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02 斯瑞新材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等产品的关
键基础材料和零组件制造商。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产品) 3.59亿 46.51 7602.49万 41.61 21.17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产品) 1.77亿 22.90 5015.75万 27.45 28.37
其他业务(产品) 1.56亿 20.20 3343.41万 18.30 21.43
医疗影像零组件(产品) 4100.36万 5.31 1443.78万 7.90 35.21
高性能金属铬粉(产品) 3924.46万 5.08 867.28万 4.75 22.10
─────────────────────────────────────────────────
境内(地区) 5.45亿 70.61 1.19亿 65.07 21.81
境外(地区) 1.80亿 23.28 6001.28万 32.84 33.39
其他业务(地区) 4721.98万 6.12 381.17万 2.09 8.0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 11.42亿 85.86 2.75亿 89.69 24.12
金属制品(行业) 1.03亿 7.72 2555.11万 8.32 24.90
其他业务(行业) 8537.30万 6.42 611.40万 1.99 7.16
─────────────────────────────────────────────────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产品) 5.91亿 44.44 1.20亿 39.14 20.34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产品) 3.35亿 25.17 9549.23万 31.10 28.53
其他(产品) 3.01亿 22.67 6584.47万 21.44 21.84
医疗影像零组件(产品) 6022.23万 4.53 1831.00万 5.96 30.40
高性能金属铬粉(产品) 4240.17万 3.19 724.11万 2.36 17.08
─────────────────────────────────────────────────
境内(地区) 9.00亿 67.65 1.96亿 63.69 21.74
境外(地区) 3.45亿 25.93 1.05亿 34.31 30.56
其他业务(地区) 8537.30万 6.42 611.40万 1.99 7.16
─────────────────────────────────────────────────
直销(销售模式) 12.44亿 93.58 3.01亿 98.01 24.1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537.30万 6.42 611.40万 1.99 7.1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 9.89亿 83.83 2.21亿 89.16 22.32
金属制品(行业) 1.08亿 9.18 2266.10万 9.15 20.94
其他业务(行业) 8245.67万 6.99 417.30万 1.69 5.06
─────────────────────────────────────────────────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产品) 5.34亿 45.29 9790.48万 39.55 18.33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产品) 2.81亿 23.80 6647.48万 26.85 23.68
其他(产品) 2.56亿 21.73 6050.66万 24.44 23.60
高性能金属铬粉(产品) 5991.19万 5.08 1142.98万 4.62 19.08
医疗影像零组件(产品) 4832.94万 4.10 1123.13万 4.54 23.24
─────────────────────────────────────────────────
境内(地区) 8.12亿 68.84 1.48亿 59.88 18.26
境外(地区) 2.85亿 24.17 9513.63万 38.43 33.38
其他业务(地区) 8245.67万 6.99 417.30万 1.69 5.06
─────────────────────────────────────────────────
直销(销售模式) 10.97亿 93.01 2.43亿 98.31 22.1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245.67万 6.99 417.30万 1.69 5.06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 8.39亿 84.46 1.64亿 87.65 19.60
金属制品(行业) 8768.98万 8.83 1753.47万 9.35 20.00
其他业务(行业) 6675.28万 6.72 564.62万 3.01 8.46
─────────────────────────────────────────────────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产品) 4.42亿 44.49 6981.72万 37.21 15.79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产品) 2.61亿 26.28 6605.51万 35.21 25.30
其他(产品) 2.03亿 20.40 3421.68万 18.24 16.88
高性能金属铬粉(产品) 4779.97万 4.81 979.88万 5.22 20.50
CT和DR球管零组件(产品) 3989.01万 4.01 773.59万 4.12 19.39
─────────────────────────────────────────────────
境内(地区) 7.04亿 70.84 1.19亿 63.37 16.89
境外(地区) 2.23亿 22.44 6307.55万 33.62 28.28
其他业务(地区) 6675.28万 6.72 564.62万 3.01 8.46
─────────────────────────────────────────────────
直销(销售模式) 9.27亿 93.28 1.82亿 96.99 19.6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675.28万 6.72 564.62万 3.01 8.4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6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0282.61│ 8.26│
│客户二 │ 7837.48│ 6.30│
│客户三 │ 6531.48│ 5.25│
│客户四 │ 6293.43│ 5.06│
│客户五 │ 5986.80│ 4.81│
│合计 │ 36931.79│ 29.6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5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9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4682.66│ 29.16│
│供应商二 │ 13708.90│ 16.20│
│供应商三 │ 11711.82│ 13.84│
│供应商四 │ 3104.20│ 3.67│
│供应商五 │ 2633.66│ 3.11│
