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955 大千生态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苗木培育、种植、销售等,并涉及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修复与治
理等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建设(行业) 5991.97万 52.25 1065.66万 28.75 17.78
文旅运营(行业) 4995.87万 43.56 2529.92万 68.26 50.64
景观设计(行业) 244.35万 2.13 -28.93万 -0.78 -11.84
其他业务(行业) 192.12万 1.68 117.38万 3.17 61.10
苗木销售(行业) 43.54万 0.38 22.49万 0.61 51.65
─────────────────────────────────────────────────
生态建设(产品) 5991.97万 52.25 1065.66万 28.75 17.78
文旅运营(产品) 4995.87万 43.56 2529.92万 68.26 50.64
景观设计(产品) 244.35万 2.13 -28.93万 -0.78 -11.84
其他业务(产品) 192.12万 1.68 117.38万 3.17 61.10
苗木销售(产品) 43.54万 0.38 22.49万 0.61 51.65
─────────────────────────────────────────────────
华东(地区) 8752.33万 76.32 2432.98万 65.64 27.80
华中(地区) 1879.29万 16.39 1458.03万 39.34 77.58
华西(地区) 550.34万 4.80 -412.95万 -11.14 -75.04
其他业务(地区) 192.12万 1.68 117.38万 3.17 61.10
华北(地区) 93.78万 0.82 111.07万 3.00 118.4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建设(行业) 3013.49万 60.12 173.78万 12.89 5.77
文旅运营(行业) 1727.87万 34.47 1125.85万 83.48 65.16
景观设计(行业) 149.56万 2.98 -37.42万 -2.77 -25.02
其他业务(行业) 105.80万 2.11 75.53万 5.60 71.39
苗木销售(行业) 16.02万 0.32 10.85万 0.80 67.70
─────────────────────────────────────────────────
生态建设(产品) 3013.49万 60.12 173.78万 12.89 5.77
文旅运营(产品) 1727.87万 34.47 1125.85万 83.48 65.16
景观设计(产品) 149.56万 2.98 -37.42万 -2.77 -25.02
其他业务(产品) 105.80万 2.11 75.53万 5.60 71.39
苗木销售(产品) 16.02万 0.32 10.85万 0.80 67.70
─────────────────────────────────────────────────
华东(地区) 3859.41万 76.99 651.90万 48.34 16.89
华中(地区) 754.96万 15.06 557.13万 41.31 73.80
华西(地区) 304.03万 6.07 93.12万 6.91 30.63
其他业务(地区) 105.80万 2.11 75.53万 5.60 71.39
华北(地区) -11.46万 -0.23 -29.11万 -2.16 254.0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建设(行业) 7582.11万 59.35 -1433.91万 -339.81 -18.91
文旅运营(行业) 4656.18万 36.45 2013.21万 477.09 43.24
景观设计(行业) 301.12万 2.36 -53.41万 -12.66 -17.74
其他业务(行业) 175.23万 1.37 105.25万 24.94 60.06
苗木销售(行业) 60.89万 0.48 -209.16万 -49.57 -343.50
─────────────────────────────────────────────────
生态建设(产品) 7582.11万 59.35 -1433.91万 -339.81 -18.91
文旅运营(产品) 4656.18万 36.45 2013.21万 477.09 43.24
景观设计(产品) 301.12万 2.36 -53.41万 -12.66 -17.74
其他业务(产品) 175.23万 1.37 105.25万 24.94 60.06
苗木销售(产品) 60.89万 0.48 -209.16万 -49.57 -343.50
─────────────────────────────────────────────────
华东(地区) 9654.40万 75.57 -1145.76万 -271.52 -11.87
华西(地区) 3488.81万 27.31 2509.71万 594.75 71.94
其他业务(地区) 175.23万 1.37 105.25万 24.94 60.06
华北(地区) -12.31万 -0.10 -1.24万 -0.29 10.10
华中(地区) -530.60万 -4.15 -1045.98万 -247.87 197.1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建设(行业) 1.98亿 78.76 3583.93万 63.70 18.06
文旅运营(行业) 4323.78万 17.16 2041.89万 36.29 47.22
设计服务(行业) 774.27万 3.07 -162.76万 -2.89 -21.02
其他(补充)(行业) 247.86万 0.98 168.27万 2.99 67.89
苗木销售(行业) 6.46万 0.03 -5.38万 -0.10 -83.33
─────────────────────────────────────────────────
生态建设(产品) 1.98亿 78.76 3583.93万 63.70 18.06
文旅运营(产品) 4323.78万 17.16 2041.89万 36.29 47.22
设计服务(产品) 774.27万 3.07 -162.76万 -2.89 -21.02
其他(补充)(产品) 247.86万 0.98 168.27万 2.99 67.89
苗木销售(产品) 6.46万 0.03 -5.38万 -0.10 -83.33
─────────────────────────────────────────────────
华东(地区) 2.20亿 87.16 6322.19万 115.84 28.79
华西(地区) 1641.79万 6.52 -100.31万 -1.84 -6.11
华中(地区) 1042.72万 4.14 -1052.22万 -19.28 -100.91
华北(地区) 301.89万 1.20 288.01万 5.28 95.40
其他(补充)(地区) 247.86万 0.98 168.27万 --- 67.8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0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197.96│ 54.0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1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607.45│ 21.0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益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多方面
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生态园林行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环境、房
地产市场波动、地方财政承压等因素的持续影响,生态园林行业仍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园林企业的经营仍
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基建投资减少,生态园林行业的市场规模有较大缩减,同时市场竞争
日益激烈,且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加之政府项目依赖性较高,企业资金压力、经营风险加剧,在此背景下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多元化拓展等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抓住机遇,制定切实
可行的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2024年,由于生态园林市场规模的缩减以及公司业务拓展收缩的战略考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未有
所突破,实现营业收入114,678,525.4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24%;公司继续强化项目审计结算及应收账款
管理,项目回款较好,同时进一步拓展文旅运营业务,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盈利水平有较大幅度
