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357 设计总院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公路、水运、市政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提供勘察设计、咨询研发、试验检测、工程管理等专业工程咨询服
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35.20亿 99.66 11.77亿 99.43 33.45
其他业务(行业) 1214.86万 0.34 674.76万 0.57 55.54
─────────────────────────────────────────────────
勘察设计类(产品) 20.46亿 57.94 9.46亿 79.93 46.25
工程总承包(产品) 13.06亿 36.98 1.92亿 16.22 14.71
工程管理类(产品) 1.67亿 4.74 3882.57万 3.28 23.19
其他业务(产品) 1214.86万 0.34 674.76万 0.57 55.54
─────────────────────────────────────────────────
安徽省内(地区) 29.64亿 83.92 9.65亿 81.47 32.54
安徽省外(地区) 5.56亿 15.73 2.13亿 17.96 38.27
其他业务(地区) 1214.86万 0.34 674.76万 0.57 55.5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设计总院(产品) 9.76亿 62.41 3.16亿 59.56 32.42
交设建投(产品) 2.26亿 14.43 1952.00万 3.67 8.65
交勘院(产品) 1.34亿 8.55 9115.00万 17.16 68.13
高速检测(产品) 1.07亿 6.86 2857.00万 5.38 26.64
七星测试(产品) 7624.00万 4.88 2358.00万 4.44 30.93
智慧养护(产品) 7470.00万 4.78 1693.00万 3.19 22.66
中兴监理(产品) 6874.00万 4.40 1359.00万 2.56 19.77
恒瑞图文(产品) 1910.00万 1.22 173.00万 0.33 9.06
四川天设(产品) 1688.00万 1.08 768.00万 1.45 45.50
中盛检测(产品) 1563.00万 1.00 619.00万 1.17 39.60
韬智咨询(产品) 905.00万 0.58 339.00万 0.64 37.46
甘肃天成(产品) 730.00万 0.47 431.00万 0.81 59.04
徽智咨询(产品) 322.00万 0.21 74.00万 0.14 22.98
杭州天达(产品) 247.00万 0.16 132.00万 0.25 53.44
分部间抵销(产品) -1.72亿 -11.01 -387.00万 -0.73 2.2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33.76亿 99.66 11.41亿 99.45 33.78
其他业务(行业) 1157.99万 0.34 632.98万 0.55 54.66
─────────────────────────────────────────────────
勘察设计类(产品) 20.81亿 61.43 9.75亿 84.99 46.84
工程总承包(产品) 11.48亿 33.89 1.38亿 12.05 12.04
工程管理类(产品) 1.47亿 4.34 2759.01万 2.41 18.74
其他业务(产品) 1157.99万 0.34 632.98万 0.55 54.66
─────────────────────────────────────────────────
安徽省内(地区) 28.16亿 83.10 9.59亿 83.62 34.06
安徽省外(地区) 5.61亿 16.56 1.82亿 15.83 32.38
其他业务(地区) 1157.99万 0.34 632.98万 0.55 54.6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设计总院(产品) 8.90亿 62.58 3.47亿 67.34 38.96
交设建投(产品) 1.70亿 11.94 777.00万 1.51 4.57
交勘院(产品) 1.39亿 9.74 7101.00万 13.79 51.27
高速检测(产品) 1.19亿 8.35 2353.00万 4.57 19.81
七星测试(产品) 6852.00万 4.82 2184.00万 4.24 31.87
中兴监理(产品) 6306.00万 4.43 1225.00万 2.38 19.43
四川天设(产品) 2131.00万 1.50 760.00万 1.48 35.66
智慧养护(产品) 2112.00万 1.48 793.00万 1.54 37.55
恒瑞图文(产品) 1830.00万 1.29 129.00万 0.25 7.05
中盛检测(产品) 1695.00万 1.19 578.00万 1.12 34.10
甘肃天成(产品) 1336.00万 0.94 528.00万 1.03 39.52
韬智咨询(产品) 777.00万 0.55 259.00万 0.50 33.33
杭州天达(产品) 604.00万 0.42 113.00万 0.22 18.71
徽智工程(产品) 155.00万 0.11 97.00万 0.19 62.58
分部间抵销(产品) -1.33亿 -9.34 -73.00万 -0.14 0.5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6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1319.88│ 28.6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2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2543.71│ 37.5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外部市场环境趋于严峻,多个省份地方投资下滑严重,公路投资增速转负,
新兴领域发展挑战重重,叠加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持续影响,设计总院整体业绩增长承压。面对外部不利
因素,公司始终坚持“一群、两链+数字化+跨界”业务发展战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布局,推进
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经营业绩承压,增长动能放缓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收入35.19亿元,同比增长4.24%;新签合同34.54亿元,同比下降24.62%
;在手订单77.78亿元,较2023年底下降9.32%。省内市场新签合同额29.28亿元,实现收入29.64亿元;省外
市场新签合同额5.26亿元,实现收入5.55亿元;勘察设计类业务新签合同额17.75亿元,实现收入20.46亿元
;工程管理类业务新签合同额共计2.13亿元,实现收入1.67亿元;工程总承包类业务新签合同额共计14.66
亿元,实现收入13.06亿元。
(二)推动“一群”业务扩容-打造行业高端智库
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不断健全工程“高、精、专”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研发业务群,业务涵盖公路
、水运、市政、城建等多个板块。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工程咨询单位甲级综合资信,成为安徽省首家、国内
少数拥有“三综一甲”资质资信的企业,可为所有专业提供规划咨询和评估咨询,拥有全领域全寿命周期的
综合服务能力;成功中标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项目,涵盖全省交通运输、公路、水运、民航
