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799 华友钴业 更新日期:2024-11-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能源锂电材料的制造、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及钴、铜有色金属采、选、冶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贸易及其他(产品) 57.25亿 19.05 3.68亿 7.39 6.42
正极材料(产品) 54.77亿 18.23 4.77亿 9.58 8.71
镍产品(产品) 54.04亿 17.98 11.28亿 22.66 20.87
三元前驱体(产品) 33.20亿 11.05 5.18亿 10.40 15.60
镍中间品(产品) 32.93亿 10.96 9.79亿 19.67 29.74
铜产品(产品) 29.60亿 9.85 10.50亿 21.09 35.47
钴产品(产品) 22.18亿 7.38 3.81亿 7.66 17.19
锂产品(产品) 16.51亿 5.49 7634.35万 1.53 4.62
其他(补充)(产品) 242.87万 0.01 96.41万 0.02 39.69
─────────────────────────────────────────────────
境外(地区) 171.65亿 57.12 35.98亿 72.28 20.96
境内(地区) 128.83亿 42.87 13.79亿 27.70 10.71
其他(补充)(地区) 242.87万 0.01 96.41万 0.02 39.6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行业) 420.98亿 63.49 57.00亿 60.93 13.54
有色金属(行业) 118.00亿 17.80 28.47亿 30.43 24.13
贸易及其他(行业) 110.13亿 16.61 4.48亿 4.79 4.07
其他业务(行业) 13.92亿 2.10 3.60亿 3.85 25.85
─────────────────────────────────────────────────
正极材料(产品) 189.16亿 28.53 14.75亿 15.76 7.80
贸易及其他(产品) 114.72亿 17.30 5.10亿 5.45 4.45
三元前驱体(产品) 100.76亿 15.20 18.40亿 19.66 18.26
镍产品(产品) 89.21亿 13.45 16.59亿 17.73 18.60
镍中间品(产品) 51.45亿 7.76 15.80亿 16.88 30.70
铜产品(产品) 48.90亿 7.37 13.99亿 14.95 28.61
钴产品(产品) 41.85亿 6.31 3.65亿 3.90 8.72
其他业务(产品) 13.92亿 2.10 3.60亿 3.85 25.85
锂产品(产品) 13.06亿 1.97 1.68亿 1.80 12.89
─────────────────────────────────────────────────
境外(地区) 371.64亿 56.05 52.88亿 56.52 14.23
境内(地区) 277.47亿 41.85 37.08亿 39.63 13.36
其他业务(地区) 13.92亿 2.10 3.60亿 3.85 25.85
─────────────────────────────────────────────────
自营(销售模式) 649.12亿 97.90 89.95亿 96.15 13.8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92亿 2.10 3.60亿 3.85 25.8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正极材料(产品) 107.20亿 32.15 --- --- ---
贸易及其他(产品) 51.89亿 15.56 --- --- ---
三元前驱体(产品) 49.82亿 14.94 --- --- ---
镍中间品(产品) 38.20亿 11.46 --- --- ---
镍产品(产品) 31.32亿 9.39 --- --- ---
铜产品(产品) 25.20亿 7.56 --- --- ---
钴产品(产品) 23.19亿 6.95 --- --- ---
锂产品(产品) 6.59亿 1.98 --- --- ---
其他(补充)(产品) 343.76万 0.01 --- --- ---
─────────────────────────────────────────────────
境外(地区) 179.40亿 53.80 --- --- ---
境内(地区) 154.02亿 46.19 --- --- ---
其他(补充)(地区) 343.76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行业) 477.39亿 75.74 94.43亿 80.57 19.78
贸易及其他(行业) 88.35亿 14.02 2.38亿 2.03 2.70
有色金属(行业) 51.02亿 8.09 17.40亿 14.85 34.11
其他(补充)(行业) 13.58亿 2.15 2.98亿 2.54 21.95
─────────────────────────────────────────────────
正极材料(产品) 228.02亿 36.17 30.31亿 25.86 13.29
三元前驱体(产品) 99.29亿 15.75 20.45亿 17.45 20.60
贸易及其他(产品) 91.81亿 14.56 3.57亿 3.04 3.88
钴产品(产品) 85.55亿 13.57 22.50亿 19.20 26.30
铜产品(产品) 43.99亿 6.98 15.88亿 13.55 36.10
镍产品(产品) 27.46亿 4.36 4.94亿 4.22 18.00
镍中间品(产品) 27.14亿 4.31 10.33亿 8.81 38.05
其他(补充)(产品) 13.58亿 2.15 2.98亿 2.54 21.95
锂产品(产品) 13.50亿 2.14 6.24亿 5.33 46.25
─────────────────────────────────────────────────
境外(地区) 372.81亿 59.14 59.40亿 50.68 15.93
境内(地区) 243.95亿 38.70 54.82亿 46.78 22.47
其他(补充)(地区) 13.58亿 2.15 2.98亿 2.54 21.95
─────────────────────────────────────────────────
自营(销售模式) 616.76亿 97.85 114.22亿 97.46 18.5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3.58亿 2.15 2.98亿 2.54 21.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22.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6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223783.29│ 48.6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0.2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6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202103.64│ 22.6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
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
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在公司内部构成了
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
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二)经营模式
