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236 移远通信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物联网领域蜂窝通信模块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无线通信模组行业(行业) 185.94亿 100.00 32.74亿 100.00 17.61
─────────────────────────────────────────────────
模组+天线(产品) 183.63亿 98.75 32.34亿 98.76 17.61
其他(产品) 2.32亿 1.25 4071.81万 1.24 17.59
─────────────────────────────────────────────────
境外(地区) 97.21亿 52.28 17.69亿 54.03 18.20
境内(地区) 88.73亿 47.72 15.05亿 45.97 16.96
─────────────────────────────────────────────────
线下(销售模式) 185.82亿 99.93 32.70亿 99.88 17.60
线上(销售模式) 1250.23万 0.07 400.58万 0.12 32.0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模组+天线(产品) 81.72亿 99.06 14.78亿 98.73 18.08
其他(产品) 7715.99万 0.94 1899.37万 1.27 24.62
─────────────────────────────────────────────────
境外(地区) 42.21亿 51.17 8.54亿 57.05 20.23
境内(地区) 40.28亿 48.83 6.43亿 42.95 15.96
─────────────────────────────────────────────────
线下(销售模式) 82.43亿 99.93 14.95亿 99.87 18.13
线上(销售模式) 567.65万 0.07 187.21万 0.13 32.9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无线通信模组行业(行业) 138.61亿 100.00 26.26亿 100.00 18.94
─────────────────────────────────────────────────
模组+天线(产品) 136.77亿 98.67 25.91亿 98.68 18.94
其他(产品) 1.84亿 1.33 3476.99万 1.32 18.88
─────────────────────────────────────────────────
境外(地区) 72.90亿 52.60 15.40亿 58.64 21.12
境内(地区) 65.71亿 47.40 10.86亿 41.36 16.53
─────────────────────────────────────────────────
线下(销售模式) 138.51亿 99.92 26.23亿 99.88 18.94
线上(销售模式) 1056.10万 0.08 314.03万 0.12 29.7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模组+天线(产品) 64.32亿 98.78 --- --- ---
其他(产品) 7944.37万 1.22 --- --- ---
─────────────────────────────────────────────────
境外(地区) 36.60亿 56.20 --- --- ---
境内(地区) 28.52亿 43.80 --- --- ---
─────────────────────────────────────────────────
线下(销售模式) 65.08亿 99.93 --- --- ---
线上(销售模式) 427.08万 0.07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8.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4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80539.44│ 20.4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98.7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5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987397.81│ 59.5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态势日趋加剧,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各项挑战,不断优化经营策略
,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一)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4亿元,同比上升34.14%。随着物联网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公司坚持
国际化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研发与创新,持续加强和完善公司发展经营策略。公司以为客户提供物联网综合
解决方案为目标,在巩固完善蜂窝模组业务的基础上,持续拓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广阔的领域。2024年
以来,公司前期布局的车载模组、智能模组、GNSS模组、天线、ODM业务等都有较好的增长。此外,在工业
智能化、智慧农业、AI眼镜智能解决方案、AI玩具智能解决方案、AI机器人智能解决方案等方向,公司也在
稳步推进,这些业务都成为公司发展新的增长动力。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
亿元,同比上升548.49%。
(二)公司研发及专利情况
公司在全球拥有上海、合肥、佛山、桂林、武汉、温哥华、贝尔格莱德、槟城八处研发中心,覆盖中国
、北美、欧洲、亚太等地区,为公司的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16.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7%,同比增长4.0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
