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315 福鞍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重大技术装备配套大型铸钢件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境治理业务(行业) 6.70亿 54.18 1.59亿 71.12 23.70
装备制造(行业) 5.65亿 45.67 6335.50万 28.36 11.21
其他业务(行业) 185.40万 0.15 116.93万 0.52 63.07
─────────────────────────────────────────────────
工程总承包(产品) 5.16亿 41.73 1.30亿 58.24 25.20
水电设备铸件(产品) 2.34亿 18.95 2357.78万 10.55 10.06
托管运营(产品) 1.67亿 13.51 2521.87万 11.29 15.08
其他铸件(产品) 1.45亿 11.69 2644.05万 11.84 18.28
火电设备铸件(产品) 1.39亿 11.21 496.39万 2.22 3.58
核电设备铸件(产品) 1831.19万 1.48 424.08万 1.90 23.16
设计咨询及检测(产品) 801.39万 0.65 580.78万 2.60 72.47
机械加工(产品) 772.96万 0.62 186.50万 0.83 24.13
出租房屋(产品) 183.42万 0.15 115.11万 0.52 62.76
销售材料(产品) 1.98万 0.00 1.81万 0.01 91.54
─────────────────────────────────────────────────
东北地区(地区) 7.70亿 62.21 1.57亿 70.30 20.40
国外(地区) 2.82亿 22.78 3749.88万 16.79 13.31
西南地区(地区) 8532.00万 6.90 1000.85万 4.48 11.73
华东地区(地区) 2714.79万 2.19 243.43万 1.09 8.97
华北地区(地区) 2418.46万 1.95 696.60万 3.12 28.80
西北地区(地区) 2060.93万 1.67 168.48万 0.75 8.18
华中地区(地区) 1707.37万 1.38 505.38万 2.26 29.60
华南地区(地区) 949.67万 0.77 153.57万 0.69 16.17
其他业务(地区) 185.40万 0.15 116.93万 0.52 63.07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2.35亿 99.85 2.22亿 99.48 17.9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85.40万 0.15 116.93万 0.52 63.0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境治理业务(行业) 2.79亿 49.81 7973.94万 66.06 28.58
铸造行业(行业) 2.79亿 49.80 4038.03万 33.45 14.48
其他业务(行业) 222.55万 0.40 58.15万 0.48 26.13
─────────────────────────────────────────────────
工程总承包(产品) 1.92亿 34.20 6696.81万 55.48 34.96
水电设备铸件(产品) 1.24亿 22.06 1641.93万 13.60 13.29
托管运营(产品) 8304.37万 14.83 1039.67万 8.61 12.52
火电设备铸件(产品) 8032.49万 14.34 686.31万 5.69 8.54
其他铸件(产品) 7002.30万 12.50 1488.72万 12.33 21.26
机械加工(产品) 466.81万 0.83 184.56万 1.53 39.54
设计咨询(产品) 435.28万 0.78 237.46万 1.97 54.55
其他业务(产品) 259.05万 0.46 94.66万 0.78 36.54
─────────────────────────────────────────────────
东北地区(地区) 3.30亿 58.94 7892.03万 65.38 23.91
国外(地区) 1.38亿 24.66 1775.22万 14.71 12.86
西南地区(地区) 4941.07万 8.82 1610.79万 13.35 32.60
华北地区(地区) 1999.06万 3.57 518.75万 4.30 25.95
华东地区(地区) 1548.83万 2.77 105.18万 0.87 6.79
华南地区(地区) 475.78万 0.85 110.00万 0.91 23.12
其他业务(地区) 222.55万 0.40 58.15万 0.48 26.1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境治理业务(行业) 5.36亿 52.56 1.42亿 72.04 26.56
铸造行业(行业) 4.79亿 47.00 5320.41万 26.92 11.10
其他业务(行业) 441.80万 0.43 205.47万 1.04 46.51
─────────────────────────────────────────────────
工程总承包(产品) 3.52亿 34.52 1.07亿 54.01 30.32
水电设备铸件(产品) 2.15亿 21.05 1853.78万 9.38 8.64
托管运营(产品) 1.72亿 16.86 2827.82万 14.31 16.45
火电设备铸件(产品) 1.49亿 14.57 787.41万 3.98 5.30
其他铸件(产品) 1.07亿 10.45 2456.23万 12.43 23.05
设计咨询及检测(产品) 1207.92万 1.18 733.74万 3.71 60.74
机械加工(产品) 947.07万 0.93 222.99万 1.13 23.55
其他业务(产品) 441.80万 0.43 205.47万 1.04 46.51
─────────────────────────────────────────────────
东北地区(地区) 5.17亿 50.69 1.11亿 55.98 21.40
国外(地区) 2.64亿 25.93 4022.38万 20.36 15.22
西南地区(地区) 7407.77万 7.27 1639.91万 8.30 22.14
华东地区(地区) 7312.43万 7.17 1050.92万 5.32 14.37
华北地区(地区) 6554.85万 6.43 1873.18万 9.48 28.58
华南地区(地区) 832.50万 0.82 -519.92万 -2.63 -62.45
西北地区(地区) 672.30万 0.66 195.69万 0.99 29.11
华中地区(地区) 624.06万 0.61 231.61万 1.17 37.11
其他业务(地区) 441.80万 0.43 205.47万 1.04 46.51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0.15亿 99.57 1.96亿 98.96 19.2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41.80万 0.43 205.47万 1.04 46.5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境治理业务(行业) 2.46亿 51.63 6958.77万 79.07 28.28
