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096 京源环保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向大型企业客户提供工业水处理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咨询、集成与销售以及工程承包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3.78亿 79.36 1.03亿 78.46 27.27
市政(行业) 3250.12万 6.83 958.90万 7.30 29.50
钢铁(行业) 2625.29万 5.51 430.33万 3.28 16.39
其他(行业) 1335.33万 2.80 564.27万 4.30 42.26
互联网(行业) 1303.20万 2.74 595.31万 4.53 45.68
化工(行业) 670.73万 1.41 131.20万 1.00 19.56
煤矿(行业) 641.18万 1.35 148.66万 1.13 23.19
─────────────────────────────────────────────────
工业废污水处理(产品) 2.85亿 59.86 7435.03万 56.62 26.09
给水处理(产品) 1.41亿 29.53 3874.12万 29.50 27.55
其他(产品) 5052.12万 10.61 1822.45万 13.88 36.07
─────────────────────────────────────────────────
西北(地区) 1.52亿 31.95 3949.68万 30.08 25.96
华东(地区) 1.41亿 29.62 4336.84万 33.03 30.75
华中(地区) 8229.20万 17.28 2328.74万 17.73 28.30
华北(地区) 7875.36万 16.54 1928.91万 14.69 24.49
华南(地区) 1881.14万 3.95 503.88万 3.84 26.79
西南(地区) 298.17万 0.63 78.65万 0.60 26.38
泰国(地区) 6.63万 0.01 2.65万 0.02 39.97
东北(地区) 4.34万 0.01 2.27万 0.02 52.30
─────────────────────────────────────────────────
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销售模式) 3.24亿 67.99 8810.74万 67.10 27.22
工程承包业务(销售模式) 1.09亿 22.94 2797.71万 21.31 25.6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204.75万 8.83 1419.07万 10.81 33.75
设计与咨询服务业务(销售模式) 111.82万 0.23 104.09万 0.79 93.0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给水处理(产品) 9235.10万 54.09 3029.81万 55.10 32.81
工业废水处理(产品) 7078.85万 41.46 2179.46万 39.63 30.79
其他(产品) 760.08万 4.45 289.94万 5.27 38.15
─────────────────────────────────────────────────
境内(地区) 1.71亿 100.00 5499.21万 100.00 32.2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1.65亿 41.56 5815.83万 43.04 35.32
钢铁(行业) 1.50亿 37.93 4867.33万 36.02 32.39
其他(行业) 5243.92万 13.24 1750.96万 12.96 33.39
化工(行业) 2879.04万 7.27 1078.54万 7.98 37.46
─────────────────────────────────────────────────
工业废污水处理(产品) 3.10亿 78.25 1.03亿 76.38 33.30
给水处理(产品) 7813.97万 19.72 2941.43万 21.77 37.64
其他(产品) 802.91万 2.03 250.10万 1.85 31.15
─────────────────────────────────────────────────
华北(地区) 1.59亿 40.19 5186.00万 38.38 32.57
华东(地区) 1.48亿 37.40 5284.62万 39.11 35.67
华南(地区) 4231.25万 10.68 1583.38万 11.72 37.42
西北(地区) 2414.30万 6.09 677.19万 5.01 28.05
东北(地区) 1250.44万 3.16 450.13万 3.33 36.00
华中(地区) 684.56万 1.73 235.90万 1.75 34.46
西南(地区) 298.15万 0.75 95.42万 0.71 32.00
─────────────────────────────────────────────────
工程承包业务(销售模式) 2.82亿 71.07 9366.57万 69.32 33.27
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销售模式) 1.10亿 27.81 3997.65万 29.58 36.2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41.22万 1.11 148.41万 1.10 33.6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 9168.39万 48.66 --- --- ---
钢铁(行业) 5871.43万 31.16 --- --- ---
其他(行业) 3801.97万 20.18 --- --- ---
─────────────────────────────────────────────────
工业(产品) 1.41亿 75.10 --- --- ---
其他(产品) 3471.83万 18.43 --- --- ---
给水(产品) 1220.14万 6.48 --- --- ---
其他(补充)(产品) 0.01 0.00 --- --- ---
─────────────────────────────────────────────────
华北(地区) 9111.18万 48.36 --- --- ---
华东(地区) 5702.81万 30.27 --- --- ---
西北(地区) 1743.64万 9.25 --- --- ---
东北(地区) 1120.35万 5.95 --- --- ---
华南(地区) 708.15万 3.76 --- --- ---
西南(地区) 289.56万 1.54 --- --- ---
华中(地区) 166.09万 0.88 --- --- ---
其他(补充)(地区) 0.01 0.0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8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10394.68│ 21.83│
│客户B │ 8629.81│ 18.13│
│客户C │ 3013.27│ 6.33│
│客户D │ 2787.61│ 5.86│
│客户E │ 2721.52│ 5.72│
│合计 │ 27546.89│ 57.8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3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1176.15│ 3.81│
│供应商B │ 972.71│ 3.15│
│供应商C │ 853.26│ 2.76│
│供应商D │ 785.39│ 2.54│
│供应商E │ 655.13│ 2.12│
│合计 │ 4442.63│ 14.3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优化升级产品与产业结构,提
高运营效率,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
计划,持续推进业务开拓及日常经营管理等工作,在巩固既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高端装备制造、智慧
运维等业务发展。
2024年公司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一)聚焦主业精耕细作,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聚焦主营业务,紧跟行业内外业态发展趋势,持续提升主营业务市场拓展力度;积
极巩固工业水处理的业务优势,加大对新兴增量市场的挖掘与开发,为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
基础。同时,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化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尼西亚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并
根据印尼当地的水处理需求推出了“ReClear”品牌系列水处理设备,为当地环境治理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在业务模式方面,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融资、方案咨询、工程设计、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
、调试安装及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环境服务。公司在提供传统水处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智能化运维的
