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信捷电气(60341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3416 信捷电气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OEM自动化行业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仪器仪表行业(行业) 17.04亿 99.75 6.41亿 99.43 37.60 其他业务(行业) 433.15万 0.25 368.13万 0.57 84.99 ───────────────────────────────────────────────── 驱动系统(产品) 8.06亿 47.21 1.97亿 30.61 24.46 可编程控制器(产品) 6.48亿 37.95 3.65亿 56.59 56.25 人机界面(产品) 1.95亿 11.43 6281.80万 9.75 32.18 智能装备(产品) 4131.17万 2.42 1419.62万 2.20 34.36 其他(产品) 1700.99万 1.00 548.22万 0.85 32.23 ───────────────────────────────────────────────── 广东省(地区) 4.90亿 28.68 1.88亿 29.14 38.34 江苏省(地区) 4.11亿 24.05 1.59亿 24.65 38.67 其他(地区) 3.46亿 20.25 1.39亿 21.62 40.28 浙江省(地区) 2.95亿 17.26 1.01亿 15.68 34.26 山东省(地区) 1.67亿 9.76 5741.07万 8.91 34.43 ───────────────────────────────────────────────── 经销(销售模式) 14.50亿 84.89 5.40亿 83.81 37.24 直销(销售模式) 2.54亿 14.85 1.01亿 15.62 39.6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33.15万 0.25 368.13万 0.57 84.9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设备销售及其他主营业务(产品) 7.96亿 99.81 3.06亿 99.55 38.39 其他业务(产品) 154.18万 0.19 137.64万 0.45 89.27 ───────────────────────────────────────────────── 境内(地区) 7.79亿 97.74 2.98亿 97.15 38.26 境外(地区) 1805.69万 2.26 874.73万 2.85 48.44 ───────────────────────────────────────────────── 经销(销售模式) 6.91亿 86.67 2.70亿 87.95 39.06 直销(销售模式) 1.06亿 13.33 3699.01万 12.05 34.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仪器仪表行业(行业) 15.02亿 99.77 5.36亿 99.44 35.70 其他业务(行业) 352.40万 0.23 301.99万 0.56 85.70 ───────────────────────────────────────────────── 驱动系统(产品) 7.29亿 48.47 1.77亿 32.82 24.25 可编程控制器(产品) 5.35亿 35.57 2.89亿 53.66 54.02 人机界面(产品) 1.78亿 11.84 5428.81万 10.07 30.46 智能装备(产品) 4056.29万 2.70 990.74万 1.84 24.42 其他(产品) 2145.45万 1.43 866.39万 1.61 40.38 ───────────────────────────────────────────────── 广东省(地区) 4.41亿 29.30 1.45亿 26.97 32.96 江苏省(地区) 3.60亿 23.90 1.34亿 24.80 37.15 其他(地区) 3.32亿 22.06 1.39亿 25.86 41.99 浙江省(地区) 2.26亿 15.01 6965.93万 12.92 30.84 山东省(地区) 1.46亿 9.73 5089.99万 9.44 34.76 ───────────────────────────────────────────────── 经销(销售模式) 13.00亿 86.36 4.61亿 85.52 35.47 直销(销售模式) 2.02亿 13.40 7500.27万 13.92 37.1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52.40万 0.23 301.99万 0.56 85.70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仪器仪表行业(行业) 13.31亿 99.72 4.96亿 99.52 37.25 其他(补充)(行业) 374.02万 0.28 241.65万 0.48 64.61 ───────────────────────────────────────────────── 驱动系统(产品) 5.95亿 44.53 1.42亿 28.53 23.91 可编程控制器(产品) 5.11亿 38.26 2.89亿 58.09 56.67 人机界面(产品) 1.85亿 13.83 5755.55万 11.55 31.18 智能装备(产品) 2624.72万 1.97 544.23万 1.09 20.73 其他(产品) 1512.45万 1.13 129.00万 0.26 8.53 其他(补充)(产品) 374.02万 0.28 241.65万 0.48 64.61 ───────────────────────────────────────────────── 广东省(地区) 3.92亿 29.35 1.30亿 26.01 33.08 江苏省(地区) 3.23亿 24.16 1.27亿 25.43 39.29 其他(地区) 2.71亿 20.30 1.21亿 24.31 44.69 浙江省(地区) 2.33亿 17.48 7929.39万 15.91 33.98 山东省(地区) 1.13亿 8.43 3915.15万 7.86 34.78 其他(补充)(地区) 374.02万 0.28 241.65万 0.48 64.61 ───────────────────────────────────────────────── 经销(销售模式) 10.66亿 79.85 --- --- --- 直销(销售模式) 2.69亿 20.15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3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8250.31│ 22.3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9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0885.78│ 19.9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相关产业化政策、发展指导意见,相关政策的实施 对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 用的不断深入,使得生产制造在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 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业的不断运用,拉动对自动化产品的 需求增长。同时,国家和地方层面均加快数字化转型政策部署,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政 策举措,促进了人工智能、医疗、3C电子、半导体等高端装备等领域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新能源、半导体 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因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成为了自动化市场新的增长点。此外,国务院发布 了鼓励更新国内设备的政策,提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一些传统领域如印刷 、食品、机械、轻工等行业也表现出一定增速。