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68 热景生物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产品(行业) 5.05亿 98.85 2.82亿 99.87 55.93
其他业务(行业) 589.32万 1.15 35.95万 0.13 6.10
─────────────────────────────────────────────────
诊断试剂(产品) 4.15亿 81.20 2.73亿 96.43 65.74
诊断仪器(产品) 7927.59万 15.52 508.39万 1.80 6.41
生物原料(产品) 1087.64万 2.13 466.78万 1.65 42.92
其他业务(产品) 589.32万 1.15 35.95万 0.13 6.10
─────────────────────────────────────────────────
境内(地区) 4.63亿 90.56 2.81亿 99.35 60.74
境外(地区) 4235.83万 8.29 148.16万 0.52 3.50
其他业务(地区) 589.32万 1.15 35.95万 0.13 6.10
─────────────────────────────────────────────────
经销(销售模式) 4.97亿 97.34 2.77亿 98.07 55.78
直销(销售模式) 768.38万 1.50 509.02万 1.80 66.24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89.32万 1.15 35.95万 0.13 6.1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检测试剂(产品) 2.01亿 80.65 1.35亿 108.27 67.09
检测仪器(产品) 3443.82万 13.84 -1165.55万 -9.37 -33.84
生物原料(产品) 763.96万 3.07 425.60万 3.42 55.71
其他(产品) 605.54万 2.43 -288.44万 -2.32 -47.6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产品(行业) 5.40亿 99.83 3.08亿 99.85 56.97
其他(补充)(行业) 93.64万 0.17 46.12万 0.15 49.25
─────────────────────────────────────────────────
诊断试剂(产品) 5.12亿 94.55 3.06亿 99.40 59.88
诊断仪器(产品) 2065.51万 3.82 -215.70万 -0.70 -10.44
生物原料(产品) 790.71万 1.46 353.54万 1.15 44.71
其他(补充)(产品) 93.64万 0.17 46.12万 0.15 49.25
─────────────────────────────────────────────────
境内(地区) 5.01亿 92.64 3.05亿 98.85 60.77
境外(地区) 3888.81万 7.18 308.31万 1.00 7.93
其他(补充)(地区) 93.64万 0.17 46.12万 0.15 49.25
─────────────────────────────────────────────────
经销(销售模式) 5.36亿 99.06 3.05亿 98.98 56.91
直销(销售模式) 415.93万 0.77 268.91万 0.87 64.65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93.64万 0.17 46.12万 0.15 49.25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产品(行业) 35.32亿 99.31 19.10亿 99.99 54.08
其他(补充)(行业) 2441.11万 0.69 19.85万 0.01 0.81
─────────────────────────────────────────────────
诊断试剂(产品) 35.17亿 98.88 19.09亿 99.92 54.27
其他(补充)(产品) 2441.11万 0.69 19.85万 0.01 0.81
诊断仪器(产品) 1165.92万 0.33 116.79万 0.06 10.02
生物原料(产品) 374.51万 0.11 20.56万 0.01 5.49
─────────────────────────────────────────────────
境外(地区) 21.97亿 61.78 10.60亿 55.51 48.26
境内(地区) 13.35亿 37.53 8.50亿 44.48 63.65
其他(补充)(地区) 2441.11万 0.69 19.85万 0.01 0.81
─────────────────────────────────────────────────
经销(销售模式) 34.98亿 98.36 18.89亿 98.87 53.99
直销(销售模式) 3394.82万 0.95 2135.99万 1.12 62.9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441.11万 0.69 19.85万 0.01 0.8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61.04│ 1.69│
│第二名 │ 816.84│ 1.60│
│第三名 │ 812.37│ 1.59│
│第四名 │ 781.82│ 1.53│
│第五名 │ 650.36│ 1.27│
│合计 │ 3922.43│ 7.6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590.00│ 10.00│
│第二名 │ 2512.23│ 7.00│
│第三名 │ 2023.20│ 5.63│
│第四名 │ 943.04│ 2.63│
│第五名 │ 836.84│ 2.33│
│合计 │ 9905.31│ 27.5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一家以“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紧紧围绕创新生物技术,
布局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到治疗的解决方案,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生物创新
药领域是公司通过孵化并参股公司实施的重要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090.00万元,同比下降6.74%;相比2023年扣除非常规检测业务后的营
业收入,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23.10%;公司常规业务仍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推广
力度,深挖行业潜力,做大上量产品和聚焦特色优势产品等举措。
在常规诊断业务的技术平台方面,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410.97万元,同比增长26.15%
,其中:(1)大发光平台(C2000、C3000等C系列试剂及仪器)实现营业收入16592.25万元,同比增长50.6
5%;(2)小发光平台(MQ60系列单人份试剂及仪器)实现营业收入23818.72万元,同比增长13.31%;磁微
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营业收入占常规业务诊断营业收入的比例从上年度的80.07%增长到86.54%。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未来技术研究院”,持续聚焦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前沿科技,不断拓展公司战略
布局;一方面,积极拓展基于国际领先糖捕获技术的“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和“国人癌