│合计 │ 55841.25│ 65.9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一家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产品主要服务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医疗影像、半导体
等领域。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成为全球多个细分领域新材料的领跑者,战略目标是在每个细分领域做到技术创
新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公司秉持“新材料引领未来”的使命,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重点推进先进铜合金材料在商业航天、
医疗影像设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半导体、可控核聚变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应用与产业化。
公司始终践行“四个面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技术创新趋势、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下游客户的实
际需要,积极探索铜基新材料创新研发与产业化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公司全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创新
研发投入,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内部治理效能,全方位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企业赢得竞
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对上市三周年工作进行总结,启动布局2026-2035年十年规划,整体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各项关键财务指标均实现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72亿元,同比增长23.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达到7,473.83万元,同比增长3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68.47万元
,同比增长36.43%。
(一)主要业务/产品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包括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
和DR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等,具体情况如下:
1、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高强高导铜合金系列产品包括材料和制品两个主要类别。材料类主要用于高端连接器行业,如新能源汽
车、5G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旨在满足国内下游客户对高端连接器原材料的需求,以便缓解其依赖进口的
困境。制品类主要为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端环导条、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高性能靶材背板、可
控核聚变配套零组件、核电发电机关键材料等。
2、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
公司中高压电接触制品包括铜铬触头和铜钨触头两类,主要应用于各种中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开
关设备中,承担接通、断开电路及负载电流的功能,因全球“双碳”目标推动,市场逐步形成72.5kV、126k
V、252kV等级的SF6开关被真空开关替代的趋势,伴随全球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以及行业技术迭代升级,公司
在该业务领域积极同高校、行业合作伙伴开展研发及试验,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满足全球电力客户技术发展
需要。
3、高性能金属铬粉
公司是国内首家成功应用低温液氮技术并有能力批量制造向全球批量供应低氧、低氮、低硫、低酸不溶
物高性能金属铬粉的企业,该产品系列包括高纯低气铬粉、真空级高纯铬、球形铬粉、片层状铬粉和超细铬
粉等,被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接触材料、高端高温合金、高端靶材、表面喷涂、电子行业等领域。
4、CT和DR球管零组件
CT和DR球管零组件是医疗影像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包括管壳组件、转子组件、轴承套、阴极零件等。
基于医疗影像设备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及一致性的严苛要求,公司集成自身的金属材料、高精密机加工、真
空钎焊、特种表面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客户批量提供高标准产品。同时,公司将CT和DR球管零组件的技术和
制造工艺拓展到核磁共振、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半导体设备等新应用领域。
5、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是支撑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关键一环。公司光模块芯片
基座/壳体产品为光模块工作运行提供物理支撑与保护、散热管理、光学性能保证、机械稳定性等功能支持
,确保光模块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长寿命,是光模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进
程中,全球算力需求急剧增加,数据中心面临快速扩容和升级需要,市场对400G、800G、1.6T高速光模块需
求增长明显。400G以上光模块芯片对散热要求大幅提高,需要具有低膨胀、更高导热特性的新材料来满足要
求,不同成份的钨铜合金可以满足400G、800G、1.6T光模块需求。
随着光模块对散热要求的大幅提高,要求壳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和力学性能,公司将新型铜合金应用
于光模块壳体,解决行业技术痛点。
6、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
推力室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装置,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热能在推力室内转化为动能,在高
温高压的极端服役条件下,推力室内壁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高温、低周疲劳和导热性能,公司研发的耐高
温铜合金材料,已通过下游不同客户验证并用于实际的火箭发射。随着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国内外商业
航天进入高速发展期,对火箭发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火箭发动机需求,为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
