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33 泰坦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服务行业(行业) 28.83亿 99.98 5.81亿 100.01 20.16
其他业务(行业)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
自主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7.23亿 25.08 5705.02万 9.82 7.89
自主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5.91亿 20.48 2.87亿 49.35 48.55
第三方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4.51亿 15.65 3786.63万 6.52 8.39
第三方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3.21亿 11.15 3117.36万 5.36 9.70
自主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2.89亿 10.01 7805.20万 13.43 27.05
第三方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2.33亿 8.10 881.10万 1.52 3.77
自主品牌通用试剂(产品) 1.78亿 6.17 5002.36万 8.61 28.10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试剂生产(产品) 5336.19万 1.85 1067.24万 1.84 20.00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产品) 4238.63万 1.47 2060.25万 3.55 48.61
其他业务(产品)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仪器生产(产品) 33.02万 0.01 15.31万 0.03 46.37
─────────────────────────────────────────────────
华东(地区) 20.92亿 72.54 4.11亿 70.73 19.65
华北(地区) 2.64亿 9.15 5555.99万 9.56 21.06
华南(地区) 1.67亿 5.78 3700.21万 6.37 22.19
西南(地区) 1.52亿 5.27 3267.24万 5.62 21.52
华中(地区) 9141.64万 3.17 1965.61万 3.38 21.50
西北(地区) 4834.69万 1.68 1033.68万 1.78 21.38
东北(地区) 4399.42万 1.53 922.21万 1.59 20.96
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 2491.83万 0.86 567.26万 0.98 22.76
其他业务(地区)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
直销(销售模式) 26.68亿 92.53 5.35亿 92.09 20.06
经销(销售模式) 2.15亿 7.45 4599.16万 7.91 21.4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5.23万 0.02 -4.74万 -0.01 -7.2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研试剂(产品) 5.78亿 41.41 1.78亿 64.86 30.84
特种化学品(产品) 4.60亿 32.94 2677.15万 9.74 5.82
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3.55亿 25.39 6805.87万 24.75 19.20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产品) 352.33万 0.25 170.48万 0.62 48.39
其他业务(产品) 8.66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服务行业(行业) 27.69亿 99.98 5.86亿 100.03 21.17
其他业务(行业)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自主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6.79亿 24.53 5128.93万 8.75 7.55
第三方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5.43亿 19.62 6758.34万 11.53 12.44
自主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4.50亿 16.26 2.47亿 42.12 54.81
第三方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3.30亿 11.92 2936.66万 5.01 8.89
自主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2.53亿 9.15 7153.08万 12.21 28.22
第三方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2.29亿 8.27 825.27万 1.41 3.60
自主品牌通用试剂(产品) 1.50亿 5.42 5508.02万 9.40 36.66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产品) 8355.01万 3.02 4039.31万 6.89 48.35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生产(产品) 4947.58万 1.79 1586.32万 2.71 32.06
其他业务(产品)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华东(地区) 19.62亿 70.83 4.09亿 69.84 20.86
华北(地区) 2.63亿 9.48 5770.62万 9.85 21.98
华南(地区) 2.01亿 7.26 4438.81万 7.58 22.09
西南(地区) 1.55亿 5.59 3400.87万 5.80 21.97
华中(地区) 1.08亿 3.91 2367.89万 4.04 21.89
西北(地区) 4510.23万 1.63 961.42万 1.64 21.32
东北(地区) 3589.51万 1.30 753.60万 1.29 20.99
