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05 容百科技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正极材料(产品) 65.89亿 95.67 4.64亿 86.52 7.05
材料销售(产品) 2.18亿 3.17 5102.66万 9.51 23.40
前驱体(产品) 5458.25万 0.79 818.18万 1.52 14.99
其他(产品) 2575.86万 0.37 1308.04万 2.44 50.7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行业(行业) 211.13亿 93.18 15.94亿 82.00 7.55
其他业务(行业) 15.45亿 6.82 3.50亿 18.00 22.66
其他(补充)(行业) 48.54 0.00 24.26 0.00 49.98
─────────────────────────────────────────────────
正极材料(产品) 209.67亿 92.54 15.93亿 81.95 7.60
其他(产品) 15.47亿 6.83 3.50亿 18.02 22.65
前驱体(产品) 1.44亿 0.63 44.01万 0.02 0.31
其他(补充)(产品) 48.54 0.00 24.26 0.00 49.98
─────────────────────────────────────────────────
中国大陆(地区) 206.53亿 91.15 15.63亿 80.39 7.57
其他业务(地区) 15.45亿 6.82 3.50亿 18.00 22.66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 4.60亿 2.03 3113.26万 1.60 6.77
其他(补充)(地区) 48.54 0.00 24.26 0.00 49.98
─────────────────────────────────────────────────
直销(销售模式) 211.13亿 93.18 15.94亿 82.00 7.5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45亿 6.82 3.50亿 18.00 22.6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48.54 0.00 24.26 0.00 49.9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三元正极材料(产品) 116.80亿 90.58 6.92亿 67.97 5.93
原材料(产品) 10.30亿 7.99 --- --- ---
其他(产品) 1.12亿 0.87 --- --- ---
前驱体(产品) 7158.28万 0.56 727.13万 0.71 10.16
其他(补充)(产品) 4.20万 0.00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行业(行业) 273.79亿 90.89 23.50亿 84.20 8.58
其他(补充)(行业) 27.44亿 9.11 4.41亿 15.80 16.07
─────────────────────────────────────────────────
正极材料(产品) 272.47亿 90.45 23.54亿 84.34 8.64
其他(补充)(产品) 27.44亿 9.11 4.41亿 15.80 16.07
前驱体(产品) 1.31亿 0.44 -385.93万 -0.14 -2.94
其他(产品) 140.48万 0.00 11.46万 0.00 8.16
─────────────────────────────────────────────────
国内地区(地区) 265.31亿 88.08 22.59亿 96.12 8.51
其他(补充)(地区) 27.44亿 9.11 4.41亿 --- 16.07
国外地区(地区) 8.48亿 2.82 9123.22万 3.88 10.75
─────────────────────────────────────────────────
直销(销售模式) 273.79亿 90.89 23.50亿 84.20 8.58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7.44亿 9.11 4.41亿 15.80 16.0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4.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9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418475.94│ 62.61│
│客户二 │ 366436.04│ 16.17│
│客户三 │ 80593.45│ 3.56│
│客户四 │ 51636.25│ 2.28│
│客户五 │ 29161.87│ 1.29│
│合计 │ 1946303.55│ 85.9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5.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0.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709592.24│ 34.32│
│供应商二 │ 211655.84│ 10.24│
│供应商三 │ 125855.66│ 6.09│
│供应商四 │ 102910.56│ 4.98│
│供应商五 │ 102574.20│ 4.96│
│合计 │ 1252588.50│ 60.5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
锂/钠电池的制造,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二轮车、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核心产品包括NCM81
1系列、NCA系列、NCM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的正极材料,纯用系列及掺混系列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
