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59 华锐精密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7.50亿 98.82 2.93亿 97.81 39.05
其他业务(行业) 893.47万 1.18 656.43万 2.19 73.47
其他(补充)(行业) 44.83 0.00 14.39 0.00 32.10
─────────────────────────────────────────────────
车削刀片(产品) 4.80亿 63.25 2.05亿 68.37 42.65
铣削刀片(产品) 1.44亿 18.93 7105.69万 23.72 49.45
整体刀具(产品) 9342.13万 12.31 102.78万 0.34 1.10
其他(产品) 2190.27万 2.89 853.43万 2.85 38.96
钻削刀片(产品) 1990.24万 2.62 1411.51万 4.71 70.92
其他(补充)(产品) 44.83 0.00 14.39 0.00 32.10
─────────────────────────────────────────────────
境内(地区) 7.00亿 92.25 2.71亿 90.54 38.73
境外(地区) 4990.52万 6.57 2176.00万 7.26 43.60
其他业务(地区) 893.47万 1.18 656.43万 2.19 73.47
─────────────────────────────────────────────────
经销(销售模式) 6.15亿 81.04 2.42亿 80.69 39.29
直销(销售模式) 1.35亿 17.78 5128.47万 17.12 38.0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93.47万 1.18 656.43万 2.19 73.4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7.90亿 99.40 3.57亿 98.80 45.20
其他业务(行业) 474.59万 0.60 431.62万 1.20 90.95
─────────────────────────────────────────────────
车削刀片(产品) 5.24亿 65.96 2.52亿 69.71 48.06
铣削刀片(产品) 1.77亿 22.31 9116.33万 25.24 51.44
整体刀具(产品) 5947.22万 7.49 167.27万 0.46 2.81
钻削刀片(产品) 2126.25万 2.68 1573.24万 4.36 73.99
其他(产品) 1238.93万 1.56 80.98万 0.22 6.54
─────────────────────────────────────────────────
境内(地区) 7.43亿 93.52 3.32亿 91.82 44.65
境外(地区) 4676.03万 5.89 2523.00万 6.99 53.96
其他业务(地区) 474.59万 0.60 431.62万 1.20 90.95
─────────────────────────────────────────────────
经销(销售模式) 7.19亿 90.47 3.30亿 91.32 45.90
直销(销售模式) 7097.96万 8.94 2703.40万 7.49 38.0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74.59万 0.60 431.62万 1.20 90.9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控刀具及相关产品(产品) 3.55亿 99.51 1.59亿 99.14 44.66
其他(产品) 175.14万 0.49 137.42万 0.86 78.46
─────────────────────────────────────────────────
国内(地区) 3.41亿 95.49 --- --- ---
国外(地区) 1610.38万 4.51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5.99亿 99.61 2.92亿 99.21 48.65
其他(补充)(行业) 237.62万 0.39 232.32万 0.79 97.77
─────────────────────────────────────────────────
车削刀片(产品) 3.99亿 66.28 1.94亿 66.13 48.74
铣削刀片(产品) 1.78亿 29.63 9139.61万 31.10 51.28
钻削刀片(产品) 1475.87万 2.45 1140.29万 3.88 77.26
其他(产品) 748.31万 1.24 -557.57万 -1.90 -74.51
其他(补充)(产品) 237.62万 0.39 232.32万 0.79 97.77
─────────────────────────────────────────────────
境内(地区) 5.70亿 94.77 2.76亿 93.84 48.37
境外(地区) 2906.22万 4.83 1578.21万 5.37 54.30
其他(补充)(地区) 237.62万 0.39 232.33万 0.79 97.77
─────────────────────────────────────────────────
经销(销售模式) 5.49亿 91.26 2.69亿 91.49 48.97
直销(销售模式) 5022.05万 8.35 2268.69万 7.72 45.1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37.62万 0.39 232.32万 0.79 97.7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3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7181.73│ 9.57│
│客户二 │ 6324.46│ 8.43│
│客户三 │ 5488.81│ 7.32│
│客户四 │ 5089.34│ 6.78│
│客户五 │ 4659.05│ 6.21│
│合计 │ 28743.38│ 38.3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5955.85│ 17.86│
│供应商二 │ 5010.47│ 15.02│
│供应商三 │ 4433.00│ 13.29│
│供应商四 │ 3472.97│ 10.41│
│供应商五 │ 645.71│ 1.94│
│合计 │ 19517.99│ 58.5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工艺优化及产品升级迭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销售渠道完善
、加强内部管理等多种方式推动公司各项业务平稳发展。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905.73万元,与去
年同期相比下降4.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95.9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26%;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31.0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68%。报告期
内,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有所下降主要系:(1)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2)营业收
入下降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进而致使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
1、坚持技术创新,提升研发实力
公司一直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的发展战略,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研发与应用。报告期内,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加强研发队伍建设,重视产学研用的结合,长期坚持与高等院校合作研发,积极推
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报告期内
共新增5项基体材料牌号,1项PVD涂层材料以及2项PVD涂层工艺,2项CVD涂层工艺。
2、加强市场开拓,完善国内外销售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为开拓市场多措并举,推动在产品宣传、渠道完善、产品服务、销售队伍建设的转型升
级。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各大展会、参与行业协会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广公司产品。公司坚持以客户
