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14 华大智造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29.57亿 98.15 16.52亿 98.76 55.85
其他业务(行业) 5564.68万 1.85 2074.03万 1.24 37.27
─────────────────────────────────────────────────
基因测序仪业务(产品) 23.48亿 77.94 14.17亿 84.71 60.34
新业务及其他(产品) 4.00亿 13.27 1.42亿 8.49 35.53
实验室自动化(产品) 2.09亿 6.95 9294.29万 5.56 44.39
其他业务(产品) 5564.68万 1.85 2074.03万 1.24 37.27
─────────────────────────────────────────────────
中国区(地区) 20.44亿 67.84 10.19亿 60.93 49.86
欧非区(地区) 3.98亿 13.20 3.01亿 18.03 75.80
亚太区(地区) 3.14亿 10.41 2.02亿 12.08 64.42
美洲区(地区) 2.02亿 6.70 1.29亿 7.72 63.96
其他业务(地区) 5564.68万 1.85 2074.03万 1.24 37.27
─────────────────────────────────────────────────
第三方(其他) 20.86亿 69.24 12.29亿 73.49 58.92
关联方(其他) 9.27亿 30.76 4.43亿 26.51 47.83
─────────────────────────────────────────────────
直销(销售模式) 21.53亿 71.47 11.67亿 69.79 54.21
经销(销售模式) 8.04亿 26.68 4.84亿 28.97 60.2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564.68万 1.85 2074.03万 1.24 37.2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产品) 11.28亿 93.32 7.19亿 94.16 63.73
提供服务(产品) 6178.15万 5.11 3755.40万 4.92 60.79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903.58万 1.57 708.37万 0.93 37.21
─────────────────────────────────────────────────
中国大陆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8.01亿 66.25 4.73亿 61.98 59.09
欧非区(地区) 1.55亿 12.81 1.24亿 16.21 79.92
亚太区(地区) 1.53亿 12.62 9994.73万 13.09 65.48
美洲区(地区) 1.01亿 8.32 6663.18万 8.72 66.25
─────────────────────────────────────────────────
第三方(其他) 8.53亿 70.58 5.69亿 74.48 66.65
关联方(其他) 3.56亿 29.42 1.95亿 25.52 54.7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28.67亿 98.49 17.12亿 98.87 59.70
其他业务(行业) 4404.41万 1.51 1955.23万 1.13 44.39
─────────────────────────────────────────────────
基因测序仪业务(产品) 22.91亿 78.70 14.58亿 84.20 63.62
新业务及其他(产品) 3.58亿 12.29 1.43亿 8.24 39.90
实验室自动化(产品) 2.18亿 7.50 1.11亿 6.43 51.01
其他业务(产品) 4404.41万 1.51 1955.23万 1.13 44.39
─────────────────────────────────────────────────
中国大陆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18.61亿 63.93 10.24亿 59.13 55.00
欧非区(地区) 4.18亿 14.37 3.24亿 18.72 77.45
亚太区(地区) 3.91亿 13.45 2.82亿 16.30 72.08
美洲区(地区) 1.96亿 6.74 8181.95万 4.73 41.71
其他业务(地区) 4404.41万 1.51 1955.23万 1.13 44.39
─────────────────────────────────────────────────
直销(销售模式) 21.04亿 72.26 12.72亿 73.46 60.45
经销(销售模式) 7.63亿 26.22 4.40亿 25.41 57.6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404.41万 1.51 1955.23万 1.13 44.3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产品) 13.79亿 95.54 --- --- ---
提供服务(产品) 5605.70万 3.88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24.91万 0.57 408.35万 0.49 49.50
─────────────────────────────────────────────────
中国大陆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9.56亿 66.22 --- --- ---
亚太区(地区) 2.19亿 15.18 --- --- ---
欧非区(地区) 1.71亿 11.85 --- --- ---
美洲区(地区) 9742.77万 6.75 --- --- ---
─────────────────────────────────────────────────
第三方(其他) 10.65亿 73.80 --- --- ---
关联方(其他) 3.78亿 26.2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5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华大控股及其他受汪建先生控制的企业或组织 │ 89372.79│ 29.67│
│第二名 │ 19250.62│ 6.39│
│第三名 │ 10708.60│ 3.55│
│第四名 │ 8321.29│ 2.76│
