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5333 沪光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77.07亿 97.40 13.62亿 98.42 17.67
其他业务(行业) 2.06亿 2.60 2192.99万 1.58 10.64
─────────────────────────────────────────────────
成套线束(产品) 68.78亿 86.91 12.34亿 89.17 17.94
其他线束(产品) 6.58亿 8.31 1.02亿 7.36 15.50
其他业务(产品) 2.06亿 2.60 2192.99万 1.58 10.64
发动机线束(产品) 1.72亿 2.18 2602.46万 1.88 15.12
─────────────────────────────────────────────────
境内(地区) 74.80亿 94.52 13.27亿 95.91 17.75
境外(地区) 2.28亿 2.88 3471.81万 2.51 15.26
其他业务(地区) 2.06亿 2.60 2192.99万 1.58 10.64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77.07亿 97.40 13.62亿 98.42 17.6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06亿 2.60 2192.99万 1.58 10.6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线束(产品) 32.11亿 93.93 4.12亿 78.42 12.83
汽车配件及其他(产品) 2.07亿 6.07 --- --- ---
其他(补充)(产品) 18.54万 0.01 --- --- ---
─────────────────────────────────────────────────
西南(地区) 19.62亿 57.42 --- --- ---
华东(地区) 11.67亿 34.15 --- --- ---
华北(地区) 1.73亿 5.06 --- --- ---
华南(地区) 4711.71万 1.38 --- --- ---
境外(地区) 3791.56万 1.11 --- --- ---
华中(地区) 2021.44万 0.59 --- --- ---
东北(地区) 972.51万 0.28 --- --- ---
西北(地区) 31.51万 0.01 --- --- ---
其他(补充)(地区) 18.54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38.73亿 96.76 4.72亿 91.48 12.19
其他业务(行业) 1.30亿 3.24 4394.64万 8.52 33.88
─────────────────────────────────────────────────
成套线束(产品) 29.97亿 74.88 3.70亿 71.69 12.34
其他线束(产品) 7.29亿 18.22 8674.67万 16.81 11.90
发动机线束(产品) 1.47亿 3.66 1538.03万 2.98 10.49
其他业务(产品) 1.30亿 3.24 4394.64万 8.52 33.88
─────────────────────────────────────────────────
境内(地区) 38.04亿 95.03 4.63亿 89.80 12.18
其他业务(地区) 1.30亿 3.24 4394.64万 8.52 33.88
境外(地区) 6908.67万 1.73 869.76万 1.69 12.59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8.73亿 96.76 4.72亿 91.48 12.1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0亿 3.24 4394.64万 8.52 33.8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线束(产品) 13.60亿 96.27 1.73亿 109.61 12.70
汽车配件及其他(产品) 5262.71万 3.73 -1514.05万 -9.61 -28.77
─────────────────────────────────────────────────
境内(地区) 13.82亿 97.87 --- --- ---
境外(地区) 3001.22万 2.1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3.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0.1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 │ 418115.88│ 52.84│
│合计 │ 633923.55│ 80.1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4.7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7.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47681.82│ 47.5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科学决策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聚焦企业汽车线束主业,对外强化市场引领,对内加强能力建设。坚持推进“
七个突破”:实现业务布局新突破、市场拓展新突破、科技创新新突破、改革创新新突破、管理提升新突破
、产融结合新突破、党建“金名片”建设新突破,扎实有序地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并取得新成效。2024年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1351.86万元,同比增长97.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7034.40万元,同比增
长113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760.83万元,同比增长1546.71%。公司
2024年期末总资产708650.01万元,较去年增长26.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2595.94万元,较去
年上升44.17%。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大力提升经营质效,“进”的空间持续拓展;科学应对风险挑战,加强管理
能力建设,“稳”的基础更加牢固;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夯实创新基础,“好”的态势愈发凸显。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内外部复杂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
支持下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投资稳定增长和消费潜力释放。尤
其自2024年9月份以来,一系列增量政策“组合拳”逐步落地并显现成效,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经济出现明
显回升;同时,随着持续加码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实施,极大有力地促进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升级
,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坚定,中国汽车
工业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不懈奋斗努力建设汽车强国。据中汽协统计:2024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
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34.4%和35.5%。汽车产业继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全年产销稳中有进。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的不断
