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201 常润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各类千斤顶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7.94亿 59.55 3.35亿 55.97 18.70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11.83亿 39.28 2.55亿 42.60 21.57
其他业务(行业) 3537.90万 1.17 858.93万 1.43 24.28
─────────────────────────────────────────────────
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 11.83亿 39.28 2.55亿 42.60 21.57
商用千斤顶及工具(产品) 10.95亿 36.34 2.17亿 36.24 19.84
外购辅助产品(产品) 4.22亿 14.01 7156.48万 11.94 16.96
专业汽保维修设备(产品) 2.77亿 9.20 4665.87万 7.79 16.84
其他业务(产品) 3537.90万 1.17 858.93万 1.43 24.28
─────────────────────────────────────────────────
美国(地区) 12.90亿 42.82 2.91亿 48.63 22.59
其他国家及地区(地区) 9.77亿 32.42 2.16亿 35.99 22.09
中国大陆(地区) 7.10亿 23.59 8354.98万 13.94 11.76
其他业务(地区) 3537.90万 1.17 858.93万 1.43 24.28
─────────────────────────────────────────────────
AM销售(销售模式) 17.94亿 59.55 3.35亿 55.97 18.70
OEM销售(销售模式) 11.83亿 39.28 2.55亿 42.60 21.5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537.90万 1.17 858.93万 1.43 24.2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用千斤顶及工具(产品) 5.99亿 41.29 9757.39万 34.13 16.30
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 5.56亿 38.34 1.39亿 48.79 25.09
外购辅助产品(产品) 1.57亿 10.86 2418.29万 8.46 15.36
专业汽保维修设备(产品) 1.15亿 7.93 1686.90万 5.90 14.68
其他业务(产品) 2287.66万 1.58 778.36万 2.72 34.02
─────────────────────────────────────────────────
美国(地区) 5.57亿 38.45 1.47亿 51.25 26.28
其他国家及地区(地区) 5.20亿 35.86 8839.90万 30.92 17.00
中国大陆(地区) 3.50亿 24.11 4318.78万 15.11 12.36
其他业务(地区) 2287.66万 1.58 778.36万 2.72 34.0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6.16亿 58.72 3.23亿 58.15 19.96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10.85亿 39.43 2.26亿 40.67 20.79
其他业务(行业) 5089.10万 1.85 654.92万 1.18 12.87
─────────────────────────────────────────────────
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 10.85亿 39.43 2.26亿 40.67 20.79
商用千斤顶及工具(产品) 10.11亿 36.76 2.32亿 41.74 22.89
外购辅助产品(产品) 3.73亿 13.57 5207.30万 9.39 13.95
专业汽保维修设备(产品) 2.31亿 8.39 3895.43万 7.02 16.87
其他业务(产品) 5089.10万 1.85 654.92万 1.18 12.87
─────────────────────────────────────────────────
美国(地区) 11.35亿 41.23 2.78亿 50.04 24.46
其他国家及地区(地区) 8.95亿 32.52 1.92亿 34.64 21.47
中国大陆(地区) 6.71亿 24.40 7843.38万 14.14 11.68
其他业务(地区) 5089.10万 1.85 654.92万 1.18 12.87
─────────────────────────────────────────────────
AM销售(销售模式) 16.16亿 58.72 3.23亿 58.15 19.96
OEM销售(销售模式) 10.85亿 39.43 2.26亿 40.67 20.7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089.10万 1.85 654.92万 1.18 12.8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 5.36亿 41.31 --- --- ---
商用千斤顶及工具(产品) 4.63亿 35.67 --- --- ---
专业汽保维修设备(产品) 1.56亿 11.98 --- --- ---
外购辅助产品(产品) 8240.94万 6.35 --- --- ---
工具箱柜(产品) 3906.33万 3.01 --- --- ---
其他(补充)(产品) 2191.82万 1.69 --- --- ---
─────────────────────────────────────────────────
美国(地区) 6.20亿 47.75 --- --- ---
其他国家及地区(地区) 4.14亿 31.92 --- --- ---
中国大陆(地区) 2.42亿 18.64 --- --- ---
其他(补充)(地区) 2191.82万 1.6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6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5177.09│ 21.6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5027.58│ 10.5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通用设备制造业及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汽车配
