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能科股份(60385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3859 能科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专业的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为工业企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重工装备(行业) 5.07亿 33.57 2.80亿 37.53 55.29 通用机械(行业) 3.58亿 23.68 1.78亿 23.84 49.79 高科技电子(行业) 2.67亿 17.71 1.20亿 16.08 44.91 汽车(行业) 2.00亿 13.25 7695.24万 10.31 38.48 能源动力(行业) 1.69亿 11.18 8737.00万 11.70 51.76 其他(行业) 919.03万 0.61 399.20万 0.53 43.44 ───────────────────────────────────────────────── 云产品与服务(产品) 4.58亿 30.35 2.47亿 33.03 53.83 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产品) 4.56亿 30.24 2.62亿 35.13 57.46 软件系统与服务(产品) 3.16亿 20.90 1.27亿 17.04 40.33 AI产品与服务(产品) 2.73亿 18.08 1.07亿 14.38 39.32 其他业务(产品) 655.03万 0.43 314.73万 0.42 48.05 ───────────────────────────────────────────────── 华东(地区) 5.81亿 38.49 3.01亿 40.30 51.79 华北(地区) 2.84亿 18.82 1.37亿 18.29 48.07 西南(地区) 1.60亿 10.59 8140.80万 10.90 50.93 境外(地区) 1.43亿 9.49 7792.20万 10.44 54.38 华南(地区) 1.15亿 7.59 5244.01万 7.02 45.77 东北(地区) 1.10亿 7.29 4874.84万 6.53 44.30 华中(地区) 5609.43万 3.72 1904.84万 2.55 33.96 西北(地区) 5421.14万 3.59 2648.51万 3.55 48.86 其他业务(地区) 655.03万 0.43 314.73万 0.42 48.05 ───────────────────────────────────────────────── 直销(销售模式) 15.03亿 99.57 7.44亿 99.58 49.4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55.03万 0.43 314.73万 0.42 48.0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央企重工(行业) 4.78亿 34.00 2.31亿 32.64 48.36 装备制造(行业) 3.00亿 21.34 1.60亿 22.63 53.42 半导体电子(行业) 2.67亿 19.00 1.38亿 19.47 51.62 汽车及轨道交通(行业) 1.98亿 14.09 8351.00万 11.80 42.20 能源动力(行业) 1.33亿 9.48 8082.27万 11.42 60.68 消费品(行业) 2712.17万 1.93 1110.71万 1.57 40.95 其他(行业) 763.58万 0.54 322.32万 0.46 42.21 ───────────────────────────────────────────────── 软件系统与服务(产品) 5.25亿 37.38 1.92亿 27.15 36.58 云产品与服务(产品) 4.30亿 30.58 2.51亿 35.46 58.40 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产品) 4.28亿 30.46 2.57亿 36.26 59.96 AI算力底座及AI行业应用(产品) 2013.31万 1.43 503.33万 0.71 25.00 其他业务(产品) 733.29万 0.52 295.07万 0.42 40.24 ───────────────────────────────────────────────── 华东(地区) 7.13亿 50.75 3.66亿 51.75 51.36 华北(地区) 2.22亿 15.81 1.53亿 21.59 68.77 西南(地区) 1.55亿 11.07 6123.50万 8.66 39.38 华南(地区) 1.13亿 8.04 3659.22万 5.17 32.40 西北(地区) 8044.21万 5.73 3546.53万 5.01 44.09 东北(地区) 5579.61万 3.97 1772.43万 2.51 31.77 华中(地区) 5570.46万 3.97 3054.49万 4.32 54.83 其他业务(地区) 733.29万 0.52 295.07万 0.42 40.24 境外(地区) 731.98万 0.52 409.98万 0.58 56.01 ───────────────────────────────────────────────── 直销(销售模式) 14.03亿 99.85 7.05亿 99.58 50.2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33.29万 0.52 295.07万 0.42 40.2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系统与服务(产品) 2.69亿 36.72 --- --- --- 工业电气产品与系统集成(产品) 2.20亿 30.07 --- --- --- 云产品与服务(产品) 1.54亿 21.00 --- --- --- 数字孪生产线与服务(产品) 8565.10万 11.70 --- --- --- 其他(补充)(产品) 369.10万 0.50 --- --- --- ───────────────────────────────────────────────── 境内(地区) 7.25亿 99.10 --- --- --- 其他(补充)(地区) 369.10万 0.50 --- --- --- 境外(地区) 286.09万 0.39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央企重工(行业) 5.34亿 43.01 2.36亿 43.29 44.26 高科技电子与5G(行业) 2.65亿 21.35 1.29亿 23.62 48.64 汽车及轨道交通(行业) 1.63亿 13.10 6522.28万 11.96 40.13 装备制造(行业) 1.19亿 9.59 4598.47万 8.43 38.64 能源动力(行业) 1.19亿 9.58 5578.65万 10.23 46.95 消费品(行业) 2868.71万 2.31 994.66万 1.82 34.67 其他(补充)(行业) 1020.92万 0.82 