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583 捷昌驱动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线性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线性驱动行业(行业) 36.44亿 99.77 10.72亿 99.27 29.42
其他业务(行业) 843.40万 0.23 789.29万 0.73 93.58
─────────────────────────────────────────────────
线性驱动产品(产品) 36.44亿 99.77 10.72亿 99.27 29.42
其他业务(产品) 843.40万 0.23 789.29万 0.73 93.58
─────────────────────────────────────────────────
国外地区(地区) 25.35亿 69.42 8.03亿 74.33 31.66
国内地区(地区) 11.08亿 30.35 2.69亿 24.93 24.29
其他业务(地区) 843.40万 0.23 789.29万 0.73 93.58
─────────────────────────────────────────────────
直销(销售模式) 32.83亿 89.89 9.55亿 88.48 29.10
经销(销售模式) 3.61亿 9.88 1.17亿 10.79 32.3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43.40万 0.23 789.29万 0.73 93.5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线性驱动产品(产品) 15.72亿 99.74 4.76亿 100.00 30.29
其他业务(产品) 412.32万 0.26 0.00 0.00 0.0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线性驱动行业(行业) 30.20亿 99.54 8.72亿 98.60 28.89
其他收入(行业) 1176.33万 0.39 --- --- ---
房租收入(行业) 230.39万 0.08 --- --- ---
─────────────────────────────────────────────────
线性驱动产品(产品) 30.20亿 99.54 8.72亿 98.60 28.89
其他收入(产品) 1176.33万 0.39 --- --- ---
房租收入(产品) 230.39万 0.08 --- --- ---
─────────────────────────────────────────────────
国外地区(地区) 21.33亿 70.31 6.84亿 77.33 32.07
国内地区(地区) 8.87亿 29.23 1.88亿 21.27 21.22
其他业务(地区) 1406.72万 0.46 1237.46万 1.40 87.97
─────────────────────────────────────────────────
直销(销售模式) 27.38亿 90.25 7.59亿 85.74 27.70
经销(销售模式) 2.82亿 9.29 1.14亿 12.86 40.4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406.72万 0.46 1237.46万 1.40 87.9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线性驱动行业(行业) 29.93亿 99.56 7.98亿 98.76 26.67
其他(补充)(行业) 1330.12万 0.44 1004.43万 1.24 75.51
─────────────────────────────────────────────────
线性驱动行业(产品) 29.93亿 99.56 7.98亿 98.76 26.67
其他(补充)(产品) 1330.12万 0.44 1004.43万 1.24 75.51
─────────────────────────────────────────────────
国外销售(地区) 22.89亿 76.13 6.32亿 78.21 27.62
国内销售(地区) 7.04亿 23.43 1.66亿 20.55 23.58
其他(补充)(地区) 1330.12万 0.44 1004.43万 1.24 75.51
─────────────────────────────────────────────────
直销(销售模式) 27.68亿 92.06 7.24亿 90.73 26.16
经销(销售模式) 2.25亿 7.50 7399.58万 9.27 32.83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330.12万 0.44 1006.44万 --- 75.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5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18309.79│ 5.01│
│单位2 │ 15628.34│ 4.28│
│单位3 │ 13144.06│ 3.60│
│单位4 │ 12485.00│ 3.42│
│单位5 │ 11675.65│ 3.20│
│合计 │ 71242.85│ 19.5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4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14280.95│ 8.19│
│单位2 │ 14136.55│ 8.11│
│单位3 │ 5953.75│ 3.41│
│单位4 │ 5316.21│ 3.05│
│单位5 │ 4384.83│ 2.51│
│合计 │ 44072.28│ 25.2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度,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着力优化管理体系,全面深化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公司
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制度的要
求,忠实与勤勉的履行自身责任,贯彻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较好地完成了2024年度的各项工
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016,316.7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281,976,704.0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241,400,145.5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33%。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发展情况如下:
(一)深化全球布局,高效整合海外资源
2024年度,公司全方位、深层次优化全球布局,构建起更具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架构体系。积极响应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欧洲物流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大力提升欧洲本地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
