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瀚川智能(688022)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022 瀚川智能 更新日期:2024-11-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从事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产品) 3.65亿 86.79 6888.63万 91.33 18.86 零部件及线束(产品) 5561.84万 13.21 653.87万 8.67 11.76 ───────────────────────────────────────────────── 境内(地区) 3.44亿 81.83 3867.37万 51.27 11.23 境外(地区) 7646.17万 18.17 3675.13万 48.73 48.0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6.25亿 46.63 1.82亿 67.51 29.17 电池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4.99亿 37.26 5576.31万 20.66 11.17 充换电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1.15亿 8.60 997.30万 3.70 8.65 零部件(行业) 9292.50万 6.94 1686.56万 6.25 18.15 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系统(行业) 653.15万 0.49 394.12万 1.46 60.34 其他业务(行业) 113.27万 0.08 --- --- --- ─────────────────────────────────────────────────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产品) 12.39亿 92.49 2.48亿 91.87 20.01 零部件及线束(产品) 9292.50万 6.94 1686.56万 6.25 18.15 软件(产品) 653.15万 0.49 394.12万 1.46 60.34 其他业务(产品) 113.27万 0.08 --- --- --- ───────────────────────────────────────────────── 国内(地区) 10.94亿 81.68 1.52亿 56.35 13.90 国外(地区) 2.44亿 18.24 1.17亿 43.23 47.76 其他业务(地区) 113.27万 0.08 ---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3.38亿 99.92 2.69亿 99.58 20.0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13.27万 0.08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产品) 6.70亿 93.86 1.96亿 95.51 29.31 零部件(产品) 3820.98万 5.35 767.50万 3.73 20.09 其他(补充)(产品) 336.57万 0.47 37.99万 0.18 11.29 软件(产品) 226.92万 0.32 118.76万 0.58 52.34 ───────────────────────────────────────────────── 国内(地区) 6.06亿 84.91 1.56亿 76.11 25.82 国外(地区) 1.04亿 14.62 4874.68万 23.71 46.70 其他(补充)(地区) 336.57万 0.47 37.99万 0.18 11.29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5.37亿 46.98 1.91亿 59.21 35.66 充换电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2.89亿 25.32 4285.16万 13.25 14.81 电池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2.34亿 20.45 6354.86万 19.65 27.19 零部件(行业) 6156.94万 5.39 1643.12万 5.08 26.69 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系统(行业) 1654.29万 1.45 883.82万 2.73 53.43 其他(补充)(行业) 474.02万 0.41 22.52万 0.07 4.75 ─────────────────────────────────────────────────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产品) 10.60亿 92.75 2.98亿 92.12 28.10 零部件(产品) 6156.94万 5.39 1643.12万 5.08 26.69 软件(产品) 1654.29万 1.45 883.82万 2.73 53.43 其他(补充)(产品) 474.02万 0.41 22.52万 0.07 4.75 ───────────────────────────────────────────────── 国内(地区) 9.10亿 79.59 2.20亿 68.03 24.17 国外(地区) 2.29亿 20.00 1.03亿 31.97 45.20 其他(补充)(地区) 474.02万 0.41 22.52万 --- 4.75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1.38亿 99.59 3.23亿 99.93 28.39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474.02万 0.41 22.52万 0.07 4.7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3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6392.63│ 27.17│ │第二名 │ 6744.96│ 5.04│ │第三名 │ 6727.78│ 5.02│ │第四名 │ 5084.28│ 3.80│ │第五名 │ 4479.58│ 3.34│ │合计 │ 59429.24│ 44.3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5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24804.59│ 17.62│ │苏州信誉捷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12903.70│ 9.17│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 6902.65│ 4.90│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176.99│ 3.68│ │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4467.25│ 3.17│ │合计 │ 54255.19│ 38.5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主航道,基于多项单元化、模块化标准平台,为客户提供柔性、高效、专 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标准化单机与整线设备。 