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诺唯赞(68810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105 诺唯赞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试剂(产品) 4.96亿 81.86 3.73亿 88.99 75.08 诊断试剂(产品) 6058.46万 9.99 3270.10万 7.81 53.98 耗材等材料(产品) 1909.53万 3.15 658.99万 1.57 34.51 仪器设备(产品) 1794.93万 2.96 389.08万 0.93 21.68 技术服务(产品) 1122.52万 1.85 291.49万 0.70 25.97 其他(产品) 109.73万 0.18 -1.50万 0.00 -1.37 ───────────────────────────────────────────────── 境内(地区) 5.35亿 88.19 3.61亿 86.30 67.58 境外(地区) 7157.02万 11.81 5733.76万 13.70 80.11 ───────────────────────────────────────────────── 直销(销售模式) 5.01亿 82.56 3.57亿 85.29 71.34 经销(销售模式) 1.06亿 17.44 6159.52万 14.71 58.2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11.74亿 85.17 8.50亿 88.26 72.47 医药制造业(行业) 2.02亿 14.66 1.12亿 11.63 55.45 其他业务(行业) 231.09万 0.17 110.15万 0.11 47.67 ───────────────────────────────────────────────── 生物试剂(产品) 11.08亿 80.43 8.27亿 85.86 74.66 诊断试剂(产品) 1.57亿 11.40 9548.11万 9.91 60.76 仪器设备(产品) 4489.10万 3.26 1653.30万 1.72 36.83 技术服务(产品) 4143.75万 3.01 2191.77万 2.27 52.89 耗材等材料(产品) 2395.11万 1.74 119.71万 0.12 5.00 其他业务(产品) 231.09万 0.17 110.15万 0.11 47.67 ───────────────────────────────────────────────── 境内(地区) 12.74亿 92.49 8.80亿 91.35 69.07 境外(地区) 1.01亿 7.35 8224.85万 8.54 81.25 其他业务(地区) 231.09万 0.17 110.15万 0.11 47.67 ───────────────────────────────────────────────── 直销(销售模式) 11.25亿 81.62 8.02亿 83.25 71.33 经销(销售模式) 2.51亿 18.22 1.60亿 16.63 63.8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31.09万 0.17 110.15万 0.11 47.6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试剂(产品) 4.98亿 76.69 3.73亿 81.26 74.96 诊断试剂(产品) 9806.75万 15.10 6240.19万 13.59 63.63 技术服务(产品) 2205.39万 3.40 1355.01万 2.95 61.44 仪器设备(产品) 2082.31万 3.21 488.28万 1.06 23.45 耗材等材料(产品) 910.86万 1.40 474.72万 1.03 52.12 其他(产品) 129.87万 0.20 49.86万 0.11 38.39 ───────────────────────────────────────────────── 境内(地区) 6.08亿 93.67 4.32亿 93.98 70.97 境外(地区) 4108.29万 6.33 2767.42万 6.02 67.36 ───────────────────────────────────────────────── 直销(销售模式) 5.09亿 78.33 3.85亿 83.73 75.62 经销(销售模式) 1.41亿 21.67 7472.04万 16.27 53.1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10.30亿 80.11 7.65亿 83.80 74.31 医药制造业(行业) 2.53亿 19.71 1.46亿 16.04 57.80 其他业务(行业) 240.67万 0.19 148.93万 0.16 61.88 ───────────────────────────────────────────────── 生物试剂(产品) 9.44亿 73.38 7.42亿 81.20 78.60 诊断试剂(产品) 2.48亿 19.31 1.47亿 16.12 59.30 技术服务(产品) 5959.15万 4.63 2107.48万 2.31 35.37 仪器设备(产品) 2076.85万 1.61 127.96万 0.14 6.16 耗材等材料(产品) 1125.97万 0.88 60.99万 0.07 5.42 其他业务(产品) 240.67万 0.19 148.93万 0.16 61.88 ───────────────────────────────────────────────── 境内(地区) 12.38亿 96.26 8.76亿 95.87 70.74 境外(地区) 4562.63万 3.55 3619.35万 3.96 79.33 其他业务(地区) 240.67万 0.19 148.93万 0.16 61.88 ───────────────────────────────────────────────── 直销(销售模式) 9.34亿 72.62 6.94亿 75.98 74.32 经销(销售模式) 3.50亿 27.19 2.18亿 23.86 62.3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40.67万 0.19 148.93万 0.16 61.8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532.60│ 1.84│ │客户二 │ 1773.82│ 1.29│ │客户三 │ 1359.01│ 0.99│ │客户四 │ 1289.97│ 0.94│ │客户五 │ 1193.71│ 0.87│ │合计 │ 8149.11│ 5.9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325.85│ 6.01│ │供应商二 │ 1470.74│ 3.80│ │供应商三 │ 1132.12│ 2.92│ │供应商四 │ 883.34│ 2.28│ │供应商五 │ 822.37│ 2.12│ │合计 │ 6634.42│ 17.