│第五名 │ 3639.70│ 1.21│
│合计 │ 131293.01│ 43.5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6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华大控股及其他受汪建先生控制的企业或组织 │ 22524.27│ 9.01│
│第二名 │ 13681.36│ 5.47│
│第三名 │ 4042.36│ 1.62│
│第四名 │ 3142.43│ 1.26│
│第五名 │ 3084.54│ 1.23│
│合计 │ 46474.97│ 18.5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专注于围绕生命中心法则“读、写、存”的核心工具底层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持续为用户提供覆
盖生命科学研究及应用中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以基因测序技术为核心的多组学技术
推动科研方向的突破以及临床应用转化,协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行业上下游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
生态。
2024年是公司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之年,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三大业务板块: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验
室自动化业务板块及新业务板块,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研发和生产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了对“激发光”“自发光”“不发光”三种技术路径基因测序产品的全方位战略布局,成为全球首
个同时拥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级短读长与长读长测序产品的企业,构建了以“全读长”(SEQALL)为目标的全
流程工具矩阵,叠加时空组学等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协同效应,使得公司在精准度、覆盖度及应用场景上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拓展多组学业务筑牢了坚实根基,志在为上下游产业生态圈构建更为全面且强大的生
命科学工具平台;同时,公司敏锐洞察并积极拥抱AI技术变革,深度融合“AI+BT+IT”,对公司原有的实验
室自动化业务进行了智能技术升级,以先进的实验室智能自动化业务为GBI(GenerativeBioIntelligence)
提供工具和平台支撑,旨在帮助传统的实验室自动化用户突破数据-算法的互哺瓶颈,实现从“人工经验”
向“数据驱动”决策的智能范式升级。2024年也是公司全球化战略深度推进的一年,以中国深圳为总部,在
国内武汉、长春、青岛、昆山、杭州等地设有分、子公司承接各区域研发、生产和营销职能;在中国香港、
美国、日本、拉脱维亚、德国、新加坡、荷兰、塞尔维亚等地设立了境外子公司以支持公司海外本地化业务
发展;基于全球复杂地缘政治格局,公司已建立全球9大研发中心、7大生产基地及9大国际备件仓库,以及1
3个客户体验中心以满足各区域政策法规管理要求以及更好满足本地用户支持和研发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688.50万元。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234787.72万元,同
比增长2.47%,按照测序仪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实现收入96032.71万元,同比增长6.92%,试剂耗材实现
收入137307.69万元,同比增长1.43%;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20936.91万元,同比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不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增长36.69%;新业务实现收入39963.86万元,同比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不相关的新业务增长57.05%。
1、持续创新研发,强化自主可控的产品矩阵
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缔造者”理念,持续大力推进以基因测序仪为代表的生命
科学工具创新研发、迭代升级且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全方位夯实专利战略布局,全面且深入地拓展丰富产品
线,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提升公司在新产品和新场景等多元领域的开拓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力,以稳
固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对新产品进行快速迭代,及时响应
市场变化及下游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三大业务板块持续推进产品矩阵式布局,其中:
(1)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
作为行业的探路者与先行者,公司在测序通量、读长、速度、成本和集成化等测序平台核心指标方面不
断探索技术极限,实现全球引领,助力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农业等多领域应用转化。为了更好
满足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数据产出需求,公司将短读长(DNBSEQ)及长读长(CycloneSEQ)测序技术结合推
动全读长(SEQALL)技术和应用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重磅推出新一代测序试剂StandardMPS2.0,将DNBSEQ
高通量测序质量提升至Q40的超高准确度,成为测序数据行业质量新标杆。在测序关键核心原料方面,公司