加大对马来西亚、美国生产基地的支持力度,有效整合LEG项目优势资源。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全面增强海
外研发、制造、交付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持续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二)创新引领发展,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驱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凭借创
新驱动实现新技术、新领域的产品迭代升级,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契合不断增长且变化
的市场需求。公司创新研发管理,践行IPD核心思想,对产品开发的五大阶段进行了全面的流程重构,有效
提升研发中心核心团队的协作和领导力。报告期内,公司筹划成立机器人执行器事业中心,聚焦于线性执行
器、旋转模组、空心杯电机等关键领域,系统推进研发、生产与市场工作。公司持续拓宽人才引入和培养渠
道,优化培养机制,积极吸引科技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列支23,232.32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36%,有效保障公司研发及
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公司关键技术的提升。本报告期公司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浙江省第二
批企业首席信息官试点企业”“绍兴市重点产业链主培育企业”等荣誉称号,并承担2024年度省“尖兵领雁
+X”研发攻关计划-高推力密度电动线性致动器关键技术研究。
(三)聚焦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降本增效”核心,深化运营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
通过多种手段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大幅提升产品制造效率,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全面梳理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与浪费,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工作,
加强成本管理,从产品研发、工艺技术、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多方面深入开展精细化降本,提升公司经
营效益。财务方面,坚持稳健财务策略,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及财务信息系统
,将成本控制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强化资产盈利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践行人本理念,完善人才激励体系
2024年,公司全力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优化内部激励机制,提升整体运作效率。积极从外部引进优秀
技术与管理人才,大力招聘优质应届毕业生,为各业务板块注入新活力,为业务稳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
础。高度重视内部人才长期全方位培养,通过组织内部培训、邀请外部专家讲学、与专业机构合作培训等多
种方式,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拓宽关键岗位人员专业视野。为充分激发技术人员创新活力,公司精心构
建完备人才激励机制。从薪酬福利优化、高绩效评定与任职资格体系完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深度融合等
多维度协同发力,全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培育并留住人才,推动公司在人才驱动下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五)提升治理水平,强化股东回报
报告期内,公司多措并举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在兼顾
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与投资者分享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带来长
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ESG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自上市以来,不断提升治理与规范化运作水平,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保护全体投资者尤其
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以良好经营业绩回馈投资者。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在指定媒体发布定期报告
、相关文件、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决议公告、重大事项公告等,确保投资者及时、准确获取公司信息。同时,
注重投资者关系维护,搭建良好互动平台,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与投资者保持密切
沟通。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公司主
营线性驱动系统及设备、医疗设备零部件、功能家具及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
公司所属行业为线性驱动行业,线性驱动行业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发展行业。线性驱动产品作为一
种实现智能终端产品运动控制功能的关键装置,能应用到众多智能终端领域,例如办公桌的智能升降,医疗
床和护理床的电动调节,以及智能家居、工业、农业自动化、汽车的各种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将指
令传达至机械结构,使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推杆的直线运动,从而达到推拉、升降重物的效果。线性
驱动产品可给用户带来舒适、便捷和人性化体验,是众多下游行业产品的核心配件,在国外市场应用较为广
泛,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开拓期。
线性驱动产品起源于欧洲,在丹麦与德国都有全球领先的线性驱动产品生产商。综合全球线性驱动的产
业发展现状,线性驱动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已经成熟应用的领域有:
(1)智慧办公领域:智能办公桌、电控柜子、升降办公椅、智能投影仪器等;
(2)医疗康护领域:主要应用于医院、疗养所、各种治疗中心、养老院、私人家庭康复护理等场所,
具体应用产品为电动医疗床、疗养所护理床、家庭护理床、病人移位器、升降诊察台、治疗椅、轮椅、电动
洗澡椅等;
(3)智能家居领域:升降沙发、老人椅、升降家居床、按摩椅、按摩床、升降电视机架、智能厨房电
器等;