1、新能源业务
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聚焦锂电正极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钴酸锂材料,产
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正极材料产品主要通过混料磨料、高温烧结、粉碎分
解等工艺来制备。生产正极材料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子公司内供和市场化采购。正极材料的客户为锂电
池生产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主要参考镍、钴、锰、锂金属的市场价格,结合产品的技
术含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
新能源业务按照“快速发展、高端突破、效益导向,抢占新能源锂电材料制高点”的定位,贯彻“产品
领先、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不断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实现产
量、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国际高端品牌汽车产业链、
国际储能市场和消费类电子市场。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已经大批量供应宁德时代、LGES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客
户,形成了丰富的产业生态链,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动汽车。公司氧化钴锂产品逐步向倍率型、
高电压升级,已全面进入全球主流消费电子供应链,全面覆盖三星、苹果、华为、小米、VIVO等终端手机厂
。作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转型的战略重点,公司新能源业务在公司未来的产业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
作用。
2、新材料业务
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材料和镍、钴、锂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和消费类电子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通过合成、洗涤、干燥等工艺
来制备,生产三元前驱体所需的原材料主要自供,同时外购部分作为补充;三元前驱体的客户主要为锂电正
极材料生产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主要参考镍、钴、锰金属的市场价格,结合产品的技
术含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镍、钴原料的采购计价方式按市场金属交易价格的一定折扣确定;钴产
品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在部分市场结合经销模式;镍产品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锂原料主要自供,锂产品销售
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公司主要参考镍、钴、锂等金属国际、国内市场价格,结合各类市场
供需情况,制订销售价格。
新材料业务在一体化的产业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公司制造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公司将上
游镍钴锂资源转化为新能源材料的核心环节。新材料业务按照“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领先的行业
标杆”的定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已成为行业中先进制造、绿
色制造、效益领先的标杆。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已经进入到LGES、三星SDI、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全球头
部动力电池的核心产业链,产品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到特斯拉、大众、宝马、现代、Stellantis、通用、福特
等高端电动汽车,并与特斯拉签订了供货框架协议,进入特斯拉核心供应链。新材料业务在巩固公司钴新材
料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协同制造成本优势,聚焦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产品,快速拓展三元
前驱体业务,成为行业头部供应商,为新能源板块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为产业链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
产品,承载着公司向锂电新材料转型升级的关键任务。
3、资源业务
公司资源业务主要包括镍、钴、锂、铜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和初加工。钴、铜业务主要产品为粗制氢氧
化钴和电积铜,目前非洲资源板块已形成以自有矿山为保障,以刚果(金)当地矿山、矿业公司采购为补充
的商业模式。钴铜矿开采后,通过选矿工艺生产钴铜精矿,通过湿法冶炼的方式生产粗制氢氧化钴和电积铜
产品;钴铜矿料由自有矿山供应和向当地矿业公司采购,含钴原料的采购计价方式按MB价格的一定折扣确定
;铜矿原料采购定价也主要与国际市场铜金属价格挂钩;粗制氢氧化钴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新材料业务钴新材
料的冶炼,电积铜产品一般销售给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主要采取与LME铜价挂钩方式定价。镍业务主要产
品为粗制氢氧化镍、高冰镍等镍中间品,镍矿料主要通过参股矿山、长期供应合作协议等方式来保障供应,
以市场化采购为补充;镍中间产品主要作为国内新材料业务所需原料,主要采取与国际国内公开市场价格挂
钩方式定价。锂业务主要为自有矿山的开采及选矿,主要产品为锂辉石精矿、透锂长石精矿;锂精矿产品主
要用作国内生产锂盐的原料。
资源业务是公司产业一体化的源头。公司通过多年的非洲资源开发,在刚果(金)已建立起集采、选、
冶于一体的钴铜资源保障体系,在津巴布韦投资建设Arcadia锂矿项目,为国内制造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钴
、锂原料保障。2018年,公司启动了印尼红土镍矿资源开发,近年来印尼镍资源开发纵深推进,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华飞公司湿法项目实现达产,华越公司湿法项目持续稳产超产,华科印尼高冰镍项目稳定运营,Po
malaa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持续推进与大众、福特、淡水河谷印尼、青山等合作伙伴关于印尼
镍钴资源开发的战略合作,随着印尼镍钴资源开发布局深入推进,将为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的发展提供更具
成本竞争优势的镍钴原料,进一步夯实一体化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公司低成本、规模化、高ESG标准、稳定
