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33 泰坦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研试剂(产品) 5.21亿 42.70 1.65亿 60.88 31.78
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3.47亿 28.42 6895.33万 25.37 19.90
特种化学品(产品) 3.23亿 26.48 2008.77万 7.39 6.22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产品) 2890.49万 2.37 1697.83万 6.25 58.7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8.91万 0.02 28.91万 0.11 100.0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服务行业(行业) 28.83亿 99.98 5.81亿 100.01 20.16
其他业务(行业)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
自主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7.23亿 25.08 5705.02万 9.82 7.89
自主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5.91亿 20.48 2.87亿 49.35 48.55
第三方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4.51亿 15.65 3786.63万 6.52 8.39
第三方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3.21亿 11.15 3117.36万 5.36 9.70
自主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2.89亿 10.01 7805.20万 13.43 27.05
第三方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2.33亿 8.10 881.10万 1.52 3.77
自主品牌通用试剂(产品) 1.78亿 6.17 5002.36万 8.61 28.10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试剂生产(产品) 5336.19万 1.85 1067.24万 1.84 20.00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产品) 4238.63万 1.47 2060.25万 3.55 48.61
其他业务(产品)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仪器生产(产品) 33.02万 0.01 15.31万 0.03 46.37
─────────────────────────────────────────────────
华东(地区) 20.92亿 72.54 4.11亿 70.73 19.65
华北(地区) 2.64亿 9.15 5555.99万 9.56 21.06
华南(地区) 1.67亿 5.78 3700.21万 6.37 22.19
西南(地区) 1.52亿 5.27 3267.24万 5.62 21.52
华中(地区) 9141.64万 3.17 1965.61万 3.38 21.50
西北(地区) 4834.69万 1.68 1033.68万 1.78 21.38
东北(地区) 4399.42万 1.53 922.21万 1.59 20.96
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 2491.83万 0.86 567.26万 0.98 22.76
其他业务(地区)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
直销(销售模式) 26.68亿 92.53 5.35亿 92.09 20.06
经销(销售模式) 2.15亿 7.45 4599.16万 7.91 21.4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研试剂(产品) 5.78亿 41.41 1.78亿 64.86 30.84
特种化学品(产品) 4.60亿 32.94 2677.15万 9.74 5.82
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3.55亿 25.39 6805.87万 24.75 19.20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产品) 352.33万 0.25 170.48万 0.62 48.39
其他业务(产品) 8.66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服务行业(行业) 27.69亿 99.98 5.86亿 100.03 21.17
其他业务(行业)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自主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6.79亿 24.53 5128.93万 8.75 7.55
第三方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5.43亿 19.62 6758.34万 11.53 12.44
自主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4.50亿 16.26 2.47亿 42.12 54.81
第三方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3.30亿 11.92 2936.66万 5.01 8.89
自主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2.53亿 9.15 7153.08万 12.21 28.22
第三方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2.29亿 8.27 825.27万 1.41 3.60
自主品牌通用试剂(产品) 1.50亿 5.42 5508.02万 9.40 36.66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产品) 8355.01万 3.02 4039.31万 6.89 48.35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生产(产品) 4947.58万 1.79 1586.32万 2.71 32.06
其他业务(产品)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华东(地区) 19.62亿 70.83 4.09亿 69.84 20.86