料,层状氧化物及聚阴离子多系列的钠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NCM811系列产品量产并应用于全球主流终端车企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公司的高镍及
超高镍系列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麒麟电池、大圆柱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电
池的量产上车,公司的超高镍9系产品出货持续提升;固态电池领域与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等国内外40余
家电池及整车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配套的电池产品已应用于终端客户1000公里超
长续航车型,全固态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具备容量高、界面稳定、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获得行业头部客户充
分认可,报告期内出货量稳定增长。同时,在全球化战略的指引下,公司加速导入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客
户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上半年,海外客户销量占比17%,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此外,作为全
市场覆盖的正极材料综合供应商,公司在持续扩大高镍材料竞争优势和市场版图的同时,围绕主业开拓创新
,打造多款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并应用于四轮车、两轮车、储能和消费等领域;新一代低成本产品开发亦取
得阶段性进展,并获得终端客户认可。混用体系已完成国内两款车型的工信部备案,纯用体系亦获得海外电
芯客户定点认证,报告期内出货量快速提升,同比增长超160%。钠电正极方面,公司保持层状材料稳定量产
的同时,还开发出行业领先的聚阴离子钠电正极,其性能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综合性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
平,已正式量产并获得知名客户的扩产需求。
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4年1-5月全球新能源汽
车销量564.2万辆,同比增长21.5%,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285.4GWh,同比增长23%。受益于终端市场需求的
增加,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产品销量5.4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8.17%,其中高镍产品销量共计5.27万
吨,同比增长16.82%,国内市占率39%,全球市占率20%,均居行业首位。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8.88亿
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7.79万元;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724.16万元,二季度经营情况好转,
扭亏为盈,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751.9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化布局全方位推进,海外客户占比逐步提升。韩国全资子公司JS株式会社一期2万
吨/年产线已全部完成技术改造,并通过了多家日韩大客户的审厂认定,成功进入供应白名单行列,预计三
季度逐步开始大规模批量供货;二期4万吨/年三元材料产能建设进展迅速,建设资金全部完成ODI出境,海
外潜在客户开发稳步进行。北美办事处进入稳定运营期,基本完成了北美全地区的选址论证工作;同时,欧
洲工厂布局亦完成收尾工作,后续将正式启动投建工作。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深耕于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研发和生产制造,依靠突出的科技
创新能力和产业并购能力,成功掌握了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围绕锂/钠电池材料前沿进行技术布局,主要核心技术覆盖锂/钠电池正极材料、前
驱体、资源回收以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包括超高镍(Nimol%≥90)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钠电层状氧化物正
极材料生产技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技术、正极材料气氛烧结技术、高电压单晶材料生产技术、前驱
体共沉淀技术、NiCoMn金属回收技术等。公司正在持续改善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高电压镍锰、富锂锰、补
锂剂的制备技术。公司致力于核心技术的培育发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下一代超高镍产品、多元钠电层状
氧化物正极、二代磷酸锰铁锂均已实现规模化稳定制备,小批量供应包括动力电池、半固态电池、3C等领域
的国内外客户。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96项专利申请,获得83项专利授权。公司现有专利累计申请总量达1057项,国内外
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达531项。公司的专利布局涉及中低镍、高镍及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以及磷酸锰铁锂和
