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876 鼎胜新材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铝箔产品(产品) 113.86亿 85.52 11.05亿 94.17 9.71
铝板带(产品) 17.03亿 12.79 4754.22万 4.05 2.79
其他(产品) 2.18亿 1.64 1340.84万 1.14 6.16
其他(补充)(产品) 777.11万 0.06 741.66万 0.63 95.4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铝压延(行业) 229.58亿 95.57 20.85亿 97.61 9.08
其他业务(行业) 10.64亿 4.43 5112.61万 2.39 4.81
─────────────────────────────────────────────────
铝箔产品(产品) 199.89亿 83.21 19.92亿 93.27 9.97
铝板带(产品) 29.69亿 12.36 9252.22万 4.33 3.12
其他业务(产品) 10.64亿 4.43 5112.61万 2.39 4.81
─────────────────────────────────────────────────
境内(地区) 141.08亿 58.73 14.16亿 66.29 10.03
境外(地区) 88.50亿 36.84 6.69亿 31.32 7.56
其他业务(地区) 10.64亿 4.43 5112.61万 2.39 4.81
─────────────────────────────────────────────────
直销(销售模式) 208.08亿 86.62 19.62亿 91.86 9.43
经销(销售模式) 21.50亿 8.95 1.23亿 5.75 5.7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0.64亿 4.43 5112.61万 2.39 4.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铝压延(行业) 176.66亿 92.67 20.71亿 98.06 11.72
其他业务(行业) 13.98亿 7.33 4100.57万 1.94 2.93
─────────────────────────────────────────────────
铝箔产品(产品) 154.89亿 81.24 19.99亿 94.65 12.91
铝板带(产品) 21.77亿 11.42 7190.23万 3.40 3.30
其他业务(产品) 13.98亿 7.33 4100.57万 1.94 2.93
─────────────────────────────────────────────────
境内(地区) 119.69亿 62.78 15.17亿 71.83 12.68
境外(地区) 56.97亿 29.88 5.54亿 26.23 9.73
其他业务(地区) 13.98亿 7.33 4100.57万 1.94 2.93
─────────────────────────────────────────────────
直销(销售模式) 164.16亿 86.11 19.85亿 93.97 12.0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98亿 7.33 4100.57万 1.94 2.93
经销(销售模式) 12.50亿 6.55 8630.77万 4.09 6.9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铝箔产品(产品) 77.36亿 83.92 --- --- ---
铝板带(产品) 8.41亿 9.12 --- --- ---
其他(产品) 6.41亿 6.95 3026.26万 2.47 4.7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6.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5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63765.23│ 24.5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1.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1.6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310780.28│ 61.6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空调箔、单零箔、双零箔、
铝板带、新能源电池箔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包装、家用、家电、锂电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多个领
域。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铝液和铝坯料。由公司根据销售情况确定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采购相应
原材料。铝锭、铝液属于标准产品,市场供应充足。铝坯料主要包括铸轧卷、铝箔毛料等。根据企业生产能
力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选择原材料中铝锭、铝液和铝坯料的量不同,在熔铸线、冷轧线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时公司会较多的选择采购铝坯料。
公司已经和多家电解铝企业、铝初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供应商根
据订单安排送货。为了规避铝锭价格大幅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采购的铝锭价格一般参考到
货当日/月长江现货铝锭价格均价确定,采购的铝坯料价格采用发货当月或者发货前一段时间长江现货铝锭
价格均价加上相应的加工费确定。铝坯料加工费根据对方加工工序道次、工艺复杂程度、合金成分、坯料质
量及运输成本等多方面确定。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具备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生产计划安排机制,由前端销售与
下游客户签订框架协议,约定每年产品的定价方式、加工费、产品特性、送货方式及质量保证条款等内容,
并将客户定期发送的订单反馈至计划部,计划部根据客户要求、现有产能、库存、产品结构等各方面组织生
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辐射半径大,销售方式包括直销和经销,同时对大客户采用区域覆盖的销售模式,并在重点市
场区域派驻业务代表,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沟通和服务。公司根据不同产品,不同市场,采用不同的销售方
式。
(1)国内销售
公司国内绝大部分销售采用直销的方式,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根据订单规定的产品规格、交货时
间等安排生产与送货。公司向重点区域现场派驻销售服务人员,保证第一时间和客户的信息沟通,及时处理
问题与提供服务。公司销售人员已经基本覆盖国内各大动力电池厂商、空调生产商和较大的单双零箔下游客
户。
(2)国际销售
公司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单零箔、双零箔及部分空调箔;公司国际销售主要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方式。
直销模式下,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但部分直销客户是通过代理进行客户关系维护,客户意见反馈
