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日盈电子(60328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3286 日盈电子 更新日期:2025-02-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洗涤系统产品、汽车精密注塑件及小线束、汽车电子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及摩托车线束等摩托车零部 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产品) 2.14亿 47.47 4749.87万 54.25 22.21 短交通零部件(产品) 1.54亿 34.19 715.21万 8.17 4.64 智能家居传感器(产品) 6541.43万 14.52 2905.53万 33.18 44.42 散件(产品) 1648.00万 3.66 329.91万 3.77 20.02 其他(产品) 12.49万 0.03 -3827.23 0.00 -3.0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用零部件(行业) 6.49亿 85.17 1.00亿 70.40 15.44 智能家居传感器(行业) 9951.79万 13.06 3994.19万 28.06 40.14 其他业务(行业) 1345.51万 1.77 219.46万 1.54 16.31 ───────────────────────────────────────────────── 汽车零部件(产品) 4.16亿 54.58 7790.81万 54.73 18.73 短交通零部件(产品) 2.03亿 26.59 1567.97万 11.02 7.74 智能家居传感器(产品) 9951.79万 13.06 3994.19万 28.06 40.14 散件等(产品) 3049.14万 4.00 662.38万 4.65 21.72 其他业务(产品) 1345.51万 1.77 219.46万 1.54 16.31 ───────────────────────────────────────────────── 国内(地区) 6.90亿 90.52 1.10亿 77.56 16.01 国外(地区) 5880.44万 7.72 2975.29万 20.90 50.60 其他业务(地区) 1345.51万 1.77 219.46万 1.54 16.3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产品) 2.09亿 56.54 --- --- --- 短交通零部件(产品) 9710.63万 26.23 --- --- --- 智能家居传感器(产品) 4629.07万 12.50 --- --- --- 散件(产品) 1733.16万 4.68 --- --- --- 其他(补充)(产品) 15.23万 0.04 --- --- --- 其他(产品) 2.36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用零部件(行业) 5.92亿 83.26 6603.79万 61.70 11.15 智能家居传感器(行业) 1.06亿 14.87 4099.37万 38.30 38.76 ───────────────────────────────────────────────── 汽车零部件(产品) 3.64亿 51.21 4665.92万 43.59 12.81 短交通零部件(产品) 1.93亿 27.08 1707.77万 15.96 8.86 智能家居传感器(产品) 1.06亿 14.87 4099.37万 38.30 38.76 散件(产品) 3533.53万 4.97 230.11万 2.15 6.51 ───────────────────────────────────────────────── 国内(地区) 6.35亿 89.27 7822.48万 73.02 12.32 国外(地区) 6321.43万 8.89 2889.99万 26.98 45.7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0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4302.10│ 45.0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0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4178.06│ 30.0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与汽车 行业密切相关,而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受国民经 济、下游汽车行业波动的影响。 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动能有待巩固,外部环境更 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此背景下,国家推出一系列提振刺激政策。汽车行业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长 态势,一季度由于上年同期基数相对偏低,汽车销量增速超过两位数,二季度后整体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 。 展望下半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实施,整车厂新产品密集上市,将有助于 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有助于推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同时,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 严峻,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消费信心和市场环境需要继续提振和改善。 (1)汽车产销同比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4.9%和6.1%,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显示出中国 汽车市场的韧性和潜力。在汽车消费持续复苏的环境下,汽车行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支柱的作用。 (2)新能源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0%和32.00%,市场 占有率达到35.20%,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新能 源汽车相关的零部件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汽车出口依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4年上半年,汽车整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 。