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567 珍宝岛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贸易、新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到药品集中配送及电子商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珍药商品销售(工业)(产品) 6.06亿 84.82 3.55亿 96.83 58.62
外购药材销售(商业)(产品) 5093.01万 7.13 426.37万 1.16 8.37
外购药品销售(商业)(产品) 3650.94万 5.11 369.60万 1.01 10.12
其他业务-租赁收入(产品) 1691.02万 2.37 401.31万 1.09 23.73
主营业务-租赁收入(商业)(产品) 248.39万 0.35 -87.82万 -0.24 -35.35
其他业务-其他(产品) 104.24万 0.15 4.65万 0.01 4.46
利息收入(产品) 49.47万 0.07 --- --- ---
─────────────────────────────────────────────────
华东地区(地区) 3.45亿 48.36 8826.64万 24.08 25.56
东北地区(地区) 3.39亿 47.43 2.84亿 77.39 83.78
华中地区(地区) 1345.39万 1.88 203.02万 0.55 15.09
华北地区(地区) 495.57万 0.69 -14.23万 -0.04 -2.87
西南地区(地区) 480.39万 0.67 -513.47万 -1.40 -106.88
西北地区(地区) 410.01万 0.57 -259.23万 -0.71 -63.23
华南地区(地区) 269.61万 0.38 45.78万 0.12 16.9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23.76亿 87.78 14.46亿 96.93 60.85
商业及药材销售(行业) 3.01亿 11.13 4502.59万 3.02 14.94
其他业务(行业) 2693.45万 1.00 -179.82万 -0.12 -6.68
─────────────────────────────────────────────────
中药制剂(产品) 18.88亿 69.74 11.10亿 74.39 58.78
化学制剂(产品) 4.81亿 17.76 3.33亿 22.32 69.23
中药材贸易(产品) 1.51亿 5.58 3005.11万 2.01 19.90
药品贸易(产品) 1.47亿 5.42 1671.08万 1.12 11.39
其他业务(产品) 2693.45万 1.00 -179.82万 -0.12 -6.68
生物制剂(产品) 613.06万 0.23 302.62万 0.20 49.36
租赁(产品) 359.66万 0.13 -173.61万 -0.12 -48.27
研发(产品) 114.14万 0.04 23.11万 0.02 20.25
─────────────────────────────────────────────────
华东地区(地区) 14.91亿 55.09 8.44亿 56.57 56.59
东北地区(地区) 9.79亿 36.17 7.07亿 47.40 72.22
西南地区(地区) 5657.53万 2.09 -2153.30万 -1.44 -38.06
华中地区(地区) 5499.39万 2.03 -2566.85万 -1.72 -46.68
华北地区(地区) 3682.05万 1.36 -182.70万 -0.12 -4.96
华南地区(地区) 3678.28万 1.36 -437.99万 -0.29 -11.91
其他业务(地区) 2693.45万 1.00 -179.82万 -0.12 -6.68
西北地区(地区) 2185.09万 0.81 -660.83万 -0.44 -30.2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珍药商品销售(工业)(产品) 14.43亿 86.79 9.25亿 95.94 64.15
外购药材销售(商业)(产品) 1.12亿 6.73 3242.72万 3.36 29.01
外购药品销售(商业)(产品) 9659.32万 5.81 1097.35万 1.14 11.36
其他业务-租赁收入(产品) 781.34万 0.47 -587.80万 -0.61 -75.23
主营业务-租赁收入(商业)(产品) 167.05万 0.10 -2.00万 0.00 -1.20
利息收入(产品) 162.42万 0.10 --- --- ---
其他业务-其他(产品) 11.58万 0.01 7.50万 0.01 64.75
─────────────────────────────────────────────────
东北地区(地区) 7.55亿 45.43 5.92亿 61.41 78.45
华东地区(地区) 5.40亿 32.49 2.01亿 20.85 37.24
华南地区(地区) 2.41亿 14.49 1.64亿 16.98 67.99
西南地区(地区) 3799.73万 2.29 55.95万 0.06 1.47
华北地区(地区) 3571.09万 2.15 203.72万 0.21 5.70
华中地区(地区) 3140.98万 1.89 413.59万 0.43 13.17
西北地区(地区) 2108.87万 1.27 64.38万 0.07 3.0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19.76亿 62.86 12.72亿 95.44 64.37
商业及药材销售(行业) 11.08亿 35.25 3893.06万 2.92 3.51
其他业务(行业) 5410.81万 1.72 1652.21万 1.24 30.54
─────────────────────────────────────────────────
中药制剂(产品) 16.04亿 51.04 10.58亿 79.40 65.95
中药材贸易(产品) 7.95亿 25.28 239.84万 0.18 0.30
化学制剂(产品) 3.47亿 11.03 2.02亿 15.13 58.15
药品贸易(产品) 3.08亿 9.79 3582.52万 2.69 11.64
其他业务(产品) 5410.81万 1.72 1652.21万 1.24 30.54
生物制剂(产品) 1546.98万 0.49 1178.08万 0.88 76.15
研发(产品) 942.53万 0.30 41.81万 0.03 4.44
租赁(产品) 591.98万 0.19 70.71万 0.05 11.94
─────────────────────────────────────────────────
东北地区(地区) 12.89亿 41.02 9.60亿 72.06 74.48
华东地区(地区) 7.83亿 24.92 5239.23万 3.93 6.69