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 业,依托于自主建立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先后进入了生物试剂、体外诊断业务领域,并可开展抗体药物的 研发,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 公司始终秉承创新,致力突破,坚持从技术源头开始研发,基于自主可控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可快速 、高效、规模化地进行产品开发,现有11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4000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150 余种其他功能性重组蛋白、130余种化学原料、60余种生化材料等关键原料,形成了近3000个终端产品,可 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医药研发与生产以及动物检疫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围绕生命科学、体外诊断、生物医药三大业务板块开展,涵盖生物科研试剂、 高通量测序试剂、实验仪器与耗材、诊断原料、诊断试剂及仪器、医药研发试剂、GLP-1类多肽原料、核酸 药物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抗体发现等技术服务。 2、主要产品与服务 (1)生物试剂产品 1)产品系列 公司生物试剂产品是科研院校、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分子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制药企业、疫苗企业及 CRO企业等下游客户在研发及生产环节中所需的试剂产品和原料。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生物试剂的产品管线 不断丰富,现已开发出超过2400种生物试剂,形成了PCR系列、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基 因测序系列、Bio-assay系列、提取纯化系列、基因编辑系列和细胞/蛋白系列等多个产品系列。相关分类说 明如下: ①基础科研试剂 公司生物科研试剂产品包括科研机构进行教学或科学项目研究的试剂以及工业客户进行产品研发、检测 的试剂,目前以分子类生物试剂产品为主,涵盖PCR系列、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提取纯 化系列、基因编辑和细胞/蛋白系列等。公司产品经过不断迭代升级,部分产品在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满足终端用户对生物科研试剂高检测效率、高准确度和高质量标准的要求。 ②基因测序试剂 伴随高通量测序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公司基于核心的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 开发了高性能的高通量测序试剂系列产品,包括DNA建库、RNA建库、共建库、三代建库、单细胞、表观遗传 学、磁珠、定量等试剂。该系列产品主要服务于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及科研客户,其应用场景广泛覆盖科学研 究、肿瘤精准医疗、生殖遗传、病原微生物检测、育种及环境治理等。 ③分子诊断原料 在诊断原料产品领域,公司可为下游客户提供分子诊断所需的各种酶类及缓冲液产品,产品形态涵盖单 酶、多酶混合液、缓冲液、一管式扩增混合液以及无甘油类可冻干原料等多种形式,并提供冻干服务,适用 于动物检疫,例如非洲猪瘟检测,以及临床检测,包括HPV(人乳头瘤病毒)、呼吸道传染病、基因突变、 致癌基因甲基化等检测项目。此外,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协助下游客户攻克产品优化迭代和新品开发的 挑战,公司与基因测序、临床诊断、动物养殖与检疫等行业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服务 。公司可针对客户关于快速、简便、可冻干等各种需求,为企业客户提供原酶筛选、规格定制等专业生物技 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开发模式,同时也帮助提升合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合 作共赢的良好生态。 ④生物医药新药研发试剂 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代谢疾病和神经类疾病等领域,仍然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进 而持续催生对新的modality、靶点药物研发的需求。公司依托荧光素酶平台和TR-FRET(时间分辨-荧光共振 能量转移)、ELISA技术平台,持续开发针对HTS(高通量筛选)、功能评价和质量评价的产品系列,可匹配用 户在新药研发的不同阶段的试剂需求,同时可适配丰富的应用场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高灵敏度、高稳定性 、适用不同检测通量以及操作便利性的试剂产品,更适用于自动化设备。 ⑤mRNA疗法核心酶原料及相关试剂盒 mRNA技术是重塑生物医药行业格局、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的关键战略技术,已 在传染病疫苗、肿瘤免疫疗法、蛋白替代疗法、在体基因编辑等领域初步验证概念,展现出巨大潜力。依托 领先的蛋白质工程平台,公司可提供一系列高品质、合规的原料酶,助力制药和疫苗企业解决各种复杂结构 的核酸分子高效、高品质、大规模生产瓶颈,推动mRNA疗法快速发展。 ⑥GLP-1产品线及解决方案 GLP-1领域持续火热,随着多肽原料药领域逐步实现产能跃升,有望释放更多市场潜力。公司聚焦上游 原料产品供应优势,为下游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包括重组蛋白酶、中间体肽等。公司持续提升产品综合竞 争力,注重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在公司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活性分子规模化生物合成平台等技术 平台的加持下,在产品产能、综合成本、质量合规性、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持续提升实力,做到国内领先水 平。 (2)体外诊断产品 1)主要产品 ①检测试剂产品 基于体外诊断产品关键原料“酶、抗原、抗体”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公司可以自主开发POCT诊断试 剂稀缺指标检测试剂,如特发性膜性肾病指标(anti-PLA2R、anti-THSD7A)、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指标(NFL 、pTau217)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多物种(鼠、兔、羊等)单克隆抗体技术,使得公司具有开发超敏 检测指标的能力,在疾病早期即可实现有效检测,如超敏心肌肌钙蛋白指标(hs-cTnI、hs-cTnT)、阿尔茨 海默病诊断指标(Aβ1-40、Aβ1-42、p-Tau181)等;量子点高分子化学材料的应用使得公司能够实现多指 标联检,即一个样本一次性同时检测多个指标,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临床使用便捷程度,如心梗三项(cT nl/CK-MB/MYO)、炎症二项(PCT/IL-6)、呼吸道甲乙流联检(FluA/BAg)和胃功能三项(G-17/PGⅠ/PGⅡ )等。