发技术人员4,184人,占比71.04%。
公司作为3GPP全球蜂窝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成员,参与和推动非地面网络(NTN)、定位、车联网(V2X
)、虚拟现实(XR)、覆盖增强、网络节能等多个技术特性落地5G标准,并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通信感知一体化和面向6G的关键技术研究,布局高价值专利。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向3GPP组织递交5G通信
标准技术提案50余篇、ETSI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100余件。公司作为GSMA的5G物联网战略组成员,积极参与
精准定位、节能、功率级别划分等技术研讨,通过参与IoT战略议题讨论,不断探索和推动IoT的战略规划和
发展方向。
公司作为领先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遵守各项知识产权法律
法规,公司拥有独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事务团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运维工作。截至本报告期
末,公司已取得授权的专利568项,商标363项,软件著作权303项。
(三)持续完善模组产品矩阵
1、5G模组
在5G产品开发上,公司始终以3GPPRelease15eMBB为基础,紧跟标准演进,持续推出支持5GR15、R16、R
17标准的模组,以及轻量化5GRedCap系列模组,促进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针对全球市场,公司已开发覆盖
工规级、安卓智能、车规级等在内的逾50款5G模组产品,多款获得GCF等全球认证。其中,RG620T系列适配5
GFWA及MobileHotSpot方案,支持TensorFlowLite模式,为用户提供基于场景的联网优化及稳定快速的业务
体验。RG200U系列成功推动5G有轨电车项目落地。搭载RM500U、RG500U和Wi-Fi6方案的5GFWA服务设备,已
经在国内、欧洲、东南亚及非洲等多个区域实现规模化商用。RG255x系列可为工业网关、CPE、Dongle、视
频传输等多类应用带来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多款5G模组中标全球多个运营商的重要项目,助
力运营商快速部署5G网络,提升用户宽带体验。报告期内,公司还推出了RG650V-EU、RG620UA-EU等多款行
业领先的5G通信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加速5G+AI技术与垂直行
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优化产品架构,公司在业内率先实现了DSDS、EasyMeshR5/R6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商
用部署,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下公司正在积极着力布局5G-A生态,移远RG650x系列基于全球首个5GAdvanced-ready调制解调器及射
频系统平台开发而成,在传输速率、网络容量、超低功耗、超低时延、超可靠性等方面全面更新。RG650x内
部集成四核A55处理器,支持5G下行载波聚合,使得5G通信速率实现大幅提升,通过媲美光纤的通信性能,
使其在5GFWA、高清视频直播、AR/VR设备、无人机、工业自动化等应用上脱颖而出。公司凭借在5G-A、RedC
ap等前沿5G领域的领先布局和优异市场表现,荣膺“2024年度5G物联网行业领导力企业”奖,极大彰显了在
推动5G技术创新、加速5G应用落地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和领先地位。
在生态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合作体系,与全球领先的合作伙伴携手推进5G技术创新
与应用落地。我们深度参与5G+AI的标准演进,推出新一代智能化网络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提供更高效、
更灵活的服务支持。通过打造开放的技术平台和完善的开发者生态,公司有效降低了行业客户的技术门槛,
加速了5G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重要力量。
2、智能模组
公司洞察市场需求,推出多款智能模组。有SC200x系列涵盖从入门到中端再到高端4G智能模组产品,为
智能支付、智能收银机(ECR)、PDA、行业手持终端、车载设备、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带来全新可能。有多款
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AI算力模组,如SG885G-WF、SG865W-WF、SG368Z等系列,以及同时支持5G和高算力的5G
智能模组SG560D、SG530C等。其中,SG885G-WF是综合算力高达48TOPS,连接性能出众,且具备丰富的多媒
体功能,为智联网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SG368Z系列模组专为需要高自动化、高速率和多媒体功能的
工业和消费类应用设计,在工业、医疗、电力、车载交通、安全、新能源、环境监测等多个行业展现出强大
的市场竞争力。SG560D-NA顺利通过北美运营商PTCRB认证、美国FCC认证、加拿大IC认证,综合算力达14TOP
S,具备高效的边缘计算能力及丰富的多媒体功能。
随着千行百业数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多模态AI大模型的应用需求不断攀升。公司全系智能模组产品已
全面接入多模态AI大模型,赋能终端设备具备场景理解、语音对话、表情识别等多项能力,在多个业务场景
中实现落地应用。如户外旅行场景,搭载公司智能模组的AI眼镜,可以查询位置、获取景区信息、查看商品
评价等,为旅行者提供无缝的智能化体验。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搭载公司模组的AI陪伴机器人、智能音箱、
家用视频终端等设备,通过与多模态大模型的结合,实现更智能的控制。
3、LTE模组
报告期内,公司相继推出EG950A-ENL、EG915L等多款LTE系列模组产品。其中,EG950A-ENL作为LTECat4