发展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共识,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深刻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已进
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政策扶持向市场驱动的发展方式过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上了市场化、产业化、规模
化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亮丽的“中国名片”,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发
展格局。公司主要从事乘用车线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线束产品以汽车为载体,生产经营与汽车行
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行业景气程度密切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现代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
术迭代发展,延续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不仅带动了汽车线束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也促进
了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1、汽车行业发展推动上游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发展前景广阔
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新能
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中国政府
因时制宜的出台《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
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政策支
持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
2、本土汽车线束企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汽车线束是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汽车能源、各种信号输运的载体。连接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
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器电控系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汽车
整车制造企业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通常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汽车线束行业在资质、
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进入壁垒,长期以来只有少部分国内汽车线束生产企业能够进入合资汽
车品牌的供应商体系。近年来,我国优质的本土线束生产企业通过长期的产品技术和开发经验积累,整体实
力显著增强,本土线束生产企业逐渐进入合资汽车品牌供应商体系,并且凭借与自主新能源车企的良好合作
关系,率先进入新能源汽车配套供应体系,部分优质的线束生产企业已在高压线束的设计开发领域实现技术
突破,汽车线束的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3、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高压线束、特种线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国家与各地方政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稳定和扩大汽
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系列政策,积极推进新能
源汽车的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呈高速发展态势,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与传统驾
驶方式相比,智能驾驶通过整合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及技术,帮助驾驶员实现更安全、
更智能的驾驶体验,行车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控制系统、数字影音娱乐系统等的搭载则让驾驶过程更便利、
更轻松。智能化功能的实现对汽车线束的高速传输能力、高可靠性、低延迟性、低辐射性、低功耗性、同步
及时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迅速推动了高频高速特种线束的市场需求。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致力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可分类: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线束
;主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电池包线束、发动机线束、仪表板线束、车身线
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为汽车各种电器与电子设备提供
电能和电信号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应用在整车制造领域,下游客户主要为汽车整车制造商。经过多年发展
,依托领先、成熟的智能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灵活的同步研发设计与产品开发实力、严格的产品质
量标准及精准可靠的供货能力,已发展成为汽车线束行业中具备领先市场地位的智能制造企业,取得了境内
外汽车整车制造商的高度认可,持续为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捷豹路虎
、L汽车、赛力斯、美国T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提供汽车线束同步开发、批量供货及技术服务。
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整车电气模块领域的优秀方案解决供应商及线束行业的全球领航者,基于“为振兴
中华民族工业,独树一帜,推波助澜”的使命,围绕“沪光连接世界,哪里有汽车,哪里就有沪光线束”的
企业愿景目标,聚焦汽车线束主业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
2024年,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围绕既定的战略方针,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推进市场开源,为可持续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集中优质资源、聚焦优势产品积极拓展新客户。先后接受了极氪汽车、欣锐汽车、大众
VGA汽车、奇瑞汽车、宝马、北汽等汽车整车厂的潜在供应商资格审核并参与后续新项目报价;获取增量订
单市场开拓成绩显著,新增定点业务涵盖极氪EX1H低压线束、蔚来·阿尔卑斯Blanc低压线束、大众安徽MM2
低压线束、北京奔驰·MBEA-M高压线束、极氪EX1H/SEA-RSEA-R高压线束、奇瑞E02高压线束等;项目合作稳
健,实现上汽通用·昂科威&XT4低压线束、君越/君威成套线束、上汽大众·朗逸/途岳KSK线、北京奔驰·M
282Mopf发动机线束、大众安徽·VW316/8低压线束、奥迪·Q5e高压线束、L汽车·X04/W01高压线束、赛力
斯·X1/F1高压线束、T汽车·M3/MY高压线束、智己汽车S12L/P12L高压线束等项目的量产。