铸造行业(行业) 2.26亿 47.35 1842.52万 20.93 8.17
─────────────────────────────────────────────────
EPC合同(产品) 1.48亿 30.97 3474.69万 39.48 23.55
水电设备铸件(产品) 1.18亿 24.80 832.61万 9.46 7.05
运营服务(产品) 8988.03万 18.86 2898.35万 32.93 32.25
火电设备铸件(产品) 7198.64万 15.11 337.35万 3.83 4.69
其他铸件(产品) 3294.06万 6.91 624.26万 7.09 18.95
设计服务(产品) 859.35万 1.80 585.72万 6.65 68.16
机械加工(产品) 252.50万 0.53 48.29万 0.55 19.13
─────────────────────────────────────────────────
东北地区(地区) 1.90亿 39.81 --- --- ---
国外(地区) 1.06亿 22.20 --- --- ---
西南地区(地区) 6336.54万 13.30 --- --- ---
华北地区(地区) 4914.82万 10.31 --- --- ---
华东地区(地区) 4498.52万 9.44 --- --- ---
华南地区(地区) 832.50万 1.75 --- --- ---
西北地区(地区) 537.84万 1.13 --- --- ---
华中地区(地区) 502.63万 1.05 --- --- ---
其他(补充)(地区) 481.93万 1.0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8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5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8048.46│ 52.5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8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6332.00│ 18.8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公司内抓管理提质增效,外拓市场保障发展,持续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产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728
.25万元,同比增长21.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54.58万元,同比增长21.92%。公司经营整体向
好。
1、研发创新,开拓市场
2024年公司CB2材质阀体研制、整体铸造新工艺、国家重点项目产品、核电外缸工艺研制等项目均取得
实质性进展,相继开发多项新产品新工艺。公司成功通过百万千瓦级核电高压外缸资质认证,标志着公司在
民品、军品、核电三大战略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布局。
2、全力以赴,抓生产经营指标全面完成
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阶段性目标管理
,细化目标管控措施,增强企业竞争力,严格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3、以服务为产品增值
在市场竞争与客户对产品技术服务需求加大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加大对传统领域产品的技术服务工作。
公司通过拥有高端客户供应链准入资质、技术先进、质量稳定的三方面壁垒优势,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体系
和全流程质量管控能力,已突破国际高端供应链的严苛认证,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起长达10年以上的
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依托已准入的供应链资质和深厚的客户信任基础,持续强化在特种合金铸件、超大型铸
件等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维持较高客户粘性。
4、多元化发展,提升业绩
子公司设计院环保业务主要分为EPC工程、运营服务、设计咨询及检测。除了以鞍钢集团业务为核心外
,努力拓展域外业务;另一方面,设计院凭借优质的服务,先进的工艺技术,严格控制排放标准,努力开展
运营服务业务,运维模式除了BOO和BOT外,独立运维业务也不断增加。参股公司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主要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其具备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报告期内该公司运行稳定,业
绩表现良好,提升了公司投资收益。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装备制造板块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稳增长的“压舱石”,其发展态势对工业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
运行良好,有力支撑工业稳增长大局。2025年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整体上仍有望
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船舶等细分领域将延续高景气度。同时,行业发展将面临需求
不足、国际打压加剧、经营压力增大等不稳定因素及风险,仍需从供需两侧出发瞄准高质量发展,在政策、
产业链、生态上协同发力,推进行业实现平稳增长。国家层面以《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为纲领,明确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为发展主线,重点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保障装
备制造业供应链安全。公司作为国际国内制造领域备受认可的合格供应商,凭借其全面的资质、稳定的产品
性能、可靠的工期保障以及在生产工艺上的行业领先地位,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与品牌信誉。公司定
位自身为高端绿色制造企业,这不仅是对当前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在保
持现有产品种类与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合作,这一
战略决策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满足国家和市场日