华北地区(地区) 4.15亿 13.19 1.26亿 9.47 30.42
西南地区(地区) 2.18亿 6.93 2017.50万 1.51 9.26
华南地区(地区) 1.89亿 6.02 1.21亿 9.07 63.89
西北地区(地区) 1.01亿 3.20 3122.38万 2.34 31.04
华中地区(地区) 8914.66万 2.84 -27.08万 -0.02 -0.30
其他业务(地区) 5410.81万 1.72 1652.21万 1.24 30.5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7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新增) │ 41733.82│ 15.43│
│客户2(新增) │ 26772.33│ 9.90│
│客户3 │ 25536.05│ 9.44│
│客户4 │ 16744.93│ 6.19│
│客户5(新增) │ 15706.93│ 5.81│
│合计 │ 126494.06│ 46.7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3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9819.84│ 4.99│
│供应商2 │ 8352.28│ 4.25│
│供应商3 │ 6974.01│ 3.54│
│供应商4 │ 6493.61│ 3.30│
│供应商5 │ 6446.63│ 3.28│
│合计 │ 38086.37│ 19.3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与发展变化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中成药品种纳入比
例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药使用需求进一步释放。行业监管趋严,对质量及生产标准要求的持续提高,
推动市场集中度向头部企业倾斜。珍宝岛药业作为以中成药制剂为核心、拥有多个独家品种的上市企业,在
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用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行业核心变化体现为:
①医保支付政策结构性优化:新版医保目录执行后,中药注射剂使用规范进一步明确,临床疗效确切的
优势品种市场空间持续巩固;
②基药目录扩容效应显现:基层医疗终端中药采购量同比提升,公司核心品种在等级医院及基层市场的
覆盖率同步增长;
③生产监管趋严加速行业整合: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化全程质控要求,中小企业产能出清
加速,为合规头部企业释放存量市场空间。
2、政策法规重大影响
①《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深化实施:中药新药审批延续“临床价值导向”原则,公司依托现有品种
循证医学研究基础,在剂型改良及适应症拓展申报中具备先发优势;②中药材追溯法规强制执行:2025年实
施的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全链条溯源,公司开展金银花、刺五加等重点药材的GAP基地合
作建设,有效保障原料稳定性与成本可控性;
③医疗机构中药采购标准升级:药品集采给予药材GAP基地认证技术加分,公司GAP认证基地覆盖核心原
料的布局形成准入优势。
3、行业变化对公司经营的积极影响
①顺应行业发展,深耕两大领域: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人口老龄化加剧、中成药现代化高质
量发展及居民保健意识的提高,中成药在心脑血管和呼吸疾病领域的发展前景良好。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912亿元和842亿元(米内网数据),在中成药用药市场分别位居第一名和第二名。公司将持续深耕心脑血管
和呼吸系统两大疾病领域,持续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中药制剂。
②积极参与集采,扩大终端覆盖:公司积极参与国家中成药集采项目,公司血塞通系列、血栓通、双黄
连系列、注射用炎琥宁等重点品种均已中标,随着集采政策在各省落地实施,以及在集采“三进”政策驱动
下,有利于公司集采品种快速提高终端覆盖率,全面抢占市场。
③优化销售渠道,拓展基层与线上:随着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全面落地,公司不断优化渠道结构。深耕
等级医疗机构,实行精细化管理;拓展县域医共体市场;与连锁药店开展战略型合作,布局线上销售渠道,
提升零售渠道销售贡献。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研发方面
公司秉持科技为本的理念,构建创新研发体系,汇聚专业研发团队,以提升整体研发实力。通过科学高
效的方式推动研发计划实施,加速创新药研发、高端仿制药及生物药引进等核心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同时
,对公司内部中药院内制剂、同名同方和经典名方研发领域进行深度挖掘,持续推进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
。为拓展国际市场,公司积极寻求与海外创新药及仿制药项目的合作机会,导入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且能
解决临床需求的项目。此外,公司不断探索与跨国药企、生物技术公司及学术机构的合作可能,共同研发创
新药。公司构建了覆盖中药、化药和生物药研发的全产业链和全链条的中药研发孵化产业园、化药研发孵化
产业园及生物药研发孵化产业园。全面支持制药工业的技术需求和孵化环境,整合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用药发展趋势,关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骨科、肿瘤、消化系统、
糖尿病、儿科和精神神经等疾病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品种并购、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和产
品管线,形成品种梯队。提升新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竞争力,实现创新引领市场、创造提升效益的双创双收
战略目标。
中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在传统优势的中药研发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联合全国知名的大学和研究
