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58 宝兰德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基础软件中的中间件软件产品以及云管理平台软件、应用性能管理软件等智能运维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并
提供配套专业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行业) 1.28亿 45.02 9236.70万 40.65 72.39
政府(行业) 7909.13万 27.91 7088.81万 31.20 89.63
金融(行业) 7172.55万 25.31 6016.35万 26.48 83.88
其他(行业) 500.31万 1.77 378.47万 1.67 75.65
─────────────────────────────────────────────────
基础设施软件(产品) 1.34亿 47.15 1.24亿 54.60 92.82
基础设施软件服务(产品) 9130.71万 32.22 6072.24万 26.73 66.50
智能运维软件销售(产品) 2733.65万 9.65 2510.21万 11.05 91.83
智能运维软件服务(产品) 1684.50万 5.94 552.36万 2.43 32.79
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产品) 1066.42万 3.76 989.91万 4.36 92.83
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服务(产品) 186.44万 0.66 149.02万 0.66 79.93
其他业务(产品) 96.58万 0.34 4.75万 0.02 4.91
其他服务(产品) 52.83万 0.19 20.96万 0.09 39.67
其他软件销售(产品) 25.93万 0.09 15.98万 0.07 61.64
─────────────────────────────────────────────────
华北地区(地区) 1.35亿 47.50 1.12亿 49.13 82.91
华东地区(地区) 5988.73万 21.13 4397.50万 19.35 73.43
华南地区(地区) 2194.73万 7.74 1735.27万 7.64 79.07
西北地区(地区) 1955.58万 6.90 1458.29万 6.42 74.57
西南地区(地区) 1943.03万 6.86 1692.67万 7.45 87.12
华中地区(地区) 1402.23万 4.95 1247.52万 5.49 88.97
东北地区(地区) 1297.53万 4.58 1022.34万 4.50 78.79
其他业务(地区) 96.58万 0.34 4.75万 0.02 4.91
─────────────────────────────────────────────────
直销(销售模式) 1.54亿 54.20 1.10亿 48.42 71.62
经销(销售模式) 1.29亿 45.46 1.17亿 51.56 90.9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6.58万 0.34 4.75万 0.02 4.9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基础设施软件销售(产品) 7776.85万 55.54 --- --- ---
基础设施软件服务(产品) 4300.11万 30.71 3461.61万 27.19 80.50
智能运维软件销售(产品) 1440.49万 10.29 --- --- ---
智能运维软件服务(产品) 411.63万 2.94 38.33万 0.30 9.31
其他业务(产品) 44.40万 0.32 -1.59万 -0.01 -3.58
其他服务(产品) 29.55万 0.21 17.13万 0.13 57.96
─────────────────────────────────────────────────
华北地区(地区) 7283.05万 52.01 6729.44万 52.85 92.40
华东地区(地区) 2900.33万 20.71 2454.95万 19.28 84.64
西南地区(地区) 912.27万 6.51 849.18万 6.67 93.08
西北地区(地区) 867.32万 6.19 817.85万 6.42 94.30
华南地区(地区) 831.18万 5.94 777.79万 6.11 93.58
华中地区(地区) 611.88万 4.37 599.46万 4.71 97.97
东北地区(地区) 552.59万 3.95 505.73万 3.97 91.52
其他业务(地区) 44.40万 0.32 -1.59万 -0.01 -3.58
─────────────────────────────────────────────────
基础设施软件(业务) 1.21亿 86.25 1.12亿 88.26 93.06
智能运维软件(业务) 1852.12万 13.23 1478.81万 11.61 79.84
其他(业务) 73.95万 0.53 15.54万 0.12 21.0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行业(行业) 1.20亿 39.29 1.06亿 38.70 87.97
政府行业(行业) 1.05亿 34.47 9429.21万 34.58 89.58
金融行业(行业) 7113.09万 23.30 6709.97万 24.61 94.33
其他行业(主要为企业用户)(行业) 837.74万 2.74 586.34万 2.15 69.99
其他业务(行业) 60.81万 0.20 -7.96万 -0.03 -13.09
─────────────────────────────────────────────────
基础设施软件销售(产品) 1.28亿 41.81 1.27亿 46.61 99.59
基础设施软件服务(产品) 9293.11万 30.44 7964.50万 29.21 85.70
智能运维软件销售(产品) 4146.85万 13.58 --- --- ---
智能运维软件服务(产品) 2623.69万 8.59 1510.66万 5.54 57.58
其他软件销售(产品) 1477.76万 4.84 799.33万 2.93 54.09
其他服务(产品) 166.50万 0.55 144.88万 0.53 87.01
其他业务(产品) 60.81万 0.20 -7.96万 -0.03 -13.09
─────────────────────────────────────────────────
华北地区(地区) 1.22亿 39.87 1.12亿 40.93 91.69
华东地区(地区) 4936.52万 16.17 4477.75万 16.42 90.71
西北地区(地区) 3857.48万 12.63 3299.92万 12.10 85.55
西南地区(地区) 3577.68万 11.72 3283.89万 12.04 91.79
华南地区(地区) 3077.20万 10.08 2469.69万 9.06 80.26
东北地区(地区) 1559.48万 5.11 1496.08万 5.49 95.93
华中地区(地区) 1289.05万 4.22 1087.95万 3.99 84.40
其他业务(地区) 60.81万 0.20 -7.96万 -0.03 -13.09
─────────────────────────────────────────────────
直销(销售模式) 1.54亿 50.30 1.34亿 48.99 86.99
