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5151 西上海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物流服务和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制造(行业) 10.89亿 67.28 1.87亿 64.71 17.18
零部件运输(行业) 1.65亿 10.18 2658.31万 9.19 16.13
零部件仓储及运营(行业) 1.48亿 9.11 3490.20万 12.07 23.65
整车仓储及运营(行业) 1.47亿 9.05 2733.59万 9.45 18.66
其他业务(行业) 4454.15万 2.75 1256.83万 4.35 28.22
整车运输(行业) 2631.34万 1.63 66.52万 0.23 2.53
─────────────────────────────────────────────────
汽车饰件(产品) 8.27亿 51.08 1.18亿 40.64 14.21
仓储服务(产品) 2.94亿 18.16 6223.79万 21.52 21.16
汽车制动系统(产品) 2.62亿 16.20 6959.99万 24.07 26.53
运输服务(产品) 1.91亿 11.81 2724.83万 9.42 14.25
其他业务(产品) 4454.15万 2.75 1256.83万 4.35 28.22
─────────────────────────────────────────────────
华东地区(地区) 8.17亿 50.43 9672.97万 33.45 11.85
华南地区(地区) 3.92亿 24.23 8425.41万 29.14 21.48
华中地区(地区) 1.55亿 9.58 2843.92万 9.84 18.34
华北地区(地区) 1.46亿 8.99 4899.54万 16.94 33.66
其他业务(地区) 4454.15万 2.75 1256.83万 4.35 28.22
西南地区(地区) 3553.28万 2.19 885.09万 3.06 24.91
西北地区(地区) 2712.76万 1.68 886.70万 3.07 32.69
东北地区(地区) 247.21万 0.15 45.81万 0.16 18.53
─────────────────────────────────────────────────
直销(销售模式) 15.75亿 97.25 2.77亿 95.65 17.5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454.15万 2.75 1256.83万 4.35 28.2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制造(行业) 6.59亿 51.69 1.26亿 42.62 19.10
整车仓储及运营(行业) 1.95亿 15.29 7078.35万 23.96 36.30
零部件运输(行业) 1.85亿 14.53 3817.10万 12.92 20.59
零部件仓储及运营(行业) 1.72亿 13.49 4799.31万 16.24 27.89
其他业务(行业) 3522.69万 2.76 1098.56万 3.72 31.19
整车运输(行业) 2864.28万 2.25 159.38万 0.54 5.56
─────────────────────────────────────────────────
汽车饰件(产品) 6.59亿 51.69 1.26亿 42.62 19.10
仓储服务(产品) 3.67亿 28.78 1.19亿 40.20 32.35
运输服务(产品) 2.14亿 16.78 3976.48万 13.46 18.58
其他业务(产品) 3522.69万 2.76 1098.56万 3.72 31.19
─────────────────────────────────────────────────
华东地区(地区) 6.47亿 50.75 1.46亿 49.51 22.60
华南地区(地区) 4.32亿 33.88 8267.74万 27.98 19.13
华北地区(地区) 1.35亿 10.62 5129.65万 17.36 37.86
其他业务(地区) 3522.69万 2.76 1098.56万 3.72 31.19
华中地区(地区) 1739.83万 1.36 255.85万 0.87 14.71
西南地区(地区) 489.13万 0.38 81.13万 0.27 16.59
西北地区(地区) 176.57万 0.14 32.01万 0.11 18.13
东北地区(地区) 132.21万 0.10 51.68万 0.17 39.09
─────────────────────────────────────────────────
直销(销售模式) 12.40亿 97.24 2.84亿 96.28 22.9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522.69万 2.76 1098.56万 3.72 31.19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制造(行业) 6.12亿 49.27 1.29亿 45.99 21.13
整车仓储及运营(行业) 2.02亿 16.24 5939.11万 21.12 29.44
零部件运输(行业) 1.96亿 15.74 2005.34万 7.13 10.26
零部件仓储及运营(行业) 1.44亿 11.61 5373.03万 19.11 37.25
整车运输(行业) 5204.12万 4.19 634.01万 2.25 12.18
其他(补充)(行业) 3653.06万 2.94 1237.22万 4.40 33.87
─────────────────────────────────────────────────
汽车饰件(产品) 6.12亿 49.27 1.29亿 48.11 21.13
仓储服务(产品) 3.46亿 27.85 1.13亿 42.08 32.70
运输服务(产品) 2.48亿 19.93 2639.34万 9.82 10.66
其他(补充)(产品) 3653.06万 2.94 1237.22万 --- 33.87
─────────────────────────────────────────────────
华东地区(地区) 5.61亿 45.21 1.31亿 46.73 23.40
华南地区(地区) 4.62亿 37.22 1.10亿 39.28 23.90
华北地区(地区) 1.52亿 12.25 1929.77万 6.86 12.69
其他(补充)(地区) 3653.06万 2.94 1237.22万 4.40 33.87
华中地区(地区) 2188.32万 1.76 568.75万 2.02 25.99
西南地区(地区) 638.62万 0.51 108.87万 0.39 17.05
东北地区(地区) 72.97万 0.06 57.96万 0.21 79.44
西北地区(地区) 68.74万 0.06 32.01万 0.11 46.57
─────────────────────────────────────────────────