2、加速赋能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促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以高自动化率、全过程精确追溯、数据实时采集、各工序自动化报工为自动化产线的规划
纲领。自主研发全系高压线束设备产能、标准化工序、实现超声波焊接、涂胶、影像检测等工序的装配自动
化生产落地,以平台化设计、集中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打造高压全套解决方案;集柔性化开线、插位一体机
,开线、压接、点胶、光固化、检验等多步工序,完成小平方铝线全自动化加工设备开发和量产;创新开发
智能控制算法与数字化系统,持续深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一体,构建柔性、高效、协同的智能工
厂。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构建数字化底座与深化工业互联应用双驱动。基础设施层面:通过完成昆山长江南
路厂区、天津工厂的网络监控体系部署及信息安全架构建设,夯实智慧工厂底层支撑;生产系统实施方面:
全面推进仪征、宁波两个厂区的ERP/MES升级,实现生产运营全流程可视化管控;昆山泽轩接插件业务,开
发注塑组装MES及模具供应商协同平台,打造柔性化制造体系。深化总装MES开发及设备物联对接,构建数字
孪生车间,同步推进供应链平台升级,通过供应商管理及采购系统重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贯通,形成
"基础设施-生产系统-供应链"三级联动,加速实现企业智能决策的数字化转型。
3、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制造、供应数字化“端对端”转型
公司秉持“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升级、协同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
,在线束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稳步迈进。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数据治理架构实现数据智能分类和精准分析,以
数据驱动决策优化生产排程提升设备利用率,机器预测质量缺陷降低次品率;优化ERP系统应用与MES集成,
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深化制造及供应链数字化“端对端”转型,加强信息追溯采购过程,打破信息
壁垒提升产业链协同;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零部件的标识管理及质量
精准追溯。打造以工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核心,实现工厂全要素的工业互联;贯通计划、物流、生产
、供应链间的全链路数据流自主智能协同系统,实现人机高效协作和生产柔性控制能力。未来目标融合人工
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AI驱动的自主决策机制,实现制造、仓储、检测、供应链领域的
智能化控制,推动制造模式向预测性维护、动态优化方向跃升,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虚拟
映射,以端到端数字化重塑制造新范式。
4、延伸连接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收入第二增长极
连接器行业下游应用分布较为平均,市场规模增减受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工业、轨道交通五大主要
下游产业驱动。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带动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需求,规
模增长与技术更迭推动高压连接器市场持续扩大。公司将进一步提高连接器在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和客户服
务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依托线束业务逐步打造汽车接插件一体化供应能力,使其更贴近下游整车厂成为新
的增量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核心技术,现已研制出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等产品,并具
备整车高压连接器全套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能力。公司自建全新工厂,产业链齐全,具备连接器的模具设计
和制造、注塑成型、产品组装等加工能力。目前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华域三电、威
灵、航瑞、欣锐等一级电器部件客户上实现搭载,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连接器产品结构,围绕客户战略进
行产业布局提升市场份额,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5、全面布局新业务,逐步拓展新领域,构建1+N业务布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线束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连接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同领域的线束
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共通性。公司在持续巩固和提升产品现有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其他新
兴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力求在其他应用领域寻找新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线束产品除汽车之外,
已逐步向外拓展。目前公司已与某国内外知名电动化工具企业以及某飞行器、无人机企业建立合作并提供样
件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的试产、量产和市场应用,积极拓展增量空间努力
实现商业化批量生产。面对低空经济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并组建专门的研发小组
,进一步发展多元化和产品矩阵丰富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领域,逐步夯实公司业务的第二
增长曲线。
6、坚定不移承担功能使命,坚决有力服务公司主业发展全局
响应上市公司质量工作部署要求:从上市公司功能使命出发,加强对资本运营工作的系统性认识,做强
做优与主业相适应的产融协同,推动公司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内在价
值方面,进一步理解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工作内涵,不断强化公司治理水平、信
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能力,夯实价值创造的“基本盘”。报告期内,公司特种线束已顺利在赛力斯M8实现
搭载并于2025年实现批量交付。目前公司特种线束已具备批量制造、全自动化生产、过程数据精确追溯及年
产量超300万根的生产能力。
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趋势凸显,公司为扩大新能源汽车线束生产规模,全面布局特种线束产品,积极推
动再融资项目,强化资本运作能力。2024年1月31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二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先后收到了上交所出具《关于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
申请的通知》、上证上审《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及审核通过的核查意见,