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等重点产品,还包括固态电池材料、尖晶石镍锰正极、富锂锰基正极等前沿产品,覆
盖了工程装备、检测、回收,以及极片、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领域。2024年3月,公司获得了ISO56005知识
产权体系国际标准的3级认证,是行业第一家获得认证的企业。公司将围绕全球发展规划,对创新过程中产
生的知识产权实施全面保护,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规避和化解,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成
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全球化企业。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研发人员数量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主要产品正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动力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循环寿命、安全性及产品成本。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开拓和创新,公司形成了领先于业内的技术创新
及产品研发优势、客户协同服务优势、工程装备开发及产线设计优势、国际化布局优势等多项综合竞争优势
,具体如下:
1、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
在自主创新方面,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制造领域,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探索,形成
及掌握了多项国际领先、工艺成熟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具有权属清晰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所开发的高镍、
超高镍多晶和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配套用于国内外多家知名、领先动力电池厂商的前沿
产品中,近年来,随着大圆柱电池的量产上车,超高镍9系产品出货持续提升。在持续扩大高镍三元材料竞
争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材料。目前,公司已掌握磷酸锰铁锂、钠电等正极材料
核心技术,拥有相关多项权属清晰的专利。多款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已在动力、两轮、储能和消费等应用领
域实现销售,混用体系已完成国内两款车型的工信部备案,纯用体系亦获得海外电芯客户定点认证。钠电层
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已与近百家下游客户完成送样验证,累计出货达近百吨;聚阴离子材料已正式量产并获得
知名客户的扩产需求。
2、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体系和多层次技术储备优势
公司整合中日韩跨国研发团队与资源,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积极开发新产品并推动现有产品品质
提升。公司实行“前沿技术研究、在研产品开发、在产持续优化”的研发策略,除对量产产品进行不断优化
升级之外,还开展了多项前沿新产品开发项目,公司在固态电池适用的改性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氧
化物固态电解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尖晶石镍锰酸锂等新材料开发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满足电池企业
及经济社会对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正极材料需求。
3、先发布局、深入合作的客户资源优势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锂电池生产厂商对供应商均实行严格的认证机制,通常送样到量产
耗时数年时间。公司持续推出多代高镍产品,率先通过国内外多家主流锂电池厂商的认证程序,并实现首家
量产,在行业内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公司与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长期服
务、配套开发的合作关系,通过进入国际主流车企供应链,更加准确地把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趋势
和商业需求,保证了公司业务方向的准确性。在全球化战略指引下,公司正加速导入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
已成功导入日韩、欧美头部电池厂及车厂的供应体系。未来,公司在进一步深化与国内主要客户的全面战略
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促成与国际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签署技术合作协议、长期供应协议,实现客户结构
的持续优化。
4、持续迭代创新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优势
公司建立了工程事业部和设备公司,规划在工程技术创新、工程装备创新、工程管理整合等方面持续提
升工程技术和装备领域壁垒。当前,公司高镍产线可兼容超高镍材料、钠电正极材料、镍锰二元材料等,为
提升产线优势,公司深入进行装备技术的预研及储备,聚焦核心设备自主开发制造,开展“前驱体—正极”