进行了源头性技术研发和工程性工艺研发,进一步实现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提升测序质量同时降低测序成
本。在测序应用方向,引领行业发展,包括持续推动科研、临床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更
高通量、更高质量、更长读长、更快速度、更小型易用等方面进行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
在更高质量上,公司推出了新一代测序试剂StandardMPS2.0并完成了主要测序平台(DNBSEQ-G99、DNBS
EQ-T7、DNBSEQ-G400)配套升级,成为行业内全球首个完成全产品线精准质量升级的领先企业,标志着高通
量测序技术迈入Q40质量标准时代,这一升级将显著提升临床肿瘤、单细胞分析、免疫疾病等基因测序下游
关键应用场景的测序精确度。与此同时,公司已启动针对Q50测序质量标准的战略布局,持续向更高技术水
准迈进。作为“激发光”“不发光”的代表机型DNBSEQ-E25和DNBSEQ-G99两款测序仪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大
本营,在海拔5200米的极端环境圆满完成了超过12轮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均超乎预期,展现出DNBSEQ测
序仪的优越性能。
在更快速度上,公司开发全新的自发光半导体测序仪——DNBSEQ-E25Flash闪速基因测序仪。该产品基
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动态解析自发光信号,将碱基判读速度提升至25秒/循环,显著加快测序速度同时降
低误判率;嵌入式GPU模块支持本地化AI推理,最快可在9小时内完成猴痘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含样本处理与
数据分析),满足特定场景下的极端快速响应需求;通过AI驱动的荧光素酶蛋白设计,将发光亮度提升8倍
,结合四碱基单次判读技术,减少测序单循环时长,进一步缩短全流程时间。DNBSEQ-E25Flash是全球首款
实现2小时完成单端50bp测序的超快速基因测序设备,一举刷新了高通量测序仪的速度纪录,能够充分满足
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传染病快速诊断等领域对检测时效性近乎严苛的要求。
在更长读长上,公司于报告期内发布了测序仪DNBSEQ-G800,基于独有的CoolMPS测序技术推出了单端60
0bp测序试剂,测序质量达到了Q40≥90%,这是迄今为止高通量测序中最长单端读长及最高测序精度。CoolM
PS测序技术巧妙地利用天然碱基与抗体的结合机制,可有效降低测序过程中DNA损伤的风险,同时,抗体能
够连接多个荧光染料,从而显著增强测序信号,极大程度地拓展了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激发新的应用场景
。
公司发布了中通量单分子纳米孔基因测序仪CycloneSEQ-WT02(中文名“梧桐”)及高通量纳米孔测序
仪G400-ER(原CycloneSEQ-WY01,中文名“五岳”)。单分子测序技术具有读长长、速度快、修饰直接检测
、结果实时读出、集成便携等多个独特优势,是测序领域的科技前沿及新兴战略产业方向。通过长短读长技
术的紧密结合,公司显著提升了整体解决方案的性能与应用范围,让完美基因组更加触手可及,为生命科学
和临床研究领域带来加速发展的新动力。
在应用场景上,公司基于DNBSEQ-T7平台完成了OlinkExploreHT产品的适配验证,实现了生命中心法则
中核酸(DNA/RNA)和蛋白质等全覆盖,结合单细胞组学和时空组学实现了多组学高质量数据产出。推动了
生命科学研究从单一维度迈向多组学联合分析的发展方向。公司产品在大人群队列研究、血液疾病研究、肿
瘤临床等领域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并已取得显著成果,同时在疾控、海关、司法教育、环境
生态、食品安全、农业育种等新兴应用领域,推出多种应用产品组合,推动测序技术等细分领域的应用和普
及。
(2)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
公司此前已在样本前处理方向以及自动化样本处理方向构建了完善的产品矩阵,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公司在报告期内对原有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实施了智能化变革,将AI人工智能技术全
方位嵌入生命科技工具领域。
实验室智能自动化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对原有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进行了智能技术升级,升级后的实
验室智能自动化GLI业务(GenerativeLabIntelligence,以下简称“GLI业务”)将生命科学实验室所需的
软硬件系统、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进行“标准化定义”,形成涵盖AI智能化工具模块、通用自动化设备模块
、数据计算存储模块以及生态硬件模块等功能模块库,并搭配设备耗材库,提供AI助力的“Design-Build-T
est-Learn”全流程闭环解决方案及丰富参考方案库,已在多组学前沿、分子育种、抗体筛选、生物制药等
多领域赋能超50家行业用户,推动实验室从“人工经验”迈向“数据驱动”决策模式,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与
智能化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已围绕GLI业务开展了相关产品研发及上新工作:
αLabStudio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实验流程设计、产线运行监控、智能
排产调度以及设备脚本生成。底层通过标准化接口无缝连接自动化硬件设备,实现智能调度软件对物理资源
的原子级控制;中台层承载实验室管理、智能排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核心应用,帮助实验室构建“数字底
座+能力中台”融合架构,从传统人工经验决策模式转型为数据驱动决策模式,赋予生命科学领域不同行业
实验室用户强大的“AI+”应用集成能力,提升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效率。
αLabRobot新一代实验室AI+机器人专为实验室设计,可在狭小空间灵活操作,能高精度、高效执行任
务,通过从四轴进化到六轴机械臂,具备从灵活转运到复合协作的能力,满足智慧实验室耗材转运、灵活上