产品带来发展机遇,公司正积极扩大产业化规模,巩固在推力室内壁这一关键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领先地位
,为行业提供高可靠的产品支持。
(二)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及基本情况
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业务属于国家统计
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分类中的“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高性能金
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属于“C33金属制品业”。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随着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通信、消费电子、商业航天等下游应用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对
于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潜力巨大,其中部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有较强的国产化替代空间。
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兼具良好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高端先进铜合金材料。一方面,材料制备工艺难
度大,材料制备技术和制备装备是主要的门槛;另一方面,相关应用领域对材料一致性、均匀性要求高,产
品认证周期长、客户黏度高。
(2)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属于输配电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在全球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在全球双碳驱动的能
源革命中,全球电力投资持续增长;同时开关领域的脱碳成为核心重要工作,新型绿色环保高电压大电流等
级真空开关逐步替代SF6开关、混合无氟气体代替SF6气体成为未来主流电力装备绿色发展趋势。中高压电接
触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具有高可靠性和免维护、个性化定制要求高、技术门槛严、市场竞争激烈、开
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等特点。
技术门槛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电气性能指标相互矛盾,需同时具有优异的开断能力、高耐电压能力、高
抗电弧烧蚀能力、高导电能力、低截流值等性能指标;二是材料成分种类多、产品形状尺寸复杂,要求企业
具有强大的个性化定制材料设计制备能力、柔性非标精密加工能力及快速响应的能力;三是新产品认证周期
长、客户替换成本高。
(3)高性能金属铬粉
高性能金属铬粉的应用当前正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聚焦于满足新兴领域对超纯、超细粉体的特
殊需求,尤其是在高端高温合金、电工合金触头、高纯靶材、热喷涂、硬质合金、燃料电池极板等领域的应
用正在逐步扩大,推动行业呈现出性能指标日趋严苛、产品附加值高、应用场景专业化等特点,未来具有较
大的发展潜力。
主要的技术门槛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制备高纯度铬粉,避免颗粒团聚,保证粉体
活性,即先进低温制粉技术;其二,严格控制杂质含量,即酸不溶物夹杂处理;其三,采用真空脱气技术降
低氧含量,确保材料纯度,即脱气提纯技术;其四,需兼顾粒径一致性和抗氧化性能,即超细粉制备等技术
。这些关键技术目前全球仅少数企业能掌握及实现高端产品的稳定供应,进一步凸显了该领域的技术密集型
特征。
(4)CT和DR球管零组件
随着我国民众健康意识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率提升,使得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增加
,CT和DR球管零组件行业正处于加速国产化替代与技术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升级及
产业链配套能力提升的推动下,该行业已从早期依赖进口逐步转向自主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局面,部分头部企
业已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但高端产品仍面临国际巨头的竞争,故其呈现出技术密集型、客户黏性强、认证
周期长,且受下游医疗设备更新迭代驱动明显的特点。
主要的技术门槛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材料需满足高真空、高温、高转速、高热容量的服役条件;其
二,需攻克材料的洁净度、薄壁件成型、异质金属连接等技术;其三,须具备高精密机加工、特种表面处理
等技术能力;其四,需保证球管通过例如寿命测试、临床影像一致性等可靠性验证。
(5)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是支撑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关键一环。
400G以上光模块芯片对散热要求大幅提高,需要具有低膨胀更高导热特性的新材料来满足要求,不同成
份的钨铜合金可以满足400G、800G、1.6T光模块芯片基座需求,大于1.6T的光模块需要更优异性能的铜金刚
石材料才能满足要求。用于光模块芯片基座的钨铜材料主要技术要求是超细钨粉均匀弥散分布在铜相中,并
且材料要求高洁净度、高致密度,不允许有任何气孔、夹杂、钨颗粒团聚,这些缺陷都会严重影响光模块组
件焊接和使用性能。公司采用3D打印骨架、真空熔渗定向凝固、微精密加工、自建专用镀金线满足了这一细
分市场的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在研发低成本批量生产金刚石铜工艺,为1.6T以上光模块大批量应
用储备能力,以支撑未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需求。
随着光模块对散热要求的大幅提高,要求壳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和力学性能,公司将新型铜合金应用
于光模块壳体,解决行业技术痛点。
(6)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
卫星发射是火箭的主要应用场景,报告期内,全球共执行了150多次火箭发射,其中,国内火箭发射35
次,该行业正处于蓬勃快速发展期,随着国家星网、千帆星座、鸿鹄三号等低轨卫星星座加速发射组网建设
,商业航天市场对运载火箭的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市场需求随之急剧增加。
对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而言,市场准入条件高、工艺技术稳定、质量性能可靠、供应链的
稳定、可持续发展等都是该行业的基本特点,推力室内壁主要由高强高导热铜合金材料熔炼、锻造、旋压、
精密加工及组装焊接等工艺环节构成。在整个生产工艺链中,高强高导热铜合金材料熔炼、精密加工及组装
