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近岸蛋白(68813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137 近岸蛋白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行业) 5530.13万 43.35 4103.66万 51.58 74.21 体外诊断(行业) 2377.27万 18.64 1760.05万 22.12 74.04 生物药(行业) 2066.07万 16.20 1448.98万 18.21 70.13 其他(补充)(行业) 1584.89万 12.43 335.66万 4.22 21.18 RNA疫苗药物(行业) 1181.93万 9.27 302.56万 3.80 25.60 其他业务(行业) 15.23万 0.12 5.64万 0.07 37.06 ─────────────────────────────────────────────────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 6459.33万 50.64 4628.74万 58.18 71.66 酶及试剂(产品) 4171.92万 32.71 2582.42万 32.46 61.90 技术服务(产品) 1584.89万 12.43 335.66万 4.22 21.18 重组抗体(产品) 524.15万 4.11 404.10万 5.08 77.10 其他业务(产品) 15.23万 0.12 5.64万 0.07 37.06 ───────────────────────────────────────────────── 境内销售(地区) 1.22亿 95.68 7572.92万 95.18 62.05 境外销售(地区) 536.00万 4.20 377.99万 4.75 70.52 其他业务(地区) 15.23万 0.12 5.64万 0.07 37.06 ───────────────────────────────────────────────── 直销(销售模式) 1.05亿 82.13 6225.03万 78.24 59.42 经销(销售模式) 2264.77万 17.76 1725.89万 21.69 76.2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23万 0.12 5.64万 0.07 37.0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 2912.91万 48.83 2052.07万 54.32 70.45 酶及试剂(产品) 1976.94万 33.14 1212.85万 32.11 61.35 CRO服务(产品) 762.08万 12.77 251.96万 6.67 33.06 重组抗体(产品) 308.63万 5.17 260.55万 6.90 84.42 其他业务(产品) 4.97万 0.08 214.93 0.00 0.43 ───────────────────────────────────────────────── 境内销售(地区) 5664.41万 94.95 3528.66万 93.41 62.30 境外销售(地区) 296.15万 4.96 248.77万 6.59 84.00 其他业务(地区) 4.97万 0.08 214.93 0.00 0.43 ───────────────────────────────────────────────── 直销(销售模式) 4978.77万 83.46 3095.38万 81.94 62.17 经销(销售模式) 981.79万 16.46 682.05万 18.06 69.4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97万 0.08 214.93 0.00 0.4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行业) 5340.19万 34.86 4348.82万 37.52 81.44 mRNA疫苗药物(行业) 3437.13万 22.44 2871.36万 24.77 83.54 生物药(行业) 2509.64万 16.38 2046.74万 17.66 81.56 体外诊断(行业) 2435.56万 15.90 2036.85万 17.57 83.63 其他(补充)(行业) 1582.46万 10.33 281.03万 2.42 17.76 其他业务(行业) 14.15万 0.09 6.95万 0.06 49.07 ───────────────────────────────────────────────── 酶及试剂(产品) 7000.11万 45.70 6002.04万 51.78 85.74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 5960.61万 38.91 4654.06万 40.15 78.08 CRO服务(产品) 1582.46万 10.33 281.03万 2.42 17.76 重组抗体(产品) 761.81万 4.97 647.67万 5.59 85.02 其他业务(产品) 14.15万 0.09 6.95万 0.06 49.07 ───────────────────────────────────────────────── 境内销售(地区) 1.50亿 97.92 1.14亿 98.00 75.72 境外销售(地区) 303.98万 1.98 225.46万 1.94 74.17 其他业务(地区) 14.15万 0.09 6.95万 0.06 49.07 ───────────────────────────────────────────────── 直销(销售模式) 1.37亿 89.16 1.02亿 88.32 74.96 经销(销售模式) 1646.50万 10.75 1346.76万 11.62 81.8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4.15万 0.09 6.95万 0.06 49.0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酶及试剂(产品) 3826.93万 51.24 --- --- ---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 2721.59万 36.44 --- --- --- 技术服务(产品) 533.86万 7.15 --- --- --- 重组抗体(产品) 382.33万 5.12 --- --- --- 其他(补充)(产品) 4.21万 0.06 --- --- --- ───────────────────────────────────────────────── 境内(地区) 7296.32万 97.69 --- --- --- 境外(地区) 168.38万 2.25 --- --- --- 其他(补充)(地区) 4.21万 0.06 --- --- --- ───────────────────────────────────────────────── 直销(销售模式) 6806.84万 91.14 --- --- --- 经销(销售模式) 657.87万 8.81 --- --- ---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4.21万 0.06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6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29.24│ 3.37│ │第二名 │ 321.63│ 2.52│ │第三名 │ 317.36│ 2.49│ │第四名 │ 306.13│ 2.40│ │第五名 │ 239.56│ 1.88│ │合计 │ 1613.92│ 12.6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1.