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09 中国通号 更新日期:2024-11-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公司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全产业链上的产品及服务,主要业务包括:1)设计集成,主要包括提供轨道交
通控制系统相关产品的系统集成服务及为轨道交通工程为主的项目建设提供设计和咨询服务;2)设备制造
,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信号系统、通信信息系统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3)系统交付,主要包括轨道交通控
制系统项目施工、设备安装及维护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产品) 120.29亿 57.45 --- --- ---
城市轨道(产品) 50.51亿 24.12 --- --- ---
工程总承包(产品) 19.17亿 9.16 --- --- ---
海外业务(产品) 17.70亿 8.45 --- --- ---
其他(补充)(产品) 1.26亿 0.60 --- --- ---
其他业务(产品) 4763.71万 0.23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产品) 59.78亿 41.71 23.20亿 54.39 38.81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系统交付服务(产品 42.26亿 29.49 7.20亿 16.88 17.03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造(产品) 29.07亿 20.28 10.35亿 24.26 35.60
工程总承包(产品) 10.98亿 7.66 7936.16万 1.86 7.23
其他(产品) 4046.87万 0.28 2923.83万 0.69 72.25
─────────────────────────────────────────────────
中国(地区) 136.45亿 95.20 39.80亿 93.31 29.17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6.06亿 4.23 2.04亿 4.77 33.60
─────────────────────────────────────────────────
铁路(业务) 90.35亿 63.04 27.27亿 63.94 30.19
城市轨道(业务) 34.70亿 24.21 11.44亿 26.82 32.96
工程总承包(业务) 10.98亿 7.66 7936.16万 1.86 7.23
海外业务(业务) 6.06亿 4.23 2.04亿 4.77 33.60
其他(业务) 4046.87万 0.28 2923.83万 0.69 72.25
─────────────────────────────────────────────────
截止日期:2024-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产品) 35.58亿 54.34 --- --- ---
城市轨道(产品) 16.15亿 24.66 --- --- ---
工程总承包(产品) 11.44亿 17.47 --- --- ---
海外业务(产品) 1.79亿 2.74 --- --- ---
其他(补充)(产品) 3805.31万 0.58 --- --- ---
其他业务(产品) 1335.84万 0.20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产品) 117.24亿 31.61 46.52亿 48.38 39.68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系统交付服务(产品 114.25亿 30.81 18.79亿 19.54 16.44
)
工程总承包(产品) 76.74亿 20.69 7.76亿 8.07 10.11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造(产品) 61.13亿 16.48 21.78亿 22.65 35.63
其他(产品) 6676.37万 0.18 4564.13万 0.47 68.36
─────────────────────────────────────────────────
中国(地区) 355.15亿 95.76 92.55亿 96.25 26.06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14.87亿 4.01 2.75亿 2.86 18.51
─────────────────────────────────────────────────
铁路(业务) 192.49亿 51.90 61.46亿 63.92 31.93
城市轨道(业务) 85.26亿 22.99 22.87亿 23.79 26.83
工程总承包(业务) 76.74亿 20.69 7.76亿 8.07 10.11
海外业务(业务) 14.87亿 4.01 2.75亿 2.86 18.51
其他(业务) 6676.37万 0.18 4564.13万 0.47 68.3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6.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3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102919.88│ 29.81│
│客户2 │ 168090.33│ 4.54│
│客户3 │ 145778.22│ 3.94│
│客户4 │ 97454.75│ 2.63│
│客户5 │ 53680.81│ 1.45│
│合计 │ 1567923.99│ 42.3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2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30309.45│ 1.10│
│供应商2 │ 28756.36│ 1.05│
│供应商3 │ 24137.84│ 0.88│
│供应商4 │ 22170.32│ 0.81│
│供应商5 │ 16958.55│ 0.62│
│合计 │ 122332.52│ 4.4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全面总结评估“十四五”前半程发展目标任务实现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对公司“十四五”发展
规划进一步优化调整,谋划“十四五”后半程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目标、任务及路径,将总体发
展战略调整为以“智能控制”为根技术,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巩固拓展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工程设计、列控系统装备、工程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构建低空空域管理、无人机制造、运
