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5588 冠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12.52亿 92.16 1.24亿 85.30 9.88
贸易(行业) 1.04亿 7.65 1869.20万 12.88 17.98
其他业务(行业) 264.60万 0.19 263.12万 1.81 99.44
─────────────────────────────────────────────────
半导体显示器件(产品) 12.49亿 91.87 1.28亿 88.20 10.25
特种胶粘材料(产品) 8123.09万 5.98 1178.96万 8.13 14.51
其他(产品) 2921.54万 2.15 533.02万 3.67 18.24
─────────────────────────────────────────────────
内销(地区) 11.90亿 87.54 1.46亿 100.72 12.28
外销(地区) 1.67亿 12.26 -367.96万 -2.54 -2.21
其他业务(地区) 264.60万 0.19 263.12万 1.81 99.44
─────────────────────────────────────────────────
直销(销售模式) 13.56亿 99.81 1.42亿 98.19 10.5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64.60万 0.19 263.12万 1.81 99.4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半导体显示器件(产品) 6.08亿 92.64 6678.94万 89.61 10.98
特种胶粘材料(产品) 3530.49万 5.38 417.62万 5.60 11.83
其他(产品) 1310.37万 2.00 361.58万 4.85 27.59
平衡项目(产品) -5.00万 -0.01 -5.00万 -0.07 100.00
─────────────────────────────────────────────────
内销(地区) 5.66亿 86.18 7765.14万 104.19 13.72
外销(地区) 9073.02万 13.82 -312.00万 -4.19 -3.44
─────────────────────────────────────────────────
直销(销售模式) 6.57亿 100.00 7453.13万 100.00 11.3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8.10亿 90.61 1.23亿 86.98 15.20
贸易(行业) 8304.10万 9.28 1748.70万 12.34 21.06
其他业务(行业) 95.62万 0.11 95.03万 0.67 99.38
─────────────────────────────────────────────────
半导体显示器件(产品) 7.84亿 87.67 1.22亿 86.13 15.56
特种胶粘材料(产品) 7443.69万 8.32 1193.86万 8.43 16.04
其他(产品) 3582.97万 4.01 770.47万 5.44 21.50
─────────────────────────────────────────────────
内销(地区) 8.45亿 94.48 1.39亿 97.90 16.41
外销(地区) 4843.41万 5.42 202.57万 1.43 4.18
其他业务(地区) 95.62万 0.11 95.03万 0.67 99.38
─────────────────────────────────────────────────
直销(销售模式) 8.93亿 99.89 1.41亿 99.33 15.7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5.62万 0.11 95.03万 0.67 99.38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10.18亿 91.86 1.44亿 87.59 14.16
贸易(行业) 8995.20万 8.12 2021.49万 12.29 22.47
其他(补充)(行业) 25.72万 0.02 20.09万 0.12 78.08
─────────────────────────────────────────────────
半导体显示器件(产品) 9.90亿 89.36 1.44亿 87.44 14.53
特种胶粘材料(产品) 7574.34万 6.84 1285.54万 7.81 16.97
其他(产品) 4182.82万 3.78 761.29万 4.63 18.20
其他(补充)(产品) 25.72万 0.02 20.09万 0.12 78.08
─────────────────────────────────────────────────
内销(地区) 10.86亿 98.04 1.60亿 97.23 14.73
外销(地区) 2149.03万 1.94 436.38万 2.65 20.31
其他(补充)(地区) 25.72万 0.02 20.09万 0.12 78.08
─────────────────────────────────────────────────
直销(销售模式) 11.08亿 99.98 1.64亿 99.88 14.84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5.72万 0.02 20.09万 0.12 78.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5.0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7925.58│ 42.62│
│惠科及下属企业 │ 20412.30│ 15.02│
│客户三 │ 11111.97│ 8.18│
│客户四 │ 6672.82│ 4.91│
│客户五 │ 5870.65│ 4.32│
│合计 │ 101993.32│ 75.0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8.9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2763.99│ 39.00│
│供应商二 │ 11218.65│ 10.23│
│明基股份 │ 9375.18│ 8.55│
│DIGITAL CHINA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 7122.46│ 6.50│
│D │ │ │
│供应商五 │ 5066.22│ 4.62│
│合计 │ 75546.50│ 68.9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迎来了温和复苏的积极局面。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的国家补贴以及
消费券的发放,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在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的双重利好推动下,
消费电子行业正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此有利背景下,公司积极把握机遇,全力拓展客
户群体,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与服务、创新营销策略等举措,努力实现营收的稳步增长,朝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迈进。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59,074,542.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95%;实现营业利润-26,021,