一体化新工艺设备及工程产线技术研究,推动新型装备产业化应用;推动新产线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导入,
提升产线整体智能化水平;持续加强工程管理能力,提升产线稳定性与合格率,实现项目的快速扩建,降低
产线投资及运行成本。
5、掌握绿色经济核心技术的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在掌握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一体化核心技术的同时,在废旧锂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业务领域
进行积极布局,形成了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完整闭环与竞争优势,积极推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公司具有
“NiCoMn金属回收技术”、“Li2CO3回收技术”等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核心技术,通过无机酸溶解、除杂、
共沉淀等方法回收可使用的镍、钴、锰、锂元素材料,综合回收率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投资的合营
子公司TMR株式会社已实现了锂电池废料回收利用业务的成熟应用,是公司向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领域扩展的
重要战略布局。此外,公司在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回收循环再利用技术,在避免环境
影响的同时,实现了前驱体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
6、多产品布局、多应用场景覆盖的产品优势
公司实现了多产品布局,不仅是在三元正极进行不同系列产品开发,在磷酸锰铁锂、钠电等正极材料均
有布局,是行业内少数进行市场全覆盖的正极材料综合生产商。公司通过三元、磷酸锰铁锂和钠电正极三大
正极材料,实现“高、中、低端”材料全覆盖,满足动力和储能两大市场全面需求。公司的高镍三元材料主
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高镍三元与磷酸锰铁锂的系列掺混产品和磷酸锰铁锂纯用产品将主要应用于
新能源汽车中低端市场和储能市场,钠电正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储能市场。公司的多产品布局和多应用场景
覆盖,为公司长期稳健经营和开辟第二成长曲线提供了有力保证。
7、独特的并购整合及产融结合优势
公司由拥有二十余年锂电产业成功创业经验的中韩两支团队共同组建,已形成成熟的细分领域并购整合
工具体系,拥有跨文化、跨地区的企业整合、延伸及完善产业链的能力。2021年12月,公司收购国内首家开
发与量产陶瓷回转窑装备公司凤谷节能,提升工艺装备与正极工艺技术的匹配性,提升正极材料制造壁垒。
2022年3月,公司与湖北省仙桃市平台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锂电正极材料上游产业以及电池
制造、应用和回收循环产业,实现协同化的产业布局。2022年7月,公司收购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公司斯科
兰德,此次收购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未来,在新一体化战略的
指引下,公司将继续发挥产业并购整合及产融结合优势,不仅聚焦于三元正极和前驱体,还会向上游、横向
和下游开展投资,实现全产业链的业务协同、创新协同和战略协同。
8、国际化布局的领先优势
公司是首家在海外建设高镍正极材料生产项目的国内正极企业,目前韩国基地已建成2万吨/年的高镍正
极产能,产量持续稳步提升;同时,二期4万吨/年三元材料产能建设进展迅速。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全球知
名的电池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也与日本、韩国及北美顶尖的锂电客户签订了框架合作、技术合作等协
议,向欧美客户的出货也在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海外客
户销量占比17%,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导入的海外终端车型数量呈现
多样化,为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打造了显著的领先优势。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计划投入约37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与美国签订FTA的国家所生产
的产品可以获取一定比例的补贴。韩国位列FTA国家名单中,可享受该国新能源车补贴。公司韩国基地在技
术研发、生产制造、商务沟通等方面贴近国际客户的需求,随着韩国工厂的产能释放,将推动公司与日韩客
户的战略互动,并辐射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市场,服务于国际客户以及中国客户的海外工厂,真正做到拥抱
客户、服务全球。另外,海外产能也有助于公司降低供应链风险,保障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为客户提供产品
和供应链多元化解决方案。公司将借助韩国基地投建、经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供
应链的国际化、平台的国际化以及团队的国际化,建立海外运营体系,实现全面国际化转型。除韩国布局之
外,公司还成立了北美办事处,欧洲基地的收购也完成了收尾工作,能够满足欧洲对于供应链本土化的要求
,全球布局正在加速落地。
9、组织创新优势与人才培养优势
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市场变动,承接集团战略落地,多年来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结合本行业业务发