需求为导向,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目标,在成熟的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直销团队的建设力度与
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公司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与国内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客户达成合作
。此外,公司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海外开拓力度,积极参加国际机床工业展,新设孙公司德国华锐,
持续开拓新客户,完善海外渠道布局,2024年实现海外营业收入4,990.52万元,同比增长6.73%。
3、完善公司管理与治理,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业务管理,加强精益生产,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完善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产品品质
;加快流程化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内培外引、人才激励与考核体系,组织
内外部培训课程,推进骨干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公司运作,完成第三届
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及相关制度的修订工作,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提升信
息披露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畅通投资者与公司交流的渠道,公司治理结构和规
范运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4、高效钻削刀具募投项目顺利结项,丰富产品供应能力
2024年12月,公司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
设项目”顺利结项,该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布局、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
升公司综合金属切削服务能力,为公司实现成为国内领先的整体切削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
础。
5、开展再融资工作,优化财务结构
2024年2月公司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
资金和偿还贷款,本次发行有助于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优化财务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公司发展战
略的实现。公司积极推进再融资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的批
复。
6、持续推进股权激励,助力公司人才梯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激励与考核等工作,建设打
造卓越团队,高效推进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4年11月公司完成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
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归属考核工作,2024年12月28日,上述考核期归属的406,550股上市流通。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主要从事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硬
质合金数控刀具作为数控机床执行金属切削加工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
模具、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金属材料加工。我国数控机床以及配套的数控刀
具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一直以来,国内中高端数控刀具市场一直被欧美、日韩刀具企业所占据。公司
一直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的发展战略,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研发与应用,不断追求硬质合金数
控刀具整体性能的提升和制造工艺的优化,依托多年的人才、技术积累以及先进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形
成了在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四大领域的自主核心技术。公司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
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
端市场。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先后被湖南省经济
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湖南省新材料企业”、“湖南省小巨人企业”,被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
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24年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第三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入
选“2024年湖南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名单”、“湖南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是湖南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的“2023年度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20年实施计划
”单位,公司获“2022年湖南省制造业质量标杆”、“株洲市第三届市长质量奖”,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硬质材料及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模具铣刀片荣获第五批
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在第四届、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中均被评选为“用户满意品牌”;自主研
制的锋芒系列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和模具铣削刀片分别获得“金锋奖”首届切削刀具创新产品奖和“荣格技术
创新奖”,S/CSM390双面经济型方肩铣刀同时获得“金锋奖”第二届切削刀具产品创新奖和“荣格技术创新
奖”,高硬度加工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获得“金锋奖”第三届切削刀具产品创新奖,G系列高性能钢件车削
刀片获得2023年“荣格技术创新奖”,XD系列整体硬质合金深孔钻削刀具获得2024年“荣格技术创新奖”。
公司现有核心产品为硬质合金数控刀具,主要分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和硬质合金整体刀具,具体分类如
下:
(1)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公司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削三大系列,具体如下:
①车削系列:主要应用于钢(P)、不锈钢(M)、铸铁(K)等被加工材料的外圆、内圆、端面等车削
加工。
②铣削系列:主要用于钢(P)、淬硬钢(H)等被加工材料的型面、平面、方肩、仿形、凹槽等铣削加
工。
③钻削系列:主要用于钢(P)、不锈钢(M)类被加工材料的机械加工中孔钻加工。