尽管受外部不利环境影响,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其他类型的新车出口快速增长,有效提升出 口销量和新车市场的整体增速。我国继去年超越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后,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车 出口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概况 公司为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优质供应商,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及生产制造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研发创 新、产品升级,逐步形成以“感知—传输—控制”为核心的系列产品,其中感知类产品有各类传感器,传输 类产品有车用线束,控制类产品有天窗控制器,以及洗涤系统、精密注塑等产品。公司目前已成为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北京奔驰、奥迪、沃尔沃、一汽集团、上海汽车、广州汽车、吉利、北京汽车、北 京长安、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蔚来等的配套供应商,同时公司还在不断开拓新的客户,力争做到 国内外汽车头部客户全覆盖。公司全面进入一汽大众电子材料组,获得参与多款汽车电子件项目资格。 (2)主要产品及用途 感知类产品 ①各类传感器 A: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依托于子公司核心传感元件热敏电阻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提供 专业和可靠的测温解决方案,产品线布局汽车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客户群体涵盖国内主要主机厂,同时也在 不断的拓展快速发展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B:PM2.5传感器 PM2.5传感器使用光的米氏散射原理,能精确测量空气中单位体积内悬浮颗粒物的粒子数,能检测汽车 车内空气中悬浮的PM2.5颗粒物浓度。经过整个技术团队两年多的努力,产品顺利拿到德国大众的BMG认可并 实现批量供货,公司PM2.5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产品已在一汽大众、一汽集团、上汽通用、上汽集团等行业 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多款车型中得到良好应用,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其他主机厂,参与全球项目开发。 C:阳光/光线传感器 阳光/光线传感器能检测入射到驾驶舱的阳光强度以及车外环境光的强度,并将信号发送给空调控制器 进行温度补偿,同时对车灯进行制动控制。由公司主导起草两项行业标准——《汽车空调用阳光传感器》和 《汽车用环境光传感器》,两者均已经由国家工信部发布并实行。目前公司作为大众的主要供应商,该产品 基本涵盖了大众各个车型。 传输类产品 ②车用线束 公司在汽车传统的线束领域有二十多年的生产和开发经验,主要提供后视镜线束、门窗以及车灯小线束 给国内各个主机厂。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特别是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要求,传统的线束已经满足 不了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对数据传输的要求。汽车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显示屏的大量运用,需要给车 载BCM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以确保汽车能及时感知行驶周围状态,这些数据和射频信号都需要可靠的高速数 据线束将其传输到BCM。而且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级越高,独立传感器的数量也越大,由此产生的数据 总量也更大,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要求也更高,在使用上也由原来每车2-3根已经增长到如今每车最 多30-40根,市场需求量巨大。 公司敏锐地捕捉到该市场的巨大潜力,适时的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投资开发自动化加工产线,满足汽车 行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的严格要求,为国内外主机厂提供高质量的高速传输线束,公司 已获得北汽、爱可森、一汽等项目定点。 控制类产品 ③天窗控制器 天窗控制器是整个天窗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整个系统控制命令的判定和控制策略的执行,目前作为公 司控制器类的主打产品,与国内主要主机厂都有合作,公司已获得长城汽车、东风岚图、合众、一汽红旗等 项目定点。 洗涤系统 ④洗涤系统 公司作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设立的车用洗涤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汽车洗涤系统领域深耕近二十 年,产品应用场景覆盖传统的风窗洗涤系统、大灯洗涤系统,以及面向智能驾驶的摄像头洗涤系统和激光雷 达洗涤系统。在传统洗涤系统方面,公司多年来在流体动力学领域与同济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对射流技术及 离心式水泵技术开展研究,目前产品覆盖奥迪、大众、通用、丰田、吉利、红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同时, 公司积极把握市场发展动态,紧跟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根据市场情况推陈出新,布局研发摄像头洗涤系 统与激光雷达洗涤系统,已获得多项专利授权。目前摄像头洗涤系统已成功应用到大众、通用等主流主机厂 车型上,在激光雷达洗涤方面,公司与造车新势力以及激光雷达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同步开发激光 雷达配套洗涤系统。