提升,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134,556.9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28,901,120.68元,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2024年重点工作开展如下:
1、围绕主业,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
公司坚定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三大领域,继续深耕传统区域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与专业合作,积极拓展生态建设与规划设计业务,推动在手订单高质高效落地。同时,积极推
进生态园林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与科技公司、文旅企业实现合作互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进一步开拓
文旅运营业务的新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
2、严格风控,坚定落实结算回款
公司始终坚持严格管控经营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仍将工程结算回款工作放在首位,加强跟进力度与责
任考核,切实把握国家出台的各项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政策机遇,多方协同推进,保障应收款项顺利回
收,进一步提升财务品质。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合计比2023年末减少28.13%,经营性净
现金流净额212,764,140.1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6.72%;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末的40.86%进一步降至29.61
%,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各项财务指标稳健,为公司提升经营质量、探索业务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
3、优化管理,促进提升组织效率
在园林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低谷期,苦练内功,养精蓄锐。公司持续优化内部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稳定核心人才队伍,提高综合素质
水平;强化绩效激励机制,尤其对于工程结算回款工作,权责明确,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
进公司经营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全要素多元化整体性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综合性生态园林工程总承包业务,主要聚焦城
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三大业务领域。根据中上协行业分类,公司属于“建筑业”中的“土木工程建
筑业”(代码E48)。
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格局,生态文
明建设已不仅是环境保护,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关乎经济、社会、文化、国家安全等多个层面,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通过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制度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园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
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
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
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扎实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在生态建设、城市更新、
乡村振兴与碳中和政策环境叠加作用下,生态园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2)多重政策支持下,生态园林企业有望走出低谷实现突破
近两年,受宏观经济影响,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地方政府债务率普遍上升,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园林
行业发展遭遇周期性调整,园林企业的经营面临较大挑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稳中
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0
25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了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对
民营企业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也成为财政工作的关键任务之一
,2023年1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
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
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国家一系列文件及举措的出台,将为生态园林
企业走出低谷、实现突破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以及建筑
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环保工程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具有全要素、全流程生态产
业链,公司扎根江苏,并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品牌优势与影响力。一直以来,公司都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紧跟
行业发展趋势,始终坚持“行稳致远”的方针,财务安全性指标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公司不断提
升生态环境建设运营综合实力,践行“品质、生态、价值、责任”的企业价值观,提升自身品牌和影响力,
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未来,公司将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开拓市场,控制经
营风险,提高管理品质,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布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进一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三大业务领域,经过多年深耕,已形成以生态规划与设计为先
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为核心、以景观养护与苗木培育为保障、以生态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以文旅运
营与特色化服务为助力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一体化产业链。
1、城市更新业务:公司的城市更新业务包括大型博览园的规划设计及工程建设、城市道路整治、立体
绿化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升级、城市公园打造等,以实现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目标,以提高城市建
设与配套设施质量为抓手,为客户提供从单一“串联式”的工程建设到多元化“并联式”的全产业链服务。
2、乡村振兴业务: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综合研究政策文件、行业分析、项目报告等,并
结合在手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项目,发挥公司前期规划设计、中期项目建设、后期特色化运营维护的多元优
势,探寻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造血式振兴提供力量。
3、生态修复业务:公司生态修复业务致力于以较小的人工干预撬动较大程度的生态系统性恢复,通过