益增长需求。
2.环保板块
目前,环保市场处于规模庞大但增速放缓的阶段,2024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涵盖水
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多个细分领域,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增至340亿元,重点支持钢铁、焦化、水泥
等行业的深度治理项目,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将逐步把超低排放要求转化为强制性标准,倒逼传统行业升级
转型。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增量市场趋于饱和,增长变缓,竞争格局呈现分化状态。行业龙头企业
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催生出技术创新驱动转型的动力,从传统的
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和智慧化转变。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环保设施的智慧化运营。
其中,火电行业烟气治理技术、装备和市场均已成熟,市场增长空间有限。非电行业中,钢铁与焦化行
业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主战场”,水泥行业处于成长期,多地要求2025年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随着环保
政策的推进,非电行业的烟气治理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动力。因行业存在一定的资金、技
术门槛,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烟气治理是解决工业烟气污染的主要手段,替代品威胁较小。2024年多个部
门发布文件推进煤电、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政策驱动下,各行业对烟气治理的需求将
持续释放,为行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3.锂电池负极材料板块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和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负极材料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
车销量预计超过1200万辆,中国占比超50%,带动负极材料需求量大幅攀升。国家通过新能源汽车补贴、税
收优惠等政策推动负极材料产业升级,2025年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将呈现“需求增长→技术突破→集中度提
升→价格修复”的螺旋式发展路径。未来,具备技术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头部企业将主导市
场。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装备制造板块
公司装备制造板块主要从事重大技术装备配套大型铸钢件的生产和销售。产品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火电设
备铸件、水电设备铸件以及其他铸件,本年度新增加核电设备铸件。主要火电产品有:高/中压内、外汽缸
,阀体,叶片环,汽封体,CB2高压内缸,CB2阀体,超超临界主汽调节阀,燃机排气缸、透平缸,持环等;
水电产品:上冠、下环、转轮体、整铸转轮、活门,阀体,推力头、叶片、增能器、导叶等;核电产品:隔
板套半环、平衡环;其他铸件主要为轨道交通产品:内燃机车转向架、矿用卡车轮毂、架体等。
2.环保板块
子公司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从事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务,主要业务涵盖烟气治理和能源
管理两大领域。烟气治理方面,设计研究院主要面向钢铁行业冶金系统球团、烧结、市政供暖公司燃煤锅炉
、垃圾焚烧炉、燃煤火力发电厂等提供配套的烟气治理工程设计服务、工程总承包服务、运营服务,主要涉
及脱硫、脱硝、除尘等领域。能源管理方面,设计研究院主要面向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提供热电联产
、余热利用及环保方面的工程设计服务、工程总承包服务。同时,设计研究院面向钢铁、市政、化工、电力
等行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3.锂电池负极材料板块
公司参股公司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年产能为10万吨,报告期内
四川瑞鞍运行及业绩均表现良好。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巩固并稳步提升,各项核心优势指标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面对行业市场
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央国企等大型竞争对手依托规模优势挤压市场空间等复杂经营环境,公司始终秉持高质
量发展理念,严格贯彻执行年初制定的战略规划,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
在装备制造板块,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高效的交付能力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本年度创造了与
哈尔滨汽轮机厂合作以来的历史最佳交付记录,所有项目均实现保质保量、准时交付的完美履约,获得客户
书面表彰。公司本年度荣获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战略供应商”称号,以及GEVERNOVARE全球铸
件战略合作供应商等殊荣,充分彰显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
心”、“省级质量标杆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名录。
在新品、新工艺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以往年报披露的CB2材质阀体研制、整体铸造新工艺、国家重点项
目产品、核电外缸工艺研制等项目,具体如下:
1、CB2含钴含硼钢材质产品批量生产实现突破
CB2耐热钢的性能指标要求极为严苛,冶炼工艺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非金属夹杂物分布不均及聚集生
长的问题,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CB2耐热钢冶炼工艺中的难题,并建立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生产技