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上线基于量子点荧光免疫、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胶体金免疫层析、化学发光免疫 与细胞免疫双荧光法五大方法学平台的检测试剂产品,共有心脑血管、炎症感染、优生优育、胃功能、自体 免疫、肾功能、慢病管理、甲功、呼吸道和神经系统10个系列免疫诊断产品及配套质控品。 ②诊断仪器与设备 为充分发挥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公司子公司诺唯赞医疗组建了POCT诊断仪器的自主研发团队,已自主 开发了量子点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快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化学发光 免疫分析仪等仪器,适配公司生产的不同平台诊断试剂。 基于电浸润数字微流控技术平台,公司推出了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LogiletLogicoreSystem),可 适配公司自主研发的微流控芯片(检测试剂盒),在一片微流控芯片内完成待测样本的核酸提取、扩增、检 测等全流程步骤,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全自动化基因检测。 ③整体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成熟的试剂产品与配套仪器体系,公司可为下游用户提供心肌、炎症、呼吸道病原、胃癌早筛 、阿尔茨海默病高灵敏血检、POCT信息化质量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可访问诺唯赞医疗官方网站(www. vazymemedical.com)获取。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工作主要包括上游共性技术与工艺研发、下游产品应用研 发以及仪器设备研发,分别由基础科学研究院、各事业部研发中心和仪器研究院负责。 (1)上游共性技术与工艺研发 上游共性技术与工艺研发由公司基础科学研究院负责,以分子生物学、酶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有 机化学等多个学科交叉为基础,研究领域涵盖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基于单B细胞的高性能抗体发现、规 模化多系统重组蛋白制备等,并形成了相关核心技术平台。 基础科学研究院是公司技术创新的源头和起点,自成立以来已开发出11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4000余 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130余种化学原料、60余种生化材料等关键原料,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 生产效率,为下游应用级产品的开发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原料供应。 (2)下游产品应用研发 公司事业部生命科学事业部、体外诊断事业部和生物医药事业部分别设立研发中心,针对具体市场需求 ,结合基础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核心原料和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应用级的研发,具体包括:负责公司新产品的设 计开发、新技术的调研、论证工作,并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更新,保证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负责制 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实施本部门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了解市场行情和需求,配合市场与销 售部门进行市场开拓;配合生产、质量部门,保证在售产品稳定生产和产品的供应与推广等。 公司以客户及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产品研发,密切关注行业内的技术前沿信息、产品创新方向、市场发 展趋势等。针对生物试剂、科研耗材与仪器等生命科学业务产品,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产品销售,销 售团队在向下游客户进行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过程中,通过面对面交流持续了解客户与市场的最新需求, 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方向;对于体外诊断产品,公司持续跟进医疗机构的产品使用情况,并根据效果反馈及 临床需求进行产品线扩充以及产品性能优化。 (3)仪器设备研发 公司设有仪器研究院,从事科研仪器、POCT诊断仪器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以适配公司生产的生物试剂 与诊断试剂,形成包括“试剂-耗材-仪器”的解决方案闭环。 公司仪器研究院负责仪器检测平台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研发,以软件、电气、机械、精密加工、液路、光 学、临床应用等多个学科背景为基础,研究领域包括自动化技术、光学检测技术、精密加样技术、硬件驱动 控制技术、磁分离技术、温度控制技术等,已成功开发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全 自动移液工作站、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系列产品。 2、采购模式 公司下设采购部,负责公司原辅材料、设施、设备的采购,组织进行供应商评价,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采购流程如下:业务部门根据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及使用需求提出申请,并填写采购申请单;公司对采购物 料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并按照公司内部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开发、准入和再评价。 属于关键性原材料/器件的供应商按一类供应商进行管理,需提供营业执照、质检报告、质量协议、关 键工艺说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生产工艺说明等;其余的物料根据供应商审核制度中的物料分类规则 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必要时需对有特殊工艺及环境要求的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采购。 