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德林海(68806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069 德林海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湖库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以及蓝藻水华的预防和控制。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 4.47亿 99.63 1.00亿 99.98 22.46 其他业务(行业) 166.96万 0.37 2.07万 0.02 1.24 ───────────────────────────────────────────────── 技术装备集成(产品) 2.81亿 62.64 9421.69万 93.88 33.55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产品) 1.90亿 42.42 9447.14万 94.14 49.67 其他业务(产品) 166.96万 0.37 2.07万 0.02 1.24 治理服务(产品) -2435.60万 -5.43 -8835.26万 -88.04 362.75 ───────────────────────────────────────────────── 华东(地区) 2.93亿 65.32 9351.06万 93.18 31.93 西南(地区) 1.36亿 30.29 126.09万 1.26 0.93 华北(地区) 985.71万 2.20 264.19万 2.63 26.80 华中(地区) 501.40万 1.12 193.81万 1.93 38.65 华南(地区) 313.87万 0.70 98.42万 0.98 31.36 其他业务(地区) 166.96万 0.37 2.07万 0.02 1.24 ───────────────────────────────────────────────── 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其他) 3.71亿 82.64 7161.66万 71.36 19.33 国企(其他) 6078.10万 13.56 2324.54万 23.16 38.24 民营企业(其他) 1539.86万 3.43 547.38万 5.45 35.55 其他业务(其他) 166.96万 0.37 2.07万 0.02 1.2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 3.09亿 99.56 1.16亿 99.47 37.44 其他业务(行业) 135.80万 0.44 61.00万 0.53 44.92 ─────────────────────────────────────────────────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产品) 1.63亿 52.62 6722.86万 57.86 41.21 技术装备集成(产品) 1.46亿 46.95 4835.57万 41.62 33.22 其他业务(产品) 135.80万 0.44 61.00万 0.53 44.92 ───────────────────────────────────────────────── 华东(地区) 1.62亿 52.15 5794.44万 49.87 35.84 西南(地区) 1.15亿 37.12 4849.72万 41.74 42.14 华北(地区) 2671.32万 8.62 578.00万 4.97 21.64 华南(地区) 534.03万 1.72 357.54万 3.08 66.95 其他业务(地区) 135.80万 0.44 61.00万 0.53 44.92 华中(地区) -15.48万 -0.05 -21.28万 -0.18 137.4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 4.47亿 99.65 1.87亿 99.67 41.80 其他(补充)(行业) 155.83万 0.35 62.09万 0.33 39.84 ───────────────────────────────────────────────── 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产品) 2.86亿 63.66 1.32亿 70.14 46.05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产品) 1.03亿 22.98 2568.19万 13.69 24.90 治理服务(产品) 5841.09万 13.01 2970.54万 15.84 50.86 其他(补充)(产品) 155.83万 0.35 62.09万 0.33 39.84 ───────────────────────────────────────────────── 华东(地区) 3.18亿 70.87 1.29亿 68.67 40.49 西南(地区) 1.20亿 26.71 5412.78万 28.86 45.16 华南(地区) 838.75万 1.87 390.35万 2.08 46.54 其他(补充)(地区) 155.83万 0.35 62.09万 0.33 39.84 华中(地区) 74.62万 0.17 7.71万 0.04 10.34 华北(地区) 16.63万 0.04 4.48万 0.02 26.92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 4.88亿 99.39 2.27亿 99.63 46.39 其他(补充)(行业) 299.35万 0.61 84.69万 0.37 28.29 ───────────────────────────────────────────────── 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产品) 3.28亿 66.70 1.48亿 65.18 45.23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产品) 1.02亿 20.81 3951.71万 17.37 38.64 治理服务(产品) 5841.10万 11.89 3882.74万 17.07 66.47 其他(补充)(产品) 299.35万 0.61 84.69万 0.37 28.29 ───────────────────────────────────────────────── 西南地区(地区) 3.26亿 66.38 1.70亿 74.93 52.24 华东地区(地区) 1.62亿 32.94 5618.35万 24.70 34.70 其他(补充)(地区) 299.35万 0.61 84.69万 0.37 28.29 华南地区(地区) 33.99万 0.07 1086.15 0.00 0.3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1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8464.03│ 41.18│ │客户二 │ 7052.08│ 15.73│ │客户三 │ 3111.91│ 6.94│ │客户四 │ 1751.33│ 3.91│ │客户五 │ 1530.75│ 3.41│ │合计 │ 31910.09│ 71.1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5298.83│ 18.01│ │供应商二 │ 2062.72│ 7.01│ │供应商三 │ 1397.18│ 4.75│ │供应商四 │ 1243.44│ 4.23│ │供应商五 │ 932.45│ 3.17│ │合计 │ 10934.63│ 37.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公司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立足湖泊生态医院特色体 系,持续深耕水环境治理领域。