套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后市场中的汽车维修保养以及整车配套市场。所处行业
的市场空间主要由汽车产销量及保有量所决定,同时也受汽车平均车龄以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两大因素影响
。
1、汽车后市场的行业概况
汽车后市场(AM市场)是指汽车在销售之后维修和保养服务及其所包含的汽车零部件、汽车用品和材料
的交易市场,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AM市场客户一般为大型商超、汽车修配连锁店、汽
配零售商、汽车维修店、汽车改装店以及个人消费者等。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与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密切相
关。
根据麦肯锡咨询2018年发布的《THEAUTOMOTIVEAFTERMARKETIN2030》,2017年度全球汽车后市场的市场
体量约为8000亿欧元,预计整个汽车后市场将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规模达到12000亿欧元。
从区域上来看,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后市场相对成熟,而中国、巴西、印度、东盟等新兴国家的
汽车后市场迅速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年全球汽车后市场主要的增长点。汽车后市场中,欧美区域的个人消费
者主要通过大型商超、汽车修配连锁店(如Walmart、Autozone或AAP等)购买产品,自主进行汽车维修,以
上公司均为公司报告期内的主要客户。中国区域的个人消费者则更多依赖提供直接维修、保养的汽车4S店、
汽车服务商、汽车修理厂等专业汽车维修店。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行业规模增长较快。根据汽车
工业协会统计及汽车后市场白皮书预测,我国汽车后市场维保市场规模预计从2017年的1.07万亿元增长到20
25年的1.74万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6.3%。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
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低于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全球平
均水平。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较低,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
发达国家发展历程,车龄超过5年将进入维修保养关键阶段,对售后服务市场规模的贡献也将不断加大。据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10-2018年间,我国保有期在5年以上的车辆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39%提升至4
7%。车龄的增长将直接带来更多的维保需求,为整体后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汽车整车行业及配套市场概况
从世界总体范围来看,汽车行业已经步入了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增长趋势放缓。目前,全球汽车市场
中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产业分布已经由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以中国、墨西
哥、巴西、印度、东盟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北美、西
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厂商瞄准了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纷纷加
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能投资,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汽车以及部分零部件和配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的数据,2010年至2017年,全球汽车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至2020年
,全球汽车产销量出现负增长;2021年,全球汽车产销量重回增长趋势,全球汽车产量达到8020.5万辆,同
比增长3.3%,销量达到8275.5万辆,同比增长5.0%,2022年产量、销量分别为8501.7万辆、8162.9万辆,同
比变动分别为6.0%、-1.4%。2023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9354.7万辆,同比增长10.00%;销量达9272.5万辆,
同比增长11.89%。2024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9250.43万辆,同比减少1%;销量达9531.47万辆,同比增长2.7%
。据盖世汽车报道,TrendForce调查带来的信息,2025年全球新车销量预计会攀升至9060万辆,同比增长2.
4%。在全球市场份额方面,中国表现突出,将占据最大份额达29%,美国以18%位居第二,西欧则占15%。根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1-6月世界汽车销量4632万辆,同比增长5
%,其中中国汽车销量1565万辆增长11%,美国销量833万辆增长2%。
中国市场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
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
,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
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
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二)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维修保养设备与工具、汽车配套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的