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发展战略规划,紧抓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提升基础创新能力,聚焦客户需求,通 过组织变革,组建战略客户营销服务团队,持续推进客户立项和项目立项,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品牌 价值影响力,围绕技术创新、市场深耕与运营优化三大方向系统推进战略落地,持续巩固行业竞争地位。报 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827.31万元,同比增长13.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2855.19万元, 同比增长14.84%;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5.80%,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实现稳步提升。 (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确保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性能,推出降本增效措施,优化 生产组织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自主研发并进行智能仓储建设,完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与交付能 力,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成本管控,提高精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报告期内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7.72%,同比提升2.15个百分点。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营业收入64827.93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9%;该业务板块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05%,较去年同期占比提升2.39%; 毛利率为56.2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23%。智能装备(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4131.17万元,该业务板块毛 利率34.3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9.94%。 (二)聚焦大客户战略,深耕各细分市场,多维度赋能经销商,共促企业长远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的聚焦大客户战略,持续深耕各细分行业和赛道,选取细分领域行业标杆客户 ,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有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切实加深大客户对公司产品和品牌的认可, 助力客户提升行业影响力。同时,公司通过直达客户现场、需求和组织关系,来多维度赋能经销商,共同提 高公司在传统和新兴行业的市占率。报告期内,公司在机器人、智慧矿山、智慧物流、医疗、半导体、储能 、光伏、机械加工、3C电子、锂电、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包装、纺织、通讯、新材料等领域与客户建立 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力争成为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的优质合作伙伴。同时,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 ,建立海外营销渠道等方式,加大现有客户的合作深度和激发新客户的潜能,围绕俄罗斯、中东、东南亚、 日韩等区域重点发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直 销实现营收25372.87万元,同比增长25.76%;海外实现营收4190万元,同比增长39.63%。 目前,公司S级以上客户立项80余家,在智慧矿山领域,公司通过参股公司山东智展与山能集团建立了 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智慧矿山应用场景的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与比亚迪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并进 入了宁德时代供应商名录;在3C电子领域,公司与立讯精密、歌尔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智慧物流领域 ,公司与圆通、韵达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并与浙江应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快递物流赛道;在光 伏领域,公司与科隆威、爱维斯等数家公司进行了合作;在金属加工领域,公司与大族激光等数家公司建立 了合作;在包装印刷领域,公司是松川、永创智能等公司的供应商;在半导体领域,公司与华兴源创、新益 昌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机器人领域,公司产品销售至上海图灵、山东科为等十余家企业;其他行业如 储能领域等,公司与第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共同拓展相关领域。公司将持续通过变革,不断拓展新赛道和 赋能经销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稳步推进各业务板块持续增长 公司始终将研发能力建设作为发展核心,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线的宽 度和深度,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加稳定的质量稳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和品牌知名度。公司持续改进产品性 能,在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智能装置等业务领域获得稳步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同时,公司依托大客户战略和行业项目制,更加深入把握不同行业的流程工艺,针对不同行业推出几 十种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稳固在传统领域的优势,并积极拓展新行业、新领域以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1、可编程控制器(PLC)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PLC产品销售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21.09%,毛利率为56.25%;其中,中型PLC实现销 售1000余万元。公司进一步提高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优势,继续丰富产品系列,产品具有5大品类(小型、 中型、卡片式、刀片式、工业智能控制器)、涉及25个子系列,总计400+型号产品。公司研发出XSF系列刀 片式PLC,面向先进制造领域和环境复杂行业,具有更为出众的运动控制能力和更强大的扩展力;进一步完 善XF系列分布式I/O系统,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和更复杂的环境,全面覆盖先进制造领域和传统领域,支持 多种系统构成和丰富的IO型号,具有稳定高效的特性;推出MotionAPI,一款工控机形态的PCbased运控系统, 与信捷伺服、变频、步进驱动、IO模块等产品深度融合,形成全套行业解决方案;研发出EA系列环境控制器 ,为养殖和园艺等智慧农业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先进的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和分析环境数据、预 测环境风险,助力智慧农业高效稳定生产。多年来,公司依靠自身在小型PLC市场建立的优势,进一步向中 型PLC以及与PLC紧密相关的其他工控产品延伸产品线,助力公司稳固在传统行业的优势地位,加速向新能源 、半导体、机器人、医疗等高端智能制造行业的拓展。