机构,不断进行一些已有成熟产品的二次开发工作。近年来,通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军医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药科大学、山东省药学
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全面深入开展化学物质基础、非临床安全性、临床研究及作用机
制等系统研究。积极推进延长产品有效期、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中药保护品种等工作。报告期内,1个中药
创新药研发完成II期临床试验用药品批量生产,同时确定组长单位和全国9家参研临床试验机构,组织召开
研究者方案讨论会,完成所有中心伦理备案和试验启动,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1个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
感冒类中药口服品种获得儿童适用人群的临床试验批件,正在顺利推进中。
化药研发方面,公司在研创新药项目HZB1006,是第二代FGFR抑制剂,与第一代相比选择性好、不良反
应少,潜在适应症包括肝癌、神经内分泌瘤、尿路上皮癌、胆管癌、唾液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该项目Ⅰ期
剂量递增试验已完成,初步数据显示安全耐受性良好,后续将在其他临床试验中对药物在不同适应症的疗效
进行进一步探索;抗流感1类创新药ZBD1042项目已在美国完成Ⅰ期临床试验,该项目已完成国内的Ⅰ期临床
桥接试验;抗肿瘤1类创新药HZB0071完成相关药学研究,准备重新申报IND;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
ZBD0276处于临床前准备阶段。报告期内,化药仿制药项目承接落地有序,1个制剂项目获得生产批件,2个
原料项目完成登记备案,1个项目完成注册申报。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进一步细化公司品种序列,结合国家监管政策及行业的趋势变化,以市场规模为基
础,以营销规划为导向,以流行病学和临床用药的需求为原则,建立商务拓展模型,加速完善公司品类规划
,采取品种战略合作及品种运营管理等方式,丰富品种管线,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前期
并购项目进度情况,陆续开展相应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变更注册申请,加速推进已并购品种的上市销
售。
2、生产方面
在生产环节,公司着重搭建更完善的生产组织体系。一方面,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推进精益生产与
智能制造,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始终围绕市场营销需求,加强产供销计
划的衔接,加快产线布局和产能建设,以高质量服务支撑销售。此外,公司还强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化精益
生产管理,聚焦提升人员效能,通过优化人员结构、精细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精益
降本。
公司在哈尔滨、虎林、鸡西三个生产基地,共有21个生产车间,42条生产线,可生产冻干粉针剂、小容
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口服溶液、合剂、糖浆剂、口服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煎
膏剂、原料药、中药饮片等剂型。公司现已形成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剂的产品布局,并通
过优质品种并购与创新研发不断完善产品线,为临床医患提供多元化产品组合。公司产品具备优异的产品属
性、准入资质及临床价值,市场表现优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生产文号193个(其中药品批准文号182个,化学原料药11个),共计143个品
种,包括中成药78个品种和化学药65个品种。其中,100个品种进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涵盖甲类品种38
个,乙类品种62个。同时,公司有36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药目录,拥有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和小儿
热速清糖浆3个中药保护品种,以及复方芩兰口服液、血栓通胶囊、灵芪加口服液和复方白头翁胶囊4个独家
品种,形成了涵盖心脑血管、抗病毒、呼吸系统、儿科等大品类和中药优势领域的产品矩阵。
3、销售方面
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管线及广泛的消费者认可,依托医疗、商销、零售三大业务板块,深度洞察医药政
策、竞争态势、临床需求等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全渠道优化整合,覆盖广泛的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公司
持续优化销售产品结构,深耕中成药领域,不断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全面布局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建设高效
协同的营销体系。
在产品营销方面,公司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为核心阵地,积极开拓儿科、消化等优势领域,
按照产品不同属性,在医疗、商销、零售市场开展专业化品牌学术推广。在医疗终端,加强与各级医院的合
作,通过学术推广等方式,提升产品在医疗机构的认可度和使用率;商销终端则注重与合作客户的协同,优
化供应链管理,确保产品高效配送至各销售节点;零售终端进一步深化与连锁药店的合作,开展店员培训等
活动,提升产品在零售端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创新产品组合策略,打造慢病疗程用药组合方案,全力推进
临床指南共识准入工作,促进慢病疗程用药的市场渗透。
在渠道深耕方面,公司针对不同终端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医疗渠道借助集采落地时机,以
“千县工程”为抓手,以产品为单元,夯实现有城市等级医疗终端,借助集采“三进”政策落地,不断拓展
县域基层市场;商销渠道以商业公司为中心,归拢现有商业,强化终端控销;零售渠道以连锁药店为中心,
