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585 苏利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农药、阻燃剂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品) 7.80亿 59.86 1.82亿 67.22 23.34
阻燃剂及中间体(产品) 4.02亿 30.84 9539.71万 35.23 23.75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产品) 1.07亿 8.19 -1007.25万 -3.72 -9.44
其他业务(产品) 1440.66万 1.11 343.67万 1.27 23.86
─────────────────────────────────────────────────
境内(地区) 6.78亿 52.09 1.17亿 43.31 17.28
境外(地区) 6.10亿 46.81 1.50亿 55.42 24.61
其他业务(地区) 1440.66万 1.11 343.67万 1.27 23.86
─────────────────────────────────────────────────
直销(销售模式) 9.74亿 74.79 2.10亿 77.67 21.59
经销(销售模式) 3.14亿 24.11 5702.85万 21.06 18.1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440.66万 1.11 343.67万 1.27 23.8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22.62亿 97.95 2.73亿 97.01 12.09
其他业务(行业) 4729.30万 2.05 842.51万 2.99 17.81
─────────────────────────────────────────────────
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品) 12.91亿 55.92 1.53亿 54.22 11.83
阻燃剂及中间体(产品) 7.21亿 31.21 1.24亿 43.90 17.17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产品) 2.50亿 10.82 -314.81万 -1.12 -1.26
其他业务(产品) 4729.30万 2.05 842.51万 2.99 17.81
─────────────────────────────────────────────────
国内(地区) 13.60亿 58.89 1.60亿 56.76 11.76
国外(地区) 9.02亿 39.07 1.13亿 40.25 12.58
其他业务(地区) 4729.30万 2.05 842.51万 2.99 17.81
─────────────────────────────────────────────────
直销(销售模式) 15.53亿 67.28 1.88亿 66.54 12.07
经销(销售模式) 7.08亿 30.67 8587.41万 30.47 12.1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729.30万 2.05 842.51万 2.99 17.8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品) 5.54亿 53.18 7629.50万 52.65 13.77
阻燃剂及中间体(产品) 3.56亿 34.21 5097.70万 35.18 14.30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产品) 1.02亿 9.77 1318.22万 9.10 12.96
其他业务(产品) 2961.78万 2.84 444.77万 3.07 15.02
─────────────────────────────────────────────────
境内(地区) 6.34亿 60.84 8612.35万 59.44 13.59
境外(地区) 3.78亿 36.32 5433.08万 37.49 14.36
其他业务(地区) 2961.78万 2.84 444.77万 3.07 15.02
─────────────────────────────────────────────────
直销(销售模式) 7.21亿 69.23 1.01亿 69.66 14.00
经销(销售模式) 2.91亿 27.93 3951.98万 27.27 13.5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961.78万 2.84 444.77万 3.07 15.0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18.84亿 96.22 2.66亿 95.07 14.12
其他业务(行业) 7402.47万 3.78 1379.19万 4.93 18.63
─────────────────────────────────────────────────
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品) 10.65亿 54.37 1.95亿 69.64 18.30
阻燃剂及中间体(产品) 5.61亿 28.67 5247.04万 18.75 9.35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产品) 2.58亿 13.18 1868.29万 6.68 7.24
其他业务(产品) 7402.47万 3.78 1379.19万 4.93 18.63
─────────────────────────────────────────────────
国内(地区) 11.73亿 59.88 1.61亿 57.62 13.75
国外(地区) 7.12亿 36.34 1.05亿 37.45 14.73
其他业务(地区) 7402.47万 3.78 1379.19万 4.93 18.63
─────────────────────────────────────────────────
直销(销售模式) 14.15亿 72.24 2.21亿 79.01 15.63
经销(销售模式) 4.70亿 23.98 4492.88万 16.06 9.5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402.47万 3.78 1379.19万 4.93 18.6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7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73299.30│ 31.7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8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4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8411.06│ 30.4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农药、阻燃剂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农药类产品主要包括百菌清、嘧菌酯、除虫脲、氟啶胺、氟酰胺、霜脲氰、啶酰菌胺等农药原药、农药