(2)硬质合金整体刀具
主要用于钢(P)、不锈钢(M)、铸铁(K)、铝合金和有色金属(N)、高温合金(S)类被加工材料
的机械加工中钻孔加工和铣削加工。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碳化钨粉、硬质合金棒材、钴粉和钽铌固溶体等。公司采购部对主要原材料采购工
作实行统一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情况储备合理库存;公司通过向合格供应商询价和比价方式确定采购
价格,在对主要原材料的品质、价格、交货期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安排订单采购;货物到厂后需进行入厂检
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对物料进行入库。
公司与碳化钨粉、硬质合金棒材、钴粉和钽铌固溶体等关键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且以自主生产为主,仅在产能不足时,通过部分工序外
协加工来补充产能。
(1)自主生产公司销售部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的产品规格、交货周期和数量等信息生成生产指令卡,由
生产部门组织生产。由于公司产品需经过配料、球磨、喷雾干燥、压制成型、烧结、研磨深加工和涂层等生
产工序,生产流程较长,因此公司对市场需求较稳定的产品设置适度安全库存,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建立了从材料入厂检验、制程检验、半成品和成品入库检
验等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程序和工艺控制程序,确保产品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整体质量的稳定可靠。
(2)外协加工公司产品主要依托公司产能进行自主生产,仅在自身产能不足情况下,将安排外协加工
。通常来说,在进行委外加工时,公司会将半成品和加工要求提供给外协供应商交其加工,待其完工、公司
验收入库后,以合格加工量向外协供应商结算加工费。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积累,公司已建立了聚焦华南、华东和
华北等国内主要数控刀具集散地,覆盖二十余省市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此外,公司近年来也积极拓展海外市
场,加快全球布局。
(1)直销模式直销主要是指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客户,客户采购公司产品后自用、进一步深加工或
作为配件对外进行销售等情形;此外,公司还存在部分主动上门询价并合作的零散客户。直销模式下,公司
通过展会、新品发布会、广告宣传推广、客户介绍等渠道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根据客户的产品规格要求组
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并提供必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2)经销模式
公司采用的经销模式为买断式销售。公司与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根据订单合同约定将产品交付经销商
,经销商确认收货后由其管理产品,并自主销售给下游客户。
公司采用经销模式符合行业惯例和自身特点。一方面数控刀片属于工业易耗品,终端用户数量众多、区
域分布十分分散且以中小机械加工企业为主,通过经销商和五金店购买刀具的用户合计占58.34%1,大部分
企业通过当地经销商、五金机电市场、门店购买;另一方面,公司通过经销模式能够利用经销商的渠道与区
位优势,避免组建庞大的销售队伍进行市场推广,能迅速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加快资金回流,以保障公司在
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持续资金投入。
4、研发模式
公司组建了由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总工艺师规划指导,设计部、工艺部、材质部和应用技
术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完备研发模式,确定了基础研究与新品开发两个重要研发方向。公司研发流程包括论证
、设计、研制和测试四个阶段,采取“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基础研究和新品开发项目论证立
项后,即由公司研发体系下各部门协同配合联合开发,充分调动研发和生产内外部要素持续推动技术进步。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金属制品业”之“金属工具制造”
之“切削工具制造”。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制造
业(C)”之“金属制品业”(C33)之“切削工具制造”(C3321)。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公司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材料产业”之“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之“硬质合金及制品制造(3.
2.8)”。
根据QYResearch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分别为331亿美元、340亿
美元和34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3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2.7%。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
,2011年至2016年刀具市场规模主要集中在312亿元至345亿1数据来源:《金属加工》杂志2023年第五期,
《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报告》元的区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地,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
化,我国制造业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前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刀具消费市场恢复性增长,2022年
切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64亿元,相对于2016年增长44.25%。同时根据《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数据
分析报告》统计显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使用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占比达63%。据此推算,2022年我国硬质合
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292亿元左右。
近年来,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数控机床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持续
增长,我国数控刀具消费规模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
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提供个性化的
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进
口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数控刀具的研发生产,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公司
连续多年产量位居国内行业前列。根据中国钨业协会统计、证明,公司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量在国内企业中
2023年排名第二、2022年排名第三、2021年排名第三。
公司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由欧美和
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市场。2017年公司模具铣削刀片荣获“荣格技术创新奖”,2019年公司
