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27 国盾量子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各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以及星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
通信地面站的建设系统地提供软硬件产品,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和领域提供组网及量子安全
应用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量子通信行业(行业) 1.46亿 57.79 9613.64万 68.26 65.66
量子计算行业(行业) 5658.87万 22.33 2475.55万 17.58 43.75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行业) 3880.45万 15.32 1251.85万 8.89 32.26
其他业务(行业) 1155.35万 4.56 742.82万 5.27 64.29
─────────────────────────────────────────────────
相关技术服务(产品) 9040.70万 35.68 4668.29万 33.15 51.64
量子通信产品(产品) 8692.82万 34.31 6231.04万 44.24 71.68
量子精密测量产品(产品) 3301.21万 13.03 903.82万 6.42 27.38
量子计算产品(产品) 3146.81万 12.42 1537.87万 10.92 48.87
其他业务(产品) 1155.35万 4.56 742.82万 5.27 64.29
─────────────────────────────────────────────────
华东(地区) 1.73亿 68.14 1.01亿 71.96 58.70
华北(地区) 3405.47万 13.44 1865.72万 13.25 54.79
其他地区(地区) 2525.03万 9.97 1375.74万 9.77 54.48
华中(地区) 2008.06万 7.93 647.91万 4.60 32.27
西北(地区) 133.42万 0.53 59.61万 0.42 44.68
─────────────────────────────────────────────────
直销(销售模式) 2.42亿 95.44 1.33亿 94.73 55.1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155.35万 4.56 742.82万 5.27 64.2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量子通信行业(行业) 8610.45万 55.16 4878.44万 65.85 56.66
量子计算行业(行业) 4478.25万 28.69 1786.61万 24.12 39.90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行业) 1772.19万 11.35 690.00万 9.31 38.93
其他业务(行业) 750.22万 4.81 52.95万 0.71 7.06
─────────────────────────────────────────────────
量子通信产品(产品) 5384.71万 34.49 3460.17万 46.71 64.26
量子计算产品(产品) 4478.05万 28.69 1786.46万 24.12 39.89
相关技术服务(产品) 3468.76万 22.22 1589.32万 21.45 45.82
量子精密测量产品(产品) 1529.37万 9.80 519.09万 7.01 33.94
其他业务(产品) 750.22万 4.81 52.95万 0.71 7.06
─────────────────────────────────────────────────
华东(地区) 1.10亿 70.46 5535.88万 74.73 50.32
华北(地区) 3135.41万 20.08 1371.74万 18.52 43.75
其他业务(地区) 750.22万 4.81 52.95万 0.71 7.06
其他地区(地区) 690.99万 4.43 462.68万 6.25 66.96
西北(地区) 26.66万 0.17 10.87万 0.15 40.77
华中(地区) 7.51万 0.05 -26.12万 -0.35 -347.80
─────────────────────────────────────────────────
直销(销售模式) 1.49亿 95.19 7355.04万 99.29 49.4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50.22万 4.81 52.95万 0.71 7.06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量子通信行业(行业) 9455.59万 70.18 3807.79万 75.23 40.27
量子计算及测量行业(行业) 3418.92万 25.38 947.29万 18.71 27.71
其他(补充)(行业) 598.24万 4.44 306.61万 6.06 51.25
─────────────────────────────────────────────────
相关技术服务(产品) 6179.38万 45.87 1533.28万 30.29 24.81
量子计算及测量仪器设备(产品) 3414.42万 25.34 944.19万 18.65 27.65
量子保密通信产品(产品) 3280.72万 24.35 2277.61万 45.00 69.42
其他(补充)(产品) 598.23万 4.44 306.61万 6.06 51.25
─────────────────────────────────────────────────
华东(地区) 1.15亿 85.02 4038.99万 79.80 35.26
其他地区(地区) 1085.65万 8.06 647.62万 12.79 59.65
其他(补充)(地区) 598.24万 4.44 306.61万 6.06 51.25
华北(地区) 234.76万 1.74 31.07万 0.61 13.23
华中(地区) 52.03万 0.39 30.28万 0.60 58.20
西北(地区) 48.11万 0.36 7.12万 0.14 14.80
─────────────────────────────────────────────────
直销(销售模式) 1.29亿 95.56 4755.09万 93.94 36.93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598.23万 4.44 306.60万 6.06 51.25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量子通信行业(行业) 1.36亿 75.71 8941.06万 87.03 65.92
量子计算行业(行业) 4117.72万 22.98 1331.98万 12.97 32.35
其他(补充)(行业) 233.79万 1.30 68.82万 --- 29.44
─────────────────────────────────────────────────
量子保密通信产品(产品) 1.17亿 65.58 8239.10万 79.67 70.12
量子计算仪器设备(产品) 4109.71万 22.94 1326.26万 12.82 32.27
相关技术服务(产品) 1822.54万 10.17 707.69万 6.84 38.83
其他(补充)(产品) 233.79万 1.30 68.81万 0.67 29.43
─────────────────────────────────────────────────
华东(地区) 1.26亿 70.37 6606.40万 64.31 52.40
华北(地区) 4447.90万 24.83 3320.43万 32.32 74.65
其他地区(地区) 415.12万 2.32 247.03万 2.40 59.51
其他(补充)(地区) 233.79万 1.30 68.81万 --- 29.43
华中(地区) 163.91万 0.91 90.95万 0.89 55.49
西北(地区) 48.11万 0.27 8.24万 0.08 17.13