同时,公司正研发大型PLC,提升PLC产品市占率。 2、驱动系统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驱动类产品销售收入达到8.06亿元,同比增长10.57%,毛利率为24.46%。公司继续拓展 伺服产品,在充分研究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和适用性。公司驱动系统 包括从驱动器到电机是完全自主研发,公司建有完备的生产产品线,是国内较完善的伺服厂家,功率段从50 W到85KW,控制方式有脉冲、modbus、EC总线、CAN总线、PN总线,有单轴产品也有多合一产品,产品具有4 大品类(高性能伺服系统、低压直流伺服系统、多合一伺服系统和直驱伺服系统)、涉及19个子系列,总计 100+型号产品。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3C、纺织、激光、AGV、分拣、物流、医疗等 领域等场合,也可为锂电叠片、固晶机、晶圆检测与切割平台、UV打印及丝网印刷等多个高精尖行业带来生 产效率与精度的提升。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包括MS6、MS6S、MS6G等系列伺服电机,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推出DM6 C系列多合一伺服驱动系统,产品具有高动态响应、抑制振动,高效整定的特性;推出DL6系列全功能型直驱 驱动器,配备有长线驱动、分频输出、位置比较输出、探针功能、电机温度采样等全面的功能。同时,公司 形成了包括小体积伺服系统、PROFINET总线伺服系统、低压伺服系统在内的三大类、包括总线型和脉冲型两 种类别的8个子系列伺服系统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DS5系列伺服系统和DF3系列低压伺服系统,搭配MS6、MF 5电机,可以全面的覆盖下游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不同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精进伺服驱动系统的稳定性,为下游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也使信捷的品牌效 应不断提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变频驱动器、步进驱动器的产品性能和种类,VH5、VH6系列变频器受到市 场的广泛好评,营业额获得较快增长。2024年,公司变频驱动产品销售超过4500万,同比增长近40%。 3、人机界面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人机界面产品实现销售1.95亿元,同比增长9.50%,毛利率为32.18%。公司人机界面主 要包含TS和TG两个大系列,采用Linux系统并搭载高效的A7处理器,操作高效、快捷,具有高防护、低故障 率的特征;同时,国产化比例逐步提高,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优势,提高竞争力。公司具有多种系列、多种规 格的完善产品线,主要包括工业触摸屏、文本显示器等。报告期内,公司推出TS5D系列物联网型人机界面, 具有更高的性能,适用于严苛环境。 4、智能装置(机器人)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装置(机器人)实现收入0.41亿元,毛利率为34.36%。公司智能装置业务板块主要 包括机器视觉平台(智能视觉系统和机械手视觉系统)、工业机器人等,主要核心零部件均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公司的机械手和视觉系统集成各种常见场景下的不同标定模式的工具集,可实现手眼坐标系快速转换引 导机械手动作,降低使用难度。同时软件集成了机械手的常见操作指令,简化视觉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操作 ,快速实现一键标定的编程。公司的机器视觉产品与公司的高端伺服控制系统结合,形成全面智能化的智能 装置体系。得益于自研的运动控制方案,信捷机械手具有高速高精度的特点,搭配图块化系统使操作更加便 捷,与信捷自身的控制、驱动、视觉等设备互联,打造自动化的智能制造系统。目前,公司具有SCARA机器 人、四/六轴机器人、以及相应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焊接、码垛、冲压上下料、折弯、雕刻等领 域。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共计20+型号产品,基本满足所有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平台、多轴运动控制、图形算法平台和焊接工艺库等五 大技术块上都有多年的自主技术积累,具备独立的技术开发能力。高度模块化的技术平台也有足够的能力为 客户产品所需,选择最合适的技术组合,无需依托第三方公司,灵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目前,公司机器人 软件、研发团队等60余人,产品有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折弯机器人、冲压机器人。本体 机械结构件开发、包含核心零部件电机、传感器、减速机、驱动系统、一体化关节、具身智能等。得益于自 研的运动控制方案,公司机械手具有高速高精度的特点,搭配图块化系统使操作更加便捷,由于常年深耕行 业应用,公司深度了解各种复杂工艺,让用户使用更简便、生产更高效。 公司旨在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稳定的机器人控制解决方案,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泛风电、船舶 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实现了大批量应用。随着客户日益增长的机器人需求,公司推出SCARA本体并投入到 市场使用,应用于一些细分行业,如天地盖贴盒、医疗用品装箱,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的自动化上下料。近几 年,公司不断完善机器人产品线,从四关节到六关节,低负载到大负载,目前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已经包含SC ARA、桌面小六轴以及工业六轴3大品类,并且负载涵盖3KG~280KG,共计20+型号产品,基本满足所有的机 器人应用场景。 在AGV机器人领域,公司采用一整套信捷产品(包括PLC、HMI、低压伺服、无线模块等),具有运行平 稳、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根据客户不同的现场需求,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激光SL AM搬运机器人、磁条导航AGV和二维码导航AGV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加速布局工业机器人产品系列,会加 大在自动化各个行业的布局力度,在客户与产品的高度协同下,实现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更多行业的突破。 公司已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正在开发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及配套驱动系统等零部件, 公司将规划空心杯和无框力矩电机生产设备和产线,公司具备电机生产制造能力。同时,储备了驱动器、高 性能光学编码器、机器人“小脑”控制等相关技术。目前,公司已经投资了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该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编码器及传感器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科技企业。主导产品光电编码器是装备制 造业产业升级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伺服控制等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公司将继续根据市场 及目标客户需求,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加大市场拓展和新品研发,并加大相关产业的投资布局。