994.1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7.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455,120.3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9.6
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749,185.0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3.49%;
研发费用55,275,593.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92%。
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董事会确立的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蓝图,高效调配并充分利用各项有效资源,不断
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全面推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拓展、管理优化等多维度实现跨越式提升。我们着
力强化品质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精益求精;同时,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
业化的团队。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公司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持续促进企业的
健康、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偏光片产能保持稳定公司偏光片产品以矩形偏光片为主,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各类大
小规格型号,产品最终适用于电视、显示器等终端应用,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的采购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拥有11条偏光片加工生产线,其中以中大尺寸产线为主,产能状况稳定。我们深知客户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基
石,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和信任,因此,我们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最优质
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光掩膜版制造项目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冠石半导体有限公司与宁波前湾新区2023年5月签署《投
资协议书》,计划投资16.10亿元用于建设“光掩膜版制造项目”,加速推进项目进展,该项目已于2023年1
0月份开工建设,至2024年1月底厂房封顶,同年7月首台电子束掩膜版光刻机顺利交付,10月试产、送样及
认证。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宁波冠石已于2025年3月19日实现了55纳米光掩膜版交付及40纳米光掩膜版生产线
成功通线。这不仅是公司战略布局“一大一小一微”全面落实的历史性重要里程碑,更是公司稳步迈入半导
体行业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新起点。公司将继续按照已有的工作计划,积极推进各项生产工作。光掩膜版制造
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成为国内技术能力先进的独立光掩膜版生产企业,可填补国内先进制程光罩空白,
打破国外高端光掩膜版的垄断局面,提高我国半导体光掩膜产业的安全和可控性。
(三)液晶面板产线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功能性结构件、超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及
研发中心”已建成投产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顺利实现量产。报告期内,公司加深与客户的合作力度,多产品多
维度的合作,丰富产品类型。在面对市场需求动态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重实际因素,主动调控产能,积极
应对市场变化及需求。随着显示行业逐步回暖复苏,公司将持续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类型。
(四)深化特种胶粘材料市场布局随着汽车电动化浪潮澎湃前行,智能化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风口
期。电动汽车产业规模预期将持续壮大,引领着行业的新航向。在这场汽车电动化的变革中,传统供应链体
系正经历着颠覆性的重塑,为新的机遇与挑战铺就了道路。公司持续拓展特种胶粘材料产品市场,致力于为
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与汽车产业龙头携手并进,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将以此
为契机,继续深耕细作。
(五)进一步优化生产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在生产过程管理方面实施了多项管控手段,使用全自动生产
线,除直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能耗外,还能利用其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调整、检测等功能有效提升
产品良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保证产品的优良品质。
(六)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公司研发部门负责对现有产品及孵化产品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良和技术攻关,为
公司现有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公司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重视
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截至目前已取得8项发明专利及109项实用新型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另有13项发明专
利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得受理。
(七)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在明晰职责、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
内控管理,加强全流程风险控制措施,促进公司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梳理流程、开展内
部审计、开展培训引导、工作效率分析等手段,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增强公司在资源整合、业务协同
、融资、风控及综合管理方面的功能作用,提升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空间。
(八)强化人才识别与梯队建设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内部人才结构与培养策略,重点关注关键