333.43万 0.61 32.66 其他(行业) 293.74万 0.24 21.39万 0.04 7.28 ───────────────────────────────────────────────── 软件系统与服务(产品) 7.59亿 61.16 3.16亿 58.37 41.71 云产品与服务(产品) 2.05亿 16.55 1.20亿 22.05 58.22 工业电气产品与系统集成(产品) 1.53亿 12.32 5632.75万 10.39 36.84 数字孪生产线与服务(产品) 1.14亿 9.15 4984.06万 9.19 43.90 其他(补充)(产品) 1020.92万 0.82 333.43万 --- 32.66 ───────────────────────────────────────────────── 华东(地区) 5.52亿 44.47 2.37亿 43.48 42.99 华北(地区) 2.86亿 23.04 1.31亿 24.06 45.92 西南(地区) 1.35亿 10.89 5952.58万 10.91 44.04 华南(地区) 1.06亿 8.51 4596.60万 8.43 43.55 华中(地区) 7284.80万 5.87 2998.37万 5.50 41.16 西北(地区) 4403.42万 3.55 2101.68万 3.85 47.73 东北(地区) 2911.38万 2.35 1402.31万 2.57 48.17 其他(补充)(地区) 1020.92万 0.82 333.43万 0.61 32.66 境外(地区) 624.38万 0.50 320.03万 0.59 51.26 ───────────────────────────────────────────────── 直销(销售模式) 12.30亿 99.18 5.42亿 99.39 44.0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020.92万 0.82 333.43万 0.61 32.6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5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15764.93│ 10.44│ │单位二 │ 13000.20│ 8.61│ │合计 │ 49053.53│ 32.5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3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3172.75│ 3.60│ │单位二 │ 2868.66│ 3.25│ │合计 │ 33614.92│ 38.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规模持 续扩大,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AIGC将企业推向智能时代,各类大模型的推出更是加速着AI的商业 化进程。国产工业软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驱动着工业软件与AI的加速融合。传统工业软件产品和应 用市场面临着巨大变革。 人工智能是公司近二十年以来面临的重大业务机遇,秉承拥抱变化、应对变化的发展思路,坚持战略引 领、协同落地的经营策略,利用公司深厚的行业场景积累和AI技术储备,坚定的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成 式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公司围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械等行业客户,持续迭代“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同 时推出了“灵系列”AIagent产品,形成了公司两大自研产品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AIagent产品研发的 投入力度,依托对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厚积累和理解,公司AIagent产品在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实 现了场景化应用,AI产品与服务业务取得突破性增长。公司继续加强“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的升级迭代, 同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使得基于云原生的工业软件产品在众多行业客户得以广泛应用,公司云产品与服务 业务实现持续增长。 (一)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0亿元,同比增长7.47%;实现毛利率49.46%,增加0.81个百分点;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15.17%;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98亿 元,同比增长6.15%;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9亿元,同比增长64.87%;报告期末合同负债3.55亿元, 同比增长130.55%。 (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情况 1、AI产品和服务实现突破式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布局AI和数据的应用开发,依托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实践和对行业客户应用场景 的深度理解和经验积累,通过整合和管理AI相关技术、数据、模型等资源,打造了“灵系列”AIagent产品 体系。实现了在机器人的训推、汽车的产品设计优化和高端装备的AI质检等场景下AIagent产品的研发和应 用。报告期内公司签署了“AI大模型、软件工具链及私有云建设项目”和“大模型场景化应用合同”两个亿 元级项目,公司AI技术能力实现落地应用,AI业务实现重大突破。 2、持续丰富和优化“乐系列”自研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对乐仓、乐研、乐造、乐数等“乐系列”自研产品进行持续优化。结合各行业客户不同应 用场景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系列,形成12个行业包、36个子应用、156个工业组件,扩大了公司 自研产品从研发到制造各流程节点的覆盖面。