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5199 ST葫芦娃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中成药及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4.14亿 100.00 6.76亿 100.00 47.85
─────────────────────────────────────────────────
呼吸系统药物(产品) 9.89亿 69.96 4.80亿 70.90 48.50
消化系统药物(产品) 1.46亿 10.33 8460.39万 12.51 57.92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产品) 1.29亿 9.11 4258.73万 6.30 33.05
其他药物(产品) 9762.36万 6.91 4491.21万 6.64 46.01
原料药(产品) 5209.56万 3.69 2471.89万 3.65 47.45
─────────────────────────────────────────────────
华东(地区) 3.80亿 26.87 1.97亿 29.15 51.90
华中(地区) 3.50亿 24.79 1.34亿 19.76 38.14
西南(地区) 2.91亿 20.61 1.46亿 21.55 50.02
华南(地区) 2.05亿 14.50 8467.80万 12.52 41.32
华北(地区) 1.03亿 7.32 6581.52万 9.73 63.65
西北(地区) 5556.15万 3.93 3376.43万 4.99 60.77
东北(地区) 2797.54万 1.98 1564.92万 2.31 55.94
─────────────────────────────────────────────────
直销(销售模式) 6.81亿 48.16 2.16亿 31.95 31.75
配送(销售模式) 4.71亿 33.35 3.44亿 50.82 72.92
经销(销售模式) 2.61亿 18.49 1.17亿 17.23 44.6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吸吸系统药物(产品) 6.35亿 74.97 3.18亿 74.13 50.05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产品) 7330.54万 8.66 2893.03万 6.75 39.47
消化系统药物(产品) 6749.13万 7.97 4490.14万 10.48 66.53
其他药物(产品) 4653.78万 5.50 2648.66万 6.18 56.91
原料药(产品) 2459.28万 2.90 1055.05万 2.46 42.90
─────────────────────────────────────────────────
华东(地区) 2.26亿 26.72 1.25亿 29.12 55.17
华中(地区) 2.19亿 25.83 8828.45万 20.60 40.37
西南(地区) 1.76亿 20.78 8959.74万 20.91 50.91
华南(地区) 1.41亿 16.61 6975.87万 16.28 49.60
西北(地区) 3520.79万 4.16 2293.81万 5.35 65.15
华北(地区) 3439.65万 4.06 2308.32万 5.39 67.11
东北(地区) 1557.48万 1.84 1012.23万 2.36 64.9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9.05亿 100.00 10.05亿 100.00 52.77
─────────────────────────────────────────────────
呼吸系统药物(产品) 11.40亿 59.86 5.46亿 54.36 47.92
消化系统药物(产品) 4.00亿 21.00 2.77亿 27.56 69.25
其他药物(产品) 2.18亿 11.45 1.23亿 12.27 56.55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产品) 1.47亿 7.70 5844.93万 5.81 39.86
─────────────────────────────────────────────────
华东(地区) 4.25亿 22.33 2.20亿 21.89 51.73
华中(地区) 4.21亿 22.11 1.81亿 17.98 42.92
西南(地区) 3.69亿 19.37 1.83亿 18.17 49.49
华南(地区) 2.77亿 14.55 1.36亿 13.50 48.98
华北(地区) 2.66亿 13.97 1.94亿 19.26 72.76
西北(地区) 8806.89万 4.62 5757.72万 5.73 65.38
东北(地区) 5821.18万 3.06 3491.32万 3.47 59.98
─────────────────────────────────────────────────
直销(销售模式) 7.46亿 39.16 2.57亿 25.56 34.44
配送(销售模式) 6.01亿 31.54 4.62亿 45.98 76.93
经销(销售模式) 5.58亿 29.30 2.86亿 28.46 51.2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吸吸系统药物(产品) 5.36亿 58.67 --- --- ---
消化系统药物(产品) 2.03亿 22.26 --- --- ---
其他药物(产品) 8715.92万 9.54 --- --- ---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产品) 7337.04万 8.03 --- --- ---
原料药(产品) 1373.02万 1.50 --- --- ---
─────────────────────────────────────────────────
华中(地区) 2.14亿 23.42 --- --- ---
华东(地区) 2.02亿 22.13 --- --- ---
西南(地区) 2.01亿 22.03 --- --- ---
华南(地区) 1.22亿 13.32 --- --- ---
华北(地区) 9222.40万 10.09 --- --- ---
西北(地区) 4698.32万 5.14 --- --- ---
东北(地区) 3548.23万 3.88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6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1012.93│ 7.79│
│客户2 │ 10595.76│ 7.50│
│客户3 │ 6854.01│ 4.85│
│客户4 │ 6225.13│ 4.40│
│客户5 │ 5774.74│ 4.09│
│合计 │ 40462.57│ 28.6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3.9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4705.58│ 19.85│
│供应商2 │ 6459.65│ 8.72│
│供应商3 │ 5998.70│ 8.10│
│供应商4 │ 2732.46│ 3.69│
│供应商5 │ 2657.81│ 3.59│
│合计 │ 32554.20│ 43.9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紧密跟随党的指导方针,深入贯彻相关会议精神,积极探索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优化营销策略,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深化精益制造理念,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公司坚持战略引
领,围绕“儿童用药、成人用药、营养补充剂”三大业务布局,以品牌驱动整体发展,迈向新阶段,持续巩
固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报告期内,因公司部分销售客户销售模式调整,致使销售收入下降,以及根据监管指引,公司外购研发
