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天有为(603202)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3202 天有为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境外销售(地区) 11.46亿 56.47 5.40亿 71.54 47.11 境内销售(地区) 8.83亿 43.53 2.15亿 28.46 24.3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全液晶组合仪表(产品) 20.46亿 45.83 6.73亿 42.51 32.89 双联屏仪表(产品) 16.42亿 36.78 7.06亿 44.58 42.98 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产品) 5.23亿 11.71 1.34亿 8.48 25.67 电子式组合仪表(产品) 2.36亿 5.28 5837.95万 3.69 24.75 模具收入(产品) 984.71万 0.22 959.57万 0.61 97.45 材料及废料销售收入(产品) 586.99万 0.13 194.83万 0.12 33.19 租赁收入(产品) 221.97万 0.05 19.49万 0.01 8.78 ───────────────────────────────────────────────── 外销(地区) 23.84亿 53.39 10.12亿 63.93 42.46 内销(地区) 20.63亿 46.21 5.59亿 35.33 27.11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1793.67万 0.40 1173.89万 0.74 65.45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44.39亿 99.42 --- --- ---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1793.67万 0.40 1173.89万 0.74 65.45 贸易商模式(销售模式) 794.87万 0.18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全液晶组合仪表(产品) 16.16亿 47.03 5.64亿 45.33 34.90 双联屏仪表(产品) 12.64亿 36.78 5.11亿 41.09 40.44 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产品) 3.01亿 8.76 1.10亿 8.86 36.66 电子式组合仪表(产品) 2.42亿 7.05 5194.25万 4.17 21.44 模具收入(产品) 782.27万 0.23 536.97万 0.43 68.64 材料及废料销售收入(产品) 355.98万 0.10 132.56万 0.11 37.24 租赁收入(产品) 183.80万 0.05 8.75万 0.01 4.76 ───────────────────────────────────────────────── 内销(地区) 17.99亿 52.33 5.57亿 44.79 30.99 外销(地区) 16.25亿 47.29 6.80亿 54.66 41.85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1322.06万 0.38 678.28万 0.55 51.30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4.16亿 99.38 --- --- ---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1322.06万 0.38 678.28万 0.55 51.30 贸易商模式(销售模式) 817.53万 0.24 --- --- ---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5.50 0.00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全液晶组合仪表(产品) 8.41亿 42.62 2.49亿 40.52 29.57 双联屏仪表(产品) 8.04亿 40.78 2.96亿 48.20 36.76 电子式组合仪表(产品) 2.31亿 11.69 4055.78万 6.61 17.59 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产品) 8941.55万 4.53 2580.94万 4.21 28.86 材料及废料销售收入(产品) 375.25万 0.19 191.03万 0.31 50.91 租赁收入(产品) 180.62万 0.09 3.83万 0.01 2.12 模具收入(产品) 180.15万 0.09 92.63万 0.15 51.42 ───────────────────────────────────────────────── 内销(地区) 10.40亿 52.74 2.53亿 41.23 24.31 外销(地区) 9.25亿 46.88 3.58亿 58.31 38.68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736.02万 0.37 287.48万 0.47 39.06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9.57亿 99.20 --- --- --- 贸易商模式(销售模式) 844.97万 0.43 --- --- ---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736.02万 0.37 287.48万 0.47 39.0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2.41 0.0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7.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3.8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 │ 248045.47│ 55.7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63827.29│ 14.35│ │长安汽车 │ 31390.37│ 7.06│ │长信科技(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341.77│ 3.68│ │HyolimXE │ 13336.05│ 3.00│ │合计 │ 372940.94│ 83.8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9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乐金显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33334.62│ 12.99│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13902.73│ 5.42│ │大连山越电子有限公司 │ 12336.74│ 4.81│ │江苏骏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987.59│ 3.89│ │绥化市天晶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 9714.18│ 3.79│ │合计 │ 79275.86│ 30.9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按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分类代码为C)下属的“C36汽车制 造业”,细分行业为“C367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1、行业发展概况 (1)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①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行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对 其他工业领域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高、综合性强等特点 。2021年后,随着全球主要市场的恢复、各地政府拉动消费政策出台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汽车 行业需求上升,全球汽车产销量有所提升。 ②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对乘用汽车等的消费需求提 高,汽车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自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有所波动,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一大汽 车市场,总体市场规模巨大,且从人均汽车保有量等数据看,我国汽车普及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巨大 。因此长期来看,随着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将进一步释放国内的汽车消费需求, 我国汽车行业仍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 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首次双超1,5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渗透率达到44.3%。 (2)智能座舱市场发展情况 在汽车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全方位升级。智能座舱通过集成多种IT和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整合驾驶信息和车载应用,利用车载系统的强大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为驾驶者提供高效且具科技感的驾 驶体验。目前智能座舱行业细分产品主要包括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液晶仪表盘)、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座舱 域控制器、抬头显示系统(HUD)、流媒体后视镜等。 