可靠的资源保障为公司打造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此外,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公司子公司华友衢州、资源再生和江苏华友分别进入工信部
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四批次
。公司通过回收网络体系建立、梯次利用开发、资源化利用、废料换材料和电池维修维护再制造等商业模式
创新,与宝马、大众、丰田、LG新能源、一汽、长安、广汽、上汽、蔚来、理想等国内外主流汽车生产企业
及电池领军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无害化且可持续的废旧电池解决方案。随着业务开拓,
公司正在形成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
产业生态。
公司在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坚持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
提能力”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两新三化”战略,着力构建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
致力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
(三)行业情况
新能源汽车发展承载着应对气候变化、重塑能源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过去几年,我国新能
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阶段,新能源车企依靠我国本土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展现出了先
发优势,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从高速发展阶段迈向全球化、智
能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今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持续提振汽车终端消费市场。4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引导市场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
动方案》,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购买限制;6月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
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制定新能源车辆更新计划;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各
家车企不断推出新车型,增加优质供给,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市场渗透率持续走高。根据
中国乘联分会数据,2024年1-7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零售498.8万辆,同比增长33.7%,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
渗透率51.1%,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从全球范围
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较去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高增速,电动化大趋势不变。据CleanTechn
ica统计,2024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717.0万辆,同比增长23%。
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了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报告期内,锂电产业延续增长态势,
据GGII数据,2024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46.5GWh,同比增长15%。但受电池降本因素影响,磷酸铁
锂电池凭借低成本优势抢占部分市场,三元电池装机占比有所下行,对三元材料需求拉动有限。据GGII数据
,2024上半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134万吨,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0万吨,同比微减1%。但高镍
、高电压三元材料因在能量密度、轻量化和低温性能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随着镍、钴、锂等核心金属原料
价格大幅回落,三元材料性价比将明显提升,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有望回升。同时,在新能源车、储能系统
及eVTOL低空飞行器等产业技术路径向高能量密度发展的趋势下,半固态、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材料体系
全面优化,驱动正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升级,高镍三元电池有望得到加速推广与普及,硫酸镍及上游镍
原材料的需求预计将恢复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受产业创新、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需求呈现明显回暖态势,全球智能手机、个人
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普遍实现增长。据Canalys统计,2024年1-6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5.85亿部
,同比增长11%;全球PC出货量达1.2亿台,同比增长5.5%。未来,随着5G、6G、AI、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不
断发展,在促进各类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的同时,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带动消费电子市场进入新一轮增
长周期,此外各类新技术的持续商业化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手机对电池带电量的需求,从而带动含钴锂电池
的市场需求维持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纯镍市场稳步增长,根据SMM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纯镍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
。具体到下游行业,合金板块需求受军工订单的支撑,整体表现相对稳定;不锈钢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中
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为1875万吨,同比增加104万吨,增幅5.88%
。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锂电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