等;经销模式下,公司将相应产品以买断的方式出售给国内和国外的经销商,由经销商向外出售。采用经销
模式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客户分布在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需求较为零散,经销商在国外具备更广的
销售渠道。
(三)行业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的划分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C325)”之
“铝压延加工(C3252)”
(1)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锂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据中汽协统计,2025年上半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带动了铝相关产品在上半年的整体消费需求。
(2)受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国际国内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铝加工行业盈利能力
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在2025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上公布的数据,2025年
1-4月,4200家规模以上的铝加工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353.9亿元,同比增长6.3%;利润总额71.3亿元,
下降7.9%;资产负债率62.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行业销售利润率1.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3)受铝材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和铝制品关税影响,上半年我国铝材累计出口量同比下降。根据国家海
关总署统计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出口量为292万吨,同比下降8%。其中,上半年铝板
带、铝箔、铝挤压材出口量分别为150.8万吨、68.4万吨、46.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8.7%、7.7%、21.0%。与
此同时,铝材出口贸易方式开始显现新的变化,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量正在不断增加。上半年,在铝板
带箔及铝挤压材出口制品中,两种贸易方式下分别出口10万吨和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2%和53%。在多重
政策和经济因素影响下,市场正在探索更多、更灵活的出口方式。
(4)国家出台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3月1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加强铝产业链统筹谋划,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
动铝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
平明显提升。原料保障方面,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至5%;产业布局方面,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水
平进一步提升,电解铝行业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关
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各项财政、金融、投资、进出口等政策与产业政策
的协同配合以及各类铝产品消费、扩大铝产品应用的长期性、市场化政策落地见效,带动包括铝板带箔加工
业在内的铝产业持续、良性、高质量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各项指标。
1、稳健运营,深挖传统市场,抢抓新能源市场份额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开拓市场,同时加快海外基地投产。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约259.90亿元,同
比增加8.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约72.50亿元,同比增加8.71%,现营业收入约133.14亿元,同比增
加15.9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1.88亿元,同比增加2.33%。
2、大力推行精益化管理,实施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行精益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从生产、采购、销售、包装、物流、人力等
多个维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进一步强化工艺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
成本;为提升全员降成本意识,公司将成本控制指标由公司分解到各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班组,将“成本
最优化”的理念从经营团队渗透到生产一、二线员工,有效的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
3、持续完善、强化内控体系,维护股东利益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有效防范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确保公司健康发展,公司董事会高度重
视内控体系建设。公司适时地组织董监高学习相关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任职及管理能力。
另外,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公司积极引进人才,对各类业务、各部门现行制度、业务流程进行全面
梳理和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有效保障公司的平稳持续发展,维护公司整体和股东
利益。
4、进一步加强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产业链一体化
在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公司结合泰国及欧洲两大生产基地的优势,仍然保持较强韧性和竞争力。公
司通过在泰国及欧洲设有海外生产基地,是国内率先完成海外布局的铝箔企业。产品覆盖包装、汽车、运输
和建筑行业的各种铝板带及铝箔。公司将结合全球化产业布局,打通了海外基地产业链的完整性,通过提升
新品研发能力、及时调整供应链以及与客户友好协商等方式,主动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该策略将有利于
扩大公司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