其他业务(地区)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直销(销售模式) 25.59亿 92.41 5.40亿 92.21 21.11
经销(销售模式) 2.10亿 7.57 4582.93万 7.82 21.8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5.79万 0.02 -19.50万 -0.03 -34.95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服务行业(行业) 26.07亿 99.96 5.74亿 99.86 22.01
其他(补充)(行业) 94.76万 0.04 79.99万 0.14 84.42
─────────────────────────────────────────────────
自主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6.47亿 24.80 8426.13万 14.69 13.03
第三方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5.70亿 21.84 7324.57万 12.77 12.86
自主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3.68亿 14.10 2.01亿 35.08 54.72
第三方品牌高端试剂(产品) 3.21亿 12.32 4569.75万 7.97 14.22
第三方品牌特种化学品(产品) 2.37亿 9.09 1659.20万 2.89 7.00
自主品牌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 2.04亿 7.83 5766.59万 10.05 28.24
自主品牌通用试剂(产品) 1.46亿 5.61 5347.45万 9.32 36.52
为其他品牌提供OEM生产(产品) 6957.38万 2.67 2290.42万 3.99 32.92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产品) 4416.79万 1.69 1860.53万 3.24 42.12
其他(补充)(产品) 94.76万 0.04 79.99万 --- 84.42
─────────────────────────────────────────────────
华东(地区) 18.55亿 71.12 3.96亿 68.94 21.35
华北(地区) 2.46亿 9.43 5757.87万 10.02 23.42
华南(地区) 1.85亿 7.09 4455.04万 7.75 24.08
西南(地区) 1.66亿 6.37 3985.33万 6.94 23.99
华中(地区) 8819.11万 3.38 2067.42万 3.60 23.44
西北(地区) 3383.43万 1.30 766.79万 1.33 22.66
东北(地区) 3330.24万 1.28 729.67万 1.27 21.91
其他(补充)(地区) 94.75万 0.04 79.97万 0.14 84.41
─────────────────────────────────────────────────
直销(销售模式) 24.08亿 92.33 5.27亿 91.74 21.89
经销(销售模式) 1.99亿 7.64 4666.86万 8.12 23.44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94.76万 0.04 79.99万 0.14 84.4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086.98│ 1.76│
│客户二 │ 3698.79│ 1.28│
│客户三 │ 3275.67│ 1.14│
│客户四 │ 3266.07│ 1.13│
│客户五 │ 3206.16│ 1.11│
│合计 │ 18533.66│ 6.4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4890.69│ 15.24│
│供应商二 │ 9313.28│ 4.07│
│供应商三 │ 5918.67│ 2.59│
│供应商四 │ 4503.23│ 1.97│
│供应商五 │ 4471.82│ 1.95│
│合计 │ 59097.69│ 25.8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面对下游需求增长不足,存量市场行业竞争加剧的困难,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对重
点产品系列、重点区域、重点客户作出针对性的策略,提升重点产品线市场占有率,提升重点客户合作深度
,确保销售收入保持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352.06万元,同比增幅4.11%,保持了增长。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9.29万元,同比下降82.23%,主要由于公司为确保市场份额提升
和销售收入增长,通过价格策略和服务优势积极响应竞争,由此带来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对净利润有较大
影响。同时,虽然公司不断优化运营,降低单订单的处理及交付成本,但是产品售价降低带来的收入增长与
订单增长的不匹配,仍带来了各项费用的增长。最终导致公司2024年度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相较上年度有较大的跌幅。
报告期内,公司在坚持“聚焦科学服务行业,通过‘双核驱动’提升‘重、深、长、宽、厚’五维能力
”的长期战略基础上,围绕“大客户、大产品、大订单”、“降本增效”、“并购整合”推进全年的十项重
点工作实施,稳住了公司的经营基本盘,为后续改善公司经营质量做好准备。
2024年,公司取得以下方面经营成果:
1、自主品牌增长显著,品牌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
公司聚焦自主品牌的新系列产品开发和产品推广,大力推动进口替代。报告期内,自主品牌销售占比63
.23%,毛利占比84.74%,自主品牌能力进一步加强。其中,自主品牌高端试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19%,自
主通用试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47%,自主品牌仪器耗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7%,大幅超过公司整体增长
,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2、客户拓展及新领域增强;
公司在保持传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电子、新能源等产业客户,发挥产品
优势。