术文件。继高压内缸上下半量产后,进一步研制了A调节阀阀壳、B调节阀阀壳、主汽阀阀壳、支撑环、阀门
出口三通以及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阀壳等关键部件,同时实现了规模化批量生产。
2、整体铸造新工艺创新
水电产品中,公司首创上冠、下环一体化铸造工艺,实施了多件产品同箱一体化浇注的先进工艺;火电
产品中,汽缸整体铸造新工艺升级,通过采用整体铸造工艺来替代传统的分段铸造加上组焊的工艺方案。通
过整铸工艺的创新,节约了30%-40%型砂的消耗,提升了造型地坑的产能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同时将大
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公司整铸工艺稳定,对于结构相似的产品,已经全面使用新的工艺方法。
3、国家重点项目产品
公司持续承接国家重点项目中的汽缸上下半产品,并已成功高质量交付五套产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并将于2025年再次承接多套该产品的生产任务。
4、核电外缸工艺研制
公司完成国外民用核电外缸、内缸以及国内昌江、秦山、CX等核电项目关键部件的交付,覆盖碳钢、合
金钢、低碳不锈钢等多材质。通过百万千瓦级核电高压外缸源地资质审核,完成核电外缸冶炼、铸造、热处
理及焊接工艺的阶段性模拟开发,基础设施准备就绪,完成核电装备市场深度布局。
通过新品、新工艺技术研发改进,公司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交付能力显著提升,“零缺陷”交付使公司
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同时公司继续前瞻布局,多应用领域探索,2025年度公司已经布局
好前沿技术研发,具体项目如下:
1、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材质产品开发
双相不锈钢(DuplexStainlessSteel,简称DSS),兼有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双相不
锈钢韧性高,脆性转变温度低,屈服强度高,且耐孔蚀性、耐应力腐蚀、耐腐蚀疲劳,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和
化学工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为了抢占市场,顺应国家政策,公司开展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材质
生产制造关键技术的开发,现阶段已经完成相关工艺设计,产品将陆续开展制造生产。
2、百万千瓦级火电汽轮机外缸精加工开发
为进一步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公司携手客户开展百万千瓦级汽轮机外缸精加工研发项目,此次研发
的汽轮机外缸产品堪称工业制造领域的“巨无霸”,整体重量达138.7吨,长度为6807mm,合缸高度5788mm
。其制造精度要求极为严苛,最严格尺寸公差仅为0.018mm,最严格行位公差控制在0.05mm,这对加工工艺
提出了极高挑战。现阶段公司该汽轮机外缸产品已顺利完成水压试验前的全部精加工工序,充分彰显了公司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3、火电汽轮机部套装配
公司始终以稳固现有产业链为战略基石,在坚守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探寻创新突破之路。锚定汽轮机
部套装配(汽缸、喷嘴室、阀体、接管结构焊及精加工后的装配)这一高端制造领域。公司将整合内部优质资
源,集结多领域专业技术骨干组建精锐研发团队,以多年沉淀的深厚制造经验为依托,历经反复试验与优化
,逐步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汽轮机部套装配技术体系。公司已完成汽轮机部套装配的技术储备,为公司实现产
品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提高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提供技术支持。
环保板块子公司设计研究院依托技术优势、业绩优势、客户优势等持续在EPC、BOO、BOT、运营维护方
面生产经营,报告期内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设计院自行研发的自动清灰
滤芯专利通过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联动,免人工维护,实现滤芯清洁的智能化管理,使维护成本降低30%;防
震缝装置专利通过伺服电机与齿轮联动实现支撑点位动态调节,结合AI算法预测地震风险,未来将应用在工
业厂房项目。公司结合除尘、脱硫等EPC经验,形成从设备到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并在核心业务中引入
物联网、SCADA、BI、AI等前沿技术,不断探索智能制造全栈技术。
设计院现有注册工程师5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69.35%,拥有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
等多项含金量较高的行业资质,掌握40余项烟气治理脱硫脱硝除尘装置专利技术,开发的核心技术已经应用
在鞍钢BOO项目、盛盟焦化脱硫脱硝项目、本营轧钢厂60万吨高线轧线除尘项目中。在源头治理方面进行高
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湿法和干法脱硫技术研究及与相关企业合作取得长足进步,鞍钢朝阳分公司焦化厂焦炉煤
气干法脱除H2S项目一次试车成功;在减碳增效方面,采用转轮蓄热加热和烟道直燃炉的工艺路线,使能效
显著提高;在固废处理方面,合作开发“废矿渣粉+脱硫灰”制备新胶凝材料技术,变废为宝、节约能耗,
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24年末,设计研究院已承接近500个(包括已建和在建)脱硫、脱
硝、除尘等烟气环保治理工程及运营服务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可满足客户多维度的技术要求。
报告期内设计研究院设立智能制造部,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面发展,已成功在鞍钢矿业、弓长岭球
团厂建立2套环保管控平台,同时逐步从传统钢铁向市政供暖、垃圾焚烧等领域延伸,推动浮尘资源化技术
,计划2030年实现生产线废弃物零排放。设计院将拥有的专利技术壁垒与EPC全流程服务作为公司优势,响
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计划向海外输出烟气治理技术,逐步打开海外市场。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7282509.08元,同比增长21.36%,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87545837.