(4)工业科技领域:太阳能跟踪器、清扫车、收割机、游艇、汽车、舞台、工业等;
(5)汽车智能化领域:电动拖车钩系统、电动门系统、娱乐屏驱动机构等;
(6)人形机器人领域:线性关节驱动器、旋转模组、空心杯电机等。
线性驱动产品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属于高增长的细分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尚有巨大开拓空间。从长远
来看,近几年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城市、养老行业的发展,从而为线性驱动系统行业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线性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线性驱动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将指令传达至机械
结构,使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推杆的直线运动,从而达到推拉、升降重物的效果。公司生产的线性驱
动系统可广泛用于医疗康护、智慧办公、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汽车智能化等领域,主要产品按应用领域
可分为医疗康护驱动系统、智慧办公驱动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汽车智能化控制
系统等。
(二)经营模式
公司为制造类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新产品开发和销
售模式。
1、生产、采购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满足市场上不同客户对
产品规格型号和具体配置不同的需求。由于公司下游客户所处领域各不相同,公司产品生产具有多品种、中
小批量、定制(非标准件)生产的特点。生产部门根据订单情况决定安排经营生产计划,并利用ERP系统进
行物料需求计算,编制物料需求计划,交由采购部门组织采购。采购部门负责遴选供应商,收集采购物资的
市场信息,并依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及商务谈判。
2、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包括国外市场销售与国内市场销售,主要通过直销方式进行。国内市场销售主要采用与客
户直接接触的方式,业务员根据地区进行分工负责,由业务人员直接电话联系和登门拜访洽谈业务;国外市
场销售主要采用直接销售给国外下游厂商的方式,部分地区会与区域经销商展开合作。
(1)外销模式
公司与海外厂商的合作模式主要为ODM模式:公司依照购买方提供的产品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生产,并
以合理的价格批量供货。该模式的客户关系较为稳固,经营重心围绕客户及具体产品,能够通过持续研发及
规模效应改善盈利水平,订单规模与客户的产品决策、市场拓展能力较为相关。公司依据ODM模式结合各战
略合作厂商的区域市场状况,为客户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定制化线性驱动产品,下游客户依托其品牌和市场
渠道实现智能升降桌等终端产品的销售。
(2)内销模式
公司的国内销售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但潜力巨大,目前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
主要客户对象为医疗器械、家具生产商、线上营销运营商等。公司依照客户提供的产品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
研发,在通过样品测试后,安排进行批量生产。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下游智能终端产品,当前目标市场主要为经济较为发达且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欧美地
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改变,逐渐接受改
善健康医疗环境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医疗、家居产品,国内市场是公司将来重要的目标市场,公司将借鉴在国
外市场的成功经验,集中公司的整体资源加快国内市场发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注重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
人企业,公司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公司研
发中心根据目标市场上产品样式、功能需求的变化趋势及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每年均
有多项新产品的在研开发项目。
公司在主导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拥有专利权且不断取得突破。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各项专利941
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11项、国际发明专利109项。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
优势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未来工厂、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
浙江省隐形冠军、浙江省绿色工厂、浙江省清洁生产企业等,公司建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
技术中心、浙江省海外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公司承担了浙江省2024年度“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
计划-高推力密度电动线性致动器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攻关项目按研发计划要求,顺利开展中;同时先后完
成了AR产品体验中心、无级变速开窗器、具有动态自锁快速安装升降桌系统、直流电机噪音优化、长寿命电
驱动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关键技术及专用材料的开发等25个研发项目,公司参与了国家标准GB/T43814-2024《
智能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45231-2025《智能床》和国家行业标准QB/T5975-2024《塑料家具绿色工厂
评价要求》的制修订工作。
公司成立至今,研发团队在长期的市场与业务实践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制度安排与资源投入,在新产
品设计与应用领域形成了过硬的技术积累,成为未来公司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2、行业标准制定优势
直流电动推杆的行业标准(QB/T4288-2012)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公司牵头起草,国家工业和信
息化部于2012年5月24日发布,并于2012年11月1日实施;电动升降桌行业标准(QB/T5271-2018)由中国轻