并于2025年1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具体内容详
见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公告文件。
7、战略引领聚焦主业,海外拓展推进全球化布局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高端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始终坚持“技术差异化、产品平台化、
客户全球化”发展战略,境内外市场开拓双线并行,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2
7.08%,市场开拓成果显著。(1)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端对端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聚焦研发、制造、物流、
销售及服务的全流程,实现管理全链条的流程化、标准化、体系化各环节高效协同与精准管控;(2)强化业务
的精细化管理,致力于“管好人、备好物、算好账”的目标,全面提升海外业务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3
)提升销售运营、渠道效能、管理效率、资源配置等能力快速响应国际客户的业务需求,推动海外业务可持
续发展。
未来,公司将积极部署国外工厂高标准、高效率的全过程自动化产线,助力客户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构
建海外大数据监控体系,做深、做细、做透数字化的高效有序管控体系。反哺企业研发创新、产品迭代、交
付能力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寻求国内外重点客户、潜在客户周边区域、
其他国家等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寻找业内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质初创企业或团队,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
版图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8、深化精益管理,深入降本增效做优增量并举
(1)公司围绕优化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重点环节,实现生产流
程的精细化与高效化,建立高效柔性、敏捷响应、人机协同和动态调度的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工厂,落实思
想在线、产品在线、管理在线、员工在线、客户在线,推进全价值链效率提升;(2)强化“进、销、存、
利”一体化管理,实现收益动态管控、优化资源匹配;多措并举严控费用支出,识别降本空间、推动降本立
项,积极寻求降本路径,发挥集团优势,有序开展协同采购、物流等多维度的降本增效工作;(3)加强对
主要原材料行情走势的监控与分析,对原材料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采取灵活的采购备货策略,并充分发挥
规模采购优势挖掘降价空间,其次通过调整供应商配套份额,逐渐形成量价效应。(4)夯实运营管理基础
,全面提质增效。切实开展客户质量绩效提升活动,及时准确获取客户信息,快速彻底解决问题,赢得客户
信任;紧盯客户需求、坚守标准底线、解决疑难课题、夯实基础管理、持续提升体系能力;(5)深入推进
数字化运营,赋能公司发展。建设经营分析数字化,通过目视化支撑变化点管理,驱动业务能力提升,为公
司经管层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数据支撑;聚焦痛点问题,精准靶向实施。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优质的客户资源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精准的生产供货体系获得了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可,是目前为数不多进
入上汽大众、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捷豹路虎、L汽车、赛力斯、美国T公司等全球
整车制造厂商供应商体系的内资汽车线束厂商之一。公司目前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FormelQ最高级别A级
供应商、大众集团VW60330压接过程质量A级供应商,与大众、奔驰、奥迪、上汽通用、上汽集团、L汽车等
境内外汽车整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汽车线束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形象。公司连续多年荣获上汽大众优秀服务表现奖,蔚来2024年质臻荣耀奖、L汽车2024年技术贡献奖、上
汽集团2024年杰出保供供应商奖、2024年苏州民营企业100强。
2、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体系
公司与Komax(库迈思)、ABB、KUKA(库卡)等全球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合作,继续选择国际智能制造
品牌装备,集成工业机器人、电控系统、物联网、信息化等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低成本的仓储、物流
、智能装配、智能检测,并打造了集仓库管理、数据采集与监视监控、生产执行、工程设计于一体的智能生
产制造平台,逐步形成公司自有的、可复制的贯穿于仓储、物流、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制造系统规划模式,可
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可靠性,为公司快速适应市场日益增加的业
务需求提供方案支持。公司的汽车线束智能工厂在2017年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业
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后,持续推进企业智能化建设及改造,提升公司整
体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并在2019年12月荣获“江苏省智能工厂”
、2023年12月荣获“绿色工厂”、2024年1月荣获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荣誉。
3、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业务
公司前瞻性地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开展早期研究,深度参与行业主要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按照严
格的质量标准设计并建立电压、空气洁净度及自动化率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高兼容度柔性化制造系统,采用
无尘防静电处理,车间内保持恒温、恒湿状态。公司基于领先、成熟的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打造出了一
套高标准、高效率、可复制性强的全自动高压线束生产线,凭借灵活的同步研发设计与产品开发实力、严格
的产品质量标准及精准可靠的供货能力,已发展成为汽车线束中具备领先市场地位的智能制造企业。目前,
公司的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从开线、预装、切剥翻、压接等线束加工工序,成功过渡到超声波焊接、
护套插位、线束外部零部件等复杂工序,装配至高低压检测、气密检测、CCD检查等工序的规划、设计、实
施,实现全过程自动化产线的研发和投入,已陆续在L汽车、美国T公司、大众汽车、上汽通用、上汽、赛力
斯、蔚来等高压项目上应用。
4、领先的正向研发及设计能力
公司作为汽车整车制造一级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正向研发、设计,并依托独立、灵活的智
能制造系统、领先的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技术,取得了客户及合作开发供应商的广泛认可。公司设立产品开
发部及工程部,并下设新技术、新材料、高压线束组等多个团队覆盖各类产品的研究及设计开发。为更好地