十余年来,公司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客户,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基于此,公司的优 势业务——汽车智能制造业务的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营收规模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也愈发凸显;同时, 基于汽车智能制造业务的技术优势,公司新能源智能装备业务逐步建立了独特优势,汽车零部件业务得到快 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包 括锂电池和充换电等装备。2023年公司提出“产品线”管理逻辑;进入2024年,公司将继续围绕“产品线” 深化市场、营销、供应链、质量、交付等全方位管理。公司在汽车行业具有丰富的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实施经 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生产力。 公司聚焦“新四化”,赋能汽车“智”造,一方面通过标准化转型提高复线能力,缩短客户产品交付周 期,赋能客户提质增效,提高客户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紧密结合客户新技术与新业务方向,与客户共同研 制新型定制化产线,提升客户技术壁垒,赋能客户提升行业竞争能力。 目前汽车装备主要由6大智能制造产品线组成,分别为:插针机自动化解决方案,高速传输线束自动化 解决方案,板端连接器自动化解决方案,线端连接器自动化解决方案,传感器自动化解决方案,电控自动化 解决方案等。 在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方面,主要包括小圆柱电池装配设备、大圆柱电池装配设备、钢壳电池装配设备 以及乘用车换电站与商用车换电站等。 除此之外,公司控股子公司博睿汽车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主要专注于汽车ADAS领域的高速数据传输线 束的制造,如Fakra、Mate-AX、Mate-Net、GEMnet等线束产品,同步布局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线束产品,并已 积累相关核心技术。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为向汽车与新能源领域的不同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围 绕客户订单展开,在签订销售合同后,根据合同安排采购与生产,生产完成后进行安装调试及验收交付。 2.采购模式 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分为标准类产品及非标定制类产品。标准类产品会结合市场预测与实际订单情况,动 态调节库存水平,保障订单交付的同时提高库存周转;定制类产品会与客户充分沟通并在确认解决方案的前 提下,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以标准产品平台+定制单元支撑定制化解决方案,保证客 户各项需求。 3.生产模式 公司针对定制化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据客户需求进行智能制造装备的定制化生产 ,公司在取得订单后会按照客户需求时间制定生产计划。同时公司已建立并逐步完善部分产品单元、产品模 块标准化、平台化、系列化,能够快速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将工艺、系统等多项模块进行有机组合, 以标准产品平台+定制单元支撑定制化解决方案。另外,针对公司部分标准类产品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公司会根据市场预测做适度库存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项目订单的获得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公司销售人员、方案专家以及项目管 理人员等通过公开投标、参与各类行业展览、国内外行业会议、网站等方式发掘潜在客户,根据客户需求提 供标准产品或提供定制化设计方案,获取新客户订单;通过高质量订单交付获得客户的信任与认可,进一步 增强客户粘性,获取更多后续订单。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的行业为制造业门类中的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5)。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 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门类里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5),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公司产品和服务属于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行业发展阶段 为推动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现阶段国家出台的诸多扶持政策和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 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2023年12月再次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 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局部领域已有成熟案例落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进 程持续加速。在全球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少数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智能制造装备 供应商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围绕企业智能制造需求,基于制造企业现有状况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比如 实现过程监控、柔性化生产制造、精益化管理运营等。其中,实现车间生产数据实时采集、提升车间的操作 自动化、生产管理精细化、装备应用智能化成为当前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主要业务,也是市场接受度 较高的领域。 (2)基本特点 智能制造应用市场巨大。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关联度高,与下游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2.产品成套性强,需要各环节之间紧密配合。因此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对企业的专业化研发技术能力要求 高。