营服务“三业一态”产业格局,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功能。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仍为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其
衍生业务,业务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扎根于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深度参与相关领域标准制定、自主化系统研发与应用、相关工
程建设及系统升级维护等,对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政策、运行模式、市场环境等市场要素具有深刻的理
解,对市场变化有较强的前瞻预判能力,经营资源调整能力强,能够较快适应行业变化并引领行业发展。公
司生产运营模式在报告期内未发生明显变化,订单获取方式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生产原材料的获取主要采用
集中采购,继续依靠高效成熟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及系统交付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一体
化全方位服务或定制化的专业服务。
报告期内,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整体情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全球铁路行业看,国际铁路基础设施建
设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阶段,但技术、市场、资源等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欧美市场保护主义趋势愈发明显,
叠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国内铁路行业看,根据国家战略规划,至“十四五”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
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十四五”后两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恢复8000亿元以上高位水平,
国内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仍保持较大强度。国家政策持续性为国内铁路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预计近年仍将处
于相对较高水平,但公司业务处于铁路基建业务末段,相关利好因素存在一定延迟效应。同时,随着我国铁
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十年前开通运营的约1.1万公里高速铁路陆续进入大修改造期,普速铁路在新建里
程预计逐渐增多的同时,也将重点围绕既有线电化、标准提升和扩能改造等持续推进通道项目改建。因此国
内铁路行业正处于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升级改造并重的阶段。
从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看,总体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东南亚、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市场空间相
对较大。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看,虽然国家政策收紧,但在建与规划在实施的存量项目仍然可以支撑行业的
发展,同时各地新一轮城轨建设规划逐渐获批,“十四五”期间国内城轨新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
;市域快轨建设比重逐年增大,已成为新的建设增长点;国家推行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早期投运的城
轨线路更新改造、升级改造、扩能改造等工程加速实施。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核心技术门槛高的特点仍然是基本要素,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对安全性、可
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要求极高,只有具备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才能长期持续提
供可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本行业还具备显著的周期性特点,这是由轨道交通建设维护本身的特性及相关产
品系统核心元器件迭代所决定的,依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行业惯例,高铁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
一般在10-15年左右,部分室外设备系统受环境因素影响更新周期更短,周期性特征使相关业务具备一定的
自我循环能力,保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相对稳定地开展业务。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推动整体业务持续发展。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于轨道交通控制系
统领域,依靠突出的科技创新实力,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国拥有授权专利4,
838项注册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647项,对核心技术进行保护。与此同时,公司针对核心技术与相关技
术人员签署专项保密协议,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和传播。
公司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致力于核心技术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核心技术全面应用覆盖铁路列
控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轨列控系统、货运自动化系统、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及检测系统、通信信息
系统等轨道交通核心系统。
本期新增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大修及更新改造关键技术,构建高铁信号设备全要素数字化平台,减少大修