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872.48│ 39.82│ │第二名 │ 1020.11│ 8.34│ │第三名 │ 784.03│ 6.41│ │第四名 │ 616.37│ 5.04│ │第五名 │ 281.12│ 2.30│ │合计 │ 7574.11│ 61.9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秉承“专注底层创新,赋能生物医药行业”的理念,专注于重组蛋白质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致力 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及时、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以蛋白质工具和技术的创新,助力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和 研究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升级。公司从下游客户的应用需求出发,专注各应用领域业务,夯实重组蛋白核 心竞争力,全面整合公司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推动从技术导向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流程应 用解决方案,积极发挥原料与技术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以蛋白质原料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构建,完 善并强化针对十余个细分领域市场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生物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围绕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 、酶及试剂等原料和应用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12,755.51万元,同比下降16.73%,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 者净利润-5,441.63万元,同比下降523.68%。本期公司总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受宏观经济大环境、 市场需求变化及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在该等环境下,公司加强精益化管理,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适 应下游赛道细分领域结构调整,强化营销力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步消化了前述不利影响,本期公司靶 点及因子类蛋白业务同比增长8.37%,海外业务同比增长明显,持续强化不同业务领域产品与服务全流程解 决方案的推进。本期公司净利润下降较大,主要系总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同时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加大产品质量提升和业务拓展相关投入,持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等因素所致。 2024年不断扩大不同应用领域的客户覆盖度,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通过加强渠道管理,覆盖更多科研 客户。公司一直秉持与客户共成长的理念,持续为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赋能。 (二)发挥多平台协同优势,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构铸以创新蛋白质为基础的产业链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巩固公司技术优势,优化研发规划,研发支出4,992.29万元。 公司新增产品300余个,新增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公司持续发挥多平台协同优势,聚焦生物 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不断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丰富靶点及因子类蛋白、 重组抗体、酶及试剂产品,在持续关注前瞻性研发的同时,深入洞悉行业痛点和客户需求,为不同领域的客 户提供从产品到技术服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全面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在生物药领域,公司提供针对RNA 疫苗药物、抗体药物、ADC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不同类型药物开发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涵 盖RNA原料酶及试剂、靶点蛋白、细胞因子等产品和RNA合成、抗体分子发现、CAR筛选、细胞株构建等技术 服务;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提供针对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两类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疾病的精准预防、诊 断与管理;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公司重点布局类器官和三维基因组学领域,提供表观遗传、类器官、 细胞培养等全流程解决方案。 公司与行业内上下游单位协同创新,致力构铸以创新蛋白质原料为基础的产业链生态。通过与基因编辑 等不同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合作,整合自身重组蛋白开发、RNA设计、GMP生产等不同技术平台,优势互补, 推动生命科学及应用领域创新与产业化进程,为生命科学领域底层创新提供驱动力。 (三)持续完善质量体系,满足客户出海和国际化需求 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为先,持续提升RNA疫苗药物、基因与细胞治疗、类器官培养、体外诊断等原料 产品的质量管理,并在研发、生产、质量分析、储运等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障物料及生产过程的可控与 可追溯,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多元赋能下游客户出海和国际化需求。 报告期内,近岸蛋白分析检测中心通过CNAS现场审评,体现了公司分析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与服务质量 达到国际互认的标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16个产品FDADMF备案、4个产品CMDE备案,支持二十余家R NA疫苗药物/基因与细胞治疗客户产品进入IND/临床阶段,2家客户获批海内外EUA。 (四)强化品牌建设,扩充营销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持续强化品牌建设,贯彻整合营销和数字化营销,全面展示公司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价值,提高品牌 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建设,与RNA疫苗药物、体外诊断、抗体 药、基因和细胞治疗、类器官、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多个应用领域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公司主导 和参与了国内外50余场会议、线上论坛和培训班,助力客户发表SCI文章1,3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在内的 CNS及子刊150余篇。 公司推动高效产品线管理、快速响应细分领域需求,不断完善和升级细分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在夯实 核心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细分领域,促进业务良性发展。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不断扩充营销团队,其中营销人员增加13.56%,持续拓展客户覆盖率并深 挖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建立了海外团队,持续推进海外业务渠道建设,进一步拓展海外客户。报告期内, 公司的产品与服务获得了行业与客户认可,获得“亚太区CGT行业之星——2024年度最优原材料提供商”、 “2024年生物创新药领域本土原材料年度卓越供应商TOP10”等多项荣誉称号。 (五)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内控管理,进一步强化公司经营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人员结构,强化营销团队的建设,升级生产和管理体系,持续降本增效,提升 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效率,丰富多元化人才梯队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人数为566人,其中硕士及以 上学历共17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0.92%,较上年同期提高2.77个百分点。公司持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优化 ,深化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多项业务流程管理体系,提升公司管理和运营水平,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 (六)新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面对经济大环境以及行业环境波动的影响,公司审慎决策,积极应对,持续推动国产替代, 积极推进诊断核心原料及创新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建设,致力解决诊断原料“卡脖子”问题。 积极推进合成生物学相关研发项目,已完成了多种关键多肽、蛋白高表达菌株的构建,并完成重组人源 化/全长胶原蛋白(I型、III型和XVII型)、GLP-1类似物等规模化生产工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生物药、体外诊断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作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上游供应商,致力于为 下游客户提供及时、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以底层工具创新和技术创新,助力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 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升级,推动以蛋白质原料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构建。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多技术平台协同优势,主动应对市场行业变化,整合技术、产品与服务,全流 程多方位深入解决客户需求。在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利用公司GMP生产技术优势和技术平台综合优势,积 极开展行业合作,布局基因编辑赛道,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基因编辑工具和应用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推出 GMP级RNA相关新产品,进一步丰富RNA生产用原料酶,满足下游差异化创新需求。在抗体药领域,利用公司 多年的行业积累和深入洞察,与下游公司协作,共同推进辅料用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在抗体药皮下制剂开发中 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提升基础酶试剂产品的性能,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 的新需求。在下游细分行业结构调整的新市场环境下,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开拓蛋白质技术在胶 原蛋白、GLP-1类似物等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新增和升级应用市场核心产品,构铸产业链生态,为未来 行业市场复苏夯实了客户和技术基础。 1、公司主营业务概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国家积 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 做强生物经济”。国务院总理李强2023年8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 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会议强调,“医 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要着力提高 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2025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立未来 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公司作为生命健康行业重要的原 料创造和生产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行业变局中抓住机会,重视创新的核心技术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 致力于解决基础生物医药原料在生命健康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全面整合公司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 核心技术,推动从技术导向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全面支持和赋能下游产业创新升级。