业务条线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通过对人员绩效结果、核心能力、潜能、客户评价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建
立关键业务条线人才储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等,从而保证整体人才能力的向上与良性发展,推动人
才的开发与留任,继而实现支持业务稳定发展、提升业务交付品质。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国补政策刺激中国大陆市场电视需求。2024年8月,政府宣布对在中国大陆购买的电视和消费电子产品
实施新一轮的以旧换新补贴计划。该计划自9月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第一季度。补贴金额为商品标价的1
5%至20%,具体额度视节能等级而定。该计划有效刺激了中国大陆市场的电视需求,消费者纷纷涌入商场,
利用补贴优惠购置新电视。
放眼2024年四季度,由于国补政策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中国市场的备货需求将在四季度持续增长。
而四季度品牌的海外渠道备货进入淡季,预计这一“此消彼长”的态势在四季度将变得更为显著。根据群智
咨询(Sigmaintell)的研究数据,以数量基准来看,2024年三季度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数量5953万片,同
比下降0.5%,预计四季度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量约为5640万片,同比增长约9.3%。同时,受国补政策拉动
,累计9月至四季度的面板出货量预测值较此前上调了约220万片。因此,尽管四季度进入全球面板市场淡季
,但显然中国的国补政策对淡季效应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由于需求疲软,全球显示面板销售额2022-2023年出现下滑。2024年,群智咨询预计在TV引领下,各终
端应用需求回暖,显示面板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3%。同时随着混合式AI的正式落地,2024年成为端侧AI设备
的元年,预计未来AI将驱动手机、PC、XR、TV等各终端产品形态、规格、技术的持续丰富,叠加新一轮的换
机需求,预计2024-2028年显示面板销售额将持续增长。
23Q1-24Q4全球电视面板出货尺寸结构(%)及平均尺寸(英寸)DSCC预测,2024年LCD工厂开工率将高
于2023年。预计2025年和2026年液晶面板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有所改善。这是因为扩大液晶显示器产能的
计划很少,而需求预计将稳定增长。DSCC预测,考虑到目前的供需前景,2027年LCD工厂开工率将达到与202
1年高点类似的水平,并在2028年进一步上升。如果液晶工厂开工率增加,液晶面板的价格将会上涨,这可
能会导致供应增加并创造需求。
2024年全球TV面板平均尺寸继续增长,增长0.5寸至51.5寸。分季度剖析,一季度因代理商2023年年末
小尺寸库存处于低位且价格适宜,小尺寸需求急剧攀升,致使整体平均尺寸下滑;二季度受国内618大促备
货集中于大尺寸产品影响,平均尺寸上升;三季度由于整机厂为海外促销备货,海外市场小尺寸需求旺盛,
平均尺寸再度回落;四季度得益于国补政策对大尺寸及超大尺寸产品的拉动,平均尺寸涨至51.9寸,整体平
均尺寸在波动中上涨。全年来看,除2022年外,全球TV面板平均尺寸在逐年持续增长,大尺寸化加速推进。
根据Omdia的统计,中国大陆面板厂在65-85英寸大尺寸TV份额70-85%,在90-115英寸超大尺寸TV份额接近10
0%。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半
导体显示器件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生产辅耗材等,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等带有显示屏幕的消费电子产品;特种胶粘材料包括胶带、搭扣
、泡棉、保护膜、标签等各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及汽车行业。公司深耕显示与半导体行业,
现已成功推出信号连接器、功能性器件、偏光片、液晶面板、半导体光掩膜版等多类项目,目前已与京东方
、华星光电、惠科、富士康等国内外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
小米、OPPO、VIVO、海信、创维、苹果、三星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商的畅销机型。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1、半导体显示器件
半导体显示器件是显示面板及其配套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该类产品具体可细分为偏光片、功能性
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生产辅耗材等多个品类。
(1)偏光片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是所有显示屏幕均需使用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非偏
极光(如自然光)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振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的功能,
起到光开关的作用。
公司从事的偏光片业务是对偏光片卷材进行后端加工,通过SLT分条、裁断、检验、收取、面取和包装
等多道工序,使得偏光片产品的尺寸及光学特性符合客户需求,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由于偏光片是液晶面板
的核心组件之一,其产品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面板制造的生产良率及效率,因此对偏光片的性能和生
产精度要求非常苛刻,偏光片加工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公司已在偏光片加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在关键生产环节实现技术突
破或工艺改进,能够对偏光片产品的裁剪精度、直角度、吸收轴角度和翘曲度误差等指标精准控制,例如直
角度误差控制在0.05度以内,吸收轴角度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翘曲度误差控制在-8到20毫米之间,公司
产品性能保持业内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偏光片产品以矩形偏光片为主,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各种规格型号,产品最终适
用于电视、显示器等终端应用,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采购需求。
(2)功能性器件功能性器件通常采用模切方式生产,是将一种或多种材料(如光学保护膜、胶带、泡
棉、钢片、石墨片、橡胶、金属箔片、硅胶等)进行分切、组合,再借助于模具,通过设备的压力作用形成
预定规格的零部件,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显示模组及相关配件,可实现粘贴、屏蔽、绝缘、缓
冲、防护等特定功能。功能性器件产品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在高洁净环境中生产。
公司具备高精密、高附加值功能性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该类产品生产工艺复杂、技术精密度要求高,