锋芒系列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荣获“金锋奖”首届切削刀具创新产品奖,2021年公司S/CSM390双面经济型方肩
铣刀荣获“金锋奖”第二届切削刀具产品创新奖和“荣格技术创新奖”,2023年公司高硬度加工整体硬质合
金立铣刀荣获“金锋奖”第三届切削刀具产品创新奖,G系列高性能钢件车削刀片获得“荣格技术创新奖”
,2024年公司XD系列整体硬质合金深孔钻削刀具获得“荣格技术创新奖”。公司模具铣刀片荣获第五批湖南
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在第四届、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中均被评选为“用户满意品牌”。
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刀片产品集中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发动机等领域,公司目前推向市场的绝大部
分产品主要针对模具、汽车、通用机械等领域,尚不属于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刀片产品。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提升数控刀片的高速切削性能,满足客户高效加工需求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阶段,机床数控化是机床行业的升级趋势,我国新增机床数控化率近年
来整体保持着稳定增长,下游客户已具备高速、高效加工的装备条件,对加工效率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加
工效率的提升对数控刀片的高温性能、耐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在改善和提升现有产品性能的
同时,通过牌号的细分应用满足不同客户对加工效率的追求。
(2)提高数控刀片的稳定性和尺寸精度,满足客户自动化生产需求
随着国内机械加工行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数控刀片的稳定性和尺寸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
一发展新态势,公司积极调整和改进现有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公司将持续改进工艺,助
力客户自动化生产。
(3)持续开展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切削刀具研究
近年来,国内航空航天、机器人等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对切削刀具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但是随着各类航
空新型材料的大量应用以及机器人零部件对刀具加工精度的严苛要求,对刀具的切削加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面对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公司加大相关刀具的研究开发力度,已在耐热合金加工用涂层刀具
研究开发方面及精密零部件切削刀具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将继续加大研究投入,力争在新兴领
域切削刀具方面取得突破。
(4)拓展数控刀体研究,巩固数控刀片优势
数控刀片和数控刀体在切削应用中相互配合使用,共同决定了数控刀具的综合使用性能。为了进一步提
升公司数控刀片的使用性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加工解决应用方案,公司积极开展数控刀体的技术研究,已
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具备了数控刀体的设计开发能力。未来公司将增加数控刀体的研发投入,形成数控
刀片和数控刀体协同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5)积极布局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市场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数控刀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随着公司市场业务的不断拓展,为了顺应市场
需求,满足客户对刀具产品系列完整度的要求,公司布局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究开发。整体硬质合金刀具
在3C、模具、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公司已积极进行相关技术布局,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开
发制造能力,未来公司将在该领域加大投入,积极实现技术突破。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四大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不断
提升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公司在四大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升:
1、高精密3C行业刀具项目开发:完成以加工钛合金为核心的3C用圆弧刀、平头刀、倒角刀、T型刀、高
光刀、成型刀具的开发。完成刀具结构设计、图纸、工艺、程序和砂轮标准化工作,实现3C行业刀具快节奏
生产交付需求及产品量产。
2、超硬精密加工行业刀具开发:完成了石墨加工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刀具、PCD
焊片刀具开发并形成标准产品系列。
3、可转位孔加工刀具性能优化设计:利用流体仿真技术优化了刀体冷却效果和排屑效果,在不锈钢钻
削加工中性能提升明显;完成三种尺寸的钻体研发试制,并进行外部测试。
4、新型铣钻系列刀具开发:开发钛合金铣刀、90°立装铣刀及可换头钻头三款产品,其中钛合金铣刀
已开始小范围测试。
5、自主装夹槽刀开发及螺纹刀性能提升:对螺纹刀材质进行优选升级,通过基体与涂层的选配和调整
,耐磨效果进一步提升;针对槽刀加工特殊情况,开发了自主装夹结构,新夹持结构在保证刀片重复定位精
度的前提下,对切削时刀片横向位移进行了进一步限制,目前该结构已初步应用于非标槽刀具。
6、叶片铣削刀具的优化与性能提升:优化改进1种刀具型号。
7、小径镗刀开发与应用:完成了14种不同类型整体式镗刀系列化开发,工艺优化及批量生产。
8、钛合金加工棒材基体牌号开发:完成1种细颗粒硬质合金牌号的开发,专门用于钛合金粗加工整体铣
削刀具。
9、难加工材料数控刀片牌号开发:完成1种用于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铣削,2种用于难加工材料车削
的硬质合金基体牌号的开发。
10、金属陶瓷通用性、高效切削刀具开发:完成了该牌号的基体开发及相关工艺开发工作,实现稳定批
量生产的同时持续进行工艺优化改进。
11、金陶新牌号开发及制备工艺优化:完成1种高性能金陶车削牌号的开发及中试,开发一套金陶烧结
新工艺。
12、PVD涂层开发:完成1种PVD涂层材料、2种PVD涂层工艺开发。
13、CVD涂层工艺开发:持续进行工艺改进,改善涂层产品稳定性,通过调整涂层组织结构和成分比例
,开发出了2种全新的CVD涂层工艺。
14、数控刀具智能选配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完善刀具选配系统整体设计架构、完成刀具选配系统UI的确
定、对刀具选配系统的核心算法进行开发。
15、不锈钢车削刀具结构优化及切削特性研究:对不锈钢车削刀具进行调研,增加不锈钢车削刀具的测
试场景,同时结合对不锈钢车削刀具结构的优化仿真分析对实际产品进行优化。
16、华锐工装夹具提升项目:设计完成5种形式的夹具结构。
17、U系列铣削刀具开发:完成通用U系列铣削刀具开发,可覆盖P、M、K、S、H(HRC≤54以下)多种材
料组加工。
18、铝加工刀具开发:完成了高效铝合金加工专用刀具开发,解决高速铣削颤振问题。
19、钻削刀具开发:完成应用于通用钻削外冷3D、5D,内冷3D、5D、8D全系列产品开发。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知识产权共计117项,获得86项,目前有效的软件著作权2项,专利
6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
5、研发人员情况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
公司一贯秉承“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和先进
研发设备,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