公司同时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每年年末进行更新并输出新的合格供应商名录。 在发生一般供货质量问题时,由采购部负责向供应商书面或口头反馈信息。采购的物料如经常发生质量 问题,涉及更换供应商时,则需执行公司内部的供应商审核制度。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并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产品的浮动安全库存。公司产品管理部门根据 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产品市场销售与推广计划提交产品供应需求,生产部门进而根据供需情况、库存情况、 安全库存量、生产周期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 此外,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1)关键工序自动化:对主要产线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减少人工操作偏差和 错误率,从而保障产品高质量交付。 (2)人员操作标准化:生产部门对员工的日常行为以及生产操作动作均制定了标准的行为规范以及操 作规程,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评价,标准化的动作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生产过程精益化:推进生产和物流部门的5S管理,持续改进时间、空间的浪费,持续降低生产运 营成本,持续提高生产人员素养,保障产品的交付质量。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因生物试剂、体外诊断和技术服务面向的客户类型不同,公司 对三种业务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并分别运营。 公司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用户主要包括科研院校、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分子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制 药企业、疫苗企业及CRO企业等,公司主要采用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公司已在全国及海外20多个城市及地区设立直销办事处,通过专业的销售团队直接面向客户,以确保市 场开拓的效率和服务的专业性;此外,对于销售团队未直接覆盖的区域,公司借助经销商进行市场覆盖及客 户服务。 公司体外诊断产品的用户主要包括医院、第三方检验中心和体检机构等医疗机构,产品销售采用以经销 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公司下设营销中心对经销商进行选择与管理,在经销商资质审查后,与确定合 作关系的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授权产品、授权价格、账期等均需符合公司营销中心关于经销商的管理规定 。此外,公司针对部分客户采用POCT诊断试剂与POCT诊断仪器相结合的联动销售模式,在销售POCT诊断试剂 过程中,向部分客户免费投放POCT诊断仪器供其使用。 (三)所处行业情况与行业地位分析 1、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公司业务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所在行业为生 物制品行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生物试剂及体外诊断产品两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 标准,公司从事的生物试剂业务和体外诊断产品业务分别属于生物试剂行业与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此外,公 司相关生物试剂与技术服务还可应用于生物制药、mRNA疫苗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1)生物试剂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概况 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终端产品与服务输出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试剂材料,是生命科学相关科研与生产 活动中使用广泛的消耗性工具之一,具有种类、数量繁多的特点,根据材料和用途可以划分为分子类试剂( 酶、核酸等)、蛋白类(重组蛋白、抗体等)和细胞类试剂(转染试剂、细胞系、培养基等)。随着生物技 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试剂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展,已经成为科技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和基础材料。 2)主要行业特征 国外企业垄断-由于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与国产企业起步较晚,中国生物试剂市场中以国外龙头企业为主 ,众多国产厂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较为分散。 高技术壁垒-生物试剂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的行业,对产品性能和服务有较高要求。自主研发的专 利技术、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性能指标以及产品品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 大差距,无法满足下游用户科研与生产需求,限制我国生物试剂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质量体系不完善–受行业起步晚、研发投入不足、生产技术限制等因素影响,同时生物试剂产品品类繁 多、客户需求复杂多样,难以制定统一的技术与质量标准,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缺乏完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 证体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与国际竞争对手存在较大实力差距。 3)产业链分析 在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核心原料和仪器原件,其中核心原料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具体包括DNA、RNA、 酶和抗体等,以及其他辅助材料,例如缓冲液、染色剂、电泳试剂等。