和钴镍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所支持的新兴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
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前景非常光明,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目前正致力于进一步
巩固自身钴行业领先者地位的同时,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不断塑造发展新
优势、新动能,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行业领导者,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的产业环境,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贯彻全
面统筹、优化结构、科技支撑、降本增效的经营思路,落实稳中求进、进中求胜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两
个领先”的竞争战略、“数一数二”的业务战略和合作共建、共赢未来的开放战略,持续融入全球新能源产
业供应体系,稳步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全球布局,推动管理变革,深化ESG全球治理,实现了经营业绩的企稳
回升,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坚持稳中求进,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统筹海外资源、国内制造、全球市场,全力以赴拓市场、增订单、提负荷,主营产品出
货量稳中有增,经营业绩企稳回升,产业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实现营业收入300.50亿元,归母净利润16
.71亿元,其中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4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19.81%,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报告期
内,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6.7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1%;钠电
前驱体出货量实现百吨级跨越。正极材料出货量5.3万吨(含内部自供及参股公司权益量),同比略有下滑
,但二季度环比增长超20%;钴产品出货量约2.3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3%,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镍产品出货量约7.6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超40%。全面深化客户合作,在深入巩固国内市场的基
础上,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与LGES、大众等世界知名电池、整车企业共同探索锂电材料产业一体化
新路径,与远景AESC、亿纬锂能、BMW等客户签订项目定点协议,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增强客户粘性。截
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已覆盖宁德时代、LGES、三星SD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AESC等全球动力电池
品牌企业,广泛应用于特斯拉、BMW、Stellantis、大众、现代、通用、福特、戴姆勒、雷诺、极氪、长安
、吉利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电动汽车,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2、加快技术进步,新品研发取得系列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统筹科技资源、技术进步、产品研发,深入实施“支撑产业、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战
略,持续强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精准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科技支撑。公司参与研发的两个科技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镍资源开发领域,公司针
对红土镍矿冶炼关键技术,持续高效开展技术创新,10余项研发成果先后在印尼镍资源开发项目上实现产业
化应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前驱体领域,全面推行平台化产品开发战略,聚焦特斯拉、LGES、三星SD
I、PPES、亿纬锂能、远景AESC等主流供应链,20余款前驱体新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多款新产品量产化
和开发定型,高性能NCMA体系Ni89中颗粒前驱体、高安全Ni88小颗粒前驱体实现规模化量产,长循环低DCR
超窄分布大颗粒前驱体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钠电前驱体产品及技术开发取得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
并已实现百吨级批量出货。在正极材料领域,继续保持高镍产品技术优势,实现从中镍高电压到高镍、超高
镍单晶和多晶的主流技术路线全谱系覆盖,包含Ni95%在内的多款新产品进入量产或产线认证阶段;与下游
客户合作开发多款钠电正极材料,实现吨级批量交付;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百吨级批量用于eVTOL低空飞
行器和半固态汽车动力电池;超高镍三元、富锂锰基双路径固态电池材料齐头并进,抢占客户前沿开发通道
;多款高电压钴酸锂新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同时,进一步强化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获得ISO56005《创新与
知识产权管理》三级认证。
3、深化一体化布局,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深化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产
业布局,持续提升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国际竞争力。在上游资源端,持续放大印尼镍产业发展优势
,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一季度末实现达产,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
,华飞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支撑公司一体化发展格局,对全球镍行业格局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华越6万吨镍
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SCM矿浆管道全线贯通,进一步降低了MHP生产成本;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