─────────────────────────────────────────────────
直销(销售模式) 1.77亿 98.70 1.03亿 99.33 58.1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33.79万 1.30 68.81万 0.67 29.4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4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5320.46│ 21.00│
│客户2 │ 4747.97│ 18.74│
│客户3 │ 1488.66│ 5.88│
│客户4 │ 1146.02│ 4.52│
│客户5 │ 1079.01│ 4.26│
│合计 │ 13782.11│ 54.4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992.30│ 8.29│
│供应商2 │ 753.94│ 3.14│
│供应商3 │ 743.79│ 3.09│
│供应商4 │ 739.61│ 3.08│
│供应商5 │ 685.60│ 2.85│
│合计 │ 4915.24│ 20.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量子科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持续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继续支持量子科技发展。作为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引领者,报
告期内公司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技术和产业布局,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
大板块业务均有发展;引入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为战略投资者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推动量
子技术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5,336.89万元,同比增加6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84.14
万元,同比减亏74.30%。公司营业收入中,量子通信业务收入为14,642.23万元,同比增加70.05%;量子计
算业务收入为5,658.87万元,同比增加26.36%;量子精密测量业务收入为3,880.45万元,同比增加118.96%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为9,307.86万元,保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期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推动量子通信融入经典通信及信息安全,服务“新基建”
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公司致力于推动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无缝衔接,夯实国家主权信息安全
的底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量子通信技术研发,提升组网产品性能,推进设备小型化、关键器件芯片
化。公司完成国产小型化偏振编码QKD、面向光网络的小型化时间相位QKD等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
研制;对量子卫星地面站产品进行可靠性、易用性升级优化,公司参与国际首次“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实验,地面站产品协同微纳量子卫星完成了多次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密钥中继和数据中继任务,并启动
无人机与地面站QKD技术研发;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合作发布了全球首款插卡式QKD光传输一体终端,实现了量
子密钥分发与光传送网在技术、管控和运维上的深度融合。
在安全应用产品方面,公司升级“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使其具备跨省市密钥协同服务能力,服务上百
万用户规模的安全通信业务;研发内置量子随机数源的小型化“量子安全服务一体机”,填补中小规模应用
场景空白;“国盾密语耳机”“国盾密邮”等创新应用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升级,目前处于推广期。
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公司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服务了10余座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其
中雄安新区及上海量子城域网已正式运营。关键行业应用方面,在能源领域,公司与国家电网集团、南方电
网集团及旗下公司深化合作,在广东、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构建多个创新示范应用场景,为输变电等业
务提供安全支持;在金融领域,公司为交通银行提供了“两地三中心”量子密钥分发和业务数据加密传输等
,并启动了“量子不经意传输”等新技术预研。
公司在产品测评和标准制定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报告期内,公司琨腾密码服务管理平台新通过国家商用
密码产品认证,小型化时间相位编码QKD首次通过商用密码产品检测并取得密码检测报告,小型化偏振编码Q
KD、高速偏振编码QKD、量子随机数生成器QRNG100E等多款产品通过商用密码产品到期重检,另有2款量子随
机数生成器及1款密钥系统交换密码机产品开展了商密检测工作。
(二)发展量子计算核心能力,拓展量子精密测量应用
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紧跟前沿科技攻关,不断推进国产化产业链发展。公司作为唯一企业单位,参与
了“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科研工作,助力实现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公司进一步发
展核心组件并推向市场:公司稀释制冷机产品ez-QFridge经运行测试性能指标已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打破国外对量子计算机用稀释制冷机的禁运限制,并已交付客户使用;新一代千比特室温电子学测控系统
完成产品测试,已交付相关科研项目使用。
量子计算整机及云平台方面,公司基于“骁鸿”芯片,联合中电信量子集团研发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
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并正在协助中电信量子集团接入其量子计算云平台对外开放。公司自有的
量子计算云平台也开始对外探索量子计算机机时服务模式,为中科院软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了云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项目,为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提供一台超导
量子计算机、超量融合系统及相应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推动“巢湖明月”成为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
量子计算于一体的异构算力统一服务平台,为下游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支持,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处