改造对运营的影响,助力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维修维护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增编组站综合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编组站在智能化需求,实现了阶段计划智能编制、车站能力自动查定等智能化功能
,为逐步实现智能化编组站提供了核心基础。新增复杂恶劣环境下城轨信号控制和运输组织技术,从运营场
景出发,全面梳理雨雪等各类复杂恶劣环境、识别风险因素,设计适应复杂环境的信号系统多级制动率参数
防护调节与行车组织联动方案,智能评估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轨道粘着状态、可用制动率等运行关键参数,动
态调整安全控车与自动驾驶策略,实现信号系统安全防护边界的拓维。新增轨道交通5G关键技术,建立了具
备高效、实时、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铁路系统中大量的音视频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支持实现站场区
域可靠、安全的音视频调度,支持站场区域、沿线海量的终端设备接入,有效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提升铁路
运营效率,有力地推动铁路智能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新增铁路通用视觉大模型智能分析技术,实现了铁路
领域开放类别目标检测、基于智能语义提示信息的目标属性、位置辨别等功能,实现对站内人员、遗失物品
、线路设备状态、自然灾害等的搜索辨别和智能监测。新增基于三维建模与数字孪生的可视化监控技术,完
成更加精细、准确的模型构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场景还原”,实现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现场环境状态
全域感知。新增基于空间坐标映射的巡检机器人轨迹同步技术,通过空间坐标映射技术对智能巡检机器人的
巡检位置进行校准,实现巡检机器人在三维模型视图中的轨迹与现实场景中的轨迹实时同步。
公司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等核心主业的开展均充分依赖于公司的核
心技术。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未发生重大变化。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在基础和前瞻性研究方面,公司完成了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为
开展弓网离线效应试验及防护技术验证奠定重要基础,攻克大功率(高电压、大电流)同时输出、多物理量
可控的弓网离线放电技术难题,建成国内首个1:1大型试验平台,开展了工频高压大电流条件下弓网离线干
扰电磁特性及测试方法研究、时速400公里高铁电磁环境下信号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高速磁浮/低真空管(
隧)道高速列车运控系统在大同阳高线完成常态常压动态悬浮试验及12Kpa低真空舱载设备摸底试验;“电
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运行环境智能监控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成
为国家铁路局认定的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开展SIL4级安全云平台技术研究,已完成联锁产品和城轨轨旁
产品需求和技术方案研究,正在开展云平台研制;开展海量物联网技术研究,突破了海量异构、多环境、多
协议设备接入和管理技术,达成十万级设备的连接和数据接入能力。
在支撑海外工程建设方面,由公司提供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装备的中国和印尼务实合作“首要旗舰
项目”雅万高铁顺利完成开通,为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
中国铁路信号标准“走出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孟合作建设的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首通段(达卡至
邦噶段)顺利开通,中国通信信号解决方案再放光彩;墨西哥城1~6号线PCC控制中心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
投入运营试用,为保障墨西哥城地铁的安全高效运行贡献中国力量;完成了塞尔维亚实验室建设,支撑了基
于基线3的ETCS列控系统地面设备在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旧段开通;完成了塞尔维亚信号机、INDUSI应答器
的DeBo认证,获取了DeBo认证证书,具备在塞尔维亚上道应用的条件,信号机已经在塞尔维亚应用;欧洲五
国车载ETCS-400T系统在奥地利正线铁路通过多等级全部试验,完成了NoBo和AsBo认证,完成了新版TSI认证
,车载JRU产品完成德国的部件级DeBo认证;完成了泰国实验室建设,完成了泰国项目计算机联锁和CTC系统
开发,并支持业主完成现场18个站的初步软件测试,有力支撑了泰国铁路信号系统改造项目。基于卫星定位
的移动闭塞列控系统获得几内亚马西铁路商业合同,实现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又一突破。
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公司针对川藏铁路长大区间、长大隧道、长大坡道等极端条件,完成既有通
信信号系统系统在川藏铁路的适应性分析和技术路线选取,形成了川藏铁路通信信号系统设备选型建议,编
制了面向列控系统选型的川藏铁路特征分析报告及需求分析报告、川藏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方案,完成川藏列
控系统技术规范、形成川藏列控设备关键技术调研报告;针对“CR450科技创新工程”,公司研究新建时速4
00km以上高速铁路和既有条件良好高铁线路的提速改造两种应用场景列控系统解决方案,研制了关键技术装
备,搭建系统测试验证环境;3万吨级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方面,完成TVP列车控制理论基础研究、基
于单元式重载列车群组化运行的铁路运输组织业务流程形式化模型和基于自主网技术的全套货运重载信号系
统装备研制,完成了群组控制系统实验室搭建及整系统室内测试,完成了C0功能现场验证、系统后备模式现
场试验,开展了H3等级功能现场试验,开拓引领世界重载铁路的发展方向。
综合立体交通领域系统方面,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技术项目,完成系统总体技术方
案以及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多制式兼容双套车载方案的设备样机研制,完成了多模式耦合的列车开行方案