项目支出全额费用化核算,研发投入中费用化部分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354.84万元,
同比下降2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7,445.73万元,同比下降2,629.23%。
1、儿童药业务稳健发展,全品类布局助力公司迈向新阶段
儿童药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优势领域,公司坚持既定的发展道路,持续巩固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领
域的市场地位,并逐步向“儿童营养补益类”等领域拓展,强化消费者对葫芦娃品牌的认知。
在儿童呼吸系统领域,以核心大单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为代表,通过医学研究、学术交流会、名医
讲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产品在儿童感冒用药的市场地位。同时,积极推广相关的儿童感冒退烧类产品
,如“布洛芬混悬液”,借助大单品的品牌势能,带动整个品类的认知度与市场份额的提升。在儿童消化系
统领域,“肠炎宁颗粒”等产品持续发挥优势,通过学术推广与品牌宣传,不断强化产品疗效认知,稳固市
场份额。在儿童营养补充剂领域,依托品牌优势,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公司推出新品
“复方赖氨酸颗粒”,凭借营销变革和渠道拓展策略,新产品快速实现市场准入并赢得消费者认可,为公司
整体发展提供动力引擎。通过丰富产品组合,打造儿童健康全品类产业,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健康需求。
2.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核心,公司持续丰富“葫芦娃”品牌在儿童用药领域的内涵。依托核心单品的市场
认知度,拓展传播渠道与场景。加强与百强连锁药店战略合作与品牌共建,拓宽销售终端,为客户持续提供
多方位的专业赋能。围绕儿童营养健康知识科普,开展系列公益活动等,强化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认知,扩
大消费人群与消费场景。借助“同唱一首歌奉献一份爱”——葫芦娃儿童健康成长关爱行动主题曲《亲爱的
葫芦娃》等主题活动、“爱心护苗成长营”走进葫芦娃药业集团及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开展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欢度六一儿童节”亲子科普主题活动,将葫芦娃品牌与儿童场景紧密结合,提升品牌
活力与亲和力。同时,针对不同产品特性,开展差异化营销活动,进一步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与认可。
公司连续第五年成功入选“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排名稳步上升至第40位。公司再次荣获“中国医
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称号,荣登2024中成药工业综合竞争力50强榜单。此外,公司还入选了海口市第
一批“无废医药企业”名单,海南省2024年“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品牌势能持续增强。
3、研发工作继续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进行推进
公司药品研发业务紧密围绕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抗感染等核心领域,积极挖掘具有潜力和特色的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337个药品批文,其中63种产品进入国家基药目录,105种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在
研项目116个,有7款1类中药创新药,3款处于III临床试验阶段,1款处于II临床试验阶段,在研中药2类项
目3个。11款已取得临床默示许可。在研化药2类新药8个,其中2款化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报告期内,公司
及子公司广西维威获批12个药品注册批件,2个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此外,公司还提交了29个品种的生产
申请。在儿童药品领域,报告期内获得的布洛芬混悬液及布洛芬滴剂等药品注册证书。在研项目中,小儿麻
龙止咳平喘颗粒作为中药1.1类新药II期临床试验已圆满结束,正在开展III期临床前期工作;小儿化积颗粒
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入组结束,现在处于整理临床总结报告阶段。中药1.1类新药百苓止咳颗粒正在开展II临
床实验,中药经典名方易黄颗粒已提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审评审批,这些产品通过现代创新研发与经
典名方的转化,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满足不同儿童患者的治疗需求。在研发剂型上,公司注重将传
统剂型优化为更适合儿童使用的新型制剂,如口服液、雾化吸入剂及口溶膜等。这些新型制剂可以增加儿童
用药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公司研发管线更加丰富,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了充足的增长动力。
4、创新驱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公司围绕国家医药创新需求与企业自身发展要求,致力于儿童用药与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创新,公司持续
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24,953.98万元,同比增长58.63%。公司与多家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建立深
度合作关系。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强团队签约共建张强院士工作站,与苏州玉森新药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中
药创新药现代化发展。与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国内
知名研发机构以及儿科、中成药领域知名学者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及时跟踪行业前沿研究成果,并开展新产
品开发及商业化工作。此外,公司设立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儿
药南药联合开发实验室等,葫芦娃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
公司提交多项专利申请,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2项,实用型专利8项,
境外专利3项。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技术地位。
5、精益管理,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
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精益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公司提质增效,以智能制造塑造产品核心
竞争力,引领产业提质升级。
公司新建的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工厂在报告期内通过了GMP认证,在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工厂,公司引