3、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公司控制资金风险,强化资金使用效率,对应收账款、存货加强管理,有效地改善了经营性现金流。报
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89亿,不仅转正而且绝对值较大,对公司的经营质量有明显提高。
4、研发投入持续加强,研发成果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了稳定的研发投入,年度研发投入15,775.81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为5.47%
。同时,公司的研发项目提供了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储备,也丰富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公司新申请专利及软
件著作权61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
了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5、运营持续优化,人均单产提升及单订单处理成本降低;
公司针对小而散的订单不断完善交付能力,并通过数字量化,对订单处理成本、订单配送成本进行持续
优化,降低单个订单的交付成本约7.32%,虽然由于订单数量增长远高于收入增长,使得优化效果无法体现
,但奠定了良好的运营基础并建立了持续优化的体系。
6、并购整合效应初步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润度生物、迈皋仪器、勤翔仪器3家公司并购和泰坦纯源、逸达生物2个合资公司
建立,在离心机、培养箱、小动物活体成像、纯水机及耗材、食品快检试剂等产品领域,丰富了自主品牌;
同时借助公司的客户覆盖、交付体系,与新的团队有效协同,提升了盈利能力。
7、基地建设提升生产制造能级;
公司已投入使用的松江运营基地对华东区域仓集中管理,有效地提升了仓储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已投入使用安徽天地高纯溶剂制造基地,在电子级溶剂、制备级溶剂等产品的生产制造上有所提升,已开发
相应的系列产品。宜昌通用试剂、高端试剂研发制造基地的设备安装调试及试生产运行,奉贤生命科学总部
基地的建设均按计划稳步推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通过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满足科研工作
者、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科研相关需求,目前已成为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首先,公司通过销售人员日常
销售维护及服务,对客户研发方向、历史采购数据及行业趋势进行分析,掌握了客户需求。然后,公司为满
足客户需求,研发建设了自主品牌,并以OEM的模式进行生产。同时,为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公司外购第三
方品牌产品,并与自主品牌产品共同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对外实现销售。最后,公司通过建设科学服务平
台“探索平台”、建立仓储物流系统等,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客户可以在
公司“探索平台”上自主选择购买公司自主品牌产品和第三方品牌产品,并进行一站式采购。
公司产品覆盖了客户研发准备、研发过程、研发后期和生产质控等科学研发各个阶段,下游客户涵盖高
校、医院、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创新研发型企业等,分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
日化、分析检测、智能制造等各领域。
公司具体产品情况如下:
1、科研试剂
科研试剂主要指在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过程中用到的化学和生物试剂。科研试剂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
地位,在实验中科研试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前沿创新的过程选择与结果体现。目前公司科研试剂根据产品
特性、品类、品牌和应用等因素主要分为高端试剂和通用试剂两大类,拥有四个自主试剂品牌:Adamas、Ad
amaslife、TEDIA和Greagent,同时对外销售Sigma-Aldrich、Merck、Fisher、TCI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了
超过数百万种不同试剂、形成较完善的科研试剂产品线。
(1)高端试剂
高端试剂是指用于分析检测、生命科学、化学合成、材料科学、电子化学等领域的科研试剂,具有品种
多、用量小、品质高、价格贵、获取难度较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各类合成砌块、材料单体、生物标记物、高
纯金属、特种催化剂、标准对照品、色谱试剂、生物试剂等,主要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
工、食品日化等领域。
(2)通用试剂
通用试剂是指用于化学实验、分析化验、研究试验、教学实验和化学配方的常用化学品,具有用量大、
价格低、获取难度较小等特点,主要包括各类酸、碱、盐、有机试剂、常规溶剂、无机化合物等,是各类应
用领域的常规基础科研试剂。
2、特种化学品
特种化学品是指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功能性助剂,主要包括醇醚酯类、异构烷烃类、碳氢溶剂、
单官能溶剂和多官能溶剂等,具有用量大、需要持续试样、指标参数随客户工艺调整等特点,主要用于生物
医药、新材料、食品日化、涂料油墨等工业领域。
3、科研仪器及耗材
科研仪器及耗材主要指在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过程中用到的研发设备及相关消耗材料。科研仪器及耗材
在科技创新中亦具有重要地位,为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实验工具,是科技创新“工具库”。目前公司科
研仪器及耗材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拥有两个自主仪器和耗材品牌:TitanScientific及Titan,同
时并外购了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安捷伦(Agilent)、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赛默飞