直销(销售模式) 12.06亿 97.06 2.69亿 95.60 22.3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653.06万 2.94 1237.22万 4.40 33.87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制造(行业) 5.68亿 53.09 1.30亿 54.03 22.92
零部件仓储及运营(行业) 1.50亿 13.98 5658.33万 23.47 37.83
整车仓储及运营(行业) 1.37亿 12.80 3993.50万 16.57 29.15
零部件运输(行业) 1.26亿 11.74 526.40万 2.18 4.19
整车运输(行业) 6649.18万 6.21 767.04万 3.18 11.54
其他(补充)(行业) 2347.51万 2.19 136.44万 0.57 5.81
─────────────────────────────────────────────────
汽车饰件(产品) 5.68亿 53.09 1.30亿 54.34 22.92
仓储服务(产品) 2.87亿 26.77 9651.83万 40.27 33.68
运输服务(产品) 1.92亿 17.95 1293.43万 5.40 6.73
其他(补充)(产品) 2347.51万 2.19 136.44万 --- 5.81
─────────────────────────────────────────────────
华东地区(地区) 5.40亿 50.46 1.38亿 53.71 25.59
华南地区(地区) 4.35亿 40.66 8168.44万 31.75 18.77
华北地区(地区) 3140.82万 2.93 2944.91万 11.45 93.76
华中地区(地区) 2130.57万 1.99 505.50万 1.96 23.73
西北地区(地区) 1478.88万 1.38 232.34万 0.90 15.71
西南地区(地区) 407.78万 0.38 60.12万 0.23 14.74
─────────────────────────────────────────────────
直销(销售模式) 10.47亿 97.81 2.40亿 99.43 22.9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347.51万 2.19 136.44万 0.57 5.8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5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1874.05│ 26.5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6068.08│ 13.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2024年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面对百年变局下的宏观环境分化、产业周期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公司管理层在股东的大力支
持和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秉承“一切从诚信开始”的核心理念,围绕“一个目标一致行动”工作要求
,克服车市内卷、减量降价等前所未有的冲击,稳经营、提效益、拓增量、谋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
币1619096722.39元,同比增长26.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5007402.17元。截至2024
年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875043916.50元,同比增长3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
币1357515492.81元。
(二)2024年重点工作情况
1、谋发展战略性收购延伸产业布局
为落实“十四五”战略规划,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了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公司83.401%股权,新增了盘
式制动器产品,成功构建了包覆件、涂装件和安全件三线协同发展的零部件制造业务矩阵,具备了同时为乘
用车和商用车客户以及其出口项目配套的能力,为公司后续向先进制造领域的跨越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此外,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始终不移拓展新业务市场,谋增量、做加法。2024年,
在产业链上新增客户项目61个,预计年销售总额接近9亿元,其中在功能件上还实现了产品的新突破。
2、优工艺自动化投入提升开拓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为零部件制造业务投入多项新工艺和自动化设备,包括擦涂工艺、镭雕工艺、自动化装
配设备和吹塑自动化设备等,使吹塑件采用全自动生产流程,在注塑和喷涂工艺相结合的生产环节实现单层
UV技术突破。一系列技术提升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节约了材料和能耗,提高了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和人
员效率。同时,公司继续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通过调整布局、增加设备和人员、提高人员技能、规范制度
流程和研发流程等进一步增强业务开拓能力。
3、强管理精益化内控夯实经营能效
面对多年未遇的严峻挑战,报告期内,公司力推精益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保持组织的柔
性韧劲和业务的稳定态势。公司优化组织架构,通过岗位归并统筹,实现人员精简高效;重构经营管理,划
小核算单位,强化“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预算先行,严控成本费用;开源节流,紧抓采购降本;完成
信息化升级二期建设,实现流程管理全覆盖;推动业财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升业财协同、降低生产成本
,过硬的“内功”为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聚共识首次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团队凝聚力
报告期内,基于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7720.24万元(不含
交易费用)回购4999949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6949%)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24年,公司上市