公司将对人 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保持高度关注,从高响应、高智能、高精度、安全性等方面,全方位满足各类机器人场景 运作性能需求,积极拥抱产业的发展浪潮,并从战略层面进行产业布局。 (四)不断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通过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和通用产品并重的方式巩固现有市场优势,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应用领域, 参与行业展会、技术交流等活动强化品牌影响力,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公司注重把握产业升级趋势, 在新行业和新领域进行提前布局,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深耕自动化领域,依托自身丰 富完整的产品线,为各行各业量身定制整体解决方案,赋能产业升级。如,在半导体行业,公司为客户提供 电池片包装线体/组建生产线解决方案;在锂电行业,公司为客户提供工商业储能PACK线体/EMS系统;在智 能仓储行业,公司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立体堆垛机系统(适用工业,冷链,物流,电商,医药,档案管理等领 域);在智慧物流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移动机器人物料搬运解决方案;在医疗行业,公司为客户提供视觉 数粒机/义齿切削机等;在其他印刷行业、金属加工行业、纺织行业等根据客户痛点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公司持续推动设备数智化,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数智加工中心与生产线、数智化生产控 制中心、数智化生产执行控制、数智化仓储/运输与物流等。公司坚持以技术为根基、以用户为中心、以生 态为杠杆,通过技术IP化、服务场景化与生态全球化,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到“行业赋能者”的跨越升级 。 (五)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重塑了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流程,更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高 效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推动设备数智化,助力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公司从工业数 智加工中心与生产线、数智化生产控制中心、数智化生产执行过程管控、数智化仓储/运输与物流等方面拓 展布局,从工作任务数据化、任务执行智能化,紧急订单系统端自动升级处理,提供全程数据推送,任务优 先下发,执行超时报警,优先配送,到站主动推送收货等数据信息,实现智能交付。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自动 化设备研发团队,和制造部门一起提升车间的自动化生产水平,目前已经完成了电机的定子、转子、装配、 包装自动化产线,确保了产品生产的一致性,提升了良品率,同时,线体集成了自动打码功能,保证了产品 质量的可追溯性;数字、驱动等电子产品,采用了市面上先进的高速贴片机、3D-AOI检测等加工检测设备, 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能力和质量管控能力,为最终的产品交付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加快推进企业经营、资 源管理、服务模式等数字化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发项目立项系统、客户立 项、生产管理CRM、ERP、SRM、EHR、MES等管理软件平台上线工作,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和业务的数字化管 理工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软实力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战略实现的重要部分,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凝心聚力,提升企业软实力。公司倡导全员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持续做好现有 团队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打造可持续发展团队。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 优秀的人才,建立企业与员工共发展的长效机制。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立体宣导体系,借助多种途径宣传形 式,推动企业文化入脑入心。报告期内,公司举办了线上高层的直播交流,从员工的技能学习、职业成长、 身心健康、价值观等方面,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同时,把企业精神、核心价值等文化要素体现在业务管 理过程的各个关键节点上,通过制度体系建设、流程优化,将企业愿景、使命通过营销活动以交互形式传递 给市场,对标同行业国际品牌,从技术、质量、服务、管理、人才、市场布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提升 品牌影响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 /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40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C4011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概况 1、工业自动化行业定义及分类 工业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工业制造环节中,实现自动加工和连续生产,提高机械生产效 率和质量,释放生产力的作业手段。工业自动化涉及技术广泛,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通信、智能 控制等多个领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工业自动化产品种类繁多,按功能可 分为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 2、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自动化起步于上世纪40年代,为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单机自动化加工 设备,有效提升了单一环节的加工效率。但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自动化需求逐渐从单一环节转变为整 条生产线,60年代在单机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各种组合机床和生产线。21世纪以来,工业自动化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国、德国等世界工业强国均把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作为 重点发展方向,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工业4.0”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中国也推出了《“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重点研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视频监控 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因此工业自动化作为智能制造的重 要基础行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统计,2022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 规模为2058.