入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大幅提升了生
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工厂内部的物流系统也
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高效流转,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实现库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
。此外,美安工厂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追溯体系,从原材料入库开始,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
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控。
6、智能制造塑优势,数字强企链未来
海南、广西两大生产基地省级绿色工厂创建如期达成,其中海南生产基地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
的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海关AEO企业认证。报告期内,海口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和广西维威二期儿童
口服液体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海口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是公司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
,是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基地引进国际标准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系统、国内一流的仓储设备,实
现了对生产与质量过程的实时监控、预警和远程控制,公司智造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地已顺利通过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在生产、质量、安全、办公等方面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
现生产流程与质量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远程控制系统,基地大幅提升了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性。其中数字仓储项目凭借突出的数字化应用成果,被选定为海南省工业互联网应用优
秀案例,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通过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在企业、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数据驱动的
信息主动反馈机制,基于资源共享和数据集成,加速研发端和制造端、消费端的协同创新。
7、人才为本聚能量,锻造专业营销铁军
通过不断深化组织变革,成立了零售营销中心、葫芦世家营销中心等多个组织部门。搭建绩效管理与考
核的全过程管理体系,重视人效管理,以定岗定编定薪定员的手段,科学合理评估员工绩效。通过对营销和
海南基地人才盘点,识别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确保人才的成长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建立多方位的人
才引进渠道,提高人才水平。全年引进技术人才223人,其中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占比逐步提高。
为进一步提升营销系统核心竞争力,支撑新阶段营销战略落地,2024年,集团在营销体系全面启动精益营销
策略,建立对各层级人员的全维度科学化评价体系,全面盘点中高层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提升和赋能方案
,充分利用好人力第一资源,深化人才强企战略;聚焦品牌、客户、产品和渠道四大核心策略,全面改革和
推进销售业务向精益化、科学化及可持续化转变;提升数字化赋能,强化销售业务精细化管理;电商、大健
康消费等业务稳步推进;降本增效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助力营销业务高质量发展。
8、加强公司治理,持续提升治理
公司强化合规体系建设,围绕医药营销等领域加强日常合规审查和培训,加强年度合规检查力度,优化
内控体系,全面提升公司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预期,加强与机构投资者及中小投资者的
沟通交流,促进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公司形成价值认同。通过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公司市场形象与投
资者信心。公司践行ESG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与公司
治理完善,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报
告期内,公司派发现金红利50,013,594元(含税),与股东共享公司发展的红利。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27医药制造业”;根据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21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属于“C27医药制造业”。
(一)行业基本情况
1、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医药制造业2024年总体保持中低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0亿元,与上一年
同比持平;营业成本14,729.6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总额3,420.70亿元,同比下降1.1%。
在政策端,医保控费、药品集采等政策持续推进,医药企业的产品定价和利润空间面临一定的挤压。同
时,国家对药品质量、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
创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这些政策变化促使医药行业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
发展,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优质企业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在需求端,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医药市场总体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然而,
受集采、疫情期间家庭药品储备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医药消费增长放缓。集采政策使得中标药品价格下
降。疫情期间,居民普遍进行了家庭药品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期的药品消费需求,导致医药消费
市场增速放缓。
2、中药行业发展现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