重塑水系、碳汇造林、恢复动物栖息地、打造人与环境多维体验等方式,重构生物环境,修复生态链网,整
体提升生态系统韧性,保育强健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品质、生态、价值、责任”的经营理念,继续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核心业务的稳健
发展,持续优化和完善公司业务管理规范,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和项目运营等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持续经
营能力。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模式主要包括:
1、建设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模式
建设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由工程的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
、安全、工期、造价等,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规划、全面安排、
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模式,通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目前,建设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模式已
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
2、建设运营总承包(EPCO)业务模式
建设运营总承包(EPCO)业务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全过程一体化,该模式在EPC模式的基础上
增加了运营和售后维护(即Operation)的环节,可以解决设计和施工脱节和建设和运营脱节的问题,强化
运营责任主体,使得承包商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必须考虑运营策划问题,通过EPCO模式实现建设运营一体化
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确保业主方的最大利益。
3、建设工程独立承包业务模式
建设工程独立承包业务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并不将建设工程的全部建设工作发包给某一承包人,而
是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签订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建设工程独立承包业务模式属于传统的工程
招投标业务,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一直以来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4、PPP业务模式
公司通过招投标承揽PPP项目,作为社会资本方和政府合作设立项目公司(SPV),通过项目公司对PPP
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同时公司作为施工方负责资质范围内的项目施工;项目运营收入及可行性缺口
补贴在运营期内按年支付,工程施工结算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按进度结算和支付;运营期结束后
,将项目移交给政府方。
尽管PPP项目在公司业务中占据一定比重,但公司在PPP项目建设中不提供抵押担保,同时,公司在选择
PPP项目时将地方政府偿付能力作为项目筛选首要标准。目前公司正在运营的PPP项目基本已进入运营阶段,
有较强的回款保障。
5、文旅业务模式
公司主要协同政府部门及旅游景区,多种渠道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通过公司筹划及创意,深拓文化旅
游内涵,吸引客流,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从而实现收益。主要包括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带
动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创产品、农产品等消费,以及通过宣传推广活动,实现门票收入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流程全要素优势
公司多年来不断探索、积累,从单一专业化业态向多元综合性服务方向发展,为客户提供全要素全流程
综合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前端规划设计、中端专业集成、后端运营提升三大模块:
(1)前端规划设计,为客户定布局、避风险
公司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深入调研、与客户充分沟通交流,确立规划定位,整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为
客户规划建设分区分业态布局,综合性评估项目存在的风险,及时沟通并制定解决方案。
(2)中端专业集成,为项目树品质、谋创新
公司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集建筑、景观、市政、雕塑等全专业要素,因时因地配置景观、重塑地形、复
绿山体、整治道路、碳汇造林、重塑水系,同时以创新科技手段、专业技术服务赋能工程建设,提升项目整
体效果和品质。
(3)后端运营提升,为区域优发展、赢回报
公司在项目运营阶段投入专业运营团队,经过全方位考察、多领域多角色集中研讨、综合业态管理运营
,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不仅为项目当地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带动了当地就业,提升当地居民整体收入,为
客户带来高质量回报。
2、专业团队人才优势
公司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有序组
织开展常态化行业政策解读培训、跨专业交流综合培训与各专业领域技能培训,通过各种文化符号树立专业
典型,探寻持续高效的工作方法。高层管理团队、规划设计团队、工程管理团队、文旅运营团队等人才建设
成果逐步显现。
3、健康扎实的财务品质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行稳致远、高质量持续发展的经营方针,在项目选择上不盲目追求规模,在竞争策略上不
打价格战,因此公司在手项目普遍具有甲方实力和信誉好、项目回款和收益有保障的特点。公司坚持不对外
担保、不偏离主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水平,财务的安全性、稳健性指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4、成熟全面的资源整合优势
公司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合作群体,聚集优秀人才,
整合了各类机构、高校、国企央企等高质量合作资源,筹集发展资金,吸引供应链资源,形成协同效应,拥
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678,525.4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29,134,556.5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901,120.68元,实现扭亏
转盈;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212,764,140.1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6.7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5
38,272,889.88元,比去年末减少14.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62,801,277.83元,比去年末增
长1.90%;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末的40.86%降至2024年末的29.61%。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生态园林市场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园林市场萎缩,利润
渐趋微薄,生态园林企业唯有拓宽思路,创新求变,才能顺应市场变化求得发展。
1、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城市建设向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发展,园林绿化行业也将顺应趋势,将资源、技术、市场
向生态领域倾斜,更加注重长期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生态资源的产业化”,例如:发展循环
经济,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将生态建