动态编制技术方案报告、复合路网多源信息融合的运输态势综合评估技术方案报告、列车运行冲突智能检测
与自动消解技术方案报告;开展了面向市域铁路的C2+ATO列控车载系统研究,完成了装备研制,获得上海市
域铁路商业合同;设计时速高达100km/h的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苏州地铁11号线开通运营,且与上海轨
道交通11号线无感换乘,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城轨跨区域融合打造了典型示范。
在推动铁路领域行业技术发展方面,公司完成了国内外高铁大修改造现状调研,形成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大修及更新改造关键技术研究调研报告、完成高铁列控系统性能提升技术方案、完成典型高铁信号系统大修
及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大纲;完成了四电数字孪生设计仿真运维一体化平台总体技术方案、四电装备BIM
族库研发方案、铁路四电工程构型原则;完成了C3列控智能分析系统完成研发,并通过专家试用评审,实现
C3列控系统“车-网-地”全链条监测数据和智能诊断;完成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新型列控系统现场综合试
验验证,通过了现场试用考核,投入试运营;完成了普速列控系统车载和地面设备研制,车载LKJ设备获得S
IL4安全认证,地面数据服务器设备获得SIL4级安全确认函,在包神铁路试验段开展了三站两区间现场试验
;完成货场数字化综合管控系统研制,开展中老国门磨憨货场工程化验证并正式开通,为铁水联运及国铁集
团多式联运系统等重大项目提供技术支撑;部署了轨道交通5G-R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形成基于5G全业务功能
CIR样机设备;开展了国内首个400MHz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研究,并在上海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完成
示范试验;完成了视联网融合分析平台模块架构设计以及主体功能开发、通用算法开发和封装,完成了现场
部署;开展了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完成了视频容器化并验证及性能测试;符合新标准的铁路综合视
频监控系统率先通过CRCC认证,并已应用于国铁集团核心节点升级,津秦视频补强项目,汕汕视频、广汕视
频、贵广改造等项目中,实现视频云平台和三维视频的融合,提供更高深度的视频监控全局掌控和生动的场
景呈现,持续引领行业应用;完成了基于智能感知、数字孪生、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多业务为一体的铁路通信
智能机房管理系统,并在梅龙高铁五华站、新宁南站投入应用;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工厂化
”施工成套技术完成宁国南站现场工厂化设备安装、调试和功能试验。
在促进智慧城轨建设方面,公司发布了“羲和”数字城轨解决方案,专注于提升运营安全与韧性,基于
自主研发的开放式轨交数字底座和可扩展的信控专业模型,构建了智能运控、智能运维两大平台,集成了一
系列智能应用产品,以助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高可靠车车通信和高可信车地协同的高效能
启骥自主运行列控系统(TACS)已完成满足上海3、4号线车辆段和部分正线区域贯通的高速动车测试的版本
发布,实现了场段和正线的贯通,为保障上海3&4号线全线贯通局部目标奠定基础,为业内首次启动最复杂
地铁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开启新篇章;完成TACS车载与既有线CBTC兼容性现场验证测试,验证了列车在CBTC与
TACS线路互通运行的可行性,为多模列控系统的应用拓展了新思路,为城轨信号系统大修改造提供了一种全
新的解决方案,对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展无人驾驶列车环境自主感知TAPS系统研制,正
在宁波7号线实施,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率先开展全自动灵活编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突破传统列控系统运
营组织模式,助力节能降碳,相关功能已在北京地铁12号线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具备工程应用条件;“面
向线网融合的多制式兼容型信号系统”在长春4号线顺利开通应用,通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成果评
价,实现了在既有线沿用基于数字轨道电路信号系统的情况下延伸线采用CBTC系统,通过兼容制式设备满足
全线贯通运营需求。自主研发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列控系统(NiTC)取得SIL4级产品认证,融合TACS系统核心
功能,保留传统降级后备模式。完成复杂恶劣环境下城轨信号控制和运输组织方案研究,设计适应复杂环境
的信号系统多级制动率参数防护调节与行车组织联动方案,实现信号系统安全防护边界的拓维。完成了无人
机AI巡检及应急指挥系统首飞场景验证,实现了多机协同高效巡检、异物侵限智能监测、系统集成联动联控
等多项新功能,形成了从地面到低空打造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新能力。研制的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应用于长春地铁6号线。
在基础设备器材研制方面,全电子联锁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通过CURC认证,获得行业内首张《城轨装备
认证证书》,实现了全电子联锁在城轨领域行业认可上道资质的首套突破;完成了车站数字化轨道电路完成
系统测试确认和SIL4安全认证,通过了行业技术评审;完成了机车车载继电器上道试用,取得运用报告;完
成了板载继电器研制和上道试用,通过了第三方IEC标准型式试验,获得强制导向证书;完成了高频数字化
交流电源模块研发,完成了轻量化电源系统的样机常温和高低温测试,形成小批量试生产能力;完成了远距
离信息传输型计轴设备研制,继电型站间计轴设备获得了SIL4安全认证;完成了计轴与轨道电路共缆传输设
备研制,获得了SIL4安全认证;实现了ZPW-2000区间轨道电路室外监测系统(分体式)、道岔转换智能诊断
系统、道岔钢轨断轨监测系统、电磁加热道岔融雪系统、配套直流四线制双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的ZD9型转
辙机等产品上道试验和推广应用。
围绕公司核心技术及主要产品,本年新增申请专利659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621件;新增授权专利381
件,其中发明专利315件。两项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电路电缆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和装置”(专利号ZL2018103