同时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做了持续研究和提升,使产品的适用性 和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3、战略合作伙伴生态业务全面提升 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外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大型企业华为、西门子、亚马逊等的战略合作,打造公司自 研产品和合作伙伴产品深度融合的工业软件和AI产品体系,联合开发面向行业重点领域的多场景解决方案, 重点落地AI产品和服务等创新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成为年度晋级华为优选级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上市公司之一,并取得“智能制造行业业绩 优胜奖”、“业绩高速增长奖”、“价值方案联合构建奖”、“NA市场经营贡献奖”以及“制造攀峰奖”、 “华为云Stack业绩优胜奖”、“卓越ISV合作奖”等奖项。同时公司取得华为云上百项技术认证、评选为“ 华为云优秀合作伙伴”。 4、持续优化现金流管理 公司持续强化资金管控力度,全面预算管理纵深落地。在销售端收款、采购端付款、项目交付进度等方 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9亿元,同比增长64.87%。 5、加强数字化人才储备 公司持续优化升级数字化人才管理体系,助力公司从传统组织人才向数字化组织和人才转型,积极打造 敏捷型、学习型组织,持续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与新兴技术能力和业务融合,全方位打造和建设数字化人 才队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6、强化风控体系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践行“合规生态圈”理念,根据西门子、AWS、华为、比亚迪等合作伙伴的合规和内控要 求,逐步构建起合规、内控、法务、监察、审计“五位一体”的风控体系,将合规内控要求嵌入研发、销售 、采购等全流程。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AI将深度影响工业软件行业 报告期内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AI产业也展现出颠覆性发展前景,工业AI软件市 场增长强劲。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及多领域应用需求的爆发共同推动AI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通过引入AI技术,探索AI与工业的交互式融合,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AI已 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流程智能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等多个领域。顺应时代与技术 革命浪潮,中国将AI列为战略性产业,AI行业前景广阔,未来AI将进一步重塑工业生态,推动全球产业向高 效、绿色、智能化方向迈进。 随着AI在制造业的深度融入,正驱动工业软件领域经历着深刻变革,工业AI软件市场迅速扩大。根据Mo rdorIntelligence报告,2025年全球工业AI软件市场规模估计为1559.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246.8 亿美元,2025-2030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97%。IDC预测,2024-2028年中国AI+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 增速将达到41.4%,到2028年AI+工业软件的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9%提升至22%。 AI将持续向工业软件价值链深度渗透,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带来深刻变革。随着工 业企业对智能制造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政策层面对智能制造、AI等领域的大力扶持,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 。未来更多工业场景将引入AI+工业软件,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2、工业软件行业情况 全球工业软件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显著。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3649亿元,同比 增长14.6%,预计2027年将增至5312亿元,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 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行业发展未来可期,市场规模和前景广阔。 从发展趋势看,AI技术将重构工业软件架构体系,国内正在推动AI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逐步探索智能 化场景应用,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体系;云边协同的架构将更加完善,形成统一的、无缝连接的计算平 台,工业软件在向云化、智能化加速转型,云平台与边缘计算协同架构日趋完善;工业软件行业渗透率还将 持续提升,工业AI软件将多点爆发;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竞争格局变化推动下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AI产品与服务、云产品与服务、软件系统与服务、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 服务。 1、AI产品与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AI产品与服务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 公司AI产品与服务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公司自主研发的“灵系列”AIagent产品与服务。 公司基于对行业业务和数据的深厚积累和理解,报告期内结合客户实际场景需求,实现了在机器人的训 推、汽车的工艺设计优化和高端装备的AI质检等场景下AIagent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初步形成了AIagent产品 的开发和服务能力。同时,公司调研收集了行业客户100余个场景化AI需求,整理出行业40余个典型场景进 行了深度研究。 公司将AI产品和服务作为战略业务持续推进。 2、云产品与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云产品与服务业务实现持续增长。 