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易德龙(60338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3380 易德龙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全方位的电子制造服务,包括制造及测试、供应链管理、定制化研发和工程技术支持的整体解决方案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销售(产品) 11.70亿 99.91 3.08亿 99.69 26.29 其他(产品) 90.23万 0.08 90.23万 0.29 100.00 技术检测服务(产品) 14.88万 0.01 5.38万 0.02 36.13 ───────────────────────────────────────────────── 境内(地区) 6.05亿 51.64 1.54亿 50.01 25.52 境外(地区) 5.67亿 48.36 1.54亿 49.99 27.23 ───────────────────────────────────────────────── 买卖合同(其他) 11.71亿 99.99 3.09亿 99.98 26.35 服务合同(其他) 14.88万 0.01 5.38万 0.02 36.1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控制类产品(行业) 10.25亿 47.45 2.41亿 44.45 23.51 通讯类产品(行业) 3.69亿 17.06 1.04亿 19.16 28.20 医疗电子类产品(行业) 3.20亿 14.79 8754.88万 16.14 27.39 汽车电子类产品(行业) 2.77亿 12.80 9805.12万 18.07 35.46 消费电子类产品(行业) 9251.55万 4.28 1192.29万 2.20 12.89 其他(行业) 7842.65万 3.63 -8.41万 -0.02 -0.11 ───────────────────────────────────────────────── 电子元器件销售(产品) 21.58亿 99.87 5.40亿 99.61 25.04 其他业务(产品) 163.16万 0.08 154.67万 0.29 94.80 技术检测服务(产品) 125.87万 0.06 56.39万 0.10 44.80 ───────────────────────────────────────────────── 内销(地区) 12.22亿 56.53 2.95亿 54.44 24.18 外销(地区) 9.38亿 43.40 2.46亿 45.27 26.19 其他业务(地区) 163.16万 0.08 154.67万 0.29 94.8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分部(行业) 10.13亿 100.00 2.63亿 100.00 25.92 ───────────────────────────────────────────────── 电子元器件销售(产品) 10.11亿 99.84 2.62亿 99.62 25.86 技术检测服务(产品) 103.30万 0.10 43.88万 0.17 42.48 其他(产品) 54.86万 0.05 --- --- --- ───────────────────────────────────────────────── 境内(地区) 5.91亿 58.32 1.47亿 55.93 24.85 境外(地区) 4.22亿 41.68 1.16亿 44.07 27.40 ───────────────────────────────────────────────── 买卖合同(其他) 10.12亿 99.90 2.62亿 99.83 25.90 服务合同(其他) 103.30万 0.10 43.88万 0.17 42.4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控制类产品(行业) 7.76亿 40.50 1.78亿 42.08 22.87 汽车电子类产品(行业) 4.13亿 21.55 9353.62万 22.17 22.64 医疗电子类产品(行业) 3.12亿 16.29 7503.12万 17.78 24.03 通讯类产品(行业) 2.64亿 13.77 5933.17万 14.06 22.48 消费电子类产品(行业) 1.04亿 5.42 1090.46万 2.58 10.49 主营业务:其他(行业) 4636.50万 2.42 467.10万 1.11 10.07 其他业务(行业) 93.42万 0.05 --- --- --- ───────────────────────────────────────────────── 电子元器件销售(产品) 19.16亿 99.94 4.21亿 99.76 21.97 其他(产品) 93.42万 0.05 --- --- --- 技术检测服务(产品) 25.27万 0.01 9.56万 0.02 37.82 ───────────────────────────────────────────────── 内销(地区) 10.66亿 55.61 2.35亿 55.71 22.06 外销(地区) 8.50亿 44.34 1.86亿 44.07 21.88 其他业务(地区) 93.42万 0.05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0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14572.90│ 53.0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0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0468.61│ 23.5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柔性EMS行业龙头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研发及制造服务,包括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 及制造等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核心价值,公司已经建立起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与各行业优质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深化柔性EMS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加强“交互-控制-执行”全栈技术链为核心的产品开发 平台建设,提供人机界面和IoT、实时控制及通讯和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源和电池/BMS)产品的研发服 务;通过公司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敏捷高质量的研发制造服务。 1、工业控制行业应用 工业控制行业是公司的业务份额占比最大的行业,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691.17万元,同比增 长36.33%,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51.85%。 随着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市场需求扩张且新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工业控制市场呈现稳健 增长态势,据Prismark数据,2024年全球工业控制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美元。预计至2029年,市场规模 将攀升至4,000亿美元以上,期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5.8%,展现出市场具备显著的持续发展潜力与 广阔前景。 