33255.8)和“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灵活编组运营的实现方法”(专利号ZL202010457840.6)同时荣获第二十
四届中国专利奖银奖;主承担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
步奖一等奖,“无线闭塞中心(RBC)系统研究及应用”、“重载铁路智能运营指挥系统研究与应用”、“
面向轨道交通复杂环境的多模态全域感知灾害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主承担的“适应多物理场耦合的自感互控安全冗余轨道电路关键”项目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承担了16项国家级部委支持及20项行业主管单位支持的研究项目,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和行业级标准编制
任务,1名专家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2023年度“IEC1906奖”,累计3项牵头主编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3项牵
头主编的国际标准进展顺利。作为轨道交通控制行业权威期刊《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的主办单位,公司
的研发和应用成果常年在国铁集团主办的《铁道通信信号》、中国铁道学会主办的《铁道学报》及《铁路通
信信号工程技术》等行业内权威期刊刊登。
3.在研项目情况
情况说明:
公司针对高铁、普铁、地方铁路、重载、城轨、市域(郊)、磁浮、旅游专线等全部轨道交通领域,分
析相应场景和特殊需求,开展市场目标导向的研究开发活动,形成列车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自主运行、区域
客运协同运输管理、行车指挥自动化、安全计算机平台、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道岔转换、电磁防护等领跑行业先进技术,研制适用于目标场景,功能完备、性能优越
的控制系统和基础设备,如:基于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北斗定位的新型列控系统、普速铁路列控系统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智能客运分析系统、视联网融合分
析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全电子联锁的CBTC系统、智慧轻型轨道交通控制系统
、城轨智能调度系统、道岔转换智能诊断系统、列控联锁一体化设备、全电子联锁设备、基于卫星定位的移
动闭塞列控系统、道岔钢轨断轨监测系统、视频AI驾驶舱应用平台、视频AI赋能解析平台、信息安全管理一
体机、视频云应用管理平台、车站三维实景视频系统、阵列计算视觉系统等,并积极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开展
示范和开通应用,助力公司轨道交通领域市场推广。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为国铁集团、18个铁路局和50多个城市以及诸多厂矿企业的轨道
交通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口碑享誉全国,是客户最信赖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专家。公司为我国绝大部分已
开通运营的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参与北京、
上海、深圳等5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产品、施工项目,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城市轨道交
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也为公司未来发力更新改造和运营维护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2.突出的综合科技创新实力及关键核心技术储备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拥有4800多项注册专利,实现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10
0%自主化,推动高铁、普铁、地方铁路、重载、城轨、市域(郊)、磁浮、旅游专线等全部轨道交通领域应
用到的新型轨道交通控制技术、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列车自主运行技术、基于卫星定位的移动闭塞列控
技术、区域客运协同运输管理技术、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技
术、列控系统集成技术、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道岔转换技术方面、铁路视
频分析技术领跑同行业。依靠世界领先的综合研发实力,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核心
技术,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并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是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信号分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铁路行业
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通信信号分技术委员会(行业标准,原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式、技术标准及
产品标准的归口单位职责)秘书处单位,推动了全国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和铁路行业技术标
准体系建设,主导了CTCS、CBTC等中国最主要、最前沿、最基础的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标准的
建立。公司拥有极其丰富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复杂铁路枢纽改造经验、既有线升级改造经
验、满足不同区域运输需求的定制开发经验,城轨、地铁、磁浮、有轨电车等全部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和维护经验。此外,公司还拥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和测试机构,实验室设施的完备性、规模化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