经销(销售模式) 1.51亿 49.50 1.39亿 51.04 92.0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0.81万 0.20 -7.96万 -0.03 -13.0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基础设施软件产品销售(产品) 5986.46万 44.46 5942.32万 51.15 99.26
基础设施软件服务(产品) 3627.54万 26.94 3130.94万 26.95 86.31
智能运维软件销售(产品) 1502.63万 11.16 --- --- ---
智能运维软件服务(产品) 1224.13万 9.09 323.70万 2.79 26.44
其他软件销售(产品) 966.90万 7.18 594.42万 5.12 61.48
其他服务(产品) 135.01万 1.00 124.55万 1.07 92.25
其他(补充)(产品) 21.24万 0.16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5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2691.14│ 44.78│
│第二名 │ 1286.68│ 4.54│
│第三名 │ 954.04│ 3.37│
│第四名 │ 813.35│ 2.87│
│第五名 │ 571.29│ 2.02│
│合计 │ 16316.49│ 57.5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89.92│ 7.35│
│第二名 │ 338.40│ 6.38│
│第三名 │ 253.33│ 4.78│
│第四名 │ 219.32│ 4.14│
│第五名 │ 188.68│ 3.56│
│合计 │ 1389.65│ 26.2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创新研发,基于市场需求对于传统业务不断进行迭代更新,随着人工智能产业
的高速发展及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公司集中产研力量,推出了中间件管理平台、AI智慧助手、AI智算平台
等新产品、新形态,不断推动公司产品智能化升级,实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突破。
(一)主要经营情况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40.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8%;实现归属于
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872.2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2024年度,面对复杂变化的宏观局势、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业务持续提
质增效,坚持创新。
在传统优势基础设施软件及智能运维领域,公司持续聚焦重点,加强和巩固在运营商领域的竞争优势;
深耕金融重点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性、易用性及智能化;同时持续拓展能源、教育、特种行业等领
域,提升公司产品覆盖面。
同时,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产研转型,成功推出了中间件管理平台、AI
智慧助手、AI智算平台等新产品,为公司后续业务拓展及持续经营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部分下游客户需求放缓及公司战略性调整业务布局,以及公司集中优势力量研发的新产品在本报
告期尚未贡献业务收入等原因,2024年度,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水平较上年度均有所下降。
(二)业务布局情况
1、核心业务韧性凸显
公司紧跟市场脉搏,精准把握行业趋势,聚焦垂直行业赛道,在电信运营商、金融等传统领域持续深耕
,不断加大市场纵深拓展力度。
在电信运营商领域,公司深度绑定中国移动等头部客户,支持其核心系统运营,持续、充分验证了国产
中间件产品在核心场景的替代能力;在金融领域,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拓展新的产
品应用。报告期内,公司为金融领域客户提供了云原生中间件、中间件统一管理平台、应用监控运维、容器
云PaaS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全方位产品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在金融云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公司依托领
先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服务水平,助力客户大幅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及应用性能,有效满足了金融行业日益增
长的业务需求,凭借公司产品和服务支持的出色表现,公司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和客户的深度信赖;在党
政、央国企领域,公司持续集中资源、优化客户结构,为政务信创需求复苏积极储备优质项目。
2、研发投入加码与新产品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在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持续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截
至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基础设施软件、智能运维、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领域,拥有六大产品线、30多款
产品,为多领域用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中间件技术新突破:中间件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研发宽度和深度持续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
技术使其处理能力、高可用、稳定性等达到媲美国外一流产品的水平,新推出的云原生中间件系列产品能更
好地适应新型云化趋势下应用构建的需求等;
持续完善大数据产品体系:在大数据领域,加强数据集成、数据交换、数据治理等大数据体系的产品研
发,推出数据交换平台、数据集成平台、数据质量平台、数据可视化等多款软件,全力支持用户数字化转型
及数据要素支撑等需求;推出AI智算平台、聚焦AI技术中台: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以DeepSeek为
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产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算力为代表的AI基础设施纳入国家
顶层设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紧跟时代技术前沿,结合公司技术储备和积累,推出AI智算平台及
