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390 通达电气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配套汽车电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载部件系列(产品) 1.13亿 45.33 2304.27万 33.57 20.35
车载智能系统系列(产品) 7371.61万 29.52 2547.39万 37.11 34.56
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产 3481.86万 13.94 897.41万 13.07 25.77
品)
其他业务(产品) 1278.23万 5.12 637.91万 9.29 49.91
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 1175.88万 4.71 374.92万 5.46 31.88
移动医疗系列(产品) 343.49万 1.38 103.19万 1.50 30.04
─────────────────────────────────────────────────
东部地区(地区) 1.32亿 53.05 3387.65万 49.35 25.57
中部地区(地区) 5773.10万 23.12 1208.40万 17.60 20.93
南部地区(地区) 3166.46万 12.68 1213.18万 17.67 38.31
其他业务(地区) 1278.23万 5.12 637.91万 9.29 49.91
北部地区(地区) 878.62万 3.52 199.69万 2.91 22.73
西部地区(地区) 627.25万 2.51 218.27万 3.18 34.8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 5.44亿 95.37 1.49亿 91.29 27.39
业)
其他业务(行业) 2640.01万 4.63 1422.93万 8.71 53.90
─────────────────────────────────────────────────
车载部件系列(产品) 2.24亿 39.28 5109.07万 31.28 22.78
车载智能系统系列(产品) 1.83亿 32.13 6167.23万 37.76 33.62
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产 6169.50万 10.81 1524.09万 9.33 24.70
品)
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 6098.85万 10.68 1528.99万 9.36 25.07
其他业务(产品) 2640.01万 4.63 1422.93万 8.71 53.90
移动医疗系列(产品) 1405.60万 2.46 579.11万 3.55 41.20
─────────────────────────────────────────────────
东部(地区) 2.85亿 49.99 7877.95万 48.24 27.61
中部(地区) 1.04亿 18.15 2240.60万 13.72 21.62
南部(地区) 9342.26万 16.37 2943.54万 18.02 31.51
西部(地区) 4193.87万 7.35 1494.01万 9.15 35.62
其他业务(地区) 2640.01万 4.63 1422.93万 8.71 53.90
北部(地区) 2005.71万 3.51 352.41万 2.16 17.57
─────────────────────────────────────────────────
标配(销售模式) 5.03亿 88.19 1.33亿 81.38 26.40
终端(销售模式) 4098.66万 7.18 1618.53万 9.91 39.4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640.01万 4.63 1422.93万 8.71 53.9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载部件系列(产品) 9730.64万 39.40 --- --- ---
车载智能系统系列(产品) 7590.23万 30.74 --- --- ---
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产 2530.51万 10.25 --- --- ---
品)
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 2442.30万 9.89 --- --- ---
其他(补充)(产品) 1368.37万 5.54 --- --- ---
移动医疗系列(产品) 1032.00万 4.18 --- --- ---
─────────────────────────────────────────────────
东部地区(地区) 1.08亿 43.83 --- --- ---
中部地区(地区) 4890.82万 19.81 --- --- ---
南部地区(地区) 4559.17万 18.46 --- --- ---
西部地区(地区) 1656.00万 6.71 --- --- ---
北部地区(地区) 1395.80万 5.65 --- --- ---
其他(补充)(地区) 1368.37万 5.54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 4.62亿 96.79 9695.67万 94.05 21.00
业)
其他(补充)(行业) 1532.88万 3.21 613.29万 5.95 40.01
─────────────────────────────────────────────────
车载智能系统系列(产品) 1.89亿 39.68 5044.53万 48.93 26.65
车载部件系列(产品) 1.84亿 38.62 3260.53万 31.63 17.69
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 4207.17万 8.82 667.48万 6.47 15.87
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产 3561.82万 7.47 680.45万 6.60 19.10
品)
其他(补充)(产品) 1532.88万 3.21 613.29万 5.95 40.01
移动医疗系列(产品) 1051.43万 2.20 42.66万 0.41 4.06
─────────────────────────────────────────────────
东部(地区) 2.37亿 49.61 5863.62万 60.48 24.77
中部(地区) 1.02亿 21.37 1675.26万 17.28 16.43
南部(地区) 7016.31万 14.71 1173.06万 12.10 16.72
北部(地区) 3282.08万 6.88 602.77万 6.22 18.37
西部(地区) 2013.18万 4.22 380.96万 3.93 18.92
其他(补充)(地区) 1532.88万 3.21 613.29万 --- 40.01
─────────────────────────────────────────────────
标配(销售模式) 4.20亿 87.96 8285.41万 80.37 19.74