公司构建了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技术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和示范建设,汇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
资源配置,形成了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示范格局,包括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12个
国家级和行业创新平台、13个国家级创新示范、30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强
大的平台支撑。
3.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公司多年来服务于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深度参与6次国家铁路大提速,先后参建国内全部重
大高铁项目建设,拥有长里程、高海拔、高寒地区、万吨重载等多种项目经验,多个项目创下国内乃至世界
“第一”,工程服务标准化管理成为业内标杆,提升了中国轨道交通弱电工艺标准和形象,树立和维护了公
司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4.拥有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能力
公司专业提供包含投融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配套工程建设及维修维护在内的轨道交通
控制系统一体化服务,作为国内行业技术谱系最全、系统产品最多的企业,拥有遍布全国的13个现代生产基
地,打造了轨道交通控制领域完整的产业链,是全球唯一可提供从投融资到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
与运营维护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的企业。这种一站式服务,可以有效减少客户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成本,降
低复杂线路系统兼容风险,减少改造项目对于正常运营的影响。在适应普遍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依据客户的
实际需要,灵活地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组合;配合公司内部高效精准的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并
为跟踪开展维护维修和更新升级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5.核心服务和产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公司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类建立企业标准,实施严谨的质量安全管控措施,
确保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和核心产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为保障国家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提
供支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分析业务发展模式,树立系统管理思维,深化体系融合,提高运行效率,
构建全产业链安全质量管控体系。公司质量管理遵循ISO9001:2015标准要求,均建立质量管控规范、制度
流程,保持持续改进并通过独立第三方认证。公司所属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工业制造类企业均通过ISO/
TS22163:2017(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的升级)认证;所属的研发设计类企业均通过了CMMI软件成熟度评
估认证。公司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均满足欧洲铁路产品安全EN50126标准,强化产品安全保障监督,有效
加强新产品研发过程管控和既有产品变更过程管控,在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修性方面符合国际普
遍认可的质量要求。
6.激发创新活力,科研助力发展
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渠道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大专家级领军人才、科
研骨干培养,畅通科技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完善成果转化激励和评价考核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以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公司提质增效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真正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
级的依靠力量。
公司4309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占员工总人数的22.74%,其中43.56%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
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并保持技术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动积极作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千方百计开拓市场,不断强化经营龙头地位,
同时综合内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加速退出市政房建业务。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
同总额210.23亿元,同比下降33.62%,轨道交通市场新签合同总额较去年同期整体保持稳定,占比由去年同
期的53.71%升至78.11%。其中:铁路领域98.9亿元,同比增长1.16%;城轨领域29.83亿元,同比下降49.02%
;海外领域35.49亿元,同比增长156.45%;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46.01亿元,同比下降68.62%。截至2024
年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223.8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