服务于客户及整合周边资源,公司在上海设立工程中心,建立德国子公司KSHG,为上汽大众、德国大众提供
贴近式的同步研究开发。同时,公司将继续利用和发挥“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
构”和“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的平台优势,与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团队开展多种方式的长期
合作,搭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新品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平台不断提供优质的新产品。目前公司已进
入赛力斯、美国T公司、L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知名客户的供应商体系,是为数不多拥有主动开发测试能力
的汽车线束供应商之一。
5、稳定的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及相关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实施,并已取得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IEC17025实验
室管理体系认证、TISA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根据客户需求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逐步适应市
场和国际化质量管理。同时,公司的智能制造系统提供了高度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及制造体系,为过程质量控
制提供了分层的过程化、可视化管理,是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智能制造系统基于实时采集的数据,提供质
量判异和过程判稳等在线质量监测和预警方法,及时有效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公司自主开发的条码系统为产
品提供全流程可追溯的唯一标识,用料批次、供应商、作业人员、作业地点、加工工艺、加工设备信息、作
业时间、质量检测及判定、不良处理过程等产品质量所涉及的数据可帮助企业迅速定位问题并加以改善。公
司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与客户的广泛认可,并荣获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过程制造FormelQ最高
级别A级供应商,大众集团VW60330压接过程质量A级供应商、L汽车卓越质量奖等。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质
量,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1351.86万元,同比增长97.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70
34.40万元,同比增长113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760.83万元,同比
增长1546.71%。公司2024年期末总资产708650.01万元,较去年增长26.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
22595.94万元,较去年上升44.17%。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汽车线束行业定制化程度高,高度依赖于下游汽车整车厂的发展,大部分品牌车厂拥有自己比较成熟稳
定的汽车配套体系,所以少数外资及合资汽车线束企业长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汽车线束
行业寡头竞争的局面,主要以德国的莱尼、德科斯米尔、科络普,日本的矢崎、住友电气、古河、藤仓以及
美国的李尔、安波福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合资厂商为代表。国内主要由外资合资企业和国内自主线束
企业构成,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没有绝对占据垄断地位的汽车线束企业。随着国际汽车厂商越发重视成本控
制,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日益加强,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自主线束企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2、行业趋势
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汽车
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线束行业呈现出如下行业特征:①与整车厂商合作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②积极参
与整车厂商的设计开发,同步研发能力愈发重要。
未来,汽车线束行业将朝着如下趋势发展: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将推动汽车线束转型升级;②汽车线
束产品轻量化、小型化成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③国产线束龙头显现,未来资本竞争将加速优胜劣汰。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为振兴中华民族工业,独树一帜,推波助澜”为使命,坚持“以劳动者为本,以客户满意为目
标;与沪光人共荣辱,与合作者共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全球高端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优质产品与
服务,以全球化、智慧化为战略目标,努力成为整车电气模块领域的优秀方案解决供应商及线束行业的全球
领航者。
(三)经营计划
1、积极推进再融资项目,强化资本运作能力
2025年1月22日,公司取得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公
司将择机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事宜,推进昆山泽轩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汽车整车线束生产项目建设,争取早日
实现募投项目的稳定运作。进一步提高公司产能提升和技术升级,实现整车线束配套升级,充分发挥自动化
智能制造优势,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同时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状况,增强资产结构的稳定性,提
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持续盈利能力,促进公司业务稳健发展,进而巩固公司在汽车线束领域的领先地位
。
2、紧握市场脉搏稳定根基,拓展业务新蓝图
线束作为重要的电气连接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有一定的技术共通性,公司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
,聚焦汽车线束、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重要技术领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研
发、加大前瞻科技创新力度,并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团队,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目标,加快线
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拓宽渠道、精耕细作,革新技术、做专做强,强
健体系、精益协同”的经营方针持续稳定深耕汽车线束领域主业,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