这些原料的成本构成了生物试剂的主 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50%,其中核酸和蛋白质类原料的生产与制备需要较高的技术与设备门槛,售价 较高,通常分别在1-5万元人民币/克和1000元/支-5000元支/之间。 产业链的中游主要为生物试剂生产商,具体涉及分子类试剂、蛋白类试剂以及细胞类试剂。 生物试剂的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生产工艺成本、人工成本和包装和运输成本构成,其中原材料成本 和生产工艺成本合计占总成本的50%-80%左右,为生物试剂成本的主要构成。生物试剂的单价区间很广,根 据品牌、型号、规格、质量等差异,价格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例如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500元/盒-2000元 /盒;WesternBlot试剂200元/盒-1000元/盒;细胞培养基500元/瓶-2000元/瓶;抗体200元/支-5000元/支; 酶标仪板500元/板-2000元/板。 海外龙头品牌占据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的主要份额,赛默飞世尔(ThermoFisherScientific)、罗氏(Ro che)和凯杰(Qiagen)在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30%、20%和15%。 产业链下游用户主要包括科研用户与工业客户两大类。其中,科研用户,例如高等院校、医院、政府研 究所各类研究所等,主要使用生物科研试剂进行科研项目开展或学科教学使用,对产品的品类需求较为分散 ,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工业客户,包括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体 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疫苗与医药研发企业等,主要使用生物试剂进行产品研发、检测和生产,相对科研用 户采购,具有品类更集中、批量更大、频次更高等采购特点,同时基于成本控制对价格因素较为敏感。头豹 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以生物科研试剂投入资金计算,全球生物试剂科研市场中科研机构用户占比61.6% ,工业用户占比38.4%;同期中国市场中,科研机构用户占比67.3%,工业用户占比32.7%。 产业链下游的具体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占比分别约为70%和20%。其中,生命科 学研究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不 断降低,人们对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投入不断加大,预计未来生物试剂在基因组学领域的应用将会 持续增长,例如在单细胞测序、基因编辑等方面的应用将会持续扩大。生物试剂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包括 血液和体液检测、分子诊断、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等检测。在这些领域,生物试剂主要用于病原体检测、肿 瘤标志物检测、基因突变检测等方面。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临床诊断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未来生物试剂在临床诊断 领域的应用将会不断扩大,例如在液体活检、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4)行业规模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的不断推出,科研资金预算不断增大,我国生命 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在数量、质量等多个维度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推动了生物试剂的市 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与预测,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的整体规模在2015年达到128亿美元,并以6.9 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的182亿美元,预计于2025年达到272亿美元,2020-2025年期间年均复合 增长率为8.4%。 生物试剂行业的发展与基础科研、体外诊断、疫苗、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产业的快速进步相辅相成,虽 然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82亿元以16.5%的 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的151亿元,增速远高于上述同期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增速。根据头豹研究 院预测,2025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432.8亿元人民币,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1.1%,增长潜 力巨大。 5)公司所处的主要细分领域 按生物科试剂的类别来划分,可以分为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三大类别,占比分别约为50%、30%和20 %。公司生物试剂产品主要集中于分子类生物试剂,在蛋白类与细胞类也有相应布局。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我国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已步入百亿市场规模。基于预测数据,2021年中国分子 类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约109亿人民币,分子类生物科研试剂规模预计在2021-2025年以21.8%的复合增长率增 长,在2025年将达到240亿人民币。 (2)体外诊断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概况 IVD(InVitroDiagnosi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使用体外诊断试剂、仪器等对人体样本(血液、体 液、组织等)进行检测与校验,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检测、后期观察、 健康评价及遗传疾病检测的过程。 体外诊断可用于诊断、监视、筛查和评估疾病的易感性,从而有助于获得诸多有关患者的可用医学信息 。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