症早诊早筛工程”为核心技术的三大“国人健康工程”;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制
药领域前沿创新技术。基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专注从诊断到治疗的发展战略。主要工作如下:
(一)业务发展及布局方面,专注从诊断到治疗的发展战略
1、立足“创新诊断、价值检验”理念,构建全场景创新诊断技术平台
(1)拓展独创自主知识产权糖捕获技术平台
公司基于国际领先并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糖捕获技术平台,深耕液体活检的糖捕获检测技术,完成
在糖链异常蛋白捕获检测技术、糖链外泌体捕获及外泌体核酸和蛋白检测技术的重大成果突破和战略布局,
积极拓展公司在“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和“国人癌症早诊早筛工程”为核心的三大“国
人健康工程”的前沿技术布局。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和“全球
突破性技术战略新品:外泌体microRNA全自动检测仪(EXO-01)”,突破外泌体的有效捕捉和纯化的核心技
术难题,率先实现了外泌体提取纯化从手工到全自动化的巨大飞跃,已获得国际、国内双专利,凭借原创性
和创新性,跻身国际前沿技术第一梯队。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原创性糖链外泌体捕获技术GIyExo-Capture平台和生物信息AI技术,开发的胰腺癌
血清细胞外囊泡micro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继肝癌、胃癌诊断试剂盒后,成功获得注册检验报
告;肝癌外泌体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软件完成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临床试验、注册审
批和推广应用,对于糖捕获外泌体技术走向临床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公司持续完善糖链异常蛋白捕
获检测技术,加大基于糖捕获技术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比率检测试剂的推广应用,建立以AFP-L3%
为核心的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可显著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并在多数大型标杆三
甲医院的应用;根据中国肝癌患病及高危人群特征,通过大数据建模,建立了以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
、AFP-L3%、DCP)为核心的C-GALAD肝癌风险预警模型,可用于对肝癌患病风险的评估,展现了比国际两大
主流肝癌预警模型更优异的性能,助力“国人肝健康工程”发展和实施;公司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和中国
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成立“国人肝健康工程”,结合健康中国行公益活动、科普教育等,全面打造“国人肝
健康工程”。
(2)试剂通用的小型及大型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研发,新获批磁微粒化学发光产品注册证29项;构建了
完善的“急诊检验(STAT)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化学发光“单人份+全血+10min完成检测”的STAT检测新突
破,用于急诊科的心血管及炎症检测;细胞因子检测产品总数达到13项,完善了细胞因子检测项目;全力攻
克小分子夹心法核心原料的瓶颈,实现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小分子产品的颠覆性创新,相比传统的检测方
法产品灵敏度更高,结果更精准,实现了全面、多维度的提升;C6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通量
达600T/小时,实现了快速检测、可联机、试剂耗材智能加载,有效完善公司C系列大发光竞争优势,公司C3
000、C6000等C系列大发光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糖捕获技术全自动检测的仪器平台,也是肝癌三项检测
通量最高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通过国人肝健康工程等独家及特色项目,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促进化学
发光产品在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公司通过持续多年研发投入,掌握了单人份化学发光、全自动化学发光等
核心技术,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33项,构建起可满足不同终端用户需求的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成为
业内为数不多的产品涵盖全场景应用的供应商之一。
(3)高灵敏上转发光技术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氯胺酮头发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甲基安非他明头发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
)”获得国内同类首款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公司在毒品检测领域的科技实力跃升新高度;基于小分
子夹心法原理的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适合微量全血检测,灵敏
度更高,结果更精准。公司上转发光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产业化,将稀土元素所构成的上转发光材料(UC
P)应用于临床诊断及生物安全领域,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转发光技术灵敏度高、可定量
,示踪物稳定性高,检测结果可追溯,可以满足不同临床检测需求;公司基于上转发光技术平台持续研制了
多种生物安全检测试剂,覆盖生物安全、食源性致病菌、真菌毒素、传染病等,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级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公安、消防、军队、口岸、食药监、粮食饲料企业等,凭借过硬的质量、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
企业信誉,公司的公共安全类产品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公共安全产品多次应用于奥运会、世博会、
国庆阅兵、APEC会议、金砖国家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
(4)基于多组学的癌症筛查DNA甲基化技术平台
公司参股公司翺锐生物,聚焦定位为“消化道肿瘤甲基化筛查领先企业”,充分发挥ctDNA甲基化技术
与公司在肝癌早筛早诊领域的协同效应,通过多组学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合高性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
析算法,打造基于多组学技术平台的ctDNA甲基化技术,加大对肿瘤早筛早诊领域的拓展。报告期内,翱锐
生物基于ctDNA甲基化和蛋白标志物的“qPCR+化学发光”双技术检测平台,已成功研发出肝癌、胃癌、食管
癌、肠癌、胰腺癌等多个单癌种早筛早诊产品及覆盖五大常见消化道肿瘤的多癌联检产品“消为安”。翺锐
生物的“消为安”和肝癌早筛产品“利为安”分别荣获“2023年度肿瘤标志物创新技术/产品奖”二等奖和