38元,同比增长21.92%。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2856948091.37元,比上年末增幅1.49%,归属于上市股东的股东权益总额为16694578
65.02元,同比上年末增幅9.66%。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装备制造板块
2025年,铸造行业的格局与趋势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及环境保护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
技术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重点产业链高
质量发展,企业技改投资有望向高端装备、绿色制造倾斜。在市场需求方面,铸造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
争,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铸造市场作为
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对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支持力
度大,福鞍股份作为绿色铸造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在核电装备制造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发展,有望受
益于政策红利,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灵活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环保板块
2025年,环保板块技术创新升级加速,低碳化和灵活性改造成为火电机组主线任务,催生宽温脱硝催化
剂、环保设施智能化运维、精准控氨等技术发展。数字化浪潮下,基于智能调控和精准预测的智能低碳环保
平台成为研发热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各行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烟气治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除了传统的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垃圾焚烧、玻璃等行业也将加大对烟气治理的投入,以满足环保排
放标准。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烟气治理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例如,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商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速技术研
发和产业化应用。绿色化发展成为主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脱硫脱硝技术加速向绿色低碳、高效
节能的方向转型,更加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政策持续加码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双碳政策已经从目标设定阶段迈入落地攻坚的关键时期,政府工
作报告围绕双碳工作作出系列部署,包括制度完善、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等方面。子公司研究院将大力建设
人才队伍,对现有技术升级,适应市场的变化。
3、锂电池负极材料板块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发展趋势受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及
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2026年,中小企业因成本压力和技术门槛逐步退出市场,头部企业通过规
模效应和技术壁垒占据主导地位。头部企业成本优势扩大,行业供应格局持续改善。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双碳政策推动绿色铸造转型的背景下,2025年公司将以“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绿色化”为核心
战略,聚焦水电、核电等新能源装备铸件技术突破,通过数字化智能制造升级和全球供应链布局,实现高端
产品占比提升及营业收入的突破,力争在新能源铸件赛道提升市场占有率,构建技术壁垒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的双重护城河。
子公司设计研究院拥有专业的人才团队及多项行业顶级资质,近年来,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其自行研发的自动清灰滤芯专利通过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联动,免人工维护,实现滤芯清洁的智能化管理,
使维护成本降低30%;防震缝装置专利通过伺服电机与齿轮联动实现支撑点位动态调节,结合AI算法预测地
震风险,未来将应用在项目中,提升建造质量。未来,设计研究院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依托业绩积累优势
,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愿景。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从产品研发、数字化升级、降本增效、人才培养、客户维护与开发等多维度发力实现高质
量发展,力争在增加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的同时,构建公司技术壁垒,保持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
回报,具体如下:
(1)产品研发,拓宽市场公司目前已有多种核电产品,已建立完整的工艺验证体系,此外,公司在原
有核电业绩的基础上,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控、设备升级、人员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积极
开拓扩大核电产品业务领域,提前布局,更好地适应我国核电发展的需要。
(2)加快技术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持续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公司持续对现有技术进行智能化升
级,重点突破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生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开放式创新
平台,整合内外部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3)贯彻精益生产,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