公司工业控制业务呈现产品种类多,应用场景丰富的形态,公司与相关领域的一线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业务合作关系,主要产品应用于专业电动工具、工业级风机、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模块、工业 电源等;2025年半年度,公司工控领域业务增长迅速,公司凭借全球各工厂灵活转换的优势,在贸易环境不 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打造向头部客户提供全球供应的能力,争取到新的海外就近制造的项目,实现海外基 地头部工业客户的项目量产。 2、通讯设备行业应用 2025年半年度,公司通讯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188.61万元,同比增长22.44%。公司在通讯领域主 要聚焦于通讯设备等,提供制造服务的主要产品为网络服务器、GPU模块等,终端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 、云计算等领域。 随着AI市场竞争持续升温,云计算巨头正加大云和AI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核心 厂商投资规划显示:AWS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突破1000亿美元,微软计划在整个财年投入约800亿美元扩建 数据中心,谷歌预计资本支出将达到750亿美元。行业增长动能方面,据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云基础设 施服务支出将增长19%。据TrendForce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服务器市场产值达到3,064亿美金,预计20 25年达到4,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同时,随着大模型迭代与生成式AI场景的爆发性增长,算力需求显著 提升,高阶AI服务器作为核心算力载体,其战略地位将持续凸显,预计2025年该类产品将占据全球服务器市 场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驱动行业结构性升级的关键力量。 受益于服务器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下游的全球服务器行业头部客户需求快速增加;同时公司下游的另 一主要通讯行业客户在出售并入安费诺后,集团驱动供应链整合,给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共同驱动公司 通讯业务成长;此外,公司越南和墨西哥工厂满足客户的海外产能缺口,进一步锁定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不 仅仅是产能的转移,更是商业模式的升级,是从被动接单到与客户共生共荣的战略绑定。 3、医疗电子行业应用 医疗电子行业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111.95万元,同比增 长39.55%,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17.18%。 在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1月,国务院提出《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 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强化药品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进一步推动医疗电子行业合规性 与质量标准系统性提升。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加速迭代、人口老龄化进程深化、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及医 疗需求扩容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中国医疗电子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 an)研究显示,2020-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已从7,298亿元人民币增至9,417亿元人民币,CAG R为6.6%;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134亿元人民币;全球市场同样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5年全 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6,491亿美元。 公司与医疗细分领域丹纳赫、联影医疗等全球头部医疗客户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公司制造服务 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医疗影像设备、流式细胞分析设备、健康康复医疗设备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品质 工艺要求、快速响应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电子设备市场持续扩大,公司将 进一步拓展医疗领域优质客户,提升市场份额。 4、汽车电子行业应用 2025年半年度,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630.07万元,同比下降18.79%。公司汽车业务同比 下降主要系汽车电子领域占比最高的客户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综合汽车电子领域的行业特点,公司 在业务策略上进行了优化调整,主动聚焦于商用车辆的汽车电子业务;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业务,则进 行了策略性的转移和资源重新配置。 5、高端消费电子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主要聚焦于和国际一流品牌公司的业务合作,主要产品应用于包括高端家用电器, 家用智能机器人及高端卫浴产品等,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技术新颖等特点。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公司所属的电子制造服务业(EMS),隶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当前EMS行业正处于深刻的全球重构期,其驱动因素已从单一的成本效率转向供应链韧性、本地化响应 与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竞争。这一变革背后,是终端品牌在全球市场面临的全新挑战与战略调整,也为具备 全球运营能力与本地化深度研发制造能力的EMS企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传统“高溢价产品+高成本供应链”模式在国际品牌的市场实践中面临挑战。随着本土竞争对手技术追 赶与价格竞争加剧,国际品牌利润空间被压缩,迫使其重构供应链体系,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欧美EMS供应商 的响应速度和成本结构,转而寻找同时具备“中国效率+全球标准+研发制造能力”的合作伙伴;地缘政治和 供应链中断风险推动品牌商重视供应链的区域多元化和韧性,要求EMS伙伴具备全球产能备份能力;同时, 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迭代速度的竞争使得品牌商需要EMS企业不仅承接制造订单,更能通过ODM/JDM(研发制 造)能力参与前端开发,共同压缩研发周期,实现产品的快速定义与上市。 