于初验阶段。
公司量子精密测量设备及相关组件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逐步推进,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在整机设备方
面,公司推出的冷原子重力仪产品,已可替代国际高端的激光干涉重力仪,报告期内实现了9台整机销售并
已交付多省防震减灾单位及科研用户,成为该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并已完成了国际首次量子绝对重力组
网连续观测;单光子成像雷达已可实现200km远距离成像,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在组件产品方面,深度制冷
自由运行单光子探测器、自由运行单光子探测器等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在生物荧光检测、量子时钟同步等
领域进行了较好的应用。
(三)强化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提升科创实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导和参与了100余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实现标准与应用的相互
促进,以标准助推量子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在量子通信领域,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量子通信术
语和定义》正式发布,联合相关单位牵头的《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第5部
分:量子态编码模块》等5项通信行业标准、深度参与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Kq接口技术要求》等4
项通信行业标准获得发布;国科量子与公司联合牵头发起的国际标准《量子密钥分发节点保护的安全要求》
获世界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通过,这是首个系统性地规范关于可信中继节
点安全实施部署方面的国际标准。在量子测量领域,公司参与制定的我国首批量子测量领域国家标准《量子
测量术语》等正式发布。
此外,公司在量子通信领域还新牵头立项了ITU-T国际标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Cq接口协议》;中国信
息安全测评中心与公司、中国科大等联合牵头立项了《网络安全技术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
方法第1部分:要求》、《网络安全技术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第2部分:测试和评估方
法》2项国家标准。
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报告期继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
。2024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新增软件著作权20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储
备不断增强,1项核心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一届安徽省专利金奖。根据德温特国际权威专利数据库的数据,公
司在量子通信领域公开的同族专利数量保持全球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在核心产品研发、光电集成器件封装、生产工艺等方面能力不断提升,获批承担了1项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增认定“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创新平台。新增立项2024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
引智专项、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一批)和2024年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参与)等科技项
目;按计划推进2022年合肥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21年合肥市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项
目等;顺利通过2023和2022年中国声谷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021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
2020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验收。公司3款核心产品通过安徽/山东省首版次软件评定,2款核心产品
通过合肥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
(四)引入战略投资者,繁荣产业生态
2024年初公司与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签订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拟向其增发股票;
2024年11月2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2025年1月2日,本次发行新增股份登记、托管及股份限售手续办理完毕。本次非公开发行旨在增强公司服
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
的无缝衔接,将量子技术不断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底座。双方还将发挥中国
电信集团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进一步牵引量子计算等更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
公司作为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会长单位、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安徽省商用密
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始终致力于“量子+”“+量子”合作,推进量子信息产业生态建设。公司参与了国务
院国资委指导、中国电信集团主办的“下一代光网络创新联合体和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携手中电信量子
集团、中国科大等,共同成立“长三角量子通信组网技术创新联合体”,获批成为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
设试点单位;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共同组建“安徽省量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和“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先导示
范中心”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围绕量子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开展业务,是我国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主