公司云产品与服务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公司自主研发的乐仓、乐研、乐造、乐数等“乐系列”工业软件 产品和服务。乐仓是以用户为中心、模型流程双驱动的应用创造底座平台,提供从企业架构搭建、业务流程 梳理、数据建模、低代码开发等全维度的企业级应用构建能力。乐研是支撑研发全链打通、驱动基于模型的 正向设计以及设计和制造深度融合的PLM系列应用,覆盖项目管理(PPM)、需求管理(RQM)、基于模型的 协同设计(MBSE)、产品数据管理(PDM)、数字化工艺管理(MPM)等解决方案套件。乐造是提供支撑制造 运营的MOM系列应用,覆盖从制造执行(MES)、高级计划排程(APS)、质量管理(QMS)、仓储管理(WMS )、生产设备管理(EAM)等解决方案套件,兼具低代码开发与行业预配置套件,可快速适配不同行业、不 同制造模式的运营管理需求。 乐数是以工业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提供从数据采集、治理、管理到智能分析的全链路产品 套件,为企业搭建覆盖全业务域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企业数据中枢以及数据智能应用平台。报告期内,公 司持续对“乐系列”产品的研发投入,丰富细分产品,提升产品功能和性能。 公司将继续加大“乐系列”产品的行业推广。 3、软件系统与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软件系统与服务业务稳步发展。 公司软件系统与服务业务主要是依托公司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对客户的需求理解,整合生态合作伙伴的CA D、CAE、EDA等工具软件,以及PLM、MOM、ERP等系统软件,为客户提供覆盖业务咨询、方案设计、软件应用 与定制开发以及运行维护等全流程系统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生态合作伙伴的深 度融合,有效服务于客户的数字化建设。 4、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业务实现稳定增长。 公司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业务主要涵盖数字化产线、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等工业自动化和工业 电气产品与服务。数字化产线主要是基于公司制造装配工艺、半物理仿真、传动与测试等技术能力,为客户 提供“数字孪生”虚实结合的生产线解决方案及实施交付服务。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凭借全数字控制、电力电 子驱动保护、热设计等方面行业领先的技术,在核电、化工等行业的国产化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将 继续保持技术和业绩领先性,快速拓展和占领行业市场。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深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积累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立足工业领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深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 械等行业。公司业务从自动化发展到信息化进而到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工业领域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对行 业客户从产品研发到制造全流程以及各类应用场景有着深度的理解。这些行业知识和经验,为公司自研工业 软件和AI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基础和应用环境,也推动着公司产品跟随行业发展需求实时迭代升级。 2、前瞻的AI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司迅速抓住机遇,实施战略性布局,大力投入研发资源储 备AI技术和人才,加强探索AI技术在工业软件中的应用,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实现AI技术突破。将AI技术与 工业软件深度融合,结合行业场景应用打造公司“灵系列”AIagent产品。为工业领域客户提供更智能、更 高效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优质的客户资源和业务生态 长期以来,公司致力于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通 用机械等多个行业,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凭借对行业客户特定需求的深刻理解,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在提 供长期优质服务的过程中,铸就客户信任,积累了大批具有较强黏性的客户资源。同时公司注重业务生态的 拓展和建设,在华为、西门子、亚马逊等生态业务中都有清晰定位和明确角色,并拥有良好的业务规模和发 展态势。为公司开展当前业务以及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完整的自研工业软件和AI产品线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自研数智化产品线,涵盖“乐系列”和“灵系列”两大核心产品体系。其中,“乐系 列”产品专注于数字化制造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覆盖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灵系列”产 品聚焦于AI赋能的智能化应用,通过融合AI大模型技术,为高端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行维护 提供智能化支持。公司能够通过丰富的产品内容和功能,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支撑持续增长的业务布局 公司坚持主营业务和新业务并行的业务发展策略,报告期内在持续推进AI产品和服务、云产品与服务、 软件系统与服务、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四大主营业务,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探索数据资产 业务、机器人服务和配套业务等新的业务方向。同时,在深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械等重 点行业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消费品等行业需求。