展特点,开展并萃取出系统化、工程化的组织变革理论、工具与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当前已具备及
时响应外界市场变化、持续提升组织效率的组织创新能力。同时,经过多年对本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与
积累,公司已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大量招聘并培养优秀校招生,同时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
,形成行业人才高地,持续不断为公司未来发展供给高素质人才。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保持良好态势,正极全系产品出货持续增长,同时,公司海外客户开发进展顺利,
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2024年上半年,海外客户销量占比17%,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
2023年四季度,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出现阶段性亏损。报告期内,公司深耕精细化经营管
理,强化提质增效,自3月起,经营情况已迅速反转,实现扭亏为盈,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52万
元。随着客户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海外工厂达产率逐步提升,公司下半年经营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基于海外布局的先发优势制定了全球化战略。报告期内,公司
加速了在韩国地区的正极、前驱体等项目的建设进程,同时完成了北美子公司注册和欧洲首个正极项目的布
局。
一、日常经营业务
1、主要业务进展
(1)三元正极业务
根据鑫椤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产量为47.9万吨,同比增长1.9%。公司上半年三
元正极材料销量5.3万吨,同比增长近17%,在全球三元正极领域市占率达11%,继续蝉联榜首地位。二季度
,公司三元正极材料销量2.65万吨,同比增长37.4%,远超行业增速。报告期内,公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国
内市场份额近40%,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4年上半年,随着麒麟电池、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公司在高镍和
超高镍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报告期内,公司的9系超高镍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并稳定供货,累
计销量1.2万吨,占比近25%。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2,312万元,其中前驱体、锰铁锂、钠电等战略性业务投入超9,000万元,上述战略性
业务上的坚定投入,帮助公司实现了战略布局和客户卡位。剔除战略性业务投入后,三元正极业务上半年盈
利1.2亿元,下半年随着韩国产线逐步放量,三元正极业务盈利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前驱体业务
前驱体业务坚持以研发致胜,充分依托公司在正极材料行业的优势,在产品全系列研发、国内外客户开
发、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取得进展。销量方面,上半年三元前驱体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1%,单月出货量创历史
新高。
报告期内,通过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开展了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
镍锰二元等多元化前驱体材料研发。其中,重要国际客户的高镍、超高镍产品进入量产认证阶段,国内产线
已通过国际客户审核,海外产线进入实质性改造阶段。磷酸锰铁锂液相前驱体低成本、高性能新工艺取得技
术突破,实现批量出货。
(3)磷酸锰铁锂业务
2024年上半年,磷酸锰铁锂需求逐步扩大,公司上半年出货达到2023全年出货总量,同比增长166%,市
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客户方面,一代EV产品掺混三元方案在客户端锁定规格并实现首批量产,同时磷酸
锰铁锂纯用方案完成头部客户定点,竞争力在国际市场领先。技术方面,低成本、高性能固液一体化产品上
半年完成验证,预计下半年实现全面量产。产能方面,固相1万吨产能项目建设完成,同时完成韩国2万吨产
能建设的论证,预计2026年实现海外量产。
(4)钠电业务
钠电方面,公司坚持推进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两条技术路线的产业化进程,保持对普鲁士类和硬碳材
料的技术研究,实现对头部客户的项目卡位。其中,报告期内我司聚阴离子材料在压实、容量、加工性等众
多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获国内外头部客户验证认可,并获得知名客户的扩产需求。层状氧化物方面
,利用专有的一体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的同时完成165Wh/kg以上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并小批量交付知名客
户。
(5)装备业务
报告期内,凤谷回转炉业务在三元正极、磷酸盐正极和前驱体的量产应用上均取得了突破,大型陶瓷回
转窑在高镍正极的量产验证初步完成,预计将在下一代量产线上应用。为钠电产品自主开发设计的一体化工
艺独有装备也完成了中试认证,该装备将有效降低钠电的制造成本。
2、研发进展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磷酸铁锂电池及三元电池关键材料的升级迭代,迭代方
向主要为低成本、高性价比及超高性能产品的持续开发。