模组,专为需要高性能网络连接和丰富的功能集成而设计,支持双天线,在多路径场景下,较单天线在灵敏
度、覆盖和频谱效率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该模组可覆盖智能表计、资产追踪、环境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
新一代Cat1bis产品EG915L系列,在无线通信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实力。这款模组深度支持QuecOpen技术,为
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在性能方面,EG915L凭借Cat1bis技术,实现了更高的速率与更稳定的连
接。其支持的QuecOpen技术,允许开发者基于该模块进行快速、灵活的二次开发。通过QuecOpen,开发者能
够轻松调用丰富的接口和功能,极大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4、Wi-Fi&BT模组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Wi-FiHaLow模组FGH100M凭借在连接性能与创新维度的卓越表现,荣膺“2024年
度IoT产品奖”。相较于其他Wi-Fi技术,该款模组不仅开创了低功耗连接模式,其远程覆盖能力更是出类拔
萃,覆盖半径超1公里,达到传统Wi-Fi的十倍之多,在园区场景中优势尽显,无论是学术与研究机构、工业
实验室,还是办公区域,都能完美适配。此外,在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建筑打造以及智慧农业
推进等诸多领域,该款产品均展现出广泛的适用性与巨大的应用潜力。
公司还推出了多款支持Matter协议的Wi-Fi&蓝牙双模模组,经严格测试认证,性能卓越。MCUWi-Fi6模
组可兼容主流智能音箱,适配不同智能家居设备,降低开发门槛。同时,公司还打造系列低功耗蓝牙模组,
丰富短距离产品阵容。随着消费者对家居智能化需求的增长,Matter协议为设备互操作性和兼容性提供统一
标准。公司还推出Matter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IoT模组、App等服务,助力客户开发产品。基于Matter协议
,公司打造了智能照明、电工、家电等方案,如智能照明可通过APP统一操控照明设备,智能电工能管理控
制电工设备并进行OTA升级。
5、GNSS模组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精度定位产品领域,继续丰富产品应用,推出LG680P、LS550G、LG69T等多系列GNS
S模组产品。LG680P可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精准农业和测量测绘等领域的全频段高精度定位。在兼具高精度
定位性能情况下,支持L-band及市面主流产品封装22mm*17mm,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又极大缩短了客户的
开发周期。LS550G模组凭借超小尺寸、超低功耗、高灵敏度及高性价比等优势,专为满足智能穿戴和便携式
设备而生。可同时接收GPS、GLONASS、Galileo、BDS、QZSS和SBAS等多卫星信号,有效缩短终端首次定位时
间并提高定位精度,特别是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工业PDA、可穿戴设备,运动、资产跟踪
器等场景中可为客户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LG69T系列产品已累积获得超30家主机厂、Tier1客户定点并量产
。同时,公司支持L-band的产品即将在车载领域实现量产。随着LUA300C高精度IMU的推出,公司建立起包括
GNSS、IMU、RTK算法、RTK服务、DR融合算法和功能安全能力。
(四)夯实内功,提供全栈车载模组、方案及服务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在网联的基础上,产业链上下游对于融合单SOC的座舱网联融合的需求逐步增
加,在高端车规级座舱SiP+网联PCBA结合的产品规模化量产同时,移远加强融合单SOC的舱联产品和方案布
局,强化整体方案落地支撑能力和资源建设。围绕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在原有“七大车载产品技术生态
”-智能座舱模组、车载4G/5G模组、C-V2X模组、高精度定位模组、车载Wi-Fi/蓝牙/UWB模组、车载天线、
解决方案基础上,推出包括Dynablue量产级别蓝牙协议栈的LXC支持多域的座舱软件方案、基于QuecOpen打
造的跨多芯片平台的TCU网联方案,并导入超过20家主机厂量产落地,赋能“六大典型应用场景”。
在网络安全层面,基于R155/R156的行业信息安全的要求,在ISO/SAE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实施中,已支持全球十余家客户对于出口合规的网联层面技术合规要求。建立了芯片原厂+开源社区信息管
理+自有软件信息安全系统管理方案,解决客户长周期量产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升级维护无法持续得到保证的
问题。此外,公司全球智能制造中心交付能力持续完善,交付质量稳步提升,给予车载高质量客户以充分的
信心,形成了较好的客户粘性。目前,在车规级LTE模组AG35系列出货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车载5GNR模组A
G59xE/H和AG56xN的出货量快速成长。同时基于国产平台开发的车载蜂窝模组产品导入量产,满足了海内外
车厂客户的多样化车联需求;智能座舱模组AG855G出货快速成长,向车载客户智能座舱普及提供安全可靠的
品质保障。
单芯片SOC4G智能模组AG660K、AG600K量产客户迅速增加,V2X产品形成了AG15,AG16,AG18,AG190W单V2X
产品以及5G+C-V2X融合的AG590E/AG570Q两条路线,为车路云网建设加速奠定基础器件层面基础。LTE-A车规
级模组AG525R-GL以及衍生型号新增多个车厂客户定点,并导入量产,从而确保产品的持续出货。车规级Wi-
Fi&BT模组从Wi-Fi5到Wi-Fi7全面覆盖,同时在蓝牙协议栈Dynablue导入量产的前提下,更好的与座舱方案
形成紧密耦合,满足座舱方案对车内连接的要求;低功耗蓝牙模组AH20C、AH30C和UWB模组AU30Q等满足提升
无钥匙准入应用需求,为新一代数字钥匙提供更高定位精度和安全性;车规级高精度定位GNSS模组LG69T(AB