相较于其他汽车技术,智能座舱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最为直接,性价比较高,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主线上 率先落地的场景。受益于市场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乘车体验要求的提高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应用场景的逐步迁 移,智能座舱将迎来加速普及。 2、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动汽车电子快速发展 目前,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汽车功能定位正从单纯的出行工具逐渐向智能 移动生活空间转变,车载网联通信从提供车内互联网络连接,逐步向实现车与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 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转变。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汽车电子对整车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强,正逐渐被看作是衡 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准,成为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汽车电子行业在汽车 整车行业带动下,技术将不断发展迭代,占整车成本逐步提升,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发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与智能网联成为被广泛认同的未来发展趋势。自20 20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后,近几年各中央部门及地方省市出台 一系列相关政策,从政策端为智能汽车及智能座舱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相较于智能驾驶仍受限于法律法规进 展及城市基建发展等多种制约因素,智能座舱的升级发展实现难度更低。智能座舱由车载显示、交互设备、 域控制器及其他系统等硬件组成,通过上述硬件的协同,为驾驶员与乘客构建安全舒适、个性化的空间。智 能座舱还能作为人车交互的主要界面,成为连接人、车、环境的关键节点。车载显示是座舱智能化的重要载 体,也是人车交互的关键界面,同时作为消费者能直观感知与交互的部件,已逐渐成为汽车品牌差异化竞争 的热点之一。汽车行业“电动化”上半场,我国已经构筑了领先全球的优势,正加快驶向“智能化”竞争下 半场。各家车企在智能化技术上加大投入,加快推动高阶智驾和大模型技术普及,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趋势,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悬架等产品也快速渗透,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智能座舱方面,根据IHS数据,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2)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下,一批具备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 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得益于与全球零部件 制造商合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国内工程师红利,本土供应商的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海外竞争对手的差距 缩小;另一方面,整车厂商降本增效、汽车电子持续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需求,使得汽车整车厂商更有动力 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供应商进行合作。 (3)智能座舱多屏化、大屏化、联屏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随智能座舱持续发展,车载显示屏幕面积逐步上升。车用显示的多屏化和联屏化趋势共同助推了 单车显示面积的提升。多屏化趋势是为了满足多方面信息及交互需求,提升用户驾驶控制体验。座舱智能化 背景下,汽车信息量的快速增加使得车内信息显示区域成为核心,多屏交互成为车载显示的重要趋势。与单 一显示屏相比,多屏方案可将汽车信息在各个屏幕上进行分布显示,如将导航、多媒体等信息置于一屏或两 屏,座椅、空调、ADAS等车辆信息置于另一屏,尽可能满足用户导航、音乐、路况等多方面的需求,提升驾 控体验。联屏化趋势提升车用显示屏的实用性,由2016年奔驰率先搭载,此后双联屏、三联屏方案陆续落地 。传统中控屏的一大劣势在于与仪表相隔较远,驾驶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分散更多注意力,而在联屏方案中 ,仪表与中控双联屏共用一块玻璃盖板,在视觉上削弱了两块显示屏之间的物理分割感,使驾驶员的触摸操 作和信息获取更为便利。同时,智能座舱服务对象也从驾驶员拓展至其他乘客,副驾驶和后排娱乐的需求, 也带动汽车内屏幕用量的提升。 3、公司的行业地位 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以汽车仪表产品为核心,把握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坚持客户需求导向,持续开 发迭代,具备成熟的汽车仪表等汽车电子产品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客户开拓方面,由于公司的产品及服务质量稳定可靠、响应及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逐步得 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已经与现代汽车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 斯特兰蒂斯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上汽奥迪、上汽通 用、上汽乘用车、智己、广汽集团、东风乘用车、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团、北京现代、悦达起亚、 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车、一汽解放、金龙客车、宇通 客车、中通客车、欧辉客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系。 2022年4月平安证券研报《德赛西威:立足智能座舱并发力自动驾驶,增长第二曲线勾勒清晰》披露202 0年公司在国内液晶仪表市场排名第一;2023年12月QY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车辆仪表盘市场报告2023-20 29》披露全球车辆仪表市场前14强生产商市场占有率排名,公司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经 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汽车仪表的头部企业。 (二)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及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 1、主营业务的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公司主要产品包 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电子产品与服务。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以汽车仪 表产品为核心,把握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坚持客户需求导向,持续开发迭代,具备成熟的汽车仪表等汽车 电子产品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2、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 公司致力于汽车仪表及相关电子产品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形成了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 、双联屏仪表及其他电子产品等核心产品体系,其中其他电子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空调控制器 、车载无线充电器、两轮车仪表等产品。 公司通过长期业务发展,具备了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积累了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 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主要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 等)、斯特兰蒂斯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上汽奥迪、 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智己、广汽集团、东风乘用车、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团、北京现代、悦达 起亚、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车、一汽解放、金龙客车 、宇通客车、中通客车、欧辉客车等。公司先后获得了现代汽车集团最佳供应商、长安汽车优秀供应商、奇 瑞商用车最佳合作奖、一汽奔腾市场优胜奖、北京现代优秀供应商、福田汽车价值贡献奖等荣誉。