激光雷达洗涤系统包括电磁阀、控制器等电器件,公司兼具传统洗涤产品和电子件产品 开发优势,在面向智能驾驶配套洗涤系统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精密注塑 ⑤精密注塑 公司在精密注塑方面拥有自主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制造、注塑及组装的完备供应体系,拥有瑞士夏米 尔、米克朗等各类进口精密加工设备和德国德马格等超过一百台注塑机,拥有众多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制 造的人员,具备对产品的设计仿真分析能力、模流分析能力。公司实验室通过国家CNAS资质认可,实现了从 产品概念设计到验证阶段与客户的高效协同,完成项目开发及认可。目前公司与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等 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配套关系,同时,在汽车、摩托车业务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拓展布局短交通领域,已与九 号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发挥公司在精密注塑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为短交 通领域客户提供短平快的开发模式。 (3)主要在研产品 ①空气质量管理系统 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包含了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主动香氛发生器等多个传感器于一体,从而 实现小规模多传感器执行器的集成,既能节约空间,也能优化成本。其主要功能有:PM2.5传感器主要是通 过激光散射原理进行颗粒物的测量,实现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控,并通过空调控制系统实现PM2.5的过滤,用 以提升驾舱空气质量;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依托于MEMS红外振动声波采集技术对车舱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 检测,由于高浓度二氧化碳容易导致司乘人员的疲惫,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预警值时,空调开启新风,避免 驾驶员疲劳;主动香氛发生器,通过风道的切换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香味的切换,为驾乘人员提神醒脑,满足 个性需求。 ②座椅位置传感器 座椅位置传感器是一种霍尔传感器,传感器总成安装在座椅导轨上,电机带动座椅导轨前后移动,使得 导轨与传感器产生位移。传感器内部的霍尔芯片通过检测座椅导轨靠近和远离时,不同的磁场强度,识别座 椅位置,并通过电流信号传输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气囊控制单元检测当前信号从而控制安全气囊的爆破力 ,当座椅位置靠近时安全气囊爆破力较小,座椅位置远离时安全气囊爆破力较大。 ③尾门控制器 尾门控制器主要应用MCU配合整车信号实现对尾门开启与关闭,同时兼具防夹伤功能,目前公司尾门控 制器功能样件测试通过,获得了主机厂认可。 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进口替代”为导向,与汽车整车企业同步开发的研发模式。在整 车企业开始新车型、新项目研发时,公司即同步开始相关零部件的开发工作,同时,公司还根据新技术、新 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趋势开展预研式研发活动。公司该种研发模式降低了研发风险,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 了研发、生产和销售周期,同时也保证了公司未来的技术领先性。 公司通过建立鼓励科研创新的奖励机制及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公司引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为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 不断努力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难题,使公司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提升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铜丝、铜带、橡胶水管和塑料粒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并严 格执行。根据公司采购管理流程,在初次选定供应商时,由采购部对供应商的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价 格及其他资质进行评鉴,评定通过的供应商方可进入合格供应商目录。 公司按照下游客户每月的采购预测来安排采购工作。由于公司所采购的原材料大多为大宗商品,因此目 前每种原材料主要与1-2家供应商合作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部门根据营销部的销售订单,结合原材料库存情况及车间生产能力情况,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和 进行库存管理。公司生产现场实行精益生产模式(TPS),以流水线方式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严格贯彻IAT F16949质量体系。 ①生产准备阶段 该阶段包括与客户沟通进行最后的设计方案的确认,准备模具开发、产品试制、制造过程评估等,整个 过程包括:制造可行性阶段、样品阶段和试产阶段,通过以上环节的试生产准备,最终达到批量生产阶段。 ②批量生产阶段 在达到批量生产后,生产部门根据营销部门的月度生产计划和库存商品确定周生产计划,车间调度部门 根据车间生产负荷及分解的周生产计划、库存原材料等确定日生产计划来安排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的客户主要是汽车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以及摩托车整车厂等,销售区域以内销为主,销售模式为直 销。 ①业务流程 汽车行业中,尤其在合资品牌中,整车厂选择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的条件和程序非常严格,门槛很高。公 司进入整车厂供应商体系并实现量产供货需要经历长时间、多环节的考核,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达成初步意向。公司营销部门与整车厂洽谈合作可能性,整车厂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工艺和 配套生产能力初步满意,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但通常,整车厂与正在供货中的供应商的关系均相对稳定 ,只有当新的潜在供应商具备明显的质量、工艺或价格优势或原供应商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时,整车厂才会 考虑更换供应商。