华北(地区) 2.63亿 9.48 5770.62万 9.85 21.98
华南(地区) 2.01亿 7.26 4438.81万 7.58 22.09
西南(地区) 1.55亿 5.59 3400.87万 5.80 21.97
华中(地区) 1.08亿 3.91 2367.89万 4.04 21.89
西北(地区) 4510.23万 1.63 961.42万 1.64 21.32
东北(地区) 3589.51万 1.30 753.60万 1.29 20.99
其他业务(地区)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直销(销售模式) 25.59亿 92.41 5.40亿 92.21 21.11
经销(销售模式) 2.10亿 7.57 4582.93万 7.82 21.8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086.98│ 1.76│
│客户二 │ 3698.79│ 1.28│
│客户三 │ 3275.67│ 1.14│
│客户四 │ 3266.07│ 1.13│
│客户五 │ 3206.16│ 1.11│
│合计 │ 18533.66│ 6.4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4890.69│ 15.24│
│供应商二 │ 9313.28│ 4.07│
│供应商三 │ 5918.67│ 2.59│
│供应商四 │ 4503.23│ 1.97│
│供应商五 │ 4471.82│ 1.95│
│合计 │ 59097.69│ 25.8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业”下的“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代码为“M7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的“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工程和
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代码为“(M7320)”。
科学服务行业是为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质量控制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设计、建设、运营、维
护、升级、改造、信息化的科学服务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性行业。行业内公司主要销售产品包括科研试剂、
高端耗材、实验仪器、智能设备、科研信息化、特种化学品,同时通过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帮助客户解决从
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科学服务行业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创新技术、采购便利
性和综合服务的组合,促进客户科研的顺利进行,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提升客户价
值,行业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日化、分析检测、智能制造、化
工化学和科研机构等领域。科学服务行业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提
供助力和保障的关键行业,其发展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欧美日等科技强国均有强大的本土科学服务公司
作为本国创新服务支撑,这些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其高效的经营不仅能够提升本国协
同创新速度和成果转化效率,降低科研物资的采购成本,还能保障科研物资安全和科研数据信息的安全有效
,形成在行业标准制定时的话语权。
随着全球科研领域的蓬勃发展,科学服务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
关行业发展已基本成熟,市场竞争较为平稳。行业内公司,通过行业兼并收购,规模化发展,行业集中度呈
上升趋势,也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累层面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仍存
在差距,但在国家政策对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下,我国科学研究支出保持了高速增长,也带动了国内
科学服务行业在近年来迎来了较快速的发展。
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产品领域广,产品种类繁多;(2)产品生产技术复杂多样;(3)
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要与客户需求匹配。
科学服务行业的技术门槛和行业特性密不可分,科学服务行业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科学服务行业参与者
自主核心产品的先进性、产品矩阵的完善性和销售网络及仓储物流系统的布局范围等方面。核心产品的先进
性是指参与者的产品在纯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优势;产品矩阵完善性是考虑到下游客户实验的复
杂性、对基础实验产品种类需求的多样性,参与者的产品能够根据下游客户实验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产品
系列;销售网络及仓储物流系统是考虑到客户实验过程中对实验产品需求的及时性,参与者需要提前对行业
有深入的服务布局,能够方便、及时、高效地对客户需求进行反应。
2、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通过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满足科研工作
者、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科研相关需求,目前已成为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首先,公司通过销售人员日常
销售维护及服务,对客户研发方向、历史采购数据及行业趋势进行分析,掌握了客户需求。然后,公司为满
足客户需求,研发建设了自主品牌,并以OEM的模式进行生产。同时,为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公司外购第三
方品牌产品,并与自主品牌产品共同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对外实现销售。最后,公司通过建设科学服务平