研发投入,开发智慧运维的系统,提高水处理和后期运维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便捷服务。报
告期内,公司“邯钢老区退城搬迁钢铁项目配套浓盐水零排放处理工程”顺利转入运营期,成为行业内全流
程、智能化的零排放水处理运营项目标杆。
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7,609.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2,473.34万元,亏损同比减少15.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3,108.62万元,亏损同比减少29.6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4,197.97万元,同比下降2.92%;归属于
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8,086.64万元,同比下降3.71%。
(二)创新驱动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化落地
公司一直坚持“创新引领、技术驱动”,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最大程度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技
术水平发展和业务规模拓展。公司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强化研发攻关、成果转
化、创新产业化等工作,推动了公司技术的创新升级,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培育发展动能。在关
键技术自主开发的同时,长期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资源快速整合
。
报告期内,新获得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6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发明
专利20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94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52件,技术壁垒持续筑
牢。
报告期内,公司磁混凝沉淀成套处理装备荣获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2024年度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奖二
等奖”,公司磁介质混凝沉淀水处理成套技术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2024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荣获江
苏赛区三等奖。
(三)绿色智造融合AI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环保运营效率提升,公司持续加大对智能制造、智慧运维的投入与研发,以AI赋能环保技术提质
增效。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推动环保设备智能制造,公司“智能超导磁混凝成套装备项目”正在建设中,
充分利用WMS、MES等系统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和控制,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生产智能化环保设备。凭借着领
先的技术水平和智能生产体系,公司在2025年初推出“京源·慈航AI加药一体机”,依托深度学习算法实现
药剂精准投加与数据智能管理,为提升客户运维效率提供有力的产品工具。在智慧运维方面,公司推出了以
客户为中心的水处理运行综合管理平台,集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智能预警、决策辅助和运维调度于一体,
将复杂的传统业务转化为可视、可控、可管的智能模块,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保障安全、降低运营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公司水处理用磁介质智能生
产车间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财政厅认定为“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为了进一步推动环保技术
与AI技术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智慧环保的数字化运行,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能
力,公司成立南通京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企业AI赋能、私有云搭建及整
体解决方案,通过“AI+环保”技术融合,为客户提供从数据存储到智能决策的全链条服务,助力行业向智
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
(四)精细管理提质增效,筑牢发展根基
为全方位提升公司在多领域、多行业的管理效能,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并增强服务能力,公司以数字化转
型为核心抓手,全面升级管理体系。公司依托CRM、SRM、MES、WMS及OA系统,打通端到端业务流程数据壁垒
,实现跨部门标准化、线上化协同,以智能化手段强化关键节点管控,推动运营效率跨越式优化。同时,公
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强化,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与服务的全
链路数字化平台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实时联动,并对业务风险进行分级预警与管控,保障业务稳健运行。报
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实现转正,公司资金效率显著优化,公司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五)人才强企与文化聚力,激发组织活力
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以“吸引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为导向,持续健全人才开发与培育
机制,为核心技术团队注入活力。公司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帮助新生队伍快速成长,同时加强关键
部门核心岗位培训,做好人才梯队建设。为提升文化凝聚,公司以“我为京源添光彩”活动为抓手,树立奋
斗者标杆,深化员工“融和、专注、分享”价值观的认同,营造进取向上的组织氛围。
公司通过优化业绩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将股东利益、公司战略与核心团队个人发展深度绑定,激
发上市公司平台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
第一个归属期股份归属登记工作,本次归属的1,170,400股股份已于2024年2月26日上市流通。
报告期内,公司向北京师范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京源-京师生态环境奖学金”,深化产学研合作,践
行社会责任,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实现社会责任与人才战略双轮驱动。公司通过战略化引才、体系化育才、
长效化留才,构建了稳定高效的人才生态,为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提供持久动能。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主要向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环保水处理专用设备设计、咨
询、系统集成、销售、工程承包和运营业务,具备工业水处理领域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已拥有24项自
主核心技术和168项自主知识产权,参编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0余项,其中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
智能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国际先进”技术、电催化氧化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领
先”技术。公司零排放装备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磁混凝污水处理集
成设备于2021年被纳入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
20年版),高难废水零排放处理装备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