AI智慧助手等新产品,其中,AI智算平台致力于构建多样性算力服务生态,提供更高效的算力资源利用、更
高质量的算力调度、更快更灵活的算力服务模式供给、更丰富的算力资源应用场景。AI智慧助手构建了知识
问答、代码生成、数据分析、智能体等多项核心能力,赋能智能客服、智能运维、智能营销、智能研发等领
域。
(三)管理效能提升与长期价值释放
1.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公司发展注入动力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重视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选用机制。公司制定了科学合
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不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等,大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环境。公司持续加强管理能力的提升,优化人才激励措施,配合使用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计划等激励措施,
全面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企业凝聚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加强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2024年,公司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和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夯实
工作基础,勤勉尽责,依法履职,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规范运作,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公司获得的荣誉报告期内,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荣获多项荣誉和资质,包括: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卓越贡献成员单位”;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
会主办、福建省数据管理局、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州市人民政府、“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共同
颁发的“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福州城市赛二等奖”;《金融电子化》杂志的2024“金鼎奖—优
秀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案例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第三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大赛二等奖;工业
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优秀信创合作伙伴”等,上述荣誉既是公司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推广的
成果见证,更是对公司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专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综合实力的认可。
(五)未来展望与发展策略2025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也是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2025年
信创全面开展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技术风起云涌。公司2025年度将持续深化业务变革,紧跟市场趋势,提
升内在发展质量。
1、信创业务持续深耕,抓住信创产业发展机遇
在基础设施软件领域,面对信创产业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的市场机遇,公司确立中间件业务
"广度+深度+安全"三维发展战略,同步强化全行业覆盖能力与重点领域突破。在广度上,公司要持续丰富中
间件品类,支持全面信创国产替换;在深度上,公司要聚焦打造精品,提升性能、创新性、易用性,形成技
术护城河;在安全上,公司要练好内功、持续完善生态、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在智能运维领域,公司持续完
善信创环境全栈监控适配,打造云平台智能运维管理体系,提升微服务框架深度运维能力。
2、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构造发展新引擎
在AI智算平台领域,公司将持续优化算力调度、异构算力适配、算力租赁、大模型服务、算力虚拟化、
训练推理加速等功能,持续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挖行业,聚焦场景,赋能应用,持续助力公司的数智化转
型;在AI智慧助手及智能体、AI应用等领域,公司将持续打磨,结合公司技术积累,持续不断地提升产品质
量和交付效率,降本增效,抓住AI浪潮的历史性机遇。
2025年1月,公司与联合体成员已成功中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处理中心项
目算力集群部分建设、维护、运营一体化二标段(二次)项目及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项目算力集
群部分建设、维护、运营一体化一标段项目,公司为上述项目提供AI智算平台。上述项目的成功中标是公司
业务突破的体现,也是对公司技术和产品实力的认可。公司将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下游客户需求
,精益求精打磨技术,持续开拓业务应用范围。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产品研发,以实现基础软件
自主可控为公司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注客户需求,持续进行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作为
一家专业的基础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紧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构建起覆盖
基础设施软件、智能运维、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三大领域、六大产品线、30+产品的矩阵,打造了覆盖全国的
营销和服务网络。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报告期内的盈利主要来自销售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以及提供软件产品的技术服务收入。公司持续拥