汽车零部件及维保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包括各类千斤顶、汽车举升机、引擎吊机、维修用压
机、工具箱柜、动力电池拆装设备、轮保设备及工具、钣喷工具、汽车美容工具等维修保养设备和工具,以
及汽车配套千斤顶、驻车制动器、拉索、备胎升降器、拖车钩、踏板、补胎液套装等汽车配套零部件;在整
车配套市场(OEM市场)和汽车后市场(AM市场)的维修保养装备方面拥有全品类供应能力,并积极布局新
能源汽车维修装备产品。
1、汽车后市场业务(AM)
公司的商用汽车维修保养设备与工具、专业汽维修保养设备与工具产品,主要面向美国、欧洲以及国内
等汽车后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万家以上门店;客户主要是大型连锁商超、汽车修配连锁
店,例如Walmart、Autozone和AAP等。美欧地区汽车后市场相对成熟、稳健,有着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平均
车龄约12年,市场需求在未来将会持续稳定增长。
2、汽车前装市场业务(OEM)
公司稳步深耕国际、国内前装市场,作为一级供应商与知名整车制造商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大众集团
、雷诺、日产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并不断深耕合作领域。在国内OEM市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前列
,超过35%,长期合作的整车厂包括上汽、北汽、广汽、重汽、比亚迪、吉利、长城和奇瑞等。合作品类也
从汽车配套千斤顶拓展到了驻车制动器、拉索、备胎升降器、拖车钩、踏板、补胎液套装等,合作领域也从
传统燃油车拓展到了新能源车。机构关于募集资金存与赛力斯汽车、东风汽车、长安、北汽、岚图、上汽通
用五菱、比亚迪、吉利、奇瑞、蔚来、小鹏、理想等众多新能源车企建立了配套供货关系。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0037.70万元,同比减少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
30.24万元,同比增长2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262.53万元,同比增长2
3.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03.15万元,同比增加40.61%;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弘扬“市场导向、价值驱动、实干创新、自我反思”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运营上
继续坚持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后装市场(AM)市场和汽车前装配套零部件(OEM)市场两大市场业务的布局,
在整车配套、后装汽配、专业汽车维修保养设备以及跨境电商等细分领域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着力推进跨
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报告期重点工作情况包括:
(一)推进泰国生产基地投产上量,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着力推进泰国生产基地投产上量,各类千斤顶、汽保维修设备工具等上百个SKU
已实现批量投产。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背景下,泰国生产基地有利于公司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挑战,保障
公司稳健发展。以泰国生产基地的顺利投产为契机,公司积极对接包括北美地区等国际市场客户需求,深入
开展市场拓展,获得更多引擎吊机、长油缸液压千斤顶等产品订单。
公司将持续打造泰国生产基地的多品类、全产业链的产品线,增强海外供应链能力。公司将根据国际市
场的需求情况,对重点海外区域产能进行筹划,以增强汽车零部件产品产能为重点目标,进一步规划增加、
完善海外生产基地布局。以便公司有效、灵活地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与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可能对公司的
潜在不利影响,提升公司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研发、营销细分化,优化产品结构
1、在前装市场,关注汽车随车工具、手刹、备胎升降器、拖车钩、拖车杠、拖车球、踏板、充气泵补
胎液套装等非千斤顶产品项目的开发、投产,扩充非千斤顶类产品占比,实现更均衡发展。2025年上半年,
公司积极开展前装市场新项目定点与投产工作,包括成为宝马汽车拖车工具定点供应商,以及落实日产汽车
、上汽等踏板项目的投产准备工作。此外,公司为拓展充气泵、补胎液套装供应链能力,公司于2025年上半
年完成了收购苏州柯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柯钧新材成立于2017年,专业从事充气泵、补胎液等
自助补胎工具的研发、制造、销售,专业配套供应国内一流OEM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等资质或荣誉认定。柯钧新材已与赛力斯汽车、东风汽车、
长安、北汽、东风岚图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众多知名车企建立了深度业务合作关系。随着汽车行业减排、
减重、降本等未来发展趋势,快速补胎工具有机会迎来发展机遇期。以本次收购为契机,公司将利用自身汽
车配套零部件及维保设备的制造产业链和全球销售渠道优势,促进与柯钧新材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全
球整车厂以及汽车后市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将为公司与柯钧新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在后装、专业汽车维保设备领域,公司围绕轻量化设计、功能优化、工业外观设计等推进产品更新
迭代,继续开展具有较高价值、性价比的产品研发与推广,注重客户体验,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多系列新产品
,优化产品结构,助推市场开拓。多功能工具箱与墙柜、新能源电池举升平台车、专为越野爱好者打造的OF