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公司量子通信产品主要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核心设备、量子安全应用产品、核心组件以及量子保密通
信网络的管理与控制软件,并提供基于量子通信的技术开发及验证服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运维服务、面向
量子安全应用的相关技术服务等。
公司量子计算产品主要包括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以及操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核心组件,并提供量子计
算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量子精密测量产品主要包括冷原子重力仪、单光子成像雷达、单光子探测器、光学传感器等设备及
组件,并提供量子精密测量相关技术服务。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在量子通信产业链中的角色和定位是量子通信核心产品和相关技术服务供应商,公司已具备大批量
供货能力。现阶段,公司主要通过将量子通信产品(服务)销售给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商来实现盈利
,这些产品(服务)将最终用于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建设,以及以网络建设为基础的行业
应用。
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客户单位销售用于研制量子计算机所需的室温操控系统、超
导量子计算操控软件及系统、低温信号传输系统、稀释制冷机等仪器设备;为客户定制化搭建全自主可控的
超导量子计算整机系统;通过开放量子计算云平台和对外销售量子计算机及组件,促进量子计算相关的硬件
开发和应用探索。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和导入前沿科技成果,向科研院所、企事业
单位销售相关产品及组件。
2、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核心技术自主掌握的策略,兼顾技术时效性和领先性。公司产品开发秉承
“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总体布局,研发活动主要分为技术预研和产品研制。公司研发部门包
括总工办、产品研发中心、方案技术部、量子调控技术部,其中总工办负责跟踪国际前沿动态和公司专利布
局等工作,产品研发中心负责各类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核心设备及核心组件的研发工作,方案技术部负责量子
密钥管理及控制产品、量子安全服务平台和量子安全应用产品的研发工作,量子调控技术部负责量子计算相
关设备仪器、量子计算云平台和应用探索等研发工作。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集中采购。供应链管理部按照公司生产经营需要,根据研发项目、销售生产需求等制定
设备及物料采购计划,在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付周期、安全库存及市场行情等因素,确认采购
数量,选择合格供方,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制度提交审核批准后,最终执行采购。公司会根据物料品类、供方
技术能力、产品采购周期是否符合公司要求以及售后服务是否优良等发掘潜在资源,经过样品试制、小批量
验证、供应商审核后成为合格供方。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
商之间形成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4、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为自主生产。公司按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由生产部具体执行。公司具备完整的产品生
产和测试条件,产品生产车间、三防车间、高低温实验室、老化联调室、试制维修车间,SMT全自动生产线
、模块及整机装配测试生产线、检验线等设施齐备,公司还设计了多种自动化生产及测试装置以提高生产效
率。公司生产过程包括核心模块制造、整机装配、高低温震动加速老化测试等,产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公司致力于不断完善产品工艺、检测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5、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主要以商务谈判和参与招标方式获得订单。公司统一制定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
营销管理部在具体开展业务时,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确定项目价格策略。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近年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作为量子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领域,各自展现出独特技术
特点和广阔应用前景。总体上,量子信息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目前已经进入“产学研
用管”协同推进的新阶段,并开始初步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在量子通信及量子安全领域,量子密钥分发(QKD)已具备“天地一体”广域网络工程化实现条件,处
于规模应用推广阶段。织密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筑牢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基石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到
国家战略层面,国内外都在持续开展产品集成化升级、应用融合创新、标准化体系建设。随着新一代信息通
信技术的演进,以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和量子安全等为代表的量子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
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护数字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量子计算领域,多个量子计算原型机已经在少数特定问题上证明了“量子优越性”,有望在未来解决
更多困难问题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目前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还不能解决有实用价值的复杂问题。各国
都在先实现专用量子计算机、最终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道路上快速前行,与之相关的供应链市场、整机销
售市场、相关应用探索市场加速发展,超算和量子计算融合、云平台是其中的重要方向。
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国内外已形成一批产品,可提升对加速度、时间、距离等各种物理量的测量精度
。目前整体处于实用化转型阶段,正在多种技术路线上、多种应用场景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探索、产品开
发、工程应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属