终端(销售模式) 4209.29万 8.82 1410.26万 13.68 33.5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532.88万 3.21 613.29万 5.95 40.0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3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9604.03│ 54.3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3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8232.88│ 35.3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属于智慧交通业务领域,主要应用于大中型客车、城市公交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其
中以城市公交车为主。按照公司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公司属于智能交通行业下的智能公交子行业,处于智能
交通行业生产制造中间环节。
智能交通行业是根据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所需的设备、服务、技术而衍生出来的行业。智能交通系统是将
先进的电子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
整个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
。人工智能、大数据、5G、自动充电等交通新基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成型与成
熟发展。
1、产业政策
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就推进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方面,提
出推进公交化运营,加强道路交通衔接,打造1小时“门到门”通勤圈;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
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城市绿色交通分担率;提出推进综合交
通安全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明确提出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
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等智慧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综合
交通高质量发展目标。
2022年3月,交通运输部联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在交通装备领域,提
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突破燃料电池、高效驱动电机、车路协同无线通信、车辆主动防
护及自动预警等技术”等智能绿色载运装备技术的重大研发方向;在运输服务领域,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提出了开展高品质智能客运、经济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关键
技术研发等任务;在智慧交通领域,提出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
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
过40%。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提出2023年-2025年作为试点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领域
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
争达到80%。2023年11月,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确定
北京、深圳等15个试点城市。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公安部等13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
知》,对公共领域推动车辆电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
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引导企业加快5G信息通信、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
创新应用,催生购买需求。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工作的通知》,明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目标。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
提出: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
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推动新一轮“以旧换新”。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
方案》,将“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行动”列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具体指出:推进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
确提出“提升车站、铁路、机场等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
碳转型,明确提出,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
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
2、行业现状
近年来,受益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新能源技术在交通行业的推广,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
部等主管单位关于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发展等指示精神的进一步明确,城市公交信息化、智能化
、新能源化程度不断提高。“十四五”规划期间,包括智能公交在内的智能交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无人驾
驶、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的深入研发,推动公交车等运载工具智能
化、绿色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24年1-6月,全国公路客运量为582397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全国城市公共