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磁混凝沉淀成套处理装备荣获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2024年度环保装备技
术创新奖二等奖”。公司磁介质混凝沉淀水处理成套技术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2024中国创新方法大
赛中荣获江苏赛区三等奖。
公司服务于国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期深耕电力行业,依靠核心技术取得了快速成长。公司在
深耕电力行业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同时,积极向钢铁、化工、市政、金属制品等领域拓展。公司与华能集团
、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润电力、京能集团和粤电集团等大型发电企业集
团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拓展了榆林化学、邯郸钢铁、金光能源等非电行业知名客户。
近年来,公司在深耕环保水处理领域的同时,积极部署“环保+AI”的战略,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结
合传统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场景,让AI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智慧环保的数字化运行。公司将人工智能、云计算
业务方向作为公司战略转型方向之一,并积极组建专业团队。目前,公司旗下已成立全资子公司京源云计算
及控股子公司京源云智能。2024年6月,京源云计算采购了8000多万元的GPU算力服务器,用以支撑自主研发
,同时利用闲置算力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迄今为止,公司已推出“京源·太乙1号DPU存算一体机”“京源
·慈航1号AI加药一体机”两款轻量级AI一体机,帮助生产型、环保型企业以低成本快速拥抱AI技术,以创
新持续推动智能环保科技的升级,提升环保产业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
司成立了印尼子公司,并推出了“ReClear”品牌系列水处理设备,为印度尼西亚及东南亚地区提供高质量
的环保解决方案,助力当地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公司紧随国家“双碳”战略涉足新能源领域,实施了
新能源板块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成功实现“双碳”战略布局。
2、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工业水处理专业设备及系统,该产品根据客户实际水处理需求设计生产,公司所销售
的工业废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和给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均为定制化产品;同时,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工业水处理
相关的设计与咨询服务,以及与设备集成销售相关的工程施工服务。
3、服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按照业务模式主要分为四大块: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EP)、工程承包业务(
EPC)、设计与咨询业务(E)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EP和EPC项目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招标文件会对招标范围进行约定,公司根据招
标文件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1)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EP)
电力、钢铁、化工、市政、金属制品等大型工业项目的配套水处理系统通常包含若干子系统,包括给水
处理方面的原水预处理系统、除盐水制备系统等,废水处理方面的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处理系统、生化系统、中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和高难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等。业主或
总承包商通常将这些能够独立拆分的子系统项目单独进行对外招标,这些子系统项目基本不涉及土建安装,
即采取设备及系统集成模式。
在该模式下,公司通过对客户项目水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其个性化需求,拟订方案、工艺选择、系统
设计、设备选型、采购通用设备和材料(如泵、电气仪表、脱水机、阀门等)、定制非标设备(如本体设备
、控制柜等),将设备和材料集成组装成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后成套销售给客户。
(2)工程承包业务(EPC)
工程承包业务主要由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系统集成、安装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全
过程或若干阶段组成。相对于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工程承包业务在完成成套设备销售的同时还提供安装施
工服务等,包含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业务范围更广。目前公司参与的EPC项目主要为水处理系统的
新建与改造工程。
(3)设计与咨询业务(E)
公司提供工业水处理项目的设计与咨询业务,主要包括项目技术咨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
设计等。该业务是公司研发设计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相关服务由公司自主提供。
(4)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主要包括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运营,最后项目转让。报告期内
,公司实施的邯钢能嘉钢铁有限公司邯钢老区退城搬迁钢铁项目浓盐水零排放项目已顺利转入运营期。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向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环保水处理专用设备设计、咨询、系统集成、销售、工程承包及运营
业务取得相应的经营利润。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与项目特点,开展个性化系统方案设计,进行成套装备制造与
集成,在经过项目系统整体调试与验收后,为客户提供环境污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通过长期研发积累
形成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低耗的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和装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
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研发模式
公司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研发创新机制,面向客户及市场需求开展研究创新工作。在具体项目研究过程
中,由研发团队中的核心技术人员确定整体研发思路,在进行可行性分析及专业判断后,确定研发具体方案
并组织实施。为推动公司研发体系规范性,公司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研发创新制度,对研发部门新品开发、技
术方案制作、专利申请、项目投标、配套采购、项目实施等均做了制度指导及规范。规范的研发体系为公司
保持高效率的研发创新提供了支持。
公司在重视内部研发的同时,积极推动与外部研发机构包括高校等的技术合作及交流。吸收并借鉴高校
等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有助于不断完善并保持公司技术在行业内的先进性。
3、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对外采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直接对外采购通用设备和核心装备所需原材料、部分由协作厂
家定制非标设备、通过协作厂家采购与非标设备配套的少部分低价值通用设备和材料。协作厂家配套提供的
通用设备和材料主要包括管道、内件和设备附件等,由协作厂家根据公司设计图纸需求在非标设备协作过程
中,基于就近和及时性原则代公司采购并装配在非标设备中。同时,工程承包业务(EPC)中公司负责安装
施工部分,由工程施工供应商完成。
公司拥有成熟的采购模式,并制定了《采购招标管理规定》《合格供应商管理规定》等制度,具有规范
的采购流程和内控措施。
4、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为核心部件自主生产及自主组装集成。公司产品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及生产制造,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产品开发设计和系统