全面提升门店覆盖率,积极拓展线上市场,探索新零售模式。
在药品集采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号召,积极参与药品集中采购项目。公司2024年参加全国
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第三批和首批扩围接续项目,共中选14个核心品规,2025年上半年起开始在全国各
省陆续执行。在各省级及区域性集采项目中,公司部分中成药核心品种及化药品种均积极参与并陆续入围中
标。
4、中药材贸易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打造“N+50”布局,现已具备稳定的产业优势,已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子公司或产地
办事处,并建立了合作种植基地10个、初加工基地10个,形成了稳定的上游资源;随着“N+50”布局的不断
推进,公司现已初步完成仓储物流平台、质量检测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同时与线上平台形成联动。
报告期内,公司线下市场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待线上平台搭建运营成熟后,将带动线下与线
上服务的一体化和规范化发展。神农洲中药材交易园区是公司线下实体展销市场,占地1,530亩,总建筑面
积约123万㎡,涵盖仓储物流园区、神农洲交易中心、药食同源交易市场、全国产区名优中药材产品展销商
业街、神农洲中医药养生主题街等业态。园区入驻企业2,000多家、摊位总量超6,000个,承租药商超15,000
人,覆盖中药材品类超2,000种,饮片/制药企业/药食同源大健康企业药材需求一站式供应,未来将形成线
上线下产业互联的中药材交易新商贸生态。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医药工业
(1)采购模式
①中药材采购(生产用):
采购招标中心在接收到各公司提交的年度采购招标需求以及质量标准文件后,对接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
中心进行采购。交易中心将依据公司的年度采购计划和实时库存状况,综合考量各类药材的市场供需状况及
价格走势,以确保在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生产所需药材的储备工作。
②设备、工程、原辅料、包材采购:
通过公司内部的信息SRM平台以及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招采平台,发布招投标信息,收集并审核参标供应
商的资料,同时加强供应商的绩效管理能力。对供应商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整合策略,建立供应商白名单
库,并制定分级标准及考核评价体系,以进行客观评价和差异化管理。
通过整合各公司的同类采购项目,实施统一招标,利用采购数量上的优势来增强谈判力度,以获得价格
优惠和优质服务。对于参与重大项目合作的供应商,我们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并在招标过程中坚持公开、公
平、公正的原则。我们明确招标内容,以质量为标准进行定价,在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的基础上
,实现价格的最优化控制。
(2)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依据销售计划、成品库存、原辅包库存、物料采购周期、
生产周期、检验周期、新产品交接安排及设备产能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召开产销对接会,逐品种产销
对接,确定生产计划后下达执行。
生产公司根据生产计划,结合公司的实际库存及在途物资采购情况平衡制定原辅包需求计划,逐级审批
后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计划。
生产公司生产保障部组织制定车间生产计划指令并下发,各生产车间按照计划有序组织生产、检验、成
品放行,满足销售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特性、不同产品剂型,聚焦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百强连锁药店等优质终端
,以“招商、找商、服务商”为主要经营策略,按照产品属性、销售渠道、客户群体等方面确定了“招商”
以及“商业分销”两种营销模式。
招商模式是通过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招商策略以及不同的合作方式,以产品、区域为单位选取销售团队能
力强、终端资源丰富、资金实力雄厚、准入资源较强的客户进行合作,并以单独区域或者多区域赋予其区域
销售权。商业分销模式主要是通过商业公司完成产品渠道布局,实现对第三终端及基层市场的定向开发,以
及提供专业的推广服务、售后服务支持。
在市场经营管理方面,以“新型营销力”打造为核心,以“专业营销人才”经营为重点,以构建“敏捷
性营销组织”为保障,以产品为单元,以事业部为载体,以“一张图、一张表、一张网”为行动指南,持续
招商、找商和服务商,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局面。
2、医药商业
(1)采购模式
在采购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体系管理,确保药品、医疗器械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公
司主要与国内优质生产企业合作,以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在采购过程中,坚持严格的预算与计划
管理,并结合中标价格和市场价格进行策略性采购。全程遵循GSP要求开展产品采购,坚持以销定采,动态
调整库存。采购计划制定后,进行预算分析,报公司批准后签订采购合同,确保按合同约定进行择优采购。
各商业公司通过预算分析管理监督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以确保采购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2)销售模式
公司作为区域领先的医药配送企业持续稳健发展。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线,目前在销品类包括药品、医疗
器械、诊断试剂和中药饮片,为千余家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及个性化的配送服务。公司以提升医疗服务为宗
旨,不断调整和优化客户及产品结构,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以加速现金周转,提升盈利水平。