抱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利好政策及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积极调整研发和销售方向,
持续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丰富产品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从而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是
公司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
2、软件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提供给电信领域、金融领域、党政领域等大型政企客户,公司通过直接
销售模式和经销模式进行软件销售。
不同销售模式的主要业务流程内容如下:
(1)直接销售公司具备独立完备的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在该模式下,公司参与客户的公开招标
或商务谈判。达成交易意向后,公司直接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如公司签订产品供货合同,公司根据合同内
容进行产品发货,并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向客户提供安装实施、调试及支持试运行等相关工作。产品到货后
公司向客户索取到货证明,试运行阶段结束后公司向客户索取试运行稳定报告。如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公司
向客户提供合同中指定服务内容。
由于中间件软件产品在客户的业务系统中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同时中间件软件本身与上层应用软件紧密
相关,所以产品一经使用,替换中间件软件相对成本较高。一般在新建系统中,客户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
确定产品及合作方,而在后续的系统扩容业务中,客户一般不会更换中间件产品提供厂商。
智能运维类软件产品在客户日常运维操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效率提升作用,同时,智能运维类产品会管
理大量现网应用系统的运行数据,与用户现网已存在的管理系统打通完整的支撑流程,所以产品一经使用,
替换运维产品的成本较高。一般在运维能力的独立规划建设中,客户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确定产品及合作
方,后续扩展能力时,客户一般会采用在原有系统上功能扩充的方式进行,以便进行成本控制。
(2)经销销售公司经销销售模式是指公司通过经销商进行产品销售,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往下游客户的
一种方式。
经销商模式下,公司将产品以买断方式销售给经销商,并由经销商向最终用户交付产品及服务,公司充
分给予经销商业务培训、业务支持等。
3、采购模式
公司作为软件企业,为非生产型企业,业务流程不涉及生产环节,销售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具有无差异
化和可批量复制的特性。公司日常经营发生的采购主要为外包服务采购和采购开发部署软件相关的其他软硬
件产品。
4、研发模式
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一般需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调查、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制定预算,在经过公司
管理层对项目的可行性和预算论证通过后进行立项。立项后,项目研发过程分为6个阶段:规划、需求分析
和设计、架构设计、开发实现、测试及发布。待研发项目完成后,通过注册软件著作权,形成软件产品,再
向客户出售软件产品实现盈利。公司研发形成产品并向客户销售的过程即为公司实际的生产过程。公司在软
件产品交付后,通过售后技术服务的方式为客户维护公司软件产品并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
5、技术服务模式
由于公司中间件和智能运维产品在客户的业务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客户需要公司在销售软件产品后持
续提供技术服务以辅助客户维护系统稳定,持续更新演进。公司专业化技术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保障服务、
升级及补丁服务、系统维护服务和开发服务四种类型,其中保障服务和升级及补丁服务是关键和基础的支撑
服务,客户需要购买这些服务来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基础设施软件、智能运维类软件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类软件为主的软件的研发和销售,
并提供配套专业技术服务。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归属于软件开发业(I6510)。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软件开发生产(含民族语言信息化标准研究与推广应用)
”属于“鼓励类”产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
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软件业运行良好》的报告数据,2024年全国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2024
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及增长情况如下:
(1)基础设施中间件行业发展情况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包含了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
件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中间件作为核心基础软件,在我国各行业信息系统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现中间件产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关键一环,因此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
。
我国中间件软件行业早期由国际知名厂商IBM和Oracle以领先的产品技术迅速占领了市场,随着国产中
间件厂商技术的升级,以宝兰德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在电信、金融、政府等领域客户中不断打破原有的IBM
和Oracle的垄断,逐步提升了中间件软件产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