制剂及其他农药类产品。其他农药类产品主要包括四氯-2-氰基吡啶、四氯对苯二甲腈、对氯苯硼酸等农药
中间体。
阻燃剂类产品包括十溴二苯乙烷、溴化聚苯乙烯、三聚氰胺聚磷酸盐、阻燃母粒和其他阻燃剂类产品。
其他阻燃剂类产品主要包括二苯基乙烷等阻燃剂中间体。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类主要为氢溴酸、医药中间体等产品。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用直接采购模式。大部分主要原辅材料直接向生产厂商采购,少部分原辅材料向经销商采
购。公司拥有健全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和原材料检验、检测和验证制度,建立了稳定的主要原辅材料供应渠
道。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环节都在子、孙公司实施。公司根据销售订单和实际库存情况制定产品生产计划,
并在满足客户订单和安全库存的前提下依托自身生产能力自主生产。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制
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予以执行。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1.农药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农药的使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024年,我国农药市场整体需求维持低迷态势,价格持续走低,
成本压力增大,整个农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回温与产能的优化调整,我国农药行
业将步入更加稳健、绿色的发展轨道。
根据AgbioInvestor数据,因农产品价格下跌、库存正常化及极端天气的影响,预计2024年全球作物保
护市场将达到700.61亿美元。从区域上看,成熟市场承压,而新兴市场潜力凸显。北美与欧洲等成熟市场由
于作物种植成本高以及气候因素影响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巴西凭借大豆、玉米、甘蔗和咖啡等主
要作物的强劲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作物保护产品市场,其1.7%的年复合增长率反映了巴西农业的持续扩张
,2024年该地区市场达到143亿美元。在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持续增长、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害加剧以
及转基因作物推广等背景下,全球作物保护市场仍展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2024年2月1日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实施,修订禁限用农药目录,为推动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保障农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等农药法规陆续开始
修订并网上征求意见,基于征求意见稿不难看出,国家对农药行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特别是“一品一
标”(一个产品只能用一个商标)的推行可以减少农药产品的同质化,同时减少农药产品的规格数量,杜绝
商家套证、借证现象。到2025年,农药产业体系将更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持
续增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024年农药市场产品供需总体平稳,价格在触底后逐步缓慢回升,同比平均跌幅从2023年的30%左右收
窄至10%左右,大部分品种价格已接近底部,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农药总产量(折百)
同比下降2.18%。其中,杀虫剂产量同比增加4.88%,除草剂和杀菌剂产量同比减少,降幅分别为2.81%和3.0
6%。根据中农立华监测,截至2024年底,原药价格指数报72.92点,与去年指数同比跌幅9.07%。尽管2024年
农药价格普遍低迷,但行业依然展现韧性,部分产品如百菌清、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等品种受下游供需变化影
响,自四季度以来销售价格有所回升,市场表现良好。基于较好的去库存化情况以及在大豆锈病防治等领域
具备独特优势,以及巴西等主要市场的强劲需求和农作物抗性管理价值提升,百菌清市场需求有望在未来一
定时间内继续保持增长。
2025年6月29号,农业农村部发布925号公告,公告就《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增加了4条重要的
要求和管理措施,7月31号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就925公告做了详细的解读,有助于从业人员
正确理解并执行该公告内容。2025年7月15号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号令,该3号令决定关于修改《农药登记管
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的内容,
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将有利于农药行业的规范发展,特别是925公告的发布,也
就是行业内讨论已久的“一证一品”的实施,制剂生产所用原药的溯源,对于农药流通,农药生产环节将产
生深远影响,这也将加快农药生产,经营企业的整合,也将利于规模农药企业得到更健康快速的发展。
2.阻燃剂
为适应防火安全标准提高的需求,阻燃剂技术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型、高效
、环保的阻燃剂产品不断推出,市场用量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根据IMARCGroup信息,
2024年全球阻燃剂市场规模在103.8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达到169.6亿美元,2025-203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为5.56%。中国市场增长更为突出,2024年中国阻燃剂市场规模已突破2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9%。
这主要得益于建筑、电子电器和汽车等行业对防火安全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5G通信、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为阻燃剂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例如,锂电池隔
