步扩容,上半年新 增渠道130家,累计渠道总量突破3000家,实现对全球主要市场的广泛覆盖。依托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与海 外渠道的高效赋能,全地形车板块上半年实现销量10.18万辆,销售收入47.31亿元,同比增长33.95%;出口 额占行业74.05%,持续领跑行业出口榜单,品牌全球势能与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摩托车业务:内外销协同发力,引领高端市场 上半年,公司坚持国内国际市场并举的发展战略,推进“精品”发展路线,700MT、675NK、150AURA等 新品陆续上市、发布,两轮车产品矩阵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构建覆盖多元场景的产品生态,推动两轮车 业务实现规模性增长。报告期内,摩托车实现销量15.03万辆,销售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3.03%,高端 化、全球化成效愈发显著。 国内市场,公司精准卡位玩乐与出行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积极推进渠道扁平化建 设,构建体验式销售生态,累计经销商数量600余家,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覆盖广度与渗透 深度,更通过贴近终端的布局强化了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互动,有效拉动产品销售转化,累计实现两轮内销 7.91万台,营业收入16.97亿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