因此,公司的机遇远不止于“替代”,而在于“价值跃迁”。公司所处的战略位置极具优势,同时具备 了新环境下最为关键的几项特质: 优质客户的背书加速新客户开拓进程:公司既深谙中国制造的效率与快速响应,又通过服务全球头部客 户建立了符合国际商业逻辑的合作范式、质量体系和合规意识。双重能力叠加使公司成为外资品牌与中国市 场之间最理想的“桥梁”,同时优质客户的背书加速了公司新客户开拓进程。 完整的全球化制造网络:国内外产能的协同布局,已从“可选”变为“必选”。这不仅是满足客户“以 备不时之需”的需求,更是我们主动为客户提供供应链风险解决方案、参与其核心战略的体现。 从EMS向研发制造的价值延伸:研发制造能力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转变为主动的价值创 造伙伴,极大地提升客户粘性,同时助力公司拓展新的业务伙伴,将合作从制造及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前置 到研发与定义环节,从而共享创新红利。 公司正面临的是一轮历史性的洗牌。欧美传统EMS厂商因其固有的成本结构和响应机制,正在其传统优 势领域出现战略性退缩,公司将存在巨大的存量替代与增量共创的市场空间。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全球布局的柔性EMS龙头企业,面对全球经济贸易的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环境,从201 9年开始提前在北美、欧洲、东南亚布局,实现多地备份、快速转移,最大限度实现本地制造,降低供应链 风险、降低库存、缩短交期,满足客户全球布局、区域采购的需求。 1、强化全球业务拓展能力,开拓优质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墨西哥工厂开拓美国市场,依托罗马尼亚工厂开拓欧洲市场,分别在美国、德国等 主要市场建立了销售办公室和工程技术支持团队,服务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在此过程中拓展人脉、寻找资 源、推广品牌,通过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在当地市场建立全球化企业形象。 通过在地生产、在地服务,既能帮助客户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地缘风险等挑战,又能帮助客户缩短交期 、降低库存,提高客户合作粘性,在主要客户端的市场份额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在地营销,频繁触达客户,对当前合作规模小的高潜力大客户,进行深入二次开发,提升在客户端 的关注度,业务比例明显提升,品牌形象也得到加强。 在新客户开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重点突破优质客户的策略,开拓了一批优质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客 户,公司凭借在地化成本最低+多地备份的优势,降低潜在客户的综合采购成本,吸引、开拓有全球制造需 求的客户。 同时,公司抓住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重构供应链体系的窗口,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导入一批优质的国际 客户,通过替代其现有EMS合作伙伴或提供研发服务参与前端开发,实现高端制造产能的国产替代和研发配 套的服务转型。 2、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敏捷物流 报告期内,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从需求释放到收料的全流程价格管控工具, 实现原材料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内部管理:利用SAP,计划部每个月对PR(PurchaseRequest,采购申请)转PO(PurchaseOrder, 采购订单)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析;采购部每周采购订单释放时进行渠道优化分析及管理;采购部对每周接收 的物料进行成本分析检查;充分利用原材料价格走低、外部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时机,优化采购成本。 开发采购渠道:积极寻找市场有竞争力、优质的供应商,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研发推荐替代 料:为客户积极选择替代方案,在客户端体现了公司的研发能力,有效为客户降低产品成本,解除关税壁垒 。同时,也给公司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公司全球制造工厂采用统一的SAP系统,统一计划、集中采购、全球发货,这是敏捷物流能力的重要系 统保障,实现全球各工厂快速响应、及时交付、控制库存。 3、实施精益生产,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生产流程、强化成本控制、提升员工技能和效率,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 制。同时,加大自动化投入,针对部分批量较大的产品,设计非标自动化方案。 海外公司的运营,越南、墨西哥、罗马尼亚公司的生产运营和苏州总公司保持一致,同一个技术支持团 队、相同的设备及治工具、相同的技术文件、同一套IT系统(SAP、MES、QMCS、OA等),以保障产品全球切 换过程中做到完全复制(COPYEXACTLY),缩短备份时间,降低备份风险,降低备份成本,为客户产品灵活 快捷全球切换提供保障。 相比没有全球制造能力的同行,公司具备更全面、持久的竞争力,在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 的全球业务中,带来巨大的优势。 4、强化全球制造能力,提升海外工厂效能 报告期内,海外工厂成效显著,海外产值整体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公司进一步推进本 地化运营。公司推进海外各厂区的体系认证工作,满足各行业下游客户对于质量体系的要求;通过多家知名 客户的工厂审核,并接待众多客户的来访,赢得一致好评,获得了商业机会,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5、研发投入驱动业务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期内,公司在保持EMS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技术服务的深度 与广度。为更好地响应工控领域全球头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进一步扩充并优化研发团队,深度嵌入客 户研发流程,提供从系统设计、硬件、软件、结构、仿真(热仿真、磁仿真等)到测试及量产导入的一站式 研发制造解决方案。 2025年半年度,公司已与数家全球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达成产品开发合作协议,涵盖人机界面及IoT、电 机/电控、电源等多个产品领域。通过扎实的长期技术积累,并且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项目指引, 公司前瞻布局未来创新技术,积极推进包括四合一伺服电机、PCB轴向电机为核心的新一代产品研发,以技 术驱动构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实现从制造执行向研发引领的战略转型。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