高冰镍项目稳定运营;镍中间品出货量合计约11.2万吨,同比增长超90%;与淡水河谷、福特汽车合作的Pom
alaa湿法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与淡水河谷合作的Sorowako湿法项目有序推进;IPIP园区作为公
司首个自主运营的园区被列入印尼国家战略项目;通过参股WKM等矿山项目进一步增强镍矿资源储备。津巴
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运营有序,广西配套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碳酸锂产线达产达标,已形成从锂矿到
锂盐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在下游锂电材料端,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全力推动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国
际化进程。在印尼,依托上游资源开发优势,推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华翔年产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
,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发
展模式在印尼逐步落地;在韩国,公司与LG合作的龟尾正极项目部分产线投产,进军北美市场;在欧洲,匈
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开工建设,公司挺进欧洲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国内行业竞争加剧、海外
产业保护政策频出、供应链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开放、国际化合作、全球
化布局,与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产业互连、优势互补,推动公司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4、坚持价值创造,管理质量明显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动管理变革和机制创新,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高水平管理促进公司
高质量发展。根据公司业务特征和经营特点,推进划小核算单元和独立精准核算,狠抓增收节支降耗,提升
人工效能,向管理要效益,公司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5%;持续推进生产制造工艺革新,全方位开展
工艺降耗、技术降本工作,打造极致制造标杆,实现降本增效。努力降低融资成本,结合存量资金状况提前
归还部分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贷款,同时采取结构性调整等方式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华越美元项目贷开展融
资币种转换,年利率降低逾5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体融资成本较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报告期
内,公司高度重视资金链安全,坚持产融结合,持续拓宽融资渠道,有效管控资本性支出,确保公司经营稳
健、发展安全。深化银企联动,与中信、平安、民生、浦发等多家银行总行达成战略合作,融资结构不断优
化,直接融资、长期融资占比提升;加强流动性管理,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90.03亿元,较上年末
增加24.53%;合理使用财务杠杆,资产负债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强化预算管控,以财务承受能力作为业务预
算和投资预算的边界和红线,建立总部职能费用独立核算机制和预算执行硬约束机制;持续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管控资本性支出,集中资源向有产出、有效益、有现金流的优势项目投资,着力增强投资项目自身造血
、输血能力,确保公司经营稳健、发展安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64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54%。
5、坚持可持续发展,ESG全球治理进一步深化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构建ESG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华友特色的ESG治理实践,提
升公司ESG全球治理能力。通过在全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实施减碳降碳工艺和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产业链绿色
低碳转型,经国际权威机构SGS认证,下属14家单位完成组织层面碳排放核查,20款产品完成从摇篮到大门的
碳足迹核算,主流产品碳排较上一年度平均下降12%;作为全球关键矿产责任倡议创始成员、理事单位,公
司出席经合组织(OECD)第17届矿产供应链论坛,分享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实践经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在印尼、刚果(金)、津巴布韦等海外基地开展医疗、助学、供水供电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建设和公益活
动;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遵循全球契约组织关于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等领域的十项原则,
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入选2024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荣获2024年IDXChannelE
SG奖主要奖项,境外ESG工作成果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百篇最佳实践案例》。
6、重视股东回报,共享发展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切实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在投资者回报方面,发布并实施完成2023年度
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元现金股利,分红总额达16.75亿元;此外,公司有序推进股份回
购,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回购7.31亿元。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公司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通过组织
业绩说明会、接待投资者实地调研、召开电话会、参加策略会、回复上证E互动、接听投资者热线电话等多
元化的沟通渠道,回应投资者关切,积极主动向市场传导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提升上市公司的透明度,构
建良好的投资者互动生态。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