汽电车客运量为1947279万人次,同比增长7.3%。根据慧眼看车发布数据,报告期内5米以上客车销量为6199
5台,同比增长39.1%,其中公交客车销量19141台,同比增长9.5%。报告期内客车市场整体复苏,公交车销
量及终端客运需求有所增长,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向好以及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如市场持续回暖,相应
的车载电气产品市场需求有望增加。
根据慧眼看车发布数据,报告期内5米以上客车排名前十的制造企业销量集中度达到87.83%,呈高度集
中态势;报告期内,各部门定稿发布61部汽车相关标准,包括零部件、车用电器等,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
行业规范性要求不断完善、提升,市场竞争加剧,加快优胜劣汰,对行业内企业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成本
管理、人才储备,以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客车信息网相关文章发布的数据,报告期内,中国客车(3.5米以上)出口总量为27551辆,同比增
长39.36%,继续保持红火态势。
根据腾讯网“汽车总网站”发布的相关文章所载: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止2024年6月底,2024年度
累计发布了6个批次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公路客车)公告,累计上榜350款公路客车新品,9米以下中
小型客车(统计数据含5-6米车型)车型145款,占比约为41.43%,9米以上大型客车车型205款,累计占比约
为58.57%,9米以下中小型客车占比同比累计增加5.04个百分点。另,根据客车网相关文章,2024年1-4月9
米以下中小型客车(统计数据含5-6米车型)占比同比累计增加7.18个百分点。按照报告期内达标车型公告
数据,9米以下中小型公路客车车型有所增长。
3、发展前景
长远来看,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公交及城际客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
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建设和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实现公
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绿色出行以及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是国内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重
要方向。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指引下,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
并与国家邮政局联合开展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工作。2024年7月,交通运输部与财政部先后联合发布《新
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明确了城市公
交企业更换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报废旧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及更换高标准新能源货车补贴政策
。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指明提交补贴资金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
0日,《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补贴政策实施期限为通知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根据交通运输部《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3年末载客汽车55.24万辆、载货
汽车1170.97万辆,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8.25万辆。
长期来看,商用车作为公共交通领域重要的运载工具,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运载工具智能
化、绿色化发展的技术迭代,商用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短期内,在补贴政策推动下,城市公交、货车
等商用车仍有一定市场发展空间,其中,以货车为代表的其他商用车领域,为公司近年开拓的新市场方向,
整体市场规模大,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快速高效个性化定制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智
能车载软、硬件一体化配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多年来一直是宇通客车、比亚迪、金龙汽车
、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多家国内知名客车生产厂商长期合作的配套商之一,并已与部分商用车生产厂商建
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公司共计18项产品或零部件获得E-Mark(车辆产品欧洲技术标准型式认证)认证,
能够匹配制造厂商出口需求。此外,公司为多地公交运营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在业内具备较高的品
牌知名度。公司与商用车生产厂商及终端用户的良好关系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产品研
发能更快速地响应及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丰富的订单承接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模式
的改进,可以使公司更加高效地完成“新产品开发到形成产品优势”的过程,有利于保持公司市场竞争的优
势地位。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分为智慧交通、移动医疗两大领域。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智慧交通软硬件一
站式解决方案,具体划分为车、路、场、云四大应用场景,以车端产品及云服务为主。车端提供针对车、路
、人的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以及乘客信息系统、客流分析与仿真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智能热管理系统、乘客
收银系统等车辆运营信息采集、初筛及远程信息交互的产品;路侧提供智能电子站牌为主的智慧候车产品及
服务,并积极研发V2X相关产品;场端,即为客户绿色场站管理提供服务;云端围绕数据挖掘、分析、展示