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1.1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之“1.1.3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之“3915信息安全设备
制造”;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公司所从事业务属于“鼓励类”
之“二十八、信息产业”中的“量子通信设备”和“量子、类脑等新机理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制造”。
(1)行业发展阶段
1)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量子信息领域,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从政策布局、资金投
入、人才引育和国际合作等多维度着力推进。在此过程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资本紧密结合。近年来,
更是加大产业方面布局,涵盖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链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
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目前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欧盟等3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
了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战略规划或法案文件。2024年,21个欧盟成员国签署《欧洲量子技术宣言》,承诺将
在整个欧洲合作发展世界级的量子技术生态系统,加速欧洲成为世界“量子谷”;欧洲创新委员会发布《20
25年工作计划》,将量子技术定义为“对社会和开放战略自主权至关重要的高风险技术”,为其发展提供资
金支持;欧洲量子产业联盟发布了《战略产业路线图》报告,阐述了170多个成员对未来十年欧洲量子产业
的集体愿景;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公布《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为量子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
发批准了1,438亿美元的预算;法国展示了《国家量子技术战略》发布3年来的建设成果,围绕量子通信、量
子计算、量子传感等目标投入了18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新加坡公布其国家量子战略,计划5年内投资近3亿新
元;韩国正式实施《量子科技和量子产业促进法》,制定了打造量子科研基地、系统性培育量子产业等中长
期战略。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量子信息的竞争愈加激烈焦灼,美国、荷兰等更多欧美国家采取了扩大相关技
术产品禁运范围、限制对外投资等举措。
在我国,量子信息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和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前
瞻布局。目前我国在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方面与发达国家整体处
于同一水平,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发展迅速。“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提到了有关“量子
科技”的内容,包括“量子信息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量
子信息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发,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研制,量子精密
测量技术突破”等。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
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
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量子+”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模式,量子技术
与多行业融合创新将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国内外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标准化工作是新兴技术走向产业化规模应用的重要环节。2024年,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指出要加快量子信息标准布局,推动术
语、功能模型、参考架构等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开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量子通信技术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我国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在国内,第三方测评
是决定信息安全产品商业准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信息安全、信息通信和金融、电力等领域的专业机构加大
了对量子通信这一新兴信息安全技术的关注和参与,通过测评、标准、融合应用等工作,深度参与了量子通
信技术、产品、应用的研究和规划,逐步形成阶段性的共识和认可。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
布了《量子通信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国家工信部则集中发布了《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
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第4部分:诱骗态调制模块》《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第
5部分:量子态编码模块》《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第6部分:量子态解码模
块》《量子密钥分发(QKD)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KD设备》《量子密钥分发(QKD
)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等通信行业标准,我国的量子通信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还有大量标
准正待研制发布。
国际标准化方面,ITU、IEEE、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近年来纷纷启动量子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其中,量子通信领域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显示了一定的产业成熟度。包括公司在内的中国主体在其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国科量网与国盾量子联合牵头发起的《量子密钥分发节点保护的安全要求》获国
际电信联盟ITU-T批准通过,这是首个系统性地规范关于可信中继节点安全实施部署方面的国际标准;同时
,国盾量子新牵头立项了国际电信联盟ITU-T《量子密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