F-ROAD系列高性能千斤顶等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获得了市场与客户的积极反馈,为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
劲动力。
3、公司继续加强境内外客户渠道的开拓和维护,强化公司全球渠道优势。公司产品营销渠道已经覆盖
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范围内三万家以上的大型商超、汽车修配连锁店实现销售。公司通过深化
与全球头部销售商的战略对话、参与美国拉斯维加斯五金展、德国科隆五金展等行业顶级展会、为中小客户
提供一站式采购配套服务等,强化全球化、多维度营销服务体系,持续巩固既有市场份额与渠道优势,并深
入拓展澳洲、“一带一路”地区等新兴市场。
(三)继续推动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着力于跨境电商的各项有效举措持续发力,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在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2025年上
半年,公司在完善海外仓、增强运营团队等基础上,结合平台、品牌等优势,拓展跨境电商SKU,实现了跨
境电商业务增长。公司将更加注重SKU效率发挥,挖掘跨境电商业务增长潜力。
1、完善海外仓布局与运营
公司在美国洛杉矶设有近10万平方英尺的海外仓,采用了智能自动化仓储模式,同时配备远程操控系统
;与分布于美国西雅图、休斯顿、夏洛特等多地的海外仓,共同构成服务全美的物流仓储布局,与各大跨境
电商平台对接,提升物流效率与客户体验,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2、坚持利用多平台优势
公司现拥有AmazonVC、WalmartDSV账户,相比普通企业卖家账户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限,是经过平台官
方认可的品牌店铺,更具有竞争优势。
其目前主要运营电商平台有Amazon.com、Walmart.com、Ebay.com、TheHomedepot.com、Lows.com、AAP
.com、Torin独立站等。公司多平台的运营方式保证了网络渠道的安全性,防范依赖单一平台的风险。
3、线下品牌优势转线上运作
公司在海内外线下历年来运营多个自主品牌,其中BigRed、Torin、TCE、BlackJack在海外都具有较高
的知名度。
自主品牌方面,线上目前共有9大品牌实现全网络推广,并且实现了线上线下品牌产品互推的效果。
4、提升AmazonSC等第三方账户运营绩效
公司在Amazon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采用VC+SC账号并行的战略布局,逐年提升SC账户(SellerCentral)
运营绩效。公司采用专业化人才团队运营,建立数据化运营思维,借助数据分析工具,推出更贴近市场需求
的商品,并强化库存规划与管理,实现了2025年上半年SC账户销售增长超80%。
5、拓展专业化的跨境电商SKU矩阵
公司持续围绕汽车用品和专业维保工具设备这两大核心赛道扩展品类,深耕线上汽车后市场,与线下互
补。目前,公司于跨境电商平台上的SKU已从过去的1000多个增加到超2500个,为客户提供丰富选择,为跨
境电商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6、海内外电商团队接力运营
公司为了更好地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公司在国内建有专业的运营团队、视觉设计团队、单证团队,在美
国通润也设有营销团队、售后团队。国内外团队协同运营,实现24小时接力服务各大电商平台。
(四)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强化经营分析,推进管理提升
1、公司以精益化运营、提升经营效率为宗旨,建立起从长期战略逐级分解为年度、季度及月度的可执
行指标,确保业务单元行动与集团方向高度对齐;基于数据分析优化资源投入、减少浪费;建立起“预算执
行-分析-闭环”,定期开展差异比对与根因追溯,识别超支风险并触发预警。系统性评估费用合理性,动态
削减低效支出,优化成本结构。推动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激发经营效率。
2、持续开展成本费用管控,积极采取提升产品、零件标准化,开展优化生产工艺布局,优化材料利用
、工作流程等措施,减少浪费,提升毛利水平。
3、深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管理提质增效报告期内,继续深入推进募投项目中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深化到各子公司,提升生产端、管理端的智能化和数字
化水平,提高生产、工作运营效率。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营销渠道优势
公司在汽车后市场及整车配套市场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享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100多个国
家或地区已经建立了销售渠道网络,覆盖众多充满潜力的市场。针对汽车后市场,公司已成功地融入北美、
欧洲等成熟的大型售后市场,具备较强的全球销售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三万家以上的大型商超、汽车修配连
锁店实现销售。针对整车配套市场,公司是世界众多大型整车厂集团和汽车零部件销售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
在最成熟的汽车后市场美国市场,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直接向北美大型零售商销售产品的企业。公司凭
借着产品质量、技术和品牌优势,设立子公司美国通润并成功打开了产品在美国的销路,提高了在美国乃至
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实现了对客户的深度覆盖。公司凭借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对客户定制化需求
的满足以及售后服务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直接面向欧美大型零售商销售产品,客户
包括Autozone、AAP等大型汽车修配连锁店,以及Walmart、Costco、Lowe’s等大型连锁商超。公司与主要
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在北美市场享有较高的占有率。
与此同时,公司稳步深耕国际OEM市场,目前作为一级供应商与知名整车制造商福特汽车、通用汽车、
大众集团、雷诺、日产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并不断深耕合作领域。在国内OEM市场,