后首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落地,不仅将核心骨干的职业成长与公司的战略目标深度融合,也标志着公司的薪酬
体系正向中长期激励机制转变,围绕“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公司
竞争力,为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公司还创新性地推出核心管理层跟投机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及产业转型跨越等
战略性投资项目,推动核心团队与公司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为未来战略性布局积累宝
贵经验。
上述重点工作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分别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综合物流服务,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在公司营
业收入和利润中的占比较大,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的行业为“汽车制
造业”(分类代码:C36)。
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物流服务均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性与整个汽车行业的周期性紧密相
关。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广、全球化程度高,对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的
拉动作用。同时,其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又受行业政策的直接影响。
(二)汽车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4.5%,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
2024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其中乘用车产
出连续2年在2500万辆以上,有效拉动汽车行业整体增长。
2、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
2024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
力不足,商用车市场表现仍相对疲弱。
3、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
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
续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连续1
0年位居全球第一。
4、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量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
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制造
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包覆件、涂装件和安全件,汽车物流业务主要包括整车仓储及运营服务、汽车零部件仓储
及运营服务、零部件运输服务和整车运输服务。
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覆盖从产前至售后的汽车全产业链服务方案提供商。在汽车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智
能电动车转型的变革中,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实现对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全覆盖。
在零部件制造业务上,公司具备“从项目工程开发和设计,到产品制造、设备自动化解决方案、试验和
验证以及成本优化方案”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成为国内主要整车厂商及其核心供应商的
长期合作伙伴,为其提供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系列,包括汽车内饰包覆、座椅面套缝纫、汽车注塑件、汽
车内外饰件涂装、单推杆盘式制动器总成、双推杆盘式制动器总成和液压盘式制动器总成等零部件,直接或
间接配套的整车厂商和汽车品牌有比亚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奥迪、上汽乘用车、东风日产、吉利
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极氪汽车、智己汽车、广汽埃安、赛力斯、沃尔沃、Sm
art,以及中国一汽、东风商用车、宇通客车、江淮汽车、金龙汽车、陕汽集团等。
此外,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汽车综合物流服务,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专业化管理运作团队,形成了
“资源+仓储+运作+运输”一体化模式,为上汽通用、安吉物流、风神物流、一汽物流、广汽本田、奇瑞汽
车、长安汽车、赛力斯、蔚然(南京)动力等知名汽车主机厂及其旗下汽车物流企业提供整车及零部件物流
服务。
目前,公司业务架构分为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物流和整车物流三个事业部,在上海、宁波、开封、合肥
、长沙、济南、西安、广州、武汉、廊坊等地设有零部件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烟台、宁
波、芜湖、武汉、重庆等地设有整车以及零部件仓储和运营基地,形成了高效、完善的物流网络。
(三)主要经营模式
1、汽车零部件制造
公司主要生产销售部分内外饰件系统和车身配件的汽车零部件以及盘式制动器零部件产品。内外饰件和
车身配件按照生产工艺分为包覆件和涂装件,均是对汽车零部件的外观进行加工。公司包覆件主要对座椅、
中控台、仪表盘、门扶手等零部件的外部进行面料包覆,涂装件主要针对格栅、车门饰条、仪表盘等的外部
进行喷涂。公司的盘式制动器零部件产品包括气压盘式制动器总成和液压盘式制动器总成,其中,气压盘式
制动器总成包括单推杆盘式制动器总成和双推杆盘式制动器总成,液压盘式制动器总成包括常规单/双缸制
动器、大缸径制动器、电子驻车EPB制动器和固定钳式制动器总成等。