及信息存储,提供以SaaS公交云脑、MaaS出行服务为中心的智慧交通管理云平台的N个应用,主要应用于大
中型客车、城市公交车,部分产品通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工程机械。在移动医疗领域,公主要为客
户提供各类移动医疗车,目前已推出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检车、5G智能综合体检车、移动PC
R实验室、救护车等一系列产品,并且通过子公司参股设立体检中心,为公司移动医疗车资源的充分利用及
增强移动医疗板块业务协同性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智慧交通领域,尤其是大中型客车和城市公交车业务,主营业务未
发生重大变更。
2、公司主要产品
(1)智慧交通领域
公司作为智慧交通软硬件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商用车生产厂商、运营企业提供智慧交通管理云平
台及配套汽车电气产品。
①云端——智慧交通管理云平台
公司智慧交通管理云平台依托于“通达云”,通过链接车、路、场的传感器设备,汇聚物联设备信息,
进而构建一张感知网络,并结合各经营流程,如运营调度、主动安全、客流分析等N个智慧应用,构建管理
一张图。物联感知的一张网和业务管理的一张图借助智慧交通SaaS云脑(形同数据工厂),进行数据提炼、
加工、分析、融合等预处理,将处理后的主题分析数据依据不同角色,面向车企、行业监管部门及市民用户
分发个性的数据服务,形成数据闭环。
具体以智慧公交、智慧场站、智慧出行、智慧监管、智慧传媒及数据中心六大板块为业务发展方向,围
绕车辆运营数据分析、应用、增值服务,面向以公交运营为主的客户,提供车辆智能调度平台、车辆安全预
警平台、ERP运营管理综合平台等多套解决方案。
智慧公交:在智慧公交板块,通过AI、云计算、大数据、GIS等技术的应用,提供智能调度管理平台、
客流分析与仿真平台、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TDMS视频管理系统、车联网安全预警云平台、智能收银管
理云平台等多套车辆管理解决方案,实现车辆调度、客流运力分析、损耗件管理、视频管理、安全管理及收
银管理等功能;提供ERP运营管理综合平台、智慧公交枢纽云平台、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公交大脑)等多
套满足运营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多系统数据集成、打破应用系统界限、进行数据沙盘分析,
提高工作效率及决策科学性,助力公交企业数字化管理发展。相关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应用于公交车及其运营
企业,相关平台可通用于物流车等商用车及其运营管理。
智慧场站:通过GPS/北斗、CAN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针对充电服务资源整合及场站管
理等需求,为客户提供充电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多桩融合、商家互联互通,为不同类型充电运营者提供充电
服务、运营管理、结算清分等业务功能的SaaS服务,在“云端”搭建高可靠性的充电运营管理平台,从而建
立合作共享的充电生态圈;针对乘客更全面的候车服务需求,将智能调度系统、乘客信息发布系统与多媒体
信息发布系统的信息数据提取融合,嵌入候车区,形成智能电子站牌,为候车乘客提供车辆位置查询、线路
查询、天气查询、信息发布等综合便民服务。
智慧出行:基于GPS/北斗、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在实现车辆实时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实时公交平台及
智能电子站牌,提供线路信息、车辆实时到站信息等服务,通过实时公交平台进一步提供线路换乘方案规划
、站点定位等服务。
智慧监管:打造公共交通行业监管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和行业壁垒,实现业务联动和数据联动,实现城
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预警、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辅助决策分析、公众信息服务及整体业务管理。
智慧传媒:基于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及智能电子站牌视频、图片等线路、广告信息发布需
求,公司通过对各类显示屏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了多媒体统一发布平台,实现多媒体节目的在线制作、实时
发布、远程监控功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渠道、可触达的信息发布服务。
数据中心:公司搭建的通达云,通过车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撑业务从事后决策前移到事
前预测,深度融合云计算技术,能够快速整合企业的异构数据,实现数据应用分析的可视化、自动化,实现
大数据平台的统一管理和租户相互独立相结合,以云服务形式为客户提供IT基础服务资源。
②车端——汽车电气产品
公司汽车电气产品分为车载智能系统、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车载
部件等四大系列,每一系列包括多个产品,又分为不同型号。
车载智能系统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围绕车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方向,运用高清视频处理、高清视频
智能识别、无线网络通信等技术及AI算法,逐步形成了车载智能终端、乘客信息管理系统、中控屏、调度屏
、全液晶仪表、辅助驾驶系统(包括ADAS司机驾驶辅助系统、360全景行车辅助系统、电子后视镜)、DSM司
机行为监控系统、智能电子站牌、车载安全智能报警系统(包括车载安全烟雾、易燃挥发物、可燃气体智能
报警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全方位覆盖交通安全、运营、服务等方面,实现车端数据采集、初步处理以及车
端与云端数据交互等功能,适用于各类商用车。
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作为多媒体统一发布平台的硬件产品,主要包括多媒体
风道及信息发布显示屏两类产品,运用图片视频解码、无线网络通信、数据加密等技术,助力公交运营企业
增效。
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发动机、新能源动力电池、新
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控及氢燃料电堆的工作温控;热管理系统以电子风扇、电子水泵为核心零部件,能够提
高动力系统工作效率、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延长使用寿命,具备远程升级和数据存储功能;可适用于客
车、卡车、物流车等商用车以及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
车载部件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基于车辆轻量化、环保、美观等需求,不断进行工业、机械结构、软硬