下料和功能岛串联等多层次需求,助力实验室提升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实验流程的连贯性与效
率,开启全流程无人化实验新时代。
αCube为生信分析模块,为AI大模型、多组学、高通量测序提供软硬件支持,它融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
,提升基因数据分析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其采用高性能异构计算架构,能实现极速计算,如将WriteFastQ
30XWGS缩短至10分钟/DNBSEQ-T7载片。标配1.3PiB分布式文件系统,提供PB级存储和端到端管理系统。在疾
控、海关、环境等领域已实现广泛应用,αCube还能应用于生命组学、分子育种、生物制药等多个场景。
围绕实验室解决方案,公司取得了全自动提取仪MGISP-NEX的临床应用资质,并针对血液筛查方向发布
了新的应用方案,从而拓宽了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时,公司发布了专注于血液组分分装的自动化移
液平台分杯处理系统STP-B1000,可精准识别并分装离心后采血管中的血浆、白膜层和红细胞,助力临床检
测、疾病防控、科学研究及样本库建设等。公司持续推出自动化高通量样本前处理产品组合,为大规模微生
物组、农业基因组、单细胞测序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公司完成国内首款数字化建
库产品DNBelab-D4的全面升级,提升建库速度及安全性;推出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Smart8全自动定量
方案,并针对质粒构建发布了新的应用方案,助力合成生物学研究。为推动测序技术普及化,专为DNBSEQ平
台设计的自动化建库仪MGIFLP-L,让样本输入到DNB序列输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此外,公司进一步研发DNB
SEQ-AIO(Allinone)测序一体机提高测序易用性,该产品通过左右舱将移液工作站与DNBSEQ-E25合二为一
,实现了无缝衔接,确保建库样本数量与测序通量的精准匹配,打通实验操作各环节,实现全流程一键启动
,中间过程零干预。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非测序领域的应用,首次推出了移液机器人AlphaTool,为中
小型实验室提供了一款易于操作、模块化的入门级自动化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于成为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的领先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为测序等特定细分市场提供专
业解决方案,也为广泛应用场景提供标准化产品。未来,公司将在GLI业务方向持续发力,将AI人工智能技
术全方位嵌入生命科技工具领域,致力于向实验室智能自动化方向的转型升级。
(3)新业务板块
公司坚持以多组学工具为基础推动高通量低成本组学数据产出,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提供
全面、多样、完整基础工具,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领域更多的重大科学突破。公司围绕着大人群DCS(D-基
因组、C-细胞组学、S-时空组学)、超声影像、生物样本库等领域工具,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通
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和技术革新,在细胞组学、时空组学、影像等关键方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细胞组学方面,公司发布了组织保存液MGIEasy和酶定向进化的筛选系统MGIDS-1000,升级了单细胞文
库制备试剂盒3'RNA-V3.0和高通量单细胞5'RNA&V(D)J文库制备试剂盒套装。组织保存液MGIEasy能有效保持
样本在72小时内的组织新鲜度和基因表达的完整性,解决新鲜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保存难题;基于微流控技
术的高通量微流控平台MGIDS-1000,集成了液滴制备、分选、注入融合及打印入孔功能,能够实现高效筛选
和优化酶的功能,支持从大量变异体中快速识别出具有理想特性的酶变体。
升级后的单细胞文库制备试剂盒3'RNA-V3.0采用双微珠细胞捕获系统,提升细胞回收效率并解决液滴中
多包裹磁珠的问题,搭配单细胞液滴生成仪DNBelabC-TaiM4,能够提升基因检测灵敏度,扩大样本兼容性,
简化操作流程,并减少测序所需的数据量;升级后的高通量单细胞5'RNA&V(D)J文库制备试剂盒套装适用于
研究人和小鼠免疫细胞克隆型差异,广泛用于疫苗、药物等的评价和开发,与3'RNA及ATAC文库制备试剂盒
共同完善了公司单细胞转录组和表观组研究的产品线。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前四同时拥有3'RNA、5'RNA、ATAC
三大单细胞应用产品的领先企业之一。
时空组学方面,公司基于Stereo-seq技术具备“纳米级分辨率”与“厘米级全景视场”的双重优势,时
空转录组FF产品方案不断升级,报告期内发布的V1.3版本显著提升了捕获效率,相较于之前版本,在同等条
件下能够检测的基因种类中位数提升了近1.5倍,意味着可以更全面地捕捉样本中的基因信息,同时突破了
样本限制,可以兼容RIN≥4的样本,简化工作流程并使操作时间缩短了超4小时。
蛋白组学方面,公司推出了多组学分析仪MGISEQ-2000RSFluoXpert,融合了高通量测序技术(MPS)和
多重免疫荧光技术(mIF),通过软件切换即可轻松完成测序与染色的功能转换,该产品能够在单个组织切
片上检测多个目标蛋白并保留空间信息,与基因测序形成技术互补,为肿瘤免疫微环境提供更准确、更全面
且高效的评估依据,助力病理研究。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MGIEasyOlink文库环化套装,完成了OlinkExplore
HT产品的适配,实现了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上的蛋白组分析,为高通量蛋白组学数据产出提供了有效工具
。
BIT产品方向,公司已经实现BT(生物技术)与IT(信息技术)架构的全面升级,夯实“存、管、算、
用”全链条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生物信息交叉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在“存”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分