在低成本、高性价比产品技术领域,首先,公司在LMFP低成本加工制造工艺与压实密度提升技术上取得
了显著技术突破;其次,在钠离子电池低成本层状氧化物正极、硫酸铁钠正极、普鲁士白正极、补钠试剂等
方向正在配合客户进行技术持续升级;此外,公司在一体化工艺中低镍产品、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尖晶石镍
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开发性能持续领先,测试规模已达吨级水平;在超高性能产品领域,目前公司超高容量三
元正极、全固态三元正极在部分电芯客户端已进入中试验证阶段。
围绕上述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公司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专利累计申请
总量已达1057项,其中发明专利累积申请总量532项,国内外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达531项,行业领先。今年上
半年,公司完成96项专利申请,获得83项专利授权。2024年3月,容百科技获得了ISO56005知识产权体系国
际标准的3级认证,是行业内第一家获此认证的企业。
3、工程技术进展
在产线新工艺方面,公司自主设计的全球领先千吨级大产线,可以大幅提高单线产能和降低材料制造成
本。目前,该产线设计已经在韩国忠州二期正极基地应用。欧洲基地产线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最新的量产
工艺,设备自动化和产线数字化进一步升级,预计将继续提升产线的综合效率,进一步增强海外产能的综合
竞争力。韩国工程项目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化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保证全球开拓的顺利实施。
4、制造管理产业化进展
制造管理组织变革成果显著,通过建立专业化创新经营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生产管理系统的创新,向
所有制造基地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正极、前驱体量产工艺实践创新,产线装备改善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行业
竞争力,已形成抽屉化材料工艺技术和二十万吨级量产装备经验库。公司以国际客户高质量要求为目标,快
速推广和提升海外基地产线品质控制能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品质管理体系;以黑灯工厂为目标,推
广MES/MOM、LIMS、APS等信息系统使用,提升材料制造数智化水平和运营水平。全球化人才培养方面,上半
年重点开展了中国与韩国团队文化融合工作,韩国正极工厂作为容百首个海外大型制造基地,培养了一批具
备国际化视野的海外开拓综合管理团队。
5、供应链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与核心供应商深化战略合作以及渠道开拓,在镍钴锂和前驱体等原材料方面更
好地应对了市场波动。锂方面,创新采购模式,通过联动矿商、加工商、使用方等各环节实现低成本采购,
同时把握锂市场资源交易机会,实现数万吨级的锂辉石采购加工贸易一体化业务;镍方面,已全面建成镍钴
中间品、回收料循环与硫酸盐产品采购组合,通过灵活采购降本,持续推进与主流镍资源企业投资合作等方
式提升长期成本竞争力;前驱体方面,与核心供应商发挥协同优势,开拓全球头部客户成果突出;回收方面
,通过供应链整合模式拉通下游客户和加工环节,实现废料闭环合作。此外,公司以韩国基地为起点,在满
足美国IRA(《通胀削减法案》)和欧洲电池法案的原材料供应链方面提前布局,并已取得较大进展。
二、全球化战略进展
2024年5月6日,美国能源部发布了《受关注外国实体最终解释规则》(),阐述了受关注外国实体的最终定义及相关解释。公司的子公司载
世能源,是基于韩国法律注册、独立运营的法人实体;同时,载世能源在韩国(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
国家)忠州自主拥有2万吨产能正极产线,另有4万吨在建及4万吨在规划的正极产线。参照最终规则的规定
,载世能源已被明确认证为不受关注实体(非FEOC)。
1、韩国区域
韩国工厂整体规划10万吨/年三元材料产能和2万吨/年磷酸盐产能,并配套8万吨/年前驱体产能。其中
,一期2万吨/年三元材料产能已经完成建设,产量持续稳步提升;二期4万吨/年三元材料产能的建设进程已
过半,该产线建成后有望成为韩国最大产线,预计2024年底完成建设;前驱体EMT厂区产线改造基本完成,
年内将匹配海外客户出货;磷酸盐完成韩国2万吨/年产能建设的论证,预计2026年实现海外量产。
2、欧洲区域
公司通过投资并购手段开展欧洲工厂选址布局,目前已完成英国JOHNSONMATTHEYBATTERYMATERIALSPOLA
ND公司波兰工厂的收购,并开始进行首期2万吨项目建设。项目原有厂区面积广阔,厂房、实验楼、公辅配
套等基础设施完整,环评手续完备,可大幅加速我司的建设进度,有望在2025年底前率先完成首期建设。同
时,该项目已具备完善的电力设施及电网连接,项目周边可建设风电光伏,最终实现100%绿电供应。
3、北美区域
公司已完成北美子公司注册工作,北美区域工厂选址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完成多轮选址筛选并与重点区
域政府接洽推动。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2024年上半年,海外客户销量占比17
%,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海外客户拓展加速,上半年针对海外客户送样223次,同比
增加41%,并与SKOn等全球知名电池企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海外销售机会大幅增加。此外,公司韩国正极
工厂已通过多家国际客户审核,韩国前驱体工厂通过了客户认证审核,6系、磷酸盐、钠电和固态等产品合
作也在积极推进中。预计下半年,随着海外产能的释放和国际客户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