台“探索平台”、建立仓储物流系统等,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客户可以在
公司“探索平台”上自主选择购买公司自主品牌产品和第三方品牌产品,并进行一站式采购。
公司产品覆盖了客户研发准备、研发过程、研发后期和生产质控等科学研发各个阶段,下游客户涵盖高
校、医院、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创新研发型企业等,分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
日化、分析检测、智能制造等各领域。
公司具体产品情况如下:
1、科研试剂
科研试剂主要指在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过程中用到的化学和生物试剂。科研试剂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
地位,在实验中科研试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前沿创新的过程选择与结果体现。目前公司科研试剂根据产品
特性、品类、品牌和应用等因素主要分为高端试剂和通用试剂两大类,拥有四个自主试剂品牌:Adamas、Ad
amaslife、TEDIA和Greagent,同时对外销售Sigma-Aldrich、Merck、Fisher、TCI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了
超过数百万种不同试剂、形成较完善的科研试剂产品线。
(1)高端试剂
高端试剂是指用于分析检测、生命科学、化学合成、材料科学、电子化学等领域的科研试剂,具有品种
多、用量小、品质高、价格贵、获取难度较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各类合成砌块、材料单体、生物标记物、高
纯金属、特种催化剂、标准对照品、色谱试剂、生物试剂等,主要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
工、食品日化等领域。
(2)通用试剂
通用试剂是指用于化学实验、分析化验、研究试验、教学实验和化学配方的常用化学品,具有用量大、
价格低、获取难度较小等特点,主要包括各类酸、碱、盐、有机试剂、常规溶剂、无机化合物等,是各类应
用领域的常规基础科研试剂。
2、特种化学品
特种化学品是指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功能性助剂,主要包括醇醚酯类、异构烷烃类、碳氢溶剂、
单官能溶剂和多官能溶剂等,具有用量大、需要持续试样、指标参数随客户工艺调整等特点,主要用于生物
医药、新材料、食品日化、涂料油墨等工业领域。
3、科研仪器及耗材
科研仪器及耗材主要指在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过程中用到的研发设备及相关消耗材料。科研仪器及耗材
在科技创新中亦具有重要地位,为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实验工具,是科技创新“工具库”。目前公司科
研仪器及耗材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拥有两个自主仪器和耗材品牌:TitanScientific及Titan,同
时并外购了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安捷伦(Agilent)、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赛默飞
(Thermo-Fisher)、3M、康宁(Corning)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形成较完善的产品线。
(1)仪器设备
科研仪器设备是指科研实验中所需要的基础研发设备,主要面向客户包括生物制药、石油化工、食品日
化、环保环境、检验检疫、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企业,及高校院所、政府机构等,产品主要
包括搅拌、分散乳化、天平、水分仪、滴定仪、温控设备、烘箱培养箱、纯水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TOC
、离心机、真空泵、平行反应仪、气体检测仪及气液相等实验室通用仪器和分析仪器等。
(2)实验耗材
实验耗材是指科研实验中所需要消耗的材料,主要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化学、食品日
化、水资源保护、分析检测等工业领域客户,及高校、研究所、安监、质检等政府机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
耗材、生物耗材、常规耗材和安防产品等。
4、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主要是公司为客户提供与科研相关的配套实验室设计建设和科研管理信息
化系统项目,具体包含:
(1)实验室建
设公司为客户提供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实验室的需求分析、整体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安装、施
工装修到实验室的日常维护运营等一体化全方位服务,确保科研人员拥有安全环保的实验室环境。
“TitanScientificLab”是公司针对不同需求的实验室建设环节推出的品牌,包括:生物医药研发实验
室、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国内国际认证实验室、生物医药洁净实验室、新能源高标准实验室、环境检测实
验室等。公司聚焦通风控制、高低温环境、耐腐蚀环境、超净环境,为各种不同实验室提供解决方案,全面
提升实验室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和节能性,并逐步拓展服务至实验室维保、产品更换与升级及搬迁等服
务。
(2)科研信息化服务
公司的科研信息化服务销售的是软件产品,以研制或外购的标准化模块为载体,为客户提供研发管理、
实验记录、分析检测、质量控制的系统解决方案。
“TitanSRM”是公司的研发信息化系统品牌,是以研制或外购的标准化模块为载体的软件产品,能够将
各类科研相关的数据信息整合,为研发的知识积累和决策支持提供保障,主要包含:研发综合管理系统、电
子实验记录本、分析检测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挖掘工具等四大系统,形成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解决方案。同时
,“TitanSRM”还能直接对接“探索平台”,便于客户科研物资采购。“TitanSRM”已有效应用到国内多家
生物医药领军企业。
3、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与业务高度匹配的销售、产品开发、采购、生产模式,实现从客户需求收集、产品定义与设计