(Thermo-Fisher)、3M、康宁(Corning)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形成较完善的产品线。
(1)仪器设备
科研仪器设备是指科研实验中所需要的基础研发设备,主要面向客户包括生物制药、石油化工、食品日
化、环保环境、检验检疫、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企业,及高校院所、政府机构等,产品主要
包括搅拌、分散乳化、天平、水分仪、滴定仪、温控设备、烘箱培养箱、纯水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TOC
、离心机、真空泵、平行反应仪、气体检测仪及气液相等实验室通用仪器和分析仪器等。
(2)实验耗材
实验耗材是指科研实验中所需要消耗的材料,主要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化学、食品日
化、水资源保护、分析检测等工业领域客户,及高校、研究所、安监、质检等政府机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
耗材、生物耗材、常规耗材和安防产品等。
4、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主要是公司为客户提供与科研相关的配套实验室设计建设和科研管理信息
化系统项目,具体包含:
(1)实验室建设
公司为客户提供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实验室的需求分析、整体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安装、施工
装修到实验室的日常维护运营等一体化全方位服务,确保科研人员拥有安全环保的实验室环境。
“TitanScientificLab”是公司针对不同需求的实验室建设环节推出的品牌,包括:生物医药研发实验
室、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国内国际认证实验室、生物医药洁净实验室、新能源高标准实验室、环境检测实
验室等。公司聚焦通风控制、高低温环境、耐腐蚀环境、超净环境,为各种不同实验室提供解决方案,全面
提升实验室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和节能性,并逐步拓展服务至实验室维保、产品更换与升级及搬迁等服
务。
(2)科研信息化服务
公司的科研信息化服务销售的是软件产品,以研制或外购的标准化模块为载体,为客户提供研发管理、
实验记录、分析检测、质量控制的系统解决方案。
“TitanSRM”是公司的研发信息化系统品牌,是以研制或外购的标准化模块为载体的软件产品,能够将
各类科研相关的数据信息整合,为研发的知识积累和决策支持提供保障,主要包含:研发综合管理系统、电
子实验记录本、分析检测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挖掘工具等四大系统,形成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解决方案。同时
,“TitanSRM”还能直接对接“探索平台”,便于客户科研物资采购。“TitanSRM”已有效应用到国内多家
生物医药领军企业。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与业务高度匹配的销售、产品开发、采购、生产模式,实现从客户需求收集、产品定义与设计
、采购与生产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控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客户以终端客户为主,直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公司采取
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在建立Adamas、Greagent等自主品牌的同时,还对外销售赛默飞
、陶氏化学、3M等国际知名厂商产品。公司通过对下游客户需求的判断,将采购的第三方品牌产品与公司自
主品牌产品相结合,共同向下游客户进行销售。
2、产品开发模式(研发模式)
公司自成立以来结合自身研发优势,不断推出符合客户要求的自主品牌产品。针对公司所处行业产品种
类较多的特点,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产品研发模式。
首先,公司针对每个产品线设立了相应的产品部,通过客户访谈、客户咨询及数据挖掘、前沿技术及应
用趋势等多个维度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市
场切入点等,确定客户需求与市场供应的关联度。最终,在客户需求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公司运用自
身专业能力进行产品标准化,确定产品的技术指标、产品包装规格、产品定价等,形成和客户需求匹配的标
准化产品。
3、采购模式
公司各产品线设立对应的采购部门,负责产品采购。公司通过ERP系统进行管理,新供应商需要经过相
应的资质审核进入供应商目录。公司根据客户订单的预测及产品、原材料的库存,确定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
计划,并据此进行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自主品牌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大部分通过OEM模式进行生产,少部分自主
生产。公司松江小昆山基地具备生物试剂、化学试剂的小批量生产能力,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天地、润度生
物、迈皋仪器、勤翔仪器均具备相应产品系列的自主生产能力。
公司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主要为项目类产品,主要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其生
产环节主要为前期通用软件的开发。公司通过对行业需求分析,搭建了相应的软件架构,通过开发测试形成
通用软件产品,并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业”下的“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代码为“M7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的“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工程和
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代码为“(M7320)”。
科学服务行业是为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质量控制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设计、建设、运营、维