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
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符合
中医药特点的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的重要支撑。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24年7月,国家
药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对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
剂、同名同方药等注册分类的研制原则和技术要求以及中药人用经验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明确,建立了适合中
药研制情形的相应审批规定,有助于促进中药进入新产品驱动时代。
为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
年)》,《行动计划》从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推动中医药标准与
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六方
面提出任务要求。明确到2026年底,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标
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明确提出到2026年底,将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标
志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计划通过优化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推动标准与科
技创新互动发展等措施,提升中医药标准质量,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医药行业有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国
际影响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绘制出一幅中医药全面振兴的新蓝图。
同时,这些举措也将有力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
3、儿药行业发展现状
(1)多重利好,赋能儿童中成药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医药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儿童中成药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
环境。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
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医保目录调整向儿童用药予以倾斜,为儿童中成药进入医保目录提供了
政策支持,有助于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同时,政策强调补齐儿童用药短板,鼓励以儿科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
药品生产企业研发,加大对儿童用药品种研发的支持力度,为儿童中成药的研发创新提供了方向,促使医药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适宜儿童使用的中成药。此外,儿童药优先审评政策加速了儿童中成药的上
市进程,能够更快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满足临床需求。
(2)刚性需求与消费升级,驱动市场扩容
儿童健康需求呈现出“刚性需求与消费升级”并存的态势,为儿童中成药市场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儿科用药领域呈现出“三少两多”的鲜明特点,即儿童专用药品种少、剂型少、剂量规格少、普药多、不良
反应情况多。一方面,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儿科常见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使得家长对
治疗这些疾病的中成药需求稳定存在。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相对较小、疗效确切的特点,家长在选择儿童
用药时对其偏好度较高,这为儿童中成药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
升,中医药“治未病”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儿童体质调理、免疫增强等预防保健领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儿药补益类产品,推动公司向大健康产业延伸,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3)趋势明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公司在研发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以及创新药物。目前公司在研的口溶膜、雾化吸入剂等新型剂型
,以及对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取得进展,公司在研产品小儿化积颗粒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入组结束,现在处
于整理临床总结报告阶段,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作为中药1.1类新药II期临床试验已圆满结束,正在开展I
II期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新剂型和规格的研发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儿童用药困难的情况,还有助于公司
在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满足市场对创新儿童中成药产品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硫酸特布他林雾
化吸入用溶液的药品注册证书,该款药物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部疾病所合
并的支气管痉挛,适用人群涵盖成人及儿童。该雾化吸入剂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为后续其
他产品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次是集采重塑竞争格局,随着中成药集采范围逐步扩大,具备成本、质量
控制能力的企业将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巩固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公司具有良好的质量管控
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最后
是“医疗+消费”,公立医院儿科资源下沉与零售渠道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了院内院外市场协同增长
。同时,儿童健康消费不断向家庭预防、营养补充等领域延伸,公司依托品牌优势积极布局“药品+健康产
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实现从治疗向儿童生命健康全周期管理的全方位转型。
(二)行业周期特点