生产门槛、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公司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全部为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的非标准零部件。
(3)信号连接器公司的信号连接器产品主要包括整机线束、转接板、同轴线、屏幕测试线、FFC柔性扁
平电缆等,能够实现液晶模组与信号控制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功能。此外,公司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转接
装置,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屏幕测试解决方案。
(4)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是由液晶玻璃(CELL)、偏光片、PCB基板、柔性IC、异方向性导电胶膜等材料
组成,是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显示成像的核心部件。随着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功能性结构件、超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及研发中心”的顺利推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投产了4条液晶
面板生产线。
(5)生产辅耗材公司为下游显示面板制造企业提供生产环节所需要用到的部分辅材和耗材,主要产品
包括缓冲材、感压纸、光电显示用胶带等。
2、特种胶粘材料
公司的特种胶粘材料主要包括胶带、搭扣、泡棉、保护膜、标签等各类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轨道
交通及汽车行业。公司将上述各类特种胶粘材料通过模切工序加工为客户指定的形状,可以满足客户定制化
需求。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1)原料自购模式“原料自购”是指公司获得客户订单后,根据订单要求采购相应品种、规格的原材
料,组织生产加工后交付给客户实现销售。该业务模式下,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
件、信号连接器、生产辅耗材、特种胶粘材料等,盈利来源于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后的余额。
(2)受托加工模式“受托加工”是指由客户提供原材料,公司按照客户要求的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加
工后交付产品,公司向客户收取委托加工费。由于无需采购原材料,因此公司不必承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风
险,资金需求较小,经营更具有灵活性。
(3)贸易模式“贸易”是指公司将采购后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无生产加工环节。报告期内,公司
利用自身完善的供应链系统,为客户采购的部分材料在规格、型号上能够直接满足其生产需要,因此直接向
客户销售,以增强客户黏性。该等业务模式下,公司的盈利来源于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的差额。
2、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搜集市场信息及询价、供应商开发和评选、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行、优化进货渠
道、降低采购成本等。
公司营业管理部接到客户需求后,综合考虑安全库存、生产计划等因素,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采购
申请单》,并将其在系统中录入。采购部根据库存及近三个月客户的需求情况对《采购申请单》所载的请购
数量等信息进行复核和确认,经营业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副总经理审批后,开展供应商询价。公司采
购部负责供应商的开发和维护,根据供应商的资质、规模、存续时间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考核和审查,
并对供应商寄送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经测试合格且供应价格满足公司的成本控制要求的情况下,采购部
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在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交货期、物料品质、账期、品牌、所在
区域等因素后,择优选择供应商。公司建立供应商资源池,并持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管理。公司与供应商
一般先签订框架性合同和品质合同,再结合具体采购需求不定期向供应商下发采购订单。采购部向供应商下
发订单后,一般通过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对订单进行跟踪。采购物品到货后由仓储部接收《送货单》,在核实
原材料名称、数量等信息无误后将物料置于待检区,同时开出《进料报检单》,通知品质部进行检验。经品
质部检验合格后,仓储部办理物料入库手续并将入库信息录入系统。公司按账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约定账
期届满时,采购部提出货款支付申请,经采购部和财务部审批后,财务部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3、生产模式
公司设立生产部,负责组织和完成公司的生产任务。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即根据客户
订单情况安排生产。
公司生产全过程按照“6S”的原则组织生产,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
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otalQualityMana
gement,TQM)的要求进行体系化、程序化操作。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
在自主生产模式下,公司利用自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如自有厂房、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完成生产。
生产部根据库存及营业管理部提供的客户订单情况,安排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完工产品需
经品质部进行检验。
除自主生产外,公司还灵活采用委托加工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受托方的场地、设备、人员等资源,既可
完成客户订单、提高供货效率,又可减少前期投入。委托加工模式下,公司向外协厂商发送订单(部分产品
需公司同时提供设计图纸),将部分工序或全部工序委托其加工生产,受托加工厂商根据订单(及设计图纸
)组织生产或加工,待加工完成后,外协厂商将每批产品的检测报告随货发送至公司,公司根据检测报告对
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合格性判定,如判定为合格则入库备用,如判定为不合格则退
货或降级接受。报告期内,公司将液晶面板产品、部分信号连接器产品及少量特种胶粘材料产品的全部或部
分工序委托给外协厂商加工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设立销售部,负责组织和实施公司的销售工作,包括制定销售计划、客户开发、评价和维护、应收