、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科技创新及信息化等6项“十五五”发展规划,充分展现了公司在交通规划研究领域
的卓越技术实力。主要产业集群新签合同额共计15.02亿元。
1.公路领域
公司致力于公路领域规模化、智能化、工业化和绿色化建设,形成多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赋能交通行业
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由公司设计的全球首座超大跨径分肢柱式塔四索面回转拉索锚固体系斜拉桥—芜湖
长江公路二桥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是公司第七次斩获詹天佑奖;成功中标安徽省S04宿
迁至遂平高速公路阜阳段及亳州段、S32东至至蕲春高速公路、青海省G345启东至那曲公路升级改造、甘肃
省G341二车公路至G85银昆高速联络线等公路项目;先后负责安吉至旌德高速公路宁国至旌德段、G3京台高
速公路蚌埠互通至路口枢纽段等重点项目工程监理。
2.水运领域
公司稳定保持省内行业龙头地位,先后承接了新安江航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安徽交控东流港口公司池
州港东流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安庆港桐城港区综合码头工程等多个水运勘察设计业务,《安徽省水运“十五
五”发展规划》《安徽省港口布局规划》等重要规划编制业务,淠淮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研究、兆西河-
杭埠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合肥国际港务区江海航运核心区可行性研究等一系列重点水运设计咨询项目。
省外市场,公司先后承接盐河航道杨庄一线船闸、朱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项目及金鸡滩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
程初步设计咨询等项目,重庆港主城港区洛碛作业区一期项目全过程咨询监理、河北唐山风电产业园配套码
头工程等监理项目;参与设计的山东省小清河复航工程、被赞誉为“世纪工程”的广西平陆运河工程正有条
不紊地推进,为全国水运建设贡献了安徽智慧和安徽方案。
3.市政领域
公司作为可为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运营商,可提供从市政项目的规划、
咨询、勘察设计,到施工、监理等全流程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合肥高新区2023年第二批次市政工
程设计及2024年第一批次市政工程设计,合肥市南二环西延涉铁工程设计、阜阳三角洲综合交通枢纽等优质
市政道桥业务。
4.城建领域
公司积极开展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等业务,能够提供多元化的配套服务,实现业务之间的协
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中标淮南市大通区高塘湖西部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安徽居巢经开区亚父园区城
市更新一体化改造提升项目、金寨县原江店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设计、马鞍山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
目等精品城建业务。
(三)持续发力“两链”业务
公司大力建设以设计为中心的“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和以检(监)测为中心的“工
程健康检(监)测+诊断+设计+修复+评定”两条建设与运维产业链,构建了涵盖咨询规划、工程总承包、工
程检测、智慧养护的生态体系。
1.“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产业链
公司持续发展“建、管、养”一体化服务模式,与央企中交二公局合资成立交设建投公司,深入拓展高
速、市政等工程总承包业务,构建起以设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动公司从传统勘察设计企业向综
合服务商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特许经营、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
服务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安徽省高速石化有限公司2024年度加油站环保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公司充分发
挥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优势,先后承接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安徽合肥)储备中心建设工
程、深圳嘉康深汕食品加工基地等工程总承包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工程建造产业链新签合同13.62亿元。
2.“工程健康监测+诊断+设计+修复+评定”产业链
公司着力打造“工程健康检(监)测+诊断+设计+修复+评定”的工程运维产业链,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
施监测平台建设,拓展省内外工程检测及智慧养护类业务。
(1)工程检测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工程试验检测资质实现增项升级,所属高速检测公司取得公路工程交通工程专项资质、
水运工程材料甲级资质,并通过公路工程甲级、水运工程结构甲级资质延续审批,成为全国少数、安徽省首
家具有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最全、最高等级资质的企业。公司先后承接S22天天高速安庆至潜山段、G3京
台高速公路蚌埠互通至路口枢纽段、徐淮阜高速公路阜阳段等多个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项目;承接了溧阳市
新能源产业园区环园北路质量中心、马鞍山博望区道路建设工程第三方检测等市政类检测业务;承接了大连
港太平湾港区结构检测、嘉兴内河港海宁港区桩基试验检测等优质项目;铁路检测业务取得多项突破,中标
浙江如东经南通苏州至湖州城际铁路工程检测、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新领域检测
业务。
(2)工程监测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在前期建成的桥梁监测平台基础上进行全面迭代升级,已初步构建完成桥隧坡一体化监
测平台,并成功接入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将军岭等三座隧道、岳潜等四处边坡在线监测数据
;承担了马鞍山长江大桥右汊桥、中派河大桥、南照淮河桥、G40江淮运河桥、S12淮河大桥等5座大型桥梁
健康监测项目;取得了大枫树岭隧道监测、宁国管理处风险路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G3中派河大桥和高界处
桥梁智能除冰雪系统、桃花潭隧道柔性防护系统、皖通高速路面养护科学决策系统建设等项目。
(3)智慧养护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中标皖通高速2024年度综合养护设计施工总承包,并先后取得黄祁高
速2024年路面养护工程、G3京台高速中派河大桥(右幅)等三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等项目;公司致力于科技成
果转化,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工程运维产业链新签合同额5.90亿元。