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前列,超过35%,长期合作的整车厂包括上汽、北汽、广汽、重汽、比亚迪
、吉利、长城和奇瑞等。公司及子公司与赛力斯汽车、东风汽车、长安、北汽、岚图、上汽通用五菱、比亚
迪、吉利、奇瑞、蔚来、小鹏、理想等众多新能源车企建立了配套供货关系。公司各区域主要销售团队成员
均在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十年以上,具有丰富的销售工作经验的人才团队为公司境内外客户的开拓和维护提供
充分保障。
(二)品牌优势
公司一直注重国际化品牌的建立,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高性价比的全系列产品、及时的售后服务
,以完善的多元化营销网络为先导,以快速、全品类的供货能力为保障,公司自主品牌“BIGRED”、“BLAC
KJACK”、“TCE”、“YELLOWJACKET”、“ROADDAWG”等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球范围内
,有三万家以上的大型商超、汽车修配连锁店同时销售公司的产品,产品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
。其中,自主品牌“BIGRED”于2017至2019年、2020至2022年度、2023至2025年度连续被江苏省商务厅评定
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并被江苏省商务厅评定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跨境电
商知名品牌”。品牌效应一方面增强了产品的影响力和企业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为公司带来了持久稳定的收
益。
(三)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较早发展千斤顶与汽车维修保养设备业务,是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千斤顶分会理事长单位、全国
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千斤顶工作组组长单位。随着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千斤顶产业标杆企业,
以自身生产经验推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确立与提升,负责牵头起草的标准包括首个油压千斤顶国家标准GB/T
27697-2011《立式油压千斤顶》、以及行业标准JB/T5315-2017《卧式油压千斤顶》、JB/T2592-2017《螺旋
千斤顶》。
公司产品符合ASME质量标准。此外,公司是德国TUV欧标测试认证机构金牌客户,是国内最早取得千斤
顶欧标认证的工厂。公司产品还通过其他多个国家的产品质量检测,广销全球。
(四)技术和制造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将研发作为提升公司产品性能、竞争力以及实现长远发展的主要手段
。对此,公司积极推动研发管理转型,深入推行研发项目制;大力引进专家级技术人才,提高研发人员的数
量,优化研发团队的人才结构;研发创新氛围持续增强,团队活力不断提升;公司围绕用户的核心体验开展
核心技术的布局和研发工作,通过产品的不断地更新迭代,打造一个又一个市场优势产品。公司成立专门的
轻量化设计项目组,通过改进产品结构设计、引入新材料和新工艺、改进现有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式,在保
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除了上述能在短期内进行成果应用的研发项目,公司还积极
通过研发为未来发展做技术储备,公司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设备与工具的开发及
应用研究。截至本报告批准报出日,公司已获得境内外专利共计330余项。
在制造方面,公司产品型号齐全、工艺质量稳定、产品数据管理能力强、柔性生产能力强、自动化程度
高。公司的柔性生产支持多型号产品生产的切换,保障了公司全品类供应能力。凭借巨大的业务量和整合下
游各客户订单的能力,公司实现通用零件的规模化生产,即使面对多型号、小批量订单,也可以享受规模效
益,降低产品的成本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此外,公司定期更新目录及发布新产品快报,做到了产品信息的快
速投放,并同客户需求形成互动。
(五)供应链优势
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品种多、规格全、规模大,因此具有较大的零
部件采购规模。稳定及大规模的采购量使公司能够根据上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协调能力和信用
水平等对供应商进行挑选、组织和指导,使公司具备了较强的供应链整合和管理能力。为了控制采购的零部
件质量,打造高时效、低成本和快速反应的供应链,公司采购部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和管理,
由技术中心对上游供应商进行技术支持指导;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检测程序,对采购的零部件进行全面的
质量检测,从供应链入手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与上游供应商就采购价格、数
量等进行灵活的协商调整,以控制采购成本。公司对供应链的强有力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协调各方准确而同
步地完成由于市场或供应链某环节的变化所触发的调整工作。
(六)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具有在公司所属业务领域内20年以上行业经验,在过往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管
理、生产、技术、营销经验,同时对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前瞻。近年来,公司持
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进一步奠定了公司业务发展的全球化视角,进一步
提升了公司竞争优势。在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凝心聚力,保持着持续的竞争优势。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