工业联合会提出,公司牵头起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5月8日发布,并于2018年9月1日实施。2021
年,公司主持起草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2234-2021《电动升降桌》。作为国内线性驱动行业影响力较大
的企业、国内行业标准的起草者,公司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评为浙江名牌产
品、浙江出口品牌、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等。
3、销售拓展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精心布局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路径。在设立初期,公司一方面着眼于国内传统应用领
域的市场开拓,巩固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欧美市场青睐的产品形态和产品功能进行了研究与
开发,为日后海外市场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直接接触客户,以展示公司实力
,向客户推介产品和服务,并了解海外市场的重要信息。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消费者重视办公家具消费
,对智慧办公家具的品质和功能较为青睐。公司产品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除了体现价格、质量的优势外,非
常注重品牌和口碑的塑造。公司通过与当地知名厂商的合作来共同开发海外市场,拓宽了公司的销售渠道和
客户资源,从而在国内同类企业尚未完全布局海外市场业务时就把握了拓展国际市场的先机,在海外市场的
开发中取得了领先优势。为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公司在美国、德国、新加坡、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奥
地利、匈牙利、巴西等地均设有子公司。
4、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优势
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布局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公司设立宁波生产基地、新昌生产基地、马来西亚
生产基地、美国生产基地、欧洲生产基地,引进智能SMT高速生产线、自动PCB视觉检测、视觉引导的全智能
总装线、高精密注塑机群等智能化装备,具备向国内外客户快速批量交货的能力。2020年,公司成为浙江省
“未来工厂”培养企业,公司已规划未来工厂蓝图,将工厂打造成为集智能决策、智慧管理、智能生产、互
联互通、智能装备、智能仓储为一体的绿色未来工厂。公司在产品性能指标上已基本接近国际品牌产品,近
年来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公司多款产品获得CB、CE、GS、CCC、CQC、UL、ETL、PSE、KC、
SAA、UKCA、FCC、IC等各国产品认证,出口到全球市场。公司已取得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24001-2016/ISO14001:2015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45001-2020/ISO45
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GB/T23331-2020/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5、经营理念优势
公司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为主要经营理念,对客户的定制要求反应迅速,在高度重视客户需求反应速度
的经营理念下,公司根据客户要求,发货周期灵活;公司接受产品定制化生产,通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在传
感技术、同步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上已经可以和国外企业相竞争,并抓住客户定制这一业务契机,快速响应
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获得国内外客户的信任。
6、人才优势
公司创始人为机械、电气方面的技术专家,具备丰富的从事先进机械制造和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
的经验,曾参与国家“863”计划CIMS攻关小组的研究;公司吸纳和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过硬年富力强的研发
骨干,专业涵盖机械设计、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嵌入式软件、工业设计模具设计等,专业技术涵盖全面
,创新设计能力强。近年来,随着公司产品远销到欧美各国,公司重点培养销售方面人才,已形成多语种业
务人员的合理搭配,使得公司在国际销售业务中与同等规模的行内企业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
7、管理优势
公司拥有完善的线性驱动行业管理团队,该团队对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
对行业内的各种机会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公司可以有效地把握行业方向,抓住市场机
会,取得优良的经营业绩。
得益于公司的正确战略决策和稳定高效的管理,经过多年的摸索,公司已逐步建立起涵盖新产品开发、
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科学管理体
系。
在不断巩固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管理规范、品牌卓越等竞争优势基础上,公司合理实施募集资金投资
项目。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视先进设备引进,加强成熟工艺再变革,进一步实现管理
精细化,强化品牌影响力,拓展销售渠道。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6,494,172,233.49元,同比减少3.1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22,255
,796.74元,同比增长4.6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016,316.77元,同比增长20.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81,976,704.08元,同比增长36.9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41,40
0,145.50元,同比增长41.33%。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公司所属行业为线性驱动行业,线性驱动行业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发展行业。线性驱动产品作为一
种实现智能终端产品运动控制功能的关键装置,能应用到众多智能终端领域,例如办公桌的智能升降,医疗