(四)加速“数字化”升级-打造行业AI底座
公司已建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及BIM的协同工作平台,积极打造“智慧+”产品/服务,推进向数
字化业务转型发展。以推动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装备和工作环境整体升级为目标,公司持续推进交通强国试点
项目工程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点打造“一大中心,四大系统”。2024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刊发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报道中,对公司的数字化技术和成果进行了关注和报道,在行业
内具有示范引领效应。
报告期内,交通工程专业AI大模型研发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算力集群一期建设,建成了可支撑
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计算资源;完成Deepseek等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在传统架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优化,
实现了多个模型融合运行;应用开发方面,在知识问答、数字人、智能问数等场景实现了成功应用。未来,
公司将深化交通工程专业AI大模型技术的研发和训练,拓展其在勘察设计领域的应用,开发专业知识问答、
AI审查、内容生成等功能,并融入数字设计院各个系统,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整体降本增
效。
公司积极开展传统业务转型,向智能园区、新能源、新基建等相关领域横向拓展,积极推进数字化、智
能化新业务拓展,涵盖智慧园区、智能建造、智慧营运、数字化规划咨询及业务平台开发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芜湖中心2024年隧道机电安全检测智慧提升服务、徐淮阜高速亳州段数字化传达
一体化技术服务、黄山市黟县智慧收费站改造工程、天天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LiDAR技术信息化服务工程
、G4012溧宁高速宁绩段、黄千段灾害高风险路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G3京台高速中派河特大桥主桥面结冰
预警智能系统、高界处2024年智能结冰预警处置系统等多项“智慧+”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及智慧类业务新签合同额2.85亿元。
(五)推动业务横向跨界-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
公司深度聚焦国家战略导向与行业趋势,推动业务向新型城市建设、低空经济、水利水环境等横向领域
跨界延伸,积极探索低碳环保、交旅融合、交能融合等新业务模式,通过多元化发展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新型城乡建设业务
公司聚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更新政策导向,紧密围绕“十四五”战略目标,积极应对行业挑战
,持续深化新型城市建设业务布局,在城市更新、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业务布局,探索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承接合肥市
包河区塘西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淮南市大通区高塘湖西部水系生态修复工程、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
态环境综合治理EOD等项目;积极参与城市更新行动,聚焦市政基础设施升级与海绵城市建设,中标宿州市
灵璧县城西片区城市更新改造、西宁市城东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承接无为市乡
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望江县千万工程一期建设等多个项目;不断拓展国家储备林建设业务,承接三明
市尤溪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现“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类型零突破,向新行业领域拓展积累了宝贵经
验。
报告期内,公司新型城乡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约1.2亿元。
2.低空经济业务
公司作为省内民航发展专家智库,可开展机场选址可研、机场工程设计、产业运营策划、战略发展规划
、专项方案规划、政策标准研究等全领域的咨询服务,提供“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投融资”的“一站
式”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低空经济业务实现了三大突破,首次承接安徽省民航“十五五”发展规划,该项目是在
国家大力推动发展低空经济大背景下,公司民航领域发展的新探索;承接了淮北市起降点布局规划,该项目
是公司首个市级低空基础设施布局的顶层设计,也是安徽省首个市级低空起降点规划研究;承接了绩溪通用
机场EPCO项目,该项目是公司在民航领域承接的首个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总承包项目,是深入
探索民航领域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创新。加快民航业务省外市场拓展力度,承接竹溪县通
用航空机场建设等省外项目,助力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省市级规划研究、民用机场勘察设计、低空经济全过程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与多
地对接通用机场及低空经济项目事宜,2024年低空经济业务新签合同额1,350万元。
3.水利水环境业务
公司水利业务涉及水库枢纽、河道整治、引调水、城市防洪、灌溉排水等领域,水环境业务涉及水环境
治理、水处理、海绵城市、管网更新改造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水利水环境设计院,首次获得全国水利市场信用等级A级评价,为开拓全国水利设
计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充分发挥水利水环境专业融合优势,胜任流域治理综合整治融合类项目,既包含
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设计建设的水利方向内容,又具有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治理等水环
境和水生态内容,兼顾市政、桥梁、滨水景观和城市更新多专业配合完成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成功中
标安徽桐城龙眠河河道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巢湖流域(无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在新疆区域市场取
得突破,成功在阿勒泰地区中标水库、引水隧洞、水闸及山洪沟治理等多个水利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水利水环境业务新签合同额约0.78亿元。
4.低碳环保业务