件设计迭代,包括车载照明产品(包括通道灯、内饰灯、外饰灯)、塞拉门、公交收银系统、普通风道、车
内顶、司机安全防护隔离设施等多个品类。
除传统车载部件系列产品,公司为客户提供专用车改造、定制服务,已推出基于公司移动医疗业务开展
研制的检测用医疗车、按照客户定制需求开发的餐车等多项成品;并基于完善公司产业化布局需求,自主研
发并面向乘用车市场提供电池托盘为主的动力系统用结构件。
③路侧——智慧候车
基于智慧出行服务,通过对候车站台进行便民服务、信息共享的赋能,打造“等车+生活+休闲”的出行
驿站。通过提供自动售货、共享充电等便民服务,提升候车人员的体验感;通过智能电子站牌提供线路、天
气,实时车辆位置、载客量等信息,提供智能化出行服务,提升城市形象。除城市交通,相关产品也应用于
旅游景区接驳车站点、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等。
④场——绿色场站
依托智慧场站模块为客户提供场站资源整合、管理服务。充电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多桩融合、商家互联互
通,为不同类型充电运营者提供充电、运营管理、结算清分等服务,建立合作共享的充电生态圈,打造绿色
场站。
(2)移动医疗领域
公司基于车载电气行业多年技术积累,以为大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为目标,将高精密医疗
设备与车结合,解决高精密医疗设备在车上的抗震、抗电磁干扰等问题,通过5G通讯技术,以及云平台的搭
建,构建用户、医生、医院及管理单位的互联互通渠道,致力于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筛查、远程线上诊断
等医疗服务,有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及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目前推出的产品有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检车、5G智能综合体检车、移动PCR实验室、5G
远程DR体检服务车、疫苗接种车、救护车等。
3、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研发,保持在细分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引领国内车载电气产品研发方
向。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一方面通过股权激励政策、技术研发人员绩效指标与产品销售情况挂钩等方式提
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市场敏感度,另一方面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及高校等研究性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省市重
大技术攻关课题,克服行业技术难点和瓶颈,不断将新的技术理论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公司软件系统及配套硬件产品均采取高度定制化、个性化的市场策略。经过30年的发展,快速定制化研
发及服务能力,以及配套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具备先进的生产
能力,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来确定生产计划和组织安排生产,采用柔性生
产模式,可以快速切换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交付需求,充分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规格不一的订单要求;同时为
满足标准化产品生产需求,公司通过调整产线、优化生产工艺,力求在柔性化产线设计的基础上,满足标准
化、大批量生产需求。公司采取“以产定购+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采购科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以及
生产原材料的安全库存量等数据制定采购计划,向供应商提出采购需求并确保到货时间;公司已建立了较为
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流程、采购管理流程以及仓储管控流程。
公司的销售模式,按照销售渠道,可分为直销模式与经销模式:直销模式指公司直接向客户提供定制化
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经销模式指经销商根据客户需要向公司定制化采购再销售的业务模式。按
照产品销售面向的对象,可分为标配销售模式和终端销售模式:标配销售模式是指产品订单需求来自商用车
生产厂商;终端销售模式是指产品订单需求来自商用车最终用户(主要为各地公交公司)。公司的客户主要
为商用车生产厂商,通常需要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因此公司以直销、标配销售模
式为主。
公司产品定价原则为“成本费用+合理利润”,综合考虑销售规模、销售区域、竞争状况等多个因素后
,通过商务谈判或投标等方式确定销售价格。
公司注重参与国内外举办的本行业知名展会,积极开展行业交流与合作。近三年年均参加行业内大型展
览次数不低于3场,每年均携新产品亮相,展示公司最新研发成果,扩大公司影响力,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展现公司不断精进产品技术的研发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参加了2024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交易会,20
24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及第十七届中国广州国际环境卫生与清洗清洁设备展览
会。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较上年同期没有发生变化。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优势
公司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人才梯队、研发体系完善,项目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研发优势明显
,具体表现为:
1、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结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研发团队,团队
成员176人,承担需求分析、产品研制、产品测试等不同阶段的研发工作;涵盖了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机
电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软件开发等多个学科领域,能够满足复杂项目的开发需
求;由总工程师、技术专家、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共同组建,既有经验丰富的高
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