焊接是目前技术壁垒较高的关键工艺环节。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公司通过在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的积累,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同时
具备全球一流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材料设计/改性、柔性制造、个性化非标深加工零组件能力。近年来,公
司围绕航空航天、连接器、可控核聚变等高端应用持续进行材料开发,积极探索3D打印增材制造、近净成型
等新工艺,以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呈现更多
进展,并成功配套新奥科技、星环聚能和能量奇点等行业关键客户。同时,公司布局高性能铜合金粉末研发
和产业化能力,旨在满足3D打印领域对铜合金粉末持续增长的需求。
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在多个细分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技术性能、质量稳定性达到国际
一流水平,具备全球化竞争力。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通信、航空航天等行业。客户主要包
括Wabtec集团、阿尔斯通、西门子、斯柯达、GE集团、中国中车、晋西工业集团等知名企业。
(2)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
公司专注于中高压电接触材料的研发制造,成为全球该细分新材料领域行业第一。公司产品经过三代更
新升级,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发明专利占比全球第一,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公司该产品已经解决了国家电
网建设触头材料依赖进口问题,并且返销全球。中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公司该产
品获得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张产能,126kV真空灭弧室触头材料已实现小
批量交付客户,36kV及以上充气柜触头材料批量供应市场。
主要客户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东芝、中国西电、宝光股份、旭光电子、平高电气、许继
电气、思源电气、泰开集团等,覆盖全球主流电力设备制造商,具有供应链不可替代性,公司在该行业处于
领先地位。
(3)高性能金属铬粉
公司高性能金属铬粉具有技术优势,其低温液氮制粉技术及酸不溶物夹杂处理技术处于先进水平,赋予
产品高纯度、低杂质等特性,满足高端应用领域的严苛要求,行业地位稳步提升。目前已形成年产2000吨铬
粉生产能力,主要客户有西部超导、西门子、GfE、Plansee等知名企业。
(4)CT和DR球管零组件
公司在CT和DR球管零组件领域处于国内重要地位,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这类产品和“一站式”技术服务
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为国内CT球管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并持续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
实力较为雄厚,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报告期内,国家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产业竞争力调查,进一步推动CT球管产业国产化进程。主
要客户有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麦默真空、电科睿视、北京智束等,并成为部分客户的战略合
作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在该行业的国内领先地位。
(5)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
钨铜热沉积材料具有低膨胀和高导热特性,在高速率光模块行业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公司提供光模块
基座原材料制造及产成品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具备高精密零件加工的基础和自动化生产线。公司的主要客
户有菲尼萨、天孚通信、环球广电、索尔思、东莞讯滔等,随着公司持续扩建产能,并与下游标杆客户形成
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新型铜合金应用于光模块壳体,解决行业标杆客户面临的技术痛点。公司在本行业的位
置进一步巩固。
(6)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
随着全球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公司报告期内在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室内壁行业处于行业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一是得益于公司处于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的行业领先地位;
二是公司拥有高强高导铜合金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三是公司铜合金推力室内壁材料及零部件通过了
商业航天各主要客户的多次试车、发射验证。公司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主
要客户有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深蓝航天等。报告期内,产品应用于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等关键项目,
细分领域竞争优势持续扩大。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铜基合金的研发制造为核心能力,通过技术同心圆战略向相关产业领域拓展,构建了“市场导向
+前沿预研”的需求驱动创新研发文化。一方面围绕标杆客户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为世界500强及行业头部企
业提供非标解决方案,推动公司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另一方面前瞻布局行业痛点技术,自主开展新项目
预研,为下游产业升级储备关键技术。
公司依托深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先后承担多个国家项目,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围绕铜钛材料开展的“高强高弹钛青铜合金超薄宽幅带材研发与应用”项目被列入国
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承担的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CT关键部件工程化
平台建设项目”及工信部“2021年国家新材料生产示范平台——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项目”已顺
利通过验收,并在报告期内稳步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2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型全封闭组合电器关键技