公司零部件制造经营模式主要包括: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
(1)研发模式
公司内外饰件和车身配件的研发模式主要以同步开发为主。客户为了适应需求变化的节奏,逐步将内饰
系统的部分开发任务转移给汽车内饰件供应商。同步开发模式在国际上已成为汽车内饰行业的主流研发模式
,但由于同步研发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内外饰件领域,能做到与中高端整车厂商
进行同步开发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并不多。
公司具有2D和3D的产品分析设计研发能力,运用自主开发项目管理软件PSI系统,对客户要求进行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编制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
技术文件,确定对应产品的供应商。按计划对研发进行推进和控制,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以及制造工艺的要
求。
在同步开发模式下,公司充分理解客户产品的需求并严格根据客户的时间计划节点配合开发进度,在第
一时间同步推出相应设计和产品,并通过试验对产品进行修改、完善。针对客户进一步的配套设计要求,公
司在同步开发阶段可根据车型的市场定位及成本控制要求,为客户设计基于不同材质优化组合的内饰件以及
配套的高效、经济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最优的性价比,为客户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汽车制动系统的研发上,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拥有行业资深研发人才、齐备的产品实验室和数据库,长
期聘请行业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与高校开展科研与产业化项目合作,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向客户提供完整的
制动系统解决方案。同时,通过与制动系统核心部件供应商和整车企业合资合作,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进
制动器国产化进程。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配件采购由采购部统一进行管理。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原辅材料采购
体系,包括合格供应商的选择、日常采购控制以及供应商的监督考核等,纳入供应商体系的供应商,各公司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的月度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予以具体实施。公司的采购模式可分为指定采购和自行
采购,为了保证车型内饰风格统一和产品质量,面料类原材料一般都由整车厂商指定。自行采购模式下,采
购部根据客户需求、产品规划、技术标准等目标寻找潜在供应商,由采购部、质保部、产品工程部联合对潜
在供应商进行评估,综合考察其研发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性价比等,评估通过后该供应商进入公司的合格
供应商名单。
(3)生产模式
基于控制经营风险和提升资产运作效率等因素的考虑,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理念,根
据与客户签订的框架性销售协议安排新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订单等生产信息
、结合库存情况和车间生产能力,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表并发放至相关部门和人员作为采购、生产准备的依
据,生产计划表作为滚动计划,可随供应、生产、销售等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修改。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表安排
生产,并按照公司资源计划系统的操作流程向仓库领取物料。
(4)销售模式
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面向整车配套市场,并与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总成(或一级)供应商形
成直接的配套供应关系,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
公司获得相关车型的配套项目后,与客户建立起该车型配套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客户部负责市场开发
工作,主要完成新项目的报价及获取、新市场开发、内外的项目协调、与客户进行商务事宜的沟通与确认等
工作。客户部及时响应客户的各项需求、解决出现的产品售后问题。为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加快客户响应速
度、降低物流成本,公司实施贴近化服务,在主要客户的生产区域完成了布局规划。
公司根据客户制订的年度、月度、周采购计划进行产品生产,在收到客户的发货指令后,通过送货上门
或客户自行提货的方式将货物交付给客户。客户收到货物后,对货物进行验收。
2、汽车综合物流服务
作为生产性服务行业,汽车物流在汽车产业链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实现汽车产业价值的根本保障
,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整车物流和零部件物流。
(1)整车物流服务
整车物流服务包括整车仓储及运营服务和整车运输服务。公司作为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向客户
提供高契合度定制整车仓储及运营服务,主要包括整车的入库服务、存放服务以及出库维护服务,并通过WM
S(仓库管理系统)对车辆的物流信息进行管理。公司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少量整车运输服务。
公司整车物流服务主要采购内容为仓储场地租金、汽车短驳耗油、短驳外包费用、少量临时库外包费用
以及部分整车运输外包费用。公司通过招标方式获取业务订单,获取订单后与客户签订整车仓储及运营服务
合同,向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
由于整车物流服务涉及的商品车价值高,公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以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契合度的定制