目前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首位,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需 求旺盛,中国将会是最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呈现巨大潜力,智能制造装备供 应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行业竞争者技术参差不齐,高端市场门槛较高。部分竞争者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存在研发能力薄弱、 缺乏核心技术及自制装备、项目实施经验不足等问题,业务往往集中于搬运、码垛等中低端应用领域,侧重 于外购机器人、机械臂等装备的简单集成与应用,仅能实现自动化。而在全球知名厂商核心生产工艺等高端 应用领域,由于工艺复杂,定制化及智能化要求较高,进入门槛较高。在该领域,欧美发达国家拥有较强的 制造技术基础、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强劲的创新能力,其智能制造技术水平也处于领先地位。而国内 少数公司经过持续的研发技术投入及项目经验积累,已经开始涉入全球知名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实现进口替 代,甚至抢占国际市场。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装备连续性、制造品质可 靠性、信息化控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 (3)主要技术门槛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技术集高端机电一体化开发设计、大型工程设计、智能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信息化 管理和IT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高端设备加工、装配、调试、远程服务等一系列的技术于一身, 而这些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实践、积累、深化和传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拥有,需要多年的技术、产品 、项目集成等多方面的积累。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升级换代等均有可能导致行业设备技术的更新。另外,与技术先进企业相竞争,尤其是与 国际上长期占据技术与管理领先优势的企业直接竞争,还需要配合适宜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先进的管理技 术和理念。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依靠深厚的研发实力、持续的技术创新、十余年 的工艺技术知识的积累、强大的人才团队及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等优势,公司在汽车与新能源领域积累了大 量全球知名客户。相比国内可比公司,公司在技术和工艺积淀、国际化程度、工业数据智能化以及智能制造 标准化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汽车装备业务板块,以“聚焦客户制造挑战,提供最佳的装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持续助力客户快速实 现高效生产”为使命,致力于“让制造变得简单”的愿景。作为汽车制造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全球前十大 零部件厂商中大陆集团、博世、采埃孚、电装、麦格纳、爱信精机、李尔及法雷奥均为公司客户,连接器、 线束领域龙头企业如泰科电子、莫仕集团、京瓷集团、矢崎集团、罗森博格等均为公司客户;在技术实力及 应用方面,公司技术主要应用于全球知名企业的核心生产线,并已走出国门,与国外一线同行竞标赢得项目 。尽管国外竞争者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品牌优势,但是公司依托不断夯实的技术和工艺优势、项目实施能 力、快速响应能力、更具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装备业务板块,在“助力客户提升生产力”这一使命下,凭借多年在智能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优 势,公司业务覆盖电池装备与充换电站两大方面。公司的电池产品设备、专业技术及服务响应能力得到客户 的高度认可,已与国内头部客户等电池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进入松下集团供应体系 后,公司进一步开拓日韩新能源企业客户,发力海外市场;公司的充换电站已完成乘用车充换电站与商用车 充换电的布局,为整车厂,动力电池厂,运营商和能源提供商等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 公司已获得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江苏省工信厅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2022智能工厂非标定制自动化百强奖”、“2022年度非标自动化集成商苏州百强企业奖” 、“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工 业软件优秀产品”等荣誉资质,代表了社会及政府对公司产品和技术实力的肯定。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智能制造升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不断的深入,制造业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 能制造作为重要的方向,正在不断的突破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智能制造融合了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中的分析、推理、判断、构思 和决策等智能活动。通过人与AI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数据、算力、算法和网络,是构成智能制造的四大核心技术基础。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在产品设计 、加工、制造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革新。制造过程,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系统 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使产品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加工过程 ,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加工可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和调整,跟踪生产过程,优化生产调度,提高制造效率,加 强故障判断能力,降低制造风险;管理方面,实现智能化技术管理,扩大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方式,节省管 理成本;服务方面,从仅仅服务产品本身扩展到服务整个产品生产周期过程中去,扩大管理范围,优化管理 手段,增强管理效果。