术”项目、陕西省“两链融合”项目——“真空自耗电弧熔炼CuCr25-CuCr50电触头材料”、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800千伏/80千安大容量交流断路器新型弧触头材料研制与性能
检测方法研究”项目。
2、销售模式
公司围绕标杆客户开展销售活动,并通过标杆客户引领、带动、辐射全行业。公司的标杆客户主要有GE
集团、Wabtec集团、阿尔斯通、施耐德、西门子、ABB、伊顿、中国电装、晋西工业集团、中国中车、旭光
电子、联影医疗、西部超导、东方电气、蓝箭航天等世界五百强、国内大型企业和上市企业等。
公司所有销售活动的目标是为不同客户提供非标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从材料设计、研发制备、到成品制
品精加工,满足细分行业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公司的销售业务均为直销模式。
3、制造模式
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建有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真空烧结、真空熔
渗、3D打印、气氛保护下引连铸、真空侧平引熔炼、气氛保护上引熔炼、真空气雾化炉、热等静压、粉末包
套线等批量制备高端先进合金材料的生产线,灵活适配全球各类客户对不同材料的个性化需求。
在零组件加工制造方面,公司拥有大量的精密加工设备,优异的柔性制造、个性化非标精密零件加工能
力和零组件组装能力,能够满足全球客户对特种材料性能极限与零部件精密制造的复合需求,在航空航天、
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已形成典型应用案例。
4、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集中统一供应链管理、各事业部自主采购和物流管理相结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
效率,统一对供应商进行审核、选择、评价、评定。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一家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始终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秉持“新材料引领未来”的使命,
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重点推进先进铜合金材料在商业航天、医疗影像设
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半导体、可控核聚变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应用与产业化。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成
为多个细分领域新材料的领跑者,战略目标是在每个细分领域做到技术创新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一)关键项目投资与产能打造
1、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
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基础引领,公司基于三个方向考虑于2024年启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
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一阶段投资建设:其一,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随着中国星网、G60星链等低轨
卫星星座计划加速推进,推动液体火箭发动机需求激增。随着火箭发动机更新换代及性能提升,推力室内壁
作为发动机核心部件,急需解决关键材料性能的迭代升级,满足大推力液体火箭的实际应用,契合国家将商
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其二,从行业发展来看,当前液体火箭发动机已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具有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等显著优势,产业链下游企业快速扩大液体火箭发动机产能,公司建设项目旨
在同步扩产以满足预期可见的批量化生产需求,彻底定位为发动机组件解决方案商,提升长期竞争力,站稳
商业航天供应链节点;其三,从企业持续锻造内生增长力层面看,作为科创板企业持续优化材料热管理能力
,满足内壁材料需要承受的千度燃烧温度,同时兼具优异的导热性能以导出热量保护发动机结构,公司开发
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特别是铬锆铜、铜铬铌材料,因其高温稳定性、耐热性和优越的导热性,成为液体
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的理想材料,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件成本,正是应对国内外行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已与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深蓝航天等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关系,为满足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升级战略,重点打造“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第一阶段规划投资2.30亿元人民币,一阶段达产后预计公司
将实现年产约200吨锻件、200套火箭发动机喷注器面板、500套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外壁等零组件。
截至报告期末,项目进展顺利,已累计投资4723.27万元,并于报告期内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研发铜铬铌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热等静压近净成型技术,并向客户交付样件,该技术
创新将显著提升材料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并以一次成型的方式极大程度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推动公司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方面,打造从材料到制品的“全工艺链能力”,提升火箭
发动机关键材料和零组件的供应链效率,助力关键部件制备的自主可控。
2、年产3万套医疗影像装备等电真空用材料、零组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础引领,公司基于三个方向考虑于2024年启动“年产3万套医疗影像装备
等电真空用材料、零组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建设:其一,在国家战略层面,医疗影像设备中球管这一
占整机主要成本的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该项目实施直接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高端医疗装备国产
化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