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
2、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推动智慧园林建设是深化智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智能施工技术的
应用将更加广泛,生态园林行业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将极大地提升园林管理效率和质量;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将提升园林养护和工程管理水平,
减少资源浪费;智能设施以及虚拟现实技术(VR)的推广,将带给游客更好的互动体验。
3、多元化与综合化发展
当前,各级政府的发展思路已经从原来单纯的环境改善、土地增值,转变为“并联式”发展思维,以生
态建设为核心,搭建多方平台进行资源对接。生态园林行业正逐步从传统园林绿化向生态修复、乡村振兴、
智慧城市、文化旅游等领域拓展;生态园林企业不断利用科技创新优化行业生态,拓展业务边界,通过链条
延展、业务组合、价值迁移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
4、国际化与品牌化发展
未来,生态园林行业将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全球范围内对生态修复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市场
规模将持续扩大,为中国生态园林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生态园林企业将加快国际化步伐,越来
越多地参与国际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融合中西方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大千生态经过20年的成长与积淀,已发展成为集景观、市政、雕塑、文旅全要素为一体,提供规划、设
计、建设、运营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服务商,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品质、生态、价值、责任”的企业价值观
,一方面,立足主业、专注主业、深耕主业,坚定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三大业务领域,同时
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入推进,加强与文旅产业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完善产
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千生态”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鉴于近几年公司所面临的行
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困难,公司在立足主业的同时,将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及新的控股股东和管理团队所
带来的新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战略调整与转型,谋求未来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新方向,培育
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三)经营计划
1、继续强化工程结算审计,加快工程款回收
健康稳定的现金流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司将继续强化项目结算审计及应收账款回收工作,具
体措施包括:明确回款目标,确定分时点分阶段的回款任务,制订回款责任制,将应收款项根据回收难度划
分等级,落实责任。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回款力度,同时,制订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对收款回款好的项目团队
给予及时、可落地的激励,提高主观能动性。
2、优选区域与订单,加大市场拓展
面对政策环境与行业环境发生的变化,公司将利用自身综合竞争优势,立足华东区域,积极拓展主营业
务市场,强化与央企等大型企业的合作,优选甲方资金实力强、信用良好、项目回款有保障的项目。同时借
助公司近年来在文旅产业方面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与科技公司、文旅企业进行跨界合作,通过不断提升自身
的创意、创新能力,积极拓展文旅业务,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机会,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3、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提升盈利能力
针对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及市场较为单一的局面,为降低政策及经营风险,公司将在立足主业的同时,结
合自身优势及外部资源,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方向,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做好充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
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稳中求进,提升综合盈利能力,从而使公司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
展。
4、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适应新的发展局势
对公司现有的管理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与完善,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
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提升团队主观能动性。同时,根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组织架构,引进培
养核心人才队伍,打造企业创新文化,助力实现公司经营目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对生态园林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投资、消费的增速放缓和政策
支持重点的转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订单的承接,金融政策趋紧导致的融资环境变化也会给项目的落
地实施带来一定影响。环保政策、土地政策、城市规划等政策调整也可能影响工程项目审批和实施。公司将
进一步持续优化和完善公司业务结构,在严控经营风险的前提下,强化合作,积极拓展市场,同时,积极探
索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
2、市场风险
随着居民和政府的绿化意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逐步加强,为园林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
间,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同业公司加入竞争行列。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低价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加之细分领域繁杂,区域化业务范围明显,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完善核心竞争力,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公司经营
业绩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持续强化各环节竞争实力,以完善与
创新应对市场竞争风险。
3、技术风险
智慧园林、生态修复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态园林行业,
如果企业不能与时俱进、快速掌握和运用新兴技术,则可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惨遭淘汰。虽然当前部分传统行
业从业人员过剩,但高端设计、施工和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结构
,不断完善培养考核机制,打造一支认同企业发展战略、技术过硬、肯干能干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大新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