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的持续推动下,中间件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将持续加快,国产中间件厂
商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并有望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的标杆行业。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
据领域相关技术日渐成熟,中间件开始不断扩大边界以融合新兴技术趋势,中间件产品形态愈发多样,既可
以是在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基础中间件软件形态,也可以是在云环境中
组成PaaS平台的云化中间件形态,以及在大数据领域中以数据中台的形态出现。但不论应用场景如何变化,
为分布式应用提供标准平台的需求始终存在并持续增长,中间件产品的概念不断延伸,且将随着数字化技术
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2)智能运维软件行业发展情况伴随国产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的不断落实和深入推进,新型国产
化软硬件产品在更多行业和领域纷纷落地,由于产品的兼容适配性及稳定性的差异导致的业务系统故障明显
增多,传统基于设备的监控运维产品无法满足需要,从而催生了大量面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运维工具
的产品需求。同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的测试认证工作也为行业内的运维产品设定了门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大模型赋能的智能化运维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运维难题的路径。通过
大模型从日志、指标等时序监控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和快速解决。通过检索增强生成
RAG框架,大模型可以依托运维专家支持能力的沉淀积累及对历史案例的泛化学习,提供预测分析技术,可
以帮助企业提前识别潜在的故障风险、容量问题,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演进。对于企业沉淀的诸多运
维解决方案资料库,大模型通过NLP技术,将运维手册、场景问题回答、运维案例库和实时数据整合为运维
智能知识系统,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同时大模型还可以自动化处理重复性任务,如
告警分类、日志分析和状态监控,通过不同的运维专家Agent,驱动大模型实现智能化的故障识别、故障定
位、根因分析、报告生成,同时支持多环节智能编排,降低整个运维周期中对人工的依赖。
(3)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行业发展情况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40.95万元,同比减少7.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72.24万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78.94万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1)中间件软件行业发展情况全球中间件软件行业由国际知名厂商IBM、Oracle引领和主导,在我国行
业早期发展阶段以领先的产品技术迅速占领了市场,近年来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的技术升级、产品迭代,以
宝兰德为代表的国产厂商,不断打破原有的国外技术垄断,逐步实现了中间件软件的国产化自主可控和产业
链的安全可靠。
我国中间件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以企业级客户的需求为主,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领
域,该类客户IT系统规模大,重要性高,因此,相关客户对中间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
要求高。
从行业需求角度来看:
政府行业是国计民生的保障基石,极为重视信息技术的安全可靠和自主创新,政府客户对中间件软件的
需求量大,该领域具有客户部门多、专业范围广、地域分布散、信息化水平提升快等特点,参与的企业数量
也相对较多,市场竞争激烈。
金融行业是对IT系统高度依赖的行业,因此对于中间件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要求较高。该领域
对国外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主要市场份额仍由IBM、Oracle占据。公司通过广泛布局、深入服务,已
经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中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并不断进入到金融细分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的
应用范围。电信行业是中间件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电信客户对于产品的测试、选型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
电信行业的数据量较大,中间件软件在电信IT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电信行业对于中间件
软件供应商的选择都是非常严格和谨慎的,特别是对于客户的核心应用系统,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甄选
。在该业务领域,IBM、Oracle仍保持相对领先,但近年来,以宝兰德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加速推动该领
域核心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公司产品已经进入了中国移动总公司以及20多个省公司、专业公司的核心系
统,打破了原国外厂商对该领域垄断的局面。
(2)智能运维软件行业发展情况全球智能运维行业已从被动式监控和管理,即所谓的IT运营管理(ITO
perationsManagement,或称ITOM),演进到通过对监控和运营数据和经验积累的主动监控和管理,即所谓
的IT运营分析(ITOperationsAnalytics,或称ITOA)。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全球主
要IT运维厂商将AI算法与ITOA技术相结合,IT运维行业正在向智能运维(ArtificialIntelligentOperation
s,或称AIOps)的方向演进。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崛起,智能运维与大模型结合,构建运维大模型、运维
智能体已势在必行,进一步推动了对话式运维(ChatOps)的快速发展。
我国智能运维行业起步较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