仓储运营服务,因此公司与客户开展合作后,在业务供应过程中不断的磨合形成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2)零部件物流服务
零部件物流服务包括零部件仓储及运营服务和零部件运输服务,是本公司汽车物流业务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作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公司向客户提供专属的零部件仓储和运输服务,为客户提供从生产至售后的汽
车零部件供应链全覆盖的物流保障。
公司的零部件仓储及运营服务可分为售后备件和产前零部件的仓储及运营,划分为入库服务、库存控制
服务和出库服务三大环节。公司根据客户的委托,向客户提供零部件的收货、搬运、储存、保管、包装、发
货等服务。由于汽车的生产、销售对物流体系的高要求,上述两类仓库均需达到场地标准化、精确节拍管理
和高标准化操作,通过仓储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及配套的运输系统,使整车厂实现产前零部件的“零库存”
,以及售后备件的快速响应和区域全覆盖。
公司通过竞标的方式取得零部件仓储项目后,结合客户需求向客户提供高契合度的零部件仓储及运营服
务。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并长期与客户保持合作关系。
公司的零部件运输服务指公司接受客户委托后,负责零部件运输的实施与运作,可分为产前零部件运输
和售后零部件运输。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性能良好、适合零部件运输的运输工具,安全、准时地完成货
物运输,并负责适当调度车辆以保证运输计划有效地运行。
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围绕汽车生产厂商布局,为汽车生
产厂商提供不同种类汽车零部件,相应形成产前零部件物流的需求。在汽车售后服务环节中,若汽车出现损
坏或老化,则需维修更换零部件,相应形成售后备件物流的需求。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更新
的速度不断加快,对维修和保养的需求不断增长,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汽车备件的需求量空间巨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一切从诚信开始”的核心理念,以服务争客户、以品质创效益,积累了丰
富的资源和优质的客户,塑造了一支专业化管理团队,形成了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的核心实力,以及稳定
的业务结构、一体化运作模式、全国化生产和运营布局以及不断丰富的产品系列,成为业内少有的覆盖从产
前至售后的汽车全产业链服务方案提供商,与国内知名汽车厂商及其核心供应商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系。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上汽大众、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众多著名企业和大量为汽车产业提供配套
服务的企业纷纷落户安亭及周边,已经形成了包括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贸易、汽车金融、
汽车后市场、汽车文化等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客户资源优势方面,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汽车物流业务,是上汽集团、上汽通用、安吉物流、广汽
集团、广汽商贸、风神物流、一汽物流等知名汽车主机厂及其旗下汽车物流企业在国内较大的合作伙伴之一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所提供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直接或间接配套国内主要汽车品牌,包括比亚迪、上汽大众
、上汽通用、上汽奥迪、上汽乘用车、东风日产、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极氪汽车、智己汽车、广汽埃安、赛力斯、沃尔沃、Smart等。在商用车领域,公司为中国一汽、东风商用
车、宇通客车、江淮汽车、金龙汽车、陕汽集团等主机厂进行配套。
在土地资源方面,公司在全国拥有自有土地558379.41平方米,可用土地面积200714.00平方米,其中,
整车仓储面积351269.22平方米,零部件仓储面积407824.19平方米,范围覆盖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和西
南地区。借助与整车厂、关键零部件厂商及主要物流商的紧密合作关系,公司在业内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及声
誉,为稳定、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国化基地布局及运作模式优势
公司为提供高效服务,以“紧贴客户就近生产”模式跟随客户在不同区域设立生产运营基地,通过这一
商业模式,提供成本更低、响应更及时、沟通更快速、供货更准时的专业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公司在上海、宁波、开封、合肥、长沙、济南、西安、广州、武汉、廊坊等地设有零部件生产基地,在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烟台、宁波、芜湖、武汉、重庆等地设有整车及零部件仓储和运营基地,并采用
“资源+仓储+运作+运输”一体化模式,实现了:1、近距服务与准时化供货,以满足客户对采购周期及采购
成本的要求;2、快速反应,将客户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公司生产基地,快速地实现产品工艺技术的
调整和服务方式的变化;3、方便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最新需求和产品开发情况,掌握客户对公司产品、
服务的各种反馈意见,并积极进行整改,实现与客户的协同发展,以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
优质服务,降低客户运营成本,满足最终用户需求。
(三)研发创新与同步开发优势
为迅速响应市场变化、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汽车产品更新节奏越来越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公
司参与的同步开发模式已成为汽车内饰行业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