三等奖。截至目前,翺锐生物已完成了肝癌诊断产品以及配套独立分析软件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目前
正在技术审评阶段。翱锐生物利为安—肝癌多基因甲基化+蛋白多组学筛查试剂及配套分析软件获得美国食
品药品管理局(FDA)“突破性医疗器械”(BreakthroughDeviceDesignation)认定。
2、布局生物创新药,打造从诊断到治疗的发展战略
公司基于“未来技术研究院”,探索前沿科技,不断拓展公司战略业务,并通过参股公司舜景医药、智
源生物、尧景基因等积极布局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制药领域前沿创新技术,差异化聚焦心脑血管方向
的管线布局,打造从诊断到治疗的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公司的重要参股公司舜景医药通过源头创新来开发FIC(First-In-Clas
s,同类首创)、BIC(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药物或差异化开发有价值的产品管线,基于噬菌体大
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的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10项,其中5项已完成分子发现,1项已经完成分子
确认,1项正在开展Ib期临床试验;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截至目前,创新药SGC001临床试验申请(IND)
已先后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批准。
公司参股公司智源生物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生物创新药和诊断试剂研发,其自主研发的具有独
特抗原表位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抗淀粉样蛋白聚集体特异性抗体AA001,已于2024年11月获得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同意开展“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及轻中度AD”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现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同时智源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布局多条产品管线,开发多款创新性药物,正
在开展临床前研究。
公司重要参股公司尧景基因致力于siRNA小核酸药物提供一流递送解决方案,研发突破性肝外靶向递送
技术平台,已经实现多个部位的递送。平台具有高效、长效、精准、低毒的优势,有望为肝外靶点疾病提供
更广泛的治疗策略,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尧景基因已申请专利20项,递交4项专利优先权,授权专利1
1项,其中PCT专利1项。尧景基因以创新生物技术为核心,自主创新,坚持做世界一流的国产创新药,为患
者提供精准、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3、立足生物技术优势,拓展生物技术原料及AI创新药服务业务
(1)引进和创新多项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物技术原料品质和效能
报告期内,通过对单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的全链条革新,从单个B细胞中直接分离并扩增抗体基因,完美
保留重链和轻链的天然配对关系,具备高通量筛选、高特异性以及全人源化等显著优势,成功开发了多个小
分子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的核心原料,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小分子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的开发提供了高效的技术
支持;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高质量、超大容量的噬菌体全人源合成抗体库,总库容量高达1.6×1011
,具有极高的正确率和多样性,直接进行全人源抗体筛选,显著缩短了抗体筛选周期,成功筛选出多个针对
样本中含量较低的检测指标的核心原料;实现昆虫-杆状病毒蛋白表达技术平台的创新与突破,通过结构仿
生性、安全性、高效表达能力和免疫激活优势,成为新一代诊断试剂开发的核心驱动力,突破了传统抗原制
备在构象保真度、免疫原性、生产效率和复杂性上的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多个多次跨膜蛋白的高效表达;
通过引进和创新,有效提升公司生物技术原料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
基础。
(2)成立“X-Gen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让AI技术加速新药研制
报告期内,围绕药物开发源头创新的关键环节,“X-GenAI新药发现与设计中心”通过先进的AI技术与
多模态模型,已成功自主开发和搭建了TargetSeek靶点发现平台和囊括抗体、小核酸、多肽类的生物分子AI
设计平台。“TargetSeek靶点发现平台”通过整合公共知识库及多类型组学数据构建疾病相关知识图谱,结
合多种统计推断及网络分析方法,为发现全新靶点奠定基础;从不同角度评估候选靶点的生物学相关性、遗
传学证据、进化保守性以及与疾病的潜在联系,为创新药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候选靶点综合评估服务。生物分
子AI设计平台,包含SuperS药物活性预测集成系统以及药物脱靶风险评估系统,提供药物序列及修饰方式的
自动化设计,以及提供全局最优的突变优化策略,生成优化的分子序列和结构,结合进化信息采用干湿实验
相结合的方法加速分子确认的过程,大幅压缩药物候选分子的发现周期。以上平台均搭载了公司自主研发的
核心算法,并在公司自有产品管线上验证具有优于或等效于同类算法的性能。“X-Gen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
究中心”将进一步丰富和推进公司抗体药物及核酸药物研发管线;还将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展
开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共同探索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更多生物创新药研
发机构或药企提供智能化设计解决方案,促进整个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为行业带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
药物研发的突破,推动医疗健康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二)在研发方面,持续高投入研发成果丰硕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现有核心技术平台,聚焦临床诊断需求和生物创新药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研发新产品,完善产品菜单。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累计投入11331.12万元,占营业
收入的22.18%。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
案证61项;新增国外认证192项。截至报告期末,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累计已达867项(其中国