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950.9亿美元,2022-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工控行业市场需求旺盛,行业 规模不断增长。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内资龙头企业。在部分领域,内资企业产品质量和技 术实力已不逊色于外资品牌,但市场整体仍以外资企业为主。2020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影响,海外产能受限 ,国内工控企业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内资厂商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根据MIR睿工业统计 ,2023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略有回撤,但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 3058亿。 3、公司核心产品所属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1)可编程控制器发展概况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其内部可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通 过输入输出控制机械设备。按照下游应用场景,PLC产品可分为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项目型市场的 大型PLC和主要用于锂电池、纺织、印刷、包装、光伏等OEM市场的中小型PLC。 可编程控制器首次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数字化设备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用 于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线,有效解决了当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维护困难、故障率高等问题。现如今,PL C下游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并在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展现出更大的应用空间。全球PLC市场 规模快速增长,根据IMARC的统计,2023年全球PLC市场规模达135亿美元。随着硬件技术发展,未来PLC将朝 着集成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方向重点突破,预计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 1%。 我国可编程控制器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市场规模较小、研发实力不足、资本投入有限等因素 限制了本土品牌的发展,国外企业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 业带动了PLC行业发展,本土人才不断累积,国内资本持续投入,PLC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内资企业技术实力 和产品性能已接近外资龙头企业,尽管在稳定性、功能种类等部分领域略有差距,但在利好政策扶持下,国 产替代节奏持续加快。 根据MIR睿工业统计,2023年我国PLC市场规模为160.44亿元,较2018年的123.76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 长率为5.33%。随着宏观经济逐渐复苏,下游制造业需求回暖,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等环境改善,预计未来三 年我国PLC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5.50%速度增长,到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88.40亿元。 (2)伺服系统发展概况 伺服系统是一种运动控制部件,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组成,以物体的位置、方位、速度为控制量组 成的能够动态跟踪目标位置变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产品。伺 服系统可分为通用伺服系统和专用伺服系统,其中通用伺服系统可以在光伏设备、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印 刷机械、电子制造设备等不同行业广泛应用,市场规模较大,公司伺服系统产品均属于通用伺服系统。 近代工业兴起以来,伺服系统从最开始的机械、液压逐步发展,直到上世纪出现的现代意义常指的电气 伺服,现如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突破使电气伺服进入交流伺服时代,执行电机通常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代表 ,占据当今伺服领域主要市场。相较其他驱动层、执行层产品,伺服系统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 强的优势,更具性能优势的伺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根据QYResearch统计 ,2023年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为156.11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保持4.73%年均复合增长率,2029年将达到206 .04亿美元。 我国伺服系统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中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具体生产制造场景中需要高质量 、高精度的伺服系统满足生产厂商需要,因此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MIR睿工业统 计,2017年至2021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从141.18亿元增长至233.27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 8%。2022年至2023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伺服系统下游制造业增速放缓,相较同期伺服系统整体市场规 模分别下降4.6%和4.1%。但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逐步回暖,预计2026年整体 市场规模达247亿元。 (3)变频器市场发展概况 变频器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未来的变频器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具备更强大的功 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中国变频器市场中,欧美品牌如ABB、西门子等凭借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占据 较大市场份额,而日系品牌如三菱电机、安川电机等也在中国市场上有所布局。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 下,国产变频器生产厂商积极投身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性能亦得到显著 提升,使得国产低压变频器企业能够逐步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并逐渐抢占外资品牌市场,市场份额也 得到了快速持续提升。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智能制造带来产业链升级,下游制造业 投资信心有望持续回升,低压变频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