公司紧扣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度整合技术资源,加速布局新能源与低碳环保领域,通过创新驱动
实现业务结构优化与绿色转型。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固废资源化利用、碳排放监测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道路固废循环利
用技术”、“建筑固废再生材料应用技术”已形成规模化应用能力,成功建立安徽省高速公路碳排放数据库
及应用平台,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管理。公司目前已完成多项相关科研项目,获多项发明专利及
实用新型专利,主编《安徽省高速公路低碳设计标准》等多部行业规范,相关技术应用累计减少碳排放超50
00万吨。
公司依托专业技术优势,提供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充换电站等领域的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安全评价
等专业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拓展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业务,承接了芜
黄高速部分隧道配套新能源工程EPC、安徽省高速石化有限公司2024年度加油站环保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施工
总承包、无为市公共停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等多个项目,助力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低碳环保业务新签合同额约2.15亿元。
5.产业融合业务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立足交通领域加速推进多领域产业融合,以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逐步构建
起多个产业生态体系。
交旅融合方面,公司深度参与安徽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以高速公路网络为骨架,推动交通基础
设施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快进慢游”新生态系统。公司承接的泾县美丽公路项目,结合旅游开
发规划及项目布点,将桃花潭、皖南川藏线等景区串点成线,充分挖掘沿线自然景观、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
,构建“多景点支撑、多板块协同”的旅游格局。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三河镇全域旅游环境提升项目、无
为市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项目、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旅游集散服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六安市美丽公路
建设等多个项目。
交能融合方面,公司积极打造绿色智慧交通体,依托安徽省路网资源,积极利用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
站、隧道、互通区域资源开展交能融合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2024年度安徽省部分高速公路配套新能
源EPC、安徽迅捷物流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等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监测云平台已接入省内高速路段,
实现发电侧、储能侧、需求侧数据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公司自主研发的绿色能源运营驾驶舱——光伏能源
管理系统,已在无为至岳西高速公路配套新能源工程EPC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融合类业务新签合同额约0.82亿元。
(六)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交通运输部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两大研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城市更新与交通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个科技研发平台,着力发展工业化
智能建造、工程智慧康养、智慧交通、数字化交付等技术,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包括安徽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华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类科学进步奖70余项;获
各类专利技术8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49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等各类标准60余项。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93亿元,占营业收入5.45%,较2023年提升13.44%;获得专利及软著技术16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5项。
报告期内,公司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国家科技部重点任务“高速公路滑坡灾害智能监
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中期评审;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扶持项目“深部高应力-化学腐蚀
耦合作用加锚岩体蠕变特性研究”通过结题验收;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基于生成式和交互式人工智能的
数字桥梁设计平台研发”通过中期检查;“车路协同场景下城市智慧道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城市道路
智慧综合杆融合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等6项智慧高速领域课题研究正在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深化,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良好;申报的“安徽省综合交通
运输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我省首个综合交通运输类科技创新培育智库;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木
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组建智慧高
速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成立综合交通智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开展智能创新关键基础技术研发和应用。子公司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智慧养护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认定,并通过安徽省和合肥市大数据企业“双认定”,公司及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9家;七星