布式存储系统支持EB级生物数据管理,可将数据压缩至总体积的一半以下;在“管”方面,为公司实验室管
理产品增加数据运维、质控QC自动判定、Fast取样计算方法等核心功能,同时为多个标准组合产品提供了从
样本到结果全流程信息化、自动化的实验室管理方案,可以减少用户重复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在“算”方
面,公司异构计算框架整合CPU/GPU/FPGA资源,实现将复杂生信分析任务加速超此前百倍;在“用”方面:
公司对外开放的API平台已接入超200个行业应用,覆盖大人群科研、环境微生物、农业育种等场景。
超声机器人方向,公司完善了远程超声、智能超声、掌上超声、云端诊疗系统的产品系列布局。小型化
便携式掌上超声设备,针对高海拔等极端环境进行了升级和优化,成功在珠峰8000米以上的极端环境中实现
了图像采集、传输及实时诊断功能,为未来的极端场景中使用便携式、本地实时、准确快速超声检测和分布
式医疗检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且公司自研的掌上无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已进入NMPA注册阶段。报告
期内,公司研发的云影睿诊超声远程会诊系统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并正式上市,该系统利用移动智
能终端、互联网和云服务等先进技术,支持远程会诊和会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此外,公司还完成了
乳腺容积超声硬件设备更新,并开发了乳腺筛查信息化系统和兼容多厂家数据的WEB阅片平台。推出乳腺AI
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了乳腺筛查的运营成本。另外,自动化乳腺超声移动车的推出,进一步助力医疗机构进
行乳腺癌筛查工作。
公司致力于为多组学领域构建完善的“设备+应用”基础,围绕“读、写、存”三大平台进行布局。随
着新业务板块的技术及产品逐渐成熟,公司将持续发挥在多组学领域的先发优势,拓展应用至全生命周期。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16项,获得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登记共296项,其中发明专
利授权139项,专利覆盖核心原材料研发、关键器部件研发、关键工艺突破、重大领域拓展、人工智能算法
等,实现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公司积极践行提质增效策略,对研发资源展开合理评估与
科学分配,致力于实现研发投入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81101.3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为26.92%,凭借更具针对性的研发活动,有力推动公司持续创新,为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研发及创新能力,荣获了海内外多项荣誉及奖项,包括:20
24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4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
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24年最具创新力测序技术公司奖、入选“2024中国大健康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TOP10
”、正式获批设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得2024年吉林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并正式授牌、连续第五
年入选“2024未来医疗100强”榜单、2024智能化重点企业TOP50榜单、入选“2024医疗器械行业海外拓展卓
越企业”榜单等科技类奖项。公司产品同样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和多项国际设计大奖,报告期内,超高通
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20×2荣获2024年爱迪生发明奖金奖、2024年最佳发明“特别提名”奖、2024年德国i
F专业产品设计奖及德国红点设计奖、时空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GoSpatial荣获美国IDEA设计奖。公司在内部
治理以及资本市场形象方面,同样受到了肯定。报告期内,荣膺沪市上市公司最高评价“A”级、荣获2024
年长青奖“可持续发展普惠奖”、获得WindESG评级AA级、被纳入2024中国ESG启发案例、获评2024年度ESG
最佳社会责任实践企业、位列2024深圳行业领袖企业100强第25名、入选“2024中国IVD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
0”并位列第4名、入选2024年T-EDGE全球创新评选“2024上市公司年度价值榜”最佳内部治理上市公司等奖
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公司创新精神的认可,也是对公司行业领导地位、产品工业设计水准、公司可持续发
展及综合竞争力的积极评价。
此外,公司产品还获得政府层面的认可及推广。报告期内,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国—阿拉伯国家
青年创业园管委会、阿拉伯国家—中国经贸合作创新中心等机构主办的向“一带一路”国家主题推介活动中
公司成功入围首批推介品牌榜单、公司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成功入选《广东省首台(套)重大技
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深圳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和《深圳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2023年第三批)》等政府指导目录文件。这不仅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
的社会认可度,也反映了政府对公司研发实力和创新成果的高度评价和支持。