医药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但药品的使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需求刚
性较强,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但是具体药品品种因适应症的高发期受季节、环境因素影响,相应的药
品销售也具有一定季节性。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中药百
强企业,海南省首批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及海南省“专精特新”企业,位列2024年海南省制造业企业50强第20
名榜单,2024年中成药工业综合竞争力50强企业,2024年海南民营企业50强,研发投入20强。被认定为“20
23年海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荣获“头部力量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企业”“中华民族医药优秀品牌企
业”“零售药店最受欢迎品牌企业”“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等称号,还入选了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2024年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榜单,以及米思会2023年中国中成药企业TOP100榜单第40位。此外,
公司还获得了“2024中国医药·品牌榜”“产品引领奖”,在西普会(中国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上
入选“2024中成药工业综合竞争力50强”榜单等多项行业荣誉。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从事业务情况
公司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产品体系涵盖特色中药、化学药等多个类别。公司深耕医药制造业多
年,围绕儿童全生命周期,公司布局了涵盖儿童药、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
健康全品类产业链,同时兼顾成人和女性健康产品规划。公司聚焦打造儿童健康领域的“葫芦娃”核心品牌
,通过多元化传播,让"葫芦娃"的IP形象深入亿万家庭,致力成为中国儿童健康领域家喻户晓的领导品牌
。
公司药品业务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以及营养补充等品类。在海口市、南宁市等地建立了现
代化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配备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通过“自主+合作”的研发模式,加大对药品的研发
。公司打造了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胶囊、克咳片等产品。
此外,公司构建了覆盖连锁药店、医疗机构、电商平台等广泛营销网络,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健
康服务营销体系。持续巩固公司在儿童健康领域的地位,实现健康发展。
1、儿童药业务
在儿童药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拥有111个在产在销的品种,其中具有明确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品种54个
。品种覆盖0~14岁全年龄段儿童,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病毒、抗感染等儿童高发疾病。公司的明星
产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凭借着疗效与安全性,赢得了广大家长与医疗工作者的信赖,成为家庭常备良药;而
肠炎宁颗粒则在缓解儿童肠胃不适、促进肠道健康方面表现出色,获得市场高度评价,两款产品均荣获“20
24中国药店甄选品牌”等奖项。公司持续加大在儿童药领域的研发投入,目前在研产品覆盖了针对儿童感染
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过敏性疾病及针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药物,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为儿童健康保驾
护航。
2、营养补充剂及保健品业务
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健康保障体系,公司积极拓展儿童营养与保健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复方赖
氨酸颗粒”等产品,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儿童营养补充剂领域。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营养补充剂需
求的增加,儿童营养补充剂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30个保健食品项目,其中7
个品种已成功获批上市,包括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颗粒、钙维生素D颗粒、螺旋藻片、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等
产品。
3、原料药中间体业务
为进一步拓展公司上游产业链,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通过控股江西荣兴药业有限公司,积极开拓原料
药前端化学中间体业务,同时推进原料药生产车间建设;报告期内,江西荣兴多款化学中间体产品保持稳定
生产和销售,同时已启动多款原料药研发立项工作和原料药车间改造,为下一步公司打通化学中间体、原料
药到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适应症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要变化。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进行集团化统
一管理,各分子公司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公司总部负责制订公司的总经营目标及进行战略规划决策,各分
子公司负责具体业务的实施。公司同时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适应市场发展的
运行机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和包材。由公司采购部统一负责采购,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
动的正常进行。采购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确定原材料、辅料、包材、耗材等物资的采购计划。同时,采购部
利用市场研究与分析能力,通过对大宗商品及上下游产业链深入研究,预测原材料的价格走势,进行统一、
集中的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公司严格遵照GMP要求,坚持质量为先,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质供应商,
不仅关注供应商的价格竞争力,更重视其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交货期及售后服务等综合实力。为确保中药
材等关键物料的质量,公司对入选供应商均实施严格的现场考察,亲自甄选中药材的质量,确保采购的原材
料均符合公司严格的质量标准。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