护、升级、改造、信息化的科学服务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性行业。行业内公司主要销售产品包括科研试剂、
高端耗材、实验仪器、智能设备、科研信息化、特种化学品,同时通过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帮助客户解决从
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科学服务行业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创新技术、采购便利
性和综合服务的组合,促进客户科研的顺利进行,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提升客户价
值,行业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日化、分析检测、智能制造、化
工化学和科研机构等领域。
科学服务行业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提供助力和保障的关键行
业,其发展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欧美日等科技强国均有强大的本土科学服务公司作为本国创新服务支撑
,这些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其高效的经营不仅能够提升本国协同创新速度和成果转化
效率,降低科研物资的采购成本,还能保障科研物资安全和科研数据信息的安全有效,形成在行业标准制定
时的话语权。
随着全球科研领域的蓬勃发展,科学服务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
关行业发展已基本成熟,市场竞争较为平稳。行业内公司,通过行业兼并收购,规模化发展,行业集中度呈
上升趋势,也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累层面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仍存
在差距,但在国家政策对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下,我国科学研究支出保持了高速增长,也带动了国内
科学服务行业在近年来迎来了较快速的发展。
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产品领域广,产品种类繁多;(2)产品生产技术复杂多样;(3)
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要与客户需求匹配。
科学服务行业的技术门槛和行业特性密不可分,科学服务行业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科学服务行业参与者
自主核心产品的先进性、产品矩阵的完善性和销售网络及仓储物流系统的布局范围等方面。核心产品的先进
性是指参与者的产品在纯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优势;产品矩阵完善性是考虑到下游客户实验的复
杂性、对基础实验产品种类需求的多样性,参与者的产品能够根据下游客户实验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产品
系列;销售网络及仓储物流系统是考虑到客户实验过程中对实验产品需求的及时性,参与者需要提前对行业
有深入的服务布局,能够方便、及时、高效地对客户需求进行反应。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理事单位;是长三角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业链的
链主单位,董事长谢应波曾获得第二届徐汇区区长质量奖个人奖,公司参与了1个国标和14个团标的编制,
已登记企业标准1300余个,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公司的科技领先性及技术创新
性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报告期内,公司也
被评为“上海市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公司目前市场上存在三种类型的竞争对手:
第一类是同样的综合服务型公司,如赛默飞(Thermo-Fisher)、德国默克(MerckKgaA)、丹纳赫(Da
naher)、国药试剂等,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该类型竞争对手将是公司未来主要竞争对手;第二类是在细
分领域的专业性产品或服务公司,如试剂领域的西陇科学、阿拉丁,仪器耗材领域的安谱实验等,以某类产
品或服务见长;第三类是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大型代理商。公司将在产品线层面同二三类竞争对手竞争。
为更好地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双核驱动发展战略,推行产
品服务的“平台化、专业化、个性化”,努力为国内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人员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
务。公司经过多年的专注发展,目前已成功搭建具有国际化视野、全球供应链整合、专业化咨询的科学服务
平台,并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科学服务提供商之一。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产品购买及服务是科学服务行业全国领先的模式及发展趋势,双核驱动战略是
全球巨头发展壮大的基础。
一方面,建立自主产品体系并不断发展。科学服务行业是为前沿科学研究和产业转型升级配套服务,其
产品开发方向与基础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服务企业需要根据下游服务客户的研究方向不断开发新产品,
为其提供相应的综合服务。因此,科学服务领先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和投入,通过自主核心技术打造出多
品类、具有独特优势的高质量自主产品矩阵,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围绕服务客户建立行业基础设施。科学服务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单一企业完全自主研发生产
所有产品难度较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