膜用阻燃剂需求激增,预计2025-2030年该领域年均增速将达25%。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动了充电桩数量的快
速增长,溴系阻燃剂等在充电桩材料中的用量持续攀升。在汽车内饰领域,阻燃剂与抗静电、抗菌等功能助
剂的复合开发,可满足汽车内饰对多维性能的需求,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航空航天、智能
穿戴设备等领域对轻薄、高效阻燃材料的需求也在推动新型阻燃剂的开发。
5G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基站建设的大规模开展。5G基站设备中的塑料外壳、电路板等部件对阻燃剂的
性能要求更高,需要具备高效阻燃、低烟、低毒等特性,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火灾事故
对通信网络造成破坏。
家电和电子电器领域中对阻燃PP、阻燃PC/ABS和PET等改性阻燃料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其中电子电
器领域大量使用溴系阻燃剂如十溴二苯乙烷和溴化聚苯乙烯,新能源汽车低烟无卤部分采用三聚氰胺聚磷酸
盐等磷氮系列阻燃剂。
阻燃剂行业发展趋势预计未来有机阻燃剂逐渐由小分子向聚合物型大分子和有机无机复合型方向发展,
与基体树脂相容性更好、更加耐抽出。公司的溴化聚苯乙烯产品契合聚合物型大分子阻燃剂发展方向,与树
脂相容性好,且更安全环保。国内阻燃剂市场格局将逐步改变。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及国际产业链向国
内的转移,中国已逐渐成为阻燃剂生产和消费大国。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落后中小型企业逐
渐退出市场,产业链逐渐向高效环保的规模化上市企业整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农化行业在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国内农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整体持续承压,
结构性分化加剧,依然面临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竞争激烈的挑战。多数传统农药品种价格徘徊在成本线
附近,行业整体盈利空间狭窄;但同时,区域与品种分化下市场弱复苏迹象也已显现,部分创新或紧缺品种
开始提价。报告期公司部分农化产品保持良好的市场需求及价格回暖趋势,而阻燃剂行业呈现“供给主导、
价格波动”行情,高成本与弱需求博弈。
面对错综复杂的大环境,公司管理层保持初心,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计划,深挖主业潜力,构
建客户维护及发掘新动能,以“满产高效保交付,降本增效提效能”的宗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
内,公司实现农药及农药中间体销售2.32万吨,较同期增长41.49%,实现阻燃剂及阻燃剂中间体销售1.09万
吨,较同期增长5.86%,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增长25.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7,979.06万元,同比增长1,128.33%,负债结构明显优化,资产负债率由年初的44.45%降至39.97%。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强化HSE理念,做好安全环保生产
在满产高效保交付的同时,各分子公司严守安全环保底线,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环保生产的法律法规,力
争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的最终目标,把HSE管理视为提升运营韧性、保护品牌价值、吸引人才
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战略职能。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三废治理、安全、环保及研发投入,践行本质
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碳足迹精细化管理,通过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减少三废产生,并在化学品管理、承
包商管理等方面深度复盘,抓漏洞补短板,将HSE转化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项目推进持续深化,多产品开始产出
2024年百力化学啶酰菌胺原药、回收溴和对氯苯硼酸及公用工程等项目、苏利宁夏一期项目以及大连永
达苏利一期项目转固和投产后,公司持续优化产线工艺,提质提量。苏利宁夏丙硫菌唑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苯并呋喃酮等项目按制定的计划持续推进。
(3)深挖市场及客户潜力,生产销售齐发力
生产上,继续延续去年良好的产能利用率,保质保量,确保生产交付与市场不脱节。销售方面,深度绑
定战略客户,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和海外平台设立,面对原材料短期强烈波动、激烈竞争格局的复杂情况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上半年,按照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公司引进了更多的营销人员充实销售
队伍,加强海内外广阔市场开拓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下一步,公司在全面构建国内外销售网络的前提下,充
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生产销售齐发力,推动公司业绩不断提升。
(4)抓内控,提质降本增效
内控是基础和抓手,提质是方向,降本是手段,增效是最终目的。公司上半年着重梳理内控管理工作,
在一系列环节上梳理内控问题并已逐项制定整改计划,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依托科学机制
和流程推动合规管理。采购上,完成采购流程改革和人员分工调整,以质量、服务为前提,以稳定供应为基
础进行招标,锚定采购成本下降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5)股权激励预留股份授予
在去年完成73名主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股权激励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公司启动股
权激励预留股份授予工作,对另外9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预留股份授予,上述员
工的股权激励实施,进一步将核心人才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有效提升了团队稳定性与创新动力,有助于增
强公司长期竞争力和业绩表现。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