内263项、国外604项)。
1、临床诊断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61项,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仪器1项)、二
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1项(仪器2项)。公司独创专利技术的,创新的糖链外泌体癌症早筛技术平台转化的第
一个肝癌外泌体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软件完成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胰腺癌血清细胞外囊泡microRNA检测
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得注册检验报告。公司构建AI智能检测模型,开发了更适合国人的C-GALAD模型
肝癌风险预警模型,科学守护国人肝健康。公司全力攻克核心原料的瓶颈,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小分子项目的
高灵敏、高准确性的技术攻关,基于小分子夹心法原理研发的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实
现了颠覆性创新,在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性能方面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实现了全面、多维度的提升。
获批10项STAT急诊模式产品的注册证书,构建了完善的“急诊检验(STAT)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化学发光“
单人份+全血+10min完成检测”的STAT检测新突破,聚焦全血检测中的高性能和高价值标志物,用于急诊科
的心血管及炎症检测。细胞因子达到13项,能够更早、更全、动态反应免疫状态。
“氯胺酮头发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甲基安非他明头发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是国内首款
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药物滥用检测的毒品头发检测产品。新上市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6000,
检测速度高达600测试/小时,实现了糖捕获技术全自动检测的快速升级,试剂耗材智能加载等,构筑差异化
竞争优势。
2、生物创新药相关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诊断+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通过重要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尧景基因、智源
生物等创新药企,构建差异化创新药管线,聚焦抗体药物与核酸药物两大核心领域。
公司重点围绕心脑血管治疗战略进行布局,已形成了舜景医药处于临床研究中的全球首款心梗急救抗体
药SGC001、智源生物处于临床研究中的AD治疗抗体药物AA001,以及尧景基因的肝外靶向小核酸药物递送平
台的第一波成果。
3、生物技术原料及AI创新药服务业务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引进和创新多项先进技术,实现了单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的全链条革新,构建了总库容
量高达1.6×1011的高质量、超大容量的噬菌体全人源合成抗体库,通过结构仿生性、实现了昆虫-杆状病毒
蛋白表达技术平台的创新与突破,有效提升生物技术原料品质和效能,提升公司生物技术原料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累计设计开发超过百种的生物技术原料,提供高品质的原料与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围绕药物开发源头创新的关键环节,“X-GenAI新药发现与设计中心”通过先进的AI技术与
多模态模型,已成功自主开发和搭建了TargetSeek靶点发现平台和囊括抗体、小核酸、多肽类的生物分子AI
设计平台;以上平台均搭载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并在公司自有产品管线上验证具有优于同类算法的
性能,共同探索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更多生物创新药研发机构或药企提供智能化设计解决
方案,促进整个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为行业带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药物研发的突破,推动医疗健康事
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4、承担的课题项目
公司新增及持续承担项目课题累计12项,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1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项、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创新能力提
升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此外,公司还先后承担并结题国家科技部“国家863计划”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为牵头单位),北京市科委科技专项等国家
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
(三)对外合作方面,积极推进科研院校和医院产学研合作
公司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优势,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
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达成科研合作,同时加强X-Gen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保持公司研发的持续性和创新性,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
竞争力。
公司与智源生物、舜景医药共同发起成立“国人脑健康工程”联合实验室,是公司深化脑健康相关疾病
诊断、治疗领域布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同时,公司与北京安泰心血管医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心血管疾
病生物创新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聚焦心血管领域抗体药、核酸药等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实现优势互补,
为公司开拓新的增长方向。
(四)市场营销方面
公司重视营销体系建设,拥有专业、稳定的营销管理核心团队,并特别注重员工素养及相关技能培训,
注重团队的长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营销管理体系;第一,提升信息化,不断升级完善CRM客户
关系管理系统,打通订单、商务及销售行为管理,并贯通了CRM与ERP之间的数据通道,规范营销人员的行为
及数据管理;第二,培训规范化,不断通过外部咨询、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素养及能力;第三,拓展国