3、中药产业
(1)药材贸易经营
公司结合“14650”战略发展定位,不断建立与生产公司、集采中选企业、中成药企业等药材供应战略
合作关系,围绕产地供应链搭建,摸底各大区农户、客户资源,夯实各大区品种分析,强化信息赋能、完善
业务流程、严控经营风险,确保利润创收。
“品种经营”主要以信息为导向,以大宗常备、质量稳定、行情稳定、利于存储为基础,根据中药材季
节因素、行情分析、意向客户的主营需求及交易中心的信息资源,根据产新、行情、客户需求输入开展中药
材建库经营。
“以销定采”经营通过开发下游客户资源,确定其所需品种后,进行反向采购,即在开发客户时基本已
确定销售品种和销售规模;该模式下公司会针对客户进行评级,选择优质客户进行重点维护,积极开拓行业
知名度高、回款诚信好的客户,利用公司“N+50”的布局以及市场的资源优势,可为客户提供优质价廉的产
品,进一步推动下游客户的开发。
(2)线下市场经营
公司加强线下市场升级改造,完善线下市场配套设施,结合线下市场商户经营需求,丰富市场经营业态
,创新线下市场经营模式,打造中药材信息中心、中药材拍卖中心及单品种大货交易区,不断升级完善线下
市场配套设施,依托差异化和特色经营,划分不同功能区,打造集仓储、配送、展销、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
大型综合性中药材交易枢纽,提升线下市场经营收入。
(3)电商平台建设
公司以中药产业互联为核心战略部署,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产业服务平台。线上运营的“神农洲”电
商平台,为第三方服务平台,主要对上下游客户进行服务,方便客户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线下依托养生名优
产品展示馆及电商直播间,持续开展产品招商和迭代,同时,加大对直播团队、网红达人的招商及合作洽谈
,形成B2C模式流量沉淀,作为自营遴选产品的数据库和产品池。
(四)主打产品的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机遇,不断深耕各级终端市场,逐步打造核心用药领域产品群,核心产品主要
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优势疾病领域。我国心脑血管中成药、呼吸系统中成药年度市场规模均在1,000
亿元以上。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2024年注射用血塞通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临床渠道及市场份额分别排名
第2和第1;舒血宁注射液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临床渠道和市场份额分别排名第9和第3;注射用炎琥宁在呼
吸系统疾病用药中成药领域临床渠道和市场份额分别排名第9和第2;血栓通胶囊市场份额排名第1。
(五)业绩驱动因素
1、中医药全方位政策支持,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创新发展动能强劲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若干利好政策。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
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围绕加大中药资源保护力度、规范
珍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中药资源统计监测、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加强中
药材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中药制造品质、培育名优中药品种、打造知名中药品牌
、强化临床价值评估、加强中药配备使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药创新研发、完善中药标准体系、健
全中药监管体系、促进更高水平开放、维护产业发展安全等方面分别作出部署,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
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撑。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产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中医
药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行业深度调研报告,2024年中国中医药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
年将达5500亿-6000亿元,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1.2万亿-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维持在10%-14%
。中医药产业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从中药资源保护到产业结构升级,从科技创新到市场拓展
,各个环节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能。
2、营销广深透布局,持续落实“招商,找商,服务商”营销理念
公司持续落实“招商,找商,服务商”的营销理念及“广深透,开足马,拉满弓,争夺抢”的营销十二
字方针,通过拓宽覆盖维度、深化价值渗透、穿透市场壁垒,构建起从资源聚合到价值共生的全链条营销体
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度落实各事业部区域市场规划,做好“广、深、透”布局,分品类
、分产品、分规格,形成以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零售市场全终端覆盖的销售管理体系,切实推动
营销指标落地,并深化推进品牌学术推广、团队建设、后台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协同发展。严格执行
“以成而改、以快而变”理念,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权限,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协同作战能力。全面
、深入推进以产品为单位的区域化招商模式,实现市场终端覆盖的不断扩大。
3、精准把握中成药集采机遇,窗口期启动“百日会战、千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