、采购与生产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控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客户以终端客户为主,直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公司采取
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在建立Adamas、Greagent等自主品牌的同时,还对外销售赛默飞
、陶氏化学、3M等国际知名厂商产品。公司通过对下游客户需求的判断,将采购的第三方品牌产品与公司自
主品牌产品相结合,共同向下游客户进行销售。
2、产品开发模式(研发模式)
公司自成立以来结合自身研发优势,不断推出符合客户要求的自主品牌产品。针对公司所处行业产品种
类较多的特点,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产品研发模式。
首先,公司针对每个产品线设立了相应的产品部,通过客户访谈、客户咨询及数据挖掘、前沿技术及应
用趋势等多个维度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市
场切入点等,确定客户需求与市场供应的关联度。最终,在客户需求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公司运用自
身专业能力进行产品标准化,确定产品的技术指标、产品包装规格、产品定价等,形成和客户需求匹配的标
准化产品。
3、采购模式
公司各产品线设立对应的采购部门,负责产品采购。公司通过ERP系统进行管理,新供应商需要经过相
应的资质审核进入供应商目录。公司根据客户订单的预测及产品、原材料的库存,确定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
计划,并据此进行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自主品牌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大部分通过OEM模式进行生产,少部分自主
生产。公司松江小昆山基地具备生物试剂、化学试剂的小批量生产能力,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天地、润度生
物、迈皋仪器、勤翔仪器均具备相应产品系列的自主生产能力。
公司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主要为项目类产品,主要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其生
产环节主要为前期通用软件的开发。公司通过对行业需求分析,搭建了相应的软件架构,通过开发测试形成
通用软件产品,并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公司经营策略调整的关键一年,也是公司最具压力和挑战的一年。2025年上半年,围绕公司年
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公司年度十项重点工作,提升公司的经营质量。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2.1
9亿元,同比下降12.70%,主要由于公司调整经营策略,强化客户需求与公司能力的匹配,在经营中主动放
弃部分难以盈利或占用资金周期较长的业务,使得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976.52万元,同比增长91.55%,主要由于公司投资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76.95万元,同比下降145.59%。主要由于公司放弃了部分业务,虽然毛
利率有所增长,但新增优质业务尚无法补足放弃业务损失的毛利,整体毛利额略有下降。同时公司的销售费
用、研发费用有所降低,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优化效果尚未显现,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有所
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在坚持“聚焦科学服务行业,通过‘双核驱动’提升‘重、深、长、宽、厚’五维能力
”的长期战略基础上,围绕“制造产能升级”、“效率提升”、“整合协同”推进全年的十项重点工作实施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以下方面经营成果:
1、销售的经营转型初步达到效果;
销售团队结合各行业客户的需求情况与公司在产品能力、服务能力的匹配情况,有选择的筛选盈利能力
强的业务进行合作,从追求规模到追求利润的经营策略转型初步达到效果;虽然上半年在舍弃的业务和新增
的业务之间尚未达到平衡,但经营质量有所改善,预计在未来会有明显的效果。
2、产品生产制造能力有所提升;
随着各基地的投入使用,公司在高端试剂、通用试剂、分析试剂及离心机、小动物活体成像、生物培养
箱等仪器的生产制造能力有所提升,逐步提升核心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能级。
3、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效果显著;
公司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持续推出新产品。上半年,G4级电子级纯水、超百万的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器
上市,均是公司研发实力的体现。后续将持续加强产品市场推广,提升销售收入和公司的盈利。
4、并购整合效应显著;
上半年,公司在24年并购的仪器公司润度、迈皋、勤翔均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与公司在销售环节形成
有效协同;公司设立的纯源仪器、逸达生物和奕诺微均已开发出系列产品上市,开始实现销售;公司通过并
购整合、引入新团队拓展细分系列的自主产品的战略实施效果显著。
5、运营优化及效率提升成效初步显现;
公司通过自主基地的仓储集中化管理,减少了仓储租赁费用;通过线路优化、配送频率优化等方式,降
低了配送成本;同时,公司持续关注业务衔接各环节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优化,效率提升成效初步显现。
6、基地建设基本完成,稳步投入使用;
公司近两年建设的基地已基本完成,6月宜昌基地已开始通用试剂试生产,预计下半年能逐步稳定生产
,提升通用试剂的生产能力。奉贤基地已完成主体施工,启动装修和生产线建设,预计年底能投入试运行。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坚持双核驱动战略,围绕产品技术研发和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形成了以下优