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过程包括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采购合同(订单)的签订、货物验收入库和供应商持续 改进等,以保障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商管理部负责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会同采购部、技术部、质量部等相关部门对供应商的产品质 量、服务水平、生产能力及配合能力等进行总体评估,评审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清单。 公司生产部根据客户需求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评估原材料需求和库存水平后,向采购部提出采购申请 ,采购部负责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订单),并持续跟踪进度直至货物交付。公司仓库管理部门负责 货物的验收和入库。供应商管理部及采购部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记录,定期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 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考量。 2、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销售部门在获取客户需求后,及时与客户沟通,并将客户需求反馈至生产 部。生产部根据客户需求及交付时间、公司产能、设备状况、生产线负荷状况、原材料供应状况等综合评审 ,制定生产计划,并分解至各车间,形成细化的滚动生产计划。各车间根据滚动生产计划,进行领料、生产 、总装、测试、入库等,完成生产活动。 3、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进行销售,面向汽车前装市场,与国内外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 供应商形成直接配套的供应关系。汽车电子行业具有为特定车型定向开发的特点,公司通过参与新车型相关 产品的定向开发,并进行样件检测、小批量试制等,得到客户认可后,正式进行批量生产,并依据合同规定 与订单要求,向客户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公司国内客户主要采用寄售模式,即公司先将货物发往客户所在 地的仓库,客户按需使用后通知公司确认货物领用量并进行结算,公司依据客户的结算数据确认产品销售收 入。 4、研发模式 公司分别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置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验室,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 的研发流程,主要涉及立项、实施、测评、验收等环节。公司基于汽车及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状况及产业政策 ,结合市场、客户和消费者需求,研判行业热点技术发展趋势与方向,选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的 前瞻性技术进行攻关。同时,公司技术研发团队跟踪整车厂商新车型、新产品需求,结合汽车整车厂商车型 设计和量产规划,同步开展配套的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的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半年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 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复杂 多变的挑战与压力,公司坚定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仪表民族品牌。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943.58万元,同比下降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579 .72万元,同比下降4.50%。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优化内部生产管理、改 进工艺技术、提升产品合格率,坚持研发创新和客户拓展;同时,公司积极主动开源节流,合理管控成本费 用。公司主要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深挖合作客户新项目,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客户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智能座舱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乘用车市场的智能化 、网联化发展趋势的判断,加快在智能座舱领域产品方面的布局,紧抓行业发展新机遇,努力提高市场份额 ,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继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客户,公司一方面与现代 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集团、一汽奔腾、吉利集团等重点乘用车客户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满足 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抢占原外资企业的配套份额,实现国产替代。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体系进一步完 善。公司持续开拓国内外车企客户,并获得斯特兰蒂斯集团、上汽大众、上汽奥迪、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 、智己、东风乘用车、一汽解放、金龙客车等相关客户多个项目定点,在手订单充裕。同时,公司与原有客 户的项目合作也保持稳健拓展。公司通过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宽产品谱系,积极部署商用车和两轮车市场开 拓战略,深入洞察了客户需求,在保证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新客户。在两轮车领域, 公司已与雅迪、爱玛、钱江、大运、奔达、五羊本田、长城等多家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下一步将积 极开拓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市场,争取在两轮车市场有所建树,打造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2、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依托,不断自主研发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研发队伍规模,以保持研发领先优势,报告期 研发费用达到10917.56万元,同比增长50.29%。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双联屏一体机、后排扶手屏、电动 吸顶屏、旋转屏、两轮车复合屏仪表等项目相继取得客户定点,且产品线仍在不断增加。 3、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高公司的市场形象与品牌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通过 股东大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机构投资者调研等方式与广大投资者建立良好的联系,通过强化与资 本市场的双向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深度了解,持续传递投资价值,推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 展。 4、加快国际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是国内汽车仪表行业的头部企业,公司未来将持续大力发展汽车仪表相关 业务,在巩固国内既有市场份额的同时,努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寻求海外市场的业务 增长点。同时,公司将通过设立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墨西哥、韩国),提升公司应对国际化客户的快速反应 能力和产品就近供应能力。2025年6月,公司自建的墨西哥工厂投产,主要面向北美市场客户。后续公司将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向欧洲市场进行拓展。 5、注重投资者回报,维护股东权益 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严格落实新“国九条”中“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的要求 ,未来将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兼顾公司长远利益、全体股东整体利益及可持续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派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 现金红利人民币24.9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9840000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2024年度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35.06%。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稳健的利润分配政策,在综合考量战略规划、 经营效益、资本开支及股东意愿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