2、拓展营销业务版图,提升全球化战略布局能力
2024年,公司于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中笃定前行,面对全球生物科技产业链波动及美国《生物安全法》
等外部压力,公司通过“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策略,实现了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
688.50万元,同比增长3.13%。报告期内,公司测序仪业务实现显著突破,新增销售装机量近1270台,创历
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48.59%,其中纳米孔测序仪实现新增销售装机近90台,在国内纳米孔测序仪招
标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超1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累计销售装机
情况实现跨越式提升。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2024年度市场规模约为48.3亿美元,公
司占全球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收入口径的市场份额约为7.1%;2024年度全球基因测序仪新增销售装机总数超45
00台,则公司占全球新增销售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约为28.2%,对比2023年18.7%的市场份额提升了9.5%。
公司实验室自动化及新业务板块的常规业务也保持了稳中求进、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态势。报
告期内,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实现收入20936.91万元,同比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实验室自
动化业务增长36.69%,报告期内新增销售装机超500台,已逐步摆脱对疫情相关需求的依赖,转向科研、临
床等常规场景,优化产品组合以匹配长期市场需求;在新业务方向,细胞组学平台随着产品的更新升级进一
步开拓海外市场,通过DCS协同模式,实现单细胞和时空产品营销联动,增加对客户的综合吸引力,报告期
内单细胞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71.9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业务遍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范围
内设置13个客户体验中心,营销团队达到896人,其中海外员工占比达到57.9%,同时在四大业务区域新引进
41家经销商。公司依托全球化资源配置与本地化深度协同,持续为海内外用户提供尖端技术和创新平台,以
及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用户超480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服务超过3300
个用户。
(1)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区域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区域基因测序仪业务相关收入实现160679.44万元,同比增长11.37%,占国内基因
测序行业上游收入口径的市场份额为39%;新增测序仪销售装机超1000台,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新增销
售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为63.8%。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公司通过国内区域业务的强劲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彰
显了其作为公司战略发展压舱石的核心支撑作用,并以本土化实践形成可复制的标杆示范效应,为全球业务
拓展提供稳定增长动能与模式创新参考,报告期内,公司测序设备在国内市场新增装机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
位居行业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基因测序全流程布局“读、写、存”核心工具综合解决方案,建立各区域及重点应
用领域行业标杆示范效应。在科研领域,公司通过“工具+平台+生态”模式将DCSLab打造成全链条组学研究
枢纽,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数智化的平台选择,贯穿样本到数据产出全流程,助力各领域打造智惠实验室新
高地。报告期内,公司凭借高通量及超高通量测序仪在多组学应用的优势,助力福建医科大学、长生医疗、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等多家客户完成创新实验室的平台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
革新的契机,αLab智惠实验室落地香港,整合智能楼宇、智能设备、数字化质量管理以及实验室应用APP等
功能,为国内外实验室建设带来新的借鉴模式;同时积极推进时空组学及单细胞测序前沿技术的大科研支持
计划,携手产业生态合作伙伴,稳步推动DCS生态圈的构建与拓展。公司通过举办测序技术前沿研讨会,成
功吸引大量科研机构踊跃参与,有力加深了各方对公司产品技术的认知与理解。在临床领域,公司通过构建
广泛的生态联盟,不仅支持临床测序的普及,还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行业标准的建立,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
发展。同时,公司推进客户OEM及其他类型合作,并基于公司DNBSEQ测序平台进行IVD资质申报,积极拓展传
感染病、遗传病、肿瘤等领域临床应用,加速产品上市与临床推广。吉因加医学、世和基因、燃石医学、泛
生子等利用公司测序平台开发了多种用于肿瘤基因检测的产品和服务,推进肿瘤早期筛查、个性化治疗方案
选择及疗效监测的解决方案;金匙医学等采用公司测序平台支持其高效准确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产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