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均通过公司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生产,主要代表性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具备技术先进 性。具体分类如下: (1)靶点及因子类蛋白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系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通过宿主细胞表达目的蛋白,再经多步分离纯化 获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合计3,542种,较2023年末增加222种。利用膜蛋白开发技术持 续开发系列多次跨膜蛋白,以及前沿研究热点蛋白,覆盖肿瘤、代谢、神经、自免等领域。公司加强细胞和 类器官培养相关产品开发,持续增加科研级/GMP级细胞因子、基质胶等。在免疫诊断领域,持续开发传染病 、动物疾病诊断抗原以及血脂、神经、代谢等领域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公司通过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 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规模化生产与质控平台等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生产的靶点及因子类蛋 白等,具备产量高、活性好、纯度高、批间一致性好、生产过程稳定可控等诸多优势,市场认可度高。 (2)重组抗体 重组抗体是通过抗体发现、基因重组、细胞工程、抗体纯化等技术,将编码抗体的基因序列组装到表达 载体中,并通过宿主细胞表达生产获取的抗体。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135种重组抗体,为开发免疫诊断试剂、新型疫苗、抗体药等提供了高品质抗体 原料。公司可通过抗体开发平台、稳定细胞株构建与工艺开发技术、质量分析与控制等技术平台开发出具备 序列明确、特异性强、种子稳定性好、批次差异小等优点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同时公司充分利用23项核心技 术协同优势,开发了多次跨膜蛋白抗体整体解决方案,可解决在创新药、诊断、基础研究领域中多次跨膜蛋 白抗体开发的难题。 (3)酶及试剂 ①酶及试剂的基本概述 酶是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公司利用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和蛋白分子进化平台,基于计算机系 统辅助模拟结构分析,对酶的功能域进行拆分、重组或进化,再通过已有的蛋白质表达生产平台,开发出具 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等特点的优质酶,酶加上辅助成分即构成试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酶及试剂合计815 种,较2023年增加123种。按照应用领域分类,公司酶及试剂分为mRNA原料酶及试剂、分子诊断酶及试剂、 生命科学研究用酶及试剂和其他药物用酶及试剂。 mRNA原料酶及试剂产品线,持续新增GMP级产品,助力RNA药物开发客户临床产品生产。分子诊断酶及试 剂产品线,适应诊断产品发展趋势,持续强化甲基化、高灵敏、快速、多重及冻干等多种特色产品,新增迭 代优化后的高性能甲基化qPCR检测预混液、高灵敏度qPCR预混液、快速直扩qPCR预混液、快速qRT-PCR预混 液、多重PCR预混液以及多款冻干微球产品,广泛应用于肿瘤早筛、遗传病诊断、病原体tNGS、动物疫病诊 断、POCT等领域。 ②酶及试剂代表产品—mRNA原料酶 全方位满足RNA行业研发、生产需求。公司mRNA原料酶和相关产品全面满足线性RNA、环状RNA、自复制R NA等不同RNA形式的研发生产。公司基于成熟的蛋白设计、表达、制备、质控体系和前沿的研发部署,在原 有丰富的GMP级mRNA原料酶及试剂产品基础上,新增多款GMP级产品,助力RNA药物开发客户研发与临床样品 的生产。基于严格的GMP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支持一带一路市场的HALAL认证等资质,公司10余款mRNA原料酶 获得FDADMF备案,已支持多家客户项目获批EUA或IND。 (4)CRO服务 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整合综合公司各项核心技术,依托先进的技术平台及丰富的蛋白/抗体 结构设计和表达经验,为生物药、疫苗、体外诊断企业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相关科研院所提供研究用重组蛋 白(可溶蛋白、跨膜蛋白等)、抗体及mRNA、环状RNA、自复制RNA等相关定制化服务,重组蛋白和mRNA的工 艺开发及大规模生产服务,基于分子、蛋白和细胞水平的检测服务、抗体序列发现和疫苗分子的开发服务等 。公司CRO服务分为定制化技术服务与技术包转让。 ①定制化技术服务 公司对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和技术方案,并交付相应的实验成果。 ②技术包转让 公司基于已有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和研发成果,将某项专利技术和研发成果进行转让,依据不同交付内 容和转让范畴,按照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约定确认收入。公司的技术包转让服务主要包括抗体分子序列专 利转让、蛋白制备工艺转让、疫苗候选分子转让等蛋白质研发技术及内容的转让。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设立专门销售部、技术支持部、市场部及商务部门负责公司的销售业务。同时,公司制定了完善的 销售管理制度,包括了《CRM管理制度》《样品/测试装跟进制度》《经销商管理制度》《客户反馈控制程序 》及《退换货控制程序》等,对合同签订、结算方式、信用政策、退换货政策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公司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2、采购模式 公司下设采购部负责采购原材料、设备和服务。