公司一方面强化技术攻关能力,针对减排降碳需求开展创新研发,另一方面 积极响应国家产业转型号召,以绿色技术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 2024年,公司既定的“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技术创新方面,深化数字孪生技术与AI算法融合,构 建智能化治理解决方案;模式方面,以湖泊生态医院为平台,探索湖泊长效治理,延伸整湖治理服务场景, 形成“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周期服务体系。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如下: (一)主要生产经营数据及分析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837.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62%,主要原因系公司技术装备集成项目 较之上年同期增长9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主要原因 系公司受到星云湖项目诉讼一审未生效判决的影响,公司深入研判相关材料及咨询代理律师后,基于谨慎性 原则,就诉讼涉及的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根据一审判决金额的50%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并冲销收入; 另根据一审判决结果,基于谨慎性,公司对星云湖项目于报告期内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第四阶段的收入确认 方法调整为运行成本加成法确认收入,同时对尚未完工的项目第五阶段计提预计负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20.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50%,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到前期应收款项及本期新 增项目回款情况较好,报告期末公司现金流充足,货币资金、银行理财及大额存单(列报于资产负债表其他 流动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详见财务附注部分)合计8.16亿元。 (二)新技术的商业化及其衍生业务 公司自研的新一代清淤技术--“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已顺利实现商业化。报告期内 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共中标三单,累计合同金额约2937万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其全物 理过程技术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实现了无需占用岸上大面积淤泥干化场地、淤泥含水率低、尾水清 澈可直接回湖,以及全程无药物添加,使得干化后的淤泥直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土壤资源,这些优势赢得了 客户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及其未来的广泛推广,将有力推动清淤工程领域从“一次 性的工程清淤”向“常态化的淤积管护”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技术与模式创新的双重突破。 此外,公司凭借在湖库整湖治理领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积极探索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清淤项目的工作 中实现甲烷减排并进行CCER碳资产的开发。旨在推动并提升湖库污染底泥清淤过程中甲烷减排监测、计量技 术,研究湖库清淤对“双碳”战略的贡献,提升整湖治理项目经济效益。 (三)湖泊生态医院平台创新模式探索湖泊长效治理 由公司提出的湖泊生态医院治理模式是对公司长期以来的湖库治理经验和科技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这 一模式以湖泊生态医院为核心,充分利用湖泊生态医院的专业技术和资源,通过公司的三大核心技术体系构 建“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周期智慧生态服务体系,进而实现对湖库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全面改善。这一 创新模式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也彰显了其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先实力。 湖泊生态医院专注于富营养化湖库的内源治理服务,通过提供覆盖水质监测预警、生态环境评估及富营 养化诊断等维度的系统性服务,精准掌握水体健康状态并生成定制化治理方案。依托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 、无人机巡检及遥感监测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监测与智能感知网络体系。公司基于不同 湖库的水文特征、污染成因及生态敏感性,制定个性化的一揽子治理方案,包括治理装备集成及运维,以达 到最大化治理效果。同时,湖泊生态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持续引入前沿治理技术与创新方法,为湖库治 理提供更为科学、高效的支持。 1、2024年,公司调查诊断中心已常态化运行了3个河湖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江苏蠡湖、滆 湖及广东新丰江、云南星云湖、异龙湖等5个湖泊开展以“湖泊健康管理”为目标的湖泊健康调查、诊断及 评价工作。未来,随着河湖健康管理工作平台在全国更多地区的建成和运行,将为湖库生态治理提供了有力 的湖库水网大数据支撑。 2、历经十五年技术攻关与装备升级,公司已构建起三大核心技术体系及装备矩阵:在富营养化湖库成 因诊断领域,构建了以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为载体,集检测、监测、预测、诊断为一体的成套装备;在蓝 藻水华治理领域,构建了行业标杆技术——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和蓝藻水华常态化防控技术(深潜原 位控藻整装集成装备);在污染底泥精准清除领域,突破传统清淤技术局限,开发出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 理整装成套技术及其成套装备。上述三大整装成套技术及其成套装备为湖泊生态医院构建了完整的平台支撑 体系,为下一步持续打造湖泊生态医院这一品牌夯实了基础。 湖泊生态医院新模式的持续推广与实施,既为公司解决湖库富营养化治理难题提供了关键抓手,有助于 实现湖库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根本性改善,稳步推动“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的水生态系统转化,也为公 司的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未来的持续拓展能力。 (四)战略化布局AI技术 在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公司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进水 治理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报告期内,公司变更后的募投项目“湖泊生态医院”中的“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 统”通过湖库环境大数据及AI赋能,深度融合实时监测、算法诊断与智能模拟三大能力构建湖库数字孪生体 系。现阶段,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随着该系统的逐步落地,不仅可以推动公司 向“智慧治水”跃迁,更重构了行业服务模式——以AI为核心的数字孪生技术贯穿“监测-诊断-治理-运维 ”全链条,为客户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该系统已在蠡湖示范项目中验证效能 ,联动公司的精准清淤技术与蓝藻治理防控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4.62%,净利润主要受到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案影响,基于谨慎性,公司 对星云湖项目第一至第三阶段工程应付款项及尚未执行完毕的第五阶段计提预计负债57138889.91元。剔除 该特殊事项影响后,公司本报告期经营性利润应为-29009866.43元,更能客观反映公司本报告期内的正常经 营结果。 自公司上市以来,星云湖整湖治理案例已成为全国环境绩效付费模式和整湖治理水质提升的标杆案例。 星云湖通过采用公司研发的加压控藻技术、监测预警技术和藻水分离技术的全方位、协同治理,已在2020年 7月至今连年完成脱劣任务。在此基础上,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为星云湖量身配置了“中宇宙精准清淤整装 成套技术”,实施后局部水域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2米,水质得到进一步好转。2024年9月 ,公司中标了“星云湖污染底泥精准清除试点项目”,中标金额350万元;2025年4月,公司成功中标了《星 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根据估算项目预计总金额约8785.20万元(两年)。 公司与江川区水利局就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案目前处于二审审理阶段,主要分歧集中在合同价款的相关 约定,但并未造成江川区水利局对公司履约能力评估的不利影响。江川区水利局通过公开招标程序、综合技 术能力、服务方案和历史治理数据,明确选择公司为《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的运 行管理方,双方将继续围绕“水质提升”核心目标展开协作,诉讼事项并未影响后续星云湖治理业务的推进 ,也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与履约能力的客观评价,印证了公司在市场化竞争中的服务价值。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作为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的综合服务商、蓝藻治理的头部企业、美丽中国实践者,公司主要从事以湖 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相关的调查诊断、核心技术研发并提供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一揽子解决方案、成套化 先进整装集成技术装备及安装调试、专业化运行维护及资源化利用业务。 2、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整装集成技术装备 ①单体装备 根据湖库中蓝藻水华发生的程度、水华聚集和分布情况,以及湖库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政府蓝藻水华 治理应急处置、预防控制的目标要求,公司开发了多适应性、多样化的蓝藻治理技术单体装备,主要包括车 载式藻水分离装置、船载式藻水分离装置、组合式藻水分离装置、加压控藻船、卷吸式大通量推流器、水动 力控藻器。 ②整装成套装备 根据湖库中蓝藻水华发生的程度、水华聚集和分布情况,以及湖库的地形地貌特征、富营养化程度,公 司开发了多个系列的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整装成套设备,主要包括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深潜式高 压灭藻成套装备、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装备、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诊断技术成套装备。 (2)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运营与维护服务 公司提供的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运营与维护服务主要包括成套化先进整装集成技术装备运营维护服务 和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运营维护服务两大领域。 ①通过长期的蓝藻治理项目实施及优质的售后服务,本公司在蓝藻治理装备流程管控、技术指导、设备 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在为客户提供蓝藻治理整装集成 技术装备后,为了节省人力、节约成本、实现排放达标以及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客户通常会选择将蓝藻治理 运营整体外包给专业的运营服务提供商进行管理和运营。 运营与维护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涵盖技术装备的日常运行工作、技术指导和设备维护等。客户会根据藻 水处理量、运行时长、藻泥产生量等多项指标,按照合同约定的周期向公司支付相应的运营与维护服务费用 。 通过提供运营与维护服务,公司不仅能够帮助客户实现蓝藻治理装备的高效、稳定、低成本运行,确保 出水水质达到标准,还能实现应急处置蓝藻水华灾害以及湖库富营养化的常态化控制。同时,公司还能对客 户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跟踪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随着运营与维护服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司获得 了稳定的现金流,从而确保了公司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并降低了业绩波动的风险。 ②在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运营维护方面,公司向湖库管理者提供以下五项功能:a.调查:“网格化、 巡航化、天空地一体化”对河湖水质与生态调查;b.巡查:对河湖进行常态化巡查,协助河湖健康管理与河 湖长制相关工作;c.评估:定期出具调查和诊断报告,对河湖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为河湖治理提供依据;d. 应急:平台可配备机动化应急处置装备,针对突发性状况,及时进行应急处置,保障河湖健康;e.科普:进 行河湖健康管理科普宣教,倡导河湖治理的全民参与。自2023年以来,公司已在江苏蠡湖、滆湖及广东新丰 江、云南星云湖、异龙湖等5个湖泊开展以“湖泊健康管理”为目标的湖泊健康调查、诊断及评价工作。 (3)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中资源化产品 ①公司目前在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中形成的资源化产品主要是指精准湖库清淤工作中实现甲烷减排并 进行CCER的开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减排取得碳资产并凭借其获得潜在增益收益。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后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减排一吨甲烷相当于 减排28吨二氧化碳。甲烷主要来自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生产、水稻种植、动物肠道发酵、垃圾填埋及湖库 湿地等。其中,湖库湿地是甲烷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中科院研究表明湖库湿地等水域贡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 甲烷排放量,其中湖库面积虽小却排放大量甲烷,可贡献水域生态系统70%的甲烷排放量。湖库湿地的甲烷 主要来自于其富含有机质的污染底泥。富含有机质的污染底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大量甲烷。 因此,清除污染底泥可使厌氧分解转化为好氧分解,减少甲烷的产生,从而实现甲烷减排。在科学推进湖库 清淤减淤的工作中实现甲烷减排并进行CCER的开发,实现绿碳的销售。 ②公司立足循环经济前沿领域,深度布局生物转化技术体系,创新构建基于“淤泥-蚯蚓”的生态工程 的资源再生系统。 通过规模化应用淤泥养殖蚯蚓,公司将实现对多源有机废弃物(包括清淤淤泥、畜禽粪污、农林残余物 、餐厨垃圾等)的协同处理,搭建“环境治理-生物转化-资源再生-产业增值”的全产业链“闭环”及“循 环”的产业升级新模式。 (二)主要经营模式 1、单体装备及整装成套集成技术装备及安装调试 (1)采购模式 对于公司提供的单体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通用零部件与标准设备将直接按市场价格从外部采购。非标 准与核心设备,基于公司创新工艺技术,将委托第三方定制。由于非标准与核心设备的部件由多个供应商制 造,单个供应商无法全面掌握整体设计资料。公司已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定期评估其供货表现,以确保 成本控制与品质保证。项目执行期间,采购部与市场开发中心将根据合同要求,制定供货计划,并从合格供 应商中询价、比价,最终完成采购。对于与蓝藻治理技术装备紧密相关的辅助项目,为提升效率与整体效果 ,业主方通常会委托公司一揽子承接。接手后,公司会将这些辅助项目分包给专业承包商实施。 (2)销售模式 公司的单体装备及整装集成技术装备因技术含量高且需因地制宜,其销售流程由市场开发中心主导,研 发中心辅助。为准确掌握市场需求,两部门会定期拜访客户、关注招标公告等。客户可通过实地考察与案例 研究,为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公司则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或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获取订单。 销售与安装完成后,需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设备是否达到合同标准,之后方可验收。若验收标准涉及水质 检测,客户可自行委托或要求公司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 2、运行维护服务 (1)采购模式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所需物资,如药剂与辅材,由运行管理部编制需求计划,采购部据此制定采购计划, 并从合格供应商中询价、比价后采购。对于蓝藻打捞服务,因技术含量低且时间性强,公司采用劳务外包模 式,由外部劳务公司负责具体打捞作业,公司则提供所需设备。 (2)服务提供模式 公司的蓝藻治理与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维护项目,均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组建专业团 队,按合同约定提供包括巡查、打捞、分离、处置、调查诊断等系列服务。服务期间,确保水质与处理设施 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指标,确认按客户合同要求提供调查诊断服务并接受客户监督。相关运营费用按月根据 实际处理量与运行时长确认,通常按季度或年度结算。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为购买其技术装备的客户提供专业化运行维护服务,为购买湖库调查诊断服务的客户提供湖泊 健康管理工作平台维护服务。服务销售方面,公司既会通过参与客户的公开招标获得项目,也会根据政府部 门的内部决策流程获得委托项目。 3、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中资源化产品 公司的资源化产品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三种: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自主研发,即公司依托 自身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通过持续创新,开发出符合当地湖库富营养化治理需求的资源化产品。技术引 进,则是公司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持有者进行合作,引进成熟的资源化技术,以迅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合作开 发,是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方式,与其他企业共同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销售模式:在碳资产交易方面,公司则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发CCER方法学,待方法学开发成功后将湖 库清淤减淤工作中实现的甲烷减排指标,直接在碳市场进行交易。上述碳资产业务目前尚处于方法学开发阶 段,未来CCER方法学开发成功、申报、项目开发并形成收益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4、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分为前瞻性研究和定制化研发。 (1)前瞻性研究 公司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行业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应用技术的研发工作,储备核心技术。公 司的前瞻性研究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在依靠公司研发团队独立研发的同时,也与中国科 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温州大学、南京中科深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 司、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研究,借助外部研发力量不断提高自身 的研发水平。 (2)定制化研发 公司接收客户订单后,研发中心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水质状况及客户对装备性能、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进行评估、立项、技术研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形成高效能、低成本的蓝藻治理集成技术方案,并委托第 三方供应商进行定制化设备、部件试制,完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后定型。 5、“湖泊生态医院”模式 “湖泊生态医院”模式类比“医院”的治理逻辑,是一种创新性的湖泊生态修复理念,旨在通过系统化 、科学化的手段对受损湖泊进行“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治理。首先通过水质监测、生态调查、污染源分 析等技术手段,全面评估湖泊的“病症”(如富营养化、蓝藻暴发、底泥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其次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最后在治理后持续跟踪湖泊生态健康状况,建立长效维护机制,防止 问题复发。公司主要围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智慧管理”等手段,结合公司的蓝藻治理、精 准清淤等技术,强调湖泊治理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该种模式也代表了国内湖泊治理从“末端处理”向“生 态系统性修复”的转型,最终通过科学诊断与多技术融合实现湖泊的可持续健康。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处的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行业,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一个细分行业,该行业关系到饮用水安 全、水生生态健康、水环境质量以及滨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蓝藻水华治理也是水体富营养化内源治 理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包括调查诊断、数字湖泊、孪生预警、蓝藻治理、污染底泥治理、水质提升、生态修 复以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细分领域/行业,其共同特征就是通过污染物存量的减量化(减少存量),最终 实现“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生态的转化。同时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正处于快 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富营养化湖泊正在开展整湖治理工作。随着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技术标准向行业 标准、国家标准的升级,行政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治理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整个行业发展的“风口期” 正在不断酝酿形成。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在开展营养状态监测的205个重要湖泊(水 库)中,贫营养状态湖泊(水库)占8.30%,中营养状态湖泊(水库)占64.40%,轻度富营养状态湖泊(水 库)占23.40%,中度富营养状态湖泊(水库)占3.90%。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仍是我国湖泊环境治理和保护的 最突出问题之一,重要湖库蓝藻水华暴发风险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行业的技术门槛主要在技术难点以及行政准入两方面,其中技术难点主要 集中在如何通过污染物存量的减量化(减少存量),最终实现“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生态的转化方面 ;另一方面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专利技术具备排他性的特征,而本行业主要以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 位,其采购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注重专有技术的保护,形成了行政准入门槛。 对于我国各重要湖泊水库所面临的富营养化问题,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治理工作的推进 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市场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理经验的积累,将 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出,为湖泊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各重要湖泊水库均面临富营养化程度高、蓝藻水华灾害频发的问题,且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短期内还可能加重,治理任务十分繁重。我国湖泊水污染防治在近10年内的主要控制方向是严格保障现 有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遏制主要湖泊富营养化趋势,降低水体水质营养化指标浓度;逐步改善湖泊生态环 境。因此水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还有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亟待挖掘。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作为蓝藻治理领域龙头企业,创立湖泊生态医院,同时也是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的综合服务商、 美丽中国实践者,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地位。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湖泊生态治理行业迎来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 (1)发展机遇 随着环保政策的强化,湖泊生态治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法规,对 绿色低碳高质量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公司凭借在蓝藻治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和经验,成功抢占市场先机,巩固了行业地位。 2023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 》,提出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