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汽车智能装备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机遇与压力并存 2020年,各国对碳排放提出新的要求,习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世界各国都在 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车企纷纷推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为主 的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新发展期,汽车电子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中占比高达65%。根据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分别完成了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为其重要上游行业——汽 车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在逐渐放缓,价格战已成常态。在此背景下,国内汽车行业内卷严重, 国内汽车产业链中各环节供应商需要进一步压缩成本、降本增效,利润被进一步压缩;海外汽车市场也受到 一定程度波及,各大海外主机厂商亦有主动降本诉求,原本较为封闭的海外主机厂供应链环境为同质价优的 国内汽车产业链供应商打开大门,国内优质汽车产业链供应商迎来新发展机遇。 (3)新能源电池行业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出海趋势加速 2024年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30.0GWh,累计同比增长36.9%;但累计装车量仅为203 .3GWh,装车量占产量比重低于50%,产量是装车量的两倍,动力电池高于市场需求,行业仍然面临较大的库 存压力,当前阶段国内电池厂商分化明显:头部两家厂商夺走超七成的市场份额,两强格局的头部效益持续 扩大,留给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分食”的空间已不足30%。同时,伴随着锂电池价格持续下滑,产业“ 内卷”愈演愈烈,行业开始加速变革,海外市场与半固态技术路线成为各大厂商继续发展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 (4)换电行业亟待转折点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商用车产业加速向绿色低碳化发展,多元化技术路线正逐步形成。 换电模式作为快速提升补能速度和用户体验的技术路线,近年来在商用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共享兼容” 已成为商用车换电模式的共识。但在当前阶段,换电重卡推广仍高度依赖政策支持,且换电的标准体系尚未 统一、换电站投资建设成本较高等问题,始终阻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再看乘用车换电行业,由于换电 标准无法统一,换电车型种类繁多,最终影响换电运营盈利水平,换电行业亟待转折点助推行业发展。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引进,立足自身,开放合作,持续进行先进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在精 密机械、工业视觉、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屡屡创新,形成了超高速精密曲面共轭凸轮技术、高速高精度视 觉定位技术、精密传输技术、嵌入式工业设备实时边缘计算网关技术等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创新投入,进一步巩固和优化核心技术,保持技术水平行 业领先。公司依靠先进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核心技术产品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1)技术平台开发 为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同时实现快速、低成本的产品开发和交付,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研发打造 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六大产品线技术平台,并成功完成插针机,板端,高速线束和线端技术平台V2.0的阶段 性的开发,于技术库上架共计42个模组。 (2)高速传输线束产品线 车载以太网线束是未来整车网络架构设计的趋势,满足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数据传输需求。24年上半 年成功完成了GemNet90°180°的项目开发和生产,其中GemNet90°已交付至客户端。在开发过程中解决多 个关键领域的技术问题以及行业痛点,为公司在车载以太网线束的产品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技术资 产。 (3)CCS产品线 为积极响应公司战略,助力拓展电池连接系统产品线上半年完成热铆,焊接等核心工站的数字化开发, 公司实现了CCS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0到1的突破。 (4)插针机产品线 为积极面对未来的插针机市场,研发推出性能和成本更优的三合一插针机设备,同时兼容PCB,板端,I GBT插针,为后续业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公司完成了PA350软件升级迭代和PA400高配顶杆式的 开发,实现了插针机产品线的平台化,智能化,扩展了产品系列。 (5)脉冲强磁焊接技术 报告期,脉冲强磁团队与国际知名线束品牌泰科电子,开发新一代铜铝高压端子产品,并获得甲方质量 部门的检测,其导电性能满足产品要求,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替代50%以上的铜材及铜材损耗。目前工程样 机已完成上万次运行,整体性能稳定可靠,产品已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报告期内,公司被评为“博士后科 研工作站”,公司及子司知识产权项目新增申请数45项,其中发明专利11个;知识产权项目新增获得授权数 量82个,其中发明专利8个。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具备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的研发团队在电气控制、精密机械、光学及 计算机算法等领域有着多年的研究开发经验,具有强大的机电光软一体化系统集成优势;在精密装配、测试 及系统集成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并不断提炼和打磨、积累公司的核心Know-How。