),导入功能安全ASIL-B级别的支持,满足车载E/E架构变化中对高精度定位感知能力的要求。LC290/LC260
等模组支持北斗、单北斗车规GNSS结合移远自有RTK、惯导算法则满足国内车载法规层面变化的要求,多个
客户已经逐步进入量产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在高精度IMU领域也迎来新的突破,掌握了高精度IMU的设计生
产校准等一系列技术。公司成功向市场推出LUA600A高精度IMUBOX产品,为ADAS对于在GNSS失锁后的高精度
位置保持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可为客户提供高精度GNSS、高精度IMU、RTKDRHeading核心算
法,以及高精度RTK服务等一整套高精度解决方案。
(五)软硬件协同,打造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1、天线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150多款性价比极高的天线产品,全面覆盖5G/4G/WIFI/ISM/GNSS以及NTN多种类
型,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矩阵。公司积极布局车载领域,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成功与全球40余家
知名汽车制造商、60余家主流Tier1供应商以及多个重要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新技术创新领
域,公司研发的5G补偿器产品成功落地并实现量产,同时斩获多项技术专利。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内头部
车企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将全面应用于客户2025年的新款车型上。2025年,公司将着重开拓智能天线和毫米
波天线等产品线。随着AI市场的飞速发展,对天线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公司将紧跟市场需求,为客户提
供更先进、更优质的天线解决方案。
2、ODM
为更好地向全球IoT客户提供一站式方案设计服务,以ODM为主营业务的子公司安科联依托于移远丰富的
全球IoT资源,不断构建和完善研发、设计、生产等能力,并积极拓展行业应用与服务,2024年ODM业务收入
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超70%的增长。
目前公司ODM业务已为行业PDA、POS支付、FWA、两轮智能出行、BMS、AIoT等行业的头部客户提供了PCB
A和整机解决方案。其中,PDA产品线有多个5G项目落地,销售收入实现数倍增长;POS支付产品线可为客户
提供MOB和COB两种合作模式,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FWA产品线建立了强大的5G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
品牌客户服务于全球的运营商;两轮车产品线,已为国内多家主流两轮车客户提供智能出行整体解决方案。
3、软件服务平台
目前公司已为500多家客户提供物联网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行业覆盖电力、能源、出行、农业、商业
管理、智能家居、工业数采等多个领域。2022年已实现全球化战略部署,并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数据接口、开
发工具包和接入协议,赋能更多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户外两轮车智能化领域深耕多年,提供车辆端
到平台的全链路矩阵产品,支持多种业务场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2023年新增智慧工厂、光储一体化、城市
用气安全、一站式Matter等综合解决方案;智慧工厂结合公司工业质检及预测性分析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光
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家庭及商用,实现谷电峰用、能耗优化的能力;城市用气方案保障气瓶运转及使用安
全,有效减少火灾隐患。2024年已经支持私有云产品,为企业打造自有IoT设备管理平台,适合对数据安全
性要求更高、产品个性化更强的企业。同时,IoT连接管理平台依托核心网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稳定性连
接服务,IoTeSIM管理平台率先完成GSMASGP.32标准全流程技术验证,B2B2C零售服务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赋
能企业实现全渠道消费者触达与精准营销。
4、工业智能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业务机会,正式发布宝维塔ProvectaAI品牌。公司秉持“
提供易于部署且具成本竞争力的智能生产力解决方案”的使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机器视觉及
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缺陷检测、物料分选、行为检测、汽车电子自动化等多个垂直领域,助
力各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与升级。公司持续迭代升级“AIFex匠心”平台与“匠准”可视化部署工具,通过
“拖拉拽”零代码操作,贯通缺陷样本收集至模型应用全流程,显著降低工业算法应用门槛。同时,依托物
联网技术,创新性地推出内置视觉检测算法的边缘计算盒子AIBox,成功应用于农副产品分选、循环经济垃
圾分拣等场景,开辟技术应用新赛道。
“AIFex匠心”平台广泛落地多个行业标杆项目,为多家汽车品牌关键部门完成PIN针检测与外观缺陷检
验;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行业关键电子元器件表面缺陷高精度检测;为高端定制木材行业提供孔位、尺寸误
差及外观缺陷的精准视觉测量。在汽车电子领域,成功开拓Tier1自动化组装+测试线体,获多家主机厂Tier
1项目定点;自主研发的模组全自动烧录机UpCore001,赢得汽车电子Tier1及OPENCPU模组客户的高度认可,