方案设计,核心部件由公司自主生产,通用和标准设备直接采购,低附加值非标设备由外协厂家根据设计图
纸和技术要求,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定制及协作,最后在智能系统集成中心完成总装。
5、营销模式
由于公司客户主要为电力、钢铁、化工、市政、金属制品等各类大型工业企业,相关项目的采购主要通
过招标或邀标方式进行,因此公司的水处理业务主要通过参与客户招标或邀标方式取得。公司的营销及管理
工作主要包括获取项目信息及项目报备、项目评审、组织投标、合同签署与项目执行等环节。项目中标后,
公司与客户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业务需要及合同要求,安排相关部门开展业务。
6、服务模式
公司的服务模式包括设备及系统集成服务(EP)、工程承包服务(EPC)、设计与咨询服务(E)和基础
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在工程建设业务中,公司负责设备安装部分,其余通过专业分包和劳务外包方式
进行。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问题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关注
,环保行业也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实现全面升级。
公司作为工业水处理设备提供商,主要从事工业水处理相关业务,属于环保子行业水污染治理行业中的
工业水处理范畴。公司以现有业务为支撑,专注工业废水领域,拓展至更多的水处理行业领域,布局水处理
全产业链。公司在保持电力行业水处理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钢铁、化工、市政、金属制品等领域拓展。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环境保护
专用设备制造(3591)”;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
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科创板企业推荐暂行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节能环保领域”。
根据《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统计,2023年,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涉水工业企业共有83
,218家,废水治理设施共有79,879套,设计处理能力为2亿吨/日,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为795.9亿元,全年共
处理工业废水339.1亿吨。在统计调查的42个工业行业中,废水治理设施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为化学原
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工业废水处理量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
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因此,公司在深耕电力行业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同时,积极向需求旺盛的钢铁、化工、市政、金属制品
等领域拓展。在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钢铁行业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将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2024年,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和行业技术的不断突破,水处理行业处于快
速发展阶段。行业的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从政策驱动逐渐转向“政策+市场+技术”驱动模式。呈现如下特点
:
1)政策推动
立足我国基本水情,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相关政策,以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2023年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计划到2025
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左右。2023年以来
我国用水总量稳中有降,农业及工业用水量得到显著控制。我国用水可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和工业生态环境补水,其中农业用水长期占据全国用水总量的60%以上。水利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用
水总量为5906.5亿立方米,较2022年减少91.7亿立方米。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节约用水条例》是我国首部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是建立健全节水制
度政策体系的重大举措,将有助于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
2024年10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水利部印发《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自2024年12月1
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并对水资源税的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额标准等均作出规定,同时将
水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属地方,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水资源费改税的试点,有利于加
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2)市场需求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污水处理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369.6亿元,2022年增长至1437.4
亿元,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约为1500.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
测2024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62.6亿元,2024—2028年中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从
823.2亿元增长至1086.4亿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在我国环保污水处理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
范围内,华东地区的污水处理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呈现出遥遥领先的态势。华东地区污水处理
项目体量庞大,主要得益于其发达的经济和密集的人口。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企业众多
,产业结构丰富多样。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迫切需要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同时,人
口的高度聚集也使得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此外,当地政府
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雄厚的财政实力,为污水处理项目的大规模投资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完
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也为污水处理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华东地区在环
保污水处理市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
华南地区的环保污水处理项目体量同样不容小觑,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广东、福建等省份在污水处
理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了项目的持续发展。华南地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发展,得益于
其外向型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