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采 购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原材料管理制度》《资产验收管理制度》《物料(试剂耗材类)验收管 理制度》及《外包服务管理制度》等,采购流程由ERP线上管理系统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1)原材料、设备采购流程 常规原材料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原材料备货清单最低/最高库存要求提交采购申请,其他原材料、设备需 求由各部门根据研发、生产计划提交采购申请,经审批后采购部门汇总采购需求优先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取 合适供应商,通过询比价、商业化谈判等方式进行采购。 (2)服务采购流程 公司基于专业化分工及成本因素考虑,对部分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的服务向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 织进行采购。采购的外包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服务、物流运输等。具体服务采购流程与公司采购原材料、 设备采购流程保持一致。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活动均为自主生产。公司下设专门的生产部,在生产全过程中均建立了质量监控环节和质量保 障体系。公司按照《生产原料管理制度》《蛋白原液生产管理制度》《蛋白原液生产工艺管理制度》《蛋白 原液生产批号、有效期及生产日期管理制度》《成品入库审核标准管理制度》及《产品审核、放行标准管理 规程》等规章制度严格管控生产全过程,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2 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保证生产过程可控,产品质量稳定。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管理的生产模式。对于常规销售额及订单量较小的产品,公司不设定 最低/最高库存限值控制,通常由客户订单指导生产,公司结合订单需求量、销售预测、边际成本制定生产 计划发出生产指令,由生产完成后入库交付客户;对于常规销售额较大的产品,公司按安全库存管理的产品 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边际成本,结合产品的特性,制定最低及最高库存限值进行安全库存管理。 4、研发模式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前瞻性研发”为原则,公司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主,同时 与高校、客户等外部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研发。公司建立《研发项目 管理制度》《重组蛋白开发管理制度》《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技术转移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研发过 程,保障研发成果。 公司的研发流程主要包括开发策划、研发立项、研发执行、结项验收等阶段。其中,在研发立项阶段, 研发部下属项目组提交立项申请,由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正式立项;在结项验收阶段,由研发组负责人申 请结项,评审委员评审验收。 5、CRO服务模式 公司CRO服务包括两种业务类型,即定制化技术服务和技术包转让。公司下设项目管理部负责公司CRO服 务,并制定了《服务项目结项标准管理制度》《服务项目反馈客户标准管理制度》等规范制度。 定制化技术服务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蛋白重组表达、制备或某种工艺开发等的技术服务,提供客户相关 报告和样品;技术包转让系公司基于已有技术和专利所得的研发成果,将其转让于购买方,转让内容为某项 专利或技术开发成果、对应的样品及相关资料等。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中的“7340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 司主营业务属于“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的“M73研究和试验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第 四条规定的“(六)生物医药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制品、高端化学药、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服务等” 。 (2)所属行业概况 公司所处的重组蛋白行业用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为导向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实验室 ,另一类则是工业用户,包含以研发、生产为核心的制药企业、疫苗企业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等。 生物药行业以创新研发型的企业为主,主要资金来源为风险投资,2023年以来行业投资总量出现下滑趋 势,主要投向细胞治疗、基因编辑、ADC、双/多抗等细分创新领域,市场结构有所调整;体外诊断行业政策 快速变化,随着医保控费、集采扩面等政策的持续推进,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加速行业进入深度调整 阶段;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公共财政持续投入,且高端蛋白原料国产替代需求较大。 全球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重组蛋白科研 试剂市场由进口品牌领跑,第一和第二名分别为R&DSystems和PeproTech,国内企业在技术、质量和规模等 方面与国外品牌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技术 进步显著,国内涌现了一批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重组蛋白厂商。此外,国内生物制药、基因与细胞治疗 、体外诊断、RNA疫苗药物等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为重组蛋白行业发展与国产替代创造良机。随着科学 研究、生物药行业的发展及精准医疗的兴起,科研机构、生物医药和诊断企业对于重组蛋白质量的要求显著 提升,客户倾向于选择性能优异、质量稳定的重组蛋白,提高药物研发及生产的成功率。技术实现能力强、 产品质量好、品牌影响力强的重组蛋白原料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获得市场认可并得到持 续发展。 (3)行业发展的特点 A.从研发角度来说,重组蛋白行业系技术密集型行业,市场需求多样且变化迅速,驱动企业进行前瞻性 布局和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重组蛋白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对于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要求高。重组 蛋白种类繁多,结构和功能多样且复杂。研发并生产出创新功能、结构复杂的蛋白需要对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