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922 金鸿顺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及其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产品) 2.51亿 90.35 2783.49万 62.82 11.10
其他(产品) 1493.18万 5.38 1293.81万 29.20 86.65
模具(产品) 1184.53万 4.27 353.25万 7.97 29.82
─────────────────────────────────────────────────
国内(地区) 2.72亿 98.15 4232.47万 95.53 15.54
国外(地区) 513.52万 1.85 198.07万 4.47 38.5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行业) 7.56亿 87.18 3925.44万 47.65 5.19
其他业务(行业) 1.11亿 12.82 4313.09万 52.35 38.80
─────────────────────────────────────────────────
汽车零部件(产品) 6.94亿 79.98 2600.80万 31.57 3.75
供应链(产品) 6409.16万 7.39 260.61万 3.16 4.07
模具(产品) 6243.00万 7.20 1324.64万 16.08 21.22
其他(产品) 4705.89万 5.43 4052.48万 49.19 86.12
─────────────────────────────────────────────────
国内(地区) 7.42亿 85.63 3501.89万 42.51 4.72
其他业务(地区) 1.11亿 12.82 4313.09万 52.35 38.80
国外(地区) 1349.15万 1.56 423.56万 5.14 31.39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7.56亿 87.18 3925.44万 47.65 5.1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11亿 12.82 4313.09万 52.35 38.8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相关收入(产品) 3.81亿 83.70 2275.10万 67.21 5.97
供应链收入(产品) 7444.65万 16.36 974.97万 28.80 13.10
模具收入(产品) 719.34万 1.58 135.14万 3.99 18.79
─────────────────────────────────────────────────
国内收入(地区) 4.55亿 99.95 3150.76万 93.07 6.93
国外收入(地区) 769.75万 1.69 234.44万 6.93 30.4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行业) 4.19亿 90.41 2187.24万 35.67 5.22
其他业务(行业) 5337.65万 11.52 3944.65万 64.33 73.90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品) 4.09亿 88.35 1648.85万 26.89 4.03
其他业务(产品) 5337.65万 11.52 3944.65万 64.33 73.90
模具(产品) 954.37万 2.06 538.39万 8.78 56.41
─────────────────────────────────────────────────
国内(地区) 4.15亿 89.50 2074.61万 33.83 5.00
其他业务(地区) 5337.65万 11.52 3944.65万 64.33 73.90
国外(地区) 419.90万 0.91 112.63万 1.84 26.82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4.19亿 90.41 2187.24万 35.67 5.2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337.65万 11.52 3944.65万 64.33 73.9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3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7081.98│ 54.3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3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4232.23│ 50.3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根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下属的汽
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
(一)汽车行业的发展概况
2025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汽车市场
总体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
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
确定性有所增加,部分地区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等以旧换新活动需要密切关注,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
水平持续承压,行业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
增长12.5%和11.4%。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商
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
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到44.3%。
(二)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及其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具有较强的汽车车
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生产制造能力、同步开发能力及与整车制造商同步配套方案设计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
模具设计开发能力,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重点骨干企业。公司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一汽大
众、东南汽车、广汽乘用车、福建奔驰及吉利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也是本特勒、博世
和大陆汽车等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配套商。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1,562.1万辆和1,56
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
增长13.8%和13%;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新能源汽车产
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到44.3%。展现出较强的
市场韧性。在面对内外部严峻复杂形势及行业变化,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
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聚焦效率提升及技术进步、加强运营及成本管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
43.3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9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持续发力业务拓展
公司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全力以赴获取更多订单。一方面,公司积极开发新客户,成功开发奇瑞捷途和
福州狄原泰山友2家新客户,取得新业务。另一方面,公司注重与老客户关系的维护与修复,通过深入了解
客户需求、优化服务质量,成功取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恢复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实现业务量的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承接新业务卓有成效,成功承接了上汽奥迪电动车前纵梁总成等大型车体结构件,项目
的成功开发拓宽了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在车身结构件的同步开发和制造能力。
(二)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培养。在专利成果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2项。截至目前,公
司共拥有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21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公
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与吉林大学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在相关技术研发、核心成果转化以及
项目导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公司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三)落实降本增效措施
1、管理改善与创新
公司积极推动内部各项管理改善与创新举措。2025年上半年公司修订并完善多项管理制度,实施50多项
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活动,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2、精益管理生产
公司通过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和管理流程,合理处置呆滞物料,严格管控采购成
本,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等一系列综合性举措,实现了提质增效、消除浪费的目标。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公
司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全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在产品质量和服务管理上,严格把控质量关,客户交
货达成率达到100%,有力维护了公司市场信誉。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