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凭借宝维塔在推动AI技术落地与应用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在2024中国物联
网产业大会暨第21届慧聪品牌盛会获颁“AI创新应用奖”。
5、AI大模型解决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生成式AI应用全面爆发。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
的战略布局,在AI大模型端侧部署的赛道上率先发力。公司于2024年8月便推出了AI大模型解决方案,为AI
大模型技术在端侧的落地做好了充分准备。公司推出的端侧AI大模型解决方案,以“LLM(大语言模型)+RA
G(检索增强生成)+Agent(智能体)”技术三角为核心,通过对AI模型的深度优化与增强,重新定义了AI
端侧设备的智能化逻辑。大模型方案具有实时性强、隐私安全、支持无网环境、推理成本低等优势,支持大
模型本地部署、agent集成,可根据客户场景需求进行模型的选择与微调优化,提升整体方案中模型与场景
的适配性,最大程度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实现端侧设备的多模态智能交互。依托大模型知识库,公司助力客
户打造的AI语音交互机器人可实现智能问答、业务咨询、精准营销等多场景应用。目前,AI语音交互机器人
已广泛应用于展厅、政务、企业、交通、教育、银行、文旅、医疗、会展等行业,以智能化服务推动行业升
级,为企业与用户创造更高价值。
公司推出的“模音云犀”解决方案通过云端大模型为终端设备提供性能支持,赋能终端设备实现人机对
话交互和操作控制等功能。该方案涵盖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声学前端信号处理等全链路音频算法,
包括深度学习的智能降噪(ANS)、回声消除(AEC)、语音唤醒(KWS)、语音识别(ASR)和语音合成(TT
S)等,支持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兼容RTOS、Linux、安卓等系统。其多模态交互引擎创新构建“语音+视
觉+文本”三模态融合架构,集成LVM视觉大模型、LLM语言模型及RAG检索增强系统,实现跨模态检索、多模
态生成等智能交互。公司未来将深化大模型部署,拓展组合辅助驾驶、医疗等新场景,推动万物智联交互升
级。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以来,物联网景气度逐步复苏,物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豆包、DeepSeek、ChatGPT、5GAdvan
ced、边缘计算、卫星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出,将持续推动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模组作为物联网产
业链上的关键环节,是终端设备实现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组件。根据2025年1月ABI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
24年蜂窝模组全球出货量及收入规模较2023年有所提升。预计至2029年蜂窝模组全球出货量可达7.05亿片,
收入可达92.39亿美元。
(一)5G技术持续演进
5G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伴随5G
技术的持续演进,整个物联网行业已形成了覆盖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在内的完整生态链,共同推进5G
技术在行业应用、标准定制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FWA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市场潜力
巨大。根据爱立信2024年11月发布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作为仅次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的第二
大5G用例,固定无线接入(FWA)在全球的普及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030年底,全球FWA连接数量将达到3.5
亿,其中近80%将位于5G网络上。
2024年6月,3GPPR18标准正式冻结,5G标准演进进入了5G-A阶段。据爱立信预测,到2030年底,全球5G
签约数将达到63亿,其中60%为5G独立组网(SA)。由于运营商将部署新的功能,提供以价值、而非以数据
量为中心的产品,5G独立组网(5GSA)和5GAdvanced预期将成为当前十年剩余时间里运营商关注的焦点。5G
-A被认为是5G向6G发展的关键阶段。5G-A不仅保持了5G原有的大带宽、低时延、万物互联的能力,还增加了
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通信感知融合能力,有望实现10倍于5G的网速提升,将更好地匹配车联网、VR
/AR、低空经济等对低时延和大带宽要求更严苛的前沿新应用。未来,5G-A标准还将在3GPPR19和R20版本上
进一步增强和演进。
(二)AI、边缘计算与大模型深度融合
随着AI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AIoT正成为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为满足智慧城市、智能
制造、智能家居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行业技术研发正围绕高速通信、AI算力、智能算法及多模态交互等关
键方向展开系统性攻关。AIoT系统正从单一指令响应向多模态感知决策演进。通过视觉、语音、触觉等多通
道信息的融合处理,系统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
边缘计算需求的增长促进AI算力下沉至终端设备已成为趋势。针对物联网设备对轻量化AI模型的需求,
模型压缩技术可将千亿级参数的大模型精简为百兆级版本,并保持较高的任务精度。在技术的推动下,市场
对高算力智能模组的需求与日俱增,边缘计算技术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与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凭借低时延、