因此,即使公司配套能力被整车厂认可,但整车厂是否以及何时启动供应商更换计划,公 司方面难以控制。这一阶段往往公司需要通过对整车厂实施长达数年的接洽,保持对整车厂新车型上市计划 和现有供货关系的紧密跟踪以获得机会。 第二阶段:整车厂对供应商的实质性考察阶段。整车厂启动新供应商导入计划后,即开始对潜在达成意 向的供应商进入实质性考核阶段,该考核主要侧重于依据IATF16949对供应商整体配套能力的考核,包括其 产品设计能力、工艺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生产能力等全面能力的考核。 经过整车厂一段时间严格地考核程序后,整车厂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 ,一旦进入供应商体系,即获得向整车厂进行配套的资格。这一阶段进度的快慢同样取决于整车厂方面的推 行力度,但通常来讲,由于要对供应商作多轮现场考核,同时需要协调整车厂内部采购、研发、产品、质量 控制等部门相关人员的时间,因此考核周期最快需要半年,慢者甚至一年以上。 第三阶段:项目配套阶段。进入整车厂供应商体系后,整车厂将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向配套供应商发包 ,进入正式的项目配套阶段。这一阶段中,公司首先根据整车厂的要求提出产品初步设计方案与整车厂进行 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大体的尺寸结构样件(通常称为“A样”,非必须环节)。获得认可并通过报价环 节后,公司与整车厂签订正式的技术合同。随后公司将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产品的完整设计方案并制作出带 主要功能的样件(“B样”,认可技术方案)。在此过程中公司与整车厂相关部门不断进行交流沟通并进行 改进。在确认设计可以冻结后,公司按照正式方案进行开模、组装与试验后,生产出样品(“C样”,工装 样件,认可产品状态)提交整车厂进行OTS审核。对于合资品牌整车厂而言,这一环节审核非常严格,通常 需要经过其品牌海外总部的审核,拿到其出具的OTS认可报告才能通过。如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均需将OTS样 件送交德国的大众集团总部进行审核,合格后出具大众的BMG认可报告(即大众的OTS认可报告)。OTS审核 通过后,进入PPAP认可环节(“D样”),即在量产条件下对产品质量、过程能力、物流、响应能力等方面 的认可。上述认可全面完成并合格后,产品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即具备了满足整车厂要求的全部配套能力。 整个项目从接到客户需求到正式供货的周期通常为8-24个月。 公司的出口业务和摩托车线束类零部件业务流程与整车厂配套流程类似,也要经过前期接触达成初步意 向,客户考核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外贸业务客户一般都已有所要生产的零部件详细的设计技术资料,其主要 的目的是寻找成本更有优势的供应商,所以具体的项目流程一般都由报价开始,即公司在接到客户的商业、 技术要求后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并报价,客户如果接受报价则签署正式定货合同。 经过客户认证程序进入配套体系后,公司通常能够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客户进行年 度合同谈判,签订框架协议,根据客户发出的采购订单和交货计划以销定产。 ②定价策略 公司产品定价策略相对较为灵活,但主要根据成本加成定价作为核价基础,并结合不同产品类型确定不 同盈利水平。对于已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毛利目标相对较高;对于新开发或重点培育产品,则利用价格优 势占领目标市场,同时公司将通过内部成本控制和消化维持必要的毛利水平。 汽车零部件行业一般采用长期固定协议价,但由于新车型推向市场后销售价格呈现逐年下降的情形,因 此同一配套零部件价格的跟随下降已成为行业内普遍现象。根据整车厂商的要求,公司汽车零配件产品每年 会降价3%-5%左右,但一般情况下随着供货时间以及生产经验的积累,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均会大幅提高 ,上述降价幅度可通过企业内部挖掘和向上游成本转移等方式而得到一定消化。 ③产品交付与货款结算 A.直接供货和间接供货 在直接供货方式下,公司根据合同或订单约定向客户直接发货并交付产品,并收取其支付的货款。 在间接供货方式下,公司一般先与整车厂商签订销售合同,再通过总成(或一级)供应商完成产品交付 与货款结算。从产品交付流程上看,公司根据产品订单首先向整车厂商指定的总成(或一级)供应商交付产 品,其后一级供应商完成模块或系统集成后将总成产品交付整车厂商;从货款结算流程上看,货款支付流程 与产品交付流程正好反向流转,即整车厂商收到产品后按合同约定将款项支付予总成(或一级)供应商,再 由一级供应商与公司结算货款。 B.内销和外销 Ⅰ.内销 下线结算模式: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将货物发往中转库或客户指定仓库,客户将公司产品领用并装至整 车后,一般于次月将上月实际装至整车的产品明细以开票通知单的形式通知公司,公司据此和客户进行货款 结算。 货到验收模式: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将货物发运给客户,客户收到后检验入库,并与公司发货单核对一 致予以签收,公司按照双方约定的信用期限进行货款结算。 款到发货模式:公司针对少量零星的客户在付款后再发货。 Ⅱ.外销 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发货并交付给客户指定的货代公司,按照双方约定的信用期限进行货款结算。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计拥 有207项专利。 2、客户优势 公司是国内首批研发汽车洗涤系统产品并批量供货的本土企业之一,并获得大众客户技术认可报告(BM G)。在汽车洗涤系统、汽车电子和精密注塑领域,公司目前已成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北京 奔驰、奥迪、沃尔沃、一汽集团、上海汽车、广州汽车、吉利、北京汽车、北京长安、一汽丰田、广汽丰田 、比亚迪、蔚来等的配套供应商。在摩托车线束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大长江集团,其是国内最大的摩托 车制造商,旗下主要品牌有“豪爵”、“铃木”等,同时公司也在积极与钱江摩托等国内其他摩托车制造商 合作。在新的业务领域,公司与国内知名智能短交通领域企业九号公司、江苏小牛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优秀的客户资源有力推动了业务的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3、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研发,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团队建设,公司已建立一支优秀的研发技术团队,报告 期内新增7项发明专利。