目前公司主要服务 于全球知名企业,将客户前沿、创新、个性化的制造工艺、生产管理模式等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装备与工业软 件,与世界一流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使得公司技术与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不断加大在研发上投 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加大在汽车装备、锂电装备和充换电装备领域的研究开发力度,积累了一 定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 经过持续的积累和突破,公司在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迭代创新方面已经构建了一定的壁垒,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构建15项核心技术,累计获得35项发明专利,672项核心知识产权。公司的研发技术实 力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公司获得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被评为“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并承建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省级实验室。 研发布局方面,公司将研发项目分为解决方案、产品和技术三大类,公司已经完成在核心科技和基础理 论上的布局,形成了公司集团层面研究中心负责技术底层机理研究以及各BU层面开发中心负责工程技术攻关 并行的创新格局。 2.客户资源优势 (1)拥有长期优质的客户基础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多年,拥有一批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业务关系持续稳定的优质客户。在汽 车智能装备业务板块,全球前十大零部件厂商中大陆集团、博世、采埃孚、电装、麦格纳、爱信精机、李尔 及法雷奥均为公司客户,连接器领域龙头企业如泰科电子、莫仕、矢崎集团等均为公司客户,且合作深度和 广度都在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公司与安波福、马勒、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系。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已获得如松下、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公司与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 关系,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客户认可度高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上述优质客户,主要服务于客户的核心生产线。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 、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交付、快速响应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能力获得客户 的一致好评,客户黏性不断增强。贡献主要收入之外,优质客户的意义还在于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下游需求和 持续的反馈,提升公司前瞻性业务、技术工艺提升和解决方案层面的实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 3.生产交付优势 非标定制化项目交付优势。公司具有十余年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的定制化、个性化生产的经验,通 过服务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全球知名客户,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公司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 制度,公司实行“客户经理+方案经理+交付经理”的铁三角运行模式,从销售至生产至售后,已形成一套完 整的全过程项目管理流程,打造了7*24h客户服务体系,项目管理能力灵活、高效,项目管理团队全程参与 客户需求沟通、设计规划、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环节。同时公司通过建立端到端的质量管控体系,保证产 品的功能和性能完全匹配和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产品、流程和操作标准化缩短交付周期,提 升交付能力。 标准化、平台化生产优势。公司已建立了先进的产品单元、模块的标准平台化的产品设计、开发理念, 形成了公司多项单元、模块标准平台,有力推进公司标准化产品战略转型。公司将下游客户复杂的制造工艺 与流程分解为若干个生产作业,对应开发具有不同功能但接口(机械、电气、数据)统一的工艺模块,同时 针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公司陆续开发了工业数据采集、清洗、传输、存储、分析 、预测、可视化等工业互联系统模块。大量的模块积累形成了公司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与制造的基础平台。与 此同时,公司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在采购、生产、销售、供应链、研发等方面实现协同管 理,重塑了公司的“操作系统”,公司运行效率正在不断改善。 4.国际化运营优势 从公司设立之初,就具备国际化运营的领先战略,为全球客户服务,公司2010年便进入欧洲市场,十余 年来持续深耕海外市场,积累了如泰科电子、大陆集团、法雷奥、安波福等全球知名客户,积累了众多海外 优质客户群。为更好地拓展市场,快速响应来自客户的需求,公司在德国、匈牙利、墨西哥、加拿大、东南 亚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业务现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逐渐构建并完善了本土化运营能 力,有力支持了公司在境外市场开拓、项目实施。与此同时,公司拥有一支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团队,并 不断引进和培养具有目标市场国家语言、文化、技术、营销和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构建了国际化的技术 与市场团队,具备在全球实施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为众多世界500强制造企业提供核心装备及系 统支持。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市场发展环境与内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