势:
(1)技术优势
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视培养研发团队,持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促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在原材料供应体系、产品体系、平台体系、物流及仓储系
统等方面,通过技术的驱动,确保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和便捷高效的服务。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产品技术创新相关的合成制备、纯化分离、分析检测等领域及细分领域积
累起体系化的核心技术组合;在科学服务行业仓储物流体系建设中掌握智慧仓储物流相关细分技术体系。通
过技术驱动,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便捷高效服务。
(2)品牌优势
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SKU超过700万,是行业内产品最丰富的公司之一,同时拥有Adamas(高端试剂)
、Adamas-life(高端生物试剂)、General-Reagent(通用试剂)、TitanScientific(实验室仪器、实验
耗材)、TitanScientificLab(实验家具)、TitanSRM(科研信息化)、Tichem(特种化学品)、TEDIA(
高纯溶剂)、RADOBIO(科学仪器)、MAGAL(科学仪器)、Clinx(科学仪器)、Deepflow(纯水系统)、Y
ettaBio(食品快检)、Enormicro(色谱分离)等14个自主品牌,可全方位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科学服务解决
方案,且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口碑,在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竞争中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
(3)运营管理优势
公司注重信息化管理,既能开发“探索平台”及公司ERP系统,又能为客户提供专业信息化服务。公司
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整合了公司产品研发、商品管理、采购管理、OEM制造、质量控制体系、仓储物流管
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流程,并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为决策提供及时支持。目前公司“探索平台”、
内部ERP系统数据完全打通,是行业里少数几家能够将销售平台与内部业务流程融为一体的公司。“探索平
台”融合行业信息技术、电商技术,实现结构式检索、专业索引查找等多种精准检索方式,并为客户提供在
线采购管理、数据管理等管理云平台功能,较国内其他同行业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公司通过系统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为每种产品建立质量标准和完整的质量检测档案,每批
次的产品均需通过公司质检部检验并完全符合国家、行业的质量标准或客户的特殊要求。针对不同产品特性
,在仓储、配送环节建立智能化操作体系,避免产生质量风险,并通过完善的复检体系,及时发现有质量问
题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把控,公司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形成
了良好的品牌声誉。
公司通过自建专业化、智能化仓储管理物流体系,合理规划仓储、配送,存货流转效率高。建立全库存
二维码数字化管理,实现仓管全流程系统管理,所有信息永久追溯,大幅提高存货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和库存
管理效率。
公司组建专业危化品物流公司,拥有专业的运输团队和专业车辆,解决传统危化品物流企业主要是针对
大批量的工业品,难以匹配科研用物资的小包装、快速服务要求的问题,结合自建智慧物流体系,实现智能
规划物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做到了长三角地区配送的当时达、次日达,为客户提供了合法、稳定、高效
、准确的配送服务。
(4)服务及客户优势
随着公司在产品品牌、电商平台、运营体系方面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公司有更多资源来完善服务链条,
发挥企业综合优势,跟进高校院所体系、产业园区配套以及国家战略,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服务模式。
公司将服务各大工科类高校、中科院院所、地方研究院所、核心化工企业作为业务核心之一,在保障上
述机构、人员的科研物资与服务供应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在产品体系、服务内容、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与探索。公司与化工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携手,针对其科研物资的采购管理、节点配送、财务结算进行技术服
务创新,发挥市场化运营优势,开创院所服务新模式。
公司累计服务超过6万家客户,超过100万科研人员,支持众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的前沿研发,已经建立起高黏性、高增长、全方位合作的客户合作体系。其中世界
500强客户超过150家;国内985、211工科高校全覆盖;基本覆盖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药
工业研究院等下属的各个研究所;全国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企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开拓了国内
以新材料为核心的行业领先客户。
(5)协同整合优势
公司涵盖的行业类别广泛,客户类型丰富,并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形成了较好的客户黏性,同时公
司在原有自主品牌的基础上,通过投资并购、吸引团队等方式,丰富自主品牌产品线。将自身客户服务优势
与整合标的的产品优势结合,形成协同,能够更快地拓展市场,提升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地位。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