高带宽等优势,边缘计算技术与物联网、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为传统行业提供了创新
的信息技术服务和计算能力。这一趋势有力推动了工业互联网、车载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慧医疗
等行业应用的快速发展。
以DeepSeek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突破正推动AIoT从1.0“万物互联”向2.0“万物智联”演进,这一转
变将加速AI算力模组和解决方案在各产业的深度应用,推动市场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长。AI技术通过深度学
习和大数据分析,使物联网终端能够实时收集和处理海量数据,为行业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AI与物联网的
深度融合使得下游行业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无线通信与端侧AI应用的结合展现出巨大的市场
潜力。AI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的结合正在持续扩展应用领域,物联网设备搭载轻量化大模型的趋势将加速演进
。
(三)下游应用领域情况
随着5G、AI、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不断加速,网联系统
、车载信息系统、智能中控等应用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无钥匙自动解锁方便快捷、实时路况导航精准高效、
语音指令轻松控制车辆、车载娱乐系统丰富多样使得消费者驾驶汽车出行的体验焕然一新。车载大屏已不再
是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经济型车型同样对智能座舱展现出了强烈需求。智能座舱作为用户高频交互的核心
载体,渗透率持续攀升,催生了汽车行业对不同功能、成本、规格的智能座舱模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V2X
是实现车辆与周围车辆、行人、基础设施等实现信息交互的重要技术,对智慧交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端侧AI市场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在CES2025上,AIPC、AI眼镜、AI智能家电等一系列具备A
I能力的终端设备纷纷亮相,充分展示了端侧AI的无限可能。据银河证券研究数据,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
量将达到350万副,同比增长130%,2030年AI眼镜销量将快速增长至9,000万副。咨询公司IMARC的预测数据
显示,2024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已达181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600亿美元。在汹涌澎湃的人工智
能浪潮中,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构想迈向现实应用。2025年将是具身智能量产元年。据前瞻经济学人数据预
测,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达751.8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1,87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02%。
根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为323.1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
长率为6.0%,其中割草机器人在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159.37亿美元。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
G/LPWA)、车载前装模组、智能模组(5G/4G/边缘计算)、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GNSS定位模组、卫
星通信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以及软件平台服务、认证与测试、工业智能、智慧农业等服务与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
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
行业情况均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物联网领域无线通信模组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可提供包
括无线通信模组、天线及软件平台服务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拥有的多样性的产品及其丰富的功能
可满足不同智能终端市场的需求。
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与环境监控、
智慧工业、智慧生活与医疗健康以及智能安全等领域。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过程控制制度,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等过程进行规范和控
制,确保公司采购流程的高效有序。公司采购部门会结合订单情况、安全库存、研发产品和未来市场预期等
组织采购。
2、生产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自产和委托加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可保障供应链稳定,有效提升产品的
研发、生产、测试效率,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保证产能稳定供应。
3、销售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