际化,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及公司产品特点完善营销战略,分别建立国际、国内两个专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团队
;第四,战略精准化,基于公司小型化学发光、上转发光平台成立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层事业部,和基于
肝癌三项为特色产品的高通量化学发光平台成立面向大型医疗机构及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事业部。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组织多种多样学术论坛及市场推广等活动,并参加国内外各类
大型医疗展会,报告期内累计组织、参加全国性行业会议32场、区域级会议58场、招商沙龙16场、线上论坛
13场,海外展会8场。
(五)生产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质量决定企业生死”的核心理念,依据ISO9001、ISO13485、AEO、欧盟IVDR
、SGS等国际管理体系标准,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打造了符合最新国际水平的智能信息化质量
管理系统,强有力地支撑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并对产品全流程进行程序化、流程化的管理,持续促进质量
提升。通过进一步完善廊坊生产运营基地的建设,重视生产制造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大力促进精益生产、持
续改善;持续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品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进一步提高廊坊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通过研采协同、转化提升、不断优化生产过
程,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控制成本;切实增强公司抵抗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
力。公司“全流程数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入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
的2024年全国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案例。
(六)公司内部控制与治理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流程体系,通过内部培训及
企业价值观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各项流程制度,提升组织能力与运营效率;根据资本市场规范要求,提升
公司规范运营和治理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
真实、准确和完整;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联系和
沟通,以便于投资者快捷、全面获取公司信息,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七)人力资源建设方面
人才始终是公司的重要战略资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奋斗者为本,以长期奋斗者为本”的人才理
念,贯彻“创造效益,致富员工”的企业宗旨,将人力资源建设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
公司通过建立“每周一课”、“读书会”、月度培训、月度考核,以及内部“管理干部学院”、外部管
理培训、参访学习、EMBA学习等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制度,以及轮岗、竞聘等培养体系,为公司培养、储备各
级管理人才。此外,公司还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内部创业共同投资等股权激励形式对
员工进行长期激励。
公司始终重视公司管理人才、核心技术人才等多层次、全方位培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董事长兼
总经理林长青等5人获得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荣誉称号,并有核心技术人员柳晓利、许立达等13人被
评定为“大兴区优秀青年人才”,董秘石永沾多次被评为“科创板董秘之星”、“最受欢迎董秘TOP300”等
荣誉。2024年1月,公司荣获2023年度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最佳人才教育奖”。
(八)企业荣誉方面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荣获“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知识产权
运营试点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物应急与临床POCT北京市重
点实验室”等60余项荣誉称号;公司研发产品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稀土科学技
术奖二等奖、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科技创新一等奖、中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金奖等多项荣誉。
公司子公司廊坊热景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北省工业企业研
发机构”、”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廊坊市级研发平台”、“廊坊市企
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4年1月,公司荣获2023年度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高管教育中心“最佳人才教育奖”、同花顺2023年度“最具人气上市公司TOP300”、价值在线2023年度
上市公司“卓越投关建设奖”;2024年2月,公司“肝癌早期诊断及肝病进程管理多指标系统”项目荣获“2
022年度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科技创新一等奖;2024年4月,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
究院、舜景医药共同申报的“重要传染病病原检测新技术和致病机制研究的产学研用转化体系建设”荣获20
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4年10月,子公司廊坊热景获评“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
24年12月,公司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度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案例”、价值在线2024年度上市公
司“ESG价值传递奖”。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证书,充分彰显了公司稳
定可靠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以及强大的产品和技术实力。
(九)社会责任方面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公司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