床和护理床的电动调节,以及智能家居、工业、农业自动化的各种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将指令传达
至机械结构,使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推杆的直线运动,从而达到推拉、升降重物的效果。线性驱动产
品可给用户带来舒适、便捷和人性化体验,是众多下游行业产品的核心配件,在国外市场应用较为广泛,在
国内尚处于市场开拓期。
(1)国内外线性驱动行业发展概况
线性驱动产品起源于欧洲,在丹麦与德国都有全球领先的线性驱动产品生产商。综合全球线性驱动的产
业发展现状,线性驱动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已经成熟应用的领域有:
①智慧办公领域:智能办公桌、电控柜子、升降办公椅、智能投影仪器等;
②医疗康护领域:主要应用于医院、疗养所、各种治疗中心、养老院、私人家庭康复护理等场所,具体
应用产品为电动医疗床、疗养所护理床、家庭护理床、病人移位器、升降诊察台、治疗椅、轮椅、电动洗澡
椅等;
③智能家居领域:升降沙发、老人椅、升降家居床、按摩椅、按摩床、升降电视机架、智能厨房电器等
;
④工业自动化领域:太阳能跟踪器、清扫车、收割机、游艇、汽车、舞台等;
⑤人形机器人领域:线性关节驱动器等。
我国线性驱动行业起步于21世纪初,目前国内线性驱动市场尚处于市场成长期,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
国内线性驱动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办公桌、电动病床、护理床、ICU床、牙科椅、电动轮椅、美容床、按摩
器具等领域。
线性驱动产品在我国发展迅速,属于高增长的细分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尚有巨大开拓空间。从长远来
看,近几年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城市、养老行业以及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行业的
发展,从而为线性驱动系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2)未来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趋势
①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焦点
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未来线性驱动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线性驱动产品
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主要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适应市场要求的产品开发和快速响应的能力;B、
关键工艺技术;C、产品质量。在未来,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成为其在市场中生存的重要根基。
②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随着近代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的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且机械加工精度、加工效率
也显著提高,从而推动了线性驱动产品应用的多样化,使得线性驱动产品除了在办公家具、医疗器械、家居
、机床等传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外,在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新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客观上
也给线性驱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等智能领域用线性驱动系统将得到大力
开发,线性驱动系统作为众多下游行业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对其终端智能产品的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高
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线性驱动产品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提升生产工艺水平
。
(3)市场规模分析
公司核心产品线性驱动系统是智能终端设备的关键配套组件,广泛应用于多个下游行业,包括但不限于
智慧办公、医疗康护、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线性驱动系统主要由线性执行器(电动推杆或升降立柱)和控制器组成,为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特殊需
求,我们的产品具有高度定制化和差异化特性。市场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爆发力、
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能力、政策与行业标准推动等。目前,线性驱动系统产品正在推动多个下游行业产品的
智能化转型升级。TECHNAVIO预测2024-2029年全球线性驱动市场规模增量达141.4亿美元,CAGR为6.2%,预
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544.4亿美元。
①智慧办公领域
公司线性驱动系统产品在下游智慧办公领域的主要应用聚焦于电动升降桌。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升降桌市场的规模约为81.3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10.64亿美
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3%。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下游办公家具行业的健康办公理念的推广、产品智
能化转型以及电动升降桌逐步替代传统手动和气动升降桌等市场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电动升降桌市场将
继续保持更高的复合增长率,尤其是在商用办公、居家办公、教育及电竞等泛办公家具市场中,电动升降桌
的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
目前,电动升降桌在全球各区域市场的成熟度差异显著,在欧美地区,电动升降桌已经进入成熟市场阶
段,市场渗透率在20-30%之间。随着健康办公理念的普及,叠加政府和企业相关政策的推动,电动升降桌在
商用和居家办公环境中被广泛使用。许多企业已将其视为提升员工健康与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此外,智能
化办公和远程办公模式的普及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增长。亚太地区目前处于电动升降桌市场的快速发
展期,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电动升降桌的需求逐年增加。尽管整
体渗透率不到10%,但随着办公空间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