账款催收、销售业绩分析等。公司通过客户推荐、终端消费电子厂商指定合作、直接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市
场推广,获取客户资源。
公司全部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根据客户下发的订单要求,采购相应规格的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销售部负责客户的开发和维护,通过搜集信息、人员介绍等方式识别潜在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期望
,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定向开发,最终进入客户的供应商系统并与客户开展合作。客户有采购需求时,由
销售部根据客户订货要求制作销售合同,经内部审批后交予客户签署。营业管理部日常接收客户订单,并在
系统中确认客户账期信息无异常后,将订单信息录入系统(包含产品种类、产品数量、产品价格、预计发货
时间、产品特殊要求、BOM版本等信息),随后再将销售订单结合库存余量下达生成生产订单,生产订单经
生产部审核后排期生产。营业管理部再根据库存和生产情况制作《发货单》,仓储部对《发货单》进行审核
并备货发货。仓储部于货物发出后10天内收回物流公司带回的客户回签单并在系统中录入,营业管理部根据
回签单每月与客户对账并联合销售部一起催收货款。公司销售部会同营业管理部结合客户采购额和信用情况
,每年度对客户进行持续跟踪评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控制优势
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公司高度重视控制成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多业务协同发展有效控制成本公司主营业务在显示行业产业链上不断扩展,多条产品线已实
现协同发展,可有效控制成本。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关注显示行业客户的实际业务需求,产品从初期
的特种胶粘材料到LCD偏光片、再到OLED功能性器件,均是依托原有的供应链系统拓展业务,最大限度节省
了市场开拓成本。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拥有稳定和良好的采购渠道,随着自身产品品类的不断完善,公
司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量快速增长,使得自身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可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在产能利用方面
,公司在同产业链上拓展业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新产品生产线与原有设备的通用化程度,使得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随设备产能充分利用而下降。
(2)通过自动化生产有效控制成本公司生产使用全自动生产线,除直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能耗
外,还能利用其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调整、检测等功能有效提升产品良率。此外,使用自动化设备还可大
幅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实现快速交货,加速公司资金周转,从而降低流动资金使用成本。
(3)通过生产过程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ERP系统和MES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
和传递生产过程信息,避免因产品规格型号多、制程长而导致的人为统计延迟和错误,促使公司的生产经营
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标准化作业。此外,公司还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析,优
化作业流程和生产工艺,不断加强对重要增值作业的全方位管理,减少非增值作业环节,以精益成本管理为
目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通过研发设计有效控制成本公司的研发与市场深度融合,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团
队在新产品开发初期即进行价值分析判断,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研发全过程,从新产品的设计、工艺、原材
料等各个环节入手,充分论证其生产成本、采购成本、能源消耗等是否达到最优方案,确保新产品在投产后
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2、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制造领域,产品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显示面板生产良率,以及终端
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因此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将产品质量稳定性作为筛选合格供应商的关
键指标。公司为确保自身产品质量始终符合客户要求,在生产经营中严把质量关,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
GB/T19001-2016/ISO9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16/ISO14001:2015)》《汽车行业质量
管理体系(IATF16949:2016)》等多个质量体系认证,并建立了《来料检验程序》《产品、环境监视和测
量控制程序》《过程检验规范》《制程管制规范》《出荷检查规范》《出货检验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等多个科学的过程控制规范,将质量控制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公司的质量控制管理行之有效,各个部门职责明确,品质部负责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品质能
够满足规定的要求;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节点进行实时监查,发现异常须立即排查解决
,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营销部负责产品售后质量跟踪,根据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和客户反馈情况
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现已进入多家显示行业龙头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为今后拓展业务、长久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技术研发,日益构建了完备的研发
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机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07名,技术骨干均具有多年相关行
业从业经历,具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