积极探索和储备新技术、新应用、新领域,确保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公司业务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6、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团队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工业软件和AI领域,公司积极储备人才,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梯 队。工业软件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体系,公司通过企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吸引了大量 具备实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公司积极拥抱AI发展,在AI领域构建了从技术骨干到创新型管理者的完 整人才结构,确保AI技术在业务中的高效应用。公司当前拥有一支专业力量扎实、行业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 和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0亿元,同比增长7.47%;实现毛利率49.46%,较上年同期增加0.81个 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15.17%;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28.98亿元,同比增长6.15%,主要得益于公司自研产品持续落地实现盈利;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9 亿元,同比增长64.87%,主要是公司加强了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1、近期目标 持续优化基于云原生的工业软件和工业数据产品能力,坚守工业电气产品领先优势,AllinAI,全面提 升AIagent产品和技术能力,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2、中期目标 聚焦工业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软件和AI产品,成为行业核心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生态构建者。 (二)经营计划 1、加大AI产品的研发投入 公司将继续加大“灵系列”AIagent产品研发的投入。聚焦AI业务,整合AI技术,加强AIagent产品研发 知识成果的产出与管理,快速夯实和提升AI产品能力。同时,加大AI产品的推广力度,快速实现产品的市场 应用,提高产品渗透率。 2、继续深化华为生态业务 公司继续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实现销售团队、研发团队、售前方案团队和技术交付团队与华为体系 的全面对接。加强公司自研产品和华为工具链的深度融合,联合开发面向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与通 用机械等领域的多场景解决方案,重点落地AI产品和服务等创新应用。 3、深耕行业重点客户 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策略,优化客户开发和服务模式。组织售前团队、解决方案团队、销售团队 、实施交付团队和生态建设团队共同锚定行业重点客户,多维度开展客户拓展和维护工作。深度挖掘存量客 户需求,广泛拓展行业新客户,快速覆盖行业重点客户。 4、强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将围绕结构化筑基、专业化提质、年轻化蓄能,打造适配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高能级数字化人才队伍 。通过引进前沿领域高端数字化人才,为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助力。深化产学研融合,培育复合型应用人才 。选拔骨干参与跨部门项目,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分层搭建人才储备池,建立“双通道”晋升体系,配套股 权激励。注重年轻人才培养,实施青年骨干计划,建立选拔机制,孵化人才梯队,激发组织创新活力。 5、强化现金流管理 公司将持续优化和提升现金流管理。通过加强销售端回款的及时性、项目端交付的精准度、采购端支出 的节奏性以及财务、运营端管控的力度,系统性的优化经营性现金流管理。 6、技术前置赋能,夯实交付能力 公司将通过推动技术力量前移,技术团队深度参与项目前期需求调研与方案设计,精准梳理客户需求, 确保交付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加大交付力度,系统性优化交付管理体系,按专业化分工调配人员 ,实现交付的标准化与自动化,筑牢交付根基,提升市场竞争力。 7、坚持合规运营 为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事件对业务的不良影响,公司将继续加强客户端、供应商端、内部经营层面、重点 人员、核心人才管理等各方面的合规管理。围绕“制度完善、专项管控、执行落地”,完善业务合规制度, 梳理业务全流程风险点,明确各业务环节的合规标准与流程,优化和提升合规管理体系。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宏观经济的变化会影响公司所在的工业领域的兴盛繁荣,进而影响公司业务的市场需求。全球经济的不 确定性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制造业景气度恢复缓慢 的情况下,下游部分客户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可能会减弱。 2、政策变动风险 工业软件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深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政策方向的调 整、预算投入的增减都可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研发进度、市场拓展以及盈利能力。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 布的产业政策加快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为工业软件企业带来发展机会,但政策落地执行进度的不确定性以 及可能存在的政策调整等因素,可能会对企业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