同时,在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知名的汽车合资品牌主机厂的长期合作中,公司 进一步加深了对行业和市场需求的理解,研发方向紧密联系市场,研发成果也更加贴近客户需求。 (1)同步开发能力 多年来,公司以自主研发与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式,在汽车零部件设计开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 为国内较早开发汽车洗涤系统产品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 ,并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产品已经覆盖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主要车型。同时,公司产品开发已经掌 握了基础数模搭建、新产品同步开发和同平台多车型技术共享等能力,大大增强了与汽车整车厂的合作紧密 度。 (2)模具开发能力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模具的自主设计开发。公司目前拥有全自动模具加工生产线、加工中心等 领先的加工设备及国际领先的检测设备,同时具备冲压模具及注塑模具开发能力,对于连接器及端子、车用 注塑结构件等具备丰富开发经验。此外,公司聘请杜邦、马斯特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行业专家对模具设计开发 人员进行塑料性能、热流道性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培育了一支掌握核心模具开发 能力的工程团队。 (3)新品研发能力 公司目前已经具备汽车电子产品同步开发能力,研发诸如PM2.5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天窗控制器、雨 量传感器、阳光传感器等高端汽车电子产品,并已实现批量供货,同时积极开展满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 需求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团队具备从客户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模块开发、系统集成、测试和整车标定的 系统开发能力,为客户提供整体的汽车电子产品的解决方案。 4、生产管理和生产成本优势 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模式(TPS)进行生产管理,从品质管理、工时管理、进度管理、库存管理和5S管理 五个方面,不断研究自动化生产方法、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通过降低场地使用面积及不良品率、提高人均 生产效率和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公司产品良率,降低产品成本。 公司现有产品的零部件大都为自制,完善的产业链条也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的连贯性和控制产品 成本。 公司不断提升生产技术能力,并持续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公司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提高 公司的柔性生产能力、小批量和多批次产品的生产能力。 5、服务优势 公司目前已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营销部门在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后,研发人员即开始与 客户进行技术沟通,或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技术分析。在确定最终技术方案时,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质检部 门也提前介入,以保证在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都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从而节省产品设计和生产时间。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整车价格战的白热化、居民消费意愿的下降、零部件企业竞争 的加剧,这些都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积极应对,在秉持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同时 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客户,一方面集中资源、聚焦产品,大力拓展智能座舱域相关产品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的验收及搬迁工作,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42.47万元,同比增长21.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7. 60万元,同比增长6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9.94万元,同比增长76.73%。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已开始投产 2021年2月,公司紧跟汽车产业发展步伐,精准定位企业发展战略,启动了投资规模达10亿元的5G智能 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该项目被列为2021年度江苏省重大项目,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022年项目主体建筑封顶,外墙装饰基本完成,2023年机电安装、市政工程等完成,2024年2月项目通过竣 工验收及消防验收,目前公司厂区的部分机器设备已顺利搬迁至该新工厂并已投产,后续公司将根据项目规 划新建部分产线、扩大产能。该新工厂的启用,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化升级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大力拓展智能座舱域相关产品 2024年上半年公司集中优质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