测试通过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高速检测获批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安徽省大数据企业
称号。
报告期内,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稳步提升,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应用率达53%,较2023年提升13%。公司
桥梁智能出图系统助力十余项重大工程的项目生产,出图任务量超14000次,产生经济效益近千万元;研发
的预制混凝体劲性体产品在徐淮阜高速阜阳段中实现了应用推广;授权外部单位使用公司发明专利“防越流
抗淤堵雨水篦及其工作机制”、实用新型专利“防越流抗淤堵雨水篦”进行产业推广;“公路工程静力触探
应用技术”应用于亳州至郸城高速公路亳州段、S63怀远至凤台高速公路蚌埠段、安庆海口长江公铁大桥、S
238阜南许堂至王家坝段、G344涡阳绕城段、沪渝高速武汉至宜昌段等6个高速公路工程,有效提高了勘察质
量,缩短了勘察周期,降低勘察成本约180万元。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
2024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周期性
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调整的阵痛正在释放。投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4年全国固定资
产投资(不含农户)5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水利、航空、铁路投资高位增长,公路投资持续下
降;同时绿色能源投资增势良好,大项目投资拉动效应凸显。
四季度以来,我国已开始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
产力发展,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在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债券发行显著
提速背景下,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将企稳,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器”作用会更为突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
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
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
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
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投资结构持续调整
根据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信息,202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全年完成约3.8万亿元
。这一金额比2023年的3.9万亿元下降了2.56%,这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地方政府化
债、财政压力较大是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交通网络逐渐完善的背景下,高速公路投资将随着大规模建设
阶段的逐渐完成而进一步放缓;水运建设投资呈增长态势,预计同比增长7%左右,近年来随着内河航运资源
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铁路建设和民航建设投资预计分别增长10%
和9%,成为当前热点投资领域。随着国家公路网逐渐完善,交通基建投资高增长的时代将不再持续,未来交
通基建投资将更注重精细化规划项目。
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计划完成交通领域新基建投资6500亿元,重
点推进5G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智慧交通项目;综合立体交通网成型,加快实施“6轴7廊8通道”主
骨架工程,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
(三)安徽省交通投资增速放缓,区域结构性矛盾凸显
2024年,安徽省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以上(含铁路),虽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
目标,但增速放缓,并呈现明显分化,公路、水运投资减缓是主要因素。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统计数据显示,
1-11月安徽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96.3亿元,增幅由上年同期的16.2%放缓至5.2%。其中,高速公路1
-11月完成投资872.5亿元,增速由上年同期的22.0%放缓12.9%;国省道干线、农村公路及公路运输站场投资
同比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4.4%、6.2%及34.8%。水运建设1-11月完成投资71.7亿元,同比下降2.9%。整体
来看,2024年安徽省交通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但部分领域增速放缓、资金效益与
区域平衡问题仍需关注。
(四)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提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迈出关键步伐
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正加速构建“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未来产业布局”的雁阵式发展格局,2024
年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突65%。
预计到2025年,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5万亿元,占行业GDP比重达12%。智能交
通基础设施覆盖率提升至70%,新能源交通工具渗透率达35%,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形成5个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五)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智慧交通生态体系加速构建
2024年,我国交通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年完成数字化投资1860亿元,同比增长23.